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23新教材)
第一课:认识数字
目标
- 认识数字1-10
- 能正确书写数字1-10
- 能正确分辨数字1-10的顺序
教学内容
1. 数字1-10的认识
- 通过图示和实物配对,让学生认识数字1-10。

- 引导学生用手指标示并边数边说出数字1-10。

- 让学生用纸和笔正确书写数字1-10。

2. 数字1-10的顺序
-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摆放。

- 命名数字卡片的顺序,让学生边命名边指向相应的数字。

教学步骤
1. 导入:出示图示和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研究数字的意愿。

2. 认识数字:让学生根据图示和实物,逐个认识数字1-10,并边说边数。

3. 正确书写数字:引导学生用纸和笔正确书写数字1-10。

4. 数字的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摆放,并命名数字的顺序。

5. 小结:复数字1-10的认识和顺序。

教学资源
- 图片或图示:数字1-10的图示和实物图片
- 数字卡片: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评估
- 提问学生:要求学生边指着数字卡片,边说出数字的顺序。

- 观察学生:观察学生在纸上正确书写数字1-10的能力。

- 反馈学生:及时纠正学生书写数字的错误。

教学延伸
- 引导学生用实物或图片创设数字的游戏,巩固数字1-10的认识和顺序。

- 让学生尝试在数轴上标出数字1-10的位置。

第二课:数一数
(继续编写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1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

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4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4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14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篇1一、教学目标1、在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三、教学难点渗透学习方法四、教学具准备练习小篇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4×60=(说算法) 80×5=(注意0的个数) 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订正(3)全班交流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1.快速抢答争第一(1)出示题目:(2)学生抢答2.认真观察填表格(1)出示题目:(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趣味数学找规律(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很有趣的数学算式,你能在方块里填上合适的数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篇2一、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周长1、剪一剪,初识一周边线秋天的树叶色彩缤纷,形状各异,每一片叶子都是秋姑娘写给我们的信。

202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4篇)

202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4篇)

202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4篇)最新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交流名片。

1、展示。

指名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名片,引导其他同学参与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们交流的非常热烈,那你想不想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先来吧,(一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片),我们仔细看(老师示意其他同学和老师一块儿认真看),你从他的名片上了解到什么内容?(生说)你看得非常仔细,而且还在用心的记,很好。

你是属牛(鼠)的,我也记住了,请回。

谁再来介绍?还有谁想来?2、提问。

师:小朋友们,根据刚才大家的介绍,你想不想了解我们全班的一些情况?想了解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①我想知道属牛的有多少人,属鼠的有多少人?师:哦,你想了解属相问题。

板书:属相。

②我想知道爱好什么的多?板书:爱好3、统计。

师:那怎么能知道?学生可能会说:统计一下师:这个方法不错,那我们就分组做一下统一下吧。

请打开信封,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三个表格,第一个是属相统计表,请统计出你们小组属牛的有多少张,属鼠的有多少张。

第二个是爱好统计表,爱好唱歌的有多少张,……如果还有其他爱好,可在后面的空格里填写。

第三张是性别统计表,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张?(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介绍三个表格的使用)属相统计表爱好统计表性别统计表听明白了吗?下面开始统计吧,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又快又对。

(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统计表后在黑板上贴出三张大的表格,设计成折叠式,只出示左半部分)师:都统计完了吗,各小组汇报一下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的课题是毫米的认识,他是“毫米与分米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子度量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定位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的产生的实际意义,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够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2.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同事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三、说重难点: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认识1毫米的认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学生在积极情感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五、说教学过程1.设置疑念,导入新课“兴趣是学习的老师。

”我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测量比赛,在这个比赛中学生会遇到一个问题,量到不是整厘米时,学生会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我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的心理,引入新课,学生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探究中。

2.观察实践,探索新知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学生对毫米的感知并不是特别陌生,可以让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进行大胆猜测,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试验、探索验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新知识,发展了能力,明白了“当测量的结果不能用整厘米表示时,可以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表示”,还通过观察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动手测量的基础上,感知1毫米有多长。

在认识1毫米上,分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1.观察尺子上的1毫米,体会一小格的长度就是一毫米,2.联系实际寻找实际生活中大学1毫米的舞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1.在回忆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纯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展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灵敏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浸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进展乘法口算、笔算、估算三、教学难点浸透学习方法四、教学具准备练习小篇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4×60=〔说算法〕80×5=〔注意0的个数〕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订正〔3〕全班交流3.选择适宜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1.快速抢答争第一〔1〕出示题目:〔2〕学生抢答2.认真观察填表格〔1〕出示题目:〔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兴趣数学找规律〔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很有趣的数学算式,你能在方块里填上适宜的数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案: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 秒的认识。 ( 1)进入情境,全面观察。 提问: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 好的钟表,仔细观察,说说你从钟面上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 ( 预设 :我发现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有 12 个 数字;有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中还有 5 个小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准确。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 就是秒针。 ( 2)认识 1 秒。 提问:在钟面上跑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 “秒”可以记录比 1 分更短的时间。那在钟面上怎样表示 1 秒呢?(秒针走 1 小格就是 1 秒。)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 1 小格的动作,让学生观察。 ( 3)体验 1 秒钟。 ①提问: 1 秒有多长呢?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 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 1 秒有多长。) 钟表发出“嘀嗒”声,两次“嘀嗒”声之间是 1 秒。 ② 1 秒钟你能做什么? (拍一下手、 眨一下眼睛、 点一下头……) ③在我们的生活中, “秒”可以如何表示? (可以出示收集的信息: 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 500 米;火车每秒 约行 55 米;小汽车每秒约行 20 米;卫星每秒飞行 7900 米等等。) 小结: 1 秒的时间十分短暂。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 1 秒钟,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 2)学生记录活动结果并汇报。 2. 完成教材第 4 页“做一做”第 2 题。 试一试 1 分钟你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 1)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 ( 2)班内交流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畅所欲言: 1.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 “秒”经常出现在“倒计时”中。 3.1 分=60 秒 …… 师小结:同学们,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时间在不停流逝, 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让我 们记住列宁的名言: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一切! 五、课堂作业 《补》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优秀8篇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优秀8篇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优秀8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1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教具准备挂图、计分表等。

活动建议一、宣布活动内容1、课题“森里旅游”。

2、出示挂图(课本插图)。

说明“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营造氛围。

二、活动形式把“森林旅游”的购物活动组织成同桌之间的数学游戏。

其中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个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

这里有两幅(二种情境),当购物地点从森林食品店转到纪念品商店,两人也随着对换角色。

三、活动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由顾客提出数学问题。

从容易到困难,从简单到复杂,并由服务员解决这些问题。

2、“服务员”、“顾客”都应该加强角色意识,讲究服务态度,讲究礼貌,言语文明。

3、教师巡视,帮助组织活动,注意保持课堂秩序。

四、活动过程1、出示两张情境挂图。

由于教材上的插图没有注明物品名称。

所以,先根据图形形状给物品标上名称。

2、宣布活动规则。

(1)每人有5分的基础分。

(2)“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

这里的满意包含礼貌用语。

(3)“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1分。

(4)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失误的指控是错误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额外加1分,同样,“顾客”应该扣1分。

(5)在事先规定到每家商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获“优秀服务员”或“诚信顾客”荣誉称号。

3、发放记分表。

4、活动开始。

同桌同学面对面进行游戏活动,教师进行巡视,加强课堂组织、辅导部分学生。

为增强游戏活动有序而正确地进行,提高准确性,可引导(或准许)学生在活动开始时,先各自记录所要提出的问题,从易到难。

然后再把问题向对方提出,要求对方解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引入:热身小游戏二、复习旧知: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想一想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35+34= 48+29=230+540= 360+240=三、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湿地吗?(学生自由回答)那么今天徐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湿地的美。

(出示湿地图片)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吧!(课件出示四种野生动物)2、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

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第36页表格)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和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大家有信心学好吗?四、新课教学1、教学例1师: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271+122=师:这两个数有点大,而且不是整十整百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生:用竖式计算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生: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算式:271+3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课程名称: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理解并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方式,发现数学规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时、分、秒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读取钟表,并能根据钟表上的时间进行简单的计算。

3. 掌握时间的基本换算,如分钟换算成小时,秒换算成分钟等。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3. 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第三单元:测量1. 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 学会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能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3. 掌握测量基本方法,如对折、拼接等。

第四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 认识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分类,如锐角、直角、钝角等。

2. 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 掌握角的基本性质,如角的和差、角的平分线等。

第五单元:表内乘法1. 学会乘法的基本运算,理解乘法的意义。

2. 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3. 学会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面积等。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1.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 学会运用观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图形拼贴、找不同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游戏、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全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全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全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三单元:测量长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五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学重点】1.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熟练运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学会测量长度,理解长度的单位换算。

4.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认识角,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

6.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可能性意识。

【教案】一、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的概念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引出时分秒的概念。

2.讲解:介绍时钟的结构,让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3.练习:让学生观察时钟,说出指定时间的时针、分针、秒针位置。

4.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时间猜猜猜”游戏,提高学生对时间的敏感度。

第2课时:时分秒的换算1.导入: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2.讲解:介绍时分秒的换算方法,如1小时=60分,1分=60秒。

3.练习:让学生进行时分秒的换算练习,巩固知识点。

4.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时间换算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2.讲解: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练习。

4.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竞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2.讲解:介绍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练习。

4.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仔细观察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电影院座位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别注意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情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2),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360×3=1080(个)(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

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推荐1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推荐1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推荐16篇)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并能指出和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认识周长”是一节帮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一节课,这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平面图形是学习的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尝试探究,认识周长1、创设情景,感知周长。

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好吗?(演示动画:两只小蚂蚁比赛谁爬得快,找了两片相同的树叶,要求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

红蚂蚁爬到一半的时候,就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而是从树叶的中间先爬到终点;而黑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的,比红蚂蚁后到终点。

)师:你认为谁应该是冠军?说说你的理由。

(落实到规则上来。

强调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

)师:你们真是公正的小裁判,黑蚂蚁才是真正的冠军。

师:(出现表示树叶周长的边框。

)我们的冠军黑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一周,那黑蚂蚁究竟爬了多长呢?同学们想想,这实际上是在求什么?生:求这片树叶一周的长度。

师:树叶一周的长度就叫做这片树叶的周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周长。

(板书:周长)(齐读课题两遍)以前听说过周长,从字面上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生:周就是一周,长就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教师引导) 2、尝试操作,理解周长。

(1)摸一摸师:(拿一个三角板)孩子们,你能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周吗?(学生边指边说)师:(走到学生中间,任意拿起一本数学书)问:你会指出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吗?学生回答。

师: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平面图形,放在课桌里的,请孩子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摸一摸它的一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免费下载(17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免费下载(17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免费下载(17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精选篇11、知识与技能:(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教学工具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

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指名回答,教师总结,数字小格大格厘米、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8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8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电子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8篇)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简单的数据分析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求平均数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会看两种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课时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

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5、小组合作学习6、小组汇报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册数学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力求体现数学的科学性、基础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三单元《测量》,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认识分数》。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本册教材共计18周,每周4课时。

具体教学进度如下:第一周: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周: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三周: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四周: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五周:第三单元《测量》第六周:第三单元《测量》第七周: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周: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九周: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十周: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十一周: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十二周: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十三周: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十四周: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十五周: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十六周: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十七周:复习第十八周:期末考试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小组合作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7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p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历,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根底上,使学生学习识别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道路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按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展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识别方向。

二、教学目的: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识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2.结合详细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可以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道路图,并能描绘行走的道路。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以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识别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识别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开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才能。

3.在观察主题图时,浸透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识别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0xx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如今来到了北京的____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讲解。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学生互相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电子教案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电子教案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电子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本教案为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电子教案,共包括6个单元。

第一单元自然数和零学习目标:1.了解0、1、2.....自然数的概念,并能正确快速地写出前20个自然数;2.掌握零与自然数的关系,并能够正确运用0的特殊性质;3.能按大小关系将0、1、2、3、4从小到大排列;4.能正确快速地根据阿拉伯数字写出读音,按正确语音朗读。

教学重点:能正确快速地写出前20个自然数,能够按大小关系将0、1、2、3、4等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运用0的特殊性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拿出0-4的数字牌,让学生快速用手指数出数字顺序。

2.教师出示数学算式0+5=5,询问学生答案为多少,引导学生思考0的特殊性质并说明0+任何数字=该数字。

二、自然数的概念1.教师出示数字0-20,介绍自然数的概念。

2.让学生尝试用小手指在空中数出前20个自然数。

3.教师出题:你能不能数出前40个自然数?现在开始,看看谁数得最多。

三、数的大小比较1.教师出示0,1,2,3,4数字牌,引导学生按大小从小到大排列。

2.让学生自己写下0-20的数字码表,并能按大小关系将数字排列。

3.让学生三人一组,在码表上标出三个自然数大小的顺序,并在黑板上比较大小,检查答案。

四、计数积木学生使用计数积木,以轻快的节奏将积木放入桶中。

并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巩固数字的快速准确说法。

五、阿拉伯数字朗读1.让学生研究个位、十位和百位数的数字由哪些数字组成并自己写出自己的电话号。

2.教师呈现数字,让学生能从图中猜测数字,并指导学生正常朗读数字。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二单元表达数量学习目标:1.了解用“___个”、“___只”、“___条”等词汇表达物品的数量;2.理解类别的意义,并能完成类别划分,组合拆分等活动;3.能用算式表示物品的数量,具有正确的算术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___个”、“___只”、“___条”等表示物品数量的词汇,能完成类别划分、组合拆分等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 ... .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3.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A.1秒 B.1分 C.1小时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A.6 B。

5 C. 30三、解决问题1、.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分钟.2、.从乘火车到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站开出,上午()时到.3.看钟面填空四、小结质疑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容。

课后反思... . 课时编号 课 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课 时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的方法。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 难 点 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

口算的正确率。

准 备教学过程 (一 )基础训练【口算】34+8 32-10 3+7 61-6042-20 15+30 60+4 88-80(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2)出示春游坐船问题的情景图。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2. 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1)学习例1。

(2)分组探讨解决“二(1)班和二(2)班和乘能否坐下,二(3)班和二(4)班能否坐下”。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小结】算法1、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

算法2、可以依照笔算的方法,从低位算起。

鼓励学生用多种思考方法【典型例题】(3)学习例2。

(4)分组探讨解决“二(1)班和二(2)班上船后还能上几人,二(3)班上一些人后还剩多少人”。

【小结】归纳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步骤:要把加上或减去的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3. 揭示课题师:现在观察今天研究的这几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指名汇报,板书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口算:..【提高练习】1.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3=67 74-()=28 57-()=18 ()-46=382. 被减数是64,减数是47,差是多少?3. 一个数加上13等于98,这个数是多少?4. 一个数减去36等于34,这个数是多少?【拓展练习】1. 把3、6、9、12、15、18、21、24、27填在方格里,每行相加的和都是45。

2.... .课后反思课时编号 课题 几百几十的加减法 课时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 学会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难 点 1、 教学重点:会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教学难点:理解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准 备教学过程 (一 )基础训练【口算】53+6 85-5 67+9 72-620+40+300 900-700+80 900-200-300100+400+50【解答题】1. 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2. 笔算 :35+63= 28+57= 79-56+ 93-66=3. 回顾列坚式时要注意的问题。

(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例3和例4放大图,讲述学校学生回收矿泉水瓶再次利用的事迹。

2.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师:你能根据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题目,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有什么不同??(指名汇报:学的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板书课题: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小结】列竖式要注意的问题:1. 相同数位要对齐;2. 从个位算起;3. 笔算加法,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笔算减法,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一。

(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用坚式计算:【提高练习】.. .【拓展练习】(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2.课后反思课时编号 课 题 万以的加法和减法估算 课时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 . 3.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难 点 1.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估算。

2.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估算。

准 备教学过程 (一 )基础训练【复习近似数】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 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出示例5放大图,回顾学校学生回收矿泉水瓶再次利用的情况。

2. 自主探索,探索新知(1)根据统计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并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①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估计过程)【小结】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②如果500个送一次给回收站,大约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送一次?(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板书)③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估算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取整十或整百的方法进行估算。

(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2.【提高练习】1...2. 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整千数。

1005>( )>998 2889<( )<3060 7010>( )>6997 【拓展练习】(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课后反思.... ... .. .. .. .. .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1圈是200米,跑5圈大约就是1000米。

说说你昨天体育课跑五圈的感受。

知道五圈是多少米吗?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分小组讨论估计一下,从学校门口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想一想,可用哪些方法进行测量的?(步测、时间、速度表等)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研究其中可以获得的信息和知识。

哪些长度计量时应该用千米作单位?生活中你看到哪些地方是用了千米这个单位的?举例子说明,说得越多越好。

(课件出示:公路边的里程标志、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摩托车和汽车的速度表等)4、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见过千米?学生讨论,反馈。

(1)出示公路图说明:“37km”指的就是从某地到这个里程碑的路程是37千米。

(2)公路路标图说明:从这里到前方的有144千米的路程。

(3)摩托车仪表图... .说明:指针到20位置,就是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驶。

(4) 限速标志说明:这是要求机动车在景区每小时不能以超过10千米的速度行驶。

5、1千米的读法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有时也用Km 表示。

6、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课后反思“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教材容单一、简要,增加了教学难度。

通过老师课前作大量的准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联系本地实际,教"书"育人。

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关系融洽。

课时编号课 题毫米、分米、千米课 时教学目标 1、巩固对1分米、1毫米和 1千米长度的体会,并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巩固分米、毫米、厘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能估测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测量,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个性化修改 1米=100厘米. .... .. .. .........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进一步回顾和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

将知识的获取由课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后反思课时编号 课题 测量整理与复习 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地对测量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回顾、整理、交流,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掌握。

2、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认知结构的进一步生成,并培养创新意识。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1.前面我们学习了“测量”这一单元,大家了解了有关测量的哪些知识?二、交流展示:(1)小组交流小组交流讨论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都整理了哪些容?然后根据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作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同时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并且选出几份整理方法不同、比较全面的作品以备展示) 重 难 点 通过分类整理,系统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能灵活的运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准 备 教学过程1.我们学习了“测量”这一单元,大家了解了有关测量的哪些知识?请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在下面的方框。

1.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 )单位,千克、克、吨都是( )单位。

2.小青走800米用了8分钟,平均每分钟走( )米。

. . 3. 5厘米=( )毫米 3000千克=( )吨500毫米=( )厘米 4300千克=( )吨( )千克 4. 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两圈长( )米,还差( )米是1千米。

5.一根蜡烛长1分米2厘米,点燃一会后燃去了5厘米,还剩( )厘米。

1.苗苗的身高是142( )。

A 厘米 B 分米 C 米 2.一个鸡蛋约重70( )。

A 吨 B 克 C 千克 3.1千克和1千米比较( )。

A1千克大 B1千米大 C 无法比较 4.数学课本的宽是147( )。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 5.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40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