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满分:100分命题人:崔丽娟校对人:李志宇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多选题在题号前已标出,其余为单选,全部选对者得4分,选对但不全者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B.2012年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肯尼亚黑马卡麦斯•皮特以2小时07分37秒获得冠军,这里2小时07分37秒表示时刻C.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3.(多选)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
由图可知:A.在时刻t1, a车与b车在同一位置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 到t2这段时间内, 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加D.在t1 到t2这段时间内, 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4.A、B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t1时刻前,B物体始终在A物体的前面B. 在0- t1这段时间内,B物体的位移比A物体的位移大C. 在t1时刻前,B物体的速度始终比A物体增加得快D. 在t1时刻两物体不可能相遇5.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百米赛跑中,以9.99s的成绩成为突破10s大关的第一个亚洲人。
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时的最大速度约为11.60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A. 11.60m/sB. 10.01m/sC. 9.99m/sD. 9.28m/s6.(多选)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B.AB之间一定存在弹力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D.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7.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t—t图象如图所示,则: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 C.质点在l s末速度为1.5m/sD.质点在第l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
只要你在读XXX、XXX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XXX、XXX同样的诗心。
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
XXX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XXX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XXX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XXX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
有次,XXX问XXX:“贫而无谄,富而无骄,XXX?”XXX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XXX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XXX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
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
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回响反映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打动长短常重要的。
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分歧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了解。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语言文字使用)和第Ⅱ卷(阅读与写作)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语言文字使用一、语言文字使用(7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准确的一项是()(1分)①今年全市运动会最大的看点就是男子百米决赛,发令枪一响,百米运动员们豕突狼奔....,为了争夺冠军拼尽全力。
②我上高中后家里负担日益加重,父母亲外出打工长年难归。
我要率先垂范....,给弟弟给个榜样,不让父母的辛苦白费。
③钱锺书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其用词运斤成风....,最可表现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④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
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⑤李嘉诚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其庞大的家族企业拥有数百亿资产,但并没有像其他家族企业那样传出兄弟阋墙....的丑闻,这也是长江实业在商场中屡创佳绩的重要原因。
A.②③B.②⑤C.③⑤D.①④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B.今年5月,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将共建合作平台,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C.丽江古城5A级景区整改工作方案提出,要增强对景区从业人员文明服务意识的教育引导,持续增强从业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善待每位游客,维护古城现象。
D.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会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达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
但是,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小品有点矫情、煽情。
3.下列各句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句是()(2分)A.某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获悉对方的父亲获得国家杰出科学奖时,马上说:“我代表观众对令尊的获奖表示祝贺和慰问,希望再接再厉。
”B.某青年向某作家请教,青年在信中写道:“拙作您是否收到?如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能够来信或打电话给我,我一定不吝解答。
辽宁省沈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2024-2025学年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4分)【阅读材料】雨中的歌那年夏天,连日大雨,河水漫过堤岸,淹没了村庄的低洼地带。
村里的广播一遍遍地播放着防汛通知,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加固河堤,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洪水。
我那时还只是个孩子,对这样的场面充满了好奇与恐惧。
雨滴打在屋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自然界的音乐家在演奏。
那天傍晚,我和几个小伙伴决定去河堤上看看情况。
我们穿着雨衣,脚踏水鞋,小心翼翼地穿过泥泞的小路。
河堤上已经站满了人,他们有的在搬运沙袋,有的在指挥交通,还有的在观察水位。
在一片忙碌之中,一个特别的声音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有人在唱歌。
那是一个中年男子,穿着破旧的雨衣,手持一把吉他,站在临时搭建的避雨棚下。
他的声音并不嘹亮,但唱得很投入。
周围的人们都被歌声吸引过来,暂时忘记了手中的工作。
他唱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一首老歌,但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听起来却格外动听。
雨还在下,但似乎变得柔和了,仿佛也在随着旋律轻轻摇摆。
歌曲结束时,人群爆发出一阵掌声。
男子微笑着向大家致意,然后继续唱起了另一首歌。
那一刻,我看到了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看到了他们眼中闪烁的希望。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他的歌声就像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穿透乌云,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
【问题】1.(3分)本文的背景是什么?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营造氛围?2.(3分)为什么中年男子的歌声能够吸引周围的人们?请简要分析。
3.(4分)“雨还在下,但似乎变得柔和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2分)本文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5.(2分)根据文章内容,请你给这篇文章拟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1.背景是夏天的村庄遭遇洪水,村民们正在河堤上忙碌。
通过描绘雨滴打在屋檐上的声音和村民们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场景来营造氛围。
2.中年男子的歌声之所以能吸引人们,是因为它在紧张的防汛工作中提供了一种精神慰藉,让人们暂时忘却烦恼,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气魄(pò)振奋(zhèn)呆滞(zhì)B. 气息(xī)呕心沥血(lì)纷至沓来(tà)雕梁画栋(diāo)C. 神采飞扬(yáng)纵情任性(xùn)雕虫小技(cháo)青出于蓝(qīng)D. 遥想(yáo)融会贯通(huì)比翼双飞(yì)赏心悦目(sh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作息,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C. 我对他的关心和照顾,使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D.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
3. 下列词语中,与“奋发向前”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B. 勇往直前C. 振奋精神D. 勇攀高峰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如画。
B.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知识的海洋里辛勤耕耘。
C. 爱情就像一杯美酒,越陈越香。
D. 这座城市的夜景犹如一幅画卷。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脱颖而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B.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
C. 他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希望的土地。
D.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什么现象?8.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英勇斗争,展现了怎样的精神风貌?9.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了他的什么才能?10. 《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取经,克服重重困难,体现了怎样的品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及主题。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社会给人两个相互矛盾的印象:一方面,它十分注重平等;另一方面,它又十分注重纲常伦理,表现出严格的等级秩序。
不过,无论如何解释这种印象,它至少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同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差异两个问题。
在西方由正义原则加以处理的人与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同样存在,而且同样也需要某种协调机制。
概而言之,从功能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对这一关系的处理,是通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仁”是对他人之爱,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孟子进一步指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亲亲,仁也。
”并且孟子认为,这种爱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
同情即同样的感情,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一心理事实的体现。
因此,“仁”的生发机制,是一个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过程,即把对亲人之爱扩展为对邻人之爱,再扩展到对天下人之爱,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与“仁”所体现的“合和”精神不同,“礼”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纵向)、亲疏厚薄(横向)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反映“别”与“分”的一面。
“礼”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礼,国之干也。
”“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有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者因此也被称为“礼治社会”。
儒家强调“礼”治,但目的不是造成一个等级森严、上下隔阂的社会,而是通过“礼”的规范与约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
用以平衡“仁”与“礼”的就是“义”的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献中,“义”是一个含义比较丰富的概念。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课文详解《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课文详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四书章句集注》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二、中心思想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首先用六个排比,举用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在经受了艰苦磨难后,终成大事。
接着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接受磨练的好处,由个人上升到国家,最后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三、解词四、原文填空1、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客观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经历磨难的好处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作用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的论点段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五、习题1、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针对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的。
第一段用排比的修辞列举六个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他们的事例有何作用?(11年考纲)①六个人都出身卑微贫贱,经历磨难而终成大业。
②为证明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3、第一段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文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怎样的人?孟子认为担大任的人必须经历那些方面的历练?(09年考纲)①“是人”指文中所提及六人及与之有相同经历的人及成大业前经历磨砺的人。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区域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专题分层训练——语言文字运用Ⅰ(含解析)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区域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专题分层训练——语言文字运用Ⅰ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很多人都以为,买眼镜时送的那块布就是擦眼镜的布。
其实不然,①,避免眼镜与眼镜盒发生磕碰。
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眼镜布材质都不够细腻,并且布上和镜片上容易存留灰尘和细小的异物,如果直接用眼镜布干擦,就相当于在用小颗粒摩擦镜片。
镜片的灰尘或油污,其实大部分是我们睫毛上的油脂、脸上的角质、空气中的细小沙砾等。
因为是沙砾,它们虽然看起来很弱小,但实际上从镜片及镀膜来说是非常坚硬的。
若用眼镜布在留有沙砾的眼镜上干擦,就会越擦磨损越严重,最终会让镜片“伤痕累累”。
我们看着镜片表面虽然是透明的,但其表面其实分布着②:有增加透光度的,有增加抗磨性的,还有增加防污能力的。
所以擦拭眼镜并非是擦拭眼镜片本体,而是擦拭镜面上附着的镀膜。
如果镀膜或者镜片的质量不太好,再加上不正确的擦拭手法,镀膜就会破损,甚至会直接脱落。
如果失去镀膜的保护,③。
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伤痕累累”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C.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D.调查队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结合前后语境,分别指出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要深入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我们就把建筑物与产生它的社会历史环境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惊奇地发现一个新世界,看到建筑艺术在某些方面有其它艺术不能比拟的文化意义。
②相比于其他一些造型艺术门类而言,建筑与生活的关系显然密切、广泛得多。
大部分造型艺术作品都只与人类精神生活的某一方面发生联系,但建筑却几乎与人类的全部生活即从最初级的物质生活到最精微的精神生活都发生联系。
这只要看看建筑类型的多样性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人类的一切生活生产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政治、宗教、教育、医疗、交通、体育……总之,生老病死的一切,没有一样能离得开建筑。
建筑既然建立在如此广阔的生活土壤之上,就必然会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还要多方面、多层次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最广泛地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美的追求,这一特性,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必然性。
③建筑拥有丰富的艺术语言,使建筑拥有了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可能性。
建筑艺术本性的表现性与抽象性,使它具有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特点,直接给人以诸如轻灵或凝重、宁静或骚动、冲和或繁丽、朴质或富丽、淡泊或威严、清丽或庄重等明晰的感受,迅速激起强烈的情感火花,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有效性。
④建筑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与文化整体的同构对应关系,它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的映射。
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自浅而深,有同形、同态、同构等层级。
同形就是与生活中某一对象的表面形相上的对应,同态是与一群对象的存在势态上的对应,同构是与文化整体的深层结构上的对应。
明清北京和北京宫殿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高度发展的专制集权意识和后期儒学一整套宗法礼制观念,皇权是一切社会生活的中心,这些观念,几乎已成了当时的一种全民式的群体心态。
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C(C项颠倒因果,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说“‘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道”之无形是因,“不可名”才是果。
)2.D(D项理解有误,文章第四段比较“道”与“存有”的异同,是为了证明老子的“道”是不断运动着的变动体。
)3.A(A项曲解文意,根据文意,老子用“道”来称呼那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它“不可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B(村民提着东西来陪父亲喝酒并不能说明乡亲们的虚伪、自私。
)5.①一语双关。
XXX家的“传家宝”,表面上指蓑衣、竹篙及渡船,实际上指春子家世代知恩感恩的精神。
②“传家宝”是小说的线索。
整篇小说围绕着父亲期待儿子继承“传家宝”、儿子如何继承“传家宝”展开。
③“传家宝”暗合了小说的主旨。
XXX虽然没有像父辈那样义务摆渡,但却用自己的智慧传承了家族的感恩精神,而这正是XXX家的“传家宝”。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如答“引起读者兴趣”给1分;如有其他概念,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①这样安排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小说前半部分写春子“无端的怨恨”“隐隐的不满”以及与父亲的“争吵”,使得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但另一方面,这样的结尾又照应了上文“春子摆渡收费”,面对村民的假意关心XXX淡淡一笑、毫无失落等情节,给这些情节一个合理的解释,使这个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②丰富了人物形象。
XXX出资建桥,既不负父亲的期待,报了乡亲们的恩情,又可一劳永逸,方便了乡亲们渡河。
小说塑造了一个孝顺感恩、智慧多能的新时代青年形象。
③深化了小说主旨。
小说结尾通过交代出“春子出资建桥”的事实,不仅赞颂了代代相传的感恩精神,也褒扬了在新的时代、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智慧。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二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满分:150分命题人:刘铭 王志良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则它的否命题为假 (B )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为真 (C )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命题为真 (D )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为真(2)如果命题“()p q ⌝∨”是假命题,则正确的是 ( )(A ),p q 均为真命题 (B ),p 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C ),p q 均为假命题 (D ),p q 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3)命题“p :x ∃∈R ,使得2220x x -+≤”的否定是 ( )(A )x ∀∈R ,使得2220x x -+≤ (B )x ∀∈R ,使得2220x x -+< (C )x ∀∈R ,使得2220x x -+≥ (D )x ∀∈R ,使得2220x x -+>(4)“数列{}n a (*∈N n )满足1n n a a q +=⋅(其中q 为常数)”是“数列{}n a (*∈N n )是等比数列”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5)数列}{n a 中,11=a ,22=a ,且数列}11{+n a 是等差数列,则3a 等于 ( ) (A )31(B )3 (C )15(D ) 5(6)已知数列9,,,121a a 是等差数列,数列9,,,,1321b b b 是等比数列,则212a ab +等于( )(A )107 (B )57 (C )103 (D )21 (7)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22bc ac b a >⇒>; ②22bc ac b a ≥⇒≥; ③bc ac cb c a >⇒>; ④bc ac c bc a ≥⇒≥;⑤0>⇒>>c bc ac b a 且; ⑥0≥⇒≥≥c bc ac b a 且; (A )2 (B )3 (C )4 (D )5 (8)函数421y x x =+-(12x >)的最小值是 ( )(A )12 (B )12 (C )12 (D )12(9)已知,+∈R a b ,若14=+b a ,则ba 11+的最小值是 ( ) (A )6 (B )3 (C )12 (D )9(10)已知平面区域D 由以)1,3(),3,5(),2,1(C B A 为顶点的三角形内部和边界组成.若在区域D 上有无穷多个点),(y x 可使目标函数z x my =+取得最大值,则m = ( ) (A )1- (B )2- (C )2 (D )4(11)已知,,+∈R a b c ,若ca bc b a b a c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 ) (A )c b a >> (B )a b c >> (C )c a b >> (D )b a c >>(12)某百货公司为了吸引顾客,采取“买满一百送五十,连环送”的酬宾方式,即顾客在店内消费满100元(这100元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奖励券,或二者合计)就送50元奖励券;满200元,就送100元奖励券;以此类推. 一位顾客在此商店购物,他所获得的实际优惠 ( ) (A )一定高于%50(B )一定低于%50(C )可以达到%50(D )可以超过%50【说明】实际优惠按%1001⨯+-)获得的奖励券实际使用的现金实际使用的现金(计算.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XXX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XXX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XXX《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成心味的世界。
XXX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成心境的作品和普通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但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并且超出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数学科试卷命题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 命题人:刘铭 毕晓昕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执行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2x =-,( )则输出的y = (A )8- (B )4- (C )4 (D )8(2)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3,4)--,则 ( )(A )4sin 5α= (B )3cos 5α= (C )4tan 3α= (D )3cot 4α=-(3)cos(2040)-︒= ( )(A (B )12 (C )- (D )12-(4)在50瓶牛奶中,有5瓶已经过了保质期.从中任取一瓶,取到已经过保质期的牛奶的概率是 ( )(A )0.02 (B )0.05 (C )0.1 (D )0.9(5)已知(1,3)=a ,=b (,2)x ,(1,2)=-c ,若()+⊥a b c ,则x = ( ) (A )9- (B )9 (C )11- (D )11(6)已知平面向量||1=a ,||2=b ,且1⋅=-a b ,则|2|+a b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7)tan10tan50tan50︒+︒︒= ( )(A )2 (B (C (D )1 (8)将函数3sin(2)4y x π=-的图象向左平移16个周期(即最小正周期)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 )(A )3sin(2)12y x π=+(B )73sin(2)12y x π=+(C )3sin(2)12y x π=- (D )73sin(2)12y x π=-(9)函数()2sin()f x x ωϕ=+(0ω>,πϕπ-<<)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点P 5(,2)3是该图像的一个最高点,点Q 4(,0)3-是该图像与x 轴交点,则 ( )(A )()2sin()3f x x ππ=-(B )2()2sin()3f x x ππ=- (C )()2sin()23f x x ππ=- (D )2()2sin()23f x x ππ=-(10)已知函数()f x 满足(1)(1)f x f x +=-,且(2)(2)0f x f x ++-=,当[0,1]x ∈时2()f x x =,则(2018.7)f = ( ) (A )0.09 (B )0.09- (C )0.49 (D )0.49-(11)已知,AB AC 不共线,AM m AB =,AN nAC =,其中1mn ≠.设点P 是直线,BN CM 的交点,则 ( ) (A )11mn m mn n AP AB AC mn mn --=+-- (B )11mn m mn nAP AB AC mn mn ++=+-- (C )11mn n mn m AP AB AC mn mn --=+-- (D )11mn n mn mAP AB AC mn mn ++=+-- (12)下列四个函数中,图象可能是下图的是 ( )(A )sin sin 2y x x =+ (B )sin sin 2y x x =-(C )sin sin3y x x =+ (D )sin 2sin3y x x =+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高二上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⑪在我返回家,把这盘录音带还给我那朋友时,把这话告诉他。
⑫他不知道我为何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也不知道他为何对我说:
⑬“艺术其实是安慰人生的。”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音乐”在文中含义丰富,既指磁带音乐,又指“我”在音乐中感受到的秋天的景色,还指“我”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⑤接下去的温情和弦,带来一片疏淡的田园风景。秋天消解了大地的绿,用它中性的调 子,把一切色泽调匀。和谐又高贵,平稳又舒畅,只有收获过了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几座闪闪发光的麦秸垛,一缕银蓝色半透明的炊烟,这儿一棵那儿一棵怡然自得站在平原上的树,这儿一头那儿一头慢吞吞吃草的杂色的牛……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耳朵里不绝地响着这曲人间牧歌。
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
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丈化。
(节选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中华民族文化有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哲学。
(完整版)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语文期末试卷说明:本卷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知识积累和运用(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估量.(liàng)给.(gěi)予嫉.(jí)恨豁.(huò)然开朗B.妲.(dá)己苑囿.(yòu)攒.(zǎn)射夔.(kuí)门C.长歌当.(dàng)哭桀.(jié)骜浸渍.(zì)菲.(fěi)薄D.绯.(fěi)红诅.(zǔ)咒洗涤.(tāo)啃噬.(shì)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真知灼见气势汹汹不可思议言不由衷B、义无返顾意气用事书生意气责无旁待C、别具一格变幻莫测漠不关心开诚布公D、讳莫如深讳疾忌医一筹莫展天伦之乐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上级既然下达了任务,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只能____为之。
②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叶落要归根,那____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③民族区域____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④家长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不要_______孩子的自尊。
A、勉力作客自治伤害 B.、勉励作客自制损害C、勉力做客自制伤害 D.、勉励做客自治损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人以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那些进口饮料。
B、他俩从小学到高中同窗十二载,一直相敬如宾....,从来没有因琐事而吵架。
C、在国庆节前的全市卫生大扫除中,市直机关干部倾巢而出....,分片参加了集体劳动。
D、头一两天我老在后悔,放着明媚秀丽的桂林不要,偏偏跑到这里来活受罪,真是吃错药...!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物理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一理科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满分:100分命题人:张云鹏、李志宇校对人:张云鹏、李志宇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1-8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9-12题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正确,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B. 牛顿最先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C. 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它的发现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D. 开普勒从实验中得出了行星运动定律2.鸟神星是太阳系内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已知其质量为m,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近似认为)的周期为T1,鸟神星的自转周期为T2,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根据这些已知量可得()A. 鸟神星的半径为Gm gB.C.D.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套在光滑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 处的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A到C的过程中,圆环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由A到C的过程中,圆环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少C. 由A到B的过程中,圆环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D. 在C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4.假定太阳系一颗质量均匀、可看做球体的小行星自转原来可以忽略。
现若该星球自转加快,角速度为ω时,该星球表面的“赤道”上物体对星球的压力减为原来的2/3.已知引力常量G,则该星球密度ρ为()A.298GωπB.23GωπC.232GωπD.294Gωπ5.把一个重为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F=kt (k 为正的常数,t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所示,从t=0开始计时,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关于此后物体的动能E k 、重力势能E p 、机械能E 随着物体位移x 变化图像定性来说可能正确的有( )6.如图所示,从竖直面上大圆的最高点A ,引出两条不同的光滑轨道AB 和AC,端点都在大圆上.相同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分别沿两条轨道滑到底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到达底端的速度大小都相等B. 物体重力的冲量都相同C. 物体沿AB 运动所用的时间小于沿AC 运动所用的时间D. 物体动量的变化率都相同7.如图所示,吊车下方吊着一个质量为500kg 的重物,二者一起保持恒定的速度1/v m s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
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
符瑞文化的产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礼制、文学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符瑞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政治功能是其基本功能。
首先,符瑞文化具有政治建构功能。
符瑞文化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天命依据。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较为普遍的思想信仰与观念是:王权嬗替乃天道必然,一切政权的更迭皆由乎天命,取乎天道。
然而,“神道阐幽,天命微显”,天命又需要借助符瑞现象来显示。
因此,符瑞实际上起着昭示天命、彰显德行的重要作用。
正如沈约所说:“夫龙飞九五,配天光宅,有受命之符,天人之应。
”其次,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评价功能。
符瑞不仅是王者承天受命的天意灵征,更是王者圣德充溢的天意嘉奖。
符瑞文化构建了统治阶级自我肯定、自我宣扬和自我美化的评价机制,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源。
最后,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调节功能。
符瑞显现促使统治阶层调整统治策略:或改元以应天瑞,或立祠设祭,以合符应,或赏赐功臣、大赦天下以收揽人心。
这些举措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强了统治阶级的凝聚力,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别具特色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符瑞文化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或宗教意识的一部分,强化君权天授的政治观念,具有巨大的道德作用,同时也具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
尤其是随着谶纬神学的盛行,符瑞文化中德行因素得到凸显和泛化,不仅是统治者的为政之德,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也都与符瑞相关涉。
《孝经左契》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则凤凰巢。
”《瑞应图》曰:“王者仁义,则紫脱见。
”《礼稽命征》曰:“王者制礼作乐,得天心,则景星见。
”这些文献中,孝悌、仁义和礼乐等德行范畴都被包括进去。
凡恪守德行规范,天便降下符瑞,否则就降之以灾异。
这种思想信仰的内在逻辑是“以类相召”的“天人感应”观念。
实际上是“善恶报应”思想的反映,是对中国古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类思想的继承和提升。
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用瑞”是极其普遍的现象。
“用瑞”是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援引符瑞或直接以符瑞为述写对象。
“用瑞”是文学与符瑞文化关联的重要形式。
文学创作“用瑞”含有颂美时政、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
文学创作“用瑞”的普遍性,既表征符瑞文化在此时期的流行,又表明文学文本、颂美主题与符瑞所具备的颂美功功能相契合。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旦文学创作较多地关注政治,服务王权、歌颂帝德,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便会被激起。
(选自2017年8月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符瑞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也是对王者盛德的天意嘉奖。
B.符瑞文化能够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天命依据,这正体现出它的政治建构功能。
C.符瑞文化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其德行因素随着谶纬神学盛行得到凸显和泛化。
D.符瑞具有颂美功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常常会被激起。
A.本文主旨明确,主要阐述殷周之后符瑞文化对中国古代众多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B.文章主体部分层层深入,从政治、宗教、文学三个角度论述符瑞文化的重要作用。
C.《孝经左契》《瑞应图》等例子,证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与符瑞相关。
D.第④段通过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用瑞”现象,阐述了符瑞文化与文学的相互作用。
A.武则天在位21年用了18个年号,这是她统治策略和符瑞文化政治调节功能的体现。
B.符瑞文化实现了天命征兆与王权德行的完美契合,论证了古代王权政治的合法性。
C.《窦娥冤》中“六月飞雪”这一情节与符瑞文化劝善惩思的思想有不同的内在逻辑。
D.文学创作“用瑞”美时政、粉饰太平,“用瑞”越普遍说明符瑞文化在当时越流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要好好爱自己毕淑敏你要好好爱自己。
这话来自一句叮嘱。
最早向我们说起它的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可能是我们的师友……他们也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冷了要添衣,热了要洗脸;不要熬夜,不要一忙就忘了吃饭;要和大家伙儿搞好关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早睡早起……如果从来没有人对你说起过这些絮絮叨叨啰啰嗦嗦的话,那你的童年和少年加上青年时期,孤寂荒凉。
你未曾被人捧在手心,极少承接过温情。
不过,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要紧的是——你要自己对自己说这句话——你要好好爱自己。
好好爱自己,是简单朴素的常识。
可是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够懂得能够记住能够做到呢?放眼四周,谬爱种种。
有人年轻时不顾死活拼命挣钱,预约给自己年老的时候可以肆意享乐,他们以为这就是爱自己。
有人以为让罕见的山珍野味把肚腹撑得两眼翻白,这就是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把身体安置在一个庞大的屋舍内,再用很多名牌将自己掩埋,这就是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把自己的腿最大限度地闲置起来,抵达任何一个地方都由汽油和钢铁代步,这就是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让面容在层层化妆品的粉饰下,显出不合时宜的嫩相。
严重者不惜刀兵相见大胆斧正自我,甚至可以将腿骨敲断以求延展下肢增加身高,就是狠狠地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让嘴巴说言不由衷之话,让表情肌做不是发自内心的谄媚之态,让双膝弯曲,让目光羞于见人,这都是爱自己。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以上诸等,皆是对不起自己,害了自己。
爱自己是需要理由的。
我们的爱要想持之以恒,先要明白自己究竟是谁。
最明确的结论是——自己首先是一个身体。
千百万年进化的水流,将身体打磨成健全而温润的宝石。
大脑的功用是思考,而不是他人任意抛洒塑料袋的垃圾场;凡事用自己的脑袋想一想,做出最合乎理性的决定,这就是对自己的脑袋好。
眼睛要看洁净美好之物,看出潜在的危险找到安全方向;眼睛还有小小的癖好,爱看草木的绿色和天空的湛蓝,爱看书本和笑靥;满足它的愿望,非礼勿视,这就是对眼睛好。
鼻子希望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闻到花香,不喜欢密不通风的腐朽之气和穹顶之下皆是雾霾,让它远离这样的环境,才是对鼻子的爱惜。
嘴巴希望讲的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话,摄入到富有营养的本色食品,而不是混杂三聚氰胺和地沟油的伪劣食物,不说口是心非的谗言。
双手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而不是扒窃抢劫和杀戮,这就是手的幸运了。
我们的脏腑希望它能劳逸结合,不要总是爆满,不要连轴转,不要被塞进太多赘物,不要无端地损耗它们的能量。
脊骨希望自己能够庄严地挺直,快乐向前;这不但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心理的需要:一个卑躬屈膝的人,谈不上尊严;而没有尊严的人,不会好好对待自己,因为他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只是蝼蚁之物。
我们的肩膀,希望能担负一定的担子。
不要太轻,那样就失去了肩负的责任;也不能太重,超过了负荷,肩周就会发炎。
双脚,希望坚稳地站立在大地之上;那种为了显示自己比实际高度更高的内外增高鞋,骨子里是虐待双脚的刑具。
我们的皮肤,希望能顺畅地呼吸,而不是被厚厚的脂粉糊满,戴一张石灰盔甲。
我们的头发,希望按照它的本来面目,风中舒展。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黄就是黄;而不是像鸡毛掸子似的五颜六色,被反复弯曲和拉直,好像它是多变的小人。
我惊叹人体的奥秘,身体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遵循颇有深意的蓝图构建起来并完整地传承,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爱别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断不会心细如发地爱别人。
爱己爱人都是一种能量,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感知和模仿,通过领悟和学习,才慢慢积聚起来,直至蔚然成风。
所有人的身体,都理应洁净而温暖。
在身体里,还有无比尊贵的主宰,那就是我们的灵魂。
爱惜灵魂,是好好爱自己的最高阶段。
我相信在美好的身体里,一定安住着同样精彩的灵魂。
它是人类最优秀的价值观之总和,是我们瞭望世界的支点。
它凝聚了人类所信仰所尊崇所畏惧和所仰视的一切,在肉体之上,放射明亮光芒,穿透风雨迷蒙照耀着引导着我们。
如果这一世,你能爱惜身体珍重灵魂,那么从这个港口出发,你会成为一个身心平和的幸福小舟,一步步安然向前,驶入珍爱他人珍爱万物珍爱世界的宽广大海。
4 .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两项是 E. 文章多使用干脆利落的短句,节奏明快,读来如同亲朋邻里说话一样,亲切、自然,而又耐人寻味。
5 . 文章标题是“你要好好爱自己”,却从种种“谬爱”的表现写起,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用意?请简析。
6 . 结合文意,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好好爱自己”内涵的理解。
A.作者认为,如果从来没有人嘱咐你“要好好爱自己”,那么你就从来没有被人捧在手心,没有承接过温情。
B.文章以要自爱、谬爱、如何爱、升华爱为线索,向读者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关爱,以及博爱的情怀。
C.作者认为,也许爱我们的人会一再叮嘱我们“要好好爱自己”,但具备“自爱”的自觉更重要。
D.文章运用了许多比拟的修辞手法,如将我们的身体比作“健全而温润的宝石”,认为我们不但要注意保持健康,还要注重精神享受。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提到当代的人文学术出版,人们对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耳熟能详,但对这套“经典与解释”丛书却较少了解。
然在不知不觉中,这套由著名学者刘小枫、甘阳教授策划并主编的丛书已运作了15年,出版了350余种图书。
如此规模,除“汉译名著”之外,恐怕绝无仅有。
而其“重返古典,把握中西学术源流”的学术主张也愈益获得认同,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主办的“从古典重新开始——‘经典与解释’丛书15年350余种出版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会上,大家对“经典与解释”丛书在汉语学界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针对当今时代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其中,赵汀阳、杨立华两位教授关于“今天,我们如何对待经典”的讨论在与会者中引起广泛兴趣。
(《中华读书报》2015年1月21日09版,有删改)材料二: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赵汀阳经过了这一百多年,中国已是一个跨文化的存在。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经典是中国的,西方的经典也是中国的,这已是一个事实.西方有位学者在题为《何为经典》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巴赫是典型的大师,但是在巴赫那个时代,对于当时的新古典主义来说,巴赫是太老太过时了,所以不被人们注意,巴赫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也默默无闻,一直过了80年,由于门德尔松对巴赫的解释和推广,才使巴赫成为巴赫,否则他顶多就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小角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