河南省洛阳八中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
河南省洛阳市一中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只需用一种试剂即可将酒精、苯酚溶液、四氯化碳、己烯、甲苯五种无色液体区分开来,该试剂是()A.FeCl3溶液B.溴水 C.KMnO4溶液D.金属钠2.某草药中有一种色素,它的结构简式为,用它制成的试剂可以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水溶液)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A.3 mol、5 mol B.6 mol、8 mol C.10 mol、8 mol D.6 mol、10 mol3.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不变的是()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D.盐酸4.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2OH ④CH2=CH﹣COOCH3⑤CH2=CH ﹣COOH中,既能发生还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燃烧除外)的是()A.③⑤ B.①③⑤C.②④ D.①③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和饮料的添加剂(如苹果汁等),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10O6B.维生素C由于含有酯基而难溶于水C.维生素C由于含有C=O键而能发生银镜反应D.维生素C的酸性可能是由于③④两个羟基引起的6.碳原子数为4的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羰基和一个羟基,此有机物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此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A.2种B.3种C.4种D.5种7.下列关于醇和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醇B.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C.表示醇类的官能团是跟链烃基相连的羟基D.酚和醇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32﹣═CO2↑+H2O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CH3COOH+OH﹣﹣→CH3COO﹣+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2C6H5OH+CO32﹣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CO32﹣+2NH4++4Ag↓+6NH3+2H2O 9.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A.羟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B.亚硝酸(HNO2)和亚硝酸根(NO2﹣)C.硝基(﹣NO2)和二氧化氮(NO2)D.羟基(﹣OH)和氢氧根离子(OH﹣)10.下列有机物:①乙醇,②苯酚,③甲醚,④丙三醇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②>④>①>③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H2S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12.某同学写出的下列烷烃的名称中,不正确的是()A.3﹣甲基﹣2﹣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己烷C.2,3﹣二甲基丁烷 D.2,2,3,3﹣四甲基丁烷13.有a L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体,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消耗氢气1.25a 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炔的体积比是()A.3:1 B.4:1 C.2:1 D.1:114.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碳酸钠反应消耗碳酸钠物质的量相同15.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10mL在50mL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体积为40mL的气体(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这两种烃不可能是()A.C2H2和C2H6B.C2H2和C3H8C.CH4和C2H4D.C2H2和C2H416.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是()A.取代、加成、水解 B.消去、加成、取代C.水解、消去、加成 D.消去、水解、取代17.某烃的结构简式为(CH3)2C=C(CH3)C≡CCH3,下列有关该烃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一定共平面的原子有12个B.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16个C.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D.分子中一定共直线的原子有5个18.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①分子式为C6H14O②在铜或银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醛.A.6种B.7种C.8种D.9种19.烯烃与CO、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叫烯烃的醛化反应.乙烯的醛化反应为CH2=CH2+CO+H2CH3CH2CHO,由分子式为C4H8的各种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到醛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应为()A.2种B.3种C.4种D.5种20.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和石油均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煤经干馏再分馏可获得芳香烃C.石油分馏得到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D.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的产量与质量二、实验题21.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甲醇、乙醚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物质沸点/℃熔点/℃密度(20℃)/gcm﹣3溶解性甲醇64.7 / 0.7915 易溶于水乙醚34.5 / 0.7138 微溶于水3,5﹣二甲氧基苯酚/ 33~36 /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1)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①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的.②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并洗净,分液时有机层在分液漏斗的填(“上”或“下”)层.(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NaHCO3溶液、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不用饱和Na2CO3洗涤的目的是.(3)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a.蒸馏除去乙醚 b.冷却结晶 c.过滤除去干燥剂 d.加入无水CaCl2干燥.三、推断题22.格氏试剂(RMgX)是有机反应中的一种重要试剂,它的制法为:RX+Mg RMgX(R为烃基,X为卤素)格氏试剂能与醛反应生成醇,反应历程为:(R,R′可以是相同的烃基,也可能是不同的烃基)现用乙烯和适当的无机物合成乙酸异丁酯的过程如下(反应条件没有列出):试回答:(1)上述过程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填反应序号),并写出下列指定物质的结构简式C 、E 、F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23.某芳香烃A有如下转化关系:按要求填空:(1)反应①~⑦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填序号);(2)写出A和F结构简式:A ;F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4)根据已学知识和获取的信息,以CH3COOH,为主要原料合成重要的化工产品.请你写出合成路线图,路线图用物质和箭头表示出来即可,示例如下:四、计算题24.胡椒酚A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对其分子组成结构的研究发现: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5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0.60%,氧的质量分数为11.94%,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1)A的分子式为(2)红外光谱发现A中不含甲基,A遇FeCl3溶液呈紫色,会使溴水褪色且1molA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时最多可消耗3molBr2.另外A在适当条件下与硝酸反应生成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3)在下面横线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全部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的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②取代基位置与A相同③能发生银镜反应.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只需用一种试剂即可将酒精、苯酚溶液、四氯化碳、己烯、甲苯五种无色液体区分开来,该试剂是()A.FeCl3溶液B.溴水 C.KMnO4溶液D.金属钠【分析】酒精易溶于水,苯酚可与氯化铁、溴水反应,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己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甲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性质的异同进行检验.【解答】解:A.加入FeCl3溶液,不能鉴别己烯和甲苯,与二者不反应,且二者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故A错误;B.加入溴水,酒精与溴水互溶;苯酚溶液中加溴水产生白色沉淀;四氯化碳中加入溴水发生萃取,有色层在下层;己烯中加入溴水褪色;甲苯中加入溴水发生萃取,有色层在上层,可鉴别,故B正确;C.加入KMnO4溶液,酒精、苯酚、己烯和甲苯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鉴别,故C错误;D.加入金属钠,不能鉴别四氯化碳、己烯、甲苯,都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为高考高频考点,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性.2.某草药中有一种色素,它的结构简式为,用它制成的试剂可以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水溶液)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A.3 mol、5 mol B.6 mol、8 mol C.10 mol、8 mol D.6 mol、10 mol【分析】分子中含有2个羰基,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2个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2个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2个羰基,2个碳碳双键、2个酚羟基和2个苯基,其中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有碳碳双键和酚羟基,2个酚羟基共有4个可被取代的邻位H原子,则1mol该物质可与6molBr2反应,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羰基以及苯基都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该物质可与10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3.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不变的是()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D.盐酸【分析】2Cu+O22CuO,铜片质量增加,而CuO与HNO3、HCl反应,CuO+2H+═Cu2++H2O,且HNO3还与Cu反应,使部分Cu形成Cu2+,Cu片质量减小,CuO不与石灰水反应,CH3CH2OH+CuO CH3CHO+Cu+H2O,Cu的质量不变.【解答】解:铜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生2Cu+O22CuO,铜质量增大,A.加入硝酸中,发生CuO+2H+═Cu2++H2O,且HNO3还与Cu反应,使部分Cu形成Cu2+,Cu片质量减小,故A错误;B.加入乙醇,CH3CH2OH+CuO CH3CHO+Cu+H2O,Cu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C.CuO与石灰水不反应,铜片质量增大,故C错误;D.加入盐酸,发生CuO+2H+═Cu2++H2O,Cu片质量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乙醇、硝酸、铜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有机反应和元素化合价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4.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2OH ④CH2=CH﹣COOCH3⑤CH2=CH ﹣COOH中,既能发生还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燃烧除外)的是()A.③⑤ B.①③⑤C.②④ D.①③【分析】﹣CHO能发生还原反应,﹣OH、﹣COOH能发生酯化反应,﹣OH、﹣CHO、C=C能发生氧化还原,以此来解答.【解答】解:①CH2OH(CHOH)4CHO中含﹣CHO,能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含﹣OH,能发生酯化反应,故选;②CH3CH2CH2OH中含﹣OH,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不能发生还原反应,故不选;③CH2=CH﹣CH2OH中含C=C,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OH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故选;④CH2=CH﹣COOCH3中,含C=C,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不能发生酯化反应,故不选;⑤CH2=CH﹣COOH中,含C=C,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含﹣COOH能发生酯化反应,故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的关系,熟悉常见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和饮料的添加剂(如苹果汁等),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10O6B.维生素C由于含有酯基而难溶于水C.维生素C由于含有C=O键而能发生银镜反应D.维生素C的酸性可能是由于③④两个羟基引起的【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来书写分子式;B、含有多个羟基的有机物能溶于水;C、含有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D、根据有机物的结构来推测显示酸性的可能原因.【解答】解:A、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以得出分子式为:C6H8O6,故A错误;B、因为维生素含有多个羟基,是饮料的添加剂,易溶于水,故B错误;C、维生素C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D、有机物显示酸性的可能原因是③④两个羟基引起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有机物中,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注意官能团所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灵活应用,难度不大.6.碳原子数为4的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羰基和一个羟基,此有机物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此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A.2种B.3种C.4种D.5种【分析】C4H8O2分子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不含﹣COOH,含有一个羰基和一个羟基,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则该有机物含有的1个﹣OH、1个﹣CHO,可以看作是丙烷中的2个H原子被﹣OH、﹣CHO取代,采取定一移二法结合等效氢判断.【解答】解:C4H8O2分子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不含﹣COOH,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则该有机物含有的1个﹣OH、1个﹣CHO,可以看作是丙烷中的2个H原子被﹣OH、﹣CHO取代,若为CH3CH2CH2﹣CHO,烃基中有3种H原子,﹣OH有3种位置,符合条件的有机物有3种结构,若为(CH3)2CH﹣CHO,烃基中有2种H原子,﹣OH有2种位置,符合条件的有机物有2种结构,故符合条件的C4H8O2同分异构体共有2+3=5种,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官能团的性质等,难度中等,注意利用二元取代结合定一移二法与等效氢判断.7.下列关于醇和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醇B.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C.表示醇类的官能团是跟链烃基相连的羟基D.酚和醇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分析】A、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叫做醇;B、苯环直接跟羟基相连的属于酚类;C、醇的官能团是羟基;D、酚和醇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是它们的性质不同.【解答】解: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可能为醇、酚类或酸,故A错误;B、由于苯环直接连接羟基的属于酚类,所以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酚,如苯甲醇,故B错误;C、表示醇类的官能团是跟链烃基相连的羟基,故C正确;D、由于烃基结构不同,性质不同,如由于苯环的影响,酚羟基性质比醇羟基活泼,苯酚具有弱酸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醇和酚的知识,注意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叫做醇,苯环直接跟羟基相连的属于酚类,本题难度不大.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32﹣═CO2↑+H2O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CH3COOH+OH﹣﹣→CH3COO﹣+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2C6H5OH+CO32﹣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CO32﹣+2NH4++4Ag↓+6NH3+2H2O 【分析】A.醋酸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B.氢氧化铜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C.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D.发生银镜反应,生成碳酸铵、银、氨气、水.【解答】解: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HAc+CO32﹣═CO2↑+H2O+2Ac﹣,故A错误;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H3COOH+Cu(OH)2═CH3COO﹣+H2O+Cu2+,故B错误;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为C6H5O﹣+CO2+H2O C6H5OH+HCO3﹣,故C错误;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的离子反应为HCHO+4[Ag(NH3)2]++4OH﹣CO32﹣+2NH4++4Ag↓+6NH3+2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侧重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有机反应的考查,注意选项C中酸的强弱及D中甲醛含2个﹣CHO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9.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A.羟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B.亚硝酸(HNO2)和亚硝酸根(NO2﹣)C.硝基(﹣NO2)和二氧化氮(NO2)D.羟基(﹣OH)和氢氧根离子(OH﹣)【分析】依据分子式、取代基、离子的结构特征计算电子数分析判断;取代基、分子式电子数是原子电子数之和,阴离子电子数是原子电子数加所带电荷数.【解答】解:A、羟甲基(﹣CH2OH)的电子数=6+2+8+1=17;甲氧基(CH3O﹣)电子数=6+3+8=17;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相同,故A不符合;B、亚硝酸(HNO2)电子数=1+7+2×8=24;亚硝酸根(NO2﹣)电子数=7+2×8+1=24;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相同,故B不符合;C、硝基(﹣NO2)电子数=7+2×8=23;二氧化氮(NO2)电子数=7+2×8=23;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相同,故C不符合;D、羟基(﹣OH)电子数=8+1=9;氢氧根离子(OH﹣)电子数=8+1+1=10;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同,故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数的计算方法,关键是理解分子式、取代基、阴离子中的电子数计算.10.下列有机物:①乙醇,②苯酚,③甲醚,④丙三醇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②>④>①>③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分析】常温下苯酚为固体,其它三种为液体,结构和组成相似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羟基时沸点较高;据此分析.【解答】解:常温下苯酚为固体,其它三种为液体,结构和组成相似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则丙三醇的沸点高于乙醇;乙醇与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乙醇含有羟基沸点比甲醚高,所以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②>④>①>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沸点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沸点比较方法的归纳整理.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H2S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分析】①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②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不互溶;③乙炔含有碳碳三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④乙酸与生石灰反应,而乙醇不能.【解答】解:①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氯气会和乙烷之间发生取代反应,和乙烯之间发生加成反应,这样即将杂质除去,又将要留的物质反应了,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①错误;②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和乙酸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但是和乙酸乙酯是互不相溶的,分液即可实现分离,故②正确;③酸性高锰酸钾能与乙炔反应,将原物质除掉,不符合除杂原则,故③错误;④乙酸与生石灰反应,而乙醇不能,且乙醇易挥发,而乙酸钙为离子型化合物,沸点高,故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可以加足量生石灰后蒸馏,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常见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12.某同学写出的下列烷烃的名称中,不正确的是()A.3﹣甲基﹣2﹣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己烷C.2,3﹣二甲基丁烷 D.2,2,3,3﹣四甲基丁烷【分析】烷烃的命名原则: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1、碳链最长称某烷:选定分子里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2、靠近支链把号编:把主链里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3、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而且简单的取代基要写在复杂的取代基前面,如果有相同的取代基,则要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但是表示相同的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逗号隔开,并在号数后面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解答】解:A.3﹣甲基﹣2﹣乙基戊烷:烷烃的命名中不能出现2﹣乙基,否则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该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6个C,主链为己烷,在3、4号C各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正确名称为:3,4﹣二甲基己烷,故A错误;B.3,3﹣二甲基己烷:该有机物主链为己烷,在3号C含有2个甲基,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H3CH2C(CH3)2CH2CH2CH3,故B正确;C.2,3﹣二甲基丁烷:该有机物主链为丁烷,在2、3号C各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命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CH3)CH3,故C正确;D.2,2,3,3﹣四甲基丁烷:该有机物的主链为丁烷,在2、3号C各含有2个甲基,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H3C(CH3)2C(CH3)2CH3,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注重了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解答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13.有a L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体,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消耗氢气1.25a 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炔的体积比是()A.3:1 B.4:1 C.2:1 D.1:1【分析】设乙炔和乙烯的体积分别为xL、yL,表示出各自消耗氢气体积,根据二者体积与消耗氢气总体积列方程计算解答.【解答】解:设乙炔和乙烯的体积分别为xL、yL,H2C=CH2+H2C2H6xL xLHC≡CH+2H2C2H6yL 2yL由题意可知:,解得x=0.75a y=0.25a故乙烯和乙炔的体积比为0.75a L:0.25a L=3: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加成反应等,难度不大,注意利用方程式进行解答.14.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碳酸钠反应消耗碳酸钠物质的量相同【分析】莽草酸中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具有酸性,鞣酸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中和和酯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莽草酸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鞣酸含有酚羟基,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莽草酸不含苯环,不能遇三氯化铁溶液显色,故B错误;C.鞣酸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D.鞣酸含有酚羟基,可与碳酸钠反应,二者消耗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15.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10mL在50mL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体积为40mL的气体(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这两种烃不可能是()A.C2H2和C2H6B.C2H2和C3H8C.CH4和C2H4D.C2H2和C2H4【分析】设平均分子式为C x H y,烃充分燃烧:C x H y+(x+)O2xCO2+H2O(l),10mL烃完全反应,体积减小20mL,根据体积差量可知:10mL:20mL=1:(1+),解得y=4,即满足平均H原子数目为4.【解答】解:令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烃燃烧生成液态水,则:C x H y+(x+)O2xCO2+H2O(l)气体体积减小△V1 1+10mL 60mL﹣40mL=20mL10mL:20mL=1:(1+)解得y=4,即满足平均H原子数目为4,A.C2H2和C2H6按1:1混合时,平均H原子数目为4,故A可能;B.C2H2和C3H8按2:1混合时,平均H原子数目为4,故B可能;C.CH4和C2H4以任意比混合,平均H原子数目都是4,故C可能;D.C2H2和C2H4混合,平均H原子数目介于2~4之间,故D不可能,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定,难度中等,需要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运用体积差的计算方法来解答.16.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是()A.取代、加成、水解 B.消去、加成、取代C.水解、消去、加成 D.消去、水解、取代【分析】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需要先将溴乙烷得到而溴乙烷,在水解得到乙二醇.【解答】解:反应如下:消去反应:CH2Br﹣CH3+NaOH CH2=CH2+H2O+NaBr;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水解反应【取代反应】:CH2BrCH2Br+2NaOH CH2OHCH2OH+2NaBr,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17.某烃的结构简式为(CH3)2C=C(CH3)C≡CCH3,下列有关该烃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一定共平面的原子有12个B.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16个C.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D.分子中一定共直线的原子有5个【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解答】解:乙炔为直线结构,所有原子共线,甲基连在乙炔氢原子的位置,乙烯分子中原子共面,乙炔接在乙烯氢原子的位置,甲基连在乙烯氢原子的位置,甲基可以旋转,所以分子中共面的原子最多有12个(8个碳和4个氢),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共面,一定共线的原子有4个,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18.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①分子式为C6H14O②在铜或银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醛.A.6种B.7种C.8种D.9种【分析】在铜或银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醛说明该物质为醇,且与羟基相连的碳上含有2个氢原子,据此解题.【解答】解:己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4CH3;CH3CH2CH2CH(CH3)2;CH3CH2CH(CH3)CH2CH3;CH3CH2C(CH3)3;CH3CH(CH3)CH(CH3)CH3.若为CH3(CH2)4CH3,饱和一元醇有:CH3CH2CH2CH2CH2CH2OH(符合条件);CH3CH2CH2CH2CHOHCH3;CH3CH2CH2CHOHCH2CH3;若为CH3CH2CH2CH(CH3)2,饱和一元醇有:HOCH2CH2CH2CH(CH3)2(符合条件);CH3CHOHCH2CH (CH3)2;CH3CH2CHOHCH(CH3)2;CH2OHCH(CH3)CH2CH3(符合条件);若为CH3CH2CH(CH3)CH2CH3,饱和一元醇有:HOCH2CH2CH(CH3)CH2CH3(符合条件);CH3CHOHCH (CH3)CH2CH3;CH3CH2CH(CH2OH)CH2CH3(符合条件);若为CH3CH2C(CH3)3,饱和一元醇有:HOCH2CH2C(CH3)3(符合条件);CH3CHOHC(CH3)3;若为CH3CH(CH3)CH(CH3)CH3,饱和一元醇有:CH2OHCH(CH3)CH(CH3)CH3(符合条件);CH3COH(CH3)CH(CH3)CH3;CH3CH(CH2OH)CH(CH3)CH3(符合条件).。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2)若平衡时,保持容器容积不变,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则平衡________。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一定不移动
D.不一定移动
(3)若使温度、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定不变,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2 mol B,则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
数为________;容器的容积为________。
(2)增压,平衡不移动,当n=2时,A为____态;当n=3时,A为______态。
(3)若A为固态,增大压强,C的组分含量减少,则n_________。
(4)升温,平衡向右移动,则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热反应(2)1L1mol/LH2SO4溶液与2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
15、在相同的条件下(500℃),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入1gO2和1gSO2,乙容器充入2gO2和2g SO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
C、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16、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CO和1 mol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H2OCO2+H2,达到平衡后,测得为
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
)
A.2molSO2+1molO2
B.2molSO2+1molO2+2molSO3
C.4molSO2+1molO2
D.3molSO2+05molO2+1molSO3
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2(g)+3H2(g) 2NH3 (g) 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重点励志班)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重点励志班)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7高二上·广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使用食品添加剂与提倡“绿色食品”相违背B . 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尽量少食用,以防中毒C . 天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故不限量使用D .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不影响人体健康2. (2分)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 .3. (2分) (2018高一下·南宁期末) 下列命名中正确的是()A . 3-甲基丁烷B . 2,2,4,4-四甲基辛烷C . 2-甲基-3-乙烯基乙烷D . 2-甲基-3-戊烯4. (2分) (2016高二上·绥化期中) 下列物质既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又能与纯碱作用放出气体的是()A . CH3CH2OHB . H2OC . CH3COOHD . C6H12O6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的正确名称是2,5﹣二甲基﹣4﹣乙基己烷B . 胡椒酚的结构简式为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C . 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nH2nD . 2013年11月出现的“夺命快递”﹣﹣化学品为氟乙酸甲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属于酯类,也属于卤代烃6. (2分)下列有关事实,能说明苯环侧链对苯环有影响的是()A . 甲苯燃烧冒黑烟B . 1mol甲苯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C . 甲苯比苯更容易发生硝化反应D . 甲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7. (2分)某物质的结构式如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H2加成B . 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 NaOH完全反应C . 该物质可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也可与酸发生酯化反应D . 该物质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氯化氢反应8. (2分)已知:RCH2OH RCHO RCOOH某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6H14O,能和钠反应放出氢气.X经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氧化最终生成Y (C6H12O2),若不考虑立体结构.X和Y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酯最多有()A . 4种B . 8种C . 32种D . 64种9. (2分) (2016高二上·鄂尔多斯期中) 标准状况下11.2L某烃A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与1g H2起加成反应生成通式为CnH2n的直链烃,将加成产物燃烧可得二氧化碳88g.下列可能为烃A名称的是()A . 2﹣甲基丙烷B . 1,3﹣丁二烯C . 2﹣甲基丙炔D . 2﹣甲基丙烯10. (2分) (2019高三上·长春期末)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3.9g苯与足量的H2反应时,参与反应的碳碳双键数为0.15NAB . 将1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溶液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C . .1L0.3mol/LNa2CO3溶液中的阴离子数目小于0.3NAD . 0.1mol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的水分子数为0.2NA11. (2分)一定能够鉴定卤代烃中卤元素的存在的操作是()A . 在卤代烃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B . 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C . 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D . 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12. (2分) (2016高二上·乐山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图可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B . 有机物的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C . 石油和煤都是混合物,石油分馏出的汽油是纯净物D . 煤中含有煤焦油及多种化工原料,可通过物理方法煤的干馏获得13. (2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中) 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到100mL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剩有m1g铜粉,此时共收集到NO气体a mL(标准状况).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不再反应为止,容器中仍剩有铜粉m2g,则(m1﹣m2)为()A .B .C . 0D . 缺少条件,无法计算14. (2分) (2018高二下·聊城期末) 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聚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 向溴乙烷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C . CH4、CCl4、CF2Cl2均为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D . 苯的邻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完全相同15. (2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31.6 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O2的体积约为2.24 LB . 在25℃、101KPa时,24.5L氨气所含质子数约为10NAC . 0.3 mol•L﹣1硫酸钠溶液中所含Na+和SO42﹣总物质的量为0.9 molD . 25℃、101KPa下,2.24 L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约为0.2NA16. (2分)100℃时,两种烃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该混合烃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 . 一定含有甲烷B . 一定含有乙烯C . 一定含有苯D . 一定不含乙烯二、非选择题 (共6题;共36分)17. (6分)按要求填空:(1)有机物命名:________;________;(2)依据名称写出物质:3,4-二甲基-4-乙基庚烷 ________;3,4,4-三甲基-1-戊炔 ________。
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6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一的B.当同一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不同的C.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通过其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相关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D.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反应的焓变是一样的2.已知1mol白磷(s)转化为1mol红磷(s),放出18.39kJ热量,又知:4P(白,s)+5O2(g)═2P2O5(s);△H1P(红,s)+5O2(g)═2P2O5(s);△2△H1△H2关系正确的是()A.△H1<△H2B.△H1=△H2C.△H1>△H2D.无法确定3.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5 Pa时,1mol石墨和1mol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的放热分别是△H=﹣393.5kJ/mol和△H=﹣283kJ/mol,下列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C(石墨,s)+CO2(g)═2CO(g),△H=+172.5 kJ/mol B.1mol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2和CO混合气体时,放热504.0kJC.2C(石墨,s)+O2(g)═2CO(g),△H=﹣110.5kJ/molD.已知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放热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 367.0 kJ•mol﹣1(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C.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5.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2和H2合成NH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后保持恒定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6.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B .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C .在稀溶液中:H+(aq )+OH ﹣(aq )═H 2O (l )△H=﹣57.3 kJ/mol ,若将含0.5 mol H2SO 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D .1 mol S 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O 2═SO 2△H=﹣297.3 kJ/mol7.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 )A .H 2(g )+O 2(g )═H 2O (g )△H 1B .C (s )+O 2(g )═CO (g )△H 2 C .S (s )+O 2(g )═SO 2(g )△H 3D .H 2S (g )+O 2(g )═S (s )+H 2O (l )△H 4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kJ •mol ﹣1,则H 2SO 4和Ba (OH )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 •mol ﹣1B .CO (g )的燃烧热是283.0 kJ •mol ﹣1,则2CO 2(g )=2CO (g )+O 2(g )反应的△H=+2×283.0 kJ •mol ﹣1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乙烷的燃烧热就是1mol 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9.已知4NH 3+5O 2═4NO+6H 2O ,同一反应速率若分别用v (NH 3)、v (O 2)、v(H 2O )、v (NO )(mol •L ﹣1•min ﹣1)来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A .v (NH 3)=v (O 2)B .v (O 2)=v (H 2O )C .v (NH 3)=v (H 2O )D .v (O 2)=v (NO )10.在容积固定的4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 (g )+2Y (g ) 2Z (g )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 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 (正)、v (逆)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A .X 的浓度的减少B .Y 物质的量的减少C .Z 的浓度的增加D .X 物质的量的减少11.某温度下,反应2N 2O 5⇌4NO 2+O 2开始进行时,c (N 2O 5)=0.040 8mol/L .经1min 后,c (N 2O 5)=0.030mol/L .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A .v (N 2O 5)=1.8×10﹣4 mol/(L •s )B .v (N 2O 5)=1.08×10﹣2 mol/(L •s )C.v(NO2)=1.8×104 mol/(L•s) D.v(O2)=1.8×104 mol/(L•s)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13.把0.6mol X气体和0.4mol 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min末生成0.2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1,则n的值为()A.4 B.3 C.2 D.114.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H>0,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反应时间应()A.等于10 s B.等于12 s C.大于12 s D.小于12 s15.100mL 6mol/L 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固体16.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达正确的是()A.v(O2)=0.01 mol•(L•s)﹣1B.v(NO)=0.008 mol•(L•s)﹣1C.v(H2O)=0.003 mol•(L•s)﹣1D.v(NH3)=0.003 mol•(L•s)﹣1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碰撞即发生化学反应B.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碰撞次数C.某一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个定值D.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18.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 ﹣1,当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SO32mol B.SO2和SO3共2molC.放出197kJ热量D.含氧原子共8mol19.对于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NO2+CO=NO+C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平衡体系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等于开始反应时体系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B.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不变C.达到平衡时NO2、CO、NO、CO2的物质的量均相等D.达到平衡时,N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NO2和CO的物质的量之和20.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固定体积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4分)“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这里的“气”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1)工业上将炭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它们的体积比约为1:1.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2H2(g)+O2(g)═2CO2(g)△H=﹣572kJ/mol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若不考虑水煤气中其他成分,相同状况下要获得相等的热量,所需甲烷与水煤气的体积比约为,它们燃烧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以甲烷代替水煤气作民用燃气,其优点之一是.(2)某化工生产中用甲烷和水蒸气反应得到CO和H2为主的混合气,这种混合气可用于生产甲醇或合成氨,对甲烷而言,有如下两个主要反应:①CH4(g)+O2(g)═CO(g)+2H2(g)△H1=﹣36kJ/mol②CH4(g)+H2O(g)═CO(g)+3H2(g)△H2=+216kJ/mol由反应①②推出总反应热为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求进料气中空气(O2的体积分数为21%)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2.(12分)写出298K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3mo1NO2(g)与l mo1H2O(1)反应生成HNO3(aq)和NO(g),放热138kJ.(2)用CO(g)还原1 molFe2O3(s),放热24.8kJ.(3)1mo1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kJ.23.(6分)对于反应3X(g)+Y(s)═Z(g),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Z的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升高温度:(2)等容冲入惰气:(3)增大容器容积:(4)等压冲入惰气:(5)加入Y:(6)压缩体积:.24.(8分)根据如图填空.(1)反应物是,生成物是.(2)在2min内A、B、C三者的反应速率值各是.(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6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一的B.当同一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不同的C.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通过其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相关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D.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反应的焓变是一样的【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焓值与物质的状态有关;B、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的焓变只与始态与终态有关;C、焓变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D、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焓一定,和变化过程无关.【解答】解:A、焓值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所以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一的,故A正确;B、反应的焓变只与始态与终态有关,则当同一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相同的,故B错误.C、焓变的大小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和反应过程无关,故B正确;D、反应热与反应的始末状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对化学变化与能量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的运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已知1mol白磷(s)转化为1mol红磷(s),放出18.39kJ热量,又知:4P(白,s)+5O2(g)═2P2O5(s);△H1P(红,s)+5O2(g)═2P2O5(s);△2△H1△H2关系正确的是()A.△H1<△H2B.△H1=△H2C.△H1>△H2D.无法确定【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根据盖斯定律的实质应用判断,可以利用题干所给反应和热量变化,合并得到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量变化分析判断.【解答】解:①4P(白)+5O2═2P2O5 △H1;②4P(红)+5O2=2P2O5 △H2,①﹣②得到4P(白)=4P(红)△H=△H1﹣△H2,已知1mol白磷变成1mol红磷放出18.39KJ的热量,所以△H1﹣△H2<0;△H1<△H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的热效应的计算应用,关键是盖斯定律的含义和实际应用.3.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5 Pa时,1mol石墨和1mol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的放热分别是△H=﹣393.5kJ/mol和△H=﹣283kJ/mol,下列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C(石墨,s)+CO2(g)═2CO(g),△H=+172.5 kJ/mol B.1mol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2和CO混合气体时,放热504.0kJC.2C(石墨,s)+O2(g)═2CO(g),△H=﹣110.5kJ/molD.已知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放热【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根据石墨、一氧化碳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方程式叠加,构造出目标反应式;B、1mol石墨不完全燃烧,无法计算生成CO2和CO各自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具体反应热;C、根据石墨、一氧化碳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方程式叠加,构造出目标反应式;D、金刚石的燃烧热大于石墨的燃烧热,可知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能量高,根据能量守恒判断.【解答】解:A、1mol石墨和1mol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的放热分别是△H=﹣393.5kJ/mol和△H=﹣283kJ/mol,则热化学方程式为(1)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1/2O2(g)═CO2(g)△H2=﹣283.0kJ/mol;根据盖斯定律,(1)﹣(2)×2得C(s,石墨)+CO2(g)=2CO(g);△H=+172.5kJ•mol ﹣11,故A正确;B、1mol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2和CO,无法计算生成CO2和CO各自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具体反应热,故B错误;C、热化学方程式为(1)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1/2O2(g)═CO2(g)△H2=﹣283.0kJ/mol;根据盖斯定律,(1)﹣(2)得C(石墨)+1/2O2(g)=CO(g);△H=﹣110.5kJ•mol ﹣1,即2C(石墨)+O2(g)=2CO(g);△H=﹣221kJ•mol﹣1,故C错误;D、金刚石的燃烧热大于石墨的燃烧热,根据能量守恒,可知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能量高,所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热,故D错误;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等,难度中等,关键在于根据已知反应构造目标反应式.注意:(1)当反应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H也应乘以或除以某数.(2)反应式进行加减运算时,△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 367.0 kJ•mol﹣1(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C.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燃烧热是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B、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C、固体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放热反应;D、选项中物质聚集状态未标注,物质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解答】解:A、燃烧热应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7.0 kJ•mol﹣1(燃烧热),故A错误;B、中和热应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故B错误;C、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反应放热,符合熔融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故C正确;D、物质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为标注物质聚集状态,不符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中和热、反应热概念的理解和分析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题目较简单.5.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2和H2合成NH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后保持恒定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A、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为0;B、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止;C、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且保持不变;D、开始时逆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解答】解:A、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为0,所以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故A正确;B、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止,所以反应速率不为零,故B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且保持不变,故C正确;D、开始时逆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最后保持恒定,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速率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且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6.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D.1 mol 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O2═SO2△H=﹣297.3 kJ/mol【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B、有的放热反应也是需要加热的;C、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来回答;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回答.【解答】解:A、因为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所以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后者放出热量多,故A错误;B、铝热反应需要高温下才能发生,但是它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将含0.5molH2SO4的稀硫酸即H+是1mol,与含1molNaOH即OH﹣是1mol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故C正确;D、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297.3 kJ/mol,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热化学方程式的狮蝎、含义以及中和热的概念等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7.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A.H2(g)+O2(g)═H2O(g)△H1B.C(s)+O2(g)═CO(g)△H2C.S(s)+O2(g)═SO2(g)△H3D.H2S(g)+O2(g)═S(s)+H2O(l)△H4【考点】燃烧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能量.【解答】解:A.生成气态水不是最稳定状态,应为液态水,故A错误;B.应生成CO2,不是燃烧热,故B错误;C.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故C正确;D.不是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应生成SO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的特征.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1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乙烷的燃烧热就是1mol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注意只生成水;B.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热与方程式的计量数成正比放出反写时,反应热的符号相反;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D.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解答】解:A.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生成沉淀也要放热,则H2SO4和Ba(OH)2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57.3kJ,则△H<2×(﹣57.3)kJ•mol ﹣1,故A错误;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g)+O2(g)=2CO2(g)的△H=2×(﹣283.0)kJ•mol﹣1,所以2CO2(g)=2CO(g)+O2(g)的△H=2×(+283.0)kJ•mol﹣1,故B正确;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如铝热反应,故C错误;D.燃烧热是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则1 mol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不是乙烷的燃烧热,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焓变与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9.已知4NH3+5O2═4NO+6H2O,同一反应速率若分别用v(NH3)、v(O2)、v (H2O)、v(NO)(mol•L﹣1•min﹣1)来表示,则正确关系是()A .v (NH 3)=v (O 2)B .v (O 2)=v (H 2O )C .v (NH 3)=v (H 2O )D .v (O 2)=v (NO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解答.【解答】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对于反应:4NH 3+5O 2═4NO+6H 2O ,A .v (NH 3):v (O 2)=4:5,故v (NH 3)=v (O 2),故A 错误;B .v (O 2):v (H 2O )=5:6,故v (O 2)=v (H 2O ),故B 错误;C .v (NH 3):v (H 2O )=4:6,故v (NH 3)=v (H 2O ),故C 错误;D .v (O 2):v (NO )=5:4,故v (O 2)=v (NO ),故D 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关系,比较基础,注意根据速率定义式理解速率规律.10.在容积固定的4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 (g )+2Y (g ) 2Z (g )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 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 (正)、v (逆)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A .X 的浓度的减少B .Y 物质的量的减少C .Z 的浓度的增加D .X 物质的量的减少【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观察图象,纵坐标为反应速率,横坐标为时间,二者之积为浓度,Y 和Z 的反应速率相等,则阴影部分不可能为X 的浓度减少.【解答】解:S abdo 表示Y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减少的浓度,而S bod 则表示Y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增大的浓度,所以,S aob =S abdo ﹣S bod ,表示Y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净”减少的浓度,而Y 的反应速率与Z 的反应速率相等,则阴影部分可表示Y 的浓度的减小或Z 的浓度的增加.故选C .【点评】本试题为化学平衡知识的考查,较难题.过去历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涉及化学平衡的图象问题是高考的一大热点,但从未涉及到图象中的区域面积与化学平衡相联系,分析该试题时,我们事先应该知道各个面积所表达的意义.11.某温度下,反应2N2O5⇌4NO2+O2开始进行时,c(N2O5)=0.040 8mol/L.经1min后,c(N2O5)=0.030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A.v(N2O5)=1.8×10﹣4 mol/(L•s)B.v(N2O5)=1.08×10﹣2 mol/(L•s)C.v(NO2)=1.8×104 mol/(L•s) D.v(O2)=1.8×104 mol/(L•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解答】解:v(N2O5)==1.8×10﹣4mol•L﹣1•s﹣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v(N2O5):v(NO2)=1:2,故v(NO2)=2v(N2O5)=2×1.8×10﹣4mol=3.6×10﹣4mol•L﹣1•s﹣1;v(N2O5):v(O2)=2:1,故v(O2)=0.5v(N2O5)=0.5×1.8×10﹣4mol=9×10﹣5mol•L﹣1•s﹣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把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解答】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X2(g)+Y2(g)⇌2Z(g),开始(mol/L):0.1 0.3 0.2变化(mol/L):0.1 0.1 0.2平衡(mol/L):0 0.2 0.4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X2(g)+Y2(g)⇌2Z(g),开始(mol/L):0.1 0.3 0.2变化(mol/L):0.1 0.1 0.2平衡(mol/L):0.2 0.4 0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2<c(Y2)<0.4,0<c(Z)<0.4,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建立,难度不大,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假设法是解化学习题的常用方法.13.把0.6mol X气体和0.4mol 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min末生成0.2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1,则n的值为()A.4 B.3 C.2 D.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计算v(W),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n.【解答】解:5min末生成0.2mol W,则v(W)==0.02mol•(L•min)﹣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0.02mol•(L•min)﹣1:0.03mol•(L•min)﹣1=2:n,解得n=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故选,比较基础,注意根据速率定义式理解速率规律.14.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H>0,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反应时间应()A.等于10 s B.等于12 s C.大于12 s D.小于12 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反应所需时间增多,依此解答.【解答】解: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即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为0.1﹣0.06=0.04mol•L﹣1,反应物的浓度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即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为0.06﹣0.036=0.024mol•L﹣1,若反应速率不变,则所需时间为=12s,但随着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所需时间大于12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难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难度不大.15.100mL 6mol/L 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固体【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过量的锌粉反应,硫酸完全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减少生成氢气的量,故A错误;B.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减少生成氢气的量,故B错误;C.加硫酸钾溶液,不反应,由于体积变大,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C正确;D.加入硫酸铵固体,水解呈酸性,生成氢气的量增多,且反应速率增大,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信息中Zn过量及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6.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达正确的是()A.v(O2)=0.01 mol•(L•s)﹣1B.v(NO)=0.008 mol•(L•s)﹣1C.v(H2O)=0.003 mol•(L•s)﹣1D.v(NH3)=0.003 mol•(L•s)﹣1【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计算v(NO),在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用其它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解答】解: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NO)==0.002mol/(L•s).A、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O2)=v(NO)=×0.002mol/(L•s)=0.0025mol/(L•s),故A错误;B、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NO)==0.002mol/(L•s),故B错误;C、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H2O)=1.5v(NO)=1.5×0.002mol/(L•s)=0.003mol/(L•s),故C正确;D、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NH3)=v(NO)=0.002mol/(L•s),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难度不大,注意反应速率计算常用两种方法定义法与化学计量数法,根据情况选择使用.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4-2015学年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水电⑤太阳能⑥燃料电池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与氧化铁粉未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3.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3υ正(H2O)B.若升高温度,逆向反应速率增加,正向反应速率减小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5υ逆(NO)4.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变化:H2(g)⇌2H(g)(气态氢原子).△H >0.当容器中H2的浓度从0.1mol/L变为0.06mol/L时,需20秒,那么H2的浓度由0.06mol/L 下降到0.036mol/L时需时间()A.12秒B.无法判断 C.大于12秒D.小于12秒5.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B.C2H2(g)+O2(g)═2CO2(g)+H2O(l);△H=2b kJ/molC.2C2H2(g)+5O2(g)═4CO2(g)+2H2O(l);△H=2b 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H=b kJ/mol6.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2N2(g)+3H2O△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H=+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D.在101kPa、25℃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8.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l);△H=2(a﹣b﹣c)kJ•mol﹣1B.N2(g)+3H2(g)=2NH3(g);△H=2(b﹣a)kJ•mol﹣1C.N2(g)+H2(g)=NH3(l);△H=(b+c﹣a)kJ•mol﹣1D.N2(g)+H2(g)=NH3(g);△H=(a+b)kJ•mol﹣19.把3molP和2.5molQ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P(g)+Q(g)⇌xM(g)+2N(g)经5mim反应达平衡时,测知生成1molN,M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min)B.Q的转化率为25%C.Q的平衡浓度为1mol/LD.x的值是210.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A.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D.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11.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料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H<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12.A、B、C、D四种气体之间可发生反应:aA+bB⇌cC+d D,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改变条件,经足够长的时间后,体系发生了下列各种变化,其中能表明该平衡一定发生了转移的是()A.混合气的密度增大了B.混合体系的压强增大了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比原平衡状态的速率增大了D.A气体在混合气中的含量升高了13.在一个不传热且容积固定的密闭反应器里,有可逆反应:mA(g)+nB(g)⇌pC(g)+qD (g)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②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⑤反应速率γA:γB:γC:γD=m:n:p:q;⑥单位时间内,若消耗了m mol A物质,同时也消耗了qmolD物质.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14.可逆反应:3R(气)⇌3M(?)十N(?)(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M和N可能都是固体B.若N为固体.则M一定是气体C.M和N一定都是气体D.若M为固体.则N一定是气体15.在容积固定的4L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 (g)+2Y(g) 2Z(g)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A.X的浓度的减少B.Y物质的量的减少C.Z的浓度的增加D.X物质的量的减少16.温度相同,向甲、乙两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各通入2mol SO2和1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大于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保持压强不变,乙保持体积不变B.甲保持体积不变,乙保持压强不变C.混合气体密度甲小于乙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小于乙17.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X(g)+bY(g)⇌cZ(g)+d W(g).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时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a+b<c+dC.Z的体积分数增加D.X的转化率下降18.将2mol PCl3和1mol Cl2充人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PCl3(g)+Cl2(g)⇌PCl 5(g)达平衡时,PC15为0.4mol.此时若移走1molPCl3和0.5molCl2,在相同温度下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A.0.4 mol B.小于0.2 molC.0.2 mol D.大于0.2 m01而小于0.4 mol19.3H2(g)+N2(g)⇌2NH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C表示生成物NH3(g)的总能量B.断裂3molH﹣H和1mol N≡N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6mol N﹣H所释放的总能量C.逆反应的活化能E(逆)=E+△HD.3 H2(g)+N2(g)⇌2NH3(g)△H<020.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BaO2(s)⇌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压强不变B.BaO质量增加C.BaO2质量不变D.平衡常数K=,且保持不变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21.(14分)(2013秋•广德县校级期中)(1)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2O (g)═CO2(g)+H2(g)已知25℃时:C(石墨)+O2(g)═CO2(g)△H1=﹣394 kJ•mol﹣1C(石墨)+O﹣12(g)═CO (g)△H2=﹣111 kJ•molH2(g)+O2(g)═H2O(g)△H3=﹣242kJ•mol﹣1试计算25℃时CO(g)+H2O(g)═CO2(g)+H2(g)的反应热kJ•mol﹣1(2)830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H <0 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若起始时c(CO)=2 mol•L﹣1,c(H2O)=3 mol•L﹣1,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 mol•L﹣1,c(H2O)=2 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填“是”与“否”),此时v(正)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判断的依据是③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2.(14分)(2014秋•和平区校级月考)在一定条件下,有反应xA+yB⇌zC.Ⅰ若A、B、C均为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1mol B,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后的压强为反应前的,平衡时C为0.6mol•L﹣1,B为0.2mol•L﹣1.试回答下列问题:(1)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是,B的转化率=(2)x:y:z=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Ⅱ若反应xA+yB⇌zC已达到平衡.改变条件后,其速率与时间的变化如图甲和乙.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字母序号).A.若A、B均为固体,加入A或BB.若A或B为气体,C为固体,增大压强C.A、B中至少有一种是气体,且加入该气体D.升高温度E.加入催化剂(2)若A、B、C均为气体,加入x mol A、y mol B,达到平衡后发生如图乙中t2时的变化.则此时发生变化的条件为(写出一种情况即可):.三、实验题23.(1)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的原因是;实验中需要用到量筒的个数为;反应的终止温度为.(2)写出NaOH稀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图1所示装置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足量的稀盐酸中.足量镁条与一定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①在图3的方框中画出上述反应的速率(mL/min)与时间(min,)的定性关系曲线.②在前4min内,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4min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请简述其原因:2014-2015学年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水电⑤太阳能⑥燃料电池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判断.【解答】解:天然气、煤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是对环境有污染的能源;水电是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自然再生数量和速度有限,不是新能源;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氢能是清洁能源且可以再生,是新能源的范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新能源的特征应用.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与氧化铁粉未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根据常见的吸热反应来回答.【解答】解:A、碳酸钙受热分解是一个吸热反应,故A正确;B、乙醇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B错误;C、铝与氧化铁粉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C错误;D、氧化钙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常见的反应的吸热放热情况,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3.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3υ正(H2O)B.若升高温度,逆向反应速率增加,正向反应速率减小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5υ逆(NO)【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解答】解:A、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3v正(NH3)=2v正(H2O)成立,故A错误;B、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物质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C错误;D、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4v正(O2)=5v逆(N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中注意平衡状态的判断、正逆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利用以及可逆反应的特点.4.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变化:H2(g)⇌2H(g)(气态氢原子).△H >0.当容器中H2的浓度从0.1mol/L变为0.06mol/L时,需20秒,那么H2的浓度由0.06mol/L 下降到0.036mol/L时需时间()A.12秒B.无法判断 C.大于12秒D.小于12秒【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先根据v=计算出2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再利用此反应速率计算出反应物浓度由0.06mol/L降到0.036mol/L的浓度变化消耗的反应时间,由于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反应消耗的时间越大.【解答】解:前20s反应H2⇌2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0.002mol/(L•s),反应物浓度由0.06mol/L降到0.036mol/L,浓度变化为0.06mol/L﹣0.036mol/L=0.024mol/L,按照前20s的平均反应速率计算,反应消耗的时间为=12s,由于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小,所以反应需要的时间大于12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要求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难度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反应速率逐渐降低这一客观事实,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目难度中等.5.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B.C2H2(g)+O2(g)═2CO2(g)+H2O(l);△H=2b kJ/molC.2C2H2(g)+5O2(g)═4CO2(g)+2H2O(l);△H=2b 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H=b 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或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4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H=﹣2b kJ/mol或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反应热的符号、数值、单位即可解答.6.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2N2(g)+3H2O△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从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平衡常数的变化;B、可逆反应中,加入一种反应物,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以此判断转化率变化;C、反应达到平衡时,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的移动.【解答】解: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A正确;B、增大一个反应物浓度,其它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故B错误;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到达平衡,故C错误;D、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平衡状态的判断等,做题时注意平衡常数的变化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H=+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D.在101kPa、25℃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同一物质不同状态能量不同,气态能量高,放出热量多;B、根据物质的总能量与稳定性关系判断;C、要注意根据中和热的概念来分析;D、反应热要与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对应.【解答】解: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由于硫蒸气具有的能量高,所以硫蒸气放出的热量多,故A错误;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所以石墨具有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C、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由于反应放热,浓硫酸稀释也放热,故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故C正确;D、在101kPa、25℃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2H2(g)十02(g)=2H2O(l);△H=﹣571.6KJ/mo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能量,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理解反应热与能量的关系,能量与稳定性的关系,以及正确理解中和热的概念.8.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l);△H=2(a﹣b﹣c)kJ•mol﹣1B.N2(g)+3H2(g)=2NH3(g);△H=2(b﹣a)kJ•mol﹣1C.N2(g)+H2(g)=NH3(l);△H=(b+c﹣a)kJ•m ol﹣1D.N2(g)+H2(g)=NH3(g);△H=(a+b)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总能量减去生成物总能量计算反应热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molN2(g)+molH2(g)的能量为akJ,1molNH3(g)的能量为bkJ,所以N2(g)+H2(g)=NH3(g);△H=(a﹣b)kJ/mol,而1mol的NH3(g)转化为1mol的NH3(l)放出的热量为ckJ,所以有:N2(g)+H2(g)=NH3(l);△H=(a﹣b﹣c)kJ/mol,即:N2(g)+3H2(g)=2NH3(1);△H=2(a﹣b﹣c)kJ•mol﹣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以及反应热的计算方法.9.把3molP和2.5molQ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P(g)+Q(g)⇌xM(g)+2N(g)经5mim反应达平衡时,测知生成1molN,M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min)B.Q的转化率为25%C.Q的平衡浓度为1mol/LD.x的值是2【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A.利用达到平衡生成1molN,求出参加反应的P的量,进而求出其反应速率;B.计算参加反应的Q的物质的量,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C.利用达到平衡生成1molN,求出参加反应的Q的量,进而求出Q的平衡浓度;D.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求出x.【解答】解:A.已知达到平衡生成1molN,则参加反应的P为n(P)=×1mol=1.5mol,所以v(P)===0.15 mol/(L•min),故A正确;B.参加反应的Q为n(Q)=n(N)=0.5mol,故Q的转化率为×100%=20%,故B错误;C.已知达到平衡生成1molN,则参加反应的Q为n(Q)=n(N)=0.5mol,所以Q的平衡浓度为:=1 mol/L,故C正确;D.根据A选项可知v(P)=0.15 mol/(L•min),而M的平均速率是0.1mol/(L•min),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所以x=2,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侧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答题时注意基本概念的计算.10.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A.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D.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勒夏特利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利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的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解答】解:A.对2NO2⇌N2O4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体积变小,颜色变深,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体积变小,颜色变深,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C.Cl2+H2O⇌HCl+HClO,次氯酸见光分解,平衡正向移动,氯气浓度减小,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Q,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氨的产率提高,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难度不大.要熟练掌握勒夏特列原理.11.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料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H<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在不断减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注意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浓度无关.【解答】解: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容器的压强在逐渐减小,故A错误;B.硫是液体,分离出硫,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所以不影响反应速率,故B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了二氧化硫的转化,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使用哪种催化剂无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注意固体和纯液体改变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12.A、B、C、D四种气体之间可发生反应:aA+bB⇌cC+d D,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改变条件,经足够长的时间后,体系发生了下列各种变化,其中能表明该平衡一定发生了转移的是()A.混合气的密度增大了B.混合体系的压强增大了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比原平衡状态的速率增大了D.A气体在混合气中的含量升高了【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A、如果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体积可变,增大压强;B、如果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C、使用正催化剂去分析;D、A气体在混合气中的含量升高了,说明平衡向生成A的方向移动.【解答】解:A、如果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体积可变,增大压强,故A错误;B、如果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缩不体积,混合体系的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使用正催化剂,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比原平衡状态的速率增大了,故C错误;D、A气体在混合气中的含量升高了,说明平衡向生成A的方向移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适用范围: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适用于气体或液体;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适用于有气体参加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3、温度对所有可逆反应都有影响,无论该反应放热还是吸热,题目难度中等13.在一个不传热且容积固定的密闭反应器里,有可逆反应:mA(g)+nB(g)⇌pC(g)+qD (g)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②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⑤反应速率γA:γB:γC:γD=m:n:p:q;⑥单位时间内,若消耗了m mol A物质,同时也消耗了qmolD物质.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①如果m+n=p+q,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平衡状态,故错误;②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正确;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正确;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正确;⑤反应速率γA:γB:γC:γD=m:n:p:q,只要反应发生就符合这个关系,故错误;⑥单位时间内,若消耗了m mol A物质,同时也消耗了qmolD物质,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14.可逆反应:3R(气)⇌3M(?)十N(?)(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M和N可能都是固体B.若N为固体.则M一定是气体C.M和N一定都是气体D.若M为固体.则N一定是气体【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正反应吸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如气体的质量不变,则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如气体的质量减小,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也符合,以此解答该题.。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3分)1. (2分) (2017高二下·广安期末)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苯能与溴水反应B . 由乙烯生成乙烷属于加成反应C . C5H12有4种同分异构体D . 油脂和糖类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2. (2分)(2019·台州模拟) 下列各组中,互称为同系物的是()A . O2与O3B . 35Cl与37ClC . 乙醇与甲醚D . CH4与3. (2分) (2019高一下·顺德期末)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是同分异构体B . 乙醇、乙酸、乙烷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 . 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反应类型相同D . 相同质量的CH4、C2H4、苯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小的是CH4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是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理由之一B . 和互为同系物C . 的系统命名的名称是1,2﹣二溴﹣2﹣环己烯D . 的名称为2﹣甲基﹣3﹣乙基丁烷5. (2分)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B .C .D .6. (2分) TBC的一种标准谱图如图所示,它是()A . 核磁共振谱B . 质谱C . 红外光谱D . 紫外光谱7.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在甲苯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褪色,正确的解释是由于侧链与苯环的相互影响,使侧链和苯环均易被氧化B . 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2﹣丙醇C . 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D . 煤的干馏是现今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8. (2分) (2016高三上·故城期中) 如图的实验装置用来分离CO2和CO气体并干燥.图中a为止水夹,b 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Y形管和止水夹分别接c、d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中盛放的溶液分别为()A . NaHCO3饱和溶液、12 mol•L﹣1 盐酸,18.4 mol•L﹣1 H2SO4B . Na2CO3饱和溶液、2 mol•L﹣1 H2SO4、NaOH饱和溶液C . NaOH饱和溶液、2 mol•L﹣1 H2SO4、18.4 mol•L﹣1 H2SO4D . 18.4 mol•L﹣1 H2SO4、NaOH饱和溶液、18.4 mol•L﹣1 H2SO49. (2分) (2016高二下·岐山期末)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一种信号的是()A . CH3CH2CH3B . CH3COCH2CH3C . CH3CH2OHD . CH3OCH310. (2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由乙炔、苯、乙醛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6%,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B . 54.22%C . 39.12%D . 无法计算11. (3分)下列高聚物经简单处理可以从线型结构变成体型结构的是()A .B .C .D .12. (2分) (2016高二下·上饶期中) 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 苯与Fe、Br2混合B . 氯乙烷和NaOH溶液共热C . 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D . 乙烯和溴水反应13. (2分) (2017高二下·株洲期中) 现有下列各组物质:①甲烷和乙烯;②乙烯和乙醇;③苯和乙炔;④甲苯和邻二甲苯;⑤丙烯和2﹣丁烯,只要总质量一定,各组中两种物质不论以任何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也总是定值的是()A . ②⑤B . ②③④⑤14. (2分) (2017高二上·昆明期中) 某食用香料乙酸橙花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分子式为C12H20O2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它的同分异构体中有芳香族化合物④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NaOH⑤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和3mol H2反应.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②⑤D . ①②③④15. (2分) (2018高一下·盘县期末) 花生四烯酸即5,8,11,14二十碳烯酸(含有四个碳碳双键),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19H31COOH,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洛阳八中高一化学月考试卷 2015.10 说明:①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章至气体摩尔体积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②请将答案规范的填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写在试卷或其他地方的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S=32 N=14 P=31Cl=35.5 K=39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2.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是一个独立的专有名词 C.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 D.摩尔质量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3. 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0.012 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 D.1 mol NH3所含原子数约是2.408×1024 气体g,体积4.48升,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28.4 B.28.4g·mol-1 C.71 D.71g·mol-1 6 7.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5℃。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8.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L 10.20 g A物质和14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 g C物质、3.6 g D物质和0.2 mol 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 A.100 g/mol B.108 g/mol C.55 g/mol D.96 g/mol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 B. C. D. 14.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 A.用加入过量CuCl2溶液,再过滤,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 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分子大小决定 B.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17.(分)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I)卷
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49分)1. (2分) (2018高一下·湖南期末)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 Na2O2的电子式:B . Al3+的结构示意图:C . CH3COOCH3的名称:乙酸甲酯D .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2. (2分)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① ② ③ ④C2H4⑤CH2=CH﹣CH=CH2⑥C3H6⑦ ⑧A . ①和②B . ④和⑥C . ⑤和⑦D . ⑥和⑧3. (2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 .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 .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 .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4. (2分) (2016高二上·沭阳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B . 完全燃烧某有机物,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有机物只可能是烯烃或环烷烃C .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D . 符合通式CnH2n﹣2的有机物一定是炔烃5. (2分) (2016高二下·疏勒期末) 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 . 乙烯B . 甲烷C . 乙炔D . 乙醛6. (2分) (2017高二下·赣州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 → 属于取代反应B .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己烷C . 有机物C3H8和C6H14一定是同系物D . 丙烯分子中可能有8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7. (2分)在下列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中①CH3﹣CH2﹣CH2﹣CH2﹣CH3②CH3﹣CH2﹣CH2﹣CH2﹣CH2﹣CH3③④⑤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 ①②和④B . ②③和⑤C . ①和②D . ④和③8. (15分) (2016高二下·南昌期末) 某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1mol该有机物含有46mol质子.完全燃烧该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测定CO2和水蒸气体积比为2:1.取2.7g该有机物恰好与30mL 1mol/L的碳酸钠溶液完全反应.(请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求:(1)有机物分子式;(2)有机物结构简式.(3)写出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与乙二醇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方程式.9.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结构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A . ①②③B . 只有②③C . 只有③D . 只有①③10. (2分)萘的结构简式为,如果它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试推断生成的一溴取代物最多可能有几种()A . 2B . 3C . 4D . 511. (2分)(2016·深圳模拟) EDTA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4mol 一氯乙酸和1mol乙二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1mol EDTA和4mol HCl,则EDTA的分子式为()A . C10H16N2O8B . C10H20N2O8C . C8H16N2O8D . C16H20N2O8Cl12. (2分) (2016高一下·长春期中) 目前使用最多的气体石化燃料是()A . 煤B . 石油C . 天然气D . CO13. (2分)(2018·全国Ⅰ卷)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 .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 .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 . 生成1mol C5H12至少需要2molH214. (2分) (2016高二下·沈阳期中) 分子式C9H10O2的有机物,其结构中含有苯环且可以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 12种B . 13种C . 14种D . 15种15. (2分) (2016高二下·右玉期中) 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备1,2﹣二溴乙烷,下列方案中合理的是()A . CH3CH2Cl CH3CH2OH CH2=CH2 CH2BrCH2BrB . CH3CH2Cl CH2BrCH2BrC . CH3CH2Cl CH2=CH2 CH3CH2Br CH2BrCH2BrD . CH3CH2Cl CH2=CH2 CH2BrCH2Br16. (2分) (2016高二下·兴国月考) A,B,C三种饱和醇的混合物,分为两等分:一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共产生a molH2;另一份完全燃烧后生成2a molCO2 .则该混合醇中不可能含有()A . 甲醇B . 乙醇C . 乙二醇D . 丙三醇17. (2分) (2017高一上·天津期末)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分子数约为NA个B .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C . lmolNaHCO3晶体中含有阳离子数目为2NAD . 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18. (2分) (2017高二上·吉林期末) 经测定C3H7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A . 78%B . 22%C . 14%D . 13%二、填空题 (共5题;共19分)19. (2分)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剧毒的CO,根据价键理论,CO的电子式为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20. (5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 萃取分液B 升华C 结晶D 分液E 蒸馏 F过滤①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②__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③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④________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⑤________分离出混在沙土中的碘单质.21. (3分)某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汽的密度是H2的29倍,在一定条件下对烷烃A进行催化裂解,得到两种烃B和C.已知烃B中氢的质量分数为25.0%,烃C能使溴水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烃A的分子式________;(2)烃B的二氯代物的结构有________种;(3)烃C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2. (2分) (2017高一下·荆州期中) 写出烷烃C5H12的同分异构体中沸点最低的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若此烷烃的一氯代物分子中含有两个﹣CH3 ,两个﹣CH2﹣,一个和一个﹣Cl,它的可能结构有四种,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________.23. (7分)某烃A 0.2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1)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2)若取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B、C各3mol,则有________g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L.(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此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烃A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写一种)________.(5)比烃A少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有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甲基丙烷的烯烃的名称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8题;共49分)1-1、2-1、3-1、4-1、5-1、6-1、7-1、8-1、8-2、8-3、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二、填空题 (共5题;共19分) 19-1、20-1、21-1、21-2、21-3、22-1、23-1、23-2、23-3、23-4、23-5、。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6题;共36分)1. (2分)(2016·铜山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 . 过氧化氢电子式:B . F﹣的结构示意图:C . 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D . 中子数为28的钙原子: Ca2. (3分)(2017·江西模拟) (多选)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判断错误的是()A . 可能是双氧水分解反应B . 充分反应后,还有物质,则属于可逆反应C . 反应前后,一定是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D . 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 +3. (2分) (2019高二上·广南期中) 已知,有机化合物A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且能使溴水褪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A,B,C,D,E有如下关系:则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 . 鉴别A和甲烷可选择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 . D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利用D物质可以清除水壶中的水垢C . 物质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E的名称为乙酸乙酯D . B+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 CH3COOC2H54. (2分)某烃的分子式为CxHy(x、y均为正整数),该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n(CxHy):n(O2)=1:5,则x和y之和是()A . 11B . 10C . 18D . 135. (2分) (2019高一下·临海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元素的一种核素B .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C . CH3COOH和CH3COOCH3互为同系物D . 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其熔点各不相同6. (2分) (2017高一上·郫县期中) 完全沉淀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需要加入等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A . 1:1:1B . 3:2:1C . 6:3:2D . 1:2:37. (5分)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现取23gA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全部依次通过无水氯化钙和碱石灰后,固体质量的增加依次为27g和44g.已知A在催化剂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成B,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小2,A在酸性KMnO4溶液中能氧化成C.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 A的分子式________,A的结构简式________.(2) A在催化剂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成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催化剂的成分):________.(3) A与C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D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8. (2分)(2020·南宁模拟) 关于①②③三种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它们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 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8H8C . 它们分子中所有原子都一定不共面D . ③的二氯代物有4种9. (2分)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A . 还原性B . 氧化性C . 漂白性D . 酸性10. (2分) (2016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B . 点燃前都不用验纯C . 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伴有黑烟D . 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11. (2分)有机物虽然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洛阳八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一小题3分,共60分。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
如下属于新能源的是 〔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燃料电池 ⑦风能 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④⑤⑥D.除①②外2、如下反响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响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响D .氧化钙溶于水3、对可逆反响4NH3〔g 〕+ 5O2〔g 〕 4NO 〔g 〕+ 6H2O 〔g 〕,△H <0如下表示正确的答案是〔 〕A .化学反响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B .假设升高温度,逆向反响速率增加,正向反响速率减小C .达到化学平衡时,假设增加容器体积,如此正反响速率减少,逆反响速率增大D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 〕4、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变化:H2(g) 2H(g)〔气态氢原子〕。
ΔH >0。
当容器中H2的浓度从0.1mol/L 变为0.06mol/L 时,需20秒,那么H2的浓度由0.06mol/L 下降到0.036mol/l时需时间:〔 〕A .12秒B .无法判断 C.大于12秒 D. 小于12秒5、充分燃烧a g 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2 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 ,如此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答案是( )A .2C2H2〔g 〕+5O2〔g 〕=4CO2〔g 〕+2H2O 〔l 〕 ΔH=-2b kJ / molB .C2H2〔g 〕+5/2O2〔g 〕=2CO2〔g 〕+H2O 〔l 〕 ΔH=-b kJ / molC .2C2H2〔g 〕+5O2〔g 〕=4CO2〔g 〕+2H2O 〔l 〕 ΔH=-4b kJ / molD .2C2H2〔g 〕+5O2〔g 〕=4CO2〔g 〕+2H2O 〔l 〕 ΔH=b kJ / mol6、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响为:2NH3(g)+NO(g)+NO2(g)2N2(g)+3H2O ΔH<0 催化剂18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响的平衡常数减小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 .单位时间内消耗NO 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响没有达到平衡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7、如下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答案是( )A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 +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稀溶液中:H++OH -=H2O ΔH = -57.3 kJ· mol—1,假设将含1mol CH3COOH 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D .在101 kPa 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 O2〔g 〕=2H2O 〔l 〕 ΔH = +285.8 kJ· m ol —18、N2和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下列图,该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N2(g)+3H2(g) = 2NH3(g) ;△H = 2(b —a)kJ/molB 、N2(g)+3H2(g) = 2NH3(l);△H = 2(a —b —c)kJ/molC 、21N2(g)+23H2(g) = NH3(l) ;△H = (b +c —a)kJ/molD 、21N2(g)+23H2(g) =NH3(g) ;△H = (a +b)kJ/mol9、把3molP 和2.5molQ 置于2L 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响:3P 〔g 〕+Q 〔g 〕xM 〔g 〕+2N 〔g 〕 经5mim反响达平衡时,测知生成1molN,M的平均反响速率为0.1mol/〔L.min〕,如下表示错误的答案是〔〕A P的平均反响速率为0.15 mol/〔L.min〕;B Q的转化率为25%;C Q的平衡浓度为1mol/L;D x的值是2。
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工业上生产水泥、玻璃、陶瓷,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B.石英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氧化物D.地沟油由于混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杂质而不能食用,可加工制成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成分与从石油中提取的柴油成分不同2.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钠不慎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或湿布盖灭B.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C.铝粉和MgO或Cr2O3粉末混合,高温能发生铝热反应D.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Na2O2粉末,振荡后溶液变为蓝色并产生气泡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A.NH3能氧化氮氧化物,可用于汽车尾气净化B.Mg、Fe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氢氧化物C.Fe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可用于制红色涂料D.Mg(OH)2分解吸热且生成高熔点固体,可作阻燃剂4.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3价铁生成的是()A.稀硫酸B.氯化钠C.硝酸钾D.氯化铜5.某同学对未知物A盐的水溶液进行了鉴定,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现对A、B、C、D作出的如下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盐A一定是FeBr3B.浅黄色沉淀B是AgBrC.滤液C中一定含Fe 3+D.D溶液中有Fe(SCN)36.25℃时,某溶液中含有Na+、H+、Fe3+、HCO3﹣、OH﹣、I﹣中的几种离子,已知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l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A.pH=1或pH=13B.阴离子肯定没有I ﹣,不能确定有无HCO3﹣C.阳离子肯定没有Fe3+,不能确定有无Na+D.溶质有3种可能:①HI ②HI和NaI ③NaI和NaOH7.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物质组编号 a b c d①CO2CO C CaCO3②Na2CO3NaOH Na2O2NaHCO3③FeCl3FeCl2Fe CuCl2④Al2O3NaAlO2Al Al(OH)3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 D.③④8.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氯水的漂白性增强B.氯水中加入NaCl固体,对溶液的pH无影响C.常温下,pH=2的氯水中:c (Cl﹣)+c ( ClO﹣)+c (OH ﹣)=0.01mol•L﹣1D.向氯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HCO3﹣═2CO2↑+Cl ﹣+ClO ﹣+H2O9.许多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2Na2O2+2SO3═2Na2SO4+O2,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2Na2O2+2N2O3═4NaNO2+O2 B.Na2O2+2NO2═2NaNO2+O2C.Na2O2+N2O5═2 NaNO3+O2D.2Na2O2+2Mn2O7═4NaMnO4+O210.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A.3:4:1 B.3:3:2 C.6:7:3 D.6:9:0.511.美、德两国成功合成具有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H3)n,关于氢铝化合物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氢铝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B.氢铝化合物中铝显+3价,氢显﹣1价C.铝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氢铝化合物D.氢铝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12.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所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A.1:3 B.3:2 C.1:4 D.2:713.向含有1mol明矾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Al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Ba(OH)2 1.5 molB.当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Al3+全部转化为AlO2﹣C.当向溶液中加入1.5 mol Ba(OH)2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2Al3++3SO42﹣+3Ba2++6OH ﹣═2Al(OH)3↓+3BaSO4↓D.随着加入的Ba(OH)2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1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2:3,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15.将1L 1mol•L﹣1碳酸钠溶液逐滴滴入1L 1.5mol•L﹣1盐酸中,与将1L 1.5mol•L﹣1盐酸逐滴滴入1Lmol•L﹣1碳酸钠溶液中,相同条件下,两种操作理论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A.1:1 B.3:2 C.2:3 D.2:116.向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有白色沉淀生成,向过滤后的滤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白色沉淀是BaSO3B.白色沉淀是BaSO3和BaSO4的混合物C.白色沉淀是BaSO4D.FeCl3已全部被氧化为FeCl217.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2mol•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n (Mg)/n(Al)的最大值是()A.1:1 B.8:1 C.4:1 D.5:218.将2.8g硅粉与2.3g钠同时放入足量水中,采用恰当的方法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这些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1.12L B.4.48L C.5.6L D.3.36L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46分)19.(12分)(2015秋•洛阳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物质的转化关系中,A是一种固体单质,E 是一种白色沉淀(部分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B和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和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和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0.(20分)(2015秋•洛阳校级月考)某矿渣所含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表所示:成分SiO2MgO Fe2O3Al2O3CuO质量分数(%)? 4.0 32 10.2 16已知常温下,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Cu(OH)2Mg(OH)2Fe(OH)3Al(OH)3开始沉淀的pH 4.8 9.3 2.7 3.8完全沉淀的pH 6.4 10.8 3.7 4.7某课题组拟以上述矿渣为原料制备金属镁、铝、铜、铁,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Ⅰ的主要用途是(列一种即可),步骤Ⅳ中调节pH范围为.(2)由滤液Ⅱ经几步反应可得到需要制备的一种金属的氧化物,滤液Ⅱ中需要通入气体的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写出由滤液Ⅰ得到滤液Ⅱ的离子方程式(4)滤液Ⅳ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5)工业上,冶炼铝、铁、铜、镁的方法依次是(填代号).A.电解法、热还原法、分解法、分解法 B.电解法、热还原法、热还原法、电解法C.热还原法、分解法、电解法、电解法 D.热还原法、热还原法、热还原法、电解法根据上述流程图,冶炼金属时选择的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依次是、、、.(6)现有10t上述矿渣,理论上,可以冶炼t铁.21.(14分)(2015秋•洛阳校级月考)溴单质具有广泛的工业价值,查阅资料知: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流程从浓缩的海水中提取液溴,主要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①连接A与B,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向A中缓慢通入Cl2至反应结束;②关闭a、c,打开b、d,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③进行步骤②的同时,向B中通入足量SO2;④关闭b,打开a,再通过A向B中缓慢通入足量Cl2;⑤将B中所得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液溴.请回答:(1)判断步骤①中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为.(2)步骤②鼓入热空气的作用为;步骤③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综合分析步骤①、②、③和④,这四步操作的最终目的为.(4)此实验中尾气可用(填选项字母)吸收处理.a.水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饱和NaCl溶液(5)步骤⑤中,蒸馏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温度计、尾接管、锥形瓶外,还有和;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应控制的关键条件为.(6)若直接连接A与C,进行步骤①和②,充分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再经步骤⑤,也能制得液溴.滴加稀硫酸之前,C中反应生成了NaBr、NaBrO3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与B装置相比,采用C装置的优点为.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工业上生产水泥、玻璃、陶瓷,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B.石英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氧化物D.地沟油由于混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杂质而不能食用,可加工制成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成分与从石油中提取的柴油成分不同【考点】无机非金属材料;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硅和二氧化硅;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分析】A、根据生产水泥、玻璃、陶瓷的原料分析;B、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C、CaO2属于过氧化物;D、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而石化柴油属于烃类物质,是从石油里面提炼出来的.【解答】解:A、制玻璃的原料: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等,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和黏土,制作陶瓷主要原料有粘土、瓷砂、石料,故A错误;B、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故B错误;C、Ca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是酯类化合物,是动植物油脂与甲醇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的;而石化柴油属于烃类物质,是从石油里面提炼出来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知识面较广,涉及工业生产原料、环境保护、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A中工业生产的原料种类多需要同学们平时的积累.2.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钠不慎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或湿布盖灭B.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C.铝粉和MgO或Cr2O3粉末混合,高温能发生铝热反应D.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Na2O2粉末,振荡后溶液变为蓝色并产生气泡【考点】钠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铝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分析】A.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而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B.铁离子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C.铝粉和氧化镁不反应;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并且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紫色溶液褪色.【解答】解:A.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而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故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存在安全隐患,故A错误;B.铁离子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故B正确;C.铝的活泼性弱于镁,铝粉和氧化镁不反应,故C错误;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并且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紫色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钠、三价铁离子、过氧化钠的性质,明确铝热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A.NH3能氧化氮氧化物,可用于汽车尾气净化B.Mg、Fe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氢氧化物C.Fe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可用于制红色涂料D.Mg(OH)2分解吸热且生成高熔点固体,可作阻燃剂【考点】氨的化学性质;镁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化学性质.【分析】A.氨气具有还原性,能被氮的氧化物氧化;B.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C.Fe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为四氧化三铁;D.Mg (OH)2分解吸热降低温度,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熔点高.【解答】解:A.氨气具有还原性,能被氮的氧化物氧化,还原氮的氧化物,故A错误;B.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不生成氢氧化铁,故B错误;C.Fe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为四氧化三铁,可用于制红色涂料的是氧化铁,故C错误;D.Mg (OH)2分解吸热降低温度,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熔点高,可用作阻燃剂,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性质,涉及氨气的性质、镁性质、铁的性质与氧化物用途、镁化合物性质与用途等知识,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4.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3价铁生成的是()A.稀硫酸B.氯化钠C.硝酸钾D.氯化铜【考点】铁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铁屑溶于盐酸后,溶液中主要是H+、Cl﹣、Fe2+,若要将Fe2+变为Fe3+,需要强氧化性物质.【解答】解:二价铁离子变为三价铁离子发生了氧化反应,应加入氧化性的物质,在H+存在的情况下,NO3﹣表现强氧化性,发生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硫酸必须是浓硫酸才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氯化钠不具有氧化性;Cu2+氧化性很弱,不能氧化二价铁离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是解题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在H+存在的情况下,NO3﹣表现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不大.5.某同学对未知物A盐的水溶液进行了鉴定,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现对A、B、C、D作出的如下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盐A一定是FeBr3B.浅黄色沉淀B是AgBrC.滤液C中一定含Fe 3+D.D溶液中有Fe(SCN)3【考点】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创新题型.【分析】和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时溴化银,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酸钾显示红色,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根据图示信息:未知物A盐的水溶液中加入酸化的硝酸银可以产生淡黄色沉淀溴化银,证明A中一定含有溴离子,C中加入硫氰酸钾显示红色,证明其中含有三价铁离子,该离子可以是二价铁离子被硝酸氧化来的,还可以是原来溶液中含有的.A.盐A可以是FeBr3,还可以是FeBr2,故A错误;B.浅黄色沉淀B是AgBr,故B正确;C.C中加入硫氰酸钾显示红色,证明其中含有三价铁离子,故C正确;D.三价铁离子和硫氰酸钾中的硫氰酸根离子发生反应会生成Fe(SCN)3,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涉及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之间的检验知识,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6.25℃时,某溶液中含有Na+、H+、Fe3+、HCO3﹣、OH﹣、I﹣中的几种离子,已知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l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A.pH=1或pH=13B.阴离子肯定没有I ﹣,不能确定有无HCO3﹣C.阳离子肯定没有Fe3+,不能确定有无Na+D.溶质有3种可能:①HI ②HI和NaI ③NaI和NaOH【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水电离出的c(H+)=1×lO﹣13mol/L,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该溶液为强酸性或碱性溶液,一定不会存在碳酸氢根离子;当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l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碘离子,能够与碘离子反应的铁离子一定不会存在,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由水电离出的c(H+)=1×lO﹣13 mol/L,该溶液中大量存在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碳酸氢根离子;通入氯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有色的铁离子,一定存在碘离子,A.根据分析可知,水电离出的c(H+)=1×lO﹣13 mol/L,若为酸性溶液,该溶液pH=1;若为碱性溶液,该溶液的pH为13,故A正确;B.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碘离子,一定不会存在HCO3﹣,故B错误;C.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铁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钠离子,故C正确;D.如果为酸性溶液,则溶质可能为:①HI②HI和NaI;如果为碱性溶液,则溶质为③NaI 和NaOH,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常见离子的反应现象及检验方法,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7.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物质组编号 a b c d①CO2CO C CaCO3②Na2CO3NaOH Na2O2NaHCO3③FeCl3FeCl2Fe CuCl2④Al2O3NaAlO2Al Al(OH)3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 D.③④【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分析】①CO不能一步反应得到CaCO3;②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钠,与水反应得到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得到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可以得到碳酸钠;③氯化亚铁不能一步得到氯化铜、氯化铜不能一步反应得到氯化铁;④铝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偏铝酸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酸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解答】解:①C与少量氧气反应得到CO,C与过量氧气反应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高温反应得到CO,碳酸钙高温分解得到二氧化碳,但CO不能一步反应得到CaCO3,故①不符合;②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钠,与水反应得到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得到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可以得到碳酸钠,故②符合;③Fe与氯气反应得到氯化铁,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亚铁,氯化铁与Fe反应得到氯化亚铁,但氯化亚铁不能一步得到氯化铜、氯化铜不能一步反应得到氯化铁,故③不符合;④铝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偏铝酸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酸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故④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转化,侧重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考查,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氯水的漂白性增强B.氯水中加入NaCl固体,对溶液的pH无影响C.常温下,pH=2的氯水中:c (Cl﹣)+c ( ClO﹣)+c (OH ﹣)=0.01mol•L﹣1D.向氯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HCO3﹣═2CO2↑+Cl ﹣+ClO ﹣+H2O【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二氧化硫通入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B.氯水中加入NaCl固体,氯离子浓度增大,Cl2+H2O⇌HCl+HClO逆向移动;C.pH=2的氯水,c(H+)=0.01mol/L,结合电荷守恒分析;D.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向氯水中滴加少量的NaHCO3溶液,生成氯化钠、次氯酸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时,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减弱了氯水的漂白性,故A错误;B.氯水中加入NaCl固体,氯离子浓度增大,Cl2+H2O⇌HCl+HClO逆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故B错误;C.pH=2的氯水,c(H+)=0.01mol/L,由电荷守恒可知,c(H+)=c(Cl﹣)+c(ClO﹣)+c (OH﹣)=0.01mol/L,故C正确;D.氯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盐酸与其反应生成NaCl、水、二氧化碳,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l2+H2O⇌H++Cl﹣+HClO、H++HCO3﹣═CO2↑+H2O,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化学性质,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熟悉氯水的成分及氯气、次氯酸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9.许多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2Na2O2+2SO3═2Na2SO4+O2,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2Na2O2+2N2O3═4NaNO2+O2 B.Na2O2+2NO2═2NaNO2+O2C.Na2O2+N2O5═2 NaNO3+O2D.2Na2O2+2Mn2O7═4NaMnO4+O2【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题给信息为:Na2O2可与某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或碱)和O2,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所含元素不是最高价态的氧化物反应时,只生成其最高价的盐,不生成O2.【解答】解:A.N2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不是最高价态,与Na2O2反应时不生成O2,故A错误;B.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不是最高价态,与Na2O2反应时不生成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2NO2=2NaNO3,故B错误;C.N2O5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是最高价态,与Na2O2反应时生成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N2O5═4NaNO3+O2,故C错误;D.Mn2O7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处于最高价态,与Na2O2反应时生成O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规律的探究,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题中信息:Na2O2可与某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或碱)和O2.10.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A.3:4:1 B.3:3:2 C.6:7:3 D.6:9:0.5【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氧气和氮气都不和过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根据反应前后体积的变化判断出二氧化碳有剩余,再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设三者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即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为8mol,若二氧化碳完全与过氧化钠反应,则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1.5 mol,即剩余气体为7.5 mol,说明二氧化碳有剩余,设有xmol二氧化碳参加反应,则有3+3+0.5x+(3﹣x)=8,解得:x=2,所以反应后N2的物质的量为3mol,O2的物质的量为4mol,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通过过氧化钠时,因为二氧化碳变为氧气,引起体积变化,注意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11.美、德两国成功合成具有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H3)n,关于氢铝化合物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氢铝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B.氢铝化合物中铝显+3价,氢显﹣1价C.铝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氢铝化合物D.氢铝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氢铝化合物性质不稳定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氢铝化合物体现还原性;在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显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显正价,据此解答.【解答】解:A.氢铝化合物中氢元素显负价,性质不稳定,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而体现还原性,故A正确;B.在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显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显正价,氢元素的电负性大于铝元素,氢铝化合物中铝元素显+3价,氢元素显﹣1价,故B正确;C.氢铝化合物易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铝和水蒸气反应制取氢铝化合物,故C错误;D.氢铝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性质不稳定,易失电子而具有强还原性,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铝为载体考查铝的化合物的性质,根据元素电负性、元素化合价和性质的关系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12.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所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A.1:3 B.3:2 C.1:4 D.2:7【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沉淀为Al(OH)3,溶液中的铝可能为AlCl3或NaAlO2,可分别发生: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结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为两种情况讨论计算.【解答】解:设AlCl3和NaOH的浓度分别为c1和c2,相同体积为V,若NaOH过量,生成NaAlO2,此时参加反应的AlCl3的物质的量是c1Vmol,NaOH是3c1Vmol,生成c1V mol 的Al(OH)3,又因为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和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说明第一步反应完后,生成的Al (OH )3有一半(c 1V )发生Al (OH )3+OH ﹣=AlO 2﹣+2H 2O ,所以可求的NaOH 的物质的量为:3c 1V+0.5c 1V=3.5c 1V=c 2V ,所以c 1:c 2=2:7;当氯化铝过量时,氢氧化钠不足,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发生反应:Al 3++3OH ﹣═Al (OH )3↓,设反应掉的铝离子物质的量为x ,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和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c 1V ﹣x=x ,所以x=0.5c 1V ,消耗氢氧化钠3x ,即1.5c 1Vmol ,所以1.5c 1V=c 2V ,所以此时c 1:c 2=2:3.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根据题给信息以及反应的相关方程式解答该题,难度中等.13.向含有1mol 明矾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Al 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Ba (OH )2 1.5 molB .当SO 42﹣恰好完全沉淀时,Al 3+全部转化为AlO 2﹣C .当向溶液中加入1.5 mol Ba (OH )2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2Al 3++3SO 42﹣+3Ba 2++6OH ﹣═2Al(OH )3↓+3BaSO 4↓D .随着加入的Ba (OH )2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1molKAl (SO 4)2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反应过程可分三个阶段:2KAl (SO 4)2+3Ba (OH )2=K 2SO 4+2Al (OH )3↓+3BaSO 4↓①;KAl (SO 4)2+2Ba (OH )2=KAlO 2+2BaSO 4↓+2H 2O②;第一阶段:从开始滴入Ba (OH )2到1.5mol 时,反应按①进行,溶液中的Al 3+、Ba 2+、OH﹣离子均转化成沉淀;第二阶段:当滴入Ba (OH )2从1.5mol 到2mol 之间时,Ba 2+继续与SO 42﹣反应生成BaSO 4,同时①反应生成的Al (OH )3与OH ﹣反应生成AlO 2﹣;第三阶段:当滴入到Ba (OH )22mol 时,按②进行,生成的Al (OH )3全部转化为AlO 2﹣,共生成2molBaSO 4.【解答】解:A 、第一阶段:从开始滴入Ba (OH )2到1.5mol 时,反应按2KAl (SO 4)2+3Ba(OH )2=K 2SO 4+2Al (OH )3↓+3BaSO 4↓①进行,即当1molAl 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钡1.5mol ,故A 正确;B 、1mol KAl (SO 4)2的溶液中含有2mol 的SO 42﹣,当SO 42﹣恰好完全沉淀时,需要2mol 的Ba 2+,即消耗了2mol 的Ba (OH )2,即KAl (SO 4)2+2Ba (OH )2=KAlO 2+2BaSO 4↓+2H 2O ,Al 3+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故B 正确;C 、当向溶液中加入1.5mol 氢氧化钡时,发生反应:2KAl (SO 4)2+3Ba (OH )2=K 2SO 4+2Al (OH )3↓+3BaSO 4↓,离子方程式表示为:2Al 3++3SO 42﹣+3Ba 2++6OH ﹣=2Al (OH )3↓+3BaSO 4↓,故C 正确;D 、随加入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开始沉淀量增多,随后氢氧化铝会溶解,故沉淀的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故D 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离子之间的反应知识的题目,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docx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 学年高二上学期 9 月月考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 卷 (选择题 )和第 II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2、相对原子量H 1 O 16 Cu 64Ag108Fe 56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是化学能转换为电能B.动物体内的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换成化学能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D.植物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2、指常温下, 1 mol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 E 表示。
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共价键H- H F- F H- F H- Cl H- IE(kJ ·mol -1)436157568432298A. 432 kJ mol·-1>E(H - Br) > 298 kJ ·mol -1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 键C.H2(g) + F2(g) = 2HF(g) △ H=— 25 kJ mol·-1D. H 2(g) → 2H(g)△ H=+ 436 kJ mol·-1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①C(s) + O2(g)===CO 2(g)△ H1C(s)+1O2(g)===CO(g)△ H2 2②S(s)+O2(g)===SO 2 (g)△H 1S(g)+ O2(g)===SO 2(g)△ H2③H 2(g)+1O2(g)===H2O(l)△ H12H2 (g)+ O2(g)===2H 2O(l) △ H2 2④CaCO3(s)===CaO(s) +CO2(g) △H 1CaO(s)+ H 2O(l)===Ca(OH) 2(s) △ H2A .①B .②③④C.④D.①②③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而成为阴极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的正极反应式:O2 +4e- → 2O2-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D.铁件上镀铜时,将铁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5、室温下,将 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 1,将 1mol 的 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 2, 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s)CuSO 4(s)+5H 2O(1) ,热效应为H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过程中△H<0的是()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氨气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D.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H小于零,应是放热反应,常见有化合反应、金属与酸、水的反应以及中和反应等,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为吸热反应,△H>0,故A错误;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氨气,需要吸热,△H>0,故B错误;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为吸热反应,△H>0,故C错误;D.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属于放热反应,△H<0,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即可解答该题,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已知反应:(1)C(s)+O2(g)═CO2(g)△H=﹣393.5kJ/mol(2)CO(g)+O2(g)═CO2(g)△H=﹣283.0kJ/mol则反应:C(s)+O2(g)═CO(g)的△H 是()A.﹣221 kJ/mol B.﹣110.5 kJ/molC.+110.5 kJ/mol D.+221 kJ/mol【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C(s)+O2(g)═CO2(g)△H=﹣393.5kJ/mol(2)CO(g)+O2(g)═CO2(g)△H=﹣283.0kJ/mol依据盖斯定律(1)﹣(2)得到:C(s)+O2(g)═CO(g)△H=﹣110.5KJ/mol;则反应:C(s)+O2(g)═CO(g)的△H 是﹣110.5 kJ/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注意掌握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题目较简单.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吸热反应实质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反应的热效应无关;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不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前后的能量差值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D.吸热反应在不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发生.【解答】解: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木炭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故A错误;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如:铝热反应2 Al+Fe2O3Al2O3+2Fe是放热反应,但需在高热条件下以保证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反应,故B错误;C.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总能量,在反应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的形式释放,反之,就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D.吸热反应在不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发生,如Ba(OH)2•8H2O与NH4Cl反应常温下就能发生,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条件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间的关系,难度不大,需正确理解放热吸热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4.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2升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mol,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A.H2O:0.002 mol•L﹣1B.NO:0.001 mol•L﹣1C.NH3:0.002 mol•L﹣1D.O2:0.0025 mol•L﹣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先根据V==计算出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再利用同一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由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mol,则用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NH3)=V====0.001mol•(L•s)﹣1,A、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H2O)=v(NH3)=0.0015 mol•(L•s)﹣1,所以HO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为0.0015mol/L,故A错误;2B、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NO)=v(NH3)=0.001 mol•(L•s)﹣1,所以NO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为0.001 mol/L,故B正确;C、因V(NH3)=0.001mol•(L•s)﹣1,所以NH3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为0.001mol/L,故C 错误;D、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O2)=v(NH3)═0.00125 mol•(L•s)﹣1,所以O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为0.00125mol/L,故D错误;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5.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2 mol SO2+1 mol O2B.4 mol SO2+1 mol O2C.2 mol SO2+1 mol O2+2 SO3D.3 mol SO2+1 mol O2+1 SO3【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充入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发生反应,2SO2+O2⇌2SO3可以看做与起始量为4mol SO2,1molO2反应达到平衡是相同的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物质的量不变,SO3为nmol;A、起始充入2molSO2和1molO2,相当于在原平衡基础上减少了2molSO2,减少反应物二氧化硫的量,平衡逆向进行,消耗三氧化硫;B、4molSO2和1molO2正好与原平衡相同;C、起始充入2molSO2和1molO2和2molSO3,相当于起始加入了4molSO2和2molO2,可看做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加入1molO2,平衡正向移动,三氧化硫增加;D、起始充入2molSO3,相当于起始加入了2molSO2和1molO2,减少反应物二氧化硫的量,平衡逆向进行,消耗三氧化硫.【解答】解:A、起始量和题给起始量相比,相当于减少2molSO2,减少反应物二氧化硫的量,平衡逆向进行,三氧化硫物质的量<n,故A不选;B、起始量与题给起始量相同,平衡相同,SO3物质的量为n mol,故B不选;C、起始量相当于加入4molSO2和2molO2,可看做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加入1molO2,平衡正向移动,三氧化硫物质的量>nmol,故C选;D、开始为3.0 mol SO2+1.0 mol O2+1.0 mol SO3,转化到左边,由2SO2(g)+O2(g)⇌2SO3(g)可知,n(SO2)=3mol+1 mol=4mol,n(O2)=0.5mol+1mol=1.5mol,不满足4.0molSO2气体和1molO2气体,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可逆反应,要注意用化学平衡中的等效平衡的判断方法,明确极限转化后起始量的大小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A.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B.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N2,同时生成amolNH3C.每断裂1molN≡N,同时断裂3molH﹣HD.每生成1mol N≡N,同时生成6molN﹣H【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N2(g)+3H2(g)⇌2NH3(g)A.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B.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N2为逆反应,同时生成amolNH3是正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等,故正逆反应速率不等,故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每断裂1molN≡N是正反应,同时断裂3molH﹣H也是正反应,故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每生成1mol N≡N是逆反应,同时生成6molN﹣H是正反应,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要注意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7.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H=﹣393.5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现有0.2mol炭粉和H2组成悬浮气,使其在O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2 C.2:3 D.3:2【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利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C、H2燃烧放出的热量,以此来计算.【解答】解:设碳粉xmol,则氢气为(0.2﹣x)mol,则C(s)+O2(g)═CO2(g)△H=﹣393.5kJ/mol1 393.5kJx 393.5xkJ2H2(g)+O2(g)═2H2O(g)△H=﹣483.6kJ/mol2 483.6kJ(0.2﹣x)mol 241.8(0.2﹣x)kJ所以393.5xkJ+241.8(0.2﹣x)kJ=63.53kJ,解得x=0.1mol,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1mol=1: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明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8.对于可逆反应2AB3(g)⇌A2(g)+3B2(g)(正反应为吸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图像图表题.【分析】2AB3(g)⇌A2(g)+3B2(g)(正反应为吸热),升高温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生成物的含量增大,反应物的含量减少;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大,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升高温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B.升高温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含量增大,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C.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大,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D.升高温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减少,而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大,与图象符合,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图象,注意压强、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把握图中速率的关系及点、线、面的意义,题目难度中等.9.反应2X(g)+Y(g)═2Z(g)+热量,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B.T1<T2,P1>P2C.T1>T2,P1>P2D.T1>T2,P1<P2【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解答】解: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T1>T2;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P1>P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10.反应:xA(气)+yB(气)⇌zC(气),达到平衡时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当在恒温下将该容器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次达到平衡,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3mol.L ﹣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z B.平衡向右移动C.B的转化率升高D.C的体积分数降低【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当在恒温下将该容器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如平衡不移动,则A气体的浓度应为0.25mol.L﹣1,而A气体的浓度为0.3mol.L﹣1,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解答】解:当在恒温下将该容器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如平衡不移动,则A气体的浓度应为0.25mol.L﹣1,而A气体的浓度为0.3mol.L﹣1,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 >z,B的转化率降低,C的体积分数减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的判断,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注意用对比的方法解答.11.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3L X 气体和2L Y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2Q(g)+nR(g).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为()A.3 B.5 C.6 D.7【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在相同温度和体积的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为便于计算,可假设通入3molX 气体和2molY气体,根据X的浓度变化,结合方程式计算.【解答】解:假设通入3molX 气体和2molY气体,X的浓度减小,则反应的X为1mol,则4X(g)+3Y(g)⇌2Q(g)+nR(g)起始:3mol 2mol 0 0转化:1mol 0.75mol 0.5mol 0.25nmol平衡:2mol 1.25mol 0.5mol 0.25nmol在相同温度和体积的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则有=n=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在相同温度和体积的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12.反应:A(气)+3B(气)⇌2C(气)△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对于该正反应为放热的化学反应来说,降低温度,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B、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D、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H<0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1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1:3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mol/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判断;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根据起始量以及转化量判断转化率关系;D.从可逆反应的特点的角度分析.【解答】解:X(g)+3Y(g)2Z(g)起始:c1c2c3平衡:0.1moL/L 0.3mol/L 0.08mol/L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c1﹣0.1moL/L):(c2﹣0.3mol/L)=1:3,则c1:c2=l:3,故A正确;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反应起始时c1:c2=l:3,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转化的物质的量也为1:3,则转化率应相等,故C错误;D.如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则c1最小为0,如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1最大为0.14,因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则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题目难度中等,易错点为D,注意可逆反应的特点,解题中还要注意化学反应计量数的关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4.能用能量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C.放热反应容易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大【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高出到低处,势能变化;B、变化过程中无焓变能量变化,是熵变;C、反应自发进行判断依据是△H﹣T△S<0;D、变化过程中是熵变.【解答】解: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有趋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故A正确;B、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属于熵判据,不属于能量变化,故B错误;C、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例如,在25℃和1.01×105 Pa时,2N2O5(g)═4NO2(g)+O2(g)△H=+56.7 kJ/mol,(NH4)2CO3(s)═NH4HCO3(s)+NH3(g)△H=+74.9 kJ/mol.不难看出,上述两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又都是熵增的反应,显然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故C错误;D.扑克牌的无序排列也属于熵判据,不属于能量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判断,区别焓变,熵变的含义,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15.在相同的条件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入1g O2和1g SO2,乙容器充入2g O2和2g SO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C.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D.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由于乙中的量是甲中的2倍,所以反应后乙中剩余的氧气多;C、由于乙中的量是甲中的2倍,气体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所以乙中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平衡正移,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D、由C选项可知,乙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大,所以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小.【解答】解:A、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开始时化学反应速率:乙>甲,故A正确;B、由于乙中的量是甲中的2倍,所以反应后乙中剩余的氧气多,所以平衡后O2的浓度:乙>甲,故B正确;C、由于乙中的量是甲中的2倍,气体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所以乙中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平衡正移,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所以平衡后SO2的转化率:乙>甲,故C正确;D、由C选项可知,乙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大,所以乙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小与甲中,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题目难度中等,注意转化率与体积分数的关系.16.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CO和1mol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H2O═CO2+H2,达到平衡后,测得为CO20.6mol,再通入0.3mol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A.0.7mol B.0.8mol C.0.6mol D.0.9mo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平衡计算.【分析】再通入0.3mol水蒸气,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增大,但水的转化率减小,原平衡时反应的水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则原平衡中水的转化率为60%,故新平衡中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小于1.3mol×60%=7.8mol.【解答】解:再通入0.3mol水蒸气,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增大,则到达新平衡时n(CO2)>0.6mol,但水的转化率减小,由方程式可知,原平衡时反应的水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则原平衡中水的转化率为×100%=60%,故新平衡中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小于1.3mol×60%=7.8mol,所以达到新的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介于0.6mol~0.78mol之间,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注意利用极限法分析解答,避免计算繁琐,可以先计算平衡常数,再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具体的值.二、填空题:17.(1)对于A+2B(g)⇌nC(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请回答:①A量的增减,平衡不移动,则A为固或液态.②增压,平衡不移动,当n=2时,A为固或液态;当n=3时,A为气态.③若A为固态,增大压强,C的组分含量减少,则n>2.④升温,平衡向右移动,则该反应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2)1L1mol/LH2SO4溶液与2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由此推知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H=﹣57.3 kJ/mol,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3)向1L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浓H2SO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大小关系为△H3>△H2>△H1.(4)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870.3kJ∕mol②C(S)+O2(g)═CO2(g)△H=﹣393.5kJ∕mol③2C(S)+2H2(g)+O2(g)═CH3COOH(l)△H=﹣488.3kJ∕mol请写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l)△H=﹣285.8kJ∕mol.【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1)①固体物质,物质的量增加减少不影响化学平衡;②反应物、生成物气体体积不变,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③增大压强,平衡向着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④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移动;(2)根据中和热的定义计算反应热;(3)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醋酸为弱电解质,溶于水吸热;(4)已知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870.3kJ•mol﹣1,②C(s)+O2(g)═CO2(g)△H=﹣393.5kJ•mol﹣1,③2C(s)+2H2(g)+O2(g)═CH3COOH(l)△H=﹣488.3kJ•mol﹣1,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③计算,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解答】解:(1)①A量的增减,平衡不移动,说明A是固体,固体的物质的量不影响化学平衡,故答案为:固或液;②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反应两边气体的体积相等,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当n=2时,A只能是非气体;当n=3时,A必须是气体,故答案为:固或液;气;③若A为固态,增大压强,C的组分含量减少,平衡向着逆向移动,逆向是体积减小的方向,所以n>2,故答案为:>2;④温度升高,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2)1L1mol/LH2SO4溶液与2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则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故答案为:△H=﹣57.3 kJ/mol;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3)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醋酸为弱电解质,溶于水吸热,因反应热为负值,放出的热量越多,则△H越小,则△H3>△H2>△H1,故答案为:△H3>△H2>△H1;(4)已知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870.3kJ•mol﹣1,②C(s)+O2(g)═CO2(g)△H=﹣393.5kJ•mol﹣1,③2C(s)+2H2(g)+O2(g)═CH3COOH(l)△H=﹣488.3kJ•mol﹣1,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③得2H2(g)+O2(g)=2H2O(l)△H=﹣571.6kJ•mol﹣1,所以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故答案为:H2(g)+O2(g)=H2O(l)△H=﹣285.8kJ∕mol.【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反应热的计算等问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不大.18.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已知:K300°C>K350°C,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b;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0.0015mol/(L•s).(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C.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都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据此书写;K>K,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2)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c(NO)==0.0035mol/L,由方程式2NO(g)+O2(g)⇌2NO2(g)可知,平衡时△c(NO):△c(O2):△c(NO2)=2:1:2,据此判断表示NO2的浓度变化的曲线,由图中数据可知2s内,NO的浓度变化量为0.01mol/L﹣0.004mol/L=0.006mol/L,根据v=计算v(NO),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O2);(3)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4)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与平衡的移动分析解答.【解答】解(1)可逆反应2NO(g)+O2(g)⇌2NO2(g)的平衡常数k=,K>K,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2)由方程式2NO(g)+O2(g)⇌2NO2(g)可知,平衡时△c(NO):△c(O2):△c(NO2)=2:1:2,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c(NO)==0.00625mol/L,曲线b平衡时的浓度为0.00625mol/L,故曲线b表示NO2的浓度变化,由图中数据可知2s内,NO的浓度变化量为0.01mol/L﹣0.004mol/L=0.006mol/L,故v(NO)==0.003mol/(L•s),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O2)=v(NO)=×0.003mol/(L•s)=0.0015mol/(L•s),故答案为:b;0.0015mol/(L•s);(3)A.未指明正逆速率,若都为同一方向速率,始终都存在v(NO2)=2v(O2)关系,故不能说明到达平衡,若为不同方向的速率,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到达平衡,故A错误;B.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增减小,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B正确;C.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到达平衡,故v逆(NO)=2v正(O2),说明到达平衡,故C正确;D.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故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D错误;故选BC;(4)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反应速率降低,故A错误;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B错误;C.增大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正确;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衡常数即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平衡的元素与平衡状态的判断等,难度中等,注意平衡状态判断选择判断的物理量,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19.对于反应2A(g)+B(g)⇌2C(g)在反应过程中C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试确定:(1)T0对应的V正与V逆的关系是V正=V逆.(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3)A、B两点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V A<V B.(4)温度T<T0时,Wc逐渐增大的原因是反应还没有到达平衡,反应向正向进行,随着温度升高,生成的C越来越多.【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由图可知,温度T0前,C的质量分数增大,故未达平衡,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温度T0后,C的质量分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温度T0时,反应到达平衡状态;(2)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3)A、B两点,各组分的浓度相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与快;(4)反应还没有到达平衡,反应正向进行,随着温度升高,生成的C越来越多.【解答】解:(1)由图可知,温度T0前,C的质量分数增大,故未达平衡,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温度T0后,C的质量分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温度T0时,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V正=V逆,故答案为:V正=V逆;(2)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