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4.1电流教案新版教科版20180611365

合集下载

教科版九年级上41电流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41电流教案

教案名称:电流教学目标:1.理解电流的概念及其衡量单位;2.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3.掌握计算电流的方法;4.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1.电流的概念及其衡量单位;2.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电流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教科书或课本;2.电路实验仪器及材料;3.黑板、黑板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10分钟)1.出示一张插座图片,询问学生插座中的电流是如何产生的。

引导学生思考。

2.概述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现象。

告诉学生电流的表示符号是I。

3.分析电流的单位:告诉学生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并解释安培的定义。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电流的大小与电荷的关系。

Step 2:电流的计算方法(20分钟)1.针对教材中的电流计算案例,通过解题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

2.提供不同电路的图示,让学生自主计算电流大小。

3.强调要掌握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计算电流的方法。

Step 3: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15分钟)1.提问:电流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2.引导学生思考,指出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为了推动电荷的流动,从而实现电路的正常工作。

3.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

Step 4:电流的安全用电(15分钟)1.讲解电流的安全用电和相关常识,如避免插头过热、电路短路等。

2.引导学生了解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选择电器和插座。

3.扩展学生的知识,介绍市电电流的特点和安全用电常识。

Step 5:小结与拓展(10分钟)1.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加深记忆。

2.可提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扩展和拓宽对电流的认识。

3.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导入和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了电流的概念和单位,并掌握了计算电流的方法。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1.电流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1.电流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4.1.电流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秉持着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下面是我根据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1.电流所设计的一节幼儿园科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情境导入、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幼儿对电流现象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电流的存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为核心,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电流的存在,理解电流的产生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实验器材(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电流实验器材。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电流实验现象,引导幼儿观察灯泡亮灭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灯泡为什么会有亮有灭吗?”引导幼儿思考电流的存在。

2. 实践操作(10分钟)发放电流实验器材给每个幼儿,让他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幼儿安全、正确地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现象和感受。

3.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电流实验器材进行组合,尝试产生不同的电流现象。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电流的产生条件。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电流的存在,理解电流的产生条件。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实验操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案例中,我以生活实例引入电流的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的形成,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电流的本质。在探究电流大小的影响因素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在讲解电流单位时,我结合历史背景和科学家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流的概念、形成及单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电流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为后续电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引导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培养他们诚实守信、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通过介绍电流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人类进步贡献力量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意识到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电流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电流的定义、形成原理和电流的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A)以及电流的单位换算,使学生掌握电流的计量方法。
3.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电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动机、电灯等,强调电流的实际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电流的知识,如电流的定义、形成原理、单位等。
2.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分析等,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 电流 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 电流 教学设计

小灯泡不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测测看。

环节三:梳理知识质疑拓展
1、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哪些疑惑?你还想同学帮你解决哪些问题?同位交流
学生解惑
老师补充
不展示
个人提
环节四:分层作业基
础题1.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0.036A= mA= μA
1.2×106μA = mA= A
2.电流表应________在电路中,若它并联在电路中将会出现________(“开路”、“短路”、“断路”),在使用电流表时,若被测电流大于电流表量程,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不知道待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采取________的办法选用电流表量程。

3.如图所示连入某电路的电流表,使用的是
和两个接线柱,量程是 __ ,刻度盘
上每个大格表示 __ 安培,每个小格表示 _ A,
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是1.2安培,请你在图示刻度
盘上画出表针的位置。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1电流》新版教学设计(2课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1电流》新版教学设计(2课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1电流》新版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电流的测量工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理解电流的单位,掌握电流的测量方法。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电流的测量方法。

难点:电流的概念的理解,电流的单位的记忆,电流的测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灯泡、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里的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是什么。

2.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测量方法。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4. 例题讲解:讲解电流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场练习电流的计算。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性质,电流的作用。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的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电流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场练习电流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四章第一节电流一、电流的概念1. 电流的定义2. 电流的方向二、电流的单位1. 安培(A)2. 毫安(mA)3. 微安(μA)三、电流的测量1. 电流表的使用2. 电流的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电流的计算题:已知电压为12V,电流为2A,求电灯的电阻。

答案:电阻为6Ω。

2. 电流的应用题: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4V,电流表显示电流为3A,求电路中的电阻。

答案:电阻为8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电流的测量方法掌握较好,但在电流的计算和应用方面还需加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定义及单位,了解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并能正确读取电流表的示数。
3.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
4.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知道电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调查电流在家庭电器中的应用,了解不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电流大小,并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4.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和磁效应,举例说明电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如电热水器、电磁炉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5.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电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认为如何合理使用电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讲授新知
1.电流的概念:讲解电流的定义,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A),并强调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2.电流的方向:介绍电流的方向规定,让学生了解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测量:讲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读取电流表的示数。
4.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
-设想一: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如手机充电时的电流,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何关系。
-设想二:在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电流的直观认识,突破教学难点。
-设想一:利用电流表进行电流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流的存在,加深对电流概念的理解。
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1电流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1电流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1电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方向以及电流的测量工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和方向。

2. 培养学生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和方向。

难点:电流的测量和电流方向的确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学具:电流表、导线、开关、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灭,引出电流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和方向。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示例,讲解电流的测量方法,如何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并记录实验数据。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安培)电流的方向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流的概念和单位。

答案: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2. 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答案:将电流表与电路串联,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根据电流表的读数,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可以布置一些课后实验,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进一步加深对电流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电流的方向。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流的测量方法1. 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表,在使用时,应将其与电路串联。

电流表的正接线柱应接在电路的正极,负接线柱应接在电路的负极。

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电流表指针将反转。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1.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1.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流现象,如闪电、电解水等,引导学生关注电流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贴近生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2.实验观察: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的形成过程,引发学生对电流形成原因的好奇心。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电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1.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电流”,是在学习了电压、电阻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形成以及电流的单位等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个关于电流形成过程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探讨电流的形成原因。同时,以生活实例引入电流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理解电流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电流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合作精神。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收获。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电流有什么了解?”、“电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3.简要回顾电压、电阻等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电流做好铺垫。
4.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 电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电流》。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以及电流的测量工具。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 电流的单位:安培(A),1A=1C/s。

3.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使用电流表时应串联在电路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电流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电流的概念的理解,电流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引发学生对电流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电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测量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电流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流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安培(A)电流的换算关系:1A=1C/s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通过一个电阻为3Ω的电阻和一个电阻为4Ω的电阻。

答案:通过欧姆定律,I=U/(R1+R2)=6V/(3Ω+4Ω)=1.2A。

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灯泡和一个电流表。

已知电源电压为6V,灯泡的电阻为8Ω。

答案: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灯泡中的电流,I=U/R=6V/8Ω=0.75A。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1.电流的概念:讲解电流的定义,电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电流的形成:讲解电流的产生原因,电流的方向规定。
3.电流的测量:详细讲解安培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电流方向确定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总结出正确的电流方向确定方法。
2.安培表使用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安培表的正确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电流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电流”的教学中,本案例以教科书内容为基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流的概念、形成和作用,以及电流的测量工具——安培表的使用方法。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案例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同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电流,感受电流的存在。例如,通过讲解电灯、电视等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电流的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流的形成和作用。例如,进行“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的实验,使学生亲眼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如:“为什么电流会产生磁场?”“电流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等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使学生了解安培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能够熟练进行电流的测量。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4.1电流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4.1电流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4.1电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形成原因以及电流的测量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电流的基本概念,了解电流的单位,理解电流的形成原因,学会使用电流表进行测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理解电流的形成原因,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电流现象。

3. 学会使用电流表进行测量,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形成原因以及电流的测量方法。

难点:电流的形成原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源、导线、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中灯泡的亮度与电流的关系。

2. 概念讲解:介绍电流的概念,解释电流的形成原因,讲解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电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电流的测量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流,并解释结果。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7. 布置作业:(1)阅读教材,加深对电流概念、电流单位的理解。

(2)练习电流的计算,熟悉电流的测量方法。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换算电流的形成原因电流的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电流的计算:已知电路中的电压为6V,电阻为2Ω,求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I = U/R = 6V / 2Ω = 3A2. 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电流形成原因:(1)电灯发光(2)电动机转动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亮度与电流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理解电流的形成原因,学会使用电流表进行测量。

在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4.1电流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4.1电流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4.1电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五章“电与磁”的第一节“电流”。

本节主要介绍电流的概念、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以及电流的表示符号。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还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

2. 电流的形成:电流的形成可以是由电压推动下的电荷移动,也可以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电荷移动。

3. 电流方向的规定: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4. 电流的表示符号:电流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

2. 会正确使用电流的表示符号,理解电流的单位安培。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过程,电流方向的规定。

2.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表示符号和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演示器、电压源、灯泡、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演示电流的形成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2. 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还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

3. 讲解电流的形成:电流的形成可以是由电压推动下的电荷移动,也可以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电荷移动。

4. 讲解电流方向的规定: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5. 讲解电流的表示符号和单位:电流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电流的表示符号和单位表示给定的电流值。

7. 例题讲解:讲解电流的测量方法,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电流的概念、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以及电流的表示符号和单位。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电流的表示符号和单位。

教科版九年级上4.1电流教案(含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4.1电流教案(含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4.1电流教案(含答案)4.1电流【学习目标】1.熟练使用电流表。

2.通过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难点:电流表的使用。

【教学方法】讲解法,集体讨论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将一只小灯泡用导线跟一节干电池联通,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然后在这只小灯泡两端接两节干电池,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新课讲授:知识点1:认识电流思考:在上面的实验中,灯泡亮度不同,说明通过灯丝的电流大小不同。

怎样来描述电流的大小呢?教师总结: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子,当接上电池后自由电子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我们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3.电流的大小: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来表示电流(current)的大小。

电流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电流的常用单位:毫安(mA)1 A=1000 mA,微安(uA)1 mA=1000 μA。

身边中的电流值:移动电话:待机电流为:15~50 mA开机电流为:60~300 mA发射电流为:200~400 mA;电子手表:1.5~21 A;荧光灯:1500 mA;微波炉:2.8~4.1 A;电冰箱:约0.4~0.7 A;高压输电线:约200 A;闪电:(2~20)×104 A知识点2:测量电流。

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需用电流表(Ammeter)测量。

电流表是比较精密的仪器,要注意正确使用,以免损坏。

右边是实验室配备的电流表的使用说明书,请对照实物,认真阅读,熟悉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电流表构造电流表使用规则电流表应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否则电流表将被烧坏。

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4.电流表读数方法(1)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2)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3)由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一节电流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一节电流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书,提前指导学生预习第4章第1节电流相关知识。
2.辅助材料:准备电流定义、电流单位、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图片、图表以及电流实验操作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3.实验器材:准备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器材数量充足,性能完好,安全可靠。
4.实验探究(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电流测量实验,观察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5.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流的定义、计算方法、欧姆定律等核心知识,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6.课后作业(5分钟)
布置与电流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电流的定义及其单位安培(A)的理解;
-电流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实际应用。
通过实例讲解和图示,使学生深刻理解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2.教学难点:
-电流方向的理解,特别是电子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课后作业
课程名称:九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一节《电流》
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3)班
授课时间:第4周星期二上午第2节
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电路分析中,提升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电流的形成与作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5.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4.1 电流 教学设计 教科版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4.1 电流 教学设计 教科版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4.1 电流教学设计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通过动画演示电流,使学生理解电流的定义。

(2)会进行电流单位的换算。

(3)让学生认识电流表及电流表在电路中的符号。

(4)能正确使用电流表。

(5)用类比法学习电流的概念。

(6)通过阅读电流表使用说明书,了解电流表的使用。

(7)能过测量小灯泡的电流,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电流的定义;正确使用电流表。

2.难点:熟练地正确使用电流表及正确读数;。

三、教学过程:复习:1、电流的形成什么叫电流?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电流的形成: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新课:2、电流的大小【演示实验】师:用一节电池连接小灯泡,开关断开,电路中有电流吗?生(没有)。

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这时电路中有电流吗?生(有)。

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生(灯泡发光了)师:用2节干电池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同学发现了什么?生:小灯泡更亮了!师:猜猜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泡的亮度?生:电流的大小师:原来电流像水流一样有大小。

(同步播放水流视频)这2个水龙头哪边的水流大?(生:左边。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生:相同的时间流出的水量多。

师:非常好,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定义电流的大小呢?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多少来定义电流的大小,简称电流。

电流是用来表示电流强弱的一个物理量。

用符号I表示。

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

符号A(同时介绍安培的生平,鼓励学生做事不受环境干扰,养成专注学习的精神)。

介绍比安培小的其它单位及其换算。

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家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值吧(PPT 展示),阅读书上52页的常见电流大小。

电流有大有小,我们怎么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呢?生:测量出来的。

3、电流的测量师:对,我们把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叫做电流表。

元件符号○A。

电流表是一种精密的仪器。

使用时轻拿轻放,保持清洁和干燥。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 电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电流”。

本节主要介绍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三种状态以及形成电流的条件。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的定义、电流的单位(安培)、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形成电流的条件(电压和自由电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以及形成电流的条件。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三种状态以及形成电流的条件。

难点:电流的形成原理,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源、灯泡、导线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电路是如何工作的?电流是如何流动的?2.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安培),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以及形成电流的条件(电压和自由电荷)。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如何偏转,解释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与电流相关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查学生对电流知识的掌握情况。

6. 板书设计:板书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三种状态以及形成电流的条件。

7. 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流的概念及其单位。

2. 解释电路的三种状态,并说明形成电流的条件。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知识讲解、实验演示、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电流的基本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辅导。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1.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1.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1. 电流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验,了解电流的概念和产生条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电流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知道电流的概念,理解电流的产生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实验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电流的产生条件,电流的测量方法。

2.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产生条件。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池,导线,灯泡,开关。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彩色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电流的效应,引发他们对电流的好奇心。

2. 探究电流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定义。

3. 探究电流的产生条件:让学生分组实验,尝试不同组合的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找出电流产生的条件。

5. 实践与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使灯泡发光。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产生条件。

2. 难点:电流的测量方法,电流的产生条件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电器设备,尝试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这次教学设计,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电流的概念和产生条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产生条件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

电流的测量方法是一个 practical challenge for students,他们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如何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4.1电流教学设计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4.1电流教学设计
2.练习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
3.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练习过程: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电流的认识。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3.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电流的认识和在生活中遇到的与电流相关的问题。
4.教师引导:通过以上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对电流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电流的定义、单位、测量方法;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相关知识。
3.教学过程:
a.介绍电流的定义、单位(安培)和测量工具(电流表)。
b.演示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c.讲解欧姆定律,通过实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d.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并用图示进行说明。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电流的形成原理。
5.通过学习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识,使学生意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电流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物理学科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电流这一章节之前,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电路知识,如电压、电阻等概念,并掌握了简单的电路连接方式。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电流的学习既有知识储备,也存在一定的认知挑战。学生对实验探究具有浓厚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实际操作中缺乏自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电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单位。

2.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3.通过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提出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和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协作精神。

2.通过关于“电路短路造成的危害”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教学难点】电流表的使用。

【教学突破】让学生经历“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过程,通过探究理解来突破重点,通过阅读说明书、讨论交流和实际操作等形式来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电流表仿真课件、电流表、开关、干电池若干、小灯泡、导线若干。

◆学生准备电流表、小灯泡(不同规格四只)、开关、干电池若干、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观察图片、实验引入新课。

1.播放一组图片:手电筒的光亮和汽车前灯的光亮对比。

利用图片及演示实验,让2.演示实验: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分别供电的一个小灯泡的学生观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发光情况对比。

见的现象,这样引入新课,体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现了“从生活到物理”的教学学生:灯发光,电路中有了电流,小灯泡的亮暗不同,说明理念。

流过它们的电流大小不同。

二、进行新课。

(一)认识电流。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关于电流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怎样描述电流?电流的单位是什么?怎样测量电流的大小?……教师介绍: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来表示电流的大小。

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同时指出,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电流的大小一般不同。

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常见的电流大小”,使学生对电流的大小有个初步的印象。

(二)电流的测量。

1.观察认识电流表。

教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需用电流表测量,大家桌上摆认识电流表是正确使用电流的仪表就是电流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电流表,表的前提。

从观察开始来让学看看都观察到了什么。

生接触一个新的仪表,比直接学生观察后交流:①表上有一个标记符号A;②标有“-”讲解怎样把电流表连入电路“0。

6”和“3”三个接线柱,“0。

6”和“3”是“+”接线要来得缓和,学生在心理上不柱;标有“+”“0。

6”和“3”三个接线柱,“0。

6”和“3”会感到突然,可以减轻学生学是“-”接线柱。

因为电流有方向,“+”和“-”接线柱告习压力。

让学生认识上有充分诉我们:电流应该从哪个接线柱流进电流表或流出电流表;③的准备,又可以为后面的教学电流表表盘上有两种刻度,标明有0~0。

6A和0~3A两个量作好铺垫。

程,分度值分别为0。

02A和0。

1A。

教师补充电流表的符号:。

2.电流表的使用。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电流表的说明书,了解一下如何使用电流表测电流大小。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电流表说明书,结合实物来了解如何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学生叙述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①实验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需调零;②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③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来;④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可以用试触法确定量程的选择。

注意: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试触,清教师演示试触现象,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情况。

楚违反以上规则造成的危害,进行读数练习(用电流表仿真课件演示),教师演示,学对此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生读数并说明是如何读数的。

(三)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实验可以多准备一些器“动手做”活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值。

材,争取每一个同学都能有动教师强调:(1)要遵守科学规则,即电流表连接电路时要手操作的机会。

为下一课时探遵循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2)连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打下基础。

学生先画出电路图,再根据电路图把电流表连入电路,测量电流。

三、反思总结。

1.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谈谈收获和体会。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1节电流(1)电流Error!【教学探讨与反思】电流本身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比较抽象的物理量,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刚接触电,只能通过电流的某些效应来认识电流。

本节引入时以灯泡发光来使学生认识电流,即电流的热效应,也可以通过电流的磁效应来认识电流的存在。

通过电流表仿真课件演示,学生进行读数练习,具有直观、改变示数方便等特点,起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第2课时教学过程批注一、复习并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1: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复习提问2:电流表读数时要注意什么?如何读数?教师播放课件,展示节日里的彩灯、马路上的路灯等。

提问:节日里的彩灯都是串联的吗?为什么有的彩灯亮,有的彩灯暗?学生:彩灯的亮暗与通过它的电流有关。

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就越亮。

二、进行新课。

(四)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1.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提出问题:同学们是否有兴趣揭开彩灯的亮暗之谜呢?彩灯的亮暗与通过彩灯的电流大小是否真的有关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学生实验,组成串联电路。

教师:问题提出来了,同学们都有什么样的猜想呢?小组讨论一下,请写下你们的猜想。

各小组汇报一下,并说说你们猜想的依据。

(把各小组的猜想写下来,并标上组别)小组1: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因为我们的串联电路中灯泡一样亮。

小组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

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正极的比较亮。

小组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负极往正极越来越小。

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负极的比较亮。

小组4: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靠近电源两极比较大,中间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采用类比比较小。

因为我们的两只灯泡一开始靠近负极的比较亮,把的方法,学生展开想象,如类它们互换位置后,靠近正极的又比较亮。

比水流模型、人流模型等。

学教师:那么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呢?通过什么方法生的猜想与假设有时出乎教呢?师的意料,教学中应以鼓励为学生:做实验。

主,不要轻易否定学生。

教师:好,做实验。

那么实验前我们必须先设计一下这个实验怎么做。

小组讨论完成。

设计完后,请一组同学上台与大家交流一下实验方案:请学生派出代表,将他们小组的实验电路图(见图4-1-1)展示给大家。

小组讨论后交流。

实验器材:一个电源,两只灯泡,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流表一个。

实验方案: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分别测量A、B、C三点电流,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如果A、B、C三点电流相等,那么小组1的猜想正确;如果C点电流大于B点电流,B点电流又大于A点电流,那么小组2的猜想正确;如果反过来,A点电流大于B点电流,B点电流又大于C点电流,那么小组3的猜想正确;如果A点电流和C点电流都比B点电流大,那么小组4的猜想正确。

教师:同学们,大家的实验是否有数据要记录?你打算把它们记在哪里呢?我们是否应该设计一个数据表格?(小组讨论设计数据表格)教师:把设计好的数据表格拿到投影仪下展示,统一数据表格后宣布开始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结束后各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请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我们的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用公式表示为:I 1=I 2.教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组的同学猜得最准,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其他组的同学敢于猜想,敢于发表意见,同样也是很棒的。

交流与评估:课件显示以下问题供讨论。

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1)实验设计有不合理、不充分及不完善之处吗?仅测两三次 基本过程和思维程序,锻炼自 电流,是否能归纳出普遍适用的结论?是否应该换用不同的 主、合作、探究的基本科学素 用电器,测量多个电路的普遍规律? 养,培养动手能力。

(2)操作中出现过什么失误或故障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小灯泡是否都发光?电流表是否正确接入?读数是否与所需量程对应?(3)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吗?测量的数据中有没有不符合规律的数据?学生在讨论交流得出猜想以 后,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来验 证。

这个实验与“探究串联电 路中的电流”大致相仿,在上 2.讨论交流: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一个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学生 电路图如图 4-1-2所示:应该能够自己完成,教师尽量 少干预,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 数据表:活动。

实验次数a 点的电流(A) b 点的电流(A) c 点的电流(A) 1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3 师及时掌握学生实验的情况,学生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反馈出现的错误,通过师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生讲评,及时纠正错误,以确 和,用公式表示为:I =I 1+I 2.保探究的顺利进行。

评估与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