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_省略__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_程令国
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一个解释_基于对高储蓄率的分析
摘要:M2/GDP是度量一个国家金融深化和广化的重要指标,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却远在经济发展之上,于是这个比率呈现一个畸形增长的态势。
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本文在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二元GARCH-VECH经济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后,结果显示高储蓄率是M2/GDP 比值高的格兰杰原因,而且它们之间有GARCH波动溢出效应。
因此,本文认为,高储蓄率是这个比率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本文认为要创新金融工具,增加金融品种,分散储蓄存款,引导高储蓄额向资本市场发展,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货币化;储蓄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在最近的20年里,我国M2/GDP比率迅速上升,远超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这一史无前例的现象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界的关注。
经济的货币化是指通过货币进行的经济活动比例的不断增加,而与传统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非货币化经济比例则不断下降。
货币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会引起对货币的额外需求。
改革开放以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物交易较为广泛地存在;其后,随着农村市场的开放,改革向城市和国有企业推进,商品交易领域的扩展和交易媒介货币化程度加深,对货币需求也迅速增加,学术界对这一现象作出了各种角度的解释。
造成我国货币化比率畸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更无法从我国较高的货币化比率中得出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的结论,相反这种高货币化现象却说明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
麦金农曾用这一指标描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金融发达程度方面的差距,分析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过程。
他认为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会不断上升,并称这一奇特的现象为“中国之谜”。
谢平、张怀清(2007)认为,银行主导的金融系统和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是导致中国M2/GDP异常的主要因素。
易纲(1996)指出,中国M2/GDP过大是国内经济依靠货币的比率升高的结果。
此外,刘明志(2001)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工具单一、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过高导致了这一比率过高。
居民储蓄行为的再解释: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
关 键 词 : 蓄 行 为 ; 恩 斯 消 费 理论 ; 命 周期 持 久 消 费 理论 储 凯 生
一
、
问题 提 出与 文 献 回顾
率 以及 与 之 相 伴 的 高 投 资率 等 问题 。王 德文 (04 等 从 人 口 20 ) 结构 转变 的角 度 , 析 了 我 国 高 储 蓄 率 的原 因 , 分 结果 表 明 , 人 均 收 入 水平 及 其 增 长 速 度 是 决 定 储 蓄 率 高 低 的 主要 因素 , 人
配 偶 而进 行 竞 争 性 储 蓄 ) 。可 见 , 们 大 多 是 从实 证 的 角 度探 他 讨 影 响储 蓄率 的 因素 。 且 使 用 的数 据 基 本上 是 17 后 的 并 9 8年 数 据 。本 文 中 , 们试 图在 生命 周 期 持 久 收入 假 说 框 架下 , 我 对 各 个 时 期 的居 民储 蓄 行 为 做 一 个 统 一 的解 释 ,并从 实 证 的 角
养 比之 间 存 在 正 相 关 关 系 。 We 和 Z ag 2 1 ) 为 传 统 观 i h n (0 0 认 点 不 能 充 分解 释 中 国居 民的 高储 蓄率 现 象 .发现 男 女 性别 比
例失调 ( 男多 女 少 ) 解 释 高 储 蓄 率 的 重 要 因素 ( 性 为 寻 找 是 男
度 寻找 支 持 。
有 效 的 拉 动 内需 政 策 提 供依 据 。 图 1是 15 0 9年 我 国居 民 家 庭 储 蓄 率 和 人 均 收 入 932 0
水平 ( 折合 为 15 9 3年 物 价 水 平 ) 。我 们 可 以看 到 以 下几 个 特
征 : 是 , 15 一 从 9 3年 到 17 9 8年 , 均 收 入 水 平 低 速 增 长 的 同 人 时 . 民 家 庭 储 蓄 率 由 72 %下 降 到 47 % ; 是 , 17 - 居 . 6 . 5 二 从 98 19 9 4年 。 均 收入 水 平 和居 民家 庭 储 蓄 率 都表 现 出 上 升 的趋 人 势 . 民家 庭 储 蓄 率 由 47 %上 升 到 3 . % ; 后 , 19 - 居 . 5 35 最 7 从 94 20 0 9年 . 经 济 高 速 增 长 的 同 时 , 民家 庭 储 蓄 率 由 3 . % 在 居 37 5 快 速 下 降 到 2 .9 居 民家 庭 储 蓄率 所 表现 出来 的这 种 波动 38%。 性 . 否 隐含 着 某 中 内 在 的 、 致 的 逻 辑 关 系 , 将 是 本 文研 是 一 这
中国家庭储蓄率反生命周期之谜
中国家庭储蓄率反生命周期之谜作者:于淼高宇宁胡鞍钢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03期摘要:我國居民高水平的储蓄率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都是当前重要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人口年龄转变对储蓄率的影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命题。
通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地区户主年龄同家庭储蓄率表现出与现有文献中发达国家不同的反生命周期现象,即随着户主年龄增加,家庭储蓄率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呈现“U型”曲线关系。
回归结果表明,竞争性储蓄行为提高了我国城镇居民特别是老年城镇居民家庭的储蓄率。
因此,竞争性储蓄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反生命周期现象。
有成年未婚男性成员的家庭,会增加家庭储蓄率,并且未婚男性成员年龄越大,家庭储蓄率越高。
然而有成年未婚女性成员的家庭并未表现出这一现象。
相反,当成年未婚女性成员年龄较小时,其家庭储蓄率反而下降。
为未婚家庭成员购买婚房,是竞争性储蓄行为的关键目标。
对于拥有两套或多套住房的家庭,并不会表现出竞争性储蓄行为;相反,对于只拥有一套房产或无房产的家庭则表现出了竞争性储蓄行为。
房屋价格是影响竞争性储蓄行为的重要因素,房屋价格的升高会显著提高老年家庭的储蓄率。
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为缓解竞争性储蓄压力,促进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政府应当从购买住房这一竞争性储蓄的主要目标入手解决,一方面继续坚决打击囤积房源、恶意炒房等行为,另一方面采取加快多渠道住房供应、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等措施,抑制房价的过快上升。
关键词:年龄结构;生命周期假说;家庭储蓄率;竞争性储蓄中图分类号F063.4;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21)03-0033-10DOI:10.12062/cpre.20201204过去的近三十年里,我国居民的储蓄率经历了大幅增长,从1990年的15.0%增长到2019年的29.9%,当前已高居世界前列[1]。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经历了快速老龄化过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从1990年的5.6%增长到2019年的12.6%。
居民收入增长变化及其对储蓄存款的影响
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居民收入增长变化及其对储蓄存款的影响**:***学号:***************专业:金融学教学站点:临汾广播电视大学入学时间: __ 201103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2013年 3 月 10 日摘要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
居民储蓄倾向的提高和银行存款的下降,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与企业都应充分加以重视。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居民储蓄倾向的提高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好条件,充分利用这种条件,适当增加投资,提高整个经济的生产能力,而不是人为地刺激消费,这也为与投资相关的产业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其次,储蓄倾向的提高客观要求有更多的投资渠道,特别是直接融资渠道,发展资本市场。
发展资本市场的内容之一是完善法规、建立秩序,这当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会发生一定曲折。
把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实业投资基金”中国会有良好的前景,既能满足储蓄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需要,又可避开金融市场发展中难免遇到的一些困难.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存款量也不断的增加。
在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中,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经历了几个显著的增长阶段。
(1)改革开放近十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这一阶段是增长最快的时期。
(2)1989—1996年,进入第二个增长高峰期,存款余额年增长率达31.6%。
(3)1998—2000年,增长率开始一路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股市火爆促进了储蓄的分流,更多的资金从银行流入了股市。
(4)2003—2006年,居民储蓄存款冲破了几个大关:03年9月首破10万亿元,05年超过了14万亿元,06年2月,12月份分别突破15万亿元和16万亿元。
对中国居民高储蓄率的思考
元 ( 据 来 源 : 《 国统 计 年 鉴 2 0 》) 数 中 09 。另 外 ,
计 划 生 育 的严 格 执 行 很 可 能 也成 为 中 国人 均 收入 不 断提 高 的一 个 重 要 原 因 。家庭 人 口多 ,用 于 物
及 医疗 费 用 居 高 不 下 等 ,都 导致 我 国 居 民 在应 对
孩 子 未来 的 教 育 、 医疗 、就 业 等需 求 上 主要 依靠
家 庭 自身 的财 富 积 累 ,这 就会 影 响 家庭 的 消 费支 出 ,促 使居 民更倾 向于储 蓄 。 第 二 ,居 民 可支 配 收入 增 加 ,以致 储 蓄增 加 。 传 统凯 恩 斯 消费 函 数 理 论 认 为 ,总 消 费 和 总 储 蓄 主要 依 赖 于 总 收 入水 平 ,总 消 费 和 总 收入 之 间存
前 ,越 来 越 高 的教 育 成 本 、就 业 形 势 的 不 乐 观 以
国的国 民储 蓄率 从2世 纪7 年代 至今 一直 居世界 前 0 0 列 。其 中18 19 年居 民储 蓄 占国 民生产 总 值 的 99 93 3%以上 ,居 世界 之首 。我 国居 民储 蓄存款 余额 占 5 G P 比重从 17 年 的58 %迅 猛提 高 N 20 年 的 D的 98 .1 o5
纯 收 入 也 由 19 年 的 6 6 提 高 到 2 0 年 的 46 90 8元 08 71
7 . %。2 0 年1 73 6 09 月末 ,我国居 民储蓄余额 已经突 破 了l 万亿元 ,储 蓄率 在全 世界 排名第 一 ,人均 储 8
“居民储蓄行为”资料汇编
“居民储蓄行为”资料汇编目录一、自然灾害与居民储蓄行为基于汶川地震的微观计量检验二、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三、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四、我国房产税改革效果评估及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自然灾害与居民储蓄行为基于汶川地震的微观计量检验汶川地震是中国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这次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自然灾害与居民储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以汶川地震为例,运用微观计量方法进行检验。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学者对自然灾害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对经济增长、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影响。
其中,灾害对储蓄行为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些研究表明,自然灾害会降低居民的储蓄水平,因为灾害会导致财产损失和收入下降,从而增加消费和借贷。
另一些研究则发现,灾害对储蓄的影响是复杂的,可能存在长期和短期效应。
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我们对汶川地震进行了全面的文献研究,以了解灾害的背景、影响和恢复情况。
我们收集了汶川地震受灾区的居民储蓄数据,运用微观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灾害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当地居民的储蓄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在灾害发生后的短期内,居民的储蓄水平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财产损失和收入下降导致的。
然而,在长期内,居民的储蓄水平逐渐恢复,这可能是由于灾后重建和政府补贴等措施的实施。
我们还发现,灾害对不同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的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
本文基于汶川地震,探讨了自然灾害与居民储蓄行为之间的关系。
通过微观计量分析,我们发现灾害对储蓄行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异质性。
在短期内,灾害会导致财产损失和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储蓄水平。
但在长期内,政府补贴和灾后重建等措施可能会促进储蓄的恢复。
我们还发现灾害对不同收入和教育程度的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
饥荒经历、禀赋效应与农地流转--关于农地流转不畅的机理性解释
一、引言通过鼓励农地集中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化解土地细碎化和分散化经营格局是我国近20多年来农地政策的重要导向。
然而,多年政策努力并没有改变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的低效率问题。
2006年至2017年尽管平均农地流转率增速高达20.53%,但同期农地租金年均上升速度是24.6%。
更为重要的是,农地流转主要发生于亲友邻居、同村普通农户之间,其占全部农地流转面积的比例高达88.48%,且有将近90%没签订正式合约。
a 可见,农地流转主要为“村落里的熟人”间的关系型流转,呈现非契约化特征,本质上依然是小农的复制。
围绕农地流转的约束机制,已有文献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讨论。
其中,最主要的是地权残缺和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假说,b 但随着多年农地制度改革和非农收入的持续增加,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并不符合* 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19ZDA115)资助。
作者简介 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杨雪娇,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洪炜杰,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510642)。
a 洪炜杰、胡新艳:《非正式、短期化农地流转契约与自我执行——基于关联博弈强度的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8年第11期。
b 李俊高、李俊松:《新一轮的农村土地流转:理论争论、实践困境与机制创新》,《农村经济》2016年第1期;罗必良:《农地流转的市场逻辑——“产权强度—禀赋效应—交易装置”的分析线索及案例研究》,《南方经济》2014年第5期;徐珍源、孔祥智:《转出土地流转期限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转出农户收益与风险视角》,《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7期。
2021年第4期罗必良 杨雪娇 洪炜杰[摘 要] 中国农村的土地市场并非简单的要素流转市场,其中农民对土地的禀赋效应被视为农地流转不畅及其关系型交易的根源。
但禀赋效应源于何处或者说是否具有情境依赖性,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议题。
山东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8)
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8)(1/15)言语理解与表达第1题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说。
可是立德需要一世的修为,立功太过危险,立言则要皓首穷经,这都是太难的事,比不上立名来得容易。
在这个市场的时代,成名可以很快,只要成了名人,没学问也可以成为大师,自有一帮徒众会去吹捧。
市场时代会形成一种轻薄速食的文化,透过媒体来表演,已成为唯一的标准,立名也就取代了立德立功立言。
作者对“立名”的态度是:A.肯定B.否定C.不置可否D.既肯定又否定下一题(2/15)言语理解与表达第2题每种事物都有它的价值,就像我们无法比较木器、玉器、瓷器哪种更珍贵一样。
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按照自身条件打造人生,那就应该由他去;家长强行扭转,按照自己的思路、甚至按照社会上的高薪标准去设计他,出来的顶多是批量生产的优质商品,虽然也会有升值空间,但绝不会是“稀世藏品”。
以上文字想表达的观点是:A.藏品的价值在于他自身的存世量与工艺特质B.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C.家长应该按照孩子自身的特点去培养孩子D.每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孩子也一样上一题下一题(3/15)言语理解与表达第3题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好大喜功、贪大求洋导致的浪费与失误屡见不鲜,因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导致拔苗助长、不计后果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这是因为“大干快上”并没有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确立而自行消失,有的地方、有的干部仍然把“发展是硬道理”误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仍然把“又好又快”发展理解为只有“快”才能称得上“好”,轻视了快速增长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忽视了扩大规模后结构调整的紧迫,致使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棘手的矛盾和问题。
本文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A.“快”让人们看到了迅速发展带来的显著变化B.快速增长既来自对物质匮乏与经济滞后的焦虑,更来自对迅速发展改变现状的渴望C.这些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似乎已经习惯了追求“快”的政绩D.发展应告别一味求快,回归科学理性上一题下一题(4/15)言语理解与表达第4题新媒体编织的世界成了不少人逃避现实的精神寄托,因为在新媒体的空间里,我们似乎能够更加自我,更加安全,更加虚拟。
对我国居民的储蓄行为和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对我国居民的储蓄行为和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作者:张旋来源:《海峡科学》2009年第02期[摘要] 运用预防性储蓄理论和缓冲存货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与储蓄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
建立消费模型,证明我国消费行为存在―过度敏感‖现象,并对这些实证结果做出解释。
实证结果更好地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这也印证了建设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理论缓冲存货模型过度敏感1 引言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LC/PIH)是近年来研究储蓄的主要理论框架,但是对许多消费行为不能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预防性储蓄理论,作为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一个实用并且前景广阔的扩充,强调储蓄不仅仅是为了在生命周期内扩展配置其资源,同时也是为了对不确定性事件加以保险。
预防性储蓄假说在吸收了理性预期思想的基础上,将不确定性引入分析框架,从而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来考察消费者的跨时优化选择行为。
预防性储蓄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水平的急剧下降而进行的储蓄,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收入和支出的变动所至,不确定性与财富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不确定性越高,财富的积累就会越多。
较大的收入不确定性会提高预防性储蓄。
在预防性储蓄模型中,通常消费者有一个最佳的财富与收入之比的目标值,如果实际比值高于目标值,消费将大于收入,财富总值将下降;如果比值低于目标值,消费将小于收入,财富值就会增加(Lusardi,1998)。
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不确定性的增长将导致更多的储蓄,采用预防性储蓄假说研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下的居民储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对于预期的将来收入不确定而拥有较低的当前财产的人,其收入的暂时性变化的边际消费倾向要大于其他人;具有相对风险厌恶的理性人对暂时收入过度敏感,储蓄过多,并有较高的消费的预期增长率(Zeldes,1989)。
本文首先利用缓冲存货模型分析家庭的收入和消费过程。
居民储蓄行为的再解释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陈冠宁
在 已 有 的 研 究 中 ,李 扬 和 殷 剑 峰 (2005)从 人 口 结 构 变 化 、 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的综合角度,分析了中国高储蓄
率以及与之相伴的高投资率等问题。 王德文(2004)等从人口 结构转变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结果表明,人 均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是决定储蓄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人 口结构转变对储蓄率也有显著的影响。 郑长德(2007)运用面 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人口结构转变对各地区储蓄率的影响,分 析表明,储蓄率和少儿抚养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同老年抚 养 比 之 间 存 在 正 相 关 关 系 。 Wei 和 Zhang(2010)认 为 传 统 观 点不能充分解释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率现象, 发现男女性别比 例失调(男多女少)是解释高储蓄率的重要因素(男性为寻找 配偶而进行竞争性储蓄)。 可见,他们大多是从实证的角度探 讨影响储蓄率的因素,并且使用的数据基本上是 1978 年后的 数据。 本文中,我们试图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框架下,对 各个时期的居民储蓄行为做一个统一的解释, 并从实证的角 度寻找支持。
(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本文首先从中国居民的消费和收入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入手,运用有关的消费理论,对各个时期所表 现出来的现象作了一些探索性的解释。 结果发现,只要结合各时期中国经济社会政策实际,其实这些消费行为可以 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一个框架下作出解释,也就是说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表现出来一致性,并且得到了实证上 的支持。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出现低迷的关键时期,要帮助中国经济筑底回升,一项最有效的措施是拉 动内需,这就需要制定稳定居民收入杂的。 于是在 1950 年代,莫迪利安尼和弗里德 曼提出了生命周期— ——持久收入假说, 他们基于社会上大多 数人们选择稳定生活方式的假定, 将人们一生的消费与一生 的收入联系起来, 即人们会在其一生中平均地分配其一生的 资 源 ,其 含 义 在 于 :(1)在 一 个 既 定 的 时 期 ,个 人 消 费 不 是 由 该 期收入决定 ,而是由整个一生的收入决定 ;(2)持久收入的边 际 消 费 倾 向 (MPC)很 大 ,而 暂 时 性 收 入 的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MPC) 较 小 ,或 说 暂 时 性 收 入 对 消 费 的 影 响 小 ,对 储 蓄 的 影 响 大 ;(3) 个 人 可 以 利 用 储 蓄 或 借 款 来 平 滑 消 费 路 径 ;(4)储 蓄 是 未 来 的 消 费 。 可 见 ,生 命 周 期 — — — 持 久 收 入 假 说 是 从 微 观 主 体 的 决 策 行为来解释储蓄和消费行为的。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陈仕婷一、中国高储蓄率概况(一)储蓄率的定义居民可支配收人一部分用于投资,而另一部分用于消费,其中用于投资部分会作为储蓄存人商业银行。
狭义上,储蓄率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所占的百分比。
现代经济学认为,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中除去用于消费的部分,其余全部为储蓄部分。
而在我国,居民个人可支配收人除去用于消费的部分和用于社会保障的部分,其余的均为储蓄部分。
本文所讨论的储蓄率为居民在耻银行的储蓄。
(二)中国高储蓄率的概况中国储蓄率的特点十分明显,即居高不下。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储蓄率是34%,然后一直保持高储蓄率,并不断攀高,21世纪初达到40%左右,而目前已经超过了53%。
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正努力进行经济改革,希望经济由投资拉动型转向为需求拉动型,从而使经济的增长更加稳定更有后劲,在这一背景下经济增长在目前以及未来在更大程度上是由需求决定。
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是,低储蓄率使得资本积累不足,进而导致投资率过低,阻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
但中国的实际情况与之大相径庭,我国自改革开放开始就拥有较高的储蓄率,高储蓄率在投资拉动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目前情况下,造成高储蓄率的原因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各项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尤其体现在社会医疗保险及养老等制度上,国民出于对未来的担忧造成高储蓄率。
其副作用在于国民在等量资本情况下提高储蓄额,降低了购买力,不利于扩大内需,抑制消费,进而对经济持续平稳增长造成影响。
这就是中国社会现阶段经济转型过程中,宏观经济所体现出的主要问题:国内需求不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国民消费所占GDP比重不是逐年递增而出现负增长。
以此来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居民储蓄率,适度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二、中国高储蓄率的成因以储蓄的主体来区分,我们可以将其细分为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三方面。
将这三部分与国外相对比可以发现造成中国现有高储蓄率的原因是居民家庭储蓄偏高、其所占比重较大所引起的。
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为吗?——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
s High HHale Waihona Puke usehold Saving Rate
作者: 程令国[1];张晔[2]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2]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贸易系,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210093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 页码: 119-13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8期 主题词: 经济起飞;饥荒经历;居民储蓄率;消费习惯
摘要:本文对我国的居民高储蓄率提出了一个新解释,认为我国居民偏爱储蓄的特性很可能 与经济起飞之前人们遭受长期物质匮乏的经历有关。作为物质匮乏的一种极端形式,我国 1959--1961年大饥荒为检验这一假说提供了一个自然实验。为此,本文使用2002年中国家庭 收入项目调查(CHIPs)数据,估计了大饥荒对家庭储蓄行为的长期影响。我们发现,在控制 收入等其他因素后,那些早年经历较严重饥荒的户主家庭表现出更高的储蓄倾向:饥荒程度每 上升1个点,家庭储蓄率大约提高23%-26%。这说明早年的饥荒经历确实对人们成年后的家庭 储蓄倾向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在早年时期受大饥荒影响的人们,目前正是我国社会中有较高 收入的年龄群体和储蓄主体,他们的高储蓄倾向或许是整个社会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
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来源:《时代金融》2021年第13期摘要: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步骤如下:引入四个主要因素,建立储蓄函数,利用所选取的各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最后运用统计和计量分析检验得出结论: GDP年度增长率和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对居民存款储蓄率影响较小,而储蓄利率对居民存款储蓄影响较大。
关键词:居民储蓄率储蓄函数回归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
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高储蓄率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抑制了我国消费,导致内需不足,从而使得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步伐减缓[1]。
为了能够更好地深入了解各种因素对于城镇居民储蓄率的直接影响,本文将以2002—2016年城镇居民数据为样本,引入了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一年期存款利率和GDP 年度增长率四个变量,并综合运用 EViews10 软件对被解释的变量城镇居民存款率进行回归分析。
二、文献综述曹志强、崔文俊认为,我国居民储蓄率不断升高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所决定的,同时房价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居民储蓄率的节节攀升[2]。
袁霓对居民储蓄的研究表明,老人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存款率具有正向影响,对农村居民存款率的影响却是负向的[3]。
丁莹的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即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会降低居民储蓄率,但影响不明显[4]。
许傲对影响居民存款率的研究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存款所占的比重就会越高,即收入对存款的影响是正向的。
并且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货膨胀率越高,人们的消费意愿以及消费能力就会下降,相对存款的部分就会降低[5]。
三、变量选择许多因素都能影响居民储蓄率。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人们的储蓄水平主要受到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储蓄率偏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储蓄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内容摘要:从纵向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储蓄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代初期的34%最高升至2008年的53%,目前仍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
从横向看,2011年美国储蓄率是15.8%,日本是21.7%,欧盟27国是20.3%,印度是32%,巴西为17.2%,新加坡为51.5%,中国是50.3%。
除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外,可以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
我国之所以能保持如此高的储蓄率,可能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1)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住户部门消费倾向总体偏低;(2)社保体系不健全,住户部门因此需为子女教育、住房和未来的养老、医疗进行大量储蓄;(3)经常项目长期顺差推高储蓄率;(4)政府和国有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高,且两级政府大量参与投资活动。
关键词:储蓄率可支配收入经济增长一、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住户部门消费倾向总体偏低一般来说,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家庭,而储蓄倾向则相反。
因此,如果国内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必然会导致住户部门整体消费倾向偏低,而储蓄倾向偏高。
从全球范围看,目前收入分配最为平均的是欧元区国家和日本,其税后基尼系数大都在30%以下;而收入分配最为悬殊的多是非洲国家和南美国家,其税后基尼系数普遍在50%~60%。
我国总体属于收入差距偏大的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47.3%,虽然已连续5年下降,但仍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的收入分配警戒线。
因此,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是导致我国储蓄率总体偏高的重要原因。
二、社保体系不健全,住户部门因此需为子女教育、住房和未来的养老、医疗进行大量储蓄社会保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因此,因社保体系不健全而导致高储蓄这一理由本不应被过分强调(例如印度的社保体系远不如中国,但其储蓄率却明显低于中国)——而应将它归入到由于居民收入差距大而导致高储蓄这一理由当中去。
2024江苏公务员省考专项刷题 (1)
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片段阅读、文章阅读、选词填空三类。
1.中国的邻邦日本,正在遭受“人口少子化”的困境。
1999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被称为“1.57%危机”。
2006年,这一数字下降到1.04%。
日本媒体惊呼“少子化已达危害国家兴衰地步”。
与此同时,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少子化问题也日渐浮现。
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0到16岁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6.60%,比2000年下降了6.2个百分点,总和生育率约为1.18%。
人口学家惊呼,中国已经步入最低生育率和严重少子化国家的行列。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中国少子化的现象尚未引起国人的足够关注B.少子化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C.中国少子化程度严重,总和生育率低于日本D.我们要重视人口少子化问题所带来的威胁2.世人心灵深处均多少缺乏安全感,都有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的需要,人们将这种由此形成的本能的渴望称之为“救赎”。
西方文化反映了游牧民族先民的感受,因而当现有的水草用罄时,要找出路永远是寻求外在的绿洲。
相反的,中国文化反映了大陆性农民祖先的感受,若今年收成不好,办法不外是就地从自我努力开始,譬如修筑灌溉管道、改进土壤与种子等等,以期来年的庄稼有质与量的增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形成东西方“救赎”观念差异的历史背景B.东西方“救赎”观念的差异源于其文化内涵不同C.东西方文化对“救赎”有着不同的认识D.自我改良才是“救赎”的正确途径3.部分人在讨论冤假错案时总是倾向于把公安干警给极端化为一个亢奋的、具有惩办冲动、合法伤害动机的怪兽,由此进一步解释或暗示警察在调查过程中的罗织和构陷。
非但如此,他们还用“命案必破”为代表的职务晋级机制暗示公安干警办案的晋升“所欲”,从而让自己在舆论场中居于一种道义上的优势,因为他们的话里至少暗示着公安干警侦破案件不是为了“保一方平安”,而是为了自己的位子和帽子。
这段文字的目的是:A.揭示公安干警侦破案件的真实动机B.解释部分人对公安干警办案工作的误解C.指出“命案必破”要求的不合理性D.探讨冤假错案产生的体制机制原因4.虽然知识产权本质上是程度不一的知识垄断,但是由知识产权引起的知识垄断情形中的“垄断”含义与传统的反垄断法中“垄断”的含义有很大区别。
计量经济学-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设计南京审计学院2021 级金融院题目: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学生姓名__学号专业班级___ _ __2021年12 月12 日摘要: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变化之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自1949年以来,中国储蓄率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呈不断上升趋势,因而高储蓄率也被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虽然高储蓄率总是会导致更高的收入及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并非储蓄率越高越好,必然会存在一个最优的储蓄率。
这使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开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探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根底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初步预测,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关键字:居民储蓄CPI GDP 存款利率股票市值物价指数一,文献综述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开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缺乏。
所以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的实际GDP平均每年增长9%左右,而资本的净边际产量即MPK-δ,约为0.9%。
我国的资本收益MPK-δ=每年0.9%,大大低于经济的平均增长率〔n+g=9%〕。
可见,我国的资本存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律水平。
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水平已经偏高,而消费率那么偏低。
所以我们应该降低储蓄率,减少投资,把收入的更大份额用于消费,这样就会立即提高消费水平,并最终到达更高消费水平的稳定状态。
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
我国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缓慢下降的,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储蓄存款增加越多;反之也成立。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李扬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李 扬 殷剑峰 内容提要: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为基础,从收入分配和部门储蓄倾向等两个方面对居民、企业和政府等国内三个部门的储蓄率进行了比较分析。
我们发现,尽管居民部门的储蓄率最高,但是,自1992年以来,它实际上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部门获得的劳动报酬、财产收入和再分配收入均有所下降;企业储蓄率呈现缓缓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在于其主要支出———对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支出和利息支出长期被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政府储蓄率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的低位徘徊之后,于2000年以后急剧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同时政府部门的储蓄倾向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为了实现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经济运行应全面转向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为重点的轨道上。
为达此目的,加速财政政策向公共财政转型,增加公共支出和对居民的福利支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的支付水平,应成为今后我国宏观调控的长期任务。
关键词:储蓄率 资金流量表 收入分配一、引 言中国的储蓄率明显地高于其他国家,并且还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根据GDP的支出法统计, 2005年中国的储蓄率达到了47.9%,不仅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水平,①而且还比“六五”开端的1981年上升了近15个百分点(图1)。
中国的储蓄率之高及其持续时期之长固然令人困惑,它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更为棘手。
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供给面,高储蓄率显然构成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另外两个表现在需求面上的突出问题———居高不下的高投资和规模不断扩大的高顺差———的物质基础。
2005年中国的投资率达到了43.4%,比1981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而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则在同年达到了4.5%的创纪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为吗?*———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程令国张晔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的居民高储蓄率提出了一个新解释,认为我国居民偏爱储蓄的特性很可能与经济起飞之前人们遭受长期物质匮乏的经历有关。
作为物质匮乏的一种极端形式,我国1959—1961年大饥荒为检验这一假说提供了一个自然实验。
为此,本文使用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 )数据,估计了大饥荒对家庭储蓄行为的长期影响。
我们发现,在控制收入等其他因素后,那些早年经历较严重饥荒的户主家庭表现出更高的储蓄倾向:饥荒程度每上升1个点,家庭储蓄率大约提高23%—26%。
这说明早年的饥荒经历确实对人们成年后的家庭储蓄倾向具有重要影响。
考虑到在早年时期受大饥荒影响的人们,目前正是我国社会中有较高收入的年龄群体和储蓄主体,他们的高储蓄倾向或许是整个社会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经济起飞饥荒经历居民储蓄率消费习惯*程令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邮政编码:100871,电子信箱:chenglingguo@gmail.com ;张晔,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210093,电子信箱:zhangyenju@gmail.com 。
感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姚洋教授的指导,感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谢建国、皮建才老师的建设性意见和评论,感谢匿名审稿人有益评论和建议,当然文责自负。
一、引言为什么中国人偏爱储蓄?一种颇具影响力的解释是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的“人口红利说”,即在我国目前较为年轻的人口结构下,老年抚养比较小,储蓄人群的比重大,因此整体储蓄率较高(Modigliani ,1970;Modigliani &Cao ,2004)。
但这一结论在中国家庭层面的近期研究中并未得到证实(Chamon &Prasad ,2008)。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转型时期的各种制度变革,如失业、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社会保障相对滞后促使中国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Blanchard &Giavazzi ,2005;Chamon &Prasad ,2008;Chamon et al.,2010;何立新等,2008;杨汝岱等,2009)。
但这一观点则难以解释2003年以来中国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市场化程度已经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居民储蓄率为何仍居高不下。
也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中国居民高储蓄率进行研究,比如黄少安(2005)探讨了中国父母对子女的遗赠动机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陈斌开等(2010)研究了户籍制度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等等。
与已有文献不同,本文提出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
我们认为,人们的消费-储蓄行为不仅受制于预算和商品价格本身,还受制于以往的生活经验和行为模式。
因此,我国居民偏爱储蓄的特性很可能与经济起飞前人们遭受长期物质匮乏的经历有关。
为此,我们以1959-1961年大饥荒为例,检验了户主的饥荒经历对家庭储蓄行为的长期影响。
我们的研究证实,在控制收入等其他因素后,早年经历较严重饥荒的户主家庭表现出更高的“节约欲”和储蓄倾向。
考虑到在早年911受大饥荒影响的整整一代人,目前正是我国社会中有较高收入的年龄群体和储蓄主体,其旺盛的“节约欲”或许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居民储蓄率。
我们的灵感来自于对经济生活的观察,但前人关于消费习惯与储蓄倾向的研究也给予了我们启发。
早在Marshall(1898)就发现消费习惯的存在,即人们当前消费的效用水平受到过去消费的影响。
Deaton(1992)、Carroll&Weil(1994)进一步指出,习惯导致消费对未预期到的收入增长反应迟钝,从而在短期内形成了较高的储蓄率。
在此基础上,Carroll et al.(2000)认为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收入的提高,但消费惯性的作用使得人们倾向于保持原先的低消费模式,导致高储蓄率形成。
这一观点为理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高储蓄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然而,前人的研究并未说明发展中国家的高增长低消费模式为何得以形成和保持。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注意到了曾经的饥荒或长期物质匮乏经历对人们储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曹树基(2005)发现,人们对饥荒是有历史记忆的。
经历过较严重饥荒的地区人口更珍惜粮食,并有一套应付饥荒的办法(比如更多的粮食储藏)。
Harbaugh(2004)则认为对大饥荒的记忆是中国居民倾向于高储蓄的原因,且饥荒强度和居民的储蓄倾向正相关。
徐滇庆等(2005)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存在所谓“第一代人效应”,即长期遭受物质匮乏的第一代人在经济和收入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仍然保持了原先节约的消费习惯,因而有较高的储蓄率。
美国2008年12月3日的《纽约时报》干脆将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归结为“对饥荒的记忆和不完善的社会安全体系”①。
然而,中国乃至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居民高储蓄率是否与群体性的饥馑经历有关,并没有得到严肃的验证。
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提出了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为探讨我国乃至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起因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是我们的研究可能首次评价了大饥荒对个体的偏好选择以及宏观经济的长期影响。
三是本文也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从微观机制上证实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偏好和习惯形成。
人们的消费-储蓄行为受到其早期经验,甚至遥远的童年时期经验的影响。
其余章节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大饥荒的历史背景,并提出我们的理论假设;第三部分介绍了本文的数据来源、变量及描述性统计;第四部分阐述了本文的识别策略和模型设定;第五部分是结论和讨论。
二、历史背景与理论假设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个饥荒频仍的国家。
而最近一次全国性的严重饥荒出现在1959—1961年。
发生大饥荒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苏联索债和政策失误(彭尼·凯恩,1988)。
饥荒几乎涉及了中国所有的省份和地区,目前大约年龄在49岁以上的成年人都经历过这次大饥荒。
大饥荒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首先,大饥荒带来了死亡率的急剧上升。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1956—1958年全国死亡率仅1.14%,而在1959年上升到了1.45%,1960年更激增到2.54%,1961年有所下降,但仍达到1.44%。
②与此同时,妇女生育率也急剧下降。
在大饥荒之前,39岁的妇女大约平均生育5.6个孩子,但这一比例在1961年下降到3.01(Peng,1987)。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自然状况、地区政策、人口状况,以及灾害的严重程度不同,各地承受饥荒的冲击并不完全相同。
其中安徽、四川、贵州等地的饥荒最为严重(曹树基,2005)。
一个家庭主要通过几种途径来应付饥荒。
首先是减少粮食消费,尽量使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得021①②参见Andrew Jacobs,2008,China’s Economy,in Need of Jump Start,Waits for Citizens’Fists to Loosen,December3,http://www.nytimes.com/2008/12/03/world/asia/03iht-03china.18352138.html。
数据来源: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办公室,转引自彭尼·凯恩(1988)。
以保存。
同1957年比较,1960年农民消费水平下降22.8%,1961年下降21.4%,非农民消费水平1961年下降26.1%,1962年下降23.5%(李子超,1990)。
其次是拓宽粮食获得渠道,或是动用储蓄或借贷高价购买粮食。
饥荒期间,城市家庭除了国家计划供应的商品外,可以用货币购买高价商品,或黑市交易来获得额外的食物,当然价格极为昂贵。
①因此,如果一个城市家庭有足够的收入或储蓄,家庭成员也可以吃得比周围的人饱些。
在农村,由于农民需要上缴公粮以供应城市,而国家的征购额又往往超过农民的负担,因此家庭生存的关键在于能否保存一定的余粮。
在黑市交易方面,农民由于较为贫困,加上饥荒时期粮价猛烈飙升,农民微薄的货币储蓄对家庭生存的帮助并不大。
我们推测在这种情况下,大饥荒对幸存者的储蓄行为可能造成了两方面的长期影响:一是在饥荒中度过童年时期的幸存人群形成了节俭的消费习惯。
童年时期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的整个发展阶段(张向葵,2002)。
在大饥荒中得以存活下来的儿童,大多都经历过仅能维持生存的消费水平。
Becker (1992)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偏好和信念形成,并对成年后的欲望和选择产生影响。
因此,即使这些饥荒中幸存的儿童在成年后生活环境发生显著性改变,收入水平或财富有了显著提高,但孩提时代养成的节俭习惯仍然持续对其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研究证明,节约型消费习惯的影响越大,人们的储蓄意识就越强烈(Seckin ,2000;Carroll et al.,2000)。
这意味着,在大饥荒中形成节俭消费习惯的人们,往往将收入增长的大部分结余下来而转化为储蓄,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储蓄倾向。
另一方面,已有研究发现,人们的效用水平往往取决于当前消费与过去消费的比较,因此逐渐小幅的提高生活水平,而不是一下子将消费量提升到高标准,将使人们的效用达到最优化(Becker ,1992)。
所以,相对节俭的生活方式也是符合人们理性的最优选择。
二是大饥荒的惨烈记忆,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心理创伤,造成了非理性的预防性心理动机。
心理学派认为,人类行动的依据来源于人们对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的记忆。
通过条件反射和学习,人们会形成对当前和未来行动的指导(弗洛伊德,1915)。
尤其是童年经验,将对人们的心理倾向、人格结构等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从童年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等。
惨烈的大饥荒使未成年人过早地体验到了生存的艰难与困苦,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影响。
早年的饥荒经历对人们的身心发展至少造成了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缺失补偿心理。
童年时期造成的缺失体验,人们往往在后来的生活中寻求满足和补偿。
已有研究发现,大饥荒往往导致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和成年后的大吃大喝错配(Gluckman et al.,2005)。
二是对饥饿的恐惧记忆可能引起非理性的预防性储蓄行为。
童年时期食不果腹的经历,将引起孩子们巨大的心理恐惧,并影响其成年后的行为选择。
由于只有积蓄的家庭才能在饥荒中较少挨饿,孩子们过早地认识到了储蓄对于生存的重要性。
正如Schlag (1999a ,1999b )模型和社会认知的经验检验所发现的,个体倾向于模仿过去成功的行为模式,即使环境发生了改变。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不断增加的储蓄能够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即使成年后不再真实面临饥饿的危险,但他们依然倾向于增加储蓄,异常珍惜粮食和金钱(曹树基,2005),因而表现出更高的储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