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首选哪些药物

合集下载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预后效果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预后效果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预后效果
乙肝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

在乙肝慢性感染的过程中,肝脏受到持续的炎症损伤,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

为了治疗乙肝肝硬化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成为首选治疗方法。

核苷
类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感染,从而减少肝脏炎症损伤,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乙肝肝硬化患者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后,可以显著减少肝纤维化的
进展,降低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的发生风险,提高生存率。

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的预后效果方面,研究表明,早期使用核苷类抗
病毒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少患者的肝炎病毒DNA水平,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一项研究显示,接受长期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在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后,有约50%的患者可实现肝功能的改善,肝纤维化的程度明显减轻,肝硬化的进展速度减慢。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少肝脏炎症损伤,降低肝纤维化和肝癌的风险。

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接受核苷类抗病
毒药物治疗后,应保持规范使用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肝炎病毒DNA水平,以监测疗效
和调整治疗方案。

还应进行相关的肝癌筛查和预防,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恩替卡韦是治疗乙肝的首选药物

恩替卡韦是治疗乙肝的首选药物

恩替卡韦是治疗乙肝的首选药物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乙肝病毒可经血液、母婴传播和性行为途径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可能表现出轻度甚至没有症状,但也可能出现严重的肝炎症状,例如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发生肝硬化和肝癌。

目前,治疗乙肝的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肝移植等方法,其中抗病毒治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而恩替卡韦是治疗乙肝的首选药物之一。

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类逆转录病毒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乙肝。

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乙肝病毒的DNA合成和RNA 转录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与其他抗病毒药物相比,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效果更为显著,副作用也更少。

临床研究表明,恩替卡韦能够显著减少乙肝病毒的DNA 水平,同时提高患者肝功能指标。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接受血清标志物检测和超声检查来监测病情的变化。

治疗后,许多患者的肝病病情得以缓解,肝功能得到恢复。

除了恩替卡韦以外,还有其他的抗乙肝药物可供选择,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

但是相较而言,恩替卡韦更为安全和有效。

副作用较少,耐药性较低,治疗效果更好。

总之,恩替卡韦是治疗乙肝的首选药物。

这种药物的抗病毒作用明显,副作用较小,耐药性较低,广泛应用于临床,并
且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疾病的进展和肝损害。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当严格遵循医嘱,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五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比较

五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比较

五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比较治疗乙肝的最终目标是消除或显著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防止使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避免患者死亡或使其康复。

目前,彻底消灭乙肝病毒尚难以做到。

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将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降低并使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是可能的。

乙肝患者在持续抑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基础上,可达到其他的治疗目的,如改善肝脏的组织学表现和维持正常的肝功能等,从而可延缓或阻断乙肝病情向恶化的方向进展。

在治疗乙肝的各种措施中,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一项核心的内容。

近年来,国际上陆续批准了五种可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

这五种药物分别是:普通干扰素α-2b、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

1.普通干扰素α-2b:普通干扰素α-2b被应用于临床的时间最长,已经超过了10年。

该药对于非亚裔乙肝患者的疗效较好。

此类患者在使用普通干扰素α-2b 治疗半年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转阴率约为40%,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的血清学转换率约为18%。

2.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是目前国内外都比较认可的治疗乙肝的有效药物。

乙肝患者在服用此药后,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转阴率约为60%。

在使用此药一年后,大约有50%的乙肝患者可出现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的血清学转换。

但是,用干扰素(普通干扰素α-2b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亚裔人种中的乙肝患者时,其疗效远不如治疗非亚裔人种中乙肝患者的效果好。

这是因为亚裔人种的乙肝患者多数是由围产期母婴垂存在,但肝功能趋于正常,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载量较高。

最近的随访研究证实,此类患者在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后,即使出现了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的血清学转换,仍有91%的患者在其血清中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可测到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其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仍较高。

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肝的疗程约为6~12个月。

乙肝抗病毒 阿德福韦酯疗效显著

乙肝抗病毒 阿德福韦酯疗效显著

乙肝抗病毒正大天晴名正阿德福韦酯疗效显著乙肝治疗过程中会出现重重困难,包括如何选择药物、如何提高治疗依从性、如何进行乙肝耐药监测、治疗药物会出现哪些平安性问题等,为了让抗病毒治疗的获益最大化,正大天晴生产的名正阿德福韦酯是目前乙肝治疗药物中效果最好的,也是很多乙肝患者使用的品牌。

那么,究竟名正阿德福韦酯疗效显著在哪里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名正阿德福韦酯效果不比进口的差用进口药的都是有钱人,相信从效果分析,国产正大天晴的名正阿德福韦酯并不逊色于进口。

而且,慢性乙肝治疗都是要坚持几的,好多朋友都是在抗病毒治疗开始后才感觉到治疗费用方面的压力。

这里我建议新战友在开始抗病毒治疗之前,先了解每个药物的特点及价格,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再开始抗病毒治疗。

名正阿德福韦酯名抗病毒治疗要有一颗“勇敢的心”慢性病的长时期治疗对于患者的心理适应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数据说明,约有60%的乙肝患者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心理负担主要来自于:担忧病情复发、乙肝传染给家人、治疗的经济负担过重、社会群体的歧视、爱情婚育压力等。

由于这些心理负担的影响,局部患者表现出苦闷悲观的情绪,并导致寝食难安、自暴自弃等心理变化。

对此专家特别强调,消极的心理状态和不良的营养状况会影响人体免疫功能,一旦免疫监视功能变差,病毒感染将会打破新的平衡,病情就会变得难以控制,再加上心理状态对治疗的影响,药物的抗病毒作用会降低。

同时,不良的心理和营养状态会使名正阿德福韦酯胶囊抗病毒治疗难以到达理想效果。

由此可见,不可无视精神、心理、营养对于抗病毒治疗的影响作用。

正大天晴主打品牌之一——名正名正阿德福韦酯胶囊是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是其主要产品。

作为国内肝病制药的龙头企业,正大天晴药业从研发到生产均按照国际标准。

其车间均按照欧盟和美国FDA标准设计建设,局部产品将出口欧美等主流药品市场。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是国内最大的肝健康药物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其产品涉及肝病、肿瘤、糖尿病、呼吸、心脑血管、抗感染、消化、神经等多个疾病领域,特别是在肝病药物研究领域具备独特的优势。

乙肝 用药标准

乙肝 用药标准

乙肝用药标准
乙肝用药标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的。

以下是一些参考要点:
1. 肝功能正常情况下不需要用药:如果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正常,那么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2. 肝功能异常时需用药:当患者的肝功能出现异常,如转氨酶值高于正常值的两倍,同时病毒复制呈阳性时,需要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

3. 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包括替诺福韦制剂、恩替卡韦制剂和干扰素制剂。

这些药物具有抗病毒作用,耐药率较低,能有效抑制病毒繁殖和复制。

4. 肝癌或肝硬化患者需长期用药:对于肝癌或肝硬化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乙肝抗病
** 物。

5.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影响用药:如果患者在服用药物前,乙肝两对半检查为大三阳,然后转为小三阳,那么需要进行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

三年后方可考虑是否停药。

6.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乙肝用药有着严格标准,患者应在正规医院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使用药物,切勿盲目服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用药标准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常用抗乙肝病毒的西药有哪些

临床常用抗乙肝病毒的西药有哪些

临床常用抗乙肝病毒的西药有哪些(1)千扰素(UN》干扰素是一种广讲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侧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INN细胞)、巨曦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7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挽性乙型肝炎患者自身产生干扰素的能力低下,在应用外深性干扰素后.不仅产生了上述抗病毒作用,同时可以增加肝细胞膜上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密度,促进T细胞溶解感染性肝细胞的效能。

成人注射(2-5) x 100单位干扰素后.3小时血清中干扰众活性开始侧出.6小时达高峰,拐小时基本消失。

目前可供临床选用的千扰余种类很多。

如国产霞组】FN-a3型和ffN-aq型,进口的干扰能(1FT4-0126) ,罗扰水(WN-0128) .惠福仁(类琳巴毋细胭干扰素)及组合干扰众等。

各种亚型的干扰素。

(含a,戒a=a或alb)疗效近似,干扰家-a(UN-田也有相似效果,但它在肌肉组织中易被灭活。

干扰索币制刘进人血液后,毯定性差,确切疗效尚在观察中,但可作为干扰家一的将代制剂。

当前国内对干扰索,各亚型制剂的常用较佳剂f为(3-s) X 10S单位/日,连续用I周后改为隔日或每周3次,肌内注射.疗程3-6月。

干扰家治疗俊性乙a肝炎过程中,初期常见丙氛酸氮基转移醉(ALT)升高,随后乙肝e坑原转阴,网时ALT下降并逐渐复常,全身情况相应改善。

经3-6月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约有40%一,%的乙肝。

抗原(HBeAg),乙肝病毒脱氧核塘核酸(HBVDNA)均可转阴,但停药后能巩固疗效者仅占一半。

有人综合1991 -- 1996年间,全国各医院采用IN-。

各亚型治疗怪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近期观察效果为乙肝e杭原的转阴率在34%-66%之间,HBVDN^的转阴率可达43%-80%,经脸认为,乙肝病毒水平感染的时间少于2年者,用干扰素制荆后,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扰原及乙肝病毒脱级核钻核酸的消失比较容易;患者肝脏活检病理改变轻者,没有或稍有肝脏纤维化者的效果较好;青壮年的疗效优于老年人;国产与进口干扰素对照比较,近期疗效相似。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目前公认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两类:干扰素类和核苷类似物。

两者的优缺点核苷类似物聚乙二醇干扰素口服需皮下注射副作用少副作用常见仅有抗病毒作用同时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强力抑制HBVDNA HBVDNA抑制作用较弱HBsAg血清转换率低HBsAg血清转换更常见需要长期治疗疗程确定耐药率咼无耐药风险干扰素(IFN):是机体细胞在病毒感染或受刺激后,体内产生的一类抗病毒的糖蛋白物质。

干扰素有三种(a,B,Y),分别由人体白细胞、纤维母细胞及致敏淋巴细胞产生,目前使用基因工程。

干扰素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第一个抗肝炎病毒药物,干扰素a是国际公认的治疗慢性肝炎的抗病毒药。

干扰素在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防止再感染和持续性病毒感染中也有一定作用。

干扰素能激活宿主细胞的某些酶,降解病毒的mRNA,抑制蛋白的合成,翻译和装配。

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较单用效果更好。

我国已批准普通IFN-a和PeglFN-a用于治疗CHB。

普通IFN-a治疗CHB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PeglFN-a相较于普通IFN-a能取得相对较高的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抑制及生物化学应答率。

基于干扰素a,目前主要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lFN-a)的抗HBV治疗方案广泛应用。

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相比,PegIFN治疗具有更低的HCC发生率。

但许多研究表明,干扰素在抑制HBVDNA方面效果欠佳,并且基因C型和D型的患者较A型和B型患者对干扰素反映较差。

另外,干扰素的副反应较明显,患者耐受性较差此类药物具有直接抗病毒及增强免疫双重作用。

聚乙二醇干扰素a-2a:180ug/次,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1年。

聚乙二醇干扰素a-2b:1.0-1.5ug/kg/次,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1年。

IFN-a治疗的禁忌证:IFN-a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妊娠或短期内有妊娠计划、精神病史(具有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等病史)、未能控制的癫痫、失代偿性肝硬化、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严重感染,视网膜疾病,心力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等基础疾病。

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简介

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简介

PPT文档演模板
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简介
• 3.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 阿德福韦(adefovir)为无环腺苷的单磷酸酯。其本身为核苷单磷酸,可绕过第一步
磷酸化,常是核苷类药物在细胞内转化的关键步骤,影响药物的效果。阿德福韦 在细胞内由细胞激酶逐步磷酸化为其活性代谢物阿德福韦二磷酸,后者为HBV DNA聚合酶/逆转录酶正常底物dATP 竞争性抑制剂及DNA 链终止剂。阿德福韦具 有抗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HIV)及嗜肝DNA 病毒的广谱抗病毒活性。 阿德福韦 是第一个新型膦酸核苷类抗HBV 药物,阿德福韦是开环核苷酸(开环核苷单磷酸 酯)类药,由于带有负电荷的磷酸基,不利于穿透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内。为遮 盖磷酸基的负电荷,增加药物的脂溶性,制成前药阿德福韦二新戊酸酯(adefovil dipivoxil)。该前药进入细胞后迅速被酯酶水解出阿德福韦。后者经二磷酸活化变 成活化形式,抑制病毒RNA 逆转录酶。阿德福韦长期治疗的结果有2个大型的安 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估了阿德福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安慰剂进行比较(病例 数为437和438)。在两项试验中,患者分别接受阿德福韦或安慰剂,每日一次,疗 程48周。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德福韦组的患者无论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均 显示出肝组织学、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指标的改善。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可明显抑制HBV DNA 复制,应用1 、2 和3 年后的HBV DNA 转阴率(<1000 拷贝/mL)分别为28%、45%和56%,HBeAg 血清学转换率分 别为12%、29%和43%,其耐药发生率分别为0 、1.6%和3.1%,治疗HBeAg 阴 性者1 、2 和3 年后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0 、3.0%和5.9%~11%。临床试验中阿 德福韦组肝组织学改善率为53% 64%,安慰剂组为25% 35%(肝组织学改善的定 义为:Knodell炎症坏死分期降低两个分值,纤维化分级没有恶化)。本药对拉米 夫定耐药变异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有效。在较大剂量时有一定肾毒 性,主要表现为血清肌酐的升高和血磷的下降,但10mg/d 剂量对肾功能影响较 小,10mg/d,治疗48 ~96 周,约有2%~3%患者血清肌酐较基线值上升 >0.5mg/dL (44.2 μmol/L)。因此,应用阿德福韦酯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肌酐和 血磷。

医保药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效果好

医保药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效果好

医保药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效果好张先生今年57岁,患有乙肝大三阳已经五年了。

半年前,他在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其体内的乙肝病毒指数显著升高(约为10的7次方),而且其肝功能也出现了异常,因此建议他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

张先生对医生说,现在好的抗病毒药价格都很贵,如果用这样的好药进行治疗,一年的药费就要一万多。

他们负担不起。

他希望医生给他推荐一种疗效好但价格低一点的抗病毒药物,最好是能用医保卡买的药。

根据他的情况,医生建议他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

张先生采纳了医生的建议。

在使用此药进行治疗后,他取得了很好的抗病毒效果,而且一直没有发生耐药的情况。

乙肝大三阳患者若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说明其肝脏已经受到较大的损害。

如果其病毒指数在10的7次方左右,说明其体内的病毒正在进行复制。

此类患者必须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才能阻止其体内的乙肝病毒继续复制,有效地控制病情,避免发生肝硬化。

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时,此类患者一定要选对抗病毒药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些抗病毒药物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抗病毒效果不强,而且易使患者发生耐药(耐药是指患者在使用某种抗病毒药物后,其体内病毒发生变异,进而使这种抗病毒药物失效的一种情况)。

乙肝患者在选用抗病毒药物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此类药物是否易使自己发生耐药。

只有使用不易发生耐药的抗病毒药物,才能取得理想的抗病毒效果。

有的乙肝初治(首次接受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选用了价格较便宜的抗病毒药物,但用药一年左右就发生了耐药。

发生耐药后,这一年的药费就全都白花了,而且在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时还会受到很多的限制。

目前,我国乙肝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的效果是最为理想的。

在我国上市的各种抗病毒药物(包括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普通干扰素α-2b、拉米夫定、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等)中,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效果最强,使患者发生耐药的几率最低。

研究发现,慢性乙肝患者在使用恩替卡韦治疗6年后,有96%的患者其肝脏内的炎症可明显减轻,有88%的患者其肝纤维化的症状可明显好转,仅有1.2%的患者发生了耐药。

乙肝抗病毒,核苷(酸)类药物怎么选

乙肝抗病毒,核苷(酸)类药物怎么选

79基层医生·互动交流乙肝抗病毒,核苷(酸)类药物怎么选□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 邓如兵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曾是引发慢性肝病的最常见原因,随着新生儿疫苗接种和母婴阻断等预防措施的广泛应用,我国HBV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目前我国仍有HBV感染者约7000万,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约2000万~3000万。

而在我国的肝硬化与肝癌患者中,经乙肝恶化发展来的比例约为30%~45%。

可见,积极治疗乙肝是避免其发展成肝硬化与肝癌的重要途径。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推荐,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 B V -D N A )阳性、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就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①年龄>30岁,且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家族史;②年龄>30岁,无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但行肝纤维化无创评估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

现阶段,临床上针对转氨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药物较为有限,主要包括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保肝类药物等。

其中,核苷(酸)类似物在进入身体后,可转化为三磷酸核苷类似物,并与机体天然的脱氧三磷酸核苷竞争性结合到H B V 聚合酶上,以发挥抗病毒作用。

该类药物具有方便、安全的特点,且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风险。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此类药物具有强效病毒抑制性及高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双特点,如患者在初始治疗时就选择本药,可获得更高HBV-DNA 抑制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从而缩短用药周期,提高远期疗效。

但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替比夫定可引起肌肉骨骼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肌痛、肌酸激酶增高、关节痛、横纹肌溶解。

阿德福韦酯这是一种无环核苷类似物,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为有活性的阿德福韦二磷酸盐,通过与HBV-DNA聚合酶自然底物脱氧腺苷三磷酸竞争,并整合到病毒DNA后引起DNA链延长终止,来达到抑制HBV-DNA复制的效果,但它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所以治疗中间不能随意停药。

乙肝抗病毒 首选哪些药

乙肝抗病毒 首选哪些药

龙源期刊网 乙肝抗病毒首选哪些药作者:刘士敬来源:《家庭医学》2009年第10期目前我国及世界公认有效的乙肝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它们分别是普通干扰素α、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等。

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其优点是口服用药方便,适用范围广,除用于慢性乙肝外,还可以用于重型肝炎和活动性肝硬化病人,而这两类患者是不能用干扰素的。

干扰素的优势在于可以用于儿童乙肝患者,疗程相对较短,治疗一旦获得应答,维持时间较长,复发率较小。

从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有效性和安伞性综合考虑,一般推荐首选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主要原因是这几种抗病毒药物疗效较好,可以长期使用,用药期间和用药之后发生病毒变异耐药的现象较少。

次选普通干扰素α、拉米夫定、替比夫定,主要原因是普通干扰素α疗效不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而且普通干扰素α治疗亚裔人种乙肝患者疗效较差。

如果选用普通干扰素α治疗亚裔乙肝患者,有效应答率只有20%左右;而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有效应答率可以提高到50%左右。

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具有较高的病毒变异率。

服用拉米夫定第一年的病毒变异率为14%,第四年则为66%;替比夫定的病毒变异率小于拉米夫定,但仍然高于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有无差别呢?一般来说,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疗程相对短一些,一般为6~12个月,适应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如儿童、少年、青年;尤其是对于想要结婚生育者,比较容易接受。

但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不适应于肝硬化患者,也不能用于出现黄疸的患者;而且价格偏贵,用药期间会出现一过性骨髓抑制及类感冒等不良反应。

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主要用于成年人乙肝患者,使用起来相对安全,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不适,抑制病毒速度较快,治疗一年后乙肝病毒DNA阴转可以达到60%以上,但出现乙肝病毒e抗原与e抗体血清学转换的概率只有20%左右。

治疗乙肝的最佳方法有哪些

治疗乙肝的最佳方法有哪些

治疗乙肝的最佳方法有哪些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肝硬化、肝癌等。

因此,治疗乙肝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治疗乙肝的最佳方法,包括药物、手术、中药等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药物治疗1.抗病毒治疗目前,乙肝的标准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病毒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等。

这些药物可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乙肝病毒载量,控制病情发展,避免病情进展,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2.免疫调节剂乙肝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损伤,因此,适当地使用免疫调节剂可以帮助患者补充免疫力,提高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有干扰素、替诺福韦等。

二、手术治疗1.肝移植肝硬化和肝癌是乙肝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果病情进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

肝移植是一种治疗肝硬化和肝癌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移植健康的肝脏来代替患者受损的肝脏。

2.腹水减除术腹水是指体腔内液体的异常积聚,是乙肝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

如果腹水积聚过多,可能会影响消化和呼吸等功能,需要进行腹水减除术来缓解症状。

三、中药治疗1.清热解毒法中药清热解毒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乙肝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有黄芪、枸杞、山楂等。

这些药物可以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缓解肝部疼痛和不适感。

2.补肝养肝法中药补肝养肝法是一种帮助肝脏修复和保养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柴胡、枸杞子、黄芪等。

这些药物可以调节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四、注意事项1.生活习惯患者需要加强锻炼,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压力,有利于提高免疫力,缓解病情。

2.饮食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平衡,避免油腻、高脂、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豆类等。

3.保持积极态度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休息,争取早日康复。

五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比较

五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比较
[B 肝病 防治 } -F GZ
乙肝 病 毒 药 物 的 比 较 五 种 抗
解 放 军 3 2医院 医 学博 士 刘 士敬 0
厶 疗 乙肝 的最终 目标是消除或显著 抑制
/口 乙肝病 毒 的复 制 , 止 使 乙型肝 炎 进 展 防 为肝 硬 化 、 衰 竭 及 肝 癌 , 免 患者 死亡 或 使 肝 避 其康 复 。 目前 , 底消 灭 乙肝病 毒 尚难 以做 到。 彻
存在 , 但肝 功 能趋于 正 常 , 清 乙肝病 毒 脱氧 血
核糖 核酸 的载 量较 高。最 近 的随访研 究证 实 , 此类 患者 在使 用干 扰 素进 行治疗 后 ,即使 出
现 了 L, 病毒 e抗 原 / 体 的血 清 学 转换 , 9 : F e抗 仍有 9 %的患者在 其血 清 中用 聚合酶 链式 反 1 应 (C P R)技术 可 测 到 乙肝 病 毒 脱氧 核糖 核 酸, 其肝 硬化和肝 癌 的发病 率仍较 高。使用聚
上述 症状 即可消 失。 述不 良 上 反 应 较 严 重 的 此 类 患 者 可联 合 使用 B 受体 阻滞 剂进 行治
体 阻滞 剂进 行 治疗 。 不过 , 高 血 压 患 者 在 使 用 苯磺 酸 氨 氯 地 平 的 过 程 中若 出 现 了过 敏
者 在 开 始 使 用 苯 磺 酸 氨 氯 地
61 ~ 2个月 。不过 , 此药 的费用较 为 昂贵 , 以 难
普 遍推广 使用 。 3拉 米 夫定 : 米夫 定 在 我 国的 使 用 时 . 拉
乙肝病 毒脱氧 核糖核 酸 转阴 的效果。据调 查 ,
调查 , 在服 用 拉米 夫定 的患者 中 , 发生病 毒 变 异 的人 数 以每 年 1 % ~ 5 的速 度 持 续 递 5 2% 增 。 因此 ,在 美 国最 新修订 的 乙肝 治疗 规 范

乙肝的筛查和治疗方案

乙肝的筛查和治疗方案

乙肝的筛查和治疗方案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炎,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乙肝,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并控制传播。

因此,乙肝的筛查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一、乙肝的筛查乙肝的筛查是指寻找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但尚未出现症状的人群,从而进行干预治疗或继续监测。

以下是目前常用的乙肝筛查方法: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HBsAg是乙肝感染的标志物,出现在乙肝病毒感染后的早期,并在感染持续期间存在。

HBsAg阳性可以表明患者目前处于乙肝病毒感染状态。

2.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HBsAb阳性和HBcAb阴性表示抗体阳性,可能是乙肝疫苗的效果或者以前乙肝感染后康复。

而HBsAb阴性和HBcAb阳性则可能是慢性乙肝感染。

3.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检测: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物,HBeAg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患者感染性强;而HBeAb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已经停止或减弱,感染性降低。

乙肝的筛查可通过以上方法进行,应在合适的医疗机构或定期体检中进行。

二、乙肝的治疗方案乙肝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HBV DNA水平、肝功能、肝组织学并根据患者的年龄、肾功能以及合并症进行个性化制定。

根据目前的国际指南,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乙肝治疗方案:1. 抗病毒治疗: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是核苷酸类似物和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并降低肝炎症状,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达到抑制病毒获得持久转复的目的。

2. 免疫调节治疗:针对免疫耐受状态、免疫疗法和免疫清除病原体三个方面在乙肝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调节治疗可以通过改善宿主免疫响应,控制肝炎病变的进展,减少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发生。

3. 肝移植治疗:对于晚期肝炎、肝功能衰竭以及乙肝相关肝细胞癌等患者,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将患者的肝脏替换为正常供体肝脏,可以治愈乙肝并恢复患者的肝功能。

五种公认乙肝抗病毒药物对比及选用

五种公认乙肝抗病毒药物对比及选用

五种公认乙肝抗病毒药物对比及选用全网发布:2011-06-23 19:55 发表者:黄星244075人已访问目前,乙肝基本上是不能彻底治愈的,治疗的目标有两个,即(1)保证肝功能正常运转;(2)延缓或阻止肝脏病理性恶化(即肝硬化、肝癌等病变)。

要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就需要阻断肝细胞炎症而发生坏死,而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细胞炎症而发生坏死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抗病毒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

目前被专家公认的乙肝抗病毒药物一共两大类,共五种,分别是干扰素类(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

这里我们就来对比一下这五种乙肝抗病毒药物的优缺点及如何正确选用抗病毒药物。

1: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疗效与麻烦同在的“富人药”有人将干扰素的出现誉为乙肝抗病毒药物的第一个里程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干扰素广泛应用于乙肝治疗,也标志着历史推进到“干扰素时代”。

刚刚出道的干扰素便带给人们不小的惊喜,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疗效。

经过干扰素正规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大约有35%以上能达到预定疗效,若在此基础上再联合使用胸腺肽,疗效还可更上一层楼。

干扰素是一种注射用2药,药物半衰期短,要维持药效须隔天注射一次,这给病人带来不小的痛苦和不便。

2005年,罗氏公司的长效干扰素派罗欣通过美国FDA 批准,被正式用于乙肝治疗,使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它只需每周注射一次。

医生们发现,治疗前转氨酶高(但低于正常值的10倍)、DNA指标小于2×108者以及女性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效果相当的好,此外,病程短、非母婴传播、肝纤维化程度轻且无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使用效果也相当不错。

另外,据高志良教授透露,干扰素还有一项特别的能耐,它居然能使一部分人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不过这个数量不大,只有3%,而这是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所不能做到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随着干扰素剂量的不断加大,以及疗程的不断延长,干扰素的缺点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治疗乙肝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缺点分析

治疗乙肝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缺点分析

治疗乙肝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缺点分析作者:刘士敬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11期概述核苷类或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等。

由于该类药物能迅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损害,因此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预后,推迟或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这类药物的优点是每天口服1片,非常方便,其不良反应轻微,服用期间患者没有明显不适,这类药物可以较快使乙肝病毒DNA载量降低甚至转阴。

但是这类药物无法彻底清除和消灭乙肝病毒,只能起到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目的,因此这些药物需要长期服用,直至病毒被清除干净。

药物存在的共同缺点①用药周期漫长,有些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②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病毒变异而耐药,必须更换治疗方案,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使得日后治疗再次发生变异的概率显著增加,各种病毒变异株出现,加大了治疗难度。

③这类药物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乙肝病毒DNA 转阴,但是却很难出现乙肝病毒e抗原消失、e抗体形成的有利局面,若要达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更是难上加难。

④这类药物一旦使用,不能随便停药,一旦停药,有可能引起病情反弹和复发。

有些患者停药后甚至出现了肝功衰竭,危及生命。

除了这些共性问题之外,这4种药物又有自己特有的一些缺点。

拉米夫定耐药率高拉米夫定具有较强的抑制乙肝病毒作用,疗效确实,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着一定作用。

此药病毒的耐药变异率高,应用1年的耐药率高达24%,而且平均每年增加15%~20%。

服用4~5年后,将有70%~80%的患者发生耐药。

耐药后可发生病毒学反弹,肝脏功能再次受到损伤,转氨酶升高。

目前已有拉米夫定耐药后发生病情加重的报告,一旦变异耐药发生,需要及时改用恩替卡韦,2片/d;或是加用阿德福韦,长期服用,患者的经济负担明显加重。

由于拉米夫定发生变异耐药的概率较高,如果作为治疗首选要慎重。

拉米夫定每天1片,每片15元左右。

阿德福韦早期效果好,后期效力不足该药耐药发生率较低,服用1年为0%,服用2年为3%,服用3、4、5年分别为11%、18%和29%。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最新进展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最新进展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最新进展最新进展: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综述摘要:乙肝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病毒性传染病,已知有超过2.5亿人正在受到疾病的侵袭。

虽然乙肝疫苗预防效果显著,但由于病毒具有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的特点,疫苗的普及程度还需要继续提高。

此外,三价和四价乙肝疫苗并不总是能够在慢性感染者中消除病毒。

因此,发展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对于控制和预防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这篇综述文章将概括当前已经上市的抗病毒药物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说明正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的新药。

关键字: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临床试验1. 引言乙肝是一种使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

它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常常附着在感染者的肝脏中。

HBV可以通过血液、体液和性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

由于病毒是在细胞内复制,其治疗十分困难。

然而,通过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患者可以进入缓解期或完全摆脱病毒。

这篇文章将对当前已经上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综述,并且考虑正在进行的新药临床试验。

2. 目前上市的抗病毒药物2.1 恩替卡韦恩替卡韦是目前治疗乙肝的”黄金标准”,它既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还可以减轻症状。

尽管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和胃部不适。

2.2 阿德福韦阿德福韦也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并且在临床工作中没有复制性的发生。

该药可以直接降解病毒复制,同时对患者进行保护。

其副作用相对较低,包括轻微的肝功能异常。

2.3 他达拉韦它达拉韦是一种新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乙肝。

它与其他抗病毒药物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信号通路来抑制病毒复制。

在不良反应方面,它可能会导致一些心血管副作用。

2.4 依法韦伦依法韦伦是一种治疗乙肝的新药,主要通过抑制病毒DNA在细胞内的复制来缓解症状。

在临床试验期间,它的耐受性相对较好并且是高度有效的。

它的主要副作用是血液生成下降,但这可以通过减小药物剂量以及调整治疗计划来减轻。

3. 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3.1 LeflunomideLeflunomide是一种已上市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

乙肝 如何治疗方法

乙肝 如何治疗方法

乙肝如何治疗方法
乙肝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

抗病毒药物主要是用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和增殖,常用的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等。

免疫调节剂主要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常用的有干扰素等。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

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干扰素疗法、重组人免疫球蛋白和免疫调节剂等。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少数病例,主要包括肝移植和肝切除等。

肝移植主要适用于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通过将患者的肝脏移植为健康的肝脏来治疗乙肝。

肝切除主要适用于肝细胞癌和肝硬化等并发症的患者,通过切除肿瘤和病变组织来治疗乙肝。

在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还需要积极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保持充足休息、良好的饮食等,以促进康复。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简介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疾病,会导致肝脏炎症以及肝功能损伤。

目前,乙肝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通过抗病毒药物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和繁殖,达到控制病情和减少肝脏损伤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使用方法以及监测指南等内容。

药物选择目前,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包括: - 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简称NAs):如司他夫定、恩替卡韦等。

- 干扰素(Interferon):如干扰素α-2a、干扰素α-2b等。

NAs是乙肝治疗的首选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反转录酶,阻断病毒的复制和繁殖过程。

干扰素则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也具有抗炎作用。

使用方法核苷(酸)类似物(NAs)•司他夫定(Tenofovir)是一种长效的核苷酸类似物,其口服剂量为300毫克/天。

临床使用时,一般于晚餐后口服。

•恩替卡韦(Entecavir)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强效抗病毒活性的核苷酸类似物,其口服剂量为0.5毫克/天。

临床使用时,一般于早餐前或餐后2小时口服。

干扰素(Interferon)•干扰素α-2a(Interferon α-2a)通常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周180-300微克。

治疗周期一般为48周。

•干扰素α-2b(Interferon α-2b)也可以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周5百万-10百万单位。

治疗周期一般为48周。

监测指南在进行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的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病毒学监测•HBV-DNA:血清HBV-DNA水平是评估乙肝病毒复制活力的重要指标。

治疗前需测定基线水平,治疗过程中每3-6个月测定一次,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HBsAg:血清HBsAg的持续阳性表明乙肝病毒仍在体内存在。

治疗前需测定基线水平,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首选哪些药物
目前,已经在我国上市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它们分别是普通干扰素a、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

干扰素的优势在于可用于治疗儿童乙肝,用它治疗乙肝的疗程相对较短。

使用干扰素治疗乙肝的患者一旦获得应答,维持疗效的时问较长,病情复发的几率较小。

核苷类似物是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3 种。

此类药物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均可口服),适用范围非常广。

除了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以外,核苷类似物还可以治疗重型肝炎和活动型肝硬化。

而这两类患者是不能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的。

那么,从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长期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考虑,乙肝患者应如何选用抗病毒药物呢?
一、应首选聚乙二醇化干扰素、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阿德福韦酯和恩卡韦的抗病毒效果均较好,而且适合长期使用。

乙肝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和用药疗程结束后发生病毒变异耐药的现象较少。

1、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 的疗效。

一般来说,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 的用药疗程比其他抗病毒药相对短一些,约为6 个月至1 年。

该药适合年龄较小(如儿童、青少年等)和准备结婚生育的乙肝患者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患者和出现黄疽的乙肝患者不能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进行治疗。

乙肝患者在使用该药期间会出现一过性骨髓抑制及类感冒症状等不良反应。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a 的价格较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药的推广使用。

2、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的疗效。

阿德福韦醋和恩替卡韦主要用于治疗成年人的乙肝,暂时不用于治疗儿童乙肝。

这两种药物使用起来相对安全,乙肝患者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

这两种药物抑制病毒的速度也较快,尤其在促使乙肝病毒DNA 转阴方面疗效显著。

乙肝患者在使用这两种药物一年后,出现乙肝病毒DNA 转阴的几率可以达到60 %以上。

但是,该病患者在使用这两种药物后,出现乙肝病毒e 抗原与e 杭体的血清学转换较为困难,在一年后出现乙肝病毒 e 抗原与 e 杭体血清学转换的几率只有20 %左右。

乙肝患者若使用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要在出现乙肝病毒e 抗原与e 抗体的血清学转换后才能停药,因此疗程必然会相当的漫长。

对于乙肝病毒e抗原呈阴性的乙肝患者来说,则
必须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后才能停药。

极少数乙肝患者在使用阿德福韦酯会出现肾功能损害,此时必须换用其他抗病毒药进行治疗。

从用药期问出现病毒变异耐药的情况来看,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要优于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

乙肝患者在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2 年后,出现病毒变异耐药的几率为3 % 左右。

在使用恩替卡韦治疗2 年后,出现病毒变异耐药的几率小于1 %
二、应次选普通干扰素a、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进行治疗
1 、普通干扰素a 的疗效。

普通干扰素a的疗效不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在治疗亚裔乙肝患者时疗效更差。

亚裔乙肝患者使用普通干扰素。

进行治疗的有效应答率只有
2 %左右.而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治疗的有效应答率为50 %左右。

2 、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的疗效。

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具有较高的病毒变异发生率乙肝患者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第一年的病毒变异发生率为14 % ,第四年为66 %。

替比夫定是刚刚上市的核苷类新药,其抗病毒的效果不错,优于拉米夫定,发生病毒变异耐药的几率也小于拉米夫定。

但该药发生病毒变异耐药的几率仍高于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这极大地影咧到该药的使用前景。

在临床上,由于每个乙肝患者的病情都不完全相同,医生在为其制定治疗方案时,会按照具体情况选用抗病毒药物。

因此,在上述抗病毒药物中,其实并不存在哪个药好,哪个药不好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患者在使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有严重的肝硬化、癫痛、精神病史、自细胞和血小板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症的乙肝患者均不能使用此类药物。

而且,乙肝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期问还要密切监测血象、转氨酶、病毒学指标、血糖和甲状腺功能,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此外,乙肝患者在使用核有类药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转氨酶等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