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单纯形
第三节 单纯形法
θi 32.5 40 25
5 7. 5
注意:单纯形法中, 注意:单纯形法中, 1.每一步运算只能用矩阵初等行 1.每一步运算只能用矩阵初等行 变换; 变换; 2.表中第3列的数总应保持非负 2.表中第 表中第3 (≥ 0); 3.当所有检验数均非正(≤ 0) 3.当所有检验数均非正 当所有检验数均非正( 得到最优单纯形表。 时,得到最优单纯形表。
8
1.初始单纯形表: 1.初始单纯形表: 初始单纯形表
CB XB b b1 b2 ┇ bm f
m
cn+1 xn+1 cn+2 xn+2 ┇ ┇ cn+m xn+m m -z
c1 x1 a11 a21 ┇ am1 σ1
… … … … ┇ … …
cn xn a1n a2n ┇ amn σn
m
cn+1 xn+1 1 0 ┇ 0 m 0
-z
15
在最优单纯形表中,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不 在最优单纯形表中, 是正数,于是得到最优解为X 是正数,于是得到最优解为X*=(15,10,0,0,45)T 最优目标值为z =32500。注意到非基变量x 最优目标值为z*=32500。注意到非基变量x4 的检验数是0 如果选x 为进基变量, 的检验数是0,如果选x4为进基变量,迭代 还可以进行下去,但是最优值不会增大, 还可以进行下去,但是最优值不会增大, 而只有最优解改变,这就是多解的情况。 而只有最优解改变,这就是多解的情况。 下面再迭代一步,如表2 所示。 下面再迭代一步,如表2-9所示。
19
解:单纯形法求解过程如下表。 单纯形法求解过程如下表。
CB XB
0 0 0 -z 7 0 0 -z x1 x6 x7 x5 x6 x7
第3章+单纯形
用列向量表示为:
m in Z CX
x
j 1
n
j
Pj b
X 0
a1 j a2 j Pj a mj
(2)为了把一般形式的LP变换为标准 形式,必须消除其不等式约束和符号 无限制变量。
目标函数的转换 约束条件的转换 变量的非负约束的转换
1.单纯形表
为了计算的方便,我们可以将单纯形法的全部计 算过程在一个类似增广矩阵的数表上进行,这种 表格称单纯形表,不同的教材设计表格稍有不同, 这里设计如下:
Z
XB
CB B b
B 1 b
1
X 1 CBB AC
B A
1
2. 单纯形方法步骤
Step1 转换一般的LP模型为标准型。 Step2 找一个初始可行基。 Step3 计算单纯形表中的各矩阵。 Step4 构造单纯形表。 Step5 判断最优解,是,则结束。否 则,转入下一步。 Step6 换基迭代,返回Step5。
x j1 , x j2 , x jk 0称为约束条件(Subject to)。 x j 0, l 1,, k 称为变量的非负约束条件。其余 的变量可取正值、负值、或零值,称这样的变量 为符号无限制变量或自由变量。 线性规划模型的特征是:一组决策变量 ,一组 约束条件。一个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都是线性的。
当 B b 0 时,称基本解为基本可行解。这是对 应的基 B 称为可行基。由此可知;基的数目最多 为C
m n m 个,基解的数目最多也为 n
1
C
个,一般基本
可行解的数目要小于基解的数目。
解之间的关系
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 基础解:满足 AX b, 于方程的个数m。
单纯形法(第三章线性规划2)
-f 3 –6M -1+M -1+3M 0
0 -M -M x5 x6 x7 B-1b
0 0 0 11 -1 1 0 3 001 1 -M 0 0 4M
3 -1 -1 0 0 -M -M
xj x1 x2 x3 x4 x5 x6 x7 B-1b
0 x4 -M x6 -1 x3
3 -2 0 1 0100 -2 0 1 0
0 1 0 0 0.5 12
40 0 0 0 -25 -600
6/1=6 36/3=12 __
第二步迭代
40 50 0 0 0
xj
基变量
x1 x2
x3 x4 x5
b
40 x1
1 0 1 0 -1 6
0 x4 0 0 -3 1 2 18
50 x2
0 1 0 0 0.5 12
0 0 -40 0 15 -840
f 428 1.36 x4 0.52 x5
X 3 (20 24 84 0 0)T 目标函数值 f 3 = 428。
X3为最优解
即当A产品生产20kg,B产品生产24kg,工厂才能获得最大利 润428百元。x3=84代表煤的剩余量为84t,x4 = x5 = 0表示电力 和劳动日完全利用,没有剩余。
2.单纯形法的主要步骤
Step1. 标准化,找初始基可行解,建立初始的单纯形表;
对于(max , ),松弛变量对应的列构成一个单位阵 Step2.检验当前基可行解是否为最优解
所有检验数 λj 0,则得到最优解(若存在λk >0,且pk 0,则该问题
无最优解,停止计算) 否则进行下一步。
Step3.换基迭代(改进基可行解)
例2 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LP问题
第3章05-单纯形表法
第3章05单纯形表法同学们大家好,前面我们讲了单纯形法的原理,它的整个过程看似很复杂,但实际上,单纯形法的全部计算过程,可以简单地在一张类似增广矩阵的表格上进行,这种表格我们称为单纯形表,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线性规划模型的单纯形表法。
给定一个可行基,可以画出一张单纯形表。
单纯形表的行标是n个变量以及右端项b,列标是m个基变量以及检验数行σ。
所以,用矩阵的形式把它表示出来,就如下表所示我们注意到,像B,所以,是与原方程组等价的。
最后一行是检验数C-C B B-1A,右下角是-C B B-1b,它恰好是这个基B所对应的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的相反数。
用单纯形表法求解线性规划模型时,有下面的步骤:单纯形表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Step1.转换一般的线形规划模型为标准型,并写出A,b,C。
Step2找初始基本可行解,写出B,B-1,X B,C B。
Step3计算单纯形表中的各矩阵B-1A,B-1b,C-C B B-1A,-C B B-1b,并构造初始单纯形表。
Step4判断基本最优解。
Step5换基迭代,返回Step4。
第一步是将一般的线性规划模型转化为标准形,并写出约束矩阵A,右端项b,以及价值向量C。
第二步,找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根据上一讲单纯形法的原理,你要注意的是,我们总是从约束矩阵A里面选一个单位阵出来作为初始基,在右端项非负的条件下,这样选出来的单位阵一定是可行基,也就是找到了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而如果约束矩阵A中没有单位阵,我们将会通过引入人工变量构造出一个单位阵,这种构造方法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详细介绍。
初始基选出来之后,我们就能写出B,B-1,以及基变量X B和基变量所对应的价值向量C B。
第三步,计算B-1A,B-1b,C-C B B-1A,-C B B-1b,这样就可以把初始单纯形表写出来。
第四步,判断当前的基本可行解是不是最优解?按照我们上一讲介绍的单纯形法的原理,如果检验数行中所有的检验数都小于等于0,当前的基本解就是最优解;如果有一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是正的,而且它所对应A中的列的项都小于等于0,那么这个时候是无界解。
第三章2 单纯形法1
,可以构成基本矩
阵 (单位矩阵) 因而不需要加任何变量直接就能求出基本可行解。 ,
第二节 单纯形法
再看课本 20 页的例题 1,当化为标准型后,变量 x3 的系数列
0 向量为 1 1 , 所以只需要再构造出一个变量的系数列向量为 0
第二节 单纯形法
本节主要介绍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及线性 规划解的讨论方面的内容
一.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 求出线性规划问题的初始基本可行解X(0),并充分 运用它提供的信息,编制初始单纯形表。 (0)是否最优?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判别标准。 判别X 如X(0)不是最优,就将一个基变量换出,将一个非 基变量换入,组成另一组基本可行解,迭代为另一张 单纯形表,使新的目标函数值较原有的为优。如此逐 步迭代,若问题有最优解,那么经有限次迭代就可求 出最优解。
只要有一个人工变量不 为零,目标函数将永远 不能求得最大值
xj ≥ 0 j=1,2,3,4,5,6
由人工变量 x5,x6 系数列向量构成的矩阵(单位矩阵)就是一个 满秩矩阵,以它为基本矩阵,x5,x6 为基变量求得的基本解为: (x1,x2, x3,x4, x5,x6)=(0, 0,0,0,2,5)
第二节 单纯形法
大家前面已经学过,化一般线性规划模型为标准型时,对“≤”约束 引入了松弛变量,松弛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是非常特殊的。在课本例题2 中(16 页) 4,x5 是松弛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组成的矩阵为 0 1 ,由 ,x 文献(3)中的知识可知该矩阵是形式最简单的满秩矩阵(单位矩阵) ,因而 可以作为基本矩阵。 2.求基本解的方法: 令所有的非基变量全为零,就可以解出基变量的值。例 2 中由单位矩 阵解出的基本解为 x4= 100,x5 =120。此时,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为: (x1,x2,x3,x4,x5)=(0,0,0,100,120) 非基变量 基变量
第三章单纯形法 (1)
(0)
(0, 0, 6,8)T ,相应目标函数值为 cT x 0 =0。
若取 B (a1 , a2 ) ,则 N (a3 , a4 ) ,
2 / 3 1/ 3 2 / 3 1/ 3 4/3 1 0 1 B 1 ,B N ,b B b 1/ 3 1/ 3 1/ 3 1/ 3 14 / 3 4/3 1 z0 c T B B b ( 1, 3) 46 / 3 14 / 3 2 / 3 1/ 3 T 1 T rN cT B B N c N ( 1, 3) (0, 0) (5 / 3, 2 / 3) 1/ 3 1/ 3
使 c d c B d B c N d N cB ak ck rk 0 ,根据第二章定理 2.1.1 知(LP)无下界。
T T T T 0
我们再考虑存在 i {1, , m} ,使 aik 0 的情况。
0
现在我们先设(LP)是非退化的。这时, b (b1 , b2 , , bm ) B b 0 。为保证 x 的可行性,只要
(1.1.4)
则 rB 0 , rN c B B N c N ,并且 r 对应非基变量的分量 rj c B B a j c j c B a j c j ( j I N )。我 们称 r 为关于 B 的检验向量, rj 为 x j 关于 B 的检验数。于是,(LP)关于基 B 的典式(1.1.3)可具体表示为
0
c T x z z0 r j x j z 0 c T x 0
jI N
由此得 x 即(1.2.1)是(LP)的最优解,又由 z0 c x 得 z 0 是(LP)的最优值。证毕。
第三章-线性规划的单纯形算法2
这样便结束了求全部最优基本可行解的过程,共得 四个基本最优解:
表1的:(2,3,0,1,0,0,0,0)T 表2的:(3 / 2,2,0,0,1/ 2,0,0,0)T 表3的:(0,1,0,1,0,0,2,0)T 表5的:(0,1/ 2,0,0,1/ 2,0,3 / 2,0)T
小结与复习提要:
x3
9x7 1/ 4 4 60 5 1/ 25 6 9 7 3x7 2 1/ 2 4 90 5 `1/ 50 6 3 7 x6 1 3 6
x j 0( j 17)
易见摄动问题的约束条件Ax=b(ε)中右端 的j 系数与左边
系数x j 相同,这是由b(ε)的构造决定的。
代公式知,应从下面两式中找θ,即:
min
x10 ( ) 1/ 4
x20 ( ) 1/ 2
min
1/
4
4
60 5 1/ 1/ 4
25
6
9
7
2 1/ 2 4 90 5 1/ 50 6 3 7
1/ 2
ε足够小,多项式取值主要取决于ε的较低次幂。
这里,0次项:
0 1/ 4
0 1/ 2
,1次项:1 1/ 4
X2 0 0 0 1 0 1/2 -90 -1/50 3
X3
0
1
0
0
1
0
0
1
0
σj
0 0 0 -3/4 150 -1/50 0
(注XB处只列出 0的系数,XB的取值为对应的 0系数及
j 行与该行中元素积之和。)
k min j 4 0 k 4,如何找l?在k 4这一列,
14 1/ 4 0,24 1/ 2 0 ,ε>0足够小时,由单纯形法迭
运筹学03-单纯形法
C
m n
m个!n。n! m!
定义 在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本可行解中,如果
所有的基变量都取正值,则称它为非退化解,如
果所有的基本可行解都是非退化解。称该问题为
非退化的线性规划问题;若基本可行解中,有基 变量为零,则称为退化解,该问题称为退化的线 性规划问题。
21
解的集合: 解空间
非
基
可 行 解
可本 行可 解行
16
解:① 令X3 =X4 - X5 ② 加松弛变量X6 ③加剩余变量X7 ④ 令Z'= -Z
Max Z'= X1 -2X2 +3X4 -3X5 X1 +X2 +X4 -X5 +X6=7
s.t X1 -X2 +X4 -X5 -X7 =2
X1 , X2 , X4 , … , X7 0
17
3.2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
5
向量形式
Max Z CX
s.t
n
Pj x j
b
C c1
c2
cn
j1
X 0
价值向量
x1
X
x2
xn
决策向量
a1 j
Pj
a2 j
anj
列向量
b1
b
b2
bm
右端向量
6
(4) 一般型向标准型的转化
对于各种非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我们总可 以通过以下变换,将其转化为标准形式: 目标函数
x1
,
x2 ,
x3 ,
x4
0
(2) 求基本解
由上式得
A
3 6
5 2
1 0
10 b 1254
课件:第三章3 单纯形法2
x2
x3
0 x4 15 3
-1
0
5 x3 6 3/5 4/5 1
Zj
3
4
5
Cj-Zj
1 -3 0
0
0
x4
x5
1 -1
0 1/5
0
1
0 -1
Cj 表示目标函数系数;CB 表示基变量的目标函数系数; Z1=0×3 + 5×(3/5)=3 Z2=0×(-1) + 5×(4/5)=4 同理可以算出其它的机会费用(机会成本)
因为 min{15/3,6/(3/5)}=5,可知 x4将被换出。通过行线性 变换把 x1下面的系数列向量由353 变为10 ,过程如下。
第二节 单纯形法
15 3 -1 0 1 -1 ……(1)
6 3/5 4/5 1 0 1/5 ……(2)
行(2)+行(1)×(-1/5)
-3 -3/5 1/5 0 -1/5 1/5
第二节 单纯形法
下面给出把 x3 下面的系数列向量由55 变为10 的线性变换的过程。
45 6 3 5 1 0 …….(1)
30 3 4 5 0 1 ……(2)
行(1)+行(2)×(-1)
-30 -3 -4 -5 0 -1
行(2)×(-1)
+ 45 6 3 5 1 0 …….(1)
15 3 -1 0 1 -1
18 页的内容,同时注意公式中的 aij 必须大于零)。下面给出
直观的经济解释。
第二节 单纯形法
仔细观察变量x3下的系数列向量 a31=5;a32 =5,这两个数值的经济意 义是生产一个单位的丙产品所用的两种资源的数量,45/5 与 30/5 表明了两种资源对生产丙产品的紧缺程度,哪个数值小,就说明哪 种资源对生产丙产品更为紧缺,聪明的决策者当然要用最紧缺的资 源去生产利润最大的产品,所以,由 min{45/5,30/5}=6 可知第二 种资源对生产丙产品更为紧缺,那么,就在把第二种资源用尽的情 况下生产丙产品,这种情况下 x5=0(松弛变量为零,表明该种资 源已被用完),也就是 x5 由基变量(不为零)转化为非基变量(为 零),所以 x5 应当是换出变量。
运筹学一般单纯形法
1
0 0 0 1
0
1 0 0 0
0
0 1 0 -2
3
6 2 →
Cj-Zj
0
2
0
4
x4
x2 →
8
15
3 P1
10 P2
0 P3
0 P4
θi
注
3
-1
4
5
1
0
0
1
段 1 cj-zj
cj ↓ 0 0
→
0
3
10
0
0
基
x3 x4 →
b
24 15
P1
3 -1 3
P2
4 5 10
P3
1 0 0
P4
0 1 0
θi
注
步骤4.2:判断
(1)若所有检验数均≤0时,即得到最优解和 最优值; (2)若检验数存在正值,继续下一步。
3
0 3 1 3
2
(1) 4 0 0
0
0 0 1 0
1
0 0 0 1
0
1 0 -2 -2
6
2 →
Cj-Zj
0 2 0
4
x2
→
2
0
1
0
0
1
Cj-Zj
Cj 段 ↓
→ 基
0 b
3 P1
4 P2
0 P3
0 P4
0 Qi P5 注
0
1 0 0
x3
x4 x5 → x3
6
12 2 0 2
1
3 0 3 1
2
2 (1) 4 0
用主元列对应的变量(入基变量/调入变量)代替之,进入 下一段。
单纯形法
目录第一章单纯形法的提出……………………………………………………………1.1 单纯形法提出背景……………………………………………………………第二章单纯形法的一般原理………………………………………………………2.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2.2 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2.3 最优性检验……………………………………………………………………2.4 基变换…………………………………………………………………………2.5 解的判别定理…………………………………………………………………2.6 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程序框图……………………………………第三章表格单纯形法………………………………………………………………3.1单纯型表求解…………………………………………………………………3.2 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举例………………………………………第四章人工变量及其处理方法……………………………………………………4.1大M法…………………………………………………………………………4.2两阶段法………………………………………………………………………4.3无最优解和无穷多最优解……………………………………………………4.4退化与循环……………………………………………………………………第五章单纯形法的矩阵表示………………………………………………………总结……………………………………………………………………………………参考文献………………………………………………………………………………第一章 单纯形法的提出1.1 单纯形法的提出背景单纯形法是1947年由George Bernard Dantzing(1914-2005)创建的,单纯形法的创建标志着线性规划问题的诞生。
线性规划问题是研究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函数的极值问题。
然而,对这类极值问题,经典的极值理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单纯形法才能有效解决这类极值问题的求解。
第三章线性规划的单纯形算法1
2 x5 x5
10 6
xi 0(i 1 ~ 5)
解:第一步,将(LP)问题化为(SLP)问题。 第二步,作下面形式的单纯形表(开始只能写出左上部 表格)
基变量 cB xB
x1 1 10 x2 2 6
Z
x1 x2 x3 x4 x5 θ 1 2 11 7 6
1 0 2 1 2 10/ 0 1 3 3 12
z 22 3x3 0 • x4 2x5 22 (3)x3 0x4 (2)x5
由此可知当取x 1和x 2为基变量时, x 3, x 4, x 5的检验数分 别为-3,0和-2。目标值为22。
x 3, x 4或x 5每增加一个单位,z的值就相应增加3,0, 个单位,所以把x 3作为新基变量对改进目标函数最有利。
z的旧值 - z的新值=22-(25)= -3 称这个值为非基变量x 3 的检验值(判别数)。因为 可以用它来判别把x 3 改为基变量后,能否改进目标值。 这个检验数的绝对值有时也称为相对收益系数。
由于检验数为负,增加x 3可以增加目标函数值。这证 明目前的基可行解不是最优解,如将x 3改为基变量就可以 改进目标值。
类似的可以算 x 4, x 5 的检验数。 比较所得到的几个检验数,决定把哪个非基变量换为
基变量对目标函数的改进有利。
检验数也可以用消去目标函数z中x 1, x 2的代入法来得
到。将 x1 10 2x3 x4 2x5和x2 6 3x3 3x4 x5
代入目标函数 z x1 2x2 11x3 7x4 6x5得:
③把 z j 与 x j 下面的数 C j相减得: j z j C j
由于 xji (i 1 ~ m) 是基变量, B1Pji ei (0...0,1,0...0)T 因而对于基变量的判别数 ji C ji C ji 0, (i 1 ~ n) 即基变量对应判别数等于0。因而只需计算非基变量的nm个判别数就可以了。n个判别数组成一个n维向量 (1, 2,..., n )也可以用矩阵向量形式表出:
第3章线性规划模型的单纯形法.PPT课件
0
在迭代若干步之后,当检验数行全部非
正时,就得到最优单纯形表
.
11
表3-3 初始单纯形表
基变 基变量对应的 量 目标函数系数
xB
xN
xS RHS
XS
0
检验
cj-zj
数行
B
N
I
b
CB
CN
0
基变 基变量对应的
量 目标函数系数 xB
xN
xS RHS
XB
检验 数行
CB
I
cj-zj
CB -CB
表3-4 最优单纯形表 .
大化
目标函数中添加“惩罚因子”-M(M是任意大的正
数)为人工变量系数,只要人工变量>0,则目标函
数不可能实现最优。
.
20
maxZ 2x1 3x2 0x3 0x4 0x5 Mx6 Mx7
x1 x2 x3 x6 350 x1 x4 x7 125 2x1 x2 x5 600 xj 0, j 1,2, ,7
cj-zj 0 -3+M -M M-2 0 0 2-2M 225M
+250
-M x6 0 1/2 -1 0 -1/2 1 0 50
-2 x1 1 1/2 0 0 1/2 0 0 300
0 x4 0 1/2 0 1 1/2 0 -1 175
cj-zj
0 1/2M -M 0 -1/2M+1 0 -M 50M
后,
1
2
按规 则计
算
的价 cim xim am1 am2 … amn bm m
值系
其检验数为0
数
-z
R1 R2 … Rn -Z0
约束系数
单纯形法基本原理及实例演示
③计算各非基变量xj的检验数j=Cj-CBPj ′,若所有j≤0,则问题已得
到最优解,停止计算,否则转入下步。
④在大于0的检验数中,若某个k所对应的系数列向量Pk≤0,则此问
题是无界解,停止计算,否则转入下步。
⑤根据max{j|j>0}=k原则,确定xk为换入变量(进基变量),再按 规则计算:=min{bi/aik| aik>0}=bl/ aik 确定xBl为换出变量。建 立新的单纯形表,此时基变量中xk取代了xBl的位置。
⑥以aik为主元素进行迭代,把xk所对应的列向量变为单位列向量,即 aik变为1,同列中其它元素为0,转第③ 步。
线性规划的例子
max z 4x1 3x2 2x1 2x2 1600 5x1 2.5x2 2500 x1 400 x1, x2 0
线性规划--标准化
● 引入变量:s1,s2,s3
检验系数区
Z=CBB-1b
初始单纯形表
迭代 基变 次数 量
CB
x1
x2
s1
s2
s3
50 100 0 0 0
比值
b bi ai 2
1 Zj=CBNj j cj zj
Z=CBB-1b
初始单纯形表
基
迭代 次数
变
CB
x1
X2
s1
s2 S3
量
50 100 0 0 0
比值
b bi ai 2
1 1 1 0 0 300
C向量
max z 50 100 0 0
CB
CN
x1
x2
0•
1 1 1
1 0 0
0 1 0
运筹学 第三章 对偶单纯形法
目标函数系数 约束方程常数列 约束方程常数列 目标函数系数 系数矩阵 A 系数矩阵A 变量个数n 约束方程个数m 约束方程≤ ≥ = 变量≥0 ≤0 无符号约束 约束方程个数n 变量个数m 变量≥0 ≤0 无符号约束 约束方程≥ ≤ =
解:
min 10 y1 8 y2 y1 2 y2 5 2 y y 12 1 2 s.t. y 3 y 4 1 2 y1 0, y2无约束
设
Ⅰ产量–––– Ⅱ产量––––
x1
1
x2
2 2
如何安排生产, 使获利最多?
max z 2 x x s.t.
1 2
5 x 15 6 x 2 x 24 x x 5
1 2x,x 012厂 家设:设备A —— y 1 元/时 设备B ––––
调试工序 ––––
y2 元/时 y 3 元/时
Y (-A) ≥ - C
Y ≥0
5﹒变量无约束的对偶
原问题: max z=CX AX≤b X无约束 对偶 问题 min ω=Yb YA =C Y ≥0 令 X=X1 - X2 X1, X2≥0 max z=CX1-CX2 AX1 - AX2 ≤b X1,X2≥0 max z=(C, -C) X1 (A, -A) ≤b X2 X1,X2≥0 min ω=Yb
2﹒约束条件全部为“=”的对偶
原问题: max z=CX AX=b X≥0 等价 b max z=CX AX≤b 等价 AX≥b X≥0 max z=CX AX≤b -AX≤-b X≥0 max z=CX b A X≤ -b -A X≥0 等 价
min ω=(Y1,Y2) -b A (Y1,Y2) ≥C -A Y1,Y2≥0 min ω=(Y1-Y2)b ( Y 1 - Y 2 ) A ≥C Y1,Y2≥0
3 单纯形法new
基本解:令非基变量为 ,再求这m个方程 基本解:令非基变量为0,再求这 个方程 就得到唯一解, 组,就得到唯一解,这个解就称为线性规 问题的基本解(基本解最多有C 划 问题的基本解(基本解最多有 nm 个)。 基本可行解: 基本可行解:如果一个基本解还满足非负 条件。并称该基为可行基。 条件。并称该基为可行基。
3/2 -M-3/2 -M+1/2
0
0 -1/2 3/2 9 2
0
0 1 0
0
3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s1
σj
x2 x3
-1/2 -1/4 3/4 3 4
1/2 1/4 -3/4 3 -M+ 4
-1/2 1/4 1/4 1 -M4
得到此问题的基可行解
X = 0,
5 , 2
单纯形法的迭代过程
设线性规划 问题的标准形为 MaxZ=C1X1+ C2X2+…+CnXn
a11 a12 ...a1n x1 b1 a21 a22 ...a2 n x2 b2 = ...... . . am1 am 2 ...amn xn bm
3.2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3.2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举例 对线性规划问题
max z = 3x1 + x2 3x x1 + x2 ≤ 4 −x + x ≤ 2 1 2 s.t. 6x1 + 2 x2 ≤ 18 x1 , x2 ≥ 0
解:先将问题化成标准形式
max z = 3x1 + x2 + 0s1 + 0 s2 + 0s3 x1 + x2 + s1 = 4 −x + x + s = 2 1 2 2 s.t. 6x1 + 2 x2 + s3 = 18 x1 , x2 , s1 , s2 , s3 ≥ 0
第3章 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管理运筹学》PPT课件
3.3 关于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
根据以上思路,我们用二阶段法来求解下面例题: max z=3x1-x2-x3
x1-2x2+x3≤11 s.t. -4x1+x2+2x3≥3
,
C
CB CN
线性规划问题成为 max z=CBTXB+CNTXN+ CIT XI s.t. BXB+NXN+IXI=b XB,XN,XI≥0
3.2 单纯形法原理
这个线性规划问题可以用表3-1来表示:
表3-1称为初始单纯形表。可以看出,单纯形表中 直接包含了单纯形迭代所需要的一切信息。
3.2 单纯形法原理
3.1 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
1.可行区域的几何机构 考虑标准的线性规划问题:
min cT x
Ax b
s.t.
x
0
用Rn表示n维的欧式空间,这里x Rn,c Rn ,b Rn
,A Rmn . 不妨设可行区域 D {x Rn | Ax b, x 0} ,因此线性方程组 Ax b 相容,总可以把多余方程去掉,
3.2 单纯形法原理
1. 单纯形表的结构 设线性规划问题为 max z=CTX+CIT XI s.t. AX+XI=b X,XI≥0 设B是线性规划的一个可行基,为了表达简便,不妨
设这个基B包含在矩阵A中,即 A=[B,N]
3.2 单纯形法原理
变量X和目标函数系数向量C也相应写成:
X
XB XN
3.2 单纯形法原理
第三步:在基变量用非基变量表出的表达式中,观 察进基变量增加时各基变量变化情况,在进基变量增加 过程中首先减少到0的基变量成为“离基变量”.当进基 变量的值增加到使离基变量的值降为0时,可行解移动到 相邻的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然, 。 此 X D 。证完
b X 0
说明 X 满足 LP 问题的约束条件,因
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X为基可行解的充要条件是
X的正分量所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无关。
证明: (1)必要性,由基可行解的定义知。 (2)充分性,若向量P1 , P2 , , Pk 线性独立,则 必有, k m ;当k m 时,他们恰构成一个基, 从而 X ( x1 , x 2, , x k ,0, ,0) 为相应的基可
判别结果 0 时,则 B 为最优基,基本可 0 时,则 B 为最优基,基本
B 1b B 1b 1 C 就是最优解, B B b 就 可 行 解 行解 0 0 就是最优解,
是最优值。 C B B 1 b 就是最优值。 当 0 , 又存在某个非基变量的检 验数为零,则 LP 问题有无穷多解。 当 0 ,又存在某个非基变量 k 0 的检验数为零,则 LP 问题有无 当检验数中某一个分量 同时 穷多解。 k 0 B 1 Pk 0 当检验数中某一个分量 有 ,则原问题无界。 同时有 界。
五、 LP问题的几何意义(单纯形表的数学原理)
若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可行域,则其可行域D是凸集 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为基可行解的充要条件是的正分量 所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无关。 X是基本可行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是可行域D的顶点 一个标准的LP问题,若有可行解,则至少有一个基本可行 解 一个标准的LP问题,若有有限的最优值,则一定存在一个 基本可行解是最优解。
这里我们假设 bi 0 ( i =பைடு நூலகம்1,2,·,m),否则两端 · · 同时乘以“-1”。
简记为:
min Z c j x j
j 1 n
s.t.
a
j 1
n
ij
x j bi i 1,2, m j 1,2,, n
x j 0,
用矩阵表示为
min Z CX s.t. AX b X 0
0
B 1b 0
值。 当
时,则 B 为最优基,基本可行解 就是最优解,
0
时,则 B 为最优基,基本可行 就是最优解,
C B B 1
就是最优
B 1b 解 0
最优值。 当
C B B 1
就是
0
又存在某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
a 其中,ij , bi , j 是已知数, x j 是待决策的变量。
c
c 1 x1 c n x n 称为目标函数(Objective function), c j 称为
价值系数(Cost Coefficient),向量C (c1 , c 2 , c n ) 称为价值
a 向量。由系数 ij 组成的矩阵,
m 在某个定点上达到。虽然顶点数目是有限的(不多于 C n
个) ,若采取“枚举法”找所有的基可行解,然后一一比 较,最终可以找到最优解。 但当 m, n 较大时这种方法是行 不通的,如何有效的找到最优解,这就是单纯形法。
六、单纯形法(Simplex method)
由以上定理可知,最优解一定在某一基本可行解处达到。 因此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是:先找一个基本可行解,然 后判断它是否为最优解,如不是,就找一个更好的基本 可行解,再进行判断,如此迭代进行,直到找到最优解 或者判断该问题无界。
二、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行式是什么? 如何将一个LP问题的一般形式转换为 标准形式?
(1)、这里规定的标准形式为:
Min Z c1 x 1 c 2 x 2 c n x n a 11 x 1 a 12 x 2 a 1n x n b1 a 21 x 1 a 22 x 2 a 2 n x n b 2 a x a x a x b m2 2 mn n m m1 1 x 1 , x 2 , , x n 0
用列向量表示为:
m in Z CX
a1j a 2j Pj a mj
x
j 1
n
j
Pj b
X 0
(2)为了把一般形式的LP变换为标准形式, 必须消除其不等式约束和符号无限制变量。 目标函数的转换 约束条件的转换 变量的非负约束的转换 任何形式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都可以转换 成标准型的线性规划
行解。当 k m 时,则一定可以从其余的基向量中
mk
个与
P1 , P2 , , Pk
构成最大的线性独立向 ,所以根据定义它是基
X 量组,其对应的解恰为 可行解。
X是基本可行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是可 行域D的顶点
X X 证明:充分性。设 是 D 的顶点,则 满足约 k X 束条件,X 是一可行解,仍设 的前 个 分量取正值。即
X ( x1 , x 2, , x k ,0, ,0)
。则其正分量
对应的系数列向量P1 , P2 , , Pk 一定线性无
X 关。从而,由定理 2 知
为基本可行解。
这一部分是线性规划部分的基本定理,也是单纯形法求解 LP 问题的数学原理。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 一定要清楚线 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基可行解、最优解的几何意义。即 线性规划问题的所有可行解构成的集合是凸集,也可能为 无界域,他们有有限个顶点,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个基可行 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
解:令 x3 = x4 - x5 , x4 , x5 0 , (1)式左端加上非 负松弛变量 x6 , (2)式左端减去非负剩余变量 x7 , 则可将上 述线性规划问题化成如下的标准型:
Min Z x1 2 x 2 3x 4 3x5 0 x6 0 x7 x1 x2 x 4 x5 x6 7 x x x x x 2 1 2 4 5 7 3x1 x 2 2 x 4 2 x5 5 x1 , x 2 , , x7 0
第三章
线性规划的一般求解方法 ——单纯形法
一、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
max( min)Z c1 x1 c n x n 或 (或 , )bi ai1 xi1 ai 2 xi 2 ain xin i 1,2, , m x j1 , x j2 , x jk 0
B 1b x 0 ,称这一解为相应于 B 的基本解。
当 B 1b 0 时,称基本解为基本可行解。这是对 应的基 B 称为可行基。由此可知;基的数目最多
m m 为 C n 个,基解的数目最多也为 C n 个,一般基本
可行解的数目要小于基解的数目。
基本解、基本可行解的几何解释
若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可行域,则其可行域D是凸集
证明:只需证明 D 上的任意两点为端点的线段 上的点全部属于 D。 对 于 任 意 给 定 的 0,1 , 令
X X 1 (1 ) X 2
则
AX AX 1 (1 ) AX
2
b (1 )b
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 X 0 最优解:满足约束条件,同时使目标函数值最优。 基础解:满足 AX b, 且非零分量的数目不大于方程的个数m。 基可行解:是基础解又是可行解。 基最优解:满足约束条件,且无非零分量,或非零分量对应的列 向量现性无关,同时使目标函数值最优。
AX b
解之间的关系
例4: 试将如下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型
Min Z x1 2 x 2 3 x3 x1 x 2 x3 7 x x x 2 1 2 3 3 x1 x 2 2 x3 5 x1 , x 2 0 , x3 无限制 (1 ) (2) (3)
如何得到第一个基本可行解? 为了得到初始基本可行解,要首先找到初始基本可行基,设B为约 束矩阵的一个m阶子式,如果B非奇异,则矩阵B是一个基, 进一步,若
B b0 ,那么B是初始基本可行基。
1
1.观察法与试验法。2.大M法。3.两阶段法
B 1 b 0 就是初始基本可行解。找初始基本可行基的方法如下
0
,又存在某个非基变量的
零,则 LP 问题有无穷多解。 当检验数中某一个分量
k 0
同时有
检验数为零,则 LP 问题有无穷多解。
k 0
当检验数中某一个分量
同时
B 1 Pk 0
,则原问题无界。
有
B 1 Pk 0
,则原问题无界。
检验向量
C C B B 1 A
C C B B 1 A
x j1 , x j2 , x jk 0 称为约束条件(Subject to)。
x jl 0, l 1,, k 称为变量的非负约束条件。其余的变量可取
正值、负值、或零值,称这样的变量为符号无限制变量或自 由变量。
线性规划模型的特征是:一组决策变量 ,一组约束条件。一 个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线性的。
一般情况下 m < n , m , n 为正整数, 分别表示约束条件的个数和决策变量的个数,
由前面一般形式可知,线性规划模型可能有各种不同 的形式。目标函数有实现最大化也有实现最小化的; 约束条件可以是“ ”形式、“”形式不等式,有的 是等式,决策变量有时有非负限制有时没有。
这种多样性给讨论问题代来了不便。为了便于今 后讨论,我们就要规定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型
如何判断基本可行解是最优解?
对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结果可能出现唯一最优解、 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和无可行解四种情况,
标准型
MaxZ CX AX b X 0, b 0
MinZ CX AX b X 0, b 0
检验向量 判别结果
C B B 1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