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精神分析理论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

合集下载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咨询期中作业一、精神分析理论:(一)理解:精神分析理论为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一个学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

在心理咨询中,主要的部分有:无意识和压抑理论、性心理发展学说、人格构成学说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

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抗拒的分析、移情的分析、解释等。

(二)评价: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了潜意识的存在、主张从过去了解现在、对梦境进行分析,注意观察和运用移情关系.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 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著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称为深度心理学。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从精神分析的特点可知,该理论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有著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给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的方法。

因此,学习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适用领域:1、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

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2、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教育文化方面提供了很多的方法与技巧,建立了一些价值观.弗洛伊德将人性和人类文明社会相对立,人性就是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文明或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技术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技术

THANKS
精神分析技术主要适用于解决心 理问题,对于其他领域的问题解 决效果有限。
未来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精神分析技术将与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进行融合,以深入 探究人类心理的奥秘。
实证研究加强
未来将有更多实证研究对精神分析技术的有效性进行科学验证。
应用领域拓展
精神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不仅局限于解决心理问题, 还将应用于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
理解学生行为
通过精神分析技术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改善师生关系
通过精神分析技术,增进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和共情,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促进自我认知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冲突,提 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指导
指导家长运用精神分析技术,更好地理解和 支持孩子,促进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丰富了心理学理论
01
精神分析技术为现代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
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02 精神分析技术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帮
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促进了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03
精神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促进了心理学与
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是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将对过去 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分析师身上的 现象。
移情和反移情是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重 要现象,需要分析师保持警觉和自我 觉察,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并促进治 疗进展。
反移情是指分析师在处理患者情感时 产生的无意识情感反应。
移情和反移情有助于加深分析师对患 者心理状态的理解,并促进患者对自 身情感的认识。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理论对心理学、精神病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探索潜意识来揭示个体内心深处的冲突和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我们意识不到的思想、欲望和记忆。

这些潜意识内容对我们的行为和情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往往被我们自己所忽视。

精神分析的目标就是通过深入挖掘潜意识,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解决心理问题。

精神分析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了几个重要的概念。

是“性欲”,他认为性欲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包括对性的渴望和对权力的追求。

他提出了“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概念,分别代表个体的本能力量、自我意识和道德约束。

这三个力量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情绪。

弗洛伊德还提出了“防御机制”的概念,即个体在面对内心冲突和焦虑时,采取的一些心理策略来保护自己。

这些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否认等,它们帮助我们避免面对痛苦和不安。

精神分析理论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理解人类行为和内心世界的工具。

通过探索潜意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动机,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精神分析也有其局限性,它主要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而忽视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为心理学领域带来了重要的突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内心世界。

然而,我们也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断探索和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理论对心理学、精神病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探索潜意识来揭示个体内心深处的冲突和问题。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我们意识不到的思想、欲望和记忆。

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它主要包括无意识、精神结构、性本能、防御机制等内容。

首先,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无意识对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受到无意识的影响,而无意识是个体不自觉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中存储着个体的潜意识欲望、冲突和压抑的内容,这些内容会通过梦境、口误、幻觉等方式表现出来。

其次,精神分析理论还涉及到精神结构的概念。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是个体最原始的部分,代表着个体的基本欲望和冲动;自我是个体意识的部分,负责平衡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超我则是个体内化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代表着个体的理性和道德。

此外,精神分析理论还涉及到性本能的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受到性本能的影响,性本能是个体最基本的驱动力,影响着个体的欲望和行为。

弗洛伊德将性本能分为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命本能驱使着个体寻求快乐和满足,而死亡本能则驱使着个体寻求自我毁灭。

最后,精神分析理论还涉及到防御机制的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会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采取各种防御机制来应对内心的冲突和焦虑。

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转移、否认等,这些防御机制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总的来说,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无意识、精神结构、性本能、防御机制等。

这些内容对于理解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提供了理论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对于当代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人类心理活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精神病学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集中在人类心理的深层结构和潜意识活动上,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心理的重要观点和概念,如本能冲动、潜意识、防御机制等。

本文将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概念,本能冲动、潜意识、防御机制、心理结构以及个人发展阶段。

首先,本能冲动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情感受到本能冲动的驱使。

弗洛伊德将本能冲动分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两种,生存本能驱使人们追求生存和满足生理需求,而死亡本能则驱使人们追求自我毁灭和破坏。

潜意识是指个体意识之外的心理活动,它包括个体不易察觉的欲望、冲突和情感。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对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潜意识的内容通常是不易察觉的,需要通过精神分析等方法来揭示。

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焦虑和冲突时采取的一系列心理防御策略,目的是减轻内心的焦虑和痛苦。

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种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转移、合理化等,这些防御机制在个体的心理发展和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心理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弗洛伊德将心理结构分为意识、潜意识和超我三个层面,这些心理结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情感。

个人发展阶段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所经历的一系列心理发展阶段,弗洛伊德提出了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期等五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对个体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人们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受到了许多批评和质疑,如他的理论缺乏科学证据支持、过分强调性冲动和童年经验等。

尽管如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仍然对当代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心理治疗方法和心理疾病理论都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启发。

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3、阻抗的破除
阻抗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产生阻抗的原因——两级获益
第一级获益(内部获益):症状满足 了病人的无意识欲望,使无意识冲突 得到变相虚幻的满足。
第二级获益(外部获益):借助生病, 获得他人的支持、同情、安慰,从而 减轻应激压力。
意义:提示分析进入实质性阶段, 接近问题症结。
破除策略:
借助病人的两种积极的力量:康 复动机和理智。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及心理分析的 诞生 1881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1896年在维也纳开设了私人诊所 , 治疗神经症。
催眠——自由联想——心理分析
二、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
(一)意识——无意识理论
意识: 是人能直接感知的心理部分 。
无意识:
静态的:指潜藏的、无法被察觉的 思想或观念。
动态的:指潜在的、无法被察觉的 心理活动。
无意识的内容大多与人的本能欲 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
前意识:
存在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前意识的 内容可以通过仔细回忆、提醒进入到意识 中去。
在意识的入口处有个“监察官” , 由超我担任。
本我 2、人格结构理论 自我
超我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自我 超我
本我
弗洛伊德人格构成与意识划分示意图
本我(id) 来源:与生俱来
认知调整:
1、告知康复的关键 2、告知有能力处理问题
4、移情
即患者把对自己父母、亲人的 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具有性爱 的基本色彩。
类型:正移情、负移情
本质:是过去情感经历的重演,情 感的置换。
发展:移情神经症
意义:是原来神经症的翻版。治愈 了新的,等于治好了旧的。
治疗策略:
建立关系——引发移情—— 解决移情。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深入人类内心的探索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心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围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展开探讨,旨在探索其中的内涵及其对人类理解与治疗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原理:无意识、精神结构和心理发展。

无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包括个人无法察觉的欲望、冲动和情感。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无意识中存储着对童年经历的记忆和冲突,这些记忆和冲突对个体的行为和感受产生了潜在影响。

精神结构是指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人的心理组成部分,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着个体的原始欲望和冲动,超我代表了内化的道德观念和规范,自我则处于两者之间,扮演着平衡和谐的角色。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不同的心理阶段,包括口腔期、肛门期、阳具-阴道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期。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特定的冲突和欲望的满足方式,而这些经验将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持久影响。

二、精神分析的应用和意义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心理治疗和个人发展领域。

通过对个体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精神分析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突,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心理健康。

精神分析注重洞察个体无意识中的内在动机和冲突,通过与心理治疗师的沟通和解析,个体可以逐渐认识并改变这些潜在的影响因素。

在治疗过程中,个体可能会经历阻抗、转移、梦境解析等各种心理现象,这些过程都有助于个体的心理成长和解决内心冲突。

精神分析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体的心理治疗,也能为社会和人类文化的理解提供新思路。

弗洛伊德通过对个体的研究,深入探索了人类的欲望和冲突的本质,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对于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精神分析的争议与反思尽管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但它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反思。

最常见的争议之一是精神分析过于主观,缺乏科学性。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三大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三大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三大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它是探究精神病理的核心,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基础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分为三大部分:结构理论、动力学理论和技术理论。

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把人的精神结构分为三个主要层次:意识层、潜意识层和超意识层。

意识层是最接近自我意识的层次,潜意识层是潜意识的层次,包含许多潜在的性格特征,而超意识层是超越意识,也就是潜意识外围的精神世界,它是人们无法直接感知的精神层次。

动力学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它把人的精神活动划分为两种动力:安慰机制和冲突机制。

安慰机制是精神的自我维护过程,主要以贪婪、恐惧和坚持三种类型的欲望为主要特征;而冲突机制是精神的内部矛盾,它是人们内心的斗争,由性格的冲突和外部环境的矛盾造成的。

技术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实践部分,它包括诊断、治疗和精神分析等技术,旨在帮助患者通过有效地沟通、解读潜意识和解决内心矛盾来改善精神健康。

总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基础理论,它包括结构理论、动力学理论和技术理论,它们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
和理论,用于解释精神病理和治疗精神疾病。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神经症研究
弗洛伊德最初专注于研究神经症 的心理机制,逐渐发展出精神分 析理论。
无意识心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无意 识的部分,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对 人的行为和情绪有重要影响。
理论发展
01
02
03
自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 学派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发 展方向,其中自我心理学 派强调自我调节和平衡。
03
梦境解析有助于了解个体内心深处的需求、冲突和情
感,对心理咨询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的概念
移情是指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将对过去某人的情感投射 到咨询师身上的现象。
反移情的概念
反移情是指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将对来访者的情感投射 到自己身上的现象。
移情与反移情的作用
移情和反移情对咨询关系有重要影响,咨询师需对自身反移情保 持觉察和反思,同时帮助来访者理解和管理移情,以促进咨询效
自我成长与发展
01
精神分析理论不仅关注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强调个体潜力的发 掘和自我成长。
02
通过自我反思和内省,个体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无意识动机和
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
精神分析理论鼓励个体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福感。
人际关系改善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问题往往 与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和防御机制有 关。
精神分析理论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7
目录
Contents
• 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 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概念 • 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 • 精神分析理论的争议与批评 • 精神分析理论的未来发展
01 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理论起源
19世纪末
精神分析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的 欧洲,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 德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主要流派之一 ,其词旳含义是
指以心因性为机制旳一种治疗 精神病旳措施及其理论和潜意 识心理学旳理论体系。
• 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研究旳精神分析旳观点 是由奥地利旳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旳。 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做弗洛伊德主义 涉及 古 典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学说)和新弗 洛伊德主义 。
二、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
1-3岁阶段旳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小朋友一方面 在信任感和初步成熟(独立行走 自己进食)旳基础上产 生自信 认识到自己旳意志 产生一种自主感 另一方面 又 觉得依赖过多而感到疑惑。 这时成人和小朋友之间旳相互调整关系受到严峻旳考验。 父母对小朋友旳态度要注意掌握分寸,一方面要利用小 朋友对自己旳信任在某些方面予以有节度旳控制,同步 也要给与合适旳自由,以便养成小朋友宽容和自尊旳性 格。 精神分析理论对幼稚园课程,尤其是对某些强调早期小 朋友人格培养,(发展主动品质,防止悲观品质)强调 学龄前小朋友心理健康主要性旳幼稚园课程方案旳编制 和实施产生过主要旳影响。
四、性心剪发展阶段:口唇期(0~1);弗洛伊德以为欲
力旳发展是从嘴开始旳 吮吸本身也能产生快感。第一时期:从 出生到6个月 小朋友旳世界“无对象” 他们没有现实存在旳人 和物旳概念 仅仅渴望得到快乐舒适旳感觉 没有认识到其别人对 他是分离存在旳。第二时期:6~12个月 小朋友开始发展有关别 人旳概念 例如当母亲离开旳时候会产生焦急和不安。②肛门期 (1~3)弗洛伊德以为此时占优势旳不是生殖器部分旳本能 而 是肛门旳和虐待狂旳本能。例如 以排泄为快乐或以玩弄粪便而 得到满足。③性器期(3~6);到了这一阶段小朋友变得依恋 于父母中异性旳一方。产生恋母情结或是恋父情结。④潜伏期 (6~11);这是一种相当平静旳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小朋友把精 力放在社会可接受旳追求中,如学习 游戏 运动等,专注于社会 情感旳发展。⑤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女孩11岁 男孩13岁 在这个时期 个体旳最主要旳任务就是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 和父 母逐渐分离 病尝试去建立自己旳生活方式 。这个时期轻易产生 性冲动 防御措施有两个 1,采用禁欲旳策略 2,采用理智化措 施。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1.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2.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

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

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

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张昱教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

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着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为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

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着作中看到他的理论的发展道路。

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意识和无意识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或称为心理分析学,是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创立的一门学科。

其起源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垄断资产阶级残酷掠夺;中小资产阶级面临着破产;整个社会尔虞我诈,道德沦丧,惶惶不可终日。

这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便自然地导致人们精神病和神经病发病率日益增高。

精神分析就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一生的发展都受性本能,也就是“力比多”的冲动所支配,因此人的一生都是由许多性欲阶段组成的。

他认为,性欲,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期。

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冲突和矛盾的来源,顺利解决这些矛盾,机体就可以走向成熟。

(一)口唇期(0-18个月)这一阶段的性感区域是口、唇和舌。

婴儿通过吮吸、咀嚼和咬等动作或行动来获得快感寻求乐趣。

发展不良好表现为不成熟,过分依赖他人,暴饮暴食,咬指甲等。

(二)肛门期(18个月-3岁)这个时期的性感区域转变为肛门、直肠和膀胱,大小便的排泄会给儿童带来快感。

本阶段的冲突可能会造成两种类型的人格,一种是肛门排泄(肛门排放型)的人格,比较随意,无序;一种是被称作肛门便秘型人格,表现呆板,不灵活。

(三)性器期(3-6岁)又称为俄尔普斯期,本阶段儿童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比如男孩“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

(四)潜伏期(6-11岁)本阶段儿童的性冲突处于潜伏状态,这一阶段的儿童进入学校,前几个阶段表现比较强烈的性冲动大大减弱,男女之间界线分明,比如小学时期的“三八线”,对异性缺乏兴趣。

同伴多为同性。

(五)生殖期(12-20岁)本阶段儿童进入青春期。

潜伏期被压抑的恋父恋母情结到了这一时期转移到了同龄的异性身上,所以也叫“两性期”表现寻求与他人建立长期的异性关系。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简介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创立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主张人的行为和思维受潜意识的影响,通过解析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来理解和治疗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和精神治疗方面,精神分析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潜意识与意识精神分析理论中,个体的心理活动被划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两个层次。

意识是个体能够直接感知和注意到的心理活动。

而潜意识则是个体无法直接察觉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被压抑的欲望、冲突、心理防御机制等。

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个体的潜意识对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会通过各种方式滋生出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强迫症等。

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强调通过解析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和欲望来理解和治疗这些心理问题。

冲突与欲望的解析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冲突主要源于潜意识中的欲望与现实的冲突。

个体的无意识潜意识中存在着强烈的欲望,如性欲望、压抑的童年经历、社会规范等。

这些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受到抑制和压抑,从而导致心理冲突的产生。

精神分析理论通过解析个体的潜意识来理解这些心理冲突和欲望,并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其中,解析梦境和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通过解析梦境和自由联想中的隐含信息,可以揭示个体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和欲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心理防御机制为了保护个体免受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和欲望的困扰,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潜意识中的一种反应模式,通过将冲突和欲望排斥到潜意识中,以防止其对意识活动的干扰。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等。

压抑是指个体将自己的冲突和欲望排斥到潜意识中,使其无法自觉。

否认是个体拒绝承认或接受一些现实情况或心理需求。

投射是指个体将自己的欲望和冲突归因于他人或外部环境。

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分析心理防御机制来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并帮助个体认识到这些机制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应用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应用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理论与应用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它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深刻影响了现代心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人类心理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应用,介绍其核心概念和治疗方法,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1. 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和思维受到无意识力量的支配。

无意识是个人意识之下的深层心理,包含着被压抑的欲望、冲突和情感等。

2. 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的一项基本技术,通过让患者自由发散地表达思维、情感和记忆等,揭示和探索潜在的心理冲突和解决方式。

3. 心理防御机制:个人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无意识冲突的侵害,会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转移等,来解决心理冲突和减轻焦虑。

4. 精神结构: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着原始的欲望和冲动,超我代表着道德规范和社会期望,自我则是两者之间的调节和平衡。

二、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1. 自由联想和解析:精神分析治疗的核心是通过自由联想和解析来揭示和了解患者无意识中的冲突和动机。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表达内容和技术分析来解释和解决潜在问题。

2. 梦境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的表现,通过解析患者的梦境,可以揭示潜藏的心理冲突和欲望。

梦境被视为一种隐喻和象征的表达方式,进而指导治疗。

3. 自由联想剂量: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控制自由联想的频率和强度。

适度的自由联想可以帮助患者探索深层心理,但过度的情绪释放可能导致情感泛滥和心理创伤。

三、精神分析的应用领域1. 心理治疗:精神分析理论为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深入了解个人的无意识冲突和需求,精神分析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认知和改善个人关系。

2. 理论研究: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框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思想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思想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思想
4. 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在面对压力和冲突时,会采取各种心理防御机 制来保护自己。这些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升华等
1. 精神分析治疗: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通过让患者自由联想和解释 梦境等方式,帮助患者揭示潜意识中的内容,从而解决心理问题
如何理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20XX
弗洛伊德精神分 析学思想
XXXX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思想
目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思想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
以下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一些基本思想
1. 潜意识理论:弗洛伊 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 可以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 个层面。潜意识是指那些 被压抑、被遗忘或无法意 识到的心理内容,它对人 类的行为和情感有着深远 的影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思想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类 行为和情感的真正动机和根源。 他认为,人类的本能和欲望是 潜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 本能和欲望在人类的成长和发 展过程中被压抑和遗忘,但它 们仍然存在于潜意识中,并对 人类的行为和情感产生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通过 各种方式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情 感的,例如梦境、幻想、口误、 笔误等。他认为,这些现象是 潜意识的表现,是潜意识试图 通过这些方式表达自己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现代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 争议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行为和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意识是指人类能够意识 到的心理内容,包括思想、情感、记忆等。而潜意识则是指那些被压抑、被遗忘或无法意 识到的心理内容,它包括人类的本能、欲望、冲突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一、精神层次理论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影(或阴暗自我):包含无意识部分,本质是 消极的,比喻人格中的阴暗面。 象征:妖魔鬼怪
2、一些重要的原型
• 自性(self):它是集体无意识的核心。 是我们每个人的原始可能性。荣格将 自性看作是先天的蓝图,这一蓝图至 少在理论上讲,是可以实现的,实现 自性,意味着“一个人成为他实际上 就是的确定的、独特的个体的过程”。 自性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最终目的。人格同一性试 p69四、凯伦.霍妮
提出女性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
中本能作用的过分强调(弗洛伊德主张:男 人和女人生儿具有不同的人格),霍妮认为 文化和社会力量对于性别差异的作用远远大 于生物因素。
四、凯伦.霍妮
三种神经症风格:
接近人群(依赖) 反对人群(敌意) 脱离人群(回避)
四、凯伦.霍妮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慧能
三、埃里克.埃里克森
(1902-1994)




出生于德国,父母都是丹麦人。生父在埃 里克森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他三岁时, 母亲嫁给了一名儿科医生(德国犹太人)。 埃里克森在童年时期并不知道此事。直到 青少年期后,埃里克森才知道自己是个私 生子的真相。他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直 到68岁才公开。 埃里克森的生理特征,也使他自我同一性 常常混乱——上学、教堂、第一次世界大 战 高中毕业后,继父建议上医学院,他的同 一性不接受这种期望,决定做艺术家。之 后几年在欧洲游历。并师从安娜.弗洛伊德。 后在美国定居,曾任教与哈佛大学、耶鲁 大学等。
三、埃里克.埃里克森
(1902-1994)
1.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

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强大的部分,具有积极作用,执行着许 多建设性的功能。其作用是: -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 -建立、发展并保持自我同一性/认同感(identity) 其理论成为“自我心理学”。 同一性: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包括人关于自己的个体性、唯一性、 完整性以及从过去到未来的连续性的感觉。 同一性危机:人在缺乏同一性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很多人在一生中 都有一段时期不能确定自己是谁,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或自己生活的 方向。常出现在青少年,但不限于年轻人。
2、一些重要的原型
智慧老人: 象征 :老子等等 心理内容 :智慧
人格面具(persona):指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 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 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
阿尼玛(Anima) :男人心中的女性的原型 作用:使男人具有女性特征;为男人在男女交往 (包括母子交往、朋友和爱人间的交往)时提供 参照系。 阿尼姆斯(Animus) :女人心目中的男性的原型
弗洛姆:皈依宗教,不是出于对它的忠诚,热爱,而是为
了寻求安全感,产生于逃离自由的需要,从而获得保护感、 力量感和安全感。
归属感与反射性评价不同。归属感并不是发生在意识水平,它更直觉化,是一种 被爱的感觉,以及有这种感觉带来的安全感。 掌控感(mastery)是对世界能够施加影响的感觉——但并不一定要在大范围的意 义上,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层面。



掌控感与知觉到的胜任力不同,虽然有些人交替使用这两个概念。掌控感是我们 专心做一件事情或努力去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的感觉,是过程取向的,在创造 和操纵过程中的愉悦感会提升自尊。而胜任力是结果取向的,是对一个人是否擅 长做某事的判断。
情感模型认为只有前者才与自尊有关。
自尊的情感模型——自尊的发展
自尊的情感模型假设归属感和掌控感都是在早期发展而成的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可作为理论基础。
--婴儿最初面临的发展任务是建立于抚养者之间的信任感。信任 感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发展起来的,它对应归属感。
--“自主对害羞和怀疑‛这个阶段包含了掌控感的获得。通过鼓 励孩子探索、创造和修改他周围的世界,可以帮助他们形成 掌控感。如果父母破坏、嘲笑或者过度批评他们的努力,他 们将无法形成掌控感。
y
1,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的内涵:是一个储存心理内容的心理空间,这个空 间在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之下,他不是个人所拥有的,而是人 类共同拥有的,所以说是集体潜意识。它象一个大的储藏器,人 类世世代代的经验都储存在里面,而且世代遗传。

只要是人类,我们的集体潜意识的一部分就是共同的,我们不同 的是我们个人潜意识的那一部分。
无助感和对有力量的保护者的渴望,为保护自己不受可怕的、 不可预测的世界的伤害。上帝不过是以幼稚的方式造出来的 为我们提供安全感的无意识的父亲式人物。
荣格:曾经在赞成和反对之间摇摆不定,晚年赞赏。
-对宗教的永恒需要源于上帝的原始意象。承认宗教能为信徒 提供目的性和安全感。 -当病人对宗教提供的答案感到失望时,现代心理治疗就可以 取代宗教的作用,心理治疗师起着神职人员的作用。
屈从性 自信
埃里克森的8个阶段生命周期
埃里克森的三个阶段,描述了渐成原则
自尊的情感模型__自尊的两个成分


自尊的情感模型假设自尊在早期形成,并以两种类型的情感感受为特征。
归属感(belonging)起源于社会交往经验,是指无条件地喜欢或者尊重的感觉, 它不需要任何特定的品质和原因,而只取决于这个人是谁。归属感给人的生活提 供了安全的基石,即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受到尊重。
精神分析的发展
自我心理学
安娜· 弗洛伊德 马勒 雅各布森
安娜· 弗洛伊德
客体关系心理学
马勒
克莱因 (客体关系之母) 费尔贝恩 温尼克特 科恩伯格
克莱因
自体心理学
克莱因
温尼克特
科恩伯格
科胡特 埃里克森

主体间心理学
科胡特 埃里克森
新弗洛伊德主义:
大部分保留了潜意识的概念,把它作为
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
响的重视
对人类本性的消极描述
形成的作用(凯伦· 霍妮)
提出自我的积极特征,强调
(被无意识和本能控制)
意识对行为的决定作用
主要内容
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二、卡尔.荣格 三、埃里克.埃里克森 四、凯伦.霍尼 五、应用:精神分析理论与宗教 六、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贡献与批判
(1870-1937)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 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 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 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 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 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一个男人努力克服自卑感的优秀样板! 儿时,排行老三,患佝偻病和声门抽搐 病。弟弟出生后被”废黜“的感觉。四 岁时患肺炎险些丧生,两次差点被车撞 死。 数学差—最好。 1888 年进入维也那大学医学院,后取得 医学博士学位(为克服童年的恐惧)


三、埃里克.埃里克森
2.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中人们都 面临一种“危机”(如岔路口的转折点处)。 人们会选择两个手段中的一种去解决危机。解决 这些危机的方式决定了我们人格发展的方向,并 影响到我们如何解决今后危机的方式。
埃里克森的8个发展阶段 每个发展阶段具有适宜的基本力量和心理社会危机
荣格通过对神话、文化象征物、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述的考察,发现在不同 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中都能找到原始意象。
‚有多少种生活情境,就有多少种原型‛。
2、一些重要的原型 原型 : 人类世代遗传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
识当中呈现。它以原始意象的方式表现自己。 能够凝聚心理能量、并在潜意
如自性、大母 神、大父神、智慧老人、阿尼玛、 阿尼姆斯、人格面具等等 是人类共同的潜在的原型。这些原型在艺术、宗教、神话、人类历史当中以不 同的意象呈现出来。
原型包括三个部分 :名称、象征、心理内容 如 :大母神 正性大母神 : 象征: 圣母 内容: 救度、仁慈、温柔、智慧(正性的)
2、一些重要的原型
负性大母神 象征 :夜叉 巫婆(负性的) 心理内容 :破坏 吞噬 嫉妒
正性大父神 象征 : 摩西 心理内容 :保护
坚毅
能力
负性大父神 象征 :纣王 心理内容 :指责 惩罚 控制 破坏 喜怒无常
虽然认为童年以后的经历也影响成年后
的人格,但大多同意童年早期经历影响 人格发展的观点
多数接受了防御机制、梦的解析等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和问题
Freud:
未认识到出生几年之后人
新弗洛伊德:
青少年期、成年初期-----老
格的变化
强调本能而缺乏对社会影
年(埃里克森).
社会文化对男女人格差异的
社会利益(social
interest):是人希望对社会作出贡献以便使 之更加完善的一种天赋的特性,是对个人的种种缺陷的最后补偿,将 个人私利服从于公共福利。
溺爱:
父母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和过 度的保护。 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会引 起更强烈的自卑感,导致成年后 的人格问题 (如不能做决定、 不会应付问题和挫折) 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自 己做决定,即使有时做错,但对 未来也是有好处的。
思考:你感到有些自卑吗?你怎样看待自卑?
自卑
克服自卑——寻求优越感——战胜挑战 过度自卑—— 无 助 感——拒绝、远离挑战
调节变量? ——坚韧人格?社会支持?成功经验?
1.自我调节差的人:通过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私行为和追求个人名誉来 追求不恰当的优越感。如患神经症的人只顾努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2.自我调节好的人:在达到自己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人的利益,以对 社会有益为自己奋斗目标。
认为每个人从出生就有着深刻的自卑感。从儿童意识到自己弱 小的这一刻起,就开始用一生的努力去战胜自卑感。在每一段心理 生活的开始,人都会感受深刻的自卑。
自卑感使人努力克服缺陷。阿德勒把这种努力叫做补偿。 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克服自卑感。 一个人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就越强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