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程总结
写作文的技巧总结5篇
写作文的技巧总结5篇写作文的技巧(一):一、分析题意,提炼素材没有材料或材料不足,自然写不好文章。
但有了材料如果不精心选材或选材不当,仍然也写不出好文章。
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本事,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本事。
1、审明题意,选取材料。
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在选择材料前,必须要明确文章的体裁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我们有些学生往往不舍得割舍材料,有用没用一齐上,这样就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结果。
所以,在写作时,首先要明确主题。
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课文题目,培养审题技能以外,还可采用一些具体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提炼的本事。
如,让学生把自我作文的中心思想浓缩为一句简短的文字,即提炼出“主题句”。
采用这种浓缩法,对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技能,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要选取典型材料,即那些反映事物本质,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材料。
同时,还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2、立意要深刻,创意要新颖。
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都需要经过材料烘托主题。
所以,看一篇文章是否成功,首先就要看作者是否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生活是否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地,即立意要深刻。
其次,在立意深刻的基础上,还要看作者的创意是否新颖,即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见解,所抒发的感受,不落俗套,否则人云亦云,则没有新意。
所以,在写作训练中,应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文章中体现自我的独特性,这样就会抓住读者,给人一种新鲜醒目的感觉。
要做到创意新颖,关键是写作的角度要新。
因为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人物千姿百态,即使是同一生活现象,同一人物或同一景物,只要观察者的角度不一样,就会表现出不一样的侧面。
所以,角度新也就是立意要新,观点要新,构思要新。
二、多观察,培养写作基础1、注意平时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
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第一节:写作的定义:文章的分类:文学类、杂交类、实用类、写作的含义: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首先,对写作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其次,应该确立作者的主体地位。
最后,还必须看到写作是以书面语为中介符号表情达意的。
第二节,写作的系统:一、写作的主体;写作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两个阶段。
写作主体十分丰富,包括作者的思想、品质、修养、等基本的人格精神。
也包括写作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先天与后天素质、同时还包括写作主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主观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写作客体;写作客体即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题材,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只有人化了的自然,才能与人发生审美的关系,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在它上面显现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应从主体对象来说,美不美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但从客体方面来说,美不美在于对象是不是人化,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
”作为写作对象的客体,生活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一)、生活的客观形态,(人事物景)(二)、生活的主观形态,(这是对象化了的作者自身,它是以人的心灵世界为主要的在写作对象,写人的思想和感情。
)(三)、生活的文化形态,(精神产品)三、写作载体;(超越了文章的范畴,但仍以文章为主要的存在方式。
)四、写作的受体;(为谁写)五、写作系统的组合(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第三节:写作的特性;社会性:(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写作效益的社会性)个体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心智劳动,文章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综合性:实践性:(写作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第四节:写作的功能:一、传播功能:(与写作目的相联系的直接功能)二、记载功能:(实际上超越时间的传播功能)三、实用功能:(在传播、记载的功能里,都包含着写作的实用性目的和管理性功能,“解决好实际问题”是实用写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四、宣泄功能:(宣泄感情)五、审美功能:(写作活动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审美过程。
现代写作教程 重点整理
倒金字塔:指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消息的最前面,把次重要的内容放在稍后,依据材料的重要性依次排列,这种结构方式很像倒置的金字塔。
五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简称“五何”或“五个W”。
上行文:下级单位向上级单位传递的公文,如报告、请示等。
下行文:向下级单位传递的公文,如命令、决定、批复等。
平行文:向平级单位和不相隶的单位传递的公文,如函、通知、通报等。
发文字号:又称“文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三项组成,置于版头下面横隔线之上居中的位置。
写作文体论:(1)文学文体(2)新闻文体(3)理论文体(4)应用文体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按照一定文体讲究章法技巧来记写思维成果,以表达思想感情和传播知识信息的精神生产活动写作的终端是形成各式文体。
写作的特性:1个体创造性2实践操作性3动态综合性写作的文本性质:写作须由文字构成具有一定内容的作品,也就是以话语为单位的符号系统,并主要以纸质形态为载体。
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
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写作素质就是作者在围绕文章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生活素养来自丰富的经历,广阔的视野,也来自主体对生活的钟情与投入。
学识,就是写作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学问、见识等。
它既包括客观世界逻辑结构和运行规律方面的知识,也包括主体思维所使用的语言概念及其思维程序、规则方面的知识。
优秀的人格品位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活动的动力源泉。
人格品位影响文章的选材、立意。
人格品位决定文章的格调、价值。
审美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功能,一种美的欣赏和情感体验的活动,是人掌握世界、创造文化的一种特殊方式。
人们的审美理想既可以体现为对美的追求和选择,又可以转化为净化情感的力量和文化创造的动力。
现代写作教程第三版笔记整理
1、写作的含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按照一-定文体讲究章法技巧来记写思维成果,以表达思想感情和传播知识信息的精神生产活动。
写作的终端是形成各式文体。
2、写作的特性:个体创造性:写作是个性化的,同时又具有共性的特点。
实践操作性:有了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物化思维成果,积累知识经验,归结理解写作原理,认识写作规律和掌握写作技巧。
离开这种实践操作,写作只能成为空头理论。
动态综合性:3、写作的文本性质:写作的文本性质就是写作必须由文字构成具有一定内容的作品,也就是以话语为单位的符号系统,并主要以纸质形态为载体。
4、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区别:表达思想感情用口语:无文体、随意性传播知识信息用文字:文体化、章法化一、写作四体(一)写作主体:1、含义: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
写作主体是写作的主导,处于写作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2、写作主体的素质:(1)生活素养:生活素养指写作主体的经历见闻和感悟认识。
丰富深入的生活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和基础,是人类从事- - 切文化活动的“根须”。
(2)学识修养:学识修养指写作主体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
它既是文章内容的组成部分,也是写作活动得以进行的媒介。
(3)人格品味:人格品味指写作主体的思想水平和为人品味。
即写作主体应该有哲学、文化学层面的修养,有理性判断的深度和价值判断的高度,体现对社会、历史、宇宙、人生方面的深度关怀与探索。
“文如其人”:文章的格调中有作者性格“本相”的流露,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作者的创作个性和精神品质。
因而,认为文品与人品相对应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人格品味不仅决定文章的格调和价值, 还影响文章的选材和立意。
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思想道德修养。
(4)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指对美的体验、追求和解读,包括给情感和思想以最大自由的选择、净化和创造。
写作主体的审美品味主要体现在文学写作中。
(二)写作客体:1、含义:写作客体就是写作对象,指写作所关照的自然、社会、他人及自身的精神世界和--切符号世界。
写作教程第五版的课程总结
写作教程第五版的课程总结
写作教程第五版的课程总结:
课堂学习方面: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巩固.其次是注意作文训练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技巧的掌握。
我们常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可见思路清晰对于写好一篇好文章也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从几个不同角度谈谈自己在平时写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构思谋篇。
1、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
有了一定的阅读量,还应该善于运用多种形式表达所思所感。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高尔基的创作成就:他仅凭两条腿走到了人类的最高峰!为什么呢?因为高尔基坚持勤奋的锻炼身体;为什么呢?因为高
尔基具有独特的精神世界,那里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创造……2、尽量做到简明扼要3、选择恰当的描述方法4、按照题目或材料提示写出主要内容写作中,往往会遇到立意比较模糊、思绪纷乱无序的情况,此时,需要冷静地回顾所给材料,把握住作者意图及感情倾向。
- 1 -。
大学作文写作的实用技巧与经验总结
大学作文写作的实用技巧与经验总结在大学的学术环境中,作文写作不仅是一项基础技能,更是展示思维深度和逻辑严谨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撰写课程论文、研究报告还是学术文章,掌握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对于提升写作质量、提高学术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技巧和经验总结,旨在帮助大学生更高效、更有条理地完成各类写作任务。
首先,写作的过程应该从充分的准备和研究开始。
在开始动笔之前,了解写作任务的要求和目标至关重要。
无论是论证型论文还是描述性文章,明确题目要求能够帮助制定明确的写作方向和结构。
接下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资料收集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学术文章通常需要大量的背景信息和数据支持,因此,利用图书馆资源、在线数据库和相关学术期刊,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将为写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资料收集完成后,制定一个详细的写作大纲是提高写作效率的关键。
一个清晰的大纲不仅可以帮助组织文章结构,还能确保逻辑的连贯性。
通常,大纲应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
引言部分应明确提出论文的主题和主要观点,主体段落则需要依次展开论证,最后在结论中总结论点并提出进一步的思考或建议。
大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结构的清晰性是非常重要的。
写作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是提升文章质量的关键。
使用简单明了的句子结构,避免过于复杂的句式和难懂的术语,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
此外,准确的词汇和恰当的学术术语也能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在写作过程中,保持语法的正确性和避免拼写错误也是必不可少的。
多次校对和修改,能有效地提升文章的整体质量。
在撰写过程中,保持思路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段落应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并通过合理的过渡词汇连接,确保文章整体结构的流畅。
每个段落的开头应有明确的主题句,紧接着用具体的例证或论据支持该主题句,最后总结段落的要点。
在论证过程中,采用多种论据和观点能够使论证更加全面和有说服力。
高中写作方法总结(热门3篇)
高中写作方法总结第1篇高中作文写作方法一、靓丽标题引人眼球俗语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这句话强调了标题的重要性-——它是首先映入眼帘中的“信息波”,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
郭沫若曾作过这样的考证:“题”的本义是指“额”;而“目”自然是指眼睛。
文章的标题犹如一个人头部的“额”和“目”那样重要。
因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能忽视标题制作这一环节,应该做到“题不新颖誓不休”。
可是,不少同学不重视拟题,因而陷入了一些误区。
A、照搬话题。
话题本身不是题目,只是一个写作范围。
这个写作范围,空间大、角度多、立意广,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联想、想像的天地。
考生应根据自身的认识实际,构思、立意,拟题,如果把话题当作文章标题,显然有违“自拟题目”的写作要求,属于审题不清。
B、因袭旧题。
拟题思维狭窄,袭人陈题,落入窠臼,没有新意,没有创造。
C、空大玄题。
拟题或空洞无物,下抽象定义;或大而无边,喊标语口号;或故弄玄虚,编鬼怪故事,均没有针对性。
D、文不对题。
标题与内容没有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题文不符,文不对题。
E、没有标题。
有些考生平时写作文就就养成了不良习惯,往往是先写正文,后拟题目。
在考试时也是这样,导致完卷时间不够来不及拟题,因而粗心忘记拟题,也就犯下了有文无题的毛病。
其实,写出一篇作文,好比是进行一次“革命战争”。
就像中国的南昌起义、美国的莱克星顿枪声一样,对于一篇考场作文能否拟好题目,“打响胜利的第一枪”,获得“一枪中的”、“一鸣惊人”的“战果”,直接影响到“革命战争”的全局,即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艺术魅力。
那么,作为考生我们如何打好这一枪,“击中”我们阅卷教师的目光,以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革命战争”呢?方法点拨考场作文拟题应注意的方面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十个方面:一、引用诗歌词句诗词名句,脍炙人口;流行歌曲,清新明快。
引用诗歌拟题,警醒传神,使文题具有优雅的古典韵律之美或浓烈的时代气息。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万紫千红总是春》、《横看成岭侧成峰》、《剪不断,理还乱》、《我的未来不是梦》、《问世界情为何物》、《爱拼才会赢》等。
写作课的个人总结
写作课的个人总结基础写作课学习总结基础写作课学习总结基础写作课学习总结我觉得基础写作这门课程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且具实用性的写作体系。
以前是比较零散的学习写作知识现在可以系统的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们对写作有更清晰的认识。
学习写作课我知道了观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尝试感知、发现和理解外在的事物从而获取写作所需的素材带来写作的灵感以及可以培养自己的感受力。
有时候半天写出来字或者写着写着不知道如何接下去可能跟我们自己缺少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多观察、多感受对写作大有益处。
事实上以前想到了要写的材料就埋下头奋笔疾书学习了写作课后知道了应该注意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具有典型性、新颖的材料还有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这样运用自如才能写出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
而且会注意到写作材料在使用上的要求比如材料顺序方面、详略的安排、使用材料的角度、材料是否与要表达的观点相一致。
以前在写文章的时候可能会像记流水账一样没有丝毫波澜或者是平铺直叙想到哪写到哪没有在技巧上斟酌斟酌。
学习了基础写作课程我会注意在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上花些心思例如以前可能是单一的议论或者是单一的叙述为主后面的写作可能涉及夹叙夹议、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等。
在写作技巧方面尝试运用现代表现技巧和辩证技巧抛弃以前写文章枯燥无味的缺点为文章增添一些亮点。
这个学期开了博客和微信公众号可以在上面多写文章练一下文笔抒发自己的感情。
总的来说学习了基础写作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对写作更有信心。
应用文写作学习总结(共5篇)篇一: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总结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总结班级姓名学号大三的第一学期在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下在岳文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在16周内完成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应用文写作技能有了显著地提高取得了显著地成绩现将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收获1、能够熟练的运用应用文写作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格式像报告、请示、计划、总结等一些常用文体的写法摆脱了以前学写应用文以上文体不知所措的现象。
现代写作教程笔记整理(一)
写作课笔记整理第一章绪论写作的含义:1.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记写思维成果的行为活动。
(形式上)2.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与抒发,也是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创造性劳动过程。
(本质上)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写作,标志着现代写作的真正开始。
现代写作的空间意识:心灵领域的空间(内在的主观的)、世界领域的空间(外在的客观的)现代写作具有工具化特征,有新的思维与思维方法。
现代写作的作用:贮存与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实现现代管理的必要手段;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现代写作的特性:1.个体的创造性(最本质的):主体对客体的“见人之未见”;为感知、运思、行文中的主题心理元素的差异和心理图示的独特。
2.实践的操作性(指社会实践):具体体现在“写”与劳动的性质上。
3.动态的综合性(作者生活、思想、知识、语言、技巧):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思想是写作的支撑点;知识是使写作厚重、凝练的保证;语言是写作的媒介;技巧是作者生活、写作中惊艳和艺术修养综合表现,是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的别出心裁的创造性运用。
写作的多学科综合应用写作的过程(立体复合的动态过程):物感思文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写作主体的素质素质: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素养写作素质:作者在围绕文章写作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1.生活素养来源:丰富的经历(广度)、广阔的视野(广度)、主体对生活的钟情与投入(深度与密度)。
生活素养的升华:在广度基础上加上深度与密度,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生活素养。
2.学识修养(写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识的组合和应用的过程)构成:专业的知识;一般性的综合性的知识3.人格品味人格品味对写作产生的影响:人格品味影响文章的选材、立意(经历由物到意、由意到文);人格品味决定文章的格调、价值(格调取决于作者的人格境界,价值来源于作者的思想水平)。
作文写作技巧知识点总结大全
作文写作技巧知识点总结大全作文写作一直是学生们在学习中面临的挑战之一。
不论是应试作文还是日常作文,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点来提高写作水平。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常用的作文写作技巧和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一、结构与组织1. 引言部分:开篇简洁明了,可以采用引用名人名言、提出问题或用一句话概括主题等方式来引入文章话题。
2. 主体段落:逻辑清晰,从多个角度论证主题。
每个段落要有明确的主题句,并用事实、数据、例子等来支持论点。
3. 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给出观点,引用名言或提出建议。
二、写作技巧1. 用词准确:选择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论证。
可以多读一些名家文章,积累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2. 句式多样化:使用不同的句式结构来丰富文章表达,如并列句、复合句、短语句等。
3. 逻辑清晰:要保证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避免过渡词和句子结构的重复。
4. 用例子和证据支持观点:通过举例、引用数据、引用专家观点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 注意文字流畅性:使用适当的过渡词、连接词和连接词组来使文章段落和句子之间衔接自然,使整篇文章流畅易读。
三、写作知识点1. 议论文写作:引入段、观点段、论证段、反驳段、总结段。
2. 说明文写作:事物特征描述、事物分类及特点、事物原因及结果、事物发展过程。
3. 记叙文写作:情感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事件描写。
4. 应用文写作:书信格式、公告格式、通知格式、报告格式。
5. 议论文常用连接词:首先、其次、另外、再者、最后。
6. 说明文常用连接词:比如、例如、特别是、尤其是、由于。
7. 记叙文常用描写词:美丽、壮观、宏伟、细腻、感人。
通过掌握以上的作文写作技巧和知识点,相信大家的写作能力会有所提高。
同时,多读一些范文,进行模仿和思考,不断练习写作,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希望大家都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大学写作课程总结范文(实用16篇)
大学写作课程总结范文(实用1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大学写作课程总结范文(实用16篇)大学写作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在本学期上应用文写作课程之前,我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应用写作,因此我对应用写作并没有深刻的了解也从未给予足够的注意。
文章写作技巧与方法分享总结大全
文章写作技巧与方法分享总结大全在当今社会中,写作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中,我们都需要通过写作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然而,许多人在写作中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下笔和组织自己的文章。
本文将分享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提升写作能力。
一、明确目标和主题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写作的目标和主题。
目标是我们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我们需要思考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是用来说服读者,还是用来提供信息等。
主题是我们要写作的内容和话题。
明确目标和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写作,避免偏离主题。
二、进行构思和规划在开始写作之前,进行构思和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列提纲、制定大致的写作计划等方式来构思和规划。
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准确地组织文章的结构。
写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安排时间,合理地安排每个段落的内容。
构思和规划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减少后期的修改和调整。
三、注意语言和表达在写作中,语言和表达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另外,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连接和过渡,使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更加连贯。
在表达观点和论证时,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四、注重结构和篇章的整体性文章的结构和篇章的整体性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非常重要。
文章的结构应该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引言要能吸引读者的兴趣,正文是对主题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结论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
另外,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连接,使整篇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五、多读、多写和多练提升写作能力,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多读、多写和多练。
通过多读优秀的作品,我们可以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并吸收其中的精华。
而多写和多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积累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和磨砺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写作才能不断地进步。
基础写作教程期末个人总结
基础写作教程期末个人总结在这个学期的基础写作课程中,我从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中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我对写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这个学期基础写作课程的个人总结:一、课程收获1.提升了写作能力:通过不断练习和写作任务的完成,我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学会了如何构思写作内容,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写作技巧来提升文章的质量。
2.拓宽了写作思路:在这个学期的课程中,我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写作题目。
这些题目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和话题,让我有机会扩展自己的思维。
这不仅打破了我原有的写作思路,也让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3.学会了写作规范:在这个学期的课程中,老师对写作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
我了解了什么是逻辑清晰、连贯流畅的文章;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何避免语法和拼写错误。
这些规范的掌握不仅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也让我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
二、学习经验1.多读多写:我发现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我能够学习到别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同时,多写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通过不断地练习写作,我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合理安排时间:写作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的过程。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我学会了合理安排写作时间。
通过分阶段地完成写作任务,我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写作,提高效率。
3.善于借鉴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和他人交流和讨论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借鉴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我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文章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三、不足与改进在这个学期的基础写作课程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的写作思维还相对较为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
其次,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语法和拼写错误,影响了文章的质量。
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我打算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以下方面的努力:一是加强阅读,通过读书来扩展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二是多进行语法和拼写的训练,通过重视这些细节来提升文章的质量;三是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写作教程》尹相如主编第三版(上)笔记整理
写作课程笔记整理上编写作基础第一章写作原理第一节一、什么是写作1、写作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结构性、载体性2、写作的定义:写作是以一个语言符号为媒介进行记载传播、表情达意、交流共享的表意系统。
(写作是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认识后,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表意系统)3、语义三角系统指出语义、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是一个三足鼎立、相互依存的关系:语义与客观事物具有直接联系,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语义可以通过语言符号表现出来;最为媒介,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没有直接联系,只能通过语义标记客观事物,真正的联系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4、语言符号可以分为:语音符号(口头语)和文字符号(书面语)5、一般将写作文体分为:文学写作、实用写作,杂交文体6、写作太极图的理解:(1)“写作太极图”的外圈表示写作的圆润通畅、循环往复、无所不包;(2)写作圈内黑白双鱼扭结在一起的图形表示“文学文体”和“实用文体”相互依存、阴阳互补的关系;(3)中间的S形分隔线表示“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并非”泾渭分明的两种文体,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并由此产生了“杂交文体”;(4)黑白鱼形图中的两个颜色相反的圆点,表示事物的构成不是绝对的,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学文体”中包含着实用文章,“实用文体”中包含着文学作品。
二、写作的特性写作的特性有:社会性、个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1)写作的目的受社会性制约;(2)写作成品在社会传播中实现价值个体性:文章的价值不在于趋同,而在于求异,作品必须具有作者独特的发现,独特的见解,独到的风格综合性:文章是作者思想、性格、经历、文化教养、语言功底、智力(记忆力)、形象思考能力的综合体力实践性:写作是一种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在写作理论指导下,进行刻苦训练,才能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三、写作的功能写作的功能:(1)记录与传播;(2)认知与审美;(3)宣泄与共鸣第二节、写作的系统一、写作的主体写作主体:(1)从“谁”来写的角度看,写作主体就是作者;(2)从不同层面来解析,作者是实践主体和精神主题的有机统一体。
作文教学总结作文教学[5篇范文]
作文教学总结作文教学[5篇范文]第一篇:作文教学总结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总结作文教学,你谈,他谈,我也谈。
这是个大话题,岂能一言以蔽之。
各人也只能就其某一侧面作些探讨,我也是。
作文教学是一个庞大恒久的工程,来不得急躁和草率。
存心教好作文,就要铁心打一场持久战,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乃至整个人生始末,都是学做文学做人的时期,这是一个漫长的修养砥砺过程。
这就需要制定一个有步骤分阶段的长远计划,循序渐进地落实下去。
这一点上,因为带课教师经常变更,前后任老师往往不能很好地衔接过渡,半途而废,甚至背道而驰,这实乃作文教学一大憾事!作文无非是两个问题:写什么,怎样写。
写什么,是思想内容这一方面的问题。
可以这么说,一切所见所闻大都可以入文,生活中亲历的人事自然真切些,是作文的最好素材。
书中读来的,影视中看到的,只要剪裁得当,也是文章题材的主要来源之一。
当然这早有定论,只不过临场作文时,有个搜索、取舍的问题。
人的大脑好比电脑,其中有个材料库,要写哪一方面的内容,须在材料库中检索、拿到桌面上,反复斟酌、比较,直到最后关头,觉得必这么用了,才定下来。
材料当然是根据文章的立意确定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进入作文,这也关系到创作者的兴趣与思想修养。
文章能打动人,或者他以其中的真情触动了读者;或者以高尚的情操、勇义的壮举等教育了读者;或者以离奇戏剧化的情节吸引了读者……一句话,事要选的有情趣,有理趣,有奇趣。
人家读了你的文章还想读第二遍,这样的作品大概就成功了。
评论家在哪里,就在读者心中,有“口”皆碑的文章正是好文章。
怎样写与写什么是不易分开的,论者常常冷不防将二者略有沾染,但这正说明它们有天然的血肉联系。
怎样写?首先要会写话,写出通顺的话,别人读了能准确地领会你的意思,这是最起码的也是最关键的要求,不可“文不加点”,前言不搭后语,读者不知所云,这就连作文的第一关都没过,以后的事就无从说起。
第二步是考虑把话说得有文有采,有藻饰。
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
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基础写作复资料一、名词解释:1、广义写作与狭义写作定义2、写作载体:写作载体是指承载文章(作品)中精神内容的外在物质形式,文章体式、表达方式和语体风格是构成写作活动的载体因素。
3、所谓“主体对象化”,就是写作主体将自身置于客体之中,或把自己当作客体,用客体的规律来约束、检验自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选择出可写入文章的、完整的生活现象。
这种特到主要见于文学写作的认知过程。
4、人称:人称是作者叙述时的地位和视点。
5、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出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另一件事情的叙述,然后再回到原来对主要事件的叙述上来。
6、工笔:工笔是细致入微的刻画,每一部分都要具体且富于变化地再现出来。
7、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是由论据和论题组成的推理形式。
8、类比法:类比法是指用同类的事物相比,或通过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二、填空题:1、写作活动的特点:人文性、综合性、个体性、创造性、实践性2、如果从引发写作主题写作行为的原因来分析,原因有(缘情而作)、(因事而作)、(受命而作)。
3、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情感与情绪)、(责任与道义)、(素质与人格)、(经验与体验)4、根据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客体划分,可以把写作客体分为三种类型:对象化的客观存在,对象化的精神产品、第三类是对象化的作者自身。
5、写作客体在写作举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触发写作动机;②规定取材质量;③激活写作运思;④检验写作成品。
6、获取写作材料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观察、调查、检索、阅读、采访等。
7、文章体式的特性:(标准性)、(流变性)、(综合性)。
8、依模式确定结构类型: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并列式、对比式。
9、描写的类型: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味觉描写、嗅觉描写、触觉描写、心理反应描写。
10、描写的要求:确定的要求、把握特征、言之有序。
11、文章预提的类型:科学语体、法律语体、事务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消息语体、网络语体。
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总结
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总结写作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时常需要用到的能力。
而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一些有效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首先,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一篇好的作文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使用一些引人入胜的开头,比如引用名人名言、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等。
正文部分是主要内容的阐述,要条理清晰、有逻辑性,可以使用分段来展开不同的论点或观点。
结尾部分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可以简要回顾正文的内容,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其次,语言的运用对于作文的质量也非常重要。
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使作文的语言通顺、简明、生动。
可以使用恰当的形象比喻、感官描写、个别细节等手法,以增加作文的艺术感和吸引力。
另外,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和句子的连贯性,避免出现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以保证作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第三,要注重扩展自己的思维和观点。
一个好的作文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能够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和文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思想库。
可以积累一些有深度的观点和观察力,从而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见解。
另外,要讲究逻辑性和条理性。
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有逻辑严密的思路,要有清晰的结构和条理,避免内容杂乱无章。
可以使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或分类等逻辑连接词来帮助组织思维和表达观点。
此外,可以使用提纲或者脑图来列出自己的观点和关键词,帮助自己整理思路。
最后,要注重练习和反馈。
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多进行模拟写作,比如针对一些话题或者问题进行练习,从而熟悉各种类型的题目和写作要求。
此外,要注重接受他人的反馈和意见,可以请教老师、同学或者专业人士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审和指导,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
公文写作课程总结(精选12篇)
公文写作课程总结公文写作课程总结(精选12篇)公文写作课程总结篇1通过这次公文写作的学习,加之平时的写作练习,我对公文写作的各种类型有了较深的认识。
对于通知、简报、总结等常用的公文格式,也基本能够熟练的掌握,明确了公文写作是单位组织实施管理、开展公务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公文写作比起其他写作来目的更为具体、明显。
一篇公文的写作目的是明确的、专一的,一定是为了办理某一政务或者事务。
下面是我对公文写作知识学习所做的总结。
一、公文写作的特点:主旨突出,观点明确公文的内容要求社会化、理性化。
公文的形式,要有清晰的规范性。
任何一篇公文都有行文目的,而实用性又是公文的基本属性,所以说公文必有主旨,必有其用意和目的,这样才容易共同接受。
主旨,就是用意和目的;观点,就是主张或见解,公文的主旨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行文目的和用意。
有主旨必有观点,主旨越鲜明突出,观点越清楚明确。
二、如何学好公文写作(一)多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
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和前提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阅读能够开阔思路,积累资料,掌握写作规律,丰富语言词汇,但是,这种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一般来说,阅读越多对于写作的作用越大。
(二)多写多写多练,是写好的关键。
正如古人所说:“读十篇不如做一篇。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倘若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
公文写作是一种能力,能力要靠反复实践才能形成、领悟和掌握。
因此,在成为“笔杆子”之前,要有长期的练笔阶段。
三、公文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有计划地练,不要盲目地练。
要有安排、有路数,不能随心所欲。
二要集中地练,不要分散地练。
在一定时期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两种文体,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然后再转入新的文体,这比同时交叉、分散地练习多种文体效果会好一些。
三要思考着练,不要无所用心地练。
作文写作方法总结写作技巧总结
作文写作方法总结写作技巧总结作文写作方法总结篇1高中语文作文得高分的技巧结构安排要合理材料作文的结构至少要由三部分组成。
即述读材料归纳论点,联系现实分析论点,总结全文强调观点。
述读部分要简洁明了,切忌抄灵原文。
联系实际部分是全文重点,要详写。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要照应材料,照应文题,要言简意赅。
以用修辞语言美一篇好文章不仅要观点正确,结构合理,还应有优美的语言。
文章中多用比喻,会使文章更富于形象的魅力。
文章中多用拟人,会使语会生动有趣味,充满活力。
文章中多用排比会使文章更加有气魄。
一篇文章以用修辞,斟词酌句,会给文章增添许多亮丽的色彩。
文字要有感染力俗话说:文如其人。
一个人的善良、凶残、谦逊、傲慢、高雅、粗鲁都会表现在他的文章里。
想使你的文章以善良、谦逊、高雅感染人吗?那就不要把带有凶恶、傲慢、粗鲁意味的问语写进你的文章。
看完一篇抄写工整、语句流畅的作文,就会让人想到是一个认真负责,办事一丝不苟的人。
阅卷老师总会高抬贵手多给几分的。
对一篇错字连篇,字迹了草无法辩认的文章,给以冷遇甚至遭到贬斥那是很自然的事。
文字是否具有感染力,抄写是否工整也是考试作文很重要的一环。
整体要真实创新认真阅读材料,理清材料思路,明确材料指向,归纳材料要点,把握材料寓意,最终提炼写作中心。
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也是考场作文能否及格的第一步。
确定写作中心后,内容构思是要选择切入点,从身边小事、眼前情境、街头见闻等入笔,徐徐展开生活画卷,联系的学习、生活实际,写实事、抒真情、谈看法、说体会。
在文章观点无误的前提下,展开多角度的思考,突破思维定势,克服从众心理,独辟蹊径,力求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摄人心魄的好文章。
高中语文作文任务型写作的技巧(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作文写作方法总结归纳
作文写作方法总结归纳作文写作方法总结篇1强化辩证思维一般来说,同学们都会存有这样的疑惑。
当看见某一篇课文,或者某一篇杰出作文时,在艳羡的同时确实可以说道,这个问题不是我全然没思索过,只是缺少深度和条理,有些观点也打听没充份的依据去证明,所以一旦写诗作文总真的理不出头绪或者说不出来个所以然去。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思维没有达到一定的理性深度。
同学们不妨试一试下面的方法:一就是把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中大家比较高度关注的问题并作个剖析,对这些问题先想一想,再当作与同学,或家长进行有理有据的交流、辩论。
二是把自己对事情的真实感知和体验,包括质疑和反面观点求证的过程,也就是自己思维的过程和结论记录下来,整理成以“生活与思考”为主题的文章。
三就是琢磨杰出作文。
直面杰出作文的题目,你先尝试着立意、选材、构想,然后看看原文和评测,相互对照。
这样,可以协助自己找出思维过程中,或条理纷乱,或形式化、片面化的瑕疵,从而消除思维的直白和脱离实际,不化解实际问题的女性主义,有效地稳固并深化思维的成果,并将其内化成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恰当的重新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为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
激活新鲜素材同学们都想要重实效作文看法多样,材料新鲜,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冲击力和震憾力。
这就建议同学们不断认知、体验新鲜经验和新鲜信息。
有意识地在生活实践和课外阅读中仔细观察自然、观测社会,尤其就是多观测各种各样的人,深入细致地体验生活、体验“喜怒哀乐弊”等各种情感,并把自己具有的新鲜材料转化成。
从阅读和生活中尽可能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增加积累、深入体验,才可能做到临场发挥“左右逢源”、“为我所用”。
也只有通过人物自身的、具体可感的言行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才能达到形象丰满、有血有肉的效果。
作文,追求和表现自己的个性,有了新鲜的材料,还要下功夫联系自己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来立意,做到这一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就很容易了。
反反复复磨练语言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1 the Correct WordFocus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1. Denotation refers to the literal and primary meaning of a word-the definition you find in a dictionary.2. Connotation refers to the implied or suggested meaning of a word.Attitude : when we write in English, we have to be careful with some emotionally loadedwords-i.e. words that can reveal the writer ’s attitude.We can divide the words attitude into three parts: 1commendatory\positive 2neutral Collocation: fixed combination of wordsThere are several types of collocation: 1.V+N(follow the fashion) 2. A+N(a brilliant success) 3.V+AD(think alike) 4.PREP+N(the answer to a question) 5. V+PREP(think of an idea)False FriendsAdvise(v) vs. advice(n) angel (天使)vs. angle(角度)capital(首都,资金)vs. capitol(国会大厦)Complement(补充)vs. compliment (称赞)credible(可信的,确实的)vs. credulous(轻信的,易受骗的)get knowledge(t) vs. learn knowledge(f)GrammarSubject-Verb agreement1when the subject is compoundWork and play are equally important.Ham and eggs is my favorite breakfast.(1)由and或both…and连接的并列结构作主语时,如果意义为复数,谓语动词用复数;如果作主语的并列结构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而是表示单数,则动词用单数;and与each等限定词时,随后动词用单数。
(2)由neither…nor not only…but also连接的并列结构作主语,随后动词形式常遵循就近原则。
(3)主语后用along with, together with引导等词组,动词形式根据主语形式而定。
2When the subject expresses quantity(1)有many a等限定词,其后动词形式为单数(2)a pair, heap of 后动词多接单数形式3when the subject is a relative pronoun, a what-clause, or in the there-be structure(1)以nominal clause 作主语,随后动词通常用单数(2)relative clause 中谓语动词单复数形式通常以关系代词先行项的形式而定(3)there be 谓语动词单复数形式取决于所后的Unit2 The Appropriate Word FocusStyle: in English, words can be, roughly, formal , general, colloquial, and slang in terms of style. Formal and generalFormal words are not as common as general words, which form the basis of the vocabulary andNotice: a common belief among students is that formality is a virtue, but the best policy is to use general words in most cases and formal words in specific, formal contexts .Colloquial and slangWell, now, you know, I’d like to say, oh, may god, I think….which can be used in colloquial, and contraction and abbreviation also can be used. But in some formal constitution we’d better not use it.Notice : the colloquial style takes a less prominent role, therefore, for most writing tasks, it may not be ideal. Too much slang can make a passage loose and unserious; some may even sound odd.Style and audienceThe formal style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vocabulary, frequent use of formal and abstract words, absence of slang and almost no contraction or clipped words.The informal style is characterized by vocabularies ranging from formal to colloquial but mostly general, and occasional and clipped words.Different style are used to address different audiences and on different occasions.Chinglish: it refers to the unidiomatic use of English by Chinese speaker请帮我们(宣传)一下这个新产品。
Please help us to propagate this new product.Propagate should be replaced by promote他遇事总是先想着自己,真是太个人主义了He is self-concerned and individualistic。
Individualistic should be replaced by selfishness GrammarPronouns1Subjective vs. objectiveSubjective: I she you he it who whom theyObjective: me her you his whom whose them its2Singular vs. plural3Point of view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perspective in writing.Unit 3 the Better WordFocusConciseness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Tip: 1 eliminate or expression rewrite that repeat the same point2cut out unnecessary intensifiers3avoid overusing the noun forms of verbs4change phrase into single words5 change unnecessary “that, who and which” clause into phrases.Notice: redundancy is not always easy to spot. the best way is to proofread your writing carefully and try to find words, phrases or even sentence that are not essential.Preciseness:The concreteness of expressionGeneral words convey inexact intangible and often abstract concepts whereas specific words provide precise, sensory or concrete details.For example: it was fine last weekend, so we went to the countryside and had a good time. We saw many things and people there. And we had a wonderful time.Improved: It was a wonderful and relaxed weekend, we drive our private and spacious car to the countryside, there we were a enjoyable and relax time. We saw so many people who wearied plain and simple clothes and there are so much interesting tings like assembly and folk dance. We’re welcomed by passionate villager and had delicious dinner with them. That was really a memorable and wonderful time.EffectivenessSentence Base Unit 4FocusThe sentence base, which is like the trunk of a tree, consists of at least one subject and one verb.Subject: to choose a good subject is the first crucial step in sentence writing, tell us who orwhat is responsible for an action, feelings, and state or process.Position of the subject: The subject is usually, through not always ,put at the beginning of a sentence.The subject of a declarative sentence- a sentence that makes a statement – usually precedes the verb .but in one situation , it follows the verb,( In the center of the painting stands a lady in white. )V oice: the voice of a verb depend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verb and its subject. when thesubject acts, the verb is in the active voice; when the subject is acted upon, the verb is in the passive voice.1Choosing the active voiceThe active voice stresses the activity of the subject and helps to make a sentence direct, concise, and vigorous.2Choosing the passive voiceThough the active voice is more commonly used in writing, the passive voice may be moresuitable for the following:1when the agent is followed by a long modifier, we use the passive voice to avoid suspension of the verb2the passive also used to keep the focus of two sentencesGrammarTense1The simple present: a表示现在的状态,b表经常或习惯性动作,c表主语具备的性格和功能d普遍真理和自然规律e表示将来和过去时间2Sequence of tenses: simple present, simple past, present progressive, past progressive, present perfective, past perfective, present perfective progressive, past perfective progressiveMood: the indicative mood, the imperative mood, the subjunctive moodThe subjunctive mood:I n grammar, the subjunctive mood (abbreviated sjv or sbjv) is a verb mood typically used in subordinate clauses to express various states of unreality such as wish, emotion, possibility, judgment, opinion, necessity, or action that has not yet occurred. It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conjunctive mood, as it often follows a conjunctionUnit 5 Expanded Sentence BaseFocusAttributes: words or phrases used to narrow down or describe nouns are called attributes. What can be used as attribute?A Determiners: refers to words that are used to define the referential meaning of a noun or a nominal phrase.It included articles, possessive and demonstrative pronouns, and cardinal and ordinal numerals.B adjectives are the most common attributes.For example: hairy animals, a red roseC nouns: most of them indicate the feature of the noun modified.For example: Her boy friend is a fashion designer.D-ing forms : to describe the function ,feature ,or to indicate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noun.We all like her smiling face.E–ed formsHe only drinks imported wine.F infinitives: now it must be placed after the noun.Do you have a friend to talk to.G prepositional phrases: it is placed after the noun it modifiers.I can’t stand that silly ad for dog food, can you?Relative ClausesWhy use relative clause: to make the nouns either more exact or more vivid; we can direct readers’attention to the main clauseMy son liked the toy car very much which I bought for his birthday.The toy car was liked by my son very much which I bought for my son.Writing correct relative clausesRULE1 where the antecedent refers to a thingFor example A+ that\which +clause\RULE2 where the antecedent refers to a personFor example A+ that\who +clause\RULE3 where the antecedent is used as possessive in the clauseFor example A +whose +clauseRULE4 where the antecedent refers to a timeFor example A+ when + clauseRULE5 where the antecedent refers to a placeFor example A+ where\ (in\at+ which) + clauseRULE6 where the antecedent refers to a causeFor example A+ why + clauseRULE7 where the antecedent refers to a mannerFor example A+ in which + clauseRULE8 where the antecedent refers to the main clause as a wholeFoe example preceding sentence+ which +clauseRule 9 where the relative clause has no relative wordIf the relative is used as object, it can be omitted.Rule 10 where the relative begins with a prepositionFor example antecedent+ prep+ which+ clauseRule 11 where the antecedent and the relative clause are separated by a commaFor example: a non-restrictive clause (The boy, who have played truant to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will have to copy the text.)GrammarIncomplete SentenceA Phrase fragment: inexperienced writers may write a phrase as if it were a sentence because they borrow the phrase directly from the spoken language.I’ll meet you in the library. At four in the afternoon.. ( I’ll meet you in the library at four in the afternoon.)B fragment without a subjectShe stood by the window. And looked at the street below. ( She stood by the window and looked at the street below.)C fragment without a auxiliary verb: fragments often contain verb-like particles or infinitives which cause the writer to think a verb has been include.D fragment of dependent clauses: when a dependent clause are fairl long, a writer might mispuctuate it as a sentence.Word OrderDeterminers: 名词前的限定词顺序为前位-中位-后位,同时一个名词中心词前不能同时用两个中位限定词或两个前位限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