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巩固作业(二) 1.1.2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后巩固练习: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受精作用 Word版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后巩固练习: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受精作用 Word版

姓名,年级:时间:1.下列选项中,属于形成配子多样性原因的一组是( )①交叉互换②同源染色体联会③同源染色体分离④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受精作用时,精子尾部的线粒体全部进入卵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D.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无关解析:发生受精作用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尾部留在了外面,因此精子尾部的线粒体不会进入卵细胞,A 项错误。

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变为体细胞的一半,再经过雌雄配子的结合,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为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B项正确。

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方,C项错误。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再加上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必然导致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性,D项错误.答案:B3.从某动物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来源的猜测,错误的是( )A.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D.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解析:由于两图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因此它们不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4.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D.细胞中的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解析:受精卵的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细胞的营养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绝大多数由卵细胞提供。

答案:B5.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A.A—B和K—L B.D-E和J—KC.H—I和J-K D.E—F和K—L答案:B6.图甲为某高等生物的受精作用,图乙为其生活史示意图,据图回答:(1)由图甲可知: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________,一半来自________.染色体A与a(B与b)是________,由于来自不同的亲本,所以颜色不同。

课后巩固作业 1.1

课后巩固作业 1.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巩固作业一、选择题1.最近发现的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材料科学中纳米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在1 nm的长度上可以排列的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m)个数最接近于( )A.1个B.10个C.100个D.1 000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无论是无机物质的分子,还是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其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都是10-10 mC.本节中所说的“分子”,只包含化学中的分子,不包括原子和离子D.分子的质量是很小的,其数量级为10-10 kg3.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4.(双选)关于分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数相同的任何物质,分子数都相同 B.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分子质量一定相同 C.分子质量之比一定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 D.密度大的物质,分子质量一定大5.关于物体中的分子数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B.体积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物质的量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密度相同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6.已知水银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水银分子的直径是( )A. 13A 6M ()N πρB. 13A3M 4N πρ()C.A 6M N πρ D. AMN ρ 7.(双选)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摩尔质量为18 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 -1,由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这种气体( ) A.每个分子的质量 B.每个分子的体积 C.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 D.分子的直径8.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Δ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 ①A V N m ρ= ②A N μρ=∆③m=A N μ ④Δ= AV N 其中( )A.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①和③都是正确的C.③和④都是正确的D.①和④都是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9.(2011·广州高二检测)已知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0.029 kg/mol ,将0.1 mol 空气装入一个体积为4.8 L 的容器中,试估算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及分子间的平均间距.(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10.已知水的摩尔质量M A =18×10-3 kg/mol,1 mol 水中含有6.0×1023个水分子,试估算水分子的质量和直径.答案解析1.【解析】选B.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 nm=10-9 m ,即1 nm=10×10-10 m ,所以排列的分子个数接近于10个,B 项正确.2.【解析】选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 项正确.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大小的数量级超过10-10 m ,故B 项错误.本节中把化学中的分子、原子、离子统称为分子,故C 项错误.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一般为10-26 kg ,故D 项错误.3.【解析】选D.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有两个主要公式求阿伏加德罗常数,分别为:A N =摩尔质量分子质量和A N =摩尔体积分子体积.对应可得D项正确,A 、B 、C 均不能求出N A .4.【解析】选B 、C.质量数相同,摩尔质量不一定相同,分子数不一定相同,A 错.摩尔质量相同,分子个数相同,每个分子质量相同,B 对.分子质量等于摩尔质量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所以分子质量之比一定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C 对.密度大的物质,相同体积质量大,但分子个数不确定,无法比较分子质量大小,D 错.5.【解析】选C.物体中的分子数目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乘以物质的量,故C 项正确,而质量相等、体积相同和密度相同都不能保证物质的量相等,故A 、B 、D 均错.6.【解析】选A.水银的摩尔体积为V=M ρ,水银分子的体积A AV M v N N ==ρ;把分子看成球形,据v=31D 6π得水银分子直径13A6M D N =πρ(),A 对. 7.【解析】选A 、C.实际上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远比分子本身的线度大得多,即气体分子之间有很大空隙,故不能根据AVV N '=计算分子体积,也不能计算分子的直径,这样算得的应是该气体每个分子所占据的空间,故C 正确,B 、D 错误;每个分子的质量显然可由AAM m N '=估算,A 正确. 8.【解析】选B.对于气体,宏观量μ、V 、ρ之间的关系式仍适用,有μ=ρV ,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的质量关系也适用,有N A =μ/m ,所以m=μ/N A ,③式正确.N A =μ/m=V m ρ,①式正确.由于气体的分子间有较大的距离,AVN 求出的是一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远远小于该空间,所以④式不正确.气体密度公式不适用于单个气体分子的计算,故②也不正确.故选B. 独具【方法技巧】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的两大误区误区一,误认为气体分子体积等于气体分子占有的体积,殊不知二者差距在1 000倍左右,将会导致惊人的错误.误区二,误认为宏观密度等于分子质量除以分子体积.虽然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推导出宏观密度等于分子质量除以分子体积,但此式没有物理意义,只是一个数学推导式.9.【解析】0.1 mol 空气的质量 m=0.1×0.029 kg=2.9×10-3 kg. 0.1 mol 空气的分子数 n=0.1 N A =6.02×1022个 故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m ′=mn=4.8×10-26 kg. 空气分子间的平均间距9d 4.310-===⨯m.答案:4.8×10-26 kg 4.3×10-9 m10.【解析】水分子的质量3A023AM1810mN 6.010-⨯==⨯kg=3.0×10-26 kg由水的摩尔质量M A和密度ρ,可得水的摩尔体积AAMV=ρ把水分子看做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小球,1个水分子的体积为3A A0323A AV M1810VN N1.010 6.010-⨯===ρ⨯⨯⨯m3=3.0×10-29 m3每个水分子的直径为d==≈3.9×10-10 m.答案:3.0×10-26 kg 3.9×10-10 m。

课后巩固作业(三) 1.2.1.1

课后巩固作业(三)  1.2.1.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巩固作业(三)(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2011·烟台高二检测)若数列{a 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则数列{2a n}是( ) (A)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B)公差为2d的等差数列(C)非等差数列(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2 005是等差数列7,13,19,25,31,…中的第n项,则n等于( )(A)332 (B)333 (C)334 (D)3353.(2011·福州高二检测)等差数列{a n}中,a1=8,a5=2,若在每相邻两项间各插入一个数,使之成新的等差数列,那么新的等差数列的公差是( )(A)34(B)-34(C)-67(D)-14.如果a1,a2,…,a8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d≠0,则( ) (A)a1a8>a4a5(B)a1a8<a4a5(C)a1+a8>a4+a5(D)a1a8=a4a5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5.(2010·苏北四市联考)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且a 9-2a 5=-1,a 3=0,则公差d=__________.6.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a n +1-a n =a n +1·a n ,那么a 31等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7.已知无穷等差数列{a n },首项a 1=3,公差d =-5,依次取出项的序号被4除余3的项组成数列{b n }. (1)求b 1和b 2; (2)求{b n }的通项公式;(3){b n }中的第110项是{a n }的第几项?8.有一批电视机原销售价为每台800元,在甲、乙两家商场均有销售.甲商场用如下方法促销:买一台单价为780元,买两台单价为760元,依次类推,每多买一台则所购买各台的单价均减少20元,但每台最少不低于440元;乙商场一律按原价的75%销售.某单位需购买一批此类电视机,问去哪一家商场购买花费较少. 【挑战能力】(10分)已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d ≠0,a n ≠0(n ∈N +), a k x 2+2a k+1x+a k+2=0(k ∈N +).(1)求证:当k 取不同正整数时,方程都有公共根; (2)若方程不同的根依次为x 1,x 2,x 3,…,x n ,…, 求证:123n 1111,,,,x 1x 1x 1x 1⋯++++,…是等差数列.答案解析1.【解析】选B.∵2a n +1-2a n =2(a n +1-a n )=2d(n ∈N +).∴数列{2a n }是公差为2d 的等差数列.故选B.2.【解析】选C.首项为7,公差为6,由2 005=7+(n-1)×6,得n =334.故选C.3.独具【解题提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a 1与a 5之间插入后有多少项,然后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解公差.【解析】选B.设新数列a 1,b 1,a 2,b 2,a 3,b 3,a 4,b 4,a 5,…,公差为d ,则a 5=a 1+8d 所以d =51a a 28638884---===-.故选B.4.【解析】选B.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则a 1a 8-a 4a 5=a 1(a 1+7d)-(a 1+3d)(a 1+4d)=-12d 2<0,所以a 1a 8<a 4a 5. 5.【解析】a 9-a 5=4d,a 5=a 3+2d, ∴a 9-2a 5=(a 9-a 5)-(a 3+2d)=-1 ∴4d-2d=-1即d=-12.答案:-126.独具【解题提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对a n+1-a n =a n+1〃a n 进行变形,构造等差数列进行求解. 【解析】由已知可得n 1n11a a +-=-1,设b n =n1a ,则数列{b n }是以12为首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b 31=12+(31-1)〃(-1)=-592,所以a 31=-259.答案:-2597.【解析】(1)∵a 1=3,d =-5, ∴a n =3+(n-1)(-5)=8-5n.∵数列{a n}中项的序号被4除余3的项依次是第3项,第7项,第11项,…,∴{b n}的首项b1=a3=-7,b2=a7=-27.(2)设{a n}中的第m项是{b n}的第n项,即b n=a m,则m=3+4(n-1)=4n-1,∴b n=a m=a4n-1=8-5(4n-1)=13-20n(n∈N+).∵b n-b n-1=-20(n∈N+,n≥2),∴{b n}是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b n=13-20n(n∈N+).(3)∵b110=13-20×110=-2 187,设它是{a n}中的第m项,则-2 187=8-5m,则m=439.8.【解析】设某单位需购买电视机n台.在甲商场购买时,所买电视机的售价构成等差数列{a n}.a n=780+(n-1)(-20)=-20n+800.由a n=-20n+800≥440,得n≤18,即购买电视机台数不超过18台时,每台售价为800-20n元;购买电视机台数不少于18台时,每台售价为440元.到乙商场购买时,每台售价为800×75%=600元.比较在甲、乙两家商场的费用(800-20n)n-600n=20n(10-n),①当n<10时,(800-20n)n>600n;②当n=10时,(800-20n)n=600n;③当10<n≤18时,(800-20n)n<600n;④当n>18时,440n<600n.答:当购买电视机台数少于10台时,到乙商场花费较少;当购买电视机10台时,到两商场购买花费相同;当购买电视机台数多于10台时,到甲商场购买花费较少.独具【方法技巧】应用数列方法解实际问题技巧在实际问题中,若涉及到一组与顺序有关的数的问题,可考虑利用数列方法解决.若这组数依次沿直线上升或下降,则可考虑利用等差数列方法解决.在利用数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分清首项、项数等关键问题. 【挑战能力】独具【解题提示】(1)在已知一元二次方程中,其系数中的a k ,a k+1,a k+2为等差数列的相邻三项,则可以考虑用等差中项的性质将其中一个系数用另外两个系数表示,这样可考虑将方程左端分解因式,看是否有与k 无关的因式;(2)只要证明n n 111x 1x 1--++(n ≥2,n ∈N +)为一个常数即可.【证明】(1)∵{a n }是等差数列,d ≠0,a n ≠0(n ∈N +), ∴2a k+1=a k +a k+2.代入已知方程,得a k x 2+(a k +a k+2)x+a k+2=0. 即(x+1)(a k x+a k+2)=0.方程有解x=-1, 故当k 取不同正整数时,方程总有公共根-1. (2)当k 取正整数时,x k =-k 2k a a +, ∴x k +1=-k 2k a a ++1=-k 2kka a a +-=k-2d a .故k 1x 1+=-k a 2d,则k+11x 1+-k 1x 1+=(-k+1a 2d)-(-k a 2d)=-k+1ka -a 2d=-d 2d=-12.∴数列{k 1x 1+}是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

1.1.2分散系和胶体(导学案)高一化学(原卷版)

1.1.2分散系和胶体(导学案)高一化学(原卷版)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素养。

2.通过动手实验、现象观察、原理分析,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应用,初步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探究”的化学素养。

【学习重点】分散系的分类及本质区别、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难点】理解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课前预习】旧知回顾:1.现有下列物质:①H2O ②空气③Mg ④CaO ⑤H2SO4⑥Ca(OH)2⑦CuSO4·5H2O ⑧碘酒⑨C2H5OH和⑩NaHCO3。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2.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__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均匀、透明、___________的特征。

其中分散于其中的物质叫做_______,被分散的物质叫做______。

如食盐水等。

新知预习:1.分散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CuSO4溶液、泥水、振荡后的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 的分散系。

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叫做________________ ,可被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 胶体和溶液。

课后巩固作业(一) 1.1.1

课后巩固作业(一)  1.1.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巩固作业(一)(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2011·福州高二检测)若数列的前4项分别是12,-13,14,-15,则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n 11 n --() (B)n 1 n -()(C)n+11 n+1-() (D)n1 n+1-()2.在数列1,1,2,3,5,8,x,21,34,55中,x 等于( ) (A)11 (B)12 (C)13 (D)143.(2011·杭州高二检测)下面有三种说法:①如果已知一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其首项,那么可以写出这个数列的任何一项; ②数列23,34,45,56,…的通项公式是a n =nn 1+; ③数列1,-1,1,-1,…与数列-1,1,-1,1,…是同一数列.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1 (B)2 (C)3 (D)04.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22n n 1+,则0.98( )(A)是这个数列的项,且n =6(B)不是这个数列的项(C)是这个数列的项,且n=7(D)是这个数列的项,且n=±7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5.已知数列{a n}满足a1=0,a2=-2,且a n+2=a n+1-a n,则a2 011=_________.6.(2011·厦门高二检测)…中,有序数对(a,b)可以是_________.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7.写出数列2+13,6+13,12+13,20+13,30+13,…的一个通项公式,并验证2 563是否为该数列中的一项.8.求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3,5,9,17,33,…(2)1,0,-13,0,15,0,-17,0,…(3)23,46810,,,, 15356399…【挑战能力】(10分)已知a n=n6n+.(1)求a10;(2)5350是否是这个数列中的项?(3)这个数列中有多少整数项?(4)是否有等于序号的项?若有,求出该项;若没有,说明理由.答案解析1.【解析】选C.数列中项符号的变化可用(-1)n+1表示,分母中的数比其项数大1,因此通项公式为a n =n 11n 1+-+().2.独具【解题提示】认真观察相邻项的前后联系,找出规律.【解析】选C.通过观察可知:此数列从第3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前两项的和,故x=5+8=13.3.独具【解题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概念以及数列的表示等知识,在解题时抓住数列的基本性质及特点进行逐个验证.【解析】选D.①错误,如a n +2=a n +a n +1,a 1=1就无法写出a 2;②错误,a n =n 1n 2++;③错误,两数列是不同的有序数列,故选D.4.【解析】选C.由22n n 1+=0.98,得0.98n 2+0.98=n 2,∴n 2=49.∴n =7(n =-7舍去),故选C.5.【解析】由于a 1=0,a 2=-2,a 3=a 2-a 1=-2,a 4=a 3-a 2=-2-(-2)=0,a 5=a 4-a 3=0-(-2)=2, a 6=a 5-a 4=2-0=2,a 7=a 6-a 5=0,继续运算发现,数列为0,-2,-2,0,2,2,0,-2,-2,0,2,2,…因为a 2 011是6的倍数后的第1项,应为0. 答案:06.【解析】从上面的规律可以看出a b 15a b 26+=⎧⎨-=⎩,解上式得41a 211b 2⎧=⎪⎪⎨⎪=-⎪⎩.答案:(4111,22-) 7.【解析】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n =n(n+1)+13, 令n(n+1)+13=2 563,则n 2+n-2 550=0. 解得n=50或n=-51(舍去). ∴2 563是该数列的第50项.8.独具【解题提示】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应注意观察数列中a n 和n 的联系与变化情况,应特别注意:自然数列、正奇数列、正偶数列,(-1)n 和相关数列,等差、等比数列,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数列,从中找出规律,并分别写出通项公式.【解析】(1)联想数列2,4,8,16,32,…,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2n +1; (2)将原数列改写为11,02,-13,04,15,06,-17,08,…,分母分别为1,2,3,4,5,…,分子分别为1,0,-1,0,1,…,呈周期性变化,可以用sin n 2π或cos ()n 12-π表示.所以a n =n sin2n π或a n =n 1cos 2n-π; (3)分子为正偶数列,分母为1×3,3×5,5×7,7×9,9×11,…,得 a n =()()2n2n 12n 1-+.独具【方法技巧】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求其通项公式的技巧: (1)仔细观察分析,抓住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①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 ②相邻项的变化特征; ③拆项后的特征;④各项符号特征等,并对此进行归纳、联想.(2)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不完全归纳法,它蕴含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果是不可靠的,要注意代值检验. 【挑战能力】【解析】(1)a10=1068105+=.(2)5350是否是这个数列的项,即求是否存在n使a n=5350.令n6n+=5350,得n=100.故5350是这个数列的项.(3)∵a n=61n+,又∵a n是整数项,∴n=1,2,3,6.故这个数列共有4项是整数项.(4)令n6n+=n,得n2-n-6=0,解得n=3或n=-2(舍),故该数列中有等于序号的项,即a3=3.。

高一数学高效课堂资料学案三十:1.1.2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

高一数学高效课堂资料学案三十:1.1.2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

高一数学高效课堂资料学案三十:1.1.2 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课标要求】1.认识组成我们生活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多面体.2.认识和把握棱柱、棱锥、棱台的几何结构特征,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学习目标】1.弄清多面体和平行六面体等的概念,会用语言概述棱柱的结构特征。

2.会用语言概述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能从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棱锥、棱台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知识点一多面体思考多面体是如何定义的?能指出它们的侧面、底面、侧棱、顶点吗?梳理多面体的有关概念(1)多面体:由若干个________________所围成的几何体.(2)多面体的相关概念①面:围成多面体的________________.②棱:相邻的两个面的________.③顶点:棱和棱的________.④对角线:连接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顶点的线段.⑤截面:一个几何体和一个平面相交所得到的平面图形(包含它的内部).(3)凸多面体:把一个多面体的任意一个面延展为平面,如果其余的各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样的多面体就叫做凸多面体.知识点二棱柱思考观察下列两个棱柱,你认为棱柱应具有怎样的共同特征?如何表示这两个棱柱?梳理(1)棱柱的定义及表示名称棱柱特征性质或定义条件:①有两个________________的面;②夹在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都互相平行图形表示及相关名称棱柱________________(或棱柱________)①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棱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②按侧棱与底面是否垂直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正棱柱―――――→侧棱与底面不垂直斜棱柱③特殊的四棱柱知识点三棱锥思考观察下列多面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梳理(1)棱锥的定义及表示名称棱锥特征性质或定义条件:①有一个面是________;②其余各面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图形表示及相关名称棱锥________(或棱锥________)(2)棱锥的分类①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棱锥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②特殊的棱锥正棱锥底面是,顶点在的直线上知识点四棱台思考观察下列多面体,分析其与棱锥有何区别与联系?梳理(1)棱台的结构特征及分类名称定义图形及表示相关概念分类棱台棱锥被________________所截,截面和底面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如图可记作:棱台_____________或棱台________上底面:原棱锥的________.下底面:原棱锥的________.侧面:其他各面. 侧棱:相邻两侧面的公共边. 高:两底面间的距离由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截得的棱台分别叫做三棱台、四棱台、五棱台……(2)特殊的棱台正棱台:由________截得的棱台.[课堂探究]题型一棱柱、棱锥、棱台的有关概念思考1 1.结合小学初中学过的几何知识,观察下列图形,这些是什么形状的多面体?2.它们都是棱柱吗?3.棱柱有哪些性质?4.棱柱的侧面、侧棱、底面、高各是怎样定义的?怎样表示一个棱柱?5.棱柱是如何分类的?什么样的棱柱是正棱柱?什么是平行六面体?什么是直平行六面体?思考2 1.结合小学初中学过的几何知识,观察下列图形,这些是什么形状的多面体?2.棱锥有哪些性质?3.棱锥的侧面、顶点、侧棱、底面、高各是怎样定义的?怎样表示一个棱锥?(结合右图回答)4.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锥一定是正棱锥吗?5.如下图,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这个棱锥,得到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几何体?如何表示?6.棱台的底面、侧面、高各是怎样定义的?什么是正棱台?它有哪些性质?7.正棱台与正棱锥有什么联系?如何判断一个多面体是棱台例1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C.在平行六面体中,任意两个相对的面均互相平行,但平行六面体的任意两个相对的面不一定可当作它的底面D.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2)下列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①棱锥的侧面不一定是三角形;②棱锥的各侧棱长一定相等;③棱台的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④有两个面互相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则此几何体是棱台.规律方法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1)棱柱有两个主要结构特征:一是有两个面互相平行,二是各侧棱都平行,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2)棱锥有两个主要结构特征:一是有一个面是多边形,二是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3)棱台的上、下底面平行且相似,各侧棱延长交于一点.跟踪演练1(1)下列命题:①各侧面为矩形的棱柱是长方体;②直四棱柱是长方体;③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直棱柱;④各侧面是矩形的直四棱柱为正四棱柱.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2)下列命题:①各个侧面是等腰三角形的四棱锥是正四棱锥;②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锥是正棱锥;③棱锥的所有侧面可以都是直角三角形;④四棱锥的侧面中最多有四个直角三角形;⑤棱台的侧棱长都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序号)题型二简单几何体中的计算问题思考1.过棱锥的高及侧棱的截面是什么图形?2.棱锥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有什么关系?棱锥的底面面积为S,过棱锥高的中点作截面(中截面),则截面面积是多少?例2(1)设计一个平面图形,使它能够折成一个侧面与底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正三棱锥.(2)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3,侧棱长为23,求正三棱锥的高.引申探究1.若本例条件不变,求正三棱锥的斜高.2.若将本例中“正三棱锥”改为“正四棱锥”,其他条件不变,求正四棱锥的高.规律方法(1)正棱锥中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已知正棱锥如图(以正四棱锥为例),其高为PO,底面为正方形,作PE⊥CD于点E,则PE为斜高.①斜高、侧棱构成直角三角形,如图中Rt△PEC;②斜高、高构成直角三角形,如图中Rt△POE;③侧棱、高构成直角三角形,如图中Rt△POC.(2)正棱台中直角梯形的应用已知正棱台如图(以正四棱台为例),O1,O分别为上,下底面中心,作O1E1⊥B1C1于点E1,OE⊥BC于点E,则E1E为斜高.①斜高、侧棱构成直角梯形,如图中梯形E1ECC1;②斜高、高构成直角梯形,如图中梯形O1E1EO;③高、侧棱构成直角梯形,如图中梯形O1OCC1.跟踪演练 2 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4、16,一侧面面积为12,分别求该棱台的斜高、高、侧棱长.[课后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可以是直角三角形 B.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后不一定交于一点C.棱柱中一条侧棱就是棱柱的高 D.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一个底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是棱锥B.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台C.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而底面不是平行四边形D.棱柱的侧棱都相等,侧面都是全等的平行四边形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多面体至少有四个面 B.九棱柱有9条侧棱,9个侧面,侧面为平行四边形C.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D.三棱柱的侧面为三角形4.对棱柱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有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②所有的棱长都相等;③棱柱中至少有2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④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侧棱.5.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2,AA1=2,由顶点B沿棱柱侧面(经过棱AA1)到达顶点C1,与AA1的交点记为M,则从点B经点M到C1的最短路线长为( )A.2 2 B.2 5C.4 D.4 5。

1.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1学生版

1.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1学生版

1.1.2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1)。

教学目标:1.由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运算性质类比得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定义、运算性质;2.在立体图形中进行简单的数量积运算及求模运算.◎学科素养:1.类比认知新知,发展数学抽象素养;2.化归思想解题,发展数学运算素养.◎教学重点与难点:1.在立体图形中进行简单的数量积运算及求模运算;2.化归意识的强化.心敷学过程:一、空间向量数量积五、B是两个非零向量:L数量积五,另=|五IBlCOSV g, b >;2.-"αlb<=>d∙b = 0;3.d2 = ∖a∖2.二、典型例题【例I】已知四面体ABC。

,所有棱长均为2,点E,尸分别为棱48, CD的中点,则赤•CE =()A. 1B. 2C. -1D. -2解题流程梳理:思考:直接用定义求“而•而”有什么弊端?[例2]如图,60。

的二面角的棱上有4 B两点、,直线AC, 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于已知AB = 4, AC = 6, BD = 8,则CO的长为()A. √17B. 7C.2√17D. 9预备知识:(。

+8+。

)2=4+〃2+c 2+2αb+2αc+2bc.解题流程梳理:思考:有传统几何相比,利用向量运算求线段长有什么优势?三、巩固练习L 如图,在长方体ABCO -必BICIDl 中,设AD =2.在。

48C 。

中,AB = AC = 1,乙ACD = 90°,将它沿着对角线AC 折起,使AB 与CD 成60。

角,贝IJBO 的长度为()A. 2B. 2或√∑C. √2练习失误处反馈:四、小结AA 1 = 1, AB = 2,则西.而等于()A. 1B. 2C. 3 D 当D. 3√2βg2√21.直接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有困难,可以往哪个方向考虑?2.利用向量运算求线段长有什么优势?五、课后作业L在正四面体P-48C中,棱长为2,且E是棱AB中点,则屈•罚的值为()A. -1B. 1C. √33.如图,在棱长为√Σ的正方体力8CD-4l BιQDι中,而.而=() A. 2 B. 1 C. 2>∣2D. √24.直四棱柱ABC。

1.1.2圆柱、圆锥、圆台和球(2014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二导学案)

1.1.2圆柱、圆锥、圆台和球(2014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二导学案)
【学后反思】
课题:1.1.2圆柱、圆锥、圆台和球检测案
班级:姓名:学号:第学习小组
【课堂检测】
1.指出下列几何体分别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构成.
2.如图,将平行四边形 绕 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由此形成的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构成的?
3.充满气的车轮内胎可以通过什么图形旋转生成?
【课后巩固】
1.下列几何体中不是旋转体的是()
3.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表示.
4.旋转体的有关概念
【课堂研讨】
例1、如图,将直角梯形 绕 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由此形成的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构成的?
例2指出图1、2中的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的几何体构成的.


例3、直角三角形 中, ,将三角形 分别绕边 , , 三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由此形成的几何体是哪一种简单的几何体?或由哪几种简单的几何体构成?
6.如图是一个圆台,请标出它的底面、轴、母线,并指出它是怎样生成的.
7.请指出图中的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构成的.
2.图中的几何体可由一平面图形绕轴旋转 形成,该平面图形是()
A
B
C
D
3.用平行与圆柱底面的平面截圆柱,截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作圆柱的一个底面收缩为圆心时,形成的空间几何体.
5.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一平面去截此圆锥,则底面和截面间的部分的名称是______.
课题:1.1.2圆柱、圆锥、圆台和球
班级:姓名:学号:第学习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有关概念.
2、认识圆柱、圆锥、圆台和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机构特征

课后巩固作业(二) 1.1.2

课后巩固作业(二)  1.1.2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巩固作业(二)(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1.下列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 )①由圆的性质类比出球的有关性质;②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归纳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③教室内有一把椅子坏了,推出该教室内的所有椅子都坏了;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由此得凸多边形内角和是(n-2)180°.(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④2.命题“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切于三边中点”可类比猜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切于四面体各正三角形的( )(A)一条中线上的点,但不是中心(B)一条垂线上的点,但不是中心(C)一条角平分线上的点,但不是中心(D)中心3.(2011·南宁高二检测)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n >0,公差d ≠0,则有a 4a 6>a 3a 7.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 n }中,若b n >0,公比q ≠1,则关于b 5,b 7,b 4,b 8的一个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A)b 5b 7>b 4b 8 (B)b 7b 8>b 4b 5 (C)b 5+b 7<b 4+b 8 (D)b 7+b 8<b 4+b 54.关于实数的二元一次方程a b x x y a 2.x y b a b y 2+⎧=⎪+=⎧⎪⎨⎨-=-⎩⎪=⎪⎩的解是类比向量,则向量方程x y ax y b⎧+=⎪⎨-=⎪⎩ 的解是( ) (A)a b x 2a b y 2⎧+=⎪⎪⎨-⎪=⎪⎩ (B)a b x 2a b y 2⎧-=⎪⎪⎨+⎪=⎪⎩ (C)a b x 2a b y 2+⎧=⎪⎪⎨-⎪=⎪⎩ (D)a b x 2a b y 2⎧-=⎪⎪⎨+⎪=⎪⎩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8分)5.(2011·大连高二检测)(1)由“若a,b,c ∈R,则(ab)c=a(bc)”类比“若a,b,c为三个向量,则(a b)c a (b c)=”;(2)在数列{a n }中,a 1=0,a n+1=2a n +2,猜想a n =2n -2;(3)在平面内“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类比到空间中为“四面体的任意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大于第四个面的面积”. 上述三个推理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6.(2011·苏州高二检测)请阅读下列材料:若两个正实数a 1,a 2满足2212a a 1+=,那么a 1+a 2证明:构造函数f(x)=(x-a 1)2+(x-a 2)2=2x 2-2(a 1+a 2)x+1=hx 2-2(a 1+a 2+…+a n )x+1, 因为对一切实数x ,恒有f(x)≥0,所以Δ≤0,从而得4(a 1+a 2)2-8≤0,所以,12a a +根据上述证明方法,若n 个正实数满足22212n a a a 1++⋯+=时,你能得到的结论为_______.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16分)7.在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b n }中,若T n 是数列{b n }的前n 项积,则有203040102030T T T ,,T T T 也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4100;类比上述结论,相应地在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a n }中,若S n 是{a n }的前n 项和.(1)写出相应的结论,判断该结论是否正确?并加以证明; (2)写出该结论一个更为一般的情形(不必证明).8.(2011·杭州模拟)已知命题:“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且a n >0,令b n=,则数列{b n }(n ∈N *)也是等比数列”.类比这一性质,你能得到关于等差数列的一个什么性质?并证明你的结论. 【挑战能力】(10分)对于函数y=x 2(x >0)图像上任意两点A(a ,a 2),B(b ,b 2),线段AB 必在曲线AB 的上方.设AC CB =λ (λ>0),则由图像的性质可得不等式222a b a b ()11+λ+λ>+λ+λ.请分析y=lgx 的图像特征,类比上述不等式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答案解析1.【解析】选C.①是类比推理,②是归纳推理,④是归纳推理,其中③不是合情推理.2.【解析】选D.由正三角形与正四面体的类比可得结论.3.【解析】选C.方法一:∵b n >0,∴q >0,0<q <1或q >1.∴A 、B 都不对,若q >1时,D 也不对,故选C.方法二:类比等差数列的相关不等式,易选C 或D ,排除D ,∴选C. 4.【解析】选A.由实数的运算类比向量的运算可以得到结论.5.【解析】对于向量不满足结合律,(1)不正确;由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可知(2)(3)正确. 答案:(2)(3)6.独具【解题提示】类似题目中给出的证明,构造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证明.【解析】构造函数f(x)=(x-a 1)2+(x-a 2)2+…+(x-a n )2=nx 2-2(a 1+a 2+…+a n )x+22212n (a a a )++⋯+=nx 2-2(a 1+a 2+…+a n )x+1,因为对一切实数x ,恒有f(x)≥0,所以Δ≤0, 从而得(a 1+a 2+…+a n )2≤n.所以a 1+a 2+a 3+…+a n 答案:a1+a 2+a 3+…+a n 7.【解析】(1)数列S 20-S 10,S 30-S 20,S 40-S 30也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300.该结论是正确的.证明如下:∵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3,()()3020201021223011122010S S S S (a a a )(a a a )10d 10d 10d 100d 300∴---=++⋯+-++⋯+=++⋯+== 个,同理可得:(S 40-S 30)-(S 30-S 20)=300,所以数列S 20-S 10,S 30-S 20,S 40-S 30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300.(2)对于∀k ∈N *,都有数列S 2k -S k ,S 3k -S 2k ,S 4k -S 3k 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k 2d. 8.独具【解题提示】本题是一道推理证明的问题,求解时,先利用类比推理得到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再利用演绎推理证明这个结论.【解析】由题意得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是: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令12nn a a a b n++⋯+=,则数列{b n }(n ∈N *)也是等差数列.证明: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则b n =()()112n1n n 1dna a a a d 2a n 1nn 2-+++⋯+==+-,所以数列{b n }是以a 1为首项,d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所得命题成立. 独具【方法技巧】类比推理中常见的可以进行类比的知识点 ①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能进行类比的基本元素有:点→线;线→面;面→体;边长→面积;角→二面角;面积→体积; ②实数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方程与不等式; ③实数的运算律与向量的运算律; 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⑤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 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挑战能力】 【解析】如图∵AC CB =λ ,则C 点的坐标为22a b a b (,)11+λ+λ+λ+λ, 设曲线AB 上与点C 有相同横坐标的点为C ′,则2a b a b C (,())11+λ+λ'+λ+λ.∵线段AB 在曲线AB 的上方,∴222a b a b ()11+λ+λ>+λ+λ.所以,所给不等式揭示了下凸函数图像上点的纵坐标小于线段上对应点的纵坐标,把这一性质类比到y=lgx 的图像特征中, 可得lga lgb a blg 11+λ+λ<+λ+λ.。

课后巩固作业(二) 1.1.2

课后巩固作业(二)  1.1.2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巩固作业(二)(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由0,1,2,3,4五个数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自然数的个数是( )(A)96 (B)120 (C)825 (D)31252.从1,2,3,4,7,9这六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作为对数的底数和真数,则得到的不同对数值的个数是( )(A)11 (B)12 (C)13 (D)173.某班进行班干部选举,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出3人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团支书,规定上届任职的甲、乙、丙三人不能连任原职,则不同的任职方案有( )种( )(A)10 (B)11 (C)12 (D)134.有一如图形状的花坛分成A,B,C,D四块,现有4种不同的花供选种,要求在每块地里种一种花,且相邻的两块地里种不同的花,则不同的种法总数是( )(A)48 (B)60 (C)84 (D)96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5.从黄瓜、白菜、扁豆、西红柿4种蔬菜品种中选出3种,分别种在不同的土质的三块土地上,其中黄瓜必须种植,不同的种植方法共有________种.6.从集合A={a,b,c,d}中任选三个不同的元素组成集合B,若集合C={e,f},则从集合B到集合C可建立不同映射的个数是_______.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7.从集合A={0,1,2,3}中选三个不同的数作为a,b,c的值,共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二次函数y=ax2+bx+c?8.设集合I={1,2,3,4,5},选择I的两个非空子集A和B,要使B中最小的数大于A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多少种?【挑战能力】(10分)直线x=m,y=x将圆面x2+y2≤4分成若干块,现在用5种不同的颜色给这若干块涂色,每块只涂一种颜色,且任意两块不同色,若共有不同涂法120种,试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析1.【解析】选D.组成的自然数可分为以下五类:(1)一位自然数,有5个;(2)两位自然数,分两步完成,共有4×5=20(个);(3)三位自然数,共有4×5×5=100(个);(4)四位自然数,共有4×5×5×5=500(个);(5)五位自然数,共有4×5×5×5×5=2 500(个),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5+20+100+500+2500=3125(个),故选D. 独具【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产生重复或遗漏的错误,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考虑问题不全面,如:(1)忽略0是自然数;(2)误认为该题自然数为五位数;(3)忽略数字0不能排在首位以及可重复数字错误等.2.【解析】选D.先确定底数,再确定真数,其中1不能作底数,有5×5=25种不同的取法,对应25个对数,其中对数值相同的有①真数为1时,对数值都为0,有5个;②log23=log49,log32=log94,log24=log39,log42=log93,有4对.所以共有25-4-4=17(个)符合条件的对数.3.【解析】选B.分两大类考虑:(1)甲,乙,丙三人当选,则任职方案有2种;(2)甲,乙,丙三人有两人当选,可能是甲与乙或甲与丙或乙与丙,以甲,乙当选为例,则必有丁,不同的任职方案有3+3+3=9(种).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2+9=11(种)不同的任职方案,故选B.4.【解析】选C.按A→B→C→D的顺序分步考虑,先种植A,B两块,有4×3=12(种)种法,再种植C,D两块,由于C与B,D与A所种的花可以分别相同,故C,D的种植方法有1×(1+2)+2×2=7(种),故共有12×7=84(种)种植方法.5.【解析】黄瓜种植在第一块土地上有1×3×2=6(种)种法,同样可种在第二块、第三块土地上,也各有6种不同的种法,所以共有不同的种法:6×3=18(种).答案:18独具【方法技巧】间接法在计数中的应用上述解答是按必种蔬菜—黄瓜种在哪块土地上分类计数,是“直接法”的应用.本题解答也可从另一种角度考虑:先不考虑限制条件,计算在四种蔬菜品种中任选3种分别种植在这三块土地上的不同方法种数,然后减去不选黄瓜的种植法种数,即得符合题目条件的方法种数,这既是所谓的“间接法”,在正面考虑问题不易解决或解答较困难时被广泛采用.本题用间接法具体解答如下:先从4种蔬菜品种中选出3种,种在三块土地上,有4×3×2=24(种)不同的种法,其中不种黄瓜有3×2×1=6(种),所以共有种法:24-6=18(种).6.独具【解题提示】解答本题首先应考虑满足条件的集合B有多少个,可用列举法求解,然后根据集合的特征,可按集合B中的元素依次在C中确定对应元素的顺序分步考虑.【解析】可知集合B的不同情形有{a,b,c},{a,b,d},{a,c,d},{b,c,d}共四种,根据映射的基本特征,每种情形构成的不同映射有2×2×2=8(个),所以共能建立8×4=32(个)不同的映射.答案:327.【解析】按a,b,c的取值分步考虑:第一步:从1,2,3三个数字中任选一个元素给a,有3种选法;第二步:从剩下的3个(包括0)元素中任取一个给b,也有3种选法;第三步:从剩下的2个数中任选一个给c,有2种选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3×3×2=18种不同选法,即对应18个不同的二次函数.8.【解析】按A中的最大的数的值分类考虑:(1)当A中的最大的数为1时,B可以是{2,3,4,5}的非空子集,有24-1=15(种)选法;(2)当A中的最大的数为2时,A可以是{2}或{1,2},B可以是{3,4,5}的非空子集,有2×(23-1)=14(种)选法;(3)当A中的最大的数为3时,A可以是{3},{1,3},{2,3},{1,2,3},B 可以是{4,5}的非空子集,有4×(22-1)=12(种)选法;(4)当A中的最大的数为4时,A可以是{4},{1,4},{2,4},{3,4},{1,2,4},{1,3,4},{2,3,4},{1,2,3,4},B可以是{5},有8×1=8(种)选法;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15+14+12+8=49(种)不同选法.【挑战能力】【解析】(1)当m≥2或m≤-2时,圆面x2+y2≤4被分成两部分,则共有不同的涂色方法5×4=20(种),不合题意;(2)当2m m2-<≤≤<时,圆面x2+y2≤4被分成3部分,则共有不同的涂色方法5×4×3=60(种),也不合题意;(3)当m<<时,圆面x2+y2≤4被分成4部分,则共有不同的涂色方法5×4×3×2=120(种),符合题意.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的是(。

课后巩固作业(一) 1.1.1

课后巩固作业(一)  1.1.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巩固作业(一)(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2010·湖北高考)现有6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5个课外知识讲座,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A)56 (B)65⨯⨯⨯⨯⨯ (D)6×5×4×3×2(C)56543222.在某地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有编号为1,2,3,…,18的18名火炬手.若从中选出3人,其编号能组成单调递增的等差数列的个数为( )(A)18 (B)36 (C)72 (D)1443.(2011·大庆高二检测)a,b,c,d,e共5个人,从中选1名组长1名副组长,但a不能当副组长,不同的选法总数是( )(A)20 (B)16 (C)10 (D)64.(2010·湖南高考)在某种信息传输过程中,用4个数字的一个排列(数字允许重复)表示一个信息,不同排列表示不同信息,若所用数字只有0和1,则与信息0110至多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的信息个数为( )(A)10 (B)11 (C)12 (D)15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5.如图所示为一电路图,则从A到B共有_______条不同的线路可通电.6.已知集合A={1,2,3,4},B={1,2,4,5,6},若a∈A,b∈B,则方程b表示的y xa不同直线的条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7.有红、黄、蓝旗各3面,每次可升一面、两面或三面,在某旗杆上纵向悬挂表示不同的信号,顺序不同则表示不同的信号,问共可组成多少种不同的信号?8.一个袋子里装有10张不同的中国移动手机卡,另一个袋子里装有12张不同的中国联通手机卡.(1)某人要从两个袋子中任取一张自己使用的手机卡,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某人手机是双卡双待机,想得到一张移动卡和一张联通卡供自己今后使用,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挑战能力】(10分)计算机编程人员在编写好程序以后需要对程序进行测试.程序员需要知道到底有多少条执行路径(即程序从开始到结束的路线),以便知道需要提供多少个测试数据.一般地,一个程序模块由许多子模块组成.如图所示,它是一个具有许多执行路径的程序模块.问:这个程序模块有多少条执行路径?另外,为了减少测试时间,程序员需要设法减少测试次数,你能帮助程序员设计一个测试方法,以减少测试次数吗?答案解析1.【解析】选A.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5个讲座中的一个讲座,故6名同学的安排可分6步进行,每步均有5种选择,因此共有56种不同选法.2.独具【解题提示】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若首项和公差确定,则该等差数列确定.于是可按首项的取值分类考察公差,或按公差的取值分类考察首项. 【解析】选C.方法一:首项和公差可确定一个等差数列,以首项进行分类.首项为1时,公差可为1,2,…,8共8种;首项为2时,公差可为1,2,…,8共8种;首项为3时,公差可为1,2,…,7共7种;首项为4时,公差可为1,2,…,7共7种;……首项为15(或16)时,公差只能取1,数列分别为15,16,17(或16,17,18).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构成2×(8+7+…+1)=72个等差数列.方法二:首项和公差可确定一个等差数列,以公差进行分类.公差为1时,首项可取1,2, (16)公差为2时,首项可取1,2, (14)…公差为8时,首项可取1,2.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构成16+14+12+…+2=72个等差数列.3.【解析】选B.按a是否当选进行分类:第一类:a当选,并且只能当组长,于是组长的选法只有一种,然后选副组长,选法有4种.第二类:a不当选,有4×3种不同选法.根据分类和分步计数原理,共有1×4+4×3=16种不同选法,故选B.4.【解析】选B.用0和1进行排列,允许数字重复共有24=16种排法.与0110有三个位臵上的数字相同的排法有四种:1110、0010、0100、0111,与0110有四个位臵上的数字相同的有一种,因此答案是:16-4-1=11.独具【方法技巧】“正难则反”的解答策略本题的上述解答是先不考虑限制条件(即“与信息0110至多有两个对应位臵上的数字相同”),而先求出用0和1两个数字共可组成多少个不同信息(24=16个),接着采用列举法求出不符合条件的信息(5个),然后将所表示的不同信息的总数(16)减去不符合条件的信息个数(5)即得所求结果,这样不但大大降低了解答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准确度.对于有限制条件的应用问题,有时从正面入手较为复杂,且不易解答,这时,可考虑从问题的反面入手,将其转化为与之等价的一个较简单的问题解决,这即是所谓的“间接法”,亦即“正难则反”.本题的上述解答即是使用了这种方法,优势明显.该法在后续将要学习的排列与组合应用问题中应用更为普遍,应熟悉并掌握此法,并加强应用意识.5.【解析】按上、中、下三条线路可分为三类:从上线路中有3种,中线路中有一种,下线路中有2×2种.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3+1+4=8(种)答案:8=.6.【解析】可知A∩B={1,2,4},∴当a=b=1,2,4时,方程表示一条直线,这时b1a当a≠b时,按a的值进行分类:(1)当a=1时,b=2,4,5,6则ba=2,4,5,6,∴方程y=bax表示4条不同的直线;(2)当a=2时,b=1,4,5,6则ba =15,2,,3 22,∴方程y=bax也表示4条不同的直线,但与(1)中一条重,应除去1条,变为3条;(3)当a=3时,b=1,2,4,5,6,则ba =1245,,,2 3333,,∴方程y=bax表示5条不同的直线,但也与(1)中重一条,应除去1条,变为4条;(4)当a=4时,b=1,2,5,6,则ba =1153,,,4242,∴方程y=bax表示4条不同的直线,但与(2)中重一条,应除去1条,变为3条.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方程y=bax共表示1+4+3+4+3=15条不同直线. 答案:15独具【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出现分类不当或考虑问题不周密,从而导致重复现象的错误,进而导致结论错误.7.【解析】按每次所升的旗子的面数可分三类:第一类:每次升1面,可组成3种不同的信号;第二类:每次升2面,可组成3×3=9种不同的信号;第三类:每次升3面,可组成3×3×3=27种不同的信号;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知,共可组成3+9+27=39(种)不同的信号.8.【解析】(1)从两个袋子中任取一张卡有两类情况:第一类:从第一个袋子中取一张移动手机卡,共有10种取法;第二类:从第二个袋子中取一张联通手机卡,共有12种取法.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10+12=22(种)取法.(2)想得到一张移动手机卡和一张联通手机卡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从第一个袋子中任取一张移动手机卡,共有10种取法;第二步:从第二个袋子中任取一张联通手机卡,共有12种取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10×12=120(种)取法.【挑战能力】独具【解题提示】整个模块的任意一条执行路径都分两步完成:第 1 步是从开始执行到 A 点;第 2 步是从 A 点执行到结束.而第 1 步可由子模块 1 或子模块 2 或子模块 3 来完成;第 2 步可由子模块 4 或子模块 5 来完成.因此,分析一条指令在整个模块的执行路径需要用到两个计数原理.【解析】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子模块 1 或子模块 2 或子模块 3 中的子路径共有18+45+28=91(条);子模块4或子模块5中的子路径共有38+43=81(条).又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整个模块的执行路径共有91×81=7 371(条).在实际测试中,程序员总是把每一个子模块看成一个黑箱,即通过只考察是否执行了正确的子模块的方式来测试整个模块.这样,他可以先分别单独测试5个模块,以考察每个子模块的工作是否正常.总共需要的测试次数为18+45+28+38+43=172.再测试各个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否正常,只需要测试程序第1 步中的各个子模块和第 2 步中的各个子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否正常,需要的测试次数为3×2=6.如果每个子模块都工作正常,并且各个子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正常,那么整个程序模块就工作正常.这样,测试整个模块的次数就变为172+6=178(次).显然,178 与7371 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一课后提升作业二1.1.2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一课后提升作业二1.1.2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后提升作业二四种命题(30分钟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6·重庆高二检测)已知直线l1:x+ay+1=0,直线l2:ax+y+2=0,则命题“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平行”的否命题为( )A.若a≠1且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B.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C.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D.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平行【解析】选A.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为“若﹁p,则﹁q”,显然“a=1或a=-1”的否定为“a≠1且a≠-1”,“直线l1与l2平行”的否定为“直线l1与l2不平行”,所以选A.【举一反三】若本题中条件不变,则原命题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解析】将原命题中条件与结论交换即可.即逆命题为“若直线l1与l2平行,则a=1或a=-1”.答案:若直线l1与l2平行,则a=1或a=-12.(2016·银川高二检测)命题“若-1<x<1,则x2<1”的逆否命题是( )A.若x≥1或x≤-1,则x2≥1B.若x2<1,则-1<x<1C.若x2>1,则x>1或x<-1D.若x2≥1,则x≥1或x≤-1【解析】选D.若原命题是“若p,则q”,则逆否命题为“若﹁q,则﹁p”,故此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x2≥1,则x≥1或x≤-1”.3.(2016·吉林高二检测)命题“若△ABC有一内角为π,则△ABC的三内角成等差3数列”的逆命题( )A.与原命题同为假命题B.与原命题的否命题同为假命题C.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同为假命题D.与原命题同为真命题【解析】选D.原命题显然为真,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ABC的三内角成等差数”,它是真命题.列,则△ABC有一内角为π34.下列命题的否命题为“邻补角互补”的是( )A.邻补角不互补B.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C.不是邻补角的两个角不互补D.不互补的两个角不是邻补角【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只需求命题“邻补角互补”的否命题,因此把所给命题的条件与结论都否定,即为所求.【解析】选C.“邻补角互补”与“不是邻补角的两个角不互补”互为否命题.5.“在△ABC中,若∠C=90°,则∠B,∠A全是锐角”的否命题为( )A.在△ABC中,若∠C≠90°,则∠A,∠B全不是锐角B.在△ABC中,若∠C≠90°,则∠A,∠B不全是锐角C.在△ABC中,若∠C≠90°,则∠A,∠B中必有一个钝角D.以上均不对【解析】选B.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分别是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否定,故选B.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出现选A的错误,导致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混淆了“全是”的否定是“不全是”,而非“全不是”.6.若命题p的逆命题是q,命题p的逆否命题是r,则q是r的( )A.逆命题B.否命题C.逆否命题D.以上都不正确【解题指南】设命题p为“若s,则t”的形式,分别写出q,r,再判断q与r条件与结论的关系,从而作出选择.【解析】选B.设命题p为:“若s,则t”,则命题q为:若t,则s,命题r是:若﹁t,则﹁s,由此知q为r的否命题.7.(2016·济南高二检测)已知命题p:已知m≠0,若2a>2b,则am2>bm2,则其否命题为( )A.已知m=0,若2a>2b,则am2>bm2B.已知m≠0,若2a≤2b,则am2>bm2C.已知m≠0,若2a>2b,则am2≤bm2D.已知m≠0,若2a≤2b,则am2≤bm2【解析】选D.命题p:已知m≠0,若2a>2b,则am2>bm2,则其否命题为:已知m≠0,若2a≤2b,则am2≤bm2.8.(2016·昆明高二检测)有下列命题:①“若x+y=0,则x,y互为相反数”的否命题;②“若x>y,则x2>y2”的逆否命题;③“若x≤3,则x2-x-6>0”的否命题;④“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B.1C.2D.3【解析】选B.①的否命题为“若x+y≠0,则x,y不互为相反数”为真命题.②的逆否命题为“若x2≤y2,则x≤y”为假命题,如x=0,y=-1时,02≤(-1)2,但0>-1.③的否命题为“若x>3,则x2-x-6≤0”,为假命题.④的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拓展延伸】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真假的判断(1)四种形式:写出命题的四种形式,需要确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交换条件与结论可得到逆命题,否定条件与结论可得到否命题,既交换条件与结论,又否定条件与结论可得到逆否命题.(2)真假的判断:判断命题的真假时,需要结合命题所含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推理判断,或用举反例法说明是假命题.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9.“若a+√5是有理数,则a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解析】a+√5是有理数,令a+√5=b(b为有理数),则a=b-√5(b为有理数),所以a是无理数.所以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均为真命题.答案:若a不是无理数,则a+√5不是有理数真10.(2016·长春高二检测)给定下列命题:①若a>0,则方程ax2+2x=0有解.②“等腰三角形都相似”的逆命题;③“若x-3是有理数,则x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2④“若a>1且b>1,则a+b>2”的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显然①为真,②为假.对于③中,原命题“若x-3是有理数,则x是无理数”2为假命题,所以其逆否命题为假命题.对于④中,“若a>1且b>1,则a+b>2”的否命题是“若a≤1或b≤1,则a+b≤2”为假命题.答案:①三、解答题11.(10分)已知函数f(x)是(-∞,+∞)上的增函数,a,b∈R,对命题“若a+b≥0,则f(a)+f(b)≥f(-a)+f(-b)”.(1)写出其逆命题,判断其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2)写出其逆否命题,判断其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解析】(1)逆命题:若f(a)+f(b)≥f(-a)+f(-b),则a+b≥0,真命题.用反证法证明:假设a+b<0,则a<-b,b<-a.因为f(x)是(-∞,+∞)上的增函数,所以f(a)<f(-b),f(b)<f(-a),所以f(a)+f(b)<f(-a)+f(-b).这与题设相矛盾.所以逆命题为真命题.(2)逆否命题:若f(a)+f(b)<f(-a)+f(-b),则a+b<0,是真命题.因为互为逆否的命题真假性相同,所以可证明原命题为真命题.因为a+b≥0,所以a≥-b,b≥-a.又因为f(x)是(-∞,+∞)上的增函数,所以f(a)≥f(-b),f(b)≥f(-a),所以f(a)+f(b)≥f(-a)+f(-b).所以逆否命题为真.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巩固练习及活页作业(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巩固练习及活页作业(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如右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该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cm。

2.如右图甲是测量硬币直径的图示,则该硬币的直径是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____s。

3.在下面的测量数据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1)一支钢笔的长度是:0.13________;(2)一本英文字典的厚度是:3.5________;(3)一本书的厚度是:18.5________。

4.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铁块的长度是5.83cm、5.84cm和5.85cm,则他测量的结果是铁块的长度为_____cm。

5.小颖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了四次正确测量,结果分别是17.81cm、17.83cm、17.94cm、17.82cm,则测量结果应记作______他是采取______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6.测量工具的主要规格是量程和_______,它们是选择仪器的重要依据;如右图,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cm.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现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8.同学对一木板的长度测量,记录数据分别为14.50dm、14.46dm、14.51dm、14.52dm,他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根据测量数值,木板的长度等于______dm。

9.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

课桌的高度是80______。

10.(1)如下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

(2)如下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如图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_____。

二、单选题11.(2019·新疆)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A.75mm B.75cmC.75dm D.75m12.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cm,17.88cm,17.87cm,18.85cm,17.90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A.17.877cm B.17.88cm C.18.85cm D.18.865cm13.(2019·江苏)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A.5cm B.5.0cmC.5.00cm D.5.000cm14.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个数(估计为1000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是()/L L为垫圈总数A.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1L,则110/L L即为垫圈B.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单垫圈的厚度10L,则10总数C.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一个垫圈的厚度D.用刻度尺多次测量一个垫圈的厚度,求平均值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只要认真细心地遵守操作规则,就可以像消除错误一样消除误差B.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好C.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16.如果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95 m,则刻度尺的分度值()A.1 m B.1 dm C.1 cm D.10 mm17.下列各图中,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18.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A.停表B.刻度尺C.温度计D.体温计19.用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单而又正确的是()A.把一张邮票直接放在天平上,测量一次,并记录B.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C.先测出100张邮票的质量,再将测得结果除以100D.先测出一本书的质量,把一张邮票贴在书上,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书的质量20.在测定圆柱体直径和周长操作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用游标卡尺测定圆柱体的直径B.用直尺测定圆柱体的直径C.用无弹性细线紧密在圆管上缠绕N圈并划线标记,再测出N圈总长度求平均值D.用纸带缠绕在圆管上,在纸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带测出两点间距三、多选题21.老师布置同学用厘米为分度值的刻度尺去测量各自的文具盒的长度,结果老师选出4个结果让同学判断正误,错误的是()A.19.23cm B.0.204m C.19.6cm D.20.52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正确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四、实验题23.如下三个实验:(1)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40匝,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40;(2)用天平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个大头针的质量再除以100(3)用量筒测不规则小金属块的体积: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系好石块,并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根据两次读数之差得出金属块的体积。

1.1.2比大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2比大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一位数大小的方法,以及会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逻辑推理:通过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推理的能力,理解大于、小于和等于的逻辑意义。
《数学之谜》:收集了许多数学谜题,如猜数字、逻辑推理等。学生可以通过解答这些谜题,挑战自己的思维极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 探究其他比较大小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比较两个两位数、三位数甚至更多位数的大小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比较大小的规律。
(2) 调查生活中的比较大小现象:让学生观察和收集生活中的比较大小实例,如购物时比较价格、比赛时比较成绩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6. 问题解决: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对一位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运算,并能够识别和比较数字的大小。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年级的学生对图形和数字有天然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在学习能力上,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直观、动手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可能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和计算机,以便进行课件展示和教学互动。

1.1.2地球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1.1.2地球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义。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7.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材料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间的工具。

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

晷盘是一个固盘,晷盘面上有刻度,晷针安装在晷盘中央与盘面垂直。

右图中的日晷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指向南北极。

从北半球春分到秋分的半年时间里,看晷盘上面(即赤道以北)的刻度;从北丰球秋分到来年春分的半年里,看晷盘下面(即赤道以南)的刻度。

引领性问题:1.分析该日晷上下盘面使用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2.尝试说出该日晷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并用简图表达。

学生活动通过日晷的相关材料信息,了解我们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分析、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思考:1.分析该日晷上下盘面使用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2.尝试说出该日晷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并用简图表达。

设计意图1.利用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及参与意识。

(空间思维)赤道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小为23°26′,特点可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引领性问题:1.太阳离我们地球很远,照射到地球上的光都是平行光。

大量的平行光照射弯曲的球面,哪里被直射呢?2.如果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重合,也就是地球竖直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3.黄赤交角的存在(即地球歪着身子转),使得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没能固定在赤道上,而是发生了变化,怎么变呢?4.利用四个地球仪,放在公转轨道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位置,用竹针代表太阳光线,演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

使得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没能固定在赤道上,而是发生了变化,怎么变呢?4.利用四个地球仪,放在公转轨道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位置,用竹针代表太阳光线,演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

《1.1.2认识信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1

《1.1.2认识信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1

《认识信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认识信息》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加深对信息概念的理解,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巩固:学生需完成一份关于信息概念的填空题和选择题练习,内容涵盖信息的定义、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传播方式等。

2. 实践操作练习:学生需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手机等)进行一次简单的信息搜索活动,并记录搜索过程,包括搜索关键词的选择、搜索结果的筛选以及最终选择的信息内容。

3. 创意作品制作:学生需以“我的一天”为主题,创作一幅包含个人信息管理内容的作品。

例如,可以是一个时间表,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段接收到的各类信息(如短信、社交媒体消息等),并注明信息的来源和作用。

4. 反思与总结:学生需撰写一篇简短的反思总结报告,描述自己在完成本作业过程中的感受、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以及通过本次作业对信息认识的深化。

三、作业要求1. 完成时间:本作业设计应在《认识信息》第一课时后的一周内完成。

2. 完成方式:学生需独立完成,如有需要可与同学讨论或寻求老师帮助。

3. 作业格式:基础练习部分应规范填写;实践操作部分应附上详细的活动记录;创意作品需保证美观大方且信息条理清晰;反思总结报告需言简意赅地表达个人感受与体会。

4. 安全性与诚信性:在搜索信息和制作作品过程中,应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隐私权,保持诚信态度。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作业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规范性、创意作品的独特性和实用性以及反思总结的深度与广度。

2. 教师将根据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或课后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点评,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1.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第15页
(2)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A1=2,AD=4,E为侧面AB1的
中心,F为A1D1的中点.试计算:①B→C·E→D1;②B→F·A→B1;③E→F·F→C1. 【解析】 设A→B=a,A→D=b,A→A1=c,
则|a|=|c|=2,|b|=4,a·b=b·c=c·a=0.
③E→F=21B→A1+12A→1D1=21(c-a)+12b,F→C1=F→D1+D→1C1=21b+a,则E→F·F→C1
=12(c-a)+21b·12b+a=12(-a+b+c)·12b+a=-12|a|2+14|b|2=2.
第17页
题型二 利用数量积证明空间垂直关系
120°=-a2;2F→G·A→C=2×2a×a×cos 0°=a2;2E→F·C→B=2×a2×a×cos 120
°=-12a2.故选 AB.
第12页
(2)已知a=3p-2q,b=p+q,p和q是相互垂直的单位向量,则a·b=( )
√A.1
B.2
C.3
D.4
【解析】 因为p⊥q且|p|=|q|=1,所以a·b=(3p-2q)·(p+q)=3p2+p·q-2q2 =3+0-2=1.
例1 (1)【多选题】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的
每条边和对角线长都等于a,E,F,G分别是AB,AD,
DC的中点,则下列向量的数量积等于-a2的是( )
√A.2B→A·A→C
√B.2A→D·D→B
→→ 【C解.2F析G】·AC2B→A·A→C=2×a×a×cos
D12.20E°→F=·-C→Ba2;2A→D·D→B=2×a×a×cos
第3页
课前自学
第4页
知识点一 空间向量的夹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巩固作业(二)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数列{2}是常数列;
②数列{(-1)n ·1n
}是摆动数列; ③数列{
n
2n 1
+}是递增数列; ④若数列{a n }是递增数列,则数列{
n
1
a }也是递增数列. (A )1 (B )2 (C )3 (D )4 2.函数f(n)=()
()n n 12
1+-,当自变量依次取正整数1,2,3,…n 时对应的函数值,
以数列形式表示为( ) (A)-1,1,-1,1 (B)-1,-1,1,1,-1,-1
(C)-1,-1,1,1,-1,-1,…,()n n 11+-() (D)-1,-1,1,1,-1,-1,…,()
()n n 12
1+-
3.已知f(x)=log 2(x 2+7),a n =f(n),则{a n }的第5项为( ) (A)5 (B)7 (C)6 (D)8
4.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7·(34)2n -2-3·(34
)n -1,则数列{a n }的( )
(A)最大项为a 5,最小项为a 6 (B)最大项为a 6,最小项为a 7 (C)最大项为a 1,最小项为a 6 (D)最大项为a 7,最小项为a 6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
5.(2011·石狮高二检测)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2+29n +3,则{a n }中的最大项是第__________项.
6.已知数列{a n }中,a n =n 2+λn ,且{a n }是递增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7.在数列{a n }中,已知a 1=3,a 7=15,且{a n }的通项公式是关于项数n 的一次函数.
(1)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2)将此数列中的偶数项全部取出并按原来的先后顺序组成一个新的数列{b n },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
8.(2011·柳州高二检测)数列{a n }中,已知a n =2n n 1
3+-(n ∈N +),(1)写出a 10,a n+1,
2n a ;(2)792
3
是否是数列中的项?若是,是第几项?
【挑战能力】
(10分)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
1111n 1n 2n 32n
+++⋯++++. (1)数列{a n }是递增数列还是递减数列?为什么? (2)证明:a n ≥1
2
对一切正整数恒成立.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数列{2}为2,2,2,…是常数列;
数列{(-1)n ·1n },即-1,12,-13,14
,…是摆动数列;
由a n =n 2n 1+=11122n 1-+()知数列{n
2n 1
+}是递增数列,因此,①②③都正确.
④不正确.例如a n =n-3是递增数列,n=3时,
n
1
a 没有意义. 2.【解析】选D.取n=1,2,3,…,6,可得到6项为-1,-1,1,1,-1,-1.再根据后面取值特点应选D.
3.独具【解题提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进行求解即可.
【解析】选A.根据a n =f(n)=log 2(n 2+7), 故a 5=log 2(52+7)=5.
4.【解析】选C.令t =(34
)n -1,n ∈N +,则t ∈(0,1],且(34
)2n -2=[(34
)n -1]2=t 2.从而a n =7t 2-3t =7(t -314)2-928.函数f(t)=7t 2-3t 在(0,3
14]上是减函数,在[
3
14
,1]上是增函数,所以a 1是最大项,故选C. 独具【方法技巧】借助函数的单调性求数列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方法. 首先需要把数列的通项公式转化为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此时需要注意定义域的转化;
其次根据函数的特点,判断其单调性,求出函数的最值; 最后根据函数的最值结合定义域的取值求出数列的最值项. 5.【解析】a n =-2(n -294)2+8658
.≨当n =7时,a n 最大. 答案:7
6.【解析】由于{a n }是递增数列,所以a n <a n+1,即n 2+λn<(n+1)2+λ(n+1),≨
λ>-2n-1,又n ≥1,≨-2n-1≤-3,≨λ>-3. 答案:(-3,+≦)
7.独具【解题提示】考虑本题的第二问时,需要特别注意,全部的偶数项取出作为新的数列,直接根据第一问的结论,代入2n 即可. 【解析】(1)依题意可设通项公式为a n =pn +q , 得p q 37p q 15+=⎧⎨
+=⎩
,解得p 2
q 1=⎧⎨=⎩,
≨{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1. (2)依题意b n =a 2n =2(2n)+1=4n +1, ≨{b n }的通项公式为b n =4n +1.
8.【解析】(1)≧a n =2n n 1
3+-(n ∈N +),
≨a 10=210101109
33
+-=, a n+1=()()2
2n 1n 11n 3n 13
3
+++-++=
, ()2
2
2242n n n 1n n 1
a 3
3
+-+-=
=.
(2)令22n n 1
7933
+-=,解方程得
n=15,或n=-16
≧n ∈N +,≨n=15,即792
3
为该数列的第15项. 【挑战能力】 【解析】(1)≧a n =1111
n 1n 2n 32n
+++⋯++++, ≨a n+1=
()()()()1111
n 11n 12n 13
2n 1+++⋯++++++++
=
111111n 2n 3n 42n 2n 12n 2
+++⋯++++++++, ≨a n+1-a n =
()
11111
2n 12n 2n 12n 12n 1+-=-
+++++, 又n ∈N +,≨2n+1<2(n+1), ≨a n+1-a n >0,
≨数列{a n }是递增数列.
(2)由(1)知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 所以数列{a n }的最小项是a 1=12
, 所以a n ≥a 1=12
.
即a n ≥12
对一切正整数恒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