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沙铜官窑艺术特点及价值

合集下载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陶瓷行业协会获 得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2018年湖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暨长沙雨花非遗展演周6月2日上午在长沙市湖南雨花非遗馆正 式启动。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在现场被展示。
2014年7月29日至8月31日,由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长沙市文物局主办,长沙市博物馆、湖南省考古 学会长沙窑研究会承办的原创展览“海上丝绸之路的明珠——‘黑石号’沉船唐代长沙窑瓷器展”在长沙市博物 馆举办。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长沙窑技艺的传承面临断层。一方面,随着20世纪50年代一辈制陶人逐渐步入暮年,退 出制作舞台,手艺再好,精力已然不济,再者一些家族式的传承方式的局限及技术的落后造成同行竞争力下降, 造成陶瓷业经济效益不高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很多传承人子女宁愿选择外地就业从事其他工作,也不愿子 承父业,更不用说“师傅”招收学徒传承技艺。另一方面,就目前铜官镇陶瓷业的发展状况来讲,陶瓷产业发展 不平衡,没有官方扶持的大型产业。而凭借小型作坊的规模与财力都无法进行新产品开发和后续人才培养,导致 很多小作坊场主不得不依靠旧的造型模式进行生计维持。
工艺特征
彩色 彩饰
彩绘 彩变
在长沙窑釉下多彩面世之前,中国的瓷器色彩,仅有点、条、线、圆斑形单彩。长沙窑在一件器物上同时使 用多种色剂进行产品的色彩装饰。将陶瓷从单彩改变为了多彩,这不仅仅只是一件瓷器上的彩色数量的增多和变 化,长沙窑的彩色与同一时期的低温釉上的“唐三彩”陶器比较,首先是陶与瓷的本质区别,两者的彩色,在工 艺上在温度上,在色剂上、烧成制度上均有质的不同。“点”的功劳算在长沙窑头上,是长沙“彩瓷窑”最大的 特点之一。巩县黄冶窑“唐三彩”是彩窑中的“彩陶窑”,与长沙窑“彩瓷窑”有质的不同。

长沙铜官窑

长沙铜官窑
意境精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03
图片赏析
历史影响
04
04
历史影响
长沙铜官窑瓷器突破了当时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 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的青、白瓷单一色调,以彩瓷在陶 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尤其是利用还原焰的原理,成 功创烧了铜红釉瓷。这一技术的发明与掌握,是陶瓷 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成就,开创了世界陶瓷生产新纪元;
伊斯兰教、佛教艺术的影响而逐渐创造
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釉下彩陶瓷工艺。
“安史之乱”前后。
“安史之乱”后,由于北方陆地交通不畅,海上运 输逐渐兴盛起来,这极大的促进了长沙铜官窑陶瓷 产品的外销。长沙铜官窑紧靠湘江,北近洞庭湖滨, 水路交通十分便利,这为其产品大量外运提供了优 越条件,一条由湘江经广州、宁波通往亚洲各地及 东北非的海上“陶瓷之路”逐渐形成。 为长沙铜 官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Thank You
富个性和装饰性的器物。长沙铜官窑主要有釉下彩、模印粘
花、刻划花、印花和镂空等装饰技法,其中以釉下彩最具特 色。当时的瓷器,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北方以生产白瓷为 主,色彩比较单一。长沙铜官窑创造性地把绘画艺术运用到 瓷器装饰上,就是将铁、铜等呈色剂掺入颜料,用笔沾上颜
料直接在未烧制的瓷胎上绘饰图案,然后再覆盖上一层釉入
作中被发现,经文物部门五次调查发掘,发现遗 址以瓦渣坪为中心,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其 中龙窑遗址46处(谭家坡龙窑是目前世界上保 存最完整的唐代龙窑),采泥矿遗址19处,遗 址区域内的市场遗址、码头遗址、货区及生活区 和墓葬区等文化遗址均保存较好。
与同类遗址相比,长沙铜官窑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
03 02 01
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器纹饰除花草、树木、鸟兽、 鱼虫、人物、园林景观外,还有不少是诗文书法, 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开创了以诗文书法 来装饰瓷器的先河。

长沙铜官窑介绍PPT

长沙铜官窑介绍PPT

铜官窑的诗歌文化
诗歌创作
唐代文人墨客在铜官窑陶瓷上题写诗 歌,抒发情感,使铜官窑成为唐代诗 歌的重要载体之一。
文化传承
这些题写在陶瓷上的诗歌不仅具有艺 术价值,更是对唐代文化的传承和弘 扬,为后人研究唐代文化提供了宝贵 资料。
铜官窑与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往来
长沙铜官窑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 交流。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铜官窑的瓷器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
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01
保护与修复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铜官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各种
措施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02
现代技术应用
现代科技在铜官窑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数字技术、3D打印等
技术被应用于复制和修复铜官窑的瓷器。
注意事项
禁止吸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 物品、禁止攀爬和损坏文物。
保护现状与措施
保护级别
长沙铜官窑被列为国家 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
法律保护。
保护措施
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 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持
久性。
限制措施
禁止在铜官窑内进行任 何形式的商业活动和拍 摄,以减少对文物的损
害。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铜官 窑的重要性,提高公众
03
文化旅游与推广
铜官窑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推动了当
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各种文化推广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
铜官窑的文化价值。
05
参观与保护
参观信息与导览
开放时间
全年开放,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 5点。
门票价格

湖南铜官窑陶瓷造型艺术研究

湖南铜官窑陶瓷造型艺术研究

湖南铜官窑陶瓷造型艺术研究
湖南铜官窑是中国南方陶瓷重镇之一,以其独特的制瓷工艺和造型艺术而闻名于世。

铜官窑的陶瓷制品以白瓷为主,质地细腻,色泽洁白,因其颜色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而备受青睐。

铜官窑白瓷的制作技艺源于唐代,经宋代、元代等历代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同时又继承了各朝代的艺术特色,形成了铜官窑陶瓷的独特风格。

铜官窑陶瓷最为突出的造型艺术特点是“人、花、鸟”三维人物塑像和浮雕。

其中,人物造型主要有古装佳人、高士雅士、民间工匠、宗教人物等,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丰富内涵。

花鸟造型主要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慕之情。

此外,铜官窑陶瓷还有许多其他形态的造型,如盘状器物、瓶罐等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意义。

铜官窑陶瓷造型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同时,对于中国现代陶瓷产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如今,铜官窑陶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成为国内外藏家和收藏机构争相收藏的珍宝。

唐代长沙铜官窑纹饰艺术特征

唐代长沙铜官窑纹饰艺术特征

唐代长沙铜官窑经历了初唐的创建、中晚唐的发展、五代以后的衰落三个时期。

作为唐代民窑的一支,长沙铜官窑陶瓷器装饰手法打破了以往陶瓷纹饰的风格,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博大深厚的人文意蕴以及独特精湛的工艺特色,征服了国内外市场,产品远销西亚、南亚及中亚多个国家,为唐代经济贸易的繁荣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文章就唐代长沙铜官窑的纹饰应用进行探讨,力求从装饰视角探索唐代长沙民间陶瓷文化艺术的审美理念。

一、唐代长沙铜官窑纹饰艺术造型规律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纹饰的形式多样,题材广泛,装饰内容上处处流露出当时的民风生活和市井气息,当然也有少量外来装饰题材的出现。

这种本土和外来文化题材共存的现象刚好通过陶瓷装饰艺术体现了唐代宽广、博大的文化胸襟和融通接纳的包容精神。

长沙铜官窑纹饰造型丰富,我们可以窥见当时陶瓷装饰工艺匠人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炼美的素材,创造出符合美的规律的艺术作品。

1.生活中艺术素材的提取长沙铜官窑纹饰造型独特,题材丰富,多是对生活中各种素材基本特征的提取,采用写实与简单变形相结合的手法对素材进行艺术概括。

这种审美源于人们对生活的基本认识和感悟,使长沙铜官窑陶瓷纹饰独具特色。

装饰总体上倾向于当地绘画的写实题材,多为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人物等,题材的选取全凭陶瓷画工日常生活中对自然事物的喜爱、对点滴细节的关注,进而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成为陶瓷器物上充满生活趣味、简单质朴的装饰艺术纹饰。

长沙铜官窑瓷器上出现的诗文、书法在当时可谓别开生面,诗文以楷书、行书为主要形式,朗朗上口,极具生活情趣。

其中,以五言诗居多,也有少数七言诗,诗文不重韵律,不忌重字,多是对幸福生活的歌颂、对商旅仕途的祝愿、对美好愿景的祈盼。

这种通俗的诗句真挚、朴实,处处体现着唐代百姓真实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

陶瓷器与国外贸易往来的与日俱增带来了外来文化元素,如出口西亚等地的陶瓷器纹饰上出现了金色卷发女郎、异国情侣、马球运动场景等异域生活装饰题材。

论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的艺术魅力

论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的艺术魅力

论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的艺术魅力作者:刘晓勇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10期摘要:长沙窑釉下彩绘的发明,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以丰富的器型、神秘的图案、亮丽的色彩、灵动写意的装饰等特点,书写了长沙窑古瓷艺术灿烂的篇章。

本文试图从唐代长沙窑独特的釉下彩绘装饰工艺、丰富的装饰题材及写意的装饰风格来分析长沙窑彩绘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长沙窑;釉下彩;写意风格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80-02湖南长沙窑又名铜官窑,长沙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终于五代,时间延续300多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长沙窑以它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陶瓷史和九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丰富的器型、神秘的图案、亮丽的色彩、灵动写意的绘画装饰等特点,书写了长沙窑古瓷艺术灿烂的篇章。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的繁荣与发展,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长沙窑创造性地把绘画艺术运用到瓷器装饰上,其釉下彩瓷工艺的成熟,突破了当时“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推陈出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瓷器装饰艺术。

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曾在《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一书中高度评价:“长沙窑是我国釉下彩的创始地,对宋以后瓷窑有极大的影响为天下第一,也不过分。

”本文将从长沙窑独特的釉下彩绘工艺、丰富的釉下彩绘装饰题材、写意的釉下彩绘装饰风格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艺术魅力。

一、独特的釉下彩绘装饰工艺长沙窑以其独特的釉下彩绘工艺而闻名于世,长沙窑的釉下彩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釉下彩,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釉下彩绘的发明,是瓷器制造技术发展进步的结果。

其烧制工艺一般先在素胎上施白色底粉,然后在底粉上运用釉下彩进行自由描绘,绘画或书写文字,之后外表再罩一层青色透明的薄釉,使它们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烧成釉下彩,装饰图案或文字在青色透明釉的覆盖下,形成各种精致美丽的图案,从而具有神奇独特的视觉效果。

浅析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艺术

浅析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艺术

浅析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艺术长沙窑又名铜官窑,它是唐、五代时期的釉下彩窑,也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主要生产壶、碗、罐、瓶、灯与烛台、玩具等生活陶瓷器皿,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长沙窑在装饰艺术方面有特殊成就,”①陶瓷装饰以模印贴花、釉下彩绘、印划花等装饰手法,大大丰富了历史时期的陶瓷装饰,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绚丽的一笔。

一、对当时的陶瓷装饰手法的继承瓷器的发明出现于东汉,我国进入瓷器时代是在六朝。

六朝时期陶瓷制品成为人们生活器皿中一个主要的品种,瓷器的装饰手法发展的十分丰富,有刻划花、镂空、戳印、堆塑等装饰,长沙窑陶瓷装饰手法继承了六朝时期的装饰工艺。

刻划花是用一种较硬的工具在瓷坯上刻划出各种装饰线纹,主要用于长沙窑的盘、碗的内底(如图一)。

镂空是在瓷器上雕镂成透空的圆孔、三角孔,主要用在长沙窑的烛台和熏炉,这是适应实用功能的的需要。

戳印是直接在半干半湿的器壁上压印图形,压印后图形外表不在使用其他彩釉加工装饰,题材有双鱼、龙、莲花、牡丹等,主要用于盘、碗的内底与壶、罐的手和柄上。

堆塑装饰,是用瓷泥捏塑成各种物象,装饰在瓷坯上,具有立体效果,主要用于附件和局部,如罐耳、壶扭等手捏或单模、分模手捏制成,这种装饰手法多见于长沙窑一种小壶,堆塑鸡翅和尾,带短嘴,偶有壶嘴塑成狮头形,此外还有小壶上雕塑的莲花,河水边的水鸟等。

二、在时代陶瓷装饰工艺上的发展模印贴花瓷器是长沙窑较早出现的陶瓷装饰,它是一种仿金银器中的锤揲镶嵌式技法。

其制作工艺是先用泥片在印模上印出,然后趁半湿未干之际粘贴在壶罐等器物的外壁,并在贴片处加饰酱褐色块状釉装饰,花纹在釉色衬托下更加醒目。

唐三彩将金银器精美的模印贴花和印花工艺搬到陶器上,长沙窑随之将其搬到瓷器上,印出纹饰后,粘贴在壶的系钮和流下,也用来粘贴在罐、洗、碗、钵耳和腹部上。

模印贴花不是在二维平面上作画,而是将绘画、雕刻、模印和贴塑四种工艺联为一体,是综合表现艺术。

这种半浮雕式的装饰画,既具有瓷器的工艺之美,又兼有金银器造型和装饰的效果。

长沙铜官窑

长沙铜官窑

长沙铜官窑
学术研究
长沙铜官窑的发掘和研究对于学术界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通过对长沙铜官窑瓷器的类型、工艺、装饰等方面的 研究,可以深入探究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的情况。同时,长沙铜官窑的瓷器也为中外文化交流 、东西方文化互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学术界对长沙铜官窑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我们 对中国历史的认知,也可以为世界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 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持
长沙铜官窑
教育意义
长沙铜官窑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代表之 一,对于陶瓷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 育意义。通过对长沙铜官窑的研究和学习,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唐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 、制瓷技术以及装饰手法等方面的知识。同 时,长沙铜官窑的发掘和研究也为历史、艺 术等学科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素材,有助于拓 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历史研究:通过对长沙铜官窑的研究, 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社会的经 济发展、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等多 个方面的情况。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 唐代历史的宝贵资料,有助于我们更 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历史
艺术传承:长沙铜官窑的瓷器以 其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艺术价值, 成为了中国艺术的瑰宝。其釉下 彩绘技术被后来的瓷器制造者传 承和发展,使得中国的陶瓷艺术 得以不断创新和发扬光大
长沙铜官窑的制瓷工艺和装饰手 法在当时非常先进,其采用胎模 结合制作工艺,使得器形更为规 整,降低了变形率。同时,长沙 铜官窑也是中国最早使用高温釉 技术的窑场之一,其成功烧制出 高温蓝釉、高温酱色釉和青釉褐 彩等品种,为中国陶瓷工艺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沙铜官窑
1
此外,长沙铜官窑的出口瓷器在海外也享有盛誉,对东亚、东南亚等地区的陶瓷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例如,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都可以发现长沙铜官窑瓷器的仿制品和受其影响的陶瓷艺术品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说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说

唐代长沙窑纹饰的艺术审美说长沙窑是我国著名的唐代瓷窑。

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石渚湖一带。

唐安史之乱以后长沙窑兴起,中晚唐时是为鼎盛时期,五代衰败。

长沙窑的历史价值很高,笔者以为其文化价值更是源远流长,瓷器上纹饰艺术上的创新,对今后各朝乃至当代美术艺术影响深远,尤其是其纹饰艺术对于瓷器、中国画影响更大。

唐代长沙窑青釉红绿彩花鸟壶长沙窑青釉红绿彩花鸟壶上的釉下彩绘花鸟,正是唐代的时尚,主题图案为一展翅飞翔的雀鸟,下有花草衬托,雀鸟体态丰满,作俯冲状,尖喙直抵地面的花叶,似在觅食。

中国画花鸟直至当代这种题材为人们所喜爱,荷花鸳鸯,一路清廉,翠鸟荷花题材应有尽有。

当代大师齐白石先生的写意荷花,以书法笔意入画,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荷花均是落落大方,雅俗共赏,荷花中一对鸳鸯戏水,图画上面一蜻蜓飞舞,情趣之魅力在先生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齐白石中国画荷花唐代长沙窑青釉鹭鸟莲蕾纹壶鹭鸟莲蕾演变到以后,也就是当代一路清廉。

后世的瓷器常见一路清廉;。

现代新形势下很多国画家经常表现一路清廉这种题材,寓意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做人民的好公仆。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莲花壶!长沙窑青釉褐彩莲花壶的荷花的画法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有很强的跳跃的感觉。

当代中国画的荷花画法继承唐代长沙窑纹饰的遗风非常明显。

张大千先生的画中的荷花共画了五个花瓣,其中三个在左边,两个在右边,这样就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情形,就像是高奏的音乐旋律,富有节奏,神韵味深,一般人看到这种荷花也会赏心悦目。

张大千的中国画荷花梅花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繁荣昌盛的美好的象征,鹿被视为长寿之物,鹿与仙鹤一起还有鹤鹿同春的寓意,又因为鹿和禄谐音,代表着俸禄,象征着福禄。

唐代长沙窑奔鹿纹执壶画面中的奔鹿彩斑图案,被青釉掩映着,从它洒脱、精细、俊逸的釉下彩装饰中感受唐代饱满、进取的文化精神气质。

受唐代影响,鹤鹿同春这一图案在明代时便已出现,适用于瓷器纹饰当中,图案中的花草树木为春,表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吉祥之兆。

认识长沙铜官窑

认识长沙铜官窑
长沙铜官窑遗址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其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的遗址堆积最厚处有3.7米之深,最浅处也有0.4米,上面已经生长茂密的植被,人们暂不忍心搅动它的平静,目光集中于区内的亮点———1983年发掘的谭家坡古龙窑。龙窑长41米、宽2.8-3.5米不等。窑床坡度不一,可分为5段,最陡处23度,平缓处9度。窑壁用青砖砌成,窑头、窑床、窑尾清楚可见。龙窑中除了烧碗、碟外,还有各种彩舞霞飞的釉下褐绿彩盆、洗、钵等用器和栩栩如生的雕塑动物。长沙铜官窑雕塑瓷造型生动,风格独特。保护区中那伸向地下深处的取泥洞同样吸引我们的注意。当年窑工为了获取质量更好的瓷土,不顾危险走向深处。地洞内的黑暗遮盖了窑工的辛酸、苦难,但他们为长沙铜官窑所创造的辉煌永远闪耀。长沙窑对后世的瓷器装饰工艺影响巨大。
贴花是以雕刻了纹饰的印模制成的薄薄的花片贴于壶流、壶系的下方或洗腹,一般是对称相贴。在其上再施褐色釉斑,一次高温烧成,加强装饰,突出效果。纹样大致为人物、几何图形、植物、动物、等几大类。其中为外销阿拉伯地区的产品的特色图样桫椤树、椰枣纹、胡人的各式表演图案最有时代风格。在湖南省博物馆陶瓷馆的展品,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剪纸贴花工艺作品,这只青瓷剪纸贴花飞蝶纹枕,是以剪纸图案贴于枕面,施底粉后,揭去贴花再罩上透明釉。
——要深层次挖掘。长沙铜官窑作为世界釉下多彩的发源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一五”期间100重大遗址保护项目。她的发现,大大提高了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要进一步挖掘长沙铜官窑遗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向世人展示长沙铜官窑的方方面面。可采取摄制专题片、征集标徽、名人书画家临摹或重作原来的诗书画花草虫鱼、或者通过举办中国陶文化节、世界陶文化研讨会、历代精品陶瓷展、现代陶瓷艺术展等相关活动,扩大窑址的社会影响,使其不仅被省内游客所了解,更能被国外游客所认识。要全面启动长沙铜官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深入挖掘窑址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目前《世界遗产名录》在瓷器或瓷窑项目上还是一项空白,而中华文明史上瓷器的制作是我国古代工艺的杰出代表,堪称世界一绝,享誉全球。长沙铜官窑陶瓷作为一种陶瓷艺术,首创了釉下多彩,并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谚语等融入到瓷器装饰中,代表着古瓷制作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杰作,对世界陶瓷艺术及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长沙铜官窑遗址为世界陶瓷釉下多彩的缘起、发展、制作工艺及东方文明发展和东西方文明友好交流提供了特殊的历史见证,符合《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项目的提名要求。因此以瓷器或瓷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极大。从世界和国内许多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来看,文物的保护性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要按照分步推进的思路,启动和加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而且,不管申遗是否成功,对扩大长沙铜官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

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

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
长沙铜官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窑址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铜官镇。

铜官窑出土的陶瓷品种繁多,包括唐代三彩、宋代黑釉、元代官窑青瓷等
多种名品。

长沙铜官窑的烧制技艺为传统的中华陶瓷烧制技艺,采用木柴为燃料,采用高温窑炉进行烧制。

不同种类的陶瓷需要不同的烧制温度,对于不同
材质的陶瓷还需要进行不同的烧制工艺和配方。

长沙铜官窑的陶瓷品质高,制作精美,形制美观,装饰丰富,色彩艳丽,富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

长沙铜官窑的陶瓷还被誉为中国陶瓷三大
名窑之一,与景德镇、宜兴相并称。

其烧制技艺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遗产。

长沙省博物馆藏品有哪些亮点

长沙省博物馆藏品有哪些亮点

长沙省博物馆藏品有哪些亮点长沙省博物馆,作为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珍藏着无数的瑰宝,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这里的藏品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种类繁多,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丝绸、金银器等等。

那么,这些藏品中究竟有哪些亮点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文化宝库,一探究竟。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商周青铜器。

其中,“皿方罍”堪称镇馆之宝。

这件青铜器造型独特,雄浑庄重。

其器身主体部分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等多种纹饰,线条流畅,工艺精湛。

而且,罍盖和罍身的铭文记载了它的身世,对于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具有极高的价值。

除了“皿方罍”,还有一件名为“大禾人面纹方鼎”的青铜器也十分引人注目。

鼎腹四面各以浮雕式人面作主体装饰,面部较为写实,表情严肃,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这种以人面作为装饰的青铜器在当时极为罕见,反映了古代先民独特的审美和宗教观念。

在陶瓷藏品方面,长沙窑的瓷器独具特色。

长沙窑开创了釉下彩的新工艺,将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融入瓷器装饰中。

比如,一件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壶身上题有诗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当时民间的文化风貌。

长沙窑的瓷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的典范。

书画藏品也是长沙省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其中,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临兰亭序》令人赞叹不已。

赵孟頫的书法笔法圆润遒劲,字体端庄秀丽,尽显大家风范。

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赵孟頫高超的书法技艺,也让我们领略到了王羲之《兰亭序》的魅力在元代的传承与发展。

另外,还有一幅明代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

仇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代苏州的繁华景象,人物众多,形态各异,建筑精美,船只、桥梁等细节刻画入微。

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比,仇英的这幅作品在构图和色彩上有所创新,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丝绸藏品中,有一件清代的“凤穿牡丹纹妆花缎”十分精美。

论唐代长沙窑的陶瓷装饰艺术特征

论唐代长沙窑的陶瓷装饰艺术特征

论唐代长沙窑的陶瓷装饰艺术特征作者:李磊颖陈凌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8期摘要:长沙窑是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其色彩丰富,造型各异,装饰技法与众不同,加之数量极多,价格便宜,因此不仅被广大普通百姓所喜爱,而且远销海外。

它创造性在将山水、人物、花鸟及诗文书法运用于陶瓷装饰艺术上,以动感、线条、色彩、寓意与整个陶瓷造型完美结合,透出一缕大唐民俗文化的新气息,更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本文就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艺术分析其艺术审美特征。

关键词:长沙窑;陶瓷装饰;艺术特点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75-02湖南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

长沙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终于五代,时间延续300多年。

其烧制出来的瓷器品种丰富,美观精致,实用性强。

这些瓷器在青釉下加绘彩色花纹,冲破唐以前单色青釉一统天下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长沙窑的陶瓷装饰美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它的色彩美、意蕴美、绘画美、造型美等等,这里将它的艺术审美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色彩美、纹饰美和造型的多样性。

一、长沙窑的基本概况铜官窑遗址,即长沙窑,是湖南省古遗址中唯一的文物保护单位。

长沙窑位于长沙市望城县石诸湖一带,南距长沙城27公里,北与闻名遐迩的铜官陶城相接,东依连绵的山丘,面临湘江。

长沙窑主要生产釉下彩绘和各种单色瓷器,它的装饰艺术不仅吸收了中国绘画、书法、堆塑和雕塑的特点,还吸收了中西方的地方特色以及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沙窑彩瓷,它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的艺术特点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以釉下彩绘为主,釉下彩的发明和应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冲破了唐代以前单色釉装饰一统天下的局面,唐代长沙窑釉下彩装饰,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艺术特征:(一)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的色彩美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装饰,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从最初单一的褐彩逐渐发展到褐绿两彩,褐彩的成色剂为铁,用其描画,色泽稳定。

长沙窑民间陶瓷的艺术魅力

长沙窑民间陶瓷的艺术魅力

长沙窑民间陶瓷的艺术魅力作者:彭莉来源:《艺海》2010年第07期长沙窑是唐代湖南地区重要的陶瓷产地,它地处今长沙市北三十公里处的湘江东岸,位于望城县铜官镇,又称为铜官窑。

现有资料证明,长沙窑创于初唐,鼎盛时期在盛唐,衰落在五代。

长沙窑釉下多彩的发明,突破了当时青、白瓷的单一色调,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艺术,为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堪称为陶瓷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长沙窑的民间陶瓷具有独树一帜的民间气质和艺术魅力,是其它陶瓷产地无法比拟的。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长沙窑,并未受到外界的重视,造成长沙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没有达到与之文化历史价值相匹配的程度,包括一些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对其了解不多,如何继承和发展长沙窑的陶瓷文化?本文试图从长沙窑陶瓷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的角度探析长沙窑民间陶瓷的艺术魅力。

1、朴素的生活趣味陶瓷制品的诞生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它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长沙窑民间陶瓷是由民间工匠根据湖南地区生活的需要,主要利用当地的陶瓷原料,采用手工艺生产方式所创造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朴素的民间特征的陶瓷制品。

长沙窑的陶瓷艺术植根于民间,它的形式美感都不是孤立的,它是满足使用所需要而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具,满足大众平民的需求,具有朴素的生活趣味。

唐人好饮酒,虽然比之六朝稍有减退,但仍然长盛不衰。

近年来出土大量唐代酒器,数量之多是其它用途的器物难以比拟的,它们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唐人饮酒风尚之盛,以及对饮酒的重视程度。

在长沙窑民间陶瓷的造型中酒壶的种类最多,有六十多种造型样式。

壶的造型基本结构完全是由实用功能所决定的,主体腹部饱满圆浑,体量比较突出,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容量,口部一般呈撇口盘形或漏斗形,以便于向里面注入酒水:颈部收缩为细颈,在移动时能够控制液体物质不致洒出来。

细节上,长沙窑的壶的处理也极富趣味,为了更方便提携,在壶的肩部设置有系钮,系钮是采用精美的模印图案,既省工又极富趣味。

长沙窑陶瓷的鉴赏与鉴定

长沙窑陶瓷的鉴赏与鉴定
及 反映马球 等运 动场 景的纹 饰 。另外 , 些哲学 格言 、 一 民 间谚语 也有在长沙窑 产品 中出现。
长沙窑 陶瓷 的款识是 鉴定 和研究 古 陶瓷 的重要 依据 之一, 也是 反映古 陶瓷 的年 代 、 口、 窑 档次 、 品质 的重要组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 1 O期
( 18期 ) 第 1
佛 山 陶 瓷
3 5
陶艺纵横
长沙窑陶瓷的鉴赏与鉴定
彭 建 祥
( 湖南工业大学包 装设 计学院 湖南 株洲 1 4 2 0 2衡 阳师范学 院美术 系 湖南 衡 阳 10 8 4 10 ) 2 0 8
窑青 瓷和邢窑 、 定窑 白瓷 。同时代 的一件长沙 窑壶 只标 价 “ 五文 ” ( 1c ) 而 浙江 出 土 的一 件 越 窑盘 口壶 上 则 钱 高 9m 。
价 ( 79m 。 之路 。长 沙窑是我 国釉 下彩绘 的第一个 里程碑 , 为唐 以后 刻 “ 值 一千 文 ” 高 4 .c ) 两件 瓷 壶 大小 相 差 不 到 3 倍 , 格 却相 差 2 0多 倍 , 价 0 因而 在 当时 , 美 价廉 的长 沙 物 的彩瓷发 展奠定 了基 础 , 是我 国彩瓷 工艺的骄傲 。
釉 阴干 之 后 , 直接 在 上 面作 彩 画 , 再入 窑 煅烧 , 次性 完 一 成 。这种釉 上彩 绘一般 绘 彩云 、 山 、 带 、 彩 彩 彩斑 、 彩树 叶
种 是先在 坯胎上刻 划 出花纹 , 在其 上施 彩色 , 然后 罩上
青釉 , 最后 入窑烧成 。常见 的彩绘色彩有 褐色 、 色 、 绿 粉蓝
Vo. o1 (eil .1 ) 1 6N . Sr 18 1 0 aNo
气息, 开创 了瓷器装 饰艺术 的新天 地 。长沙窑 把绘 画 、 剪 型 给人以古拙 大方 , 实用美观 的感觉 。

长沙窑陶瓷的鉴赏与鉴定

长沙窑陶瓷的鉴赏与鉴定

长沙窑陶瓷的鉴赏与鉴定摘要长沙窑作为一个没有太多文献记载的民间窑场,在唐代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刺激下,异军突起,开创了釉下多彩彩绘新工艺,书写了诗文装饰等艺术特色,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新颖别致的造型以及瓷器的外销等方面都取得过突出的成就,在我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彩的篇章。

目前收藏长沙窑瓷器成为热潮,但市场上赝品充斥,为此有必要就长沙窑瓷器的鉴赏与鉴定作一深入探讨。

关键词长沙窑,鉴赏,鉴定1引言湖南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

长沙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终于五代,时间延续300多年。

其烧制出来的瓷器品种丰富、美观精致、实用性强。

这些瓷器在青釉下加绘彩色花纹,冲破唐以前单色青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长沙窑是我国釉下彩绘的第一个里程碑,为唐以后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彩瓷工艺的骄傲。

2长沙窑陶瓷的鉴定方法2.1从胎质、釉色的特点来鉴定长沙窑釉下彩绘有两种。

一种是用彩色直接在坯胎上作画,然后在其上覆一层青釉,入窑高温煅烧而成;另一种是先在坯胎上刻划出花纹,在其上施彩色,然后罩上青釉,最后入窑烧成。

常见的彩绘色彩有褐色、绿色、粉蓝色、褐绿色和白色等。

长沙窑的胎釉特征在初唐时体现为产品胎质较粗糙,欠坚硬,呈暗红色,有微灰黄、灰青色,釉层显薄,釉色青中发黄,有姜黄色倾向;唐中后期,胎色基本为深灰色或浅灰色,胎质较前坚硬精细,胎和釉的粘结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瓷化程度已相当好。

长沙窑的胎体,一般都显得粗厚。

釉色主要是青色釉,除此还有白釉和褐色釉等。

青色釉中又分为青黄色和青绿色两种。

釉质精细莹润,表面的无色细碎片细密、均匀、柔和分布。

釉的表面往往是不均匀的,一个器物中可见釉层厚薄不匀现象。

长沙窑瓷器质地的致密和成形的精巧程度都逊于越窑青瓷和邢窑、定窑白瓷。

同时代的一件长沙窑壶只标价“五文”钱(高19cm),而浙江出土的一件越窑盘口壶上则刻“价值一千文”(高47.9cm),两件瓷壶大小相差不到3倍,价格却相差200多倍,因而在当时,物美价廉的长沙窑成为畅销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9)湖南非遗系列之铜官窑陶瓷:(三)铜官窑瓷诗与书法(原载2008年《长沙民间艺术》)

(9)湖南非遗系列之铜官窑陶瓷:(三)铜官窑瓷诗与书法(原载2008年《长沙民间艺术》)

(9)湖南非遗系列之铜官窑陶瓷:(三)铜官窑瓷诗与书法(原载2008年《长沙民间艺术》)铜官窑瓷诗与书法“瓷诗”是长沙铜官窑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独一无二的诗歌类别,《全唐诗》不收它,因而对铜官窑深有研究的文物专家萧湘先生说它是“唐诗的弃儿”。

铜官窑瓷器的一大创新是在釉下胎体上题写大量诗句、文字。

这些诗句、文字大多反映当时的某些社会情况或抒发工匠自己的情怀,或当作产品广告。

瓷器上题诗或写上一点警策之语,可以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更增一份美的享受。

铜官窑的这一做法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现在。

发现窑址有题诗的陶瓷器,始于20世纪60年代。

根据初步清理,在已经发现的62首完整的陶瓷器题诗中,见于《全唐诗》和《全唐诗续补遗》者共9首,见于其他传世文献者1首;另外可确定的先唐诗1首。

其他大多数则基本属于流行在市井巷里的歌谣,唐代潭州的民俗风情全凸现在这些瓷诗里。

这类诗句,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其一,反映离别与相思的。

如: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只愁啼鸟别,恨迭古人多,去后看明月,风光处处过。

道别即须分,何劳说苦新(辛),牵牛石上过,不见有啼恨(蹄痕)。

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

世人皆有别,此处泪痕多。

送客醉南酒,是令听楚歌。

以上5首,诗意很可能是描写游子别游子,或者是别人送给游子的,也有思妇怀远,托月寄意之辞。

其二,反映边塞征战的。

如:一日三场战,曾无赏罚为,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归)。

自入新峰(丰)市,唯闻旧酒香,抱琴沾一醉,尽日卧弯汤。

其三,反映宗教思想的。

如:念念催年促,由(犹)如少水鱼,劝诸行过众,修学香无馀。

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

其四,反映商贾经营活动的。

如:人归千里去,心画一杯中,莫虑前途远,开坑(航)逐便风。

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

以上两首,前者似乎表现商客不顾路途遥远,惨淡经营的情景;后者却反映坐贾脱货求财的心思。

长沙铜官窑茶器之美浅探

长沙铜官窑茶器之美浅探

2018年第04期基金项目:《中国茶道实验技术》名师空间课堂(湘教科研通[2016]28号)第一作者:王秀婷(1989-),女,重庆合川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茶叶经济贸易与茶文化学。

*通讯作者:朱海燕(1971-),女,湖南双峰人,教授,主要从事茶文化与茶业经济研究。

几千年来,精美雅致的各种茶器,承载着文人之灵气,一代代流传于品茶人之手,从单纯的饮用工具升华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从而成为茶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

就材质而言,茶器有陶土、瓷器、玻璃、竹木、金属、漆器等之分,其中陶瓷茶器是最早发明和最广泛使用的茶具之一,伴随着我国饮茶历史的发展,其花色品种日益丰富,名品珍玩层出不穷。

湖南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成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曾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谱写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灿烂篇章:这里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突破了其时“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瓷器装饰格局;也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歌赋、谚语及产品广告等融入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开创者,尤其是首创釉下诗文题记,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生产的瓷器形式多样,或人物、或动植物、或自然景观,图案新颖,色彩艳丽,产品远销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西亚、北非、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唐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支点,见证了“一带一路”的历史变迁,以独特的陶瓷艺术和令世人震惊的外销量,确立了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显赫地位[1]。

2011年,长沙铜官窑遗址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陶瓷茶器不仅承载着现代文化精神,也是现代人回归自然,感受生活的承载方式之一[2]。

如何让铜官窑瓷器抖落历史的尘埃,在传承与创新中激活千年古窑沉睡的魅力,再次呈现其独特的审美意蕴?尤其是在茶产业发展迅猛,茶文化日新月异的当代,如何才能让“湘器”与“湘茶”相得益彰?本文立足审美角度,在挖掘、整理铜官窑深厚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试从“材质”、“造型”、“装饰”三个方面探讨铜官窑茶器之美,以期丰富茶审美理论,并为铜官窑茶器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长沙铜官窑艺术特点及价值
作者:陈培瑶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1期
摘要:长沙铜官窑自发掘以来,其在中国彩瓷时代的历史价值一直被众多研究者重视。

本文从长沙窑的历史和工艺特征对其进行简单解析和介绍,以期能对长沙窑能有一个客观评价和认识。

关键词:湖南;长沙窑;釉下彩
长沙窑,又名铜官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起于唐代,至五代而衰,宋代退出历史舞台。

它存在时间虽短,但其历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长沙窑是唐代的名窑之一,也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器窑。

在唐代,南方以青瓷为主而北方则以白瓷为主,长沙窑发展的釉下多彩在传承岳州窑传统的基础上与北方陶瓷工艺结合,同时,长沙窑创新性地将诗、句、格言、谚语等作为装饰,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突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成为中国陶瓷发展从青瓷到白瓷再到彩瓷的一个重要历程。

一、长沙窑发展阶段
长沙铜官窑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初期:初、中唐时期。

长沙铜官窑主要特点是胎质为暗红较粗松。

釉色以烧黄青釉为主,釉与胎的结合并不紧密,有脱釉现象。

瓷器品种多为壶,装饰纹样比较单一,大多数器物仍以素面为主。

(二)鼎盛期:晚唐、五代时期。

以烧青釉为主,尤其是出现了釉下褐绿彩绘,是长沙窑进入了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

这期间釉和胚胎结合严密,已无脱釉现象。

瓷器品种增加了枕、托盏、盒、文房用品、雕塑玩具等,装饰纹饰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晚唐时装饰纹样构图简洁、形象逼真,以褐绿两色彩绘为主;五代时,不再用线条钩勒,从追求写实转为追求写意,色彩以绿色为主,形象隐约淡雅。

(三)衰落期:北宋时期。

当时,长沙窑受到北方制瓷工艺的冲击,加之原料瓷土数量上受到限制,瓷胎质量也不如其他窑址,竞争力下降,越窑、景德镇窑和衡山窑等的兴盛都加速了长沙窑的停滞并最终衰落。

同时,受当时外贸中断、外销瓷滞销等因素影响,使得长沙窑瓷器既然不能在湖南的青瓷中取胜,又不能突破海外的难关,因而从此一撅不振。

二、长沙窑瓷器的特点
根据长沙窑的胎质、釉色、品类和装饰可将其概括为:陶胎胎质较粗糙,烧成后多呈现褐色或铁灰色,瓷胎烧成后多呈现灰白色、青灰色;釉色多呈现青色,还有酱色,红色和三彩釉等;种类多且全,尤其是生活器物十分实用;瓷器的装饰鲜艳、明快。

长沙窑釉下彩技艺既有与越州窑、岳州窑青瓷相同的特点,又有它自己的风格,长沙窑匠师们把绘画艺术和陶瓷装饰技法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创举,开辟了青花、多彩瓷的先河。

是唐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

首先,从长沙窑制品的瓷胎看,其瓷胎烧成温度约在1150—1200℃左右,胎质主要呈现灰白色,或“香灰色”,或暗红色。

其制品一般胎体较细腻轻薄却又坚实,虽然其精细程度还是比不上邢窑的细白瓷,却远远胜过邢窑的粗白瓷。

其次,就长沙窑制品的制作和造型而言,长沙窑大多以辘轳轮制为主,还有采用雕刻、堆塑、镂空、范模压铸等手法,烧制则主要采用匣钵装烧瓷器,先在瓷器中涂上一层“化妆粉”,然后施釉、装烧成型主要分为无釉素瓷、白瓷、青瓷和彩瓷四大类。

瓷器前期造型多体现丰满端庄,后期产品造型则趋向秀丽轻灵。

但从总体上来看长沙窑符合唐代整体器形的特点给人一种浑圆稳重的感觉。

再次,就长沙窑制品釉色的特质来说,长沙窑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质:一是彩瓷适用范围的不同。

长沙窑是第一个以生产彩瓷为主的瓷窑,彩瓷所占比例几乎达到其生产的一半而且长沙窑不仅一窑多彩,甚至有时在同一件瓷器上也会使用多彩。

二是施彩面积的不同。

长沙窑的施彩面积很大,往往占据大部分瓷器表面。

三是艺术价值不同。

长沙窑的釉下彩带有一定的艺术含义,而不是以往的毫无意义的彩色调配。

长沙窑瓷器的色彩美还表现在它注重空白与着色的和谐关系:一方面通过彩色来突显瓷器的造型美,另一方面靠单色来衬托彩色使画面既不单调也不过于紧凑,实现空白美和色彩美的完美结合。

除了用色的变化,铜官窑开创的釉下多彩创造性地使用酱、褐、红、蓝、绿等多种釉色的表现手法,打破了当时“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实现了一次空前的变化,让彩瓷艺术变得更多元化。

最后,从长沙窑制品的装饰而言,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素釉装饰,应用不同含量的金属和火候烧制成不同颜色的釉色,有青釉、绿釉、红釉、酱釉、褐釉等来对瓷器进行装饰。

二是模印贴花装饰,把低温烧制后的模印泥片用青釉上色进行装饰,再在贴花处施褐釉。

三是釉下装饰,在坯体上先刻画出花鸟轮廓在填充颜色产生好的立体效果。

这种采用雕刻和绘画并用的手法是长沙窑的一大创举。

四是运用文字进行装饰,长沙窑在瓷器上通过书法的形式表现诗词、歌谣、俗语等,这些作品绝大多数出自平民或民谣,用朴实语言传达真实的情感。

三、长沙窑的价值和启示
长沙窑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丰富了我国陶瓷产品的色彩,开创了我国写意和诗词装饰瓷器产品的先河,还在于它是唐代艺术家们发挥主观创造性依据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宗教艺术等多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研究长沙窑文化不仅带给我们艺术价值,还有史料价值,让
我们能够通过研究陶瓷工艺的制作了解当地当时的生产水平,了解当时当地陶瓷用色和造型的审美情趣,通以及当时的文化和生活气息,这对现代的陶瓷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郭演仪.长沙铜官窑色釉和彩瓷的研究 [J]. 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85,6(1):11-17.
[2]朱铁权,王昌燧,毛振伟等.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铅釉陶表面腐蚀物的分析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1):266-269.
[3]王宝升. 长沙窑的现代化生活陶瓷设计研究[D]. 湖南大学 2009
[4] 周世荣.长沙古窑纵横谈[J].文物天地, 1990,(6):21-25
[5] 陈文学.长沙窑的产品特点及其兴衰探微.东南文化[J], 1996,(2):85-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