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改善解决方案.pptx
合集下载
现场改善方法PPT演示课件
3)标牌是否正确?
4)是否有杂质?
5)进货周期是否适当? 6)材料浪费情况如何?
7)材料运输有差错吗? 8)加工过程正确吗?
9)材料设计正确吗? 10)质量标准合理吗?
•14
Methods
1)工艺标准合理吗? 2)工艺标准提高了吗? 3)工作方法安全吗? 4)此方法能保证质量吗? 5)此方法是否高效? 6)工序安排合理吗? 7)工艺卡是否正确? 8)温度和湿度适宜吗? 9)通风和光照良好吗? 10)前后工序衔接好吗?
•12
Machine
1)设备能力足够吗? 3)是否正确润滑? 5)是否经常出现故障? 7)设备布置是否正确? 9)设备数量是否足够?
2)能否按工艺要求加工? 4)保养情况如何? 6)工作准确度如何? 8)噪音如何? 10)运转是否正常?
•13
Material
1)数量是否足够或过多? 2)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
工序分析
工序分析是工序管理、搬运管理、布局研究、作业编制、顺序 规划等基础资料获取的必要手法。
步骤: 1.整理工序流程 2.工序流程中是否存在不均衡、不合理现象 3.工序顺序是否合理 4.工序流程是否顺畅,设备配置、搬运方法是否合理 5.工序中的作业是否必要,是否可以取消,是否有更好的作业方法
•15
改善的概念
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区域内进行: 小规模的 持续的 增值的 改变以产生积极影响。
•16
改善的概念
-是否可以消除 -如果不能消除,可否减少 -如果消除和减少,会出现何种现象 -什么、有多少、怎样变好
改善使操作变得 更容易、更方便 更安全、更稳定
第五要素
第一要素
持续不断地变化 更容易地
•8
现场管理改善-PPT课件
30 2019/3/26
D1-第一步骤: 建立解决问题小组
若问题无法独立解决,通知你认为有关 的人员组成团队。团队的成员必需有能 力执行,例如调整机器或懂得改变制程 条件,或能指挥作筛选等。
31 2019/3/26
D2-第二步骤: 描述问题
向团队说明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 严重程度、目前状态、如何紧急处理、 以及展示照片和收集到的证物。想象你 是FBI的办案人员,将证物、细节描述 越清楚,团队解决问题将越快。
不当的管理意识:
· 只要认真,工作就能做好 · 熟练工人是靠师傅带出来的(没有标 准化意识) · 按计划完成生产就行(没有不断改善 的意识) · 5S没有生产重要
5 2019/3/26
不当的工作方法
靠威胁部下,让他们全力地去工作。 不知如何借助无形的压力激励部下。 · 贴标语、喊口号、开长会来解决问题
34 2019/3/26
电压值?CPK?耐电压?等等不良的发生, 总是有原因,资料分析常常可以看出蛛 丝马迹。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您缩小 范围,越来越接近问题核心。当分析完 成,列出您认为最有可能的几项,再逐 一动手作些调整改变,并且观察那一些 改变可使品质回复正常及影响变异的程 度,进而找到问题真正的原因。这就是 著名田口式方法最简单而实际的运用。
16 2019/3/26
目视管理的作业管理就是将以下四 点:
①是否按要求的那样正确地实施着 ②是否按计划在进行着 ③是否有异常发生 ④如果有异常发生,应如何对应
17 2019/3/26
目视管理的设备管理
目视管理的设备管理是以能够正确地、 高效率地实施清扫、点检、加油、紧固 等日常保养工作为目的。
D1-第一步骤: 建立解决问题小组
若问题无法独立解决,通知你认为有关 的人员组成团队。团队的成员必需有能 力执行,例如调整机器或懂得改变制程 条件,或能指挥作筛选等。
31 2019/3/26
D2-第二步骤: 描述问题
向团队说明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 严重程度、目前状态、如何紧急处理、 以及展示照片和收集到的证物。想象你 是FBI的办案人员,将证物、细节描述 越清楚,团队解决问题将越快。
不当的管理意识:
· 只要认真,工作就能做好 · 熟练工人是靠师傅带出来的(没有标 准化意识) · 按计划完成生产就行(没有不断改善 的意识) · 5S没有生产重要
5 2019/3/26
不当的工作方法
靠威胁部下,让他们全力地去工作。 不知如何借助无形的压力激励部下。 · 贴标语、喊口号、开长会来解决问题
34 2019/3/26
电压值?CPK?耐电压?等等不良的发生, 总是有原因,资料分析常常可以看出蛛 丝马迹。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您缩小 范围,越来越接近问题核心。当分析完 成,列出您认为最有可能的几项,再逐 一动手作些调整改变,并且观察那一些 改变可使品质回复正常及影响变异的程 度,进而找到问题真正的原因。这就是 著名田口式方法最简单而实际的运用。
16 2019/3/26
目视管理的作业管理就是将以下四 点:
①是否按要求的那样正确地实施着 ②是否按计划在进行着 ③是否有异常发生 ④如果有异常发生,应如何对应
17 2019/3/26
目视管理的设备管理
目视管理的设备管理是以能够正确地、 高效率地实施清扫、点检、加油、紧固 等日常保养工作为目的。
现场问题解决及改善实践PPT课件
04 现场问题解决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生产线故障解决
总结词
迅速响应、团队协作
详细描述
生产线突发故障导致生产中断,团队迅速响应,组织技 术专家进行故障诊断,各部门协同合作,短时间内恢复 生产。
案例二:产品质量问题解决
总结词
深入分析、持续改进
详细描述
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团队深入分析原因,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持续跟踪改进 效果,确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PDCA循环
要点一
总结词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计划、执行、 检查和行动四个阶段的循环,不断优化和改进管理过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PDCA循环包括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 和Act(行动)四个阶段,通过不断循环这四个阶段,可以逐 步优化管理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案例三:设备维护问题解决
总结词
预防为主、定期维护
详细描述
设备维护不当导致运行故障,团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设备日常巡检,制定定期维护计划,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05 现场改善实践的策略和技 巧
5S管理
整理
识别现场需要的和不 需要的物品,将不需 要的物品移出工作区 域。
整顿
对留下的物品进行有 序摆放,明确标识, 方便查找和使用。
鱼骨图
总结词
鱼骨图是一种用于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图形化工具,通过 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关因素,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 解决复杂问题。
详细描述
鱼骨图由主干和分支组成,主干表示问题,分支表示与 问题相关的因素。通过逐一分析每个因素,可以找出问 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鱼骨图有助于 人们系统地思考问题,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_2.pptx
※ 明确哪些是有附加价值的动作, 明确可以通过改善再缩短几秒钟.
23
新技術研究所
如何进行
(B) 提高生产能力的方法
① ② ③④⑤ ⑥
(a)
1分
① ⑤ ⑥②③ ④ (b)
① ② ③④⑤ (c)
1分
⑥
1分
现场改善
24
切削加工
1分
完成时间2分钟
① 取出加工件 ② 检查 ③ 去毛刺 ④ 装箱 ⑤ 放置待加工工件 ⑥ 启动
・抑制生产过剩的浪费 ・提供领取材料与生产指示的情
报 ・改善的道具
(3) 看板的种类
・工序内看板 ・领料看板
(4) 看板的流转方法
(5) 看板使用规则
・目视管理的道具新技術源自究所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 2. 人的自动化
Automation= auto move ize
自
動化
Autonomation= auto work ize 线员的经验技能与创造性
① 浪费的定义 ② 浪费的种类 (7种浪费)
有附加价值的 R动e作al Work
働
動 浪费
准No备n-V作alue业
Added Work
③ “过剩生产”浪费的坏处 ④ 关于效率 ⑤ 运转率(开工率)与可动率
等待 的浪 费
次品的 浪费
机器动 作的浪 费
库存的 浪费
浪费 的种
类
搬运的浪费
过剩生 产的浪 费
改善只用12秒(消除线员D的工作)
人 AB C D
新技術研究所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20
STEP 2 明确作业改善的方向. 以A、B、C、D线员的标准作业为根本, 逐个改善, 取得作业 平衡.
(A) 有走路浪费吗? - 零件的放置位置, 作业台的位置
23
新技術研究所
如何进行
(B) 提高生产能力的方法
① ② ③④⑤ ⑥
(a)
1分
① ⑤ ⑥②③ ④ (b)
① ② ③④⑤ (c)
1分
⑥
1分
现场改善
24
切削加工
1分
完成时间2分钟
① 取出加工件 ② 检查 ③ 去毛刺 ④ 装箱 ⑤ 放置待加工工件 ⑥ 启动
・抑制生产过剩的浪费 ・提供领取材料与生产指示的情
报 ・改善的道具
(3) 看板的种类
・工序内看板 ・领料看板
(4) 看板的流转方法
(5) 看板使用规则
・目视管理的道具新技術源自究所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 2. 人的自动化
Automation= auto move ize
自
動化
Autonomation= auto work ize 线员的经验技能与创造性
① 浪费的定义 ② 浪费的种类 (7种浪费)
有附加价值的 R动e作al Work
働
動 浪费
准No备n-V作alue业
Added Work
③ “过剩生产”浪费的坏处 ④ 关于效率 ⑤ 运转率(开工率)与可动率
等待 的浪 费
次品的 浪费
机器动 作的浪 费
库存的 浪费
浪费 的种
类
搬运的浪费
过剩生 产的浪 费
改善只用12秒(消除线员D的工作)
人 AB C D
新技術研究所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20
STEP 2 明确作业改善的方向. 以A、B、C、D线员的标准作业为根本, 逐个改善, 取得作业 平衡.
(A) 有走路浪费吗? - 零件的放置位置, 作业台的位置
精益生产现场管理和改善ppt课件
目视工作现场的建立
讨论 目视化工作现场的建立
现在有哪些目视管理
识别哪些地方需要建立目视管理
讨论确定如何和怎样去建立目视管理
实施和跟踪
5S 基本 → TPM IE TQM JIT 6σ → LP 精益之路
实 战 内 容
看板是如何提升管理的精度?
1
看板有哪些,如何确定?
2
围绕看板,构建目标管理运作平台
3
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
确定谁将要做什么 使之目视控制 在适当的位置进行目视控制
目视化工作现场的建立
制订目视化控制计划
协调和标准化目视控制
创建和实施目视控制
检验和修正目视控制
建立目视化控制持续改进计划
在流程中自己进行检查控制 邀请另外一个团队审计目视控制 邀请参与各方审计控制设备 按要求休整目视控制设备
目视化工作现场的建立
人
机
料
法
环
目视管理常用工具及制作要领 (二)、目视管理工具的基本要素
1、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 2、提高安全管理的措施 3、提高品质管理的水准 4、提高设备TPM的水准 5、提高现物管理精度
通过彻底5S的实施 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人人都按标准办 大家都来做改善
目视管理5项直接效果及其常见措施
制订目视化控制计划
协调和标准化目视控制
创建和实施目视控制
检验和修正目视控制
建立目视化控制持续改进计划
确定后续活动 确定谁在什么时候将要做什么 决定谁将得到信息及如何的到 实施改进计划
目视工作现场的建立
必须取得高层领导的支持
要从流程和人/机/料/法/环方面综合考虑
要坚持用同一个标准
讨论 目视化工作现场的建立
现在有哪些目视管理
识别哪些地方需要建立目视管理
讨论确定如何和怎样去建立目视管理
实施和跟踪
5S 基本 → TPM IE TQM JIT 6σ → LP 精益之路
实 战 内 容
看板是如何提升管理的精度?
1
看板有哪些,如何确定?
2
围绕看板,构建目标管理运作平台
3
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
确定谁将要做什么 使之目视控制 在适当的位置进行目视控制
目视化工作现场的建立
制订目视化控制计划
协调和标准化目视控制
创建和实施目视控制
检验和修正目视控制
建立目视化控制持续改进计划
在流程中自己进行检查控制 邀请另外一个团队审计目视控制 邀请参与各方审计控制设备 按要求休整目视控制设备
目视化工作现场的建立
人
机
料
法
环
目视管理常用工具及制作要领 (二)、目视管理工具的基本要素
1、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 2、提高安全管理的措施 3、提高品质管理的水准 4、提高设备TPM的水准 5、提高现物管理精度
通过彻底5S的实施 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人人都按标准办 大家都来做改善
目视管理5项直接效果及其常见措施
制订目视化控制计划
协调和标准化目视控制
创建和实施目视控制
检验和修正目视控制
建立目视化控制持续改进计划
确定后续活动 确定谁在什么时候将要做什么 决定谁将得到信息及如何的到 实施改进计划
目视工作现场的建立
必须取得高层领导的支持
要从流程和人/机/料/法/环方面综合考虑
要坚持用同一个标准
现场解决方案PPT课件
某医院引入新的医疗设备,提高了诊 疗质量。
04
解决方案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客户反馈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客户 对解决方案的满意度、使用体验等方 面的反馈。
业务指标
关注解决方案对业务增长的贡献,如 销售额、市场份额、客户留存率等。
技术指标
评估解决方案的技术性能,如系统响 应时间、故障率、安全性等。
评估效果
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再次评估, 验证改进效果,并持续优化。
持续改进的案例
产品A的优化
通过对客户反馈和市场分析,发现产品A存在一些性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问题。 经过持续改进,产品A的性能得到提升,用户体验得到改善,销售额也相应增 长了20%。
服务B的升级
针对服务B的客户反馈和业务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和服务升级。通过持续 改进,服务B的响应速度提高了30%,客户满意度提升了20%,并进一步巩固了 市场地位。
持续学习
希望听众能够保持持续学 习的态度,关注新技术、 新方法的发展动态,不断 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成本效益
分析解决方案的成本效益,包括投资 回报率、成本回收期等。
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步骤
分析问题
对收集到的反馈进行深入分析, 找出问题和改进点。
实施改进
按照计划实施改进措施,确保 改进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收集反馈
定期收集客户、用户和利益相 关者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解决 方案的优缺点。
制定计划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 包括改进目标、实施步骤和时 间表。
04
观察法
通过实地观察,了解现场情况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异常现象
。
《现场作业的改善》课件
将行业优秀经验与自身实际 情况相结合,制定适合自身
的改善方案
Ppt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鼓励员工提出改善建议
提供培训:提高员工的改善 意识和能力
建立反馈机制:对提出的建 议进行及时反馈和采纳
建立奖励机制:对提出有效 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 工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学习借鉴行业优秀经验
分析行业优秀企业的管理模 式和运营策略
学习行业优秀企业的创新思 维和方法
关注行业动态,了解行业优 秀企业的成功案例
员工满意度低:工作环境差, 员工满意度低
产生问题的原因
现场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管 理手段
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必要 的培训和指导
设备老旧,效率低下,影响生 产进度
生产流程不合理,存在浪费和 重复劳动
对生产的影响
效率低下:现场 作业流程繁琐, 导致生产效率低 下
质量不稳定:现 场作业环境复杂, 容易导致产品质 量不稳定
产品质量的提升
减少不良品率:通过改善现场作业,有效降低不良品率 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现场作业,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提升产品品质:通过改善现场作业,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降低成本:通过改善现场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生产安全的保障
减少事故发生率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培训和演练
降低成本:通过 改善现场作业,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员工满意度: 改善现场作业, 提高员工满意度, 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成本的降低
减少浪费: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 提高效率:通过改进设备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人工成本: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改进工艺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返工和维修成本
现场改善方案及几点建议ppt
通过采用精益生产理念和工具,加强 现场管理和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和技能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控和 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实施改善方案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缩短了产品交货 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为公司创造 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进一步完善生产流程和设备布局,持续优化生产计划 和物料管理,实现生产过程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03
提高生产安全性
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生产安全性,减 少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率。
改善方案三:优化现场布局
提高空间利用率
通过合理的现场布局设计,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
通过合理的现场布局设计,可以提高物流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的现场布局设计,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 率,提高生产效益。
03
对改善方案的几点建议
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提升员工技能与素质
总结词
通过定期的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以及在线学 习,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 员工的生产效率意识。
详细描述
培养自主管理意识
推行员工自主管理,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提高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 低生产事故发生率。
深入推进精益生产理念和工具的应用,扩大精益管理 的覆盖面,提高公司的整体精益管理水平。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协调,推动供应商参与改善, 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
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优秀员工队伍。
THANK YOU.
2023
现场改善方案及几点建议
目录
• 引言 • 现场改善方案 • 对改善方案的几点建议 • 结论
《现场改善技巧》课件
针对评估和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组 织实施。
标准的更新与完善
根据改进效果和生产环境的变化,对作业标准进行 更新和完善,以保持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05 目视化管理
目视化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01
目视化管理是一种利用视觉信息来管理和控制工作 场所的方法。
02
目视化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浪费, 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认可和奖励
对积极参与改善活动的员工给予适当的认可和奖励,激发员工的积 极性。
团队合作与竞赛
组织跨部门的团队合作项目或竞赛,激发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 意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作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培训与教育
对员工进行作业标准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理解和 掌握标准。
监督与检查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标准 。
反馈与改进
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作业标准的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与审查
定期对作业标准进行评估和审查,以发现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
改进措施的实施
培养员工的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员工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 间。
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训和引导,帮助员工学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 效的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员工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 质量。
鼓励员工参与改善活动
提供培训和支持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使其具备参与改善活动的能力和信 心。
现场改善不仅关注单个环节的优化, 更强调整体流程的协同和整合。
现场改善的重要性
提高生产效率
标准的更新与完善
根据改进效果和生产环境的变化,对作业标准进行 更新和完善,以保持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05 目视化管理
目视化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01
目视化管理是一种利用视觉信息来管理和控制工作 场所的方法。
02
目视化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浪费, 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认可和奖励
对积极参与改善活动的员工给予适当的认可和奖励,激发员工的积 极性。
团队合作与竞赛
组织跨部门的团队合作项目或竞赛,激发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 意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作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培训与教育
对员工进行作业标准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理解和 掌握标准。
监督与检查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标准 。
反馈与改进
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作业标准的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与审查
定期对作业标准进行评估和审查,以发现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
改进措施的实施
培养员工的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员工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 间。
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训和引导,帮助员工学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 效的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员工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 质量。
鼓励员工参与改善活动
提供培训和支持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使其具备参与改善活动的能力和信 心。
现场改善不仅关注单个环节的优化, 更强调整体流程的协同和整合。
现场改善的重要性
提高生产效率
车间管理与现场改善方法PPT课件
③ 以现状为基础找出问题(发现浪费)
④ 问题对策与防止再发生
⑤制作新的标准作业表 ⑥ 按① 至⑤的步骤
无止境地反复很重要
作业的指导与训练
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的改善 把握问题(现状)
发现浪费
标准作业
改善
原因追究
13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3-2 从作业改善到设备改善
① 作业改善 (A) 作业步骤、组合的改变 (B) 物品摆放, 作业工具及作业台摆放的改变 (C)简单的小工具, 滑道, 自动弹出, 吊具等的安装、改变等 (D) 改善现有设备
=面
(d) 公司的改善
= 立方体
27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3 1
③ 总结
(a) 改善从观察现场开始
(b) 要热爱改善
(c) 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首要
改善是细而慢 不如粗而快! 不动则无成功!
28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3 2
Ⅳ. 标准作业的制作
1. 标准作业的再确认
1-1 标准作业是现场改善的原点, 不标准的地方不存在改善.
[2] 设备是瓶颈的时候
1. 不要让瓶颈工位闲下来 2. 将按启动钮的时间提前 3. 缩小送料行程(快送, 切削送料) 4. 使机器动作叠加起来,看 是否能缩短加工以外的时间 5. 加快快送, 快退的速度
2 5
22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好的排位的思考方法
(A) 考虑了流线的排位 ― 有灵活性的排位 ― 可根据变化移动
生产过 剩的浪 费
加工的 浪费
4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Ⅱ. 生产方法的两大支柱
1. Just-In-Time的生产
1-1 使工序流线化
S・P・S
新技术生产体系
④ 问题对策与防止再发生
⑤制作新的标准作业表 ⑥ 按① 至⑤的步骤
无止境地反复很重要
作业的指导与训练
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的改善 把握问题(现状)
发现浪费
标准作业
改善
原因追究
13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3-2 从作业改善到设备改善
① 作业改善 (A) 作业步骤、组合的改变 (B) 物品摆放, 作业工具及作业台摆放的改变 (C)简单的小工具, 滑道, 自动弹出, 吊具等的安装、改变等 (D) 改善现有设备
=面
(d) 公司的改善
= 立方体
27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3 1
③ 总结
(a) 改善从观察现场开始
(b) 要热爱改善
(c) 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首要
改善是细而慢 不如粗而快! 不动则无成功!
28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3 2
Ⅳ. 标准作业的制作
1. 标准作业的再确认
1-1 标准作业是现场改善的原点, 不标准的地方不存在改善.
[2] 设备是瓶颈的时候
1. 不要让瓶颈工位闲下来 2. 将按启动钮的时间提前 3. 缩小送料行程(快送, 切削送料) 4. 使机器动作叠加起来,看 是否能缩短加工以外的时间 5. 加快快送, 快退的速度
2 5
22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好的排位的思考方法
(A) 考虑了流线的排位 ― 有灵活性的排位 ― 可根据变化移动
生产过 剩的浪 费
加工的 浪费
4
如何进行现场改善 Ⅱ. 生产方法的两大支柱
1. Just-In-Time的生产
1-1 使工序流线化
S・P・S
新技术生产体系
生产现场改善ppt
02
现场环境改善
清理整顿现场环境
清除垃圾和杂物
定期清理生产现场的垃圾、 废弃物和无用物品,保持 现场整洁。
整顿设备和工具
对生产设备和工具进行归 类、标识和定位,确保摆 放整齐、易于取用。
改善作业环境
优化生产布局,减少不必 要的搬运和等待,提高作 业效率。
标识标牌规范设置
设备标识
对生产设备进行标识,包括设备 名称、型号、状态等信息,方便
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标准和检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加强员工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 影响。
定期收集客户反馈和意见,及时响应并处理客户投诉和问题,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质量。
05
员工培训与素质提
升
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和教育
成果一
通过引入新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成果二
优化了生产流程,减少了浪费 和不必要的环节,降低了成本 。
经验教训一
在实施改善措施前,应充分调 研和评估,确保方案的科学性 和可行性。
经验教训二
在改善过程中,应注重团队协 作和沟通,确保各项工作的顺
利进行。
展望未来持续改善方向和目标
定期组织技能培训班
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定期开设技能培训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 平和操作能力。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培训
及时引入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操作和维 护培训。
鼓励员工自我学习
建立学习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学习,提升个人技 能。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方向一
现场管理与改善PPT课件
工艺流程优化及操作规范制定
工艺流程分析
对现有的工艺流程进行全面分析, 找出瓶颈环节和浪费现象,提出
优化建议。
工艺改进实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工艺改进方 案,包括设备升级、工艺参数调 整、操作方式改进等,并实施改
进措施。
操作规范制定
针对各生产岗位的操作要求,制 定详细的操作规范,明确操作步 骤、注意事项和异常情况处理措 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
按照物料需求计划和采购策略,组织采购团队进行物料采 购,确保采购的物料符合质量要求、价格合理、交货及时。库存控制方法及技巧分享
库存控制方法
采用ABC分类法、JIT(准时制)库存控制、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等方法, 对库存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降低库存成本和风险。
库存控制技巧
建立安全库存制度,设定合理的库存水平,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实施定期 盘点和循环盘点,确保库存数据准确;加强物料进出库的管理和记录,防止物 料损失和浪费。
02
现场环境规划与布局
工厂选址及总平面布置
工厂选址
考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 供应、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环 境影响等因素,选择最佳的建厂 地点。
总平面布置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物料搬运、 设备维护等要求,合理规划工厂 内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 线等的位置和布局。
车间内部布局设计
01
02
03
设备布局
原则
现场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人为本
重视员工的参与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
预防为主
通过预防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浪费。
持续改进
不断寻求改进机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系统化管理
将现场管理纳入企业整体管理体系中,实现系统化、标准 化和规范化管理。
现场工作改善技巧.pptx
如何分析?? 製程分析 作業分析 動作分析 時間分析 工作抽查 PTS法 改善目標為何?? 減輕疲勞 節省費用 提高品質 縮短時間
作業方法 作業條件 材料 設備
工作改善步驟
1.問題何在 2.現狀分析 3.發掘重點 4.檢討 5.研擬方案 6.實施 7.設定標準 8.設立標準工時 9.追查方法的執行
治具及機械
迅速修理
修整工時
減少更換準備作業時間 減少更換次數
• 間接作業的效率 (事務管理) *組織簡化 ---- 擴大功能 *管理系統的改善--- 系統的簡化, 利用EDP
工作改善展開
直接作業的改善
工
動作改善
作
方
法
的
改
善
技術改善
提高作業
員效率
提
高
作
業
率
提高設備
使用率
動作組合作業 動作的排除
刪除無效動作 縮短動作時間
改善製工具 改善搬運設備
排持把持動作 排除因把持動作之延遲 減少動作範圍 維持正常速度 提高熟練度
- C部分 IE , QC 的方法。
- D/E部分 PAC 的方法。
工作改善技巧
• 剔除-改善的最高原則 • 合併-節省辦事手續 • 重排-工作程序運作有序 • 簡化-節省人力時間設備
剔除
1.剔除所有可能的作業,步驟或動作(包括身體、足、手臂或 眼)。
2.剔除工作中的不規律性,使動作成為自發性,並使各種物 品置放於固定地點。
改善(合理化)
ME IE PE QA MPM PD(20%)
SDCA vs. PDCA
SDCA 的目的:標準化和穩定現有的製程。 PDCA 的目的:提升製程的水準。
改進
现场改善方案及几点建议 PPT
拉组合,以流水方式完成这三道工序,最大程度的减少搬运的距离、频繁的动作浪费。且让
员工的操作越来越简单,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由以上数据可知: 瓶颈岗位为修坯,一组三人每小时标准产能为489个。 若每日工作7.5H,则全天产能为489*7.5=3667个。 若每日完成25000以上,则需要7组人力,共计21人。
(曾经做ipad CG,TPKG设有五道全检,VMI1~VMI4四个全检课,再到OQC全检出货,就是将不良尽可能多的在前道 工序就拦截下来,因为员工的检出率不可能达到100%,每个人都会有漏检。越到后制程,报废的成本越高)
排拉方式: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此排拉的瓶颈岗位在于精坯外观全检。
2、缩短成型车间产品生产周期1天左右。(现阶段产品生产周期基本在3天左右,改善后生产周期基本在2天左右) 3、所有装满产品的坯架车只有4个状态,粘接后待修坯、修坯后待烘烤、烘烤后待投流水线、精坯待转素烧窑。便于进行区域规划,利于成型车间的
6S改善。 4、可考虑增设IPQC的岗位,便于进行制程巡检管控,有利于质量的提升。 5、导入流水线可考虑增加气枪吹瓶口的动作,消除瓶底/瓶颈内泥渣(此项已验证可行,可将除多余粘接料外的所有注浆、粘接掉入的泥渣清除干净) 6、流水线导入可在线尾部增加自动气枪,专门吹除瓶口外部泥渣,效果较好(此项已验证可行,能有效吹除瓶口外部残余泥渣) 7、中间各工序可以省去部分坯架车的积压,提高坯架车的周转效率。
全检人员采用计时的方式,若每人每月2000元工资,则月增加人力成本2000*8=16000元;
若采取全检的方式,其他不看,仅瓶底泥渣一项就提升大约2%的成瓷良率水平。减
少报废的件数:25000*0.02=500件;每月节省500件*30天=15000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责。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 四、生产工艺问题 现场常见的生产工艺问题有以下几种:
❖ 没有形成标准化文本。 ❖ 检测手段简单,没有规范的操作要求。 ❖ 从材料到工具都没有消耗定额,单凭经验估计。 ❖ 未明确工序质量控制点 ❖ 只排在纸上,未按流程作效率分析。 ❖ 未规定流程分段,子过程模糊。 ❖ 过程资源未规划,配置不合理。 ❖ 未预算流程速度,分解物流、作业流、信息流和成本流的具体细节 ❖ 认为流程不畅通是人的问题,只强调人员调配,不作流程瓶颈分析
交期与质量一样,只有满足客户的要求才能赢得 客户的信任。 员工是企业用之不尽的资源,如何提高员工工作 效率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利润是部门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衡量企业发 展的一个标尺。提高效率,也就是提高企业竞争 力。
分析2 现场分析的指向
❖流 程 分 析 ❖布 局 分 析 ❖环 境 分 析 ❖作 业 分 析 ❖效 率 分 析
作业效率
实际生产量 标准工时 实际作业时间
分析3 现场分象) ❖ Why(原因) ❖ Where(场所) ❖ When(时间) ❖ Who(人) ❖ How(方法) ❖How much(成本)
“5W2H”的实际操作过程
❖ “5W2H”法的特点是就问题点直接发 问,回答时也只需要就问题直接作答 。回答的结果又将成为下一个发问的 问题,这样不断追问下去,连续5次就 可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为解决 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一、流程分析
❖ 流程分析主要看流程是否合理、非关键工序点是否可以取消以 及关键点是否需要多道关卡。在分析工作流程的时候,还要考 虑流程是否回流了。
❖ 如图1-3。A工序完成后入库,B工序再从仓库领货开始作业,完成后再次入库。 从流程中可以发现,反复的出入库不仅增加了搬运、放置所需的维持成本, 还推迟了生产完成的进度。因此在工作作业流程中,应尽量减少入库作业, 而应采用流水线连续作业。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一、物料问题
现场常见的物料问题有以下几种:
❖ 物料摆放混乱 ❖ 物料搬运来回曲折 ❖ 物料去向、数据不明。 ❖ 不合格品与合格品混在一起。 ❖ 主料、辅助材料没有按订单要求进行确认。 ❖ 规格、色差以及材质经常出现相同的问题 ❖ 在使用过程或产品形成后暴露出来的材料问题、没有保留样品
环境是从事产品生产的场所。因此只有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卫生,才能使生产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组成现场的五大要素
人力
控制
五
设备
大
物料
要
素
方法
环境
一个有效 的生产运 作系统
驱动
PQCDSM 既定目标
现场常见的五大问题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保证产品质量是对客户的 一种尊重。
降低成本是企业利润的一个来源点。因此通过内 部控制来降低成本显得非常重要。
四、作业分析
❖ 作业分析主要是对员工作业动作的分析,看是否存在多余 动作、是否存在动作上的浪费以及在人机联合作业中的衔 接是否合理。
五、效率分析
❖ 效率分析主要是对作业时间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作业人 员应尽量消减非作业时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比例,从而 提高作业生产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比如要尽量缩短物料搬 运时间以及物料等待时间。效率的高低必须有量化的指标 ,每一件产品都有相对应的理想工时。产品制造的过程就 是不断向理想工时靠拢的过程。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 三、设备问题 现场常见的设备问题有以下几种:
❖ 设备常出现故障 ❖ 仪器常出现误差 ❖ 仪器常被损害 ❖ 机械设备、模具、工具和器材在产前没有检验、校准,也没
有保留清单和记录。 ❖ 设备没有维护、定期保养,润滑和防锈处理未明确的责任。 ❖ 针对修理问题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 影响生产效率、质量的装备没有专人监控,没有具体落实职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 五、环境问题 现场常见的环境问题有以下几种:
✓现场光热污染 ✓现场噪声污染 ✓现场粉尘污染 ✓消防通道不畅 ✓消防器材失灵
分析5 现场改进的方法
一、PDCA定义
PDCA改善循环法是由美国人戴明发明的,其英文名称 为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总结 处理)四个词的首字母缩写。其基本原理是:做任何事情 都要经过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处理四个阶段。其中在 P阶段,包括确定方法、目标和活动计划等;在D阶段, 组织力量执行计划,从而保证计划的实施;在C阶段,重 点在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分析;A阶段则总结成功的 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中,从而完成一个圆满的改善循环。
设备是生产的重要条件,管理者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给 设备配备合适的工作条件,并对其进行科学操作,从而使其 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
材料是产品的构成元素,确保材料、零部件的质量才能保证 产品的质量。所以,现场管理者要善于把握材料的特性及变 化点,以做好应变管理。
管理者要根据现场特点,同时运用工业工程、价值工程等管 理技术,从而改善生产操作方法,促使生产系统高效运作, 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现场改善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现场分析 第二章 现场人员管理解决方案 第三章 现场设备解决方案
第一章 现场分析
分析1 现场由哪些要素组成 分析2 现场分析的指向 分析3 现场分析的方法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分析5 现场改进的方法
分析1 现场由哪些要素构成
人是生产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管理者的工作在于交 到员工,使其掌握必要的作业技能以达到合格的行为质量和 工作质量,从而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按量完成任务。
及通知供应商前来确认解决。 ❖ 没有保存供应商样品、标准文本和检验报告。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 二、人员问题
现场常见的人员问题有以下几种:
❖ 有人闲有人忙。 ❖ 常常出现工伤。 ❖ 有人有怨气,不知道干什么。 ❖ 岗位缺勤导致流水线不畅 ❖ 工种兼顾问题
✓生手和熟手搭配问题。 ✓任务量与人手规模配置不当 ✓班组内人际关系紧张。 ✓员工士气低下
A工序 入库 B工序 入库
反复入库增加了作 业成本,考虑取消 该环节
二、布局分析
❖ 布局分析主要看各车间内各设备/各工序区的配置情况。一般来说, 工序与工序之间应采取就近原则,以减少物料搬运作业。
❖ 如下面某车间的布局图与车间工序流向图(图4-1):
切料区
铣面区 B
终检区
A 攻牙区
三、环境分析
❖ 现场环境必须达到“6S”要求,即整理、整顿、清洁、清 扫、修养以及安全。管理者必须不定期地诊断现场环境, 以确保其达到“6S”要求。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 四、生产工艺问题 现场常见的生产工艺问题有以下几种:
❖ 没有形成标准化文本。 ❖ 检测手段简单,没有规范的操作要求。 ❖ 从材料到工具都没有消耗定额,单凭经验估计。 ❖ 未明确工序质量控制点 ❖ 只排在纸上,未按流程作效率分析。 ❖ 未规定流程分段,子过程模糊。 ❖ 过程资源未规划,配置不合理。 ❖ 未预算流程速度,分解物流、作业流、信息流和成本流的具体细节 ❖ 认为流程不畅通是人的问题,只强调人员调配,不作流程瓶颈分析
交期与质量一样,只有满足客户的要求才能赢得 客户的信任。 员工是企业用之不尽的资源,如何提高员工工作 效率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利润是部门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衡量企业发 展的一个标尺。提高效率,也就是提高企业竞争 力。
分析2 现场分析的指向
❖流 程 分 析 ❖布 局 分 析 ❖环 境 分 析 ❖作 业 分 析 ❖效 率 分 析
作业效率
实际生产量 标准工时 实际作业时间
分析3 现场分象) ❖ Why(原因) ❖ Where(场所) ❖ When(时间) ❖ Who(人) ❖ How(方法) ❖How much(成本)
“5W2H”的实际操作过程
❖ “5W2H”法的特点是就问题点直接发 问,回答时也只需要就问题直接作答 。回答的结果又将成为下一个发问的 问题,这样不断追问下去,连续5次就 可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为解决 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一、流程分析
❖ 流程分析主要看流程是否合理、非关键工序点是否可以取消以 及关键点是否需要多道关卡。在分析工作流程的时候,还要考 虑流程是否回流了。
❖ 如图1-3。A工序完成后入库,B工序再从仓库领货开始作业,完成后再次入库。 从流程中可以发现,反复的出入库不仅增加了搬运、放置所需的维持成本, 还推迟了生产完成的进度。因此在工作作业流程中,应尽量减少入库作业, 而应采用流水线连续作业。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一、物料问题
现场常见的物料问题有以下几种:
❖ 物料摆放混乱 ❖ 物料搬运来回曲折 ❖ 物料去向、数据不明。 ❖ 不合格品与合格品混在一起。 ❖ 主料、辅助材料没有按订单要求进行确认。 ❖ 规格、色差以及材质经常出现相同的问题 ❖ 在使用过程或产品形成后暴露出来的材料问题、没有保留样品
环境是从事产品生产的场所。因此只有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卫生,才能使生产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组成现场的五大要素
人力
控制
五
设备
大
物料
要
素
方法
环境
一个有效 的生产运 作系统
驱动
PQCDSM 既定目标
现场常见的五大问题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保证产品质量是对客户的 一种尊重。
降低成本是企业利润的一个来源点。因此通过内 部控制来降低成本显得非常重要。
四、作业分析
❖ 作业分析主要是对员工作业动作的分析,看是否存在多余 动作、是否存在动作上的浪费以及在人机联合作业中的衔 接是否合理。
五、效率分析
❖ 效率分析主要是对作业时间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作业人 员应尽量消减非作业时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比例,从而 提高作业生产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比如要尽量缩短物料搬 运时间以及物料等待时间。效率的高低必须有量化的指标 ,每一件产品都有相对应的理想工时。产品制造的过程就 是不断向理想工时靠拢的过程。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 三、设备问题 现场常见的设备问题有以下几种:
❖ 设备常出现故障 ❖ 仪器常出现误差 ❖ 仪器常被损害 ❖ 机械设备、模具、工具和器材在产前没有检验、校准,也没
有保留清单和记录。 ❖ 设备没有维护、定期保养,润滑和防锈处理未明确的责任。 ❖ 针对修理问题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 影响生产效率、质量的装备没有专人监控,没有具体落实职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 五、环境问题 现场常见的环境问题有以下几种:
✓现场光热污染 ✓现场噪声污染 ✓现场粉尘污染 ✓消防通道不畅 ✓消防器材失灵
分析5 现场改进的方法
一、PDCA定义
PDCA改善循环法是由美国人戴明发明的,其英文名称 为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总结 处理)四个词的首字母缩写。其基本原理是:做任何事情 都要经过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处理四个阶段。其中在 P阶段,包括确定方法、目标和活动计划等;在D阶段, 组织力量执行计划,从而保证计划的实施;在C阶段,重 点在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分析;A阶段则总结成功的 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中,从而完成一个圆满的改善循环。
设备是生产的重要条件,管理者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给 设备配备合适的工作条件,并对其进行科学操作,从而使其 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
材料是产品的构成元素,确保材料、零部件的质量才能保证 产品的质量。所以,现场管理者要善于把握材料的特性及变 化点,以做好应变管理。
管理者要根据现场特点,同时运用工业工程、价值工程等管 理技术,从而改善生产操作方法,促使生产系统高效运作, 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现场改善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现场分析 第二章 现场人员管理解决方案 第三章 现场设备解决方案
第一章 现场分析
分析1 现场由哪些要素组成 分析2 现场分析的指向 分析3 现场分析的方法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分析5 现场改进的方法
分析1 现场由哪些要素构成
人是生产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管理者的工作在于交 到员工,使其掌握必要的作业技能以达到合格的行为质量和 工作质量,从而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按量完成任务。
及通知供应商前来确认解决。 ❖ 没有保存供应商样品、标准文本和检验报告。
分析4 现场常见的具体问题
❖ 二、人员问题
现场常见的人员问题有以下几种:
❖ 有人闲有人忙。 ❖ 常常出现工伤。 ❖ 有人有怨气,不知道干什么。 ❖ 岗位缺勤导致流水线不畅 ❖ 工种兼顾问题
✓生手和熟手搭配问题。 ✓任务量与人手规模配置不当 ✓班组内人际关系紧张。 ✓员工士气低下
A工序 入库 B工序 入库
反复入库增加了作 业成本,考虑取消 该环节
二、布局分析
❖ 布局分析主要看各车间内各设备/各工序区的配置情况。一般来说, 工序与工序之间应采取就近原则,以减少物料搬运作业。
❖ 如下面某车间的布局图与车间工序流向图(图4-1):
切料区
铣面区 B
终检区
A 攻牙区
三、环境分析
❖ 现场环境必须达到“6S”要求,即整理、整顿、清洁、清 扫、修养以及安全。管理者必须不定期地诊断现场环境, 以确保其达到“6S”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