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无线充电 PPT
无线充电未来发展趋势报告ppt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挑战分析
技术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
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尚未统一,缺乏完善的规范和标准,可能影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充电效率和安全性问题
无线充电技术在充电效率和安全性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无线充电技术,竞争激烈可能导致技术推广难度增加。
01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前景展望
06
结论
主要观点总结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电子设备的标配功能之一。
无线充电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这一领域。
无线充电技术可带来便捷、高效、环保的使用体验,同时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无线充电技术仍需解决充电效率、充电距离、充电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技术、标准化和商业模式挑战
详细描述
无线充电技术仍需进一步突破,标准化和跨平台兼容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也需要探索和完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线充电市场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03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历程
从19世纪末的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到21世纪的磁耦合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对产业的作用
为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提供新的充电解决方案。
无线充电技术对产业的影响与作用
04
无线充电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无线充电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无线充电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现状已经相当广泛,市场上的许多主流电子产品都支持无线充电技术。
未来发展趋势是实现无线充电的快速充电、远距离充电以及多设备同时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无线充电技术
1、Qi标准
无线充电示例Qi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 简称WPC)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具备便捷性和通用性两大特征。首先,不同品牌的产品,只要有一个Qi的标 识,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其次,它攻克了无线充电“通用性”的技术瓶颈,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相机、 电脑等产品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为无线充电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可能。
磁场共振
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 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教授Marin Soljacic带领的 研究团队利用该技术点亮了两米外的一盏60瓦灯泡,并将其取名为WiTricity。该实验中使用的线圈直径达到 50cm,还无法实现商用化,如果要缩小线圈尺寸,接收功率自然也会下降。
电磁感应式
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 端。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就采用了电磁感应,事实上,电磁感应解决方案在技术实现上并无太多神秘感, 中国本土的比亚迪公司,早在2005年12月申请的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专利,就使用了电磁感应技术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国外现状
国内现状
国外现状
目前在国际上,汽车厂商如奥迪、宝马、奔驰、沃尔沃、丰田等,通信公司如高通等都已经开始研究电动汽 车无线充电技术。其中奥迪的无线充电技术方案主要是针对传输过程中效率流失的问题,该方案通过一种可升降 的无线充电系统,使得电缆端的发射线圈更靠近电动汽车底部的接收线圈,从而提高电力传输效率 。宝马与奔 驰合作研发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经过了测试,并应用到了宝马i8车系上。至于沃尔沃则已经完成了电动汽车车载 无线充电系统测试,据说整个充电过程用时3个小时都不到。由于无线充电技术相对较成熟,目前在国外有些地方 已经开始投入使用,2014年韩国铺设了一条长达12公里的无线充电路段,车辆行驶在路上可边开车边充电。
智能手机无线充电ppt课件
7
• 接收端稳压电路
以接收端线圈输出的信号为输入,使输出为5V的标准电源信号
8
软件流程图
开始 初始化
判断是否有接收端
N 关闭继电器
Y 打开继电器
Y 判断是否充满
N TFT液晶显示
结束
9
总结
本作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无线传递设计。作品主要由能 量发送单元和能量接收单元两大部分组成。
智能手机无线充电
1
设计背景
目前,手机、MP3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主要采 用的是一端连接交流电源,另一端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电池的传统 充电方式。
这种方式有很多不利的地方, 如频繁的插拔很容易损坏接头,也 可能带来触电的危险等。
因此,非接触式感应充电器运营而生。凭借其携带方便、成本低、 无需布线等优势迅速受到各界关注。
•`
2
设计方案——电磁感应式
在比较磁共振、电场耦合等多种供电方案后,最终选择电磁感应 供电方式。
其原理是利用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在感应端变化的磁场 感应出电流。
优点是传输效率较高,易于制作,线圈容易达到谐振。且制作成 本低。
缺点是送电线圈与接收线圈必须完全吻合,稍有错位,传输效率 就会明显下降。
发送单元由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的磁场,接收单元由交变的磁场产 生感应电流,经稳压输出给手机充电端。
本作品主要优点是能实现手机智能、安全、快速的充电。充满后 自动断开充电,并能实现充电时的过流保护与多路充电功能。
因时间有限,本作品功能尚有不足之处,效率等方面有待提高
10
谢谢!
11
3
无线充电简介介绍
安全与标准问题
总结词
无线充电技术的安全性和标准化有待 加强。
详细描述
无线充电技术的安全性和标准化问题 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需要加强技术安 全监管,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确 保无线充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05
无线充电技术的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与突破
高效能无线充电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实现更高效率的无线充电 ,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体验。
竞争格局
随着更多企业进入无线充电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预计将 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本降低。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改变
便捷性提升
01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不再需要频繁
寻找充电线和插座,提高了生活效率。
环保贡献
02
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将减少因废弃充电器产生的电子垃圾,对
环保做出贡献。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阶段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电子技 术和磁耦合理论的不断发展,无 线充电技术逐渐进入实用阶段。
2000年代初,无线充电技术开 始在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应用
。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 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充电技术 逐渐成为消费电子产品中的主流
配置。
无线充电技术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耳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 。
无线充电标准统一
为了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需要 统一无线充电标准,降低设备兼
容性问题。
其他无线充电应用场景
医疗设备无线充电
为植入式医疗设备提供无线充电解决 方案,如心脏起搏器等。
智能家居无线充电
公共设施无线充电
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置无线 充电设施,方便旅客为移动设备充电 。
手机无线充电工作原理
手机无线充电工作原理手机无线充电是一种不需要通过线缆连接即可将手机充电的技术。
它通过使用无线电频率,将电能从充电设备传输到手机内置的充电接收器。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机无线充电的工作原理。
1. 无线充电的背景与原理介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使用手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充电方式使用充电线连接手机与充电器,存在着线缆损坏、拔插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无线充电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为人们提供了更便利的充电方式。
2. 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原理电磁感应是无线充电的主要原理之一。
这种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电磁场的作用实现电能传输。
手机内置的充电接收器由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组成。
当手机靠近充电设备时,发射线圈内部的电流激发电磁场。
接收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将电磁场中的磁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为手机充电。
3. 电磁辐射无线充电原理电磁辐射是另一种常见的无线充电原理。
该原理基于电磁波的辐射作用,通过传输能量到接收器实现充电。
在这种原理下,充电设备将电能转化为高频电磁波,然后通过空气传输。
手机内置的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进行充电。
4. 高频谐振无线充电原理高频谐振是一种近年来越来越常见的无线充电原理。
该原理通过相同的谐振频率将充电设备和手机连接起来。
在这种原理下,充电设备和手机内置的接收器有相同的谐振频率。
当两者靠近时,它们会进行共振,并以更高的效率进行能量传输,实现无线充电。
总结:手机无线充电技术是一项非常方便的充电方式。
它消除了线缆连接的麻烦,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
无线充电的原理主要包括电磁感应、电磁辐射和高频谐振。
这些原理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将带来更多便捷和舒适的充电体验。
无线充电技术介绍ppt课件
;
10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现在各个领域无线充电技术产品全面发展!!!
;
11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依据研究机构iSuppli的调查,全球无线充电装置市场规模2010年为1.2亿美元 ,2011年成长达到8.9亿美元,2015年可达到237亿美元。无线充电装置未来 受到消费类电子产品、可携式装置、电动车的应用而大幅成长。
生活中人们难免被各种“理不清剪还乱” 的电源线、数据线所困扰!!!
;
你 能 想 象 以 后 摆 脱 线 缆 无 线 生 活 吗 ? ? ?
4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迈克尔.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 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生于萨里郡纽因 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 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 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迈 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 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 学的基础,是麦克思韦的先导。 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 伟大贡献。
;
5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 年-1943年),塞尔维亚裔美籍发 明家、机械工程师和电力工程是。因 主持设计了现代广泛应用的交流电力 系统而最为人知。19世纪末,20世 纪初,他对电力学和磁力学做出了杰 出贡献。他的专利和理论工作依据现 代交变电流电力系统,包括多相电力 分配系统和交流电发电机,带起了第 二次工业革命。1882年,他继爱迪 生发明直流电(DC)后不久,发明 了“高频率”(15,000赫兹)交流发 电机(于1891年获得专利),并创 立了多项电力传输技术。
无线充电是如何工作的ppt课件
Power Conversion Unit converts electrical power to wireless power signal
Power Pickup Unit converts wireless power signal to electrical power
Base Station TTTrraraannnssmsmmiititttteteerrr
To the need of the mobile device (required power) To the desired operation point (e.g. output current, voltage)
Transmitter adapts power transfer
无线充电是如何工作的ppt课件
无线充电是如何工作的
Disclaimer: The purpose of this information is to explain the wireless power technology – It can differ in some aspects from the specification.
Keep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coils small (flat interface surface)
Adding magnetic permeable material
(shielding)Rx Coil
Shielding
AligniRnx Sgurftache e coils (next page) Distance Tx Surface
10101100
Packet Structure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无线充电解决方案》课件
无线充电方案比较
电磁感应充电 适用于近距离充电
效率较高
磁共振充电 可传输较远距离
多距离无线充电 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对距离和位置要求较 低
充电效率较低
红外线光波充电
可在室外环境下实现 充电
受到环境光影响
无线充电应用案例
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案例
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耳机等产品都可以使用无线 充电技术方便用户的日常使用。
无线充电技术
1 电磁感应充电
2 磁共振充电
通过电磁场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传递能量, 适合近距离充电。
利用共振原理传输能量,使发射器和接收器 之间的距离更大。
3 多距离无线充电
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进行无线充电,提供更 大的灵活性。
4 红外线光波充电
利用红外线光波传输能量,可在室外环境下 实现无线充电。
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应用案例
机器人、自动仓储系统等工业设备可以通过无线充 电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无线充电的未来发展方向
1
无线充电的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充电的效率和传输距离将无线充电市场将呈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总结
无线充电的重要性
《无线充电解决方案》PPT课件
# 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 简介 - 什么是无线充电? - 无线充电的原理? - 为什么需要无线充电?
市场需求
消费电子行业对无线充电的需求
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 的普及,用户对便捷的无线充电方式有了更高 的需求。
工业自动化行业对无线充电的需求
工业自动化行业需要为各种设备提供无线充电 解决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便利性。
无线充电提供了便捷、高效 和灵活的能量传输方式,改 变了我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方 式。
无线充电技术_英语PPT
5
Prospection 发展前景
Classification
1.Traditional Rechargeable battery
Wirecharging, convert the alternating current to low v oltage direct current.
LOGO
2.The trend of the future charging
Use of physics "resonance" (共振) principle--two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same objects can be efficient transport energy Fujitsu ( 富士通 )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used magnetic resonance in charger and equipment in the air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charge , Coil and capacitor in charger is formed between and equipment resonance。(线圈和电容 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鸣)
LOGO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无线充电技术
1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arging 充电分类
2 3 4
Working Principle 工作原理 Background and present situation 背景与现状
Application 应用
Application
LOGO
《无线充电技术》课件
它利用磁场共振原理,将电能从 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19世纪末期
无线充电技术初步探索阶 段,主要研究无线电能传 输的基本原理。
20世纪初期
无线充电技术进入初步应 用阶段,如无线电广播和 无线电遥控器等。
21世纪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无 线充电技术迅速发展,成 为现代电子设备的重要充 电方式。
互操作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06无线充电技术的前景展望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无线充电技术将不断突破,提高充电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成本。
应用领域拓展
无线充电技术将逐渐应用于更多领域,如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
标准化和互通性
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和互通性将得到加强,提高用户体验。
无线充电技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无线充电技术可以为医疗设备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如植入 式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等。
无线充电可以帮助医疗设备实现更小的体积和更轻的重量, 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
其他应用场景
智能家居
无线充电技术可以为智能家居设 备提供便捷的充电方式,如智能 灯泡、智能插座等。
公共设施
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提供 无线充电设施,方便旅客随时为 手机等设备充电。
缺点
效率较低
成本较高
无线充电技术的效率通常低于有线充电技 术,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充满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设备成本通常高于有线充 电技术,增加了用户的经济负担。
充电距离限制
对方向和位置的要求
无线充电技术有一定的充电距离限制,需 要设备与充电器保持较近的距离才能实现 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对设备的方向和位置有一定 的要求,需要设备与充电器对准才能实现 充电。
无线充电培训资料
qi认证的周期
按照正常的测试时间计算,送测产品如果没有任何失败项目,一 次性通过所有的测试项目,所需的时间为4-5周,再加上一些周 转时间等,所以一般认证周期在1.5-2个月左右。 根据WPC的数据,以2017年认证高峰期的11月份为例,总共有 接近30%的送测产品在第一次兼容性测试中未能通过,而EPP测 试的样品,首次不通过率则高达61.5%,即便是目前已经比较普 遍的BPP测试,仍然有接近20%不通过率。
整个变化的规律就写在WPC协议当中,MCU利用WPC协议来知道接收端到 底告诉了发射端什么信息。
无线充电联盟
(简称:WPC联盟)由多家独立公司组成 的合作组织,qi标准是WPC为可兼容的无线 充电座设立的国际标准。带有qi标志的手机、 相机、遥控器及所有电子产品将与印有标 志的所有充电座兼容。
无线充电联盟QI认证 工 作
无线充电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1、电磁感应充电种类和组成 部分 2、无线充电的控制回路 3、无线充电联盟QI认证
无线充电种类
• 一:磁场共振 • 二:电磁感应 • 三:无线电波。 • 现在来讲,用的最多的也就是电磁感应。相对
于其他两种无线充电方式,电磁感应技术则显 得更加成熟,充电效率相比其他方式也更高, 其次就是他的实现结构更加简单运行也更稳定。 所以我们手机上面目前采用的都是这种电磁感 应式的。
第二、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实验室IOC(Interoperability Test Center)全球只有两家,分别是在欧洲的比 利时和在亚洲的韩国。
在通过了符合性测试之后,ATL会把送测样机中的另外四台分成两组,分别送到比利时 和韩国的实验室去做兼容性测试项目,两个样品留在主IOC实验室,另外两个留在辅 IOC实验室。IOC实验室在兼容性测试完成后,送检方即可在官网上执行“确认完成” 的动作,该产品就被WPC官网收录,进入官网输入产品ID号即可查询,测试的产品会 被留存在测试床(Test Bed)上。
无线充电器工作原理
无线充电器工作原理
无线充电器是一种可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充电设备。
它利用电磁场的原理进行充电,而无需使用传统的充电线连接设备和充电器。
无线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涉及两个主要组件:发射器和接收器。
发射器通常是一个电磁线圈,通过将电流传送到线圈中,产生一个交变电磁场。
接收器通常也是一个线圈,被放置在需要充电的设备中,如智能手机。
当发射器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它会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磁场变化时,将在相邻的线圈中感应出电压。
在无线充电器中,接收器中的线圈接收到发射器产生的电磁场,并将其转换为电压。
这个电压通过接收器的电路传送到设备的电池中,从而实现无线充电。
为了提高充电效率,无线充电器通常使用共振耦合。
共振耦合指的是调整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频率以保持共振。
这样可以使电能在两个线圈之间更有效地传输,并提高充电效率。
此外,无线充电器还可以通过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建立磁场感应来实现距离充电。
通过提高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无线充电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为设备充电。
总的来说,无线充电器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射器产生的交变电磁场,通过共振耦合方式将电能无线地传输到接收器,然后再将
其转换成电压进行充电。
这种无线的充电方式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和设备的使用体验。
无线充电技术PPT课件
② 磁场共振
无线传输电力系统结构
英特尔的“无线充电碗”
③ 电场感应
有了利用空间磁场的无线供电技术,自然而然会有人想到利用 空间电场进行无线充电。因为原本电和磁就是相互对应而又关 联的。对于电场感应的无线充电技术而言,简单点说,可以把 能量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看成电容的两个极板。在交流电场的 作用下,电容的两个极板会有交变电流流过,这样就实现了电 能的无线传递。
机皇诺基亚!
1 历史与发展
近代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区域内无线充电需求的提高。随着移动互联网 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终端设备越来越普遍。在中国2014年的智能手机 出货量达到了惊人的4亿部。而人们在要求智能设备更快的上网速度,更 快的运算速度,更清晰的显示效果的同时,各种智能设备的电能需求也在 不断的提高。受限制于电池技术,智能设备的续航时间成为困扰用户的最 大问题。在功能机时代,常见手机的使用时间可以轻松达到一个星期。而 进入智能机时代,虽然电池的容量增大了3倍以上,智能手机的续航则下 降到了一天左右。因此无线充电作为一种简易可行的智能设备充电方式受 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无线充电技术对于智能手机的意义如何呢?我们回顾一下智能手机的发展 历史。从 2012年小米的第一款手机发布开始,智能手机厂商开始了一轮 疯狂的配置大战,从双核CPU,1G内存一直厮杀到八核4G内存,手机摄 像头也从500万像素冲到了夸张的4000万像素。在一轮硬件配置的比拼之 后,国产智能手机的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差异化竞争成为智能手机厂商 的必然选择。对性能参数的追求也将逐渐转移到对用户使用体验的关注上。 在这种环境下,无线充电技术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机会的。 以上三个条件结合在一起,使得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可能。
① 磁感应
无线充电原理图
无线充电原理图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新兴技术,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充电方式的认知,更为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无线充电原理图是无线充电技术的核心,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无线充电的原理图及其工作原理。
首先,无线充电原理图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发射端和接收端。
发射端通常由发射线圈、功率放大器和控制电路组成,而接收端则包括接收线圈、整流电路和电池。
当发射端通电时,发射线圈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而接收端的接收线圈则会感应到这一交变磁场,并将其转化为电能,通过整流电路将其转换为直流电,最终为电池充电。
其次,无线充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的。
当发射端通电时,电流通过发射线圈产生一个交变磁场,而接收端的接收线圈处于这一交变磁场中,从而感应出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的变化率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发射端的电流大小和频率来控制接收端的充电效果。
此外,无线充电原理图中的功率传输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功率传输效率是指接收端实际获得的功率与发射端输出的功率之比。
在无线充电技术中,由于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和空气介质,因此会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
为了提高功率传输效率,需要优化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线圈设计,减小能量损耗,同时也需要合理选择工作频率和电流大小。
最后,无线充电原理图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无线充电过程中,需要防止电磁辐射对人体和其他设备的影响,同时也需要防止过充和过放电等安全问题。
因此,在设计无线充电原理图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总结来说,无线充电原理图是无线充电技术的核心,其设计和工作原理直接影响到无线充电技术的性能和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无线充电原理图及其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其在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对无线充电技术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收端稳压电路
以接收端线圈输出的信号为输入,使输出为5V的标准电源信号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软件流程图
开始 初始化
判断是否有接收端
N 关闭继电器
Y 打开继电器
Y 判断是否充满
N TFT液晶显示
结束
10
总结
本作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无线传递设计。作品主要由能 量发送单元和能量接收单元两大部分组成。
3
总体设计框图
单片机
继电器控制
电流检测 电源
自激振荡
发送端 接收端 稳压电路
输出
4
作品部分展示
MSP430F149 自激振荡电路
继电器控制板
接收端稳压电路
5
主要模块电路
•自激振荡电路
接通电源后,电路 产生交变电流,电流流入 发送端线圈,产生交变磁 场,磁场交链接收端线圈
6
•继电器控制电路
单片机通过继电器 电路控制自激振荡电路电 源的接通与关断,从而使 线圈电磁感应供电输出
•`
2
设计方案——电磁感应式
在比较磁共振、电场耦合等多种供电方案后,最终选择电磁感应 供电方式。
其原理是利用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在感应端变化的磁场 感应出电流。
优点是传输效率较高,易于制作,线圈容易达到谐振。且制作成 本低。
缺点是送电线圈与接收线圈必须完全吻合,稍有错位,传输效率 就会明显下降。
发送单元由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的磁场,接收单元由交变的磁场产 生感应电流,经稳压输出给手机充电端。
本作品主要优点是能实现手机智能、安全、快速的充电。充满后 自动断开充电,并能实现充电时的过流保护与多路充电功能。
因时间有限,本作品功能尚有不足之处,效率等方面有待提高
11
谢谢!
12
智能手机无线充电
1
设计背景
目前,手机、MP3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主要采 用的是一端连接交流电源,另一端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电池的传统 充电方式。
这种方式有很多不利的地方, 如频繁的插拔很容易损坏接头,也 可能带来触电的危险等。
因此,非接触式感应充电器运营而生。凭借其携带方便、成本低、 无需布线等优势迅速受到各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