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中药的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二、咳嗽
有寒热之分 风寒咳嗽,因风寒之邪外来,肺气郁闭不得宣通,
宜用通宣理肺丸、镇咳宁胶囊,宣肺解表, 风热咳嗽,因风热犯肺,肺尖清素不能宣降,宜
用止咳青果丸或二母宁嗽丸清热化痰止咳。 肺热咳嗽者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牛黄蛇胆川贝液
26
同病异治
三、呕吐
夏季着凉所致的可选用藿香正气胶囊; 因食积内停引起的,选用保和颗粒; 因脾胃虚弱产生的,选用香砂六君子丸。
龙胆泻肝
高血压、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膀胱炎、 带状疱疹
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 湿热带下
清利肝胆湿热
30
异病同治
六味地黄血压
肿瘤
肾炎
更年期综合征
31
中药的配伍关系
古代医家把各种配伍关系概括为七情
单行(应不属于药物配伍)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32
43
中成药与中成药
药流后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案是益母草颗粒 和妇血康颗粒联合用药
益母草颗粒:收缩子宫,促进子宫腔内残 留组织、积血排出
妇血康颗粒:活血化瘀、祛瘀止血
44
中成药与中成药
防治心脑血管卒中---牛黄清心丸 牛黄解毒丸+柏子养心丸 变寒凉与温补为平补 养心益气而不燥 清心凉窜而不寒
1. 1954年 石家庄 -----白虎汤 2. 1956年 北 京-----白虎汤+苍术
9
同病异治
一、感 冒
西医使用中成药: “我一般都用双黄连,药物说 明书上写得很清楚,这个药有广谱抑菌抗病毒作 用和消炎解热作用。”
西医:感冒清热颗粒 中医: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少阳感
冒、体虚感冒
①首先就会进行病性的判断,是风热还是风寒所致 ②然后再根据伴随的其他症状,判断热邪尚处于表 卫阶段还是已经入里。 ③在必要时还要考虑患者所处的环境、当时的季节 和天气情况。 ③最后才可以进行“证型”的确定,也就是辨证,
有寒热之分 风寒咳嗽,因风寒之邪外来,肺气郁闭不得宣通,
宜用通宣理肺丸、镇咳宁胶囊,宣肺解表, 风热咳嗽,因风热犯肺,肺尖清素不能宣降,宜
用止咳青果丸或二母宁嗽丸清热化痰止咳。 肺热咳嗽者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牛黄蛇胆川贝液
26
同病异治
三、呕吐
夏季着凉所致的可选用藿香正气胶囊; 因食积内停引起的,选用保和颗粒; 因脾胃虚弱产生的,选用香砂六君子丸。
龙胆泻肝
高血压、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膀胱炎、 带状疱疹
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 湿热带下
清利肝胆湿热
30
异病同治
六味地黄血压
肿瘤
肾炎
更年期综合征
31
中药的配伍关系
古代医家把各种配伍关系概括为七情
单行(应不属于药物配伍)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32
43
中成药与中成药
药流后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案是益母草颗粒 和妇血康颗粒联合用药
益母草颗粒:收缩子宫,促进子宫腔内残 留组织、积血排出
妇血康颗粒:活血化瘀、祛瘀止血
44
中成药与中成药
防治心脑血管卒中---牛黄清心丸 牛黄解毒丸+柏子养心丸 变寒凉与温补为平补 养心益气而不燥 清心凉窜而不寒
1. 1954年 石家庄 -----白虎汤 2. 1956年 北 京-----白虎汤+苍术
9
同病异治
一、感 冒
西医使用中成药: “我一般都用双黄连,药物说 明书上写得很清楚,这个药有广谱抑菌抗病毒作 用和消炎解热作用。”
西医:感冒清热颗粒 中医: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少阳感
冒、体虚感冒
①首先就会进行病性的判断,是风热还是风寒所致 ②然后再根据伴随的其他症状,判断热邪尚处于表 卫阶段还是已经入里。 ③在必要时还要考虑患者所处的环境、当时的季节 和天气情况。 ③最后才可以进行“证型”的确定,也就是辨证,
中药用药ppt课件
咳嗽
中药治疗咳嗽的方法包括润肺止咳 、宣肺止咳等,如杏仁、桔梗等。
腹泻
中药治疗腹泻的方法包括健脾止泻 、温中散寒等,如白术、干姜等。
中药在疑难杂症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如清热解 毒、软坚散结等,如半枝莲、蛇舌草等。
糖尿病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养阴清热、益气活血 等,如地黄、黄芪等。
环节的管理和规范,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05
中药的未来发展
中药现代化研究进展
中药药理机制研究
深入探索中药的药理机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揭示中药作用机理 ,提高中药疗效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中药制剂改良
改进中药制剂工艺,提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降低副 作用,满足患者用药的便捷性和舒适性需求。
中药质量控制标准
建立和完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 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中药用药PPT课件
目录
• 中药基础知识 • 中药的药理作用 • 中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 中药的应用和案例分析 • 中药的未来发展
01
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的起源和历史
中药的起源
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最早的中药记载出现在《神农 本草经》中,该书记载了365种 药物,并对其药性、功效等进行
了详细的描述。
沉降类中药
具有清热泻火、利水渗湿等作用 ,适用于高热、口渴、水肿等症 状。例如石膏、知母等。
中药的药效和归经
药效
指中药对人体的作用和效果,包括兴奋或抑制作用,以及抗感染、抗肿瘤等作 用。
归经
指中药对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或脏腑具有选择性作用,主要归肝、心、脾、肺 、肾五经。例如柴胡归肝经,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石膏归肺经,具有清肺热 的作用。
第六章现代中药养护技术ppt课件
(3)气体置换方法 用吹尘器的反向作用或真空泵先抽
出帐内气体,在薄膜紧贴堆垛后,再灌注液化二氧化 碳进行气体置换。
3.自然降氧 (1)原理及作用 自然降氧的基本原理是在密封条件下,利用 药材自身、微生物、仓虫等的呼吸作用,消耗密封环境内的 氧气,使含氧量逐渐下降,二氧化碳量相应地上升,形成不 利于仓虫、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低氧环境。在密封缺氧状态下, 仓虫窒息死亡,微生物及药材呼吸受到抑制,从而达到安全 贮藏之目的。 自然降氧法主要用于防蛀、霉,有的也能用于杀虫和防止泛 油等质变。养护对象以植物类、新采集药材、种子果实类药 材为主。防虫的氧浓度8%以下,杀虫的氧浓度2%~4 %。 ,
(比熏蒸法省费用!!?)
四、气调养护法的关键技术
1.密闭:是气调养护的基础
2.降氧:是气调养护的一个中心环节
(一)气调的密封技术
1.塑料薄膜罩帐密封 (1)塑料薄膜的选择,气密性较好,不渗湿,耐腐蚀,抗压抗拉力强。
如聚氯乙烯(PVC)0.3mm塑料薄膜。
(2)罩帐的制作与密封 :塑料薄膜罩帐的制作与密封过程分为罩帐的
4.人参与细辛同贮,防虫。
5.大蒜与土鳖虫、斑蝥同贮,防虫。
6.荜澄茄同贮:利用荜澄茄与人参、党参、三七、蕲蛇、白花蛇、
鹿茸、乌梢蛇、海马、海龙、蛤蚧等同贮,防虫、防霉。
7.明矾与柏子仁同贮,防虫霉、走油。
8.其他:冰片与灯心草同贮;吴茱萸与荜澄茄同贮;丁香与同贮;
滑石粉、米糠与鹿角胶、阿胶等动物胶类同贮。另外白酒和药用乙 醇是良好的杀菌剂,将易发霉、虫蛀的中药饮片与高浓度的白酒或 乙醇一起密封贮存,如动物类的蕲蛇、金钱白花蛇、鹿茸、乌梢蛇、 海马、海龙、蛤蚧、蛤蟆油等。
封库的气体置换,通常采用“先充后抽”。
出帐内气体,在薄膜紧贴堆垛后,再灌注液化二氧化 碳进行气体置换。
3.自然降氧 (1)原理及作用 自然降氧的基本原理是在密封条件下,利用 药材自身、微生物、仓虫等的呼吸作用,消耗密封环境内的 氧气,使含氧量逐渐下降,二氧化碳量相应地上升,形成不 利于仓虫、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低氧环境。在密封缺氧状态下, 仓虫窒息死亡,微生物及药材呼吸受到抑制,从而达到安全 贮藏之目的。 自然降氧法主要用于防蛀、霉,有的也能用于杀虫和防止泛 油等质变。养护对象以植物类、新采集药材、种子果实类药 材为主。防虫的氧浓度8%以下,杀虫的氧浓度2%~4 %。 ,
(比熏蒸法省费用!!?)
四、气调养护法的关键技术
1.密闭:是气调养护的基础
2.降氧:是气调养护的一个中心环节
(一)气调的密封技术
1.塑料薄膜罩帐密封 (1)塑料薄膜的选择,气密性较好,不渗湿,耐腐蚀,抗压抗拉力强。
如聚氯乙烯(PVC)0.3mm塑料薄膜。
(2)罩帐的制作与密封 :塑料薄膜罩帐的制作与密封过程分为罩帐的
4.人参与细辛同贮,防虫。
5.大蒜与土鳖虫、斑蝥同贮,防虫。
6.荜澄茄同贮:利用荜澄茄与人参、党参、三七、蕲蛇、白花蛇、
鹿茸、乌梢蛇、海马、海龙、蛤蚧等同贮,防虫、防霉。
7.明矾与柏子仁同贮,防虫霉、走油。
8.其他:冰片与灯心草同贮;吴茱萸与荜澄茄同贮;丁香与同贮;
滑石粉、米糠与鹿角胶、阿胶等动物胶类同贮。另外白酒和药用乙 醇是良好的杀菌剂,将易发霉、虫蛀的中药饮片与高浓度的白酒或 乙醇一起密封贮存,如动物类的蕲蛇、金钱白花蛇、鹿茸、乌梢蛇、 海马、海龙、蛤蚧、蛤蟆油等。
封库的气体置换,通常采用“先充后抽”。
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
集85%初漉液另存,续漉液浓缩后与之合并。
回流法
• 适用范围:不适于受热易破坏药材。
• 方法: 1.回流热浸法--圆底烧瓶 冷凝管 溶剂只能循环使
用,需更新2-3次 ,用量多。
2.回流冷浸法--索氏提取 循环回流冷浸装置 溶剂
既可循环使用又能不断更新,用量少。
水蒸气蒸馏法
• 适用范围:具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
状态
密度 (g/ml)
粘度(Pa·S)
扩散系数 (cm2/s)
气体 (0.6-2.0)×10-3 0.05-0.35 0.01-1.0
超临界流体 液体
0.2-0.9 0.8-1.0
0.20-0.99 3.00-24.0
(0.5-3.3) ×10-4
(0.5-2.0) ×10-5
• 操作过程
超临界流体的压缩 提取 减压 分离
乙醇
• 半极性溶剂,既能溶解一些水溶性成分,又能溶 解一些脂溶性成分。
• >90% 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 50%~70% 生物碱、苷类等 <50% 苦味质、蒽醌苷类等 >40% 可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水解 20% 具防腐作用
• 缺点:具药理作用,价昂易燃。
丙酮
• 脱脂溶媒,脱水剂。新鲜动物药材脱水、 脱脂。
• dt:扩散时间 • ds: dt 时间内物质的扩散量 • F:扩散面积,代表药材的粉碎度 • dc/dx:浓度梯度 • D:扩散系数 D=RT/N 6πγη • - :扩散趋向平衡时浓度降低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 ①药材粒度:适宜粒度。
不宜用过细粉末:①吸附作用增强,影响扩散速度。 ②浸出杂质多。③操作困难。
浸渍法
• 适用范围: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和易破坏药 材;粘性物质的浸出。
回流法
• 适用范围:不适于受热易破坏药材。
• 方法: 1.回流热浸法--圆底烧瓶 冷凝管 溶剂只能循环使
用,需更新2-3次 ,用量多。
2.回流冷浸法--索氏提取 循环回流冷浸装置 溶剂
既可循环使用又能不断更新,用量少。
水蒸气蒸馏法
• 适用范围:具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
状态
密度 (g/ml)
粘度(Pa·S)
扩散系数 (cm2/s)
气体 (0.6-2.0)×10-3 0.05-0.35 0.01-1.0
超临界流体 液体
0.2-0.9 0.8-1.0
0.20-0.99 3.00-24.0
(0.5-3.3) ×10-4
(0.5-2.0) ×10-5
• 操作过程
超临界流体的压缩 提取 减压 分离
乙醇
• 半极性溶剂,既能溶解一些水溶性成分,又能溶 解一些脂溶性成分。
• >90% 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 50%~70% 生物碱、苷类等 <50% 苦味质、蒽醌苷类等 >40% 可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水解 20% 具防腐作用
• 缺点:具药理作用,价昂易燃。
丙酮
• 脱脂溶媒,脱水剂。新鲜动物药材脱水、 脱脂。
• dt:扩散时间 • ds: dt 时间内物质的扩散量 • F:扩散面积,代表药材的粉碎度 • dc/dx:浓度梯度 • D:扩散系数 D=RT/N 6πγη • - :扩散趋向平衡时浓度降低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 ①药材粒度:适宜粒度。
不宜用过细粉末:①吸附作用增强,影响扩散速度。 ②浸出杂质多。③操作困难。
浸渍法
• 适用范围: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和易破坏药 材;粘性物质的浸出。
中药药剂学第六章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PPT课件
解吸与溶解阶段
• 解吸阶段:溶剂渗入药材时,必须解除成分相互 之间或与细胞壁之间因为亲和性产生的相互吸附 作用
• 溶解阶段:一些有效成分以分子离子或胶体离子 等形式或状态分散于溶剂中
• 成分能否被溶解,取决于成分的结构和溶剂的性 质是否遵循相似相容原理
• 解吸与溶解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其快慢主要 取决于对有效成分的亲和力大小。
• 特点:专一性、可降 解性、高效性;反应 条件温和;减少化学 品的使用及残留等
• 酶的种类: • 果胶酶、半纤维素酶
、多酶复合体
微波提取法
• 微波提取(MAE)利用微 波对中药与适当的溶剂的 混合物进行辐照处理,从 而在短时间内提取中药有 效成分的一种新的萃取方 法
• 特点: • ①时间短,收率高;②物
有机溶剂
• 其他有机溶剂(应尽量少用),用于某些有效成 分纯化精制
浸提辅助剂
酸
• 加酸目的:a、促进生物碱的浸出;b、提高部分 生物碱的稳定性;c、便于用有机溶济浸提;d、 除去酸不容性杂质。
• 过量酸会引起不需要的水解或其他不良反应
碱
• 加碱目的: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防 水解)。如碱性水溶液可溶解内酯、蒽醌及其苷 、香豆精、有机酸、某些酚性成分。
• 热浸渍法:置入特质罐内,加 定量溶剂,水浴或蒸汽加热 缩 短浸渍时间。酒剂常用。
• 浸出液冷却后有沉淀析出 • 重浸渍法:多次浸渍法,减少
药渣吸附浸出液所引起的药材 成分损失
• 特点: • 粘性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
、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芳 香性药材——适用 • 贵重药材、毒性药材、高浓度 制剂——不适用 • 原因:溶剂用量大,处于静止 状态,利用率低,有效成分浸 出不完全。所需时间较长不宜 用水作溶剂,常用乙醇或白酒 。浸渍过程中密闭防止溶剂挥 发损失。 • 静态浸出,溶剂利用率低,有 效成分浸出不完全。 • 提取效率:重浸渍法 >热浸渍法 >冷浸渍法
中药课件ppt
中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如人参、黄芪、当归等具有营养神经、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 病。
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如丹参、川芎、葛根等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中药在预防保健及康复中的作用
01
02
03
中药的预防作用
中药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功 能,增强抵抗力,可用于 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中药过程中出现的,因此需要密切观察。
中药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保障
• 制定和完善中药的质量标准:中药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产地# 中药课件
04
中药的临床应用
中药在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
1 2 3
感冒
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等常用于治疗感冒,这 些药物具有发汗解表、退热等作用,能够有效地 缓解感冒症状。
中药的文化传承与弘扬
中药的传统文化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药的理论 和实践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阴阳五 行、脏腑经络等。
中药的文化传承与弘扬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药文化,中国政府和民间 组织积极开展中药文化传承活动。例如,建 立中药文化博物馆、开展中药文化宣传教育 、举办中药文化节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 识中药文化。
。
中药在海外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中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
近年来,中药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受到关 注。据统计,全球中药市场年销售额已 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欧洲、日本等 发达国家对中药的需求日益增长。
VS
中药在海外市场的推广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 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开展中药的海外推广 活动。例如,通过在海外建立中药生产基 地、开展中药临床试验、注册中药产品等 方式,提高中药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和接 受度。
中药如人参、黄芪、当归等具有营养神经、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 病。
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如丹参、川芎、葛根等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中药在预防保健及康复中的作用
01
02
03
中药的预防作用
中药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功 能,增强抵抗力,可用于 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中药过程中出现的,因此需要密切观察。
中药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保障
• 制定和完善中药的质量标准:中药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产地# 中药课件
04
中药的临床应用
中药在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
1 2 3
感冒
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等常用于治疗感冒,这 些药物具有发汗解表、退热等作用,能够有效地 缓解感冒症状。
中药的文化传承与弘扬
中药的传统文化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药的理论 和实践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阴阳五 行、脏腑经络等。
中药的文化传承与弘扬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药文化,中国政府和民间 组织积极开展中药文化传承活动。例如,建 立中药文化博物馆、开展中药文化宣传教育 、举办中药文化节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 识中药文化。
。
中药在海外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中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
近年来,中药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受到关 注。据统计,全球中药市场年销售额已 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欧洲、日本等 发达国家对中药的需求日益增长。
VS
中药在海外市场的推广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 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开展中药的海外推广 活动。例如,通过在海外建立中药生产基 地、开展中药临床试验、注册中药产品等 方式,提高中药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和接 受度。
中药学完整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20
❖ 故《帝王世纪》有“伏羲氏……画八 卦……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
❖ 《淮南子·休务训》有“神农乃教民播种五 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 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 芽的实践过程。
整理版课件
21
❖ 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 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有“药食 同源”之说。
整理版课件
22
二、中药学的发展
❖ (一)夏商周时期――本草学的萌芽时期 ❖ (二)秦汉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 ❖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 ❖ (四)隋唐时期 ――医药发展鼎盛时期 ❖ (五)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时期
(六)明代 ❖ (七)清代 ❖ (八)民国时期
❖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整理版课件
整理版课件
5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①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 产于中国。
❖ ②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 ③以天然原生药为主及少数人工合成的药物。 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 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整理版课件
6
❖ 2.草药的概念:
❖ ②掌握128余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 功效、主治、配伍及某些特殊用法。
❖ 熟悉88余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 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 ③具备识别常用中药原植物(原动物、原 矿物)及药材饮片的一般知识。
整理版课件
11
2.学习方法:
❖ (1)打好基本功,弄通性味、归经、升降浮 沉等中药学的基本理论。
整理版课件
9
第六章 病因1(中药)
(2)病位游移不定
如:风湿性关节炎之游走性关节痛 荨麻疹之皮疹此伏彼起
(3)发病急骤,变化无常
如:面神经麻痹之卒发口眼歪斜 小儿急性肾炎之突发全身水肿
(4)肢体异常运动
如:破伤风痹之肢体抽搐,角弓反张。
(5)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如:风寒 → 感冒 风热 → 咳嗽 风寒湿 →痹证
“风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
(5)多见头身肢体困重
湿性重浊 如:头重如裹,,骨节酸重。
(6)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粘滞不爽
如: 面垢、眵多; 小便混浊、涩滞不畅; 下痢粘液脓血; 带下量多、秽浊; 湿疹流水秽浊。
(五)燥邪
燥病多见于秋季。 初秋多温燥,深秋多凉燥。
1.性质 干燥、涩滞。
2.致病特点 (1)易于耗伤津液
燥性干涩 → 口唇、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皲裂; 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干。
疾病之“象”与自然界“寒”之“象”类似,故 推定病因为“寒”。
中医学“病因”概念内涵:
具有病因和病机的双重含义
“辨症求因”有效性的科学依据:
①对证、因之间因果性的把握; ②对致病因素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整体联系的 把握。
三、中医对病因的分类 1.《内经》
生于阳:风雨寒暑 生于阴: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代医学的多种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一)性质和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常通过空气、饮食等途径传播,造成大面积流行。
2.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某种疠气流行时其症状基本相似。 “一气一病”
3.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多属热毒之邪,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
(二)疫气发生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1.气候反常
如:酷热、旱灾、涝灾等
中药化学第六章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节
8、二氢查耳酮(dihydrochalcone)
OH
β
HO
OH
OH
α
O
二氢查耳酮 (α-吡喃酮开环,α,β-碳氢化)
glc
O
O
梨根苷
9、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
+ O
HO
+ O OH OH
R1 OH
4
R2
花色素类 (4-酮基还原,以烊盐存在)
芍药花苷元 R1=OCH3 R2=H
矢车菊苷元 R1= OH R2=H 飞燕草苷元 R1= R2=OH 天竺葵苷元 R1= R2=H
OH HO O OH OH OH O
HO
OH
OH
O
槲皮素
5,7,3’,4’-四羟基黄酮醇
OH HO O OH O OH O
CH2OH
异甘草素
4,2’,4’-三羟基查耳酮
O
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 5,7,3’,4’-四羟基黄酮醇- 3-O-β-D半乳糖苷
第三节
结构特点 1、
A O O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例如
HO
O
OH O
OH
O
CH2OH
OH
O
OH
O
O O
CH3
OH OH
槲皮素-3-半乳糖苷
CH 2OH HO
芦丁
O
OH HO
rha O
O
OH O
HO
O
OH
OH
O
rha
OH
O
山奈苷
牡荆素
组成黄酮苷常见的糖有:
单糖类: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鼠李糖、L-阿拉 伯糖及D-葡萄糖醛酸等。
中药ppt课件
注意事项
在储存中药材时,应注意防潮、防霉、防虫蛀等措施,保持 药品的干燥和清洁;同时要注意避免与其它物品混放,以免 造成污染或交叉污染。在用药前,应先检查药品的质量和外 观,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CHAPTER 05
中药的应用与配伍
中药的应用原则
整体观念
中药的应用需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体质、年龄、性 别、生活习惯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
凉血利咽
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 腔溃疡、风热感冒等疾病 ,能够改善咽部充血、缓 解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药物
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 、黄芩等。
活血化瘀类中药的药理作用
活血化瘀
这类中药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缓解疼痛等作用,能够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舒筋活络
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肌肉疼痛、颈椎病等疾病,能够舒缓肌肉和 韧带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也为中药现代化提 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有助于深入研究和开发中药新药。
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前景
地位逐步提升
随着中药的疗效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以及中药现代化的推进,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逐步提升 。
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健康观念的提升和自然疗法的兴起,中药作为一种自然药物,其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中 药在国际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
协同作用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 可产生协同作用,增 强药物疗效,提高治 愈率。例如,清热解 毒类中药与抗生素联 合使用,可增强抗生 素的抗菌作用。
拮抗作用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 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 ,降低药物疗效。例 如,含有鞣质的中药 可能与某些西药发生 化学反应,产生沉淀 或络合物,影响药物 的吸收和利用。
在储存中药材时,应注意防潮、防霉、防虫蛀等措施,保持 药品的干燥和清洁;同时要注意避免与其它物品混放,以免 造成污染或交叉污染。在用药前,应先检查药品的质量和外 观,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CHAPTER 05
中药的应用与配伍
中药的应用原则
整体观念
中药的应用需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体质、年龄、性 别、生活习惯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
凉血利咽
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 腔溃疡、风热感冒等疾病 ,能够改善咽部充血、缓 解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药物
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 、黄芩等。
活血化瘀类中药的药理作用
活血化瘀
这类中药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缓解疼痛等作用,能够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舒筋活络
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肌肉疼痛、颈椎病等疾病,能够舒缓肌肉和 韧带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也为中药现代化提 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有助于深入研究和开发中药新药。
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前景
地位逐步提升
随着中药的疗效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以及中药现代化的推进,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逐步提升 。
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健康观念的提升和自然疗法的兴起,中药作为一种自然药物,其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中 药在国际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
协同作用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 可产生协同作用,增 强药物疗效,提高治 愈率。例如,清热解 毒类中药与抗生素联 合使用,可增强抗生 素的抗菌作用。
拮抗作用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 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 ,降低药物疗效。例 如,含有鞣质的中药 可能与某些西药发生 化学反应,产生沉淀 或络合物,影响药物 的吸收和利用。
中药学基础PPT课件
中药学基础 28
中药学基础
二 中药的应用-特殊煎煮方法
1 先煎药: (1)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常见有生石膏、生龙骨、
牡蛎、代赭石等。 (2)毒性药物也需先煎,如附片,生半夏,生南星。
2 后下药:
(1)气味芳香含有挥发油如砂仁、薄荷。 (2)长时间煎煮有效成分破坏的药物,如大黄等。
中药学基础
29
中药学基础 22
中药学基础
二 中药的应用-用药禁忌
3 病证药食禁忌
某些药物及饮食对某种病证不适宜,应当避免使用,即 为病证用药及饮食禁忌。
病证:
寒证忌用寒凉药; 实热病证忌用温热药; 表虚自汗、盗汗、忌用发汗药; 气血虚脱之神昏证者,忌用辛香走窜的开窍醒神药。
中药学基础
23
中药学基础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1 药物方面:
无毒药,安全性较高,用量变化可稍大; 峻烈有大毒的药,用量宜小,并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 围内。 质优、质地轻的药材,用量宜轻(3~10g); 质量差,药效不足,用量较大(10~30g);
鲜品一般用量大(30~60g)。
中药学基础 26
中药学基础
二 中药的应用-用药剂量
2 应用方面:
相恶:指一味药物的某种或某几种治疗作用,会被另
一种药物削弱或消除。 相反:指两药合用后,能增强原有的毒副效应,或产 生新的毒副作用。
临床所需的配伍关系 相须、相使——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畏、相杀——毒副效应降低或消除。 临床用药应避免或禁忌的配伍关系 相恶——治疗效果削弱或消除。 相反——毒副反应增强或产生新的毒副效应,影响临
中药学基础
二 中药的应用-特殊煎煮方法
1 先煎药: (1)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常见有生石膏、生龙骨、
牡蛎、代赭石等。 (2)毒性药物也需先煎,如附片,生半夏,生南星。
2 后下药:
(1)气味芳香含有挥发油如砂仁、薄荷。 (2)长时间煎煮有效成分破坏的药物,如大黄等。
中药学基础
29
中药学基础 22
中药学基础
二 中药的应用-用药禁忌
3 病证药食禁忌
某些药物及饮食对某种病证不适宜,应当避免使用,即 为病证用药及饮食禁忌。
病证:
寒证忌用寒凉药; 实热病证忌用温热药; 表虚自汗、盗汗、忌用发汗药; 气血虚脱之神昏证者,忌用辛香走窜的开窍醒神药。
中药学基础
23
中药学基础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1 药物方面:
无毒药,安全性较高,用量变化可稍大; 峻烈有大毒的药,用量宜小,并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 围内。 质优、质地轻的药材,用量宜轻(3~10g); 质量差,药效不足,用量较大(10~30g);
鲜品一般用量大(30~60g)。
中药学基础 26
中药学基础
二 中药的应用-用药剂量
2 应用方面:
相恶:指一味药物的某种或某几种治疗作用,会被另
一种药物削弱或消除。 相反:指两药合用后,能增强原有的毒副效应,或产 生新的毒副作用。
临床所需的配伍关系 相须、相使——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畏、相杀——毒副效应降低或消除。 临床用药应避免或禁忌的配伍关系 相恶——治疗效果削弱或消除。 相反——毒副反应增强或产生新的毒副效应,影响临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药性说明
性能
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功效
疏散退热 疏肝解郁 升阳举陷
柴胡应用
1.疏散退热 :寒热往来,感冒发热。
退热截疟, 治疗疟疾
寒热
辛苦微寒
芳香疏泄
黄芩 (小柴胡汤)
善于疏散少阳 半表半里之邪
少
外感之邪
阳
少
热甚+葛根
阳
(柴葛解肌汤)
症
外感发热
(柴胡注射液)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
理中丸 方义分析
• (1)人参:补气益脾,故以为君。 • (2)白术:健脾燥湿,故以为臣。 • (3)甘草:和中补土,故以为使。 • (4)干姜:温胃散寒,故以为使。
补阳还五汤
• 《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方。组成:黄芪 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 龙一钱(去土),川芎一钱,桃仁一钱, 红花一钱。水煎服。黄芪初用一二两,以 后渐加至四两。至微效时,
第六章 第一节中药的应用
逍遥丸
• 【组成】柴胡(15克) 当归(15克)白芍 (15克) 白术(15克)茯苓(15克) 生姜 (15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逍遥丸
•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致两胁作痛,
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 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 【用法】酌定用量,作汤剂煎服。 • 【禁忌】 斟酌。
白芍
【临床应用】
1. 用于肝血亏虚,月经不调。
白芍
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
2. 用于多种挛急性疼痛 。 ~甘草
3. 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
4.此外,本品营阴,有止汗之功。
理中丸
•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方。组成:人 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 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升。一日三次。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 一升,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 苔白,脉缓。
补阳还五汤
• 方解 • 君药---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
血行,瘀去络通。 • 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
瘀而不伤血之妙。 • 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
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 • 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
理中丸 功效
• (1)治伤寒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 腹痛粪溏,脉沉无力。
• (2)或厥冷拘急,或结胸吐蚘,及感寒霍 乱。
理中丸 加减
• (1)自利腹痛者,加木香。 • (2)蜷卧沉重,利不止,加附子。 • (3)呕吐:去白术,加半夏、姜汁。 • (4)脐下动气:去术,加桂。 • (5)悸:加茯苓。 • (6)阴黄:加茵陈。 • (7)寒结胸:加枳实。 • (8)不痛利多者:倍白术。 • (9)渴者:倍白术。 • (10)腹满:去甘草。
柴胡使用注意
煎服,3~10g。 和解退热宜生用,疏散肝郁宜 醋炙,骨蒸劳热当用鳖血拌炒。 柴胡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 肝阴”之说,若肝阳上亢,肝 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 者忌用或慎用。
当归
【药物来源】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
主页 首页
退出
【性能特点】
当归
甘、辛、温。入肝、心、脾经。
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 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 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
六味地黄丸
•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方。组 成: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 丸,空心温水化下。
六味地黄丸
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 功。
补阳还五汤
• 本方所治证候,半身不遂,系由气虚血瘀所致。 半身不遂变称中风。肝主风又主藏血,喜畅达而 行疏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为血之帅, 本证中风半身不遂,一属中气不足则邪气中之, 二属肝血瘀滞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发为半身不遂。 治宜补气活血为法。气虚属脾,故方用黄芪120 克补中益气为主;血瘀属肝,除风先活血,故配 伍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入肝,行瘀 活血,疏肝祛风;加入地龙活血而通经络。共成 补气活血通络之剂。
• 日服两剂,两剂服至五六 • 日,每日仍服一剂。
补阳还五汤
• 黄芪 生,四两[125g]; 当归尾 二钱[6g]; 赤芍 一钱半[5g]; 地龙 一钱[3g];川芎 一钱[3g]; 红 花 一钱[3g]; 桃仁 一钱[3g]。
• 用法 • 水煎服。 • 功效 • 补气活血通络。 • 主治 • 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
• 能主治 •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 • 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 • 盗汗遗精。
补阳还五汤--运用
• 1.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 代表方剂。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身 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无力为 证治要点。
• 2.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 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 属气虚血瘀者。
补阳还五汤
• 加减 •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
柴胡应用
2.疏肝解郁 :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
条达肝气
内伤外感 胸胁疼痛
(香附、芍药) 柴胡疏肝散
疏肝解郁
肝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调经止痛
肝
当归、白
郁
芍
气
(逍遥散)
滞
月经不调、胸胁疼痛
柴胡应用
3.升阳举陷 :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升举脾胃清阳之气
中焦 脾胃
内伤
气
人参、黄芪
虚
(补中益气汤)
下
陷
神倦发热,食少便溏, 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
补血
功效
活血 调经
止痛
润肠
主页 首页
退出
【临床应用】
1.用于血虚诸证 。
当归 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2.用于妇科诸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胎前 产后诸证)。
尤宜于血虚、血瘀、血寒之证。
主页 首首页页
退出
【用量用法】
煎服,5~15g。
当归
主页 首首页页
退出
【药用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 。
逍遥丸
• 【方论】君药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 当归甘苦温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柔肝,共 为臣药;木郁不达致脾虚不运,故以白术、 甘草、茯苓健脾益气,既能实土以御木侮, 又能使营血生化有源;薄荷疏散郁遏之气, 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胃和中,且能辛 香达郁,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可收肝脾 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凡属肝郁血虚, 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