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简表

合集下载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ОИнСЕЪΞΘνΡΕ



第四纪 (Quaternary)
新生代
新近纪 (Neogene)

(Cenozoic Era)
古近纪 (Paleogene) 白垩纪

(Cretaceous) 侏罗纪 (Jurassic) 三叠纪 (Triassic) 二叠纪 (Permian) 石炭纪 (Carboniferous) 泥盆纪 (Devonian) 志留纪 (Silurian) 奥陶纪 (Orovician) 寒武纪 (Cambrian) 埃迪卡拉纪 (Ediacaran) 成冰纪 (Cryogenian) 拉伸纪 (Tonian) 狭带纪 (Stenian) 延展纪 (Ectasian) 盖层纪 (Calymmian) 固结纪 (Statherian) 造山纪 (Orosirian) 层侵纪 (Rhyacian)
百度文库

(Phanerozoic Eon)
成铁纪 (Siderian)
中太古代 (Mesoarchean Era) 古太古代 (Paleoarchean Era) 始太古代 (Eoarchean Era)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奥陶纪分为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但石炭纪原来也是按三分法分为早、中、晚石炭世,近来顷向于按二分法分为早、晚石炭世;第三纪和第四纪所划分的世则另有专称,所有关于世的划分,此表一概从略。

新生代地质时代划分

1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

高一地理地质年代简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冥古宙(地球的诞生):46亿年前-38亿年前,这个时期只有有机物,

无生命迹象。

2. 太古宙:38亿年前-25亿年前,蓝藻等原核生物出现。

3. 元古宙:25亿年前-亿年前,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进化出多细胞生物和真核生物。地球大气层、海洋、陆地慢慢形成,成矿时期包括铁、金、镍、铬。

4. 古生代:距今亿年-距今亿年,生物开始大量出现。

5. 中生代:距今亿年-距今6600万年,恐龙繁盛的时期。

6. 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各个时代又分为不同的纪和统,例如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等,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新生代的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地质年代的书籍或咨询地理学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纪以下还可以再划分为世,除去震旦纪、二叠纪、白垩纪等是二分外,其余均按三分法,如寒武纪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奥陶纪分为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但石炭纪原来也是按三分法分为早、中、晚石炭世,近来顷向于按二分法分为早、晚石炭世;

第三纪和第四纪所划分的世则另有专称,所有关于世的划分,此表一概从略。

新生代地质时代划分

第四纪大冰期

(一)大冰期冰川分布

据地质记录,约在晚第三纪即1400—1100万年前冰期已开始,到第四纪才出现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现象。在冰期最寒冷时期,北半球高纬地区形成大陆冰盖,格陵兰冰盖把格陵兰和冰岛都覆盖了;劳伦大冰盖覆盖了整个加拿大,并向南延伸到纽约和辛辛那提;斯堪的那维亚冰盖达到48°N,几乎覆盖了半个欧洲,冰盖最大厚度约3000m;西伯利亚冰盖占据了西伯利亚北部,达到60°N;许多高山地区,如阿尔卑斯、高加索、喜马拉雅山等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山地冰川。南半球,南美南端、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等地也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这些冰川曾经发生多次进退,且每次活动都遗留下具有特色的冰川堆积物。第四纪冰川活动史是根据冰碛物的研究结果而恢复的。

(二)冰期划分与对比

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是研究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1909年,德国彭克和布吕克纳根据阿尔卑斯山冰川沉积物的研究,划分恭兹、民德、里斯、玉木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其后世界各地根据当地冰川沉积物的研究都划分出相应的冰期,并与阿尔卑斯山冰期对比。二战后,经过对欧洲阿尔卑斯山冰川沉积的研究,认为典型的4次冰期是距今70—80万年以来发生的冰期,在这4次冰期之前又划分出多瑙和比伯两次冰期。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中 生百度文库代 Mz
地球初级发展阶段 (地球的“天文时期”) 6000? 注:此表绝对年龄绝大部分根据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初稿)》第 30页附表;只有元古代根据《天体、地球生命和人类的起源》第33页附表。
地质年代简表
时代划分及符号 代 纪 新 生 代 Kz 第四纪Q 第 晚第三纪N 三 纪 早第三纪E R 白垩纪K 135 侏罗纪J 180 三迭纪T 225 二迭纪P 270 中 生 代 Pz 石炭纪C 350 泥盆纪D 400 志留纪S 440 奥陶纪O 500 寒武纪e 元 古 代 Pt 太古代 A 600 震旦纪Z 1000? 800? 1800 2800 4600 最低等原始生物产生 (尚缺少充足的、可靠的化石根据) 400? 100 60 40 海生无脊椎 动物时代 海生藻类 植物时代 50 鱼类时代 植物时代 80 陆生孢子 45 两栖动物时代 45 45 2或3 24 25 45 70 65 爬行动物时代 (各类恐龙繁盛) 裸子植物时代 (苏铁、银杏、 松柏等类繁盛) 哺乳动物时代 被子植物时代 绝对年龄(百万年) 距今年龄 时代间距 2—3 生物发展阶段 动物界 人 类 时 代 植物界

地球地质年代简表

地球地质年代简表

地球地质年代简表1、太古宙

距今时间:40亿年

持续时间:15亿年

2、元古宙

距今时间:25亿年

持续时间:19.3亿年

3、显生宙

a、古生代

寒武纪

距今时间:5.7亿年

持续时间:6000万年

奥陶纪

距今时间:5.1亿年

持续时间:7200万年

志留纪

距今时间:4.38亿年

持续时间:2800万年

泥盆纪

距今时间:4.1亿年

持续时间:5500万年

石炭纪

距今时间:3.55亿年

持续时间:6500万年

二叠纪

距今时间:2.9亿年

持续时间:4000万年b、中生代

三叠纪

距今时间:2.5亿年

持续时间:4500万年

侏罗纪

距今时间:2.05亿年

持续时间:7000万年

白垩纪

距今时间:1.35亿年

持续时间:7000万年c、新生代

古近纪

距今时间:6500万年

持续时间:4200万年

新近纪

距今时间:2300万年

持续时间:2140万年

第四纪

距今时间:160万年持续时间:160万年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2022/3/17
S2
S1
O3
奥陶世 (统)
O2
O1
∈3 寒武世
(统) ∈2 ∈1
元古宙
新元古代 (界)Pt3 Proterozoic
震旦纪(系)Z Sinian
晚(上) 早(下)
震旦世 Z2 (统) Z1
(宇)PT Precam
brian 隐 生 代
中元古代 (界)Pt2
古元古代 (界)Pt1
前震旦纪 (系)Z
滹沱 五台
白垩世 K2 (统) K1
中生代(界)Mz (爬行动物时代)
Mesozoic
显生宙 (宇)PH Phanero
zoic 晚(上)古生 代(界)Pz3 (两栖动物与 造煤植物时 代)
侏罗纪(系)J Jurassic
三叠纪(系)T Trias
二叠纪(系)P Permian
石炭纪(系)C Carboniferous
菌藻类
早期基性喷发,继以造山 作用,变质强烈,花岗岩
侵入
五 台 运 动
注:宙、代、纪、世和期的等级来表示时间;宇、界、系、统和阶的等级来表示相应时间内沉积的地层;全 新世Q4,上、中、下更新世分别为Q3、Q2、Q1;有的把石炭纪和震旦纪分成三个时代;有的把古生代分成晚 、早古生代。如有建议,欢迎补充。
Cenozoic
第三纪 (系)R Tertiary

地质年代简表和地质口诀

地质年代简表和地质口诀

古近纪E
白垩纪K 中生代Mz 显生宙 PH
新太古Ar2
古太古代Ar1
地质年代口诀
- 任版
• 新生古近新近四,六五M喜山期。 •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半。 • 古二石泥志奥寒,上海西四下加五。 • 震旦南华青蓟长,晋宁十八台已成。
注: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属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 中生代: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距今两亿五,包括燕山和印支两期运动。 古生代: 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海西运动,4亿年 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加里东运动,五亿年。 元古代:震旦纪,南华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晋宁运动期,地台形成。
地质年代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表
地质时代 宙 代 第四纪Q 新生代Kz 新近纪 时间 构造运动阶段 喜马拉雅造山 (新阿尔卑斯) 65 燕山运动 侏罗纪J 三叠纪T 晚古生代 Pz2 古生代 Pz 早古生代 Pz2 二叠纪P 石炭纪C 泥盆纪D 志留纪S 奥陶纪O 寒武纪C 震旦纪Z 新元古代Pt3 元古宙 PT 南华纪Nh 青白口纪Qb 中元古代Pt2 古元古代Pt1 太古宙 AR 冥古宙HD 蓟县纪Jx 长城纪Ch 1800 2500 吕梁运动 陆核 4600 晋宁运动 地台形成 542 680 加里东运动 416 海西运动 联合古陆 形成 251 印支运动 联合古陆 解体

地层年代顺序表

地层年代顺序表

地层年代顺序表

地质年代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框架,它依据地质过程形成不同时期的岩石,提供了一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年代表。地层年代可以提供地球历史上的时间背景,也可以帮助地质学家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

地质年代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岩石的特征来进行划分的。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石的形成环境和年代,结合一定的实验手段,确定岩石的年代。根据岩石的年代划分,可以将地球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形成地层年代顺序表。

地层年代表是由地球最古老的到最新的岩石排列而成,其标准划分如下:

1.奥陶纪:最古老的岩石,约2500-541万年前出现,此时大量的生物类群灭绝,经历过折角的洋流、构造活动和沉积作用,形成难以被重现,重要的地质和矿物质古地理标志。

2.志留纪:约541-251万年前出现,此时地质构造活动不断,山脉和地壳快速演变,山水界线改变,大量岩浆涌上地表,火山喷发。

3.下第三系:约251-65.5万年前出现,地质构造活动较少,山水界线变得稳定,地壳开始定型,物种开始多样化,火山活动也趋于平缓。

4.寒武纪:约6

5.5-23.03万年前出现,物种繁衍快速,形成大量的礁、滩、海湾,生物的多样性逐渐增加,植物的种类日益丰富,火山活动较前几时期有所减少,古生物有所消失。

5.中新世:约23.03-2.58万年前出现,此时火山活动减少,海平面起伏较前几个纪元迅速,海岸线变迁很快,结果沉积岩出现,古生物出现新物种及其他多样性,生活在大陆上的生物类群出现极大变化。

6.更新世:约2.58-0.0117万年前出现,古生物演化及其多样性已经相当发达,大陆的地貌也定型,大量的淡水生物群出现,冰河阶地形成,海底和陆架上出现白云岩层。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单位为:宙、代、纪、世。

宙为最大单位。

宙分为:1.隐生宙:生物化石稀少和不存在的寒武纪以前的地史年代。

2显生宙:从寒武纪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级动物以后至今的地势阶段。隐生宙分为:1.太古代:起始于46亿年前,结束于24(25)亿年前。

2.元古代:起始于24(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隐生宙结束——————————————————————

显生宙分为:1.古生代:距今5.7亿年——2.5亿年。

2.中生代:距今2.5亿年——6500晚年。

3.新生代:距今6500晚年——今。

古生代分为:

一、早古生代:1.寒武纪:距今5.7——5.1亿年。

2.奥陶纪:距今5.1——4.38亿年。

3.志留纪:距今

4.38——4.1亿年。

二、晚古生代:1.泥盆纪:距今4.1——3.55亿年。

2.石炭纪:距今

3.55——2.9亿年。

3.二叠纪:距今2.9——2.5亿年。————————————

中生代分为:1.三叠纪:距今2.5——2.05亿年。

2.侏罗纪:距今2.05——1.35亿年。

3.白垩纪:距今1.35亿年——6500万年。————————————

新生代分为:1.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160万年。

2.第四季:距今160万年——今。

——————————————完————————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第四纪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570(600) 800 1000
1800
2500
次海侵,恐龙哺 乳类发育
爬行 世界冰川广布, 动物 新南最大海侵,
造山作用强烈
气候温热,煤田
生成,爬行类昆

两栖 虫发生,地形低 孢 动物 平,珊瑚礁发育
西 运 动

森林发育,腕足

鱼 类鱼类极盛,两

栖类发育
珊瑚礁发育,气 候局部干燥,造
山运动强烈
地质年代简表
宙( 宇) EON
显生宙 (宇 )PH Phanerozoic
代( 界) ERA
新生代 ( 界)Kz ( 哺乳类动物时代 )
Cenozoic
中生代 ( 界)Mz (爬行动物时代)
Mesozoic
相对年代
纪( 系) PERIOD
世( 统) EPOCH
同位素年龄 (Ma)
第四纪 ( 系)Q Quaternary
古新世
E1
Palaeocene
12 23.3(25)
40 60 65(80)
白垩纪 ( 系)K Cretaceous
晚( 上) 早( 下)
白垩 K2

(统)
K1
135(140)
侏罗纪 ( 系)J Jurassic
晚( 上) 中( 中) 早( 下)
侏罗
J3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泰山 3850 地球发展初始阶段,地壳局部变动,大陆开始形成
注:宙、代、纪、世和期的等级来表示时间;宇、界、系、统和阶的等级来表示相应时间内沉积的地层;全 新世Q4,上、中、下更新世分别为Q3、Q2、Q1;有的把石炭纪和震旦纪分成三个时代;有的把古生代分成晚 、早古生代。如有建议,欢迎补充。
2011-10-13
地质年代简表
(据王鸿祯、李光岑编译的1990年9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地层时代对比表》资料改编) 相对年代 宙( 宇) EON 代( 界) ERA 纪( 系) PERIOD 第四纪(系)Q Quaternary 世( 统) EPOCH 全新世 Holocene (统) 更新世 Pleistocene 上新世 Pliocene (统) 中新世 Miocene 渐新世 Oligocene 始新世 (统) Eocene 古新世 Palaeocene 晚(上) 白垩世 (统) 早(下) 晚(上) 中生代(界)Mz (爬行动物时代) Mesozoic 显生宙 (宇)PH Phanero zoic 晚(上)古生 代(界)Pz3 (两栖动物与 造煤植物时 代) 古 生 中(中)古生 代 代(界)Pz2 (界) (鱼类时代) Pz Pala eozo ic 早(下)古生 代(界)Pz1 (无脊椎动物 时代) 侏罗纪(系)J Jurassic 中(中) 早(下) 晚(上) 三叠纪(系)T Trias 二叠纪(系)P Permian 石炭纪(系)C Carboniferous 泥盆纪(系)D Devonian 志留纪(系)S Silurian 中(中) 早(下) 晚(上) 早(下) 晚(上) 早(下) 晚(上) 中(中) 早(下) 晚(上) 中(中) 早(下) 晚(上) 奥陶纪(系)O Ordovician 中(中) 早(下) 晚(上) 寒武纪(系)∈ Cambrian 震旦纪(系)Z Sinian 中(中) 早(下) 新元古代 (界)Pt3 Proterozoic 中元古代 (界)Pt2 隐 生 代 古元古代 (界)Pt1 新太古代 (界)Ar2 Archaeozoic 古太古代 (界)Ar1 晚(上) 早(下) 震旦世 (统) 寒武世 (统) 奥陶世 (统) 志留世 (统) 泥盆世 (统) 二叠世 (统) 石炭世 (统) 三叠世 (统) 侏罗世 (统) Qh Qp N2 N1 E3 E2 E1 K2 K1 J3 J2 J1 T3 T2 T1 P2 P1 C2 C1 D3 D2 D1 S3 S2 S1 O3 O2 O1 ∈3 ∈2 ∈1 Z2 Z1 800 1000 滹沱 1800 570(600) 地形不平,冰川广布,晚 期海侵加广 吕 梁 沉积深厚,造山变质强 运 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 动 菌藻类 五 早期基性喷发,继以造山 台 作用,变质强烈,花岗岩 运 侵入 动 510(500) 藻类 439(440) 409(410) 珊瑚礁发育,气候局部干 燥,造山运动强烈 加 无脊椎 地热低平,海水广布,无 里 动物 脊椎动物极繁,末期华北 东 升起 运 动 浅海广布,生物开始大量 发展 362(355) 290(280) 250(230) 爬行动 世界冰川广布,新南最大 物 海侵,造山作用强烈 气候温热,煤田生成,爬 海 行类昆虫发生,地形低 西 两栖动 平,珊瑚礁发育 运 物 动 孢子植 森林发育,腕足类鱼类极 鱼 物 盛,两栖类发育 208(195) 裸子植 物 中国南部最后一次海侵, 恐龙哺乳类发育 135(140) 爬行动 物(恐 龙) 生物 主要现象 植物 动物 地 壳 运 动 同位素年龄 (Ma) 0.025 冰川广布,黄土生成 1.64(2.48) 12 23.3(25) 40 60 65(80) 被子植 物 哺乳动 物 西部造山运动,东部低 平,湖泊广布 哺乳类分化 蔬果繁盛,哺乳 类急速 发展 (我国尚无古新世地层发 现) 造山作用强烈,火成岩活 动矿产生成 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 成,大陆煤田生成 燕 山 运 动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据王鸿祯、李光岑编译的1990年9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地层时代对比表》资料改编) 相对年代 宙(宇) EON 代(界) ERA 纪(系) PERIOD 第四纪(系)Q Quaternary 世(统) EPOCH 全新世 Holocene (统) 更新世 Pleistocene 上新世 Pliocene (统) 中新世 Miocene 渐新世 Oligocene 始新世 (统) Eocene 古新世 Palaeocene 晚(上) 白垩世 (统) 早(下) 晚(上) 中(中) 早(下) 三叠纪(系)T Trias 晚(上)古生 代(界)Pz3 (两栖动物与 造煤植物时 代) 古 生 中(中)古生 代 代(界)Pz2 (界) (鱼类时代) Pz Pala eozo ic 早(下)古生 代(界)Pz1 (无脊椎动物 时代) 二叠纪(系)P Permian 石炭纪(系)C Carboniferous 泥盆纪(系)D Devonian 志留纪(系)S Silurian 晚(上) 中(中) 早(下) 晚(上) 早(下) 晚(上) 早(下) 晚(上) 中(中) 早(下) 晚(上) 中(中) 早(下) 奥陶纪(系)O Ordovician 晚(上) 中(中) 早(下) 寒武纪(系)∈ Cambrian 震旦纪(系)Z Sinian 晚(上) 中(中) 早(下) 新元古代 (界)Pt3 Proterozoic 中元古代 (界)Pt2 古元古代 (界)Pt1 新太古代 (界)Ar2 Archaeozoic 古太古代 (界)Ar1 晚(上) 早(下) 震旦世 (统) 寒武世 (统) 奥陶世 (统) 志留世 (统) 二叠世 (统) 石炭世 (统) 泥盆世 (统) 三叠世 (统) 侏罗世 (统) Qh Qp N2 N1 E3 E2 E1 K2 K1 J3 J2 J1 T3 T2 T1 P2 P1 C2 C1 D3 D2 D1 S3 S2 S1 O3 O2 O1 ∈3 ∈2 ∈1 Z2 Z1 800 1000 滹沱 五台 1800 2500 3100 泰山 3850 地球发展初始阶段,地壳局部变动,大陆开始形成 570(600) 地形不平,冰川广布,晚 期海侵加广 吕 梁 沉积深厚,造山变质强 运 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 动 菌藻类 五 早期基性喷发,继以造山 台 作用,变质强烈,花岗岩 运 侵入 动 510(500) 藻类 439(440) 409(410) 珊瑚礁发育,气候局部干 燥,造山运动强烈 加 无脊椎 地热低平,海水广布,无 里 动物 脊椎动物极繁,末期华北 东 升起 运 动 浅海广布,生物开始大量 发展 362(355) 290(280) 250(230) 爬行动 世界冰川广布,新南最大 物 海侵,造山作用强烈 气候温热,煤田生成,爬 海 行类昆虫发生,地形低 西 两栖动 运 平,珊瑚礁发育 物 动 孢子植 森林发育,腕足类鱼类极 鱼 物 盛,两栖类发育 208(195) 裸子植 物 中国南部最后一次海侵, 恐龙哺乳类发育 135(140) 爬行动 物(恐 龙) 生物 主要现象 植物 动物 地 壳 运 动 同位素年龄 (Ma) 0.025 冰川广布,黄土生成 1.64(2.48) 12 23.3(25) 40 60 65(80) 被子植 物 哺乳动 物 西部造山运动,东部低 平,湖泊广布 哺乳类分化 蔬果繁盛,哺乳 类急速 发展 (我国尚无古新世地层发 现) 造山作用强烈,火成岩活 动矿产生成 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 成,大陆煤田生成 燕 山 运 动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地质年代划分简表

地质年代划分简表

地质年代划分简表

冥古宙(距今46亿~38亿年):

隐生代、原生代、酒神代、雨海代。

太古宙(距今38亿~25亿年):

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

元古宙(距今25亿~5.7亿年):

古元古代:

成铁纪、层侵纪、造山纪、固结纪。

中元古代:

盖层纪、延展纪、狭带纪。

新元古代:

拉伸纪、成冰纪、埃迪卡拉纪。

中国地质年代表是这样的:

太古宙(距今40亿~25亿年)。

元古宙(距今25亿~5.7亿年):

古元古代:五台纪、滹沱纪。

中元古代:长城纪、蓟县纪。

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南华纪、震旦纪(距今8.5亿~5.7亿年)。显生宙:

古生代:

寒武纪(距今5.7亿~5.05亿年)、

奥陶纪(距今5.05亿~4.38亿年)、

志留纪(距今4.38亿~4.08亿年)、

泥盆纪(距今4.08亿~3.6亿年)、石炭纪(距今3.6亿~2.86亿年)、二叠纪(距今2.86亿~2.45亿年)。中生代:

三叠纪(距今2.45亿~2.08亿年)、侏罗纪(距今2.08亿~1.44亿年)、白垩纪(距今1.44亿~6500万年)。新生代:

第三纪:

古新世(距今6500万~5800万年)、始新世(距今5800万~3600万年)、渐新世(距今3600万~2300万年)、中新世(距今2300万~530万年)、上新世(距今530万~160万年)。第四纪:

更新世(距今160万~1万年)、

全新世(距今1万年~现在)。

现在是第四纪、全新世。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陆核形成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
段 植物
被子植物繁盛
裸子植物繁盛
蕨类植物繁盛
裸蕨植物繁盛
藻类及菌类繁盛
真核生物出现 (绿藻) 原核生物出现
出现
宙(宇)
Fra Baidu bibliotek显生宙
元古宙
太古宙 冥古宙
地质时代、地层单位 同位素年龄/Ma 代(界) 纪(系) 世(统) 时间间距 距今年龄 大阶段 全新世 0.012 第四纪 更新世 约2-3 2.48 上新世 2.82 5.3 新近纪 中新世 18 23.3 渐新世 13.2 36.5 始新世 16.5 53 新生代 古近纪 古新世 12 65 晚白垩世 白垩纪 早白垩世 70 135 晚侏罗世 中侏罗世 侏罗纪 早侏罗世 73 208 晚三叠世 联合古陆解体 中三叠世 中生代 三叠纪 早三叠世 42 250 晚二叠世 中二叠世 二叠纪 早二叠世 40 290 晚石炭世 石炭纪 早石炭世 72 362 晚泥盆世 中泥盆世 晚古生代 泥盆纪 早泥盆世 47 409 晚志留世 中志留世 志留纪 早志留世 30 439 晚奥陶世 中奥陶世 奥陶纪 早奥陶世 71 510 晚寒武世 中寒武世 古生代 早古生代 寒武纪 早寒武世 60 570 震旦纪 230 800 联合古陆形成 新元古代 青白口纪 200 1000 蓟县纪 400 1400 中元古代 长城纪 400 1800 元古代 古元古代 700 2500 地台形成 新太古代 500 3000 太古代 古太古代 800 3800 46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年代简表

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奥陶纪分为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但石炭纪原来也是按三分法分为早、中、晚石炭世,近来顷向于按二分法分为早、晚石炭世;

第三纪和第四纪所划分的世则另有专称,所有关于世的划分,此表一概从略。

新生代地质时代划分

1

第四纪大冰期

(一)大冰期冰川分布

据地质记录,约在晚第三纪即1400—1100万年前冰期已开始,到第四纪才出现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现象。在冰期最寒冷时期,北半球高纬地区形成大陆冰盖,格陵兰冰盖把格陵兰和冰岛都覆盖了;劳伦大冰盖覆盖了整个加拿大,并向南延伸到纽约和辛辛那提;斯堪的那维亚冰盖达到48°N,几乎覆盖了半个欧洲,冰盖最大厚度约3000m;西伯利亚冰盖占据了西伯利亚北部,达到60°N;许多高山地区,如阿尔卑斯、高加索、喜马拉雅山等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山地冰川。南半球,南美南端、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等地也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这些冰川曾经发生多次进退,且每次活动都遗留下具有特色的冰川堆积物。第四纪冰川活动史是根据冰碛物的研究结果而恢复的。

(二)冰期划分与对比

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是研究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1909年,德国彭克和布吕克纳根据阿尔卑斯山冰川沉积物的研究,划分恭兹、民德、里斯、玉木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其后世界各地根据当地冰川沉积物的研究都划分出相应的冰期,并与阿尔卑斯山冰期对比。二战后,经过对欧洲阿尔卑斯山冰川沉积的研究,认为典型的4次冰期是距今70—80万年以来发生的冰期,在这4次冰期之前又划分出多瑙和比伯两次冰期。

李四光研究庐山冰川遗迹,把中国第四纪冰川划分为鄱阳、大姑、庐山3个冰期。近年对新疆、祁连山、西藏、云南等地高山冰川进行了深入研究,在3000m以上的高山地带发现距今约1万年的冰川遗迹,如遗留在高山顶上的冰川湖,称这次冰期为大理冰期。第四纪冰川是客观存在,气候曾经出现多次寒暖交替也是事实。对中国东部是否普遍存在过第四纪山地冰川,当前还存在争论。(三)植被迁移和海平面升降

由于冰期和间冰期更替,导致生物迁移和海平面变化。冰期期间,气候寒冷干旱。距今1.8万年为玉木冰期最盛时期,北半球中纬地区气温下降10—15℃,苔原由60°N移到45°N,中国多年冻土南界南移到40°N。随冰期和间冰期大陆冰盖的进退,植物发生周期性南北迁徙,植被移动范围最大可达纬度30°。目前正处于冰后期,也可能是另一间冰期,但地史上有的间冰期气温比现在高2—3℃。第四纪冰期,海平面有明显升降变化。冰期来临时,地球表面大量水以冰的形式积累在大陆冰盖和山地冰川中;间冰期时冰盖和冰川融化,大量的水回归海洋。据推算,末次冰期时冰川体积约71.36×106km3,现在全球冰川体积约24.06×106km3,冰期比现在约多47.30×106km3,相当海水下降132m。故在冰期内,许多浅海滩露出海面,使原来为海水隔绝的大陆或岛屿有部分相连,为生物迁徙提供了条件。末次冰期结束后海面逐渐回升,距今约6000年时海平面达到现在位置。

全新世

全新世与更新世的分界是以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气候由寒转暖为标志,因此也称冰后期。

全新世海面变化显著,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到距今11000年时,海面上升到—60m位置。距今6000年时,海面上升到目前位置,但仍有一定幅度的波动。全新世气候总的趋势是转向温暖,但气候波动明显。以欧洲为例,公元前12000年气温迅速上升,但到公元前约10000年,气候又转为寒冷;前8500—7600年、前1000—500年,都处于寒冷期;在1550—1850年这一阶段,又是一个明显的寒冷期,称“小冰河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约低2℃。19世纪以后,气候又转为温暖,冰川后退。

中国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大致和欧洲相同。竺可桢根据中国古代物候记录,曾论述近5000年来的温度变化,明显存在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在前2000年中,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时期,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冬季平均温度高3—5℃。在后3000年中,气候有一系列冷暖波动,周期约为400—800年,年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0.5—1℃。竺可桢认为气候波动是世界性的。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