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地表水资源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重点知识点大全选择题1、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₁、壤中流Q₂(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₃,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
如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流域壤中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A.T₁B.T₂C.T₃D.T₄(2)流域内植被破坏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A.Q₁减少,Q₂增加B.Q₁增加,Q₂减少C.Q₂减少,Q₃增加D.Q₂增加,Q₃减少答案:C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
【解答】(1)Q₂表示壤中流,读图可知,T₂之前壤中流不断增加,T₂~T₃之间壤中流在不断减少,直到T₃时刻壤中流为0,即壤中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
故选C。
(2)流域内植被覆盖破坏后,发生同样的降雨时,地表的下渗作用会减弱,壤中流和浅层地下径流量会减少,而地表径流量会增大,所以Q₁增加,Q₂和Q₃减少。
故选B。
2、某城市原来河道护坡多采用甲图模式,后来重新进行规划,现普遍采用乙图模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甲图模式相比,乙图模式中护坡可以()A.增加地表径流B.增加下渗量C.减少地下径流D.减少蒸发(蒸腾)量(2)该城市护坡模式的改变,能够明显缓解的城市化问题是()A.城市内涝B.河水污染C.河道淤塞D.用地紧张答案:B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解答】(1)由图可知,乙图河岸护坡比甲图水泥护坡增加了耐湿植被和透水砖,可以增加下渗量和地下径流,从而减少地表径流,也可以增加蒸发(蒸腾)量。
故选B。
(2)通过对河流护坡的重新规划,可以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缓解城市内涝,A正确;与河水污染、河道淤塞、城市热岛效应问题的缓解关系不大,BCD错误。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1-7章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三.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1.坚持依法治水 2.坚持水资源国有的原则 3.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4.坚持市场经济原则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四.水资源管理的准则
1.综合效率 2.技术效率 3.实施的可靠性 4.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联系及工作流程
一.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联系及区别
第三节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定义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它是指根据区域水资源潜力,按照水资源利用 的底限,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排放标准,并 用最严格的行政行为进行管理的制度。
第三节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主要内容
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 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 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第二节 水资源数量评价
2、降水量计算
(2) 流域或区域面上的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
a.算术平均法:此法简单,但当降水量随地形变化 较大时,精度较差;只有当地形起伏不大,且降水 量观测站分布较均匀时,计算效果较好。
第二节 水资源数量评价
2、降水量计算
(2) 流域或区域面上的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 b.等值线法:一般来说,等值线法是计算流域(或 区域)平均降水量的较完善方法,因为它考虑了地 形变化对降水的影响。因此,当地形变化较大,区 域内有足够数量的降水量观测站,又能够根据水资 料结合地形变化绘制出降水量等值线图时,采用等 值线方法是比较理想的。 c.泰森多边形法:当流域内待选的降水量观测站比 较少,绘制降水量等值线又比较困难时,可以选用 本方法。
第三章水资源评价的概念及类型
2021/9/8
6
三、水资源评价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依据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而又有限的自然资源,
因此必须保护好、管理好,才能兴利去害,持 久受益。水资源的保护、管理、供需平衡、合 理配置、可持续利用,水质免遭污染,水环境 良性循环,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法规、 措施的制定等,其根本依据就是水资源评价成 果。
分析外,还应就其全部观测资料系列进行统计
分析,以备进行比较。
2021/9/8
25
2.各类水文循环要素的分析计算及图表 化
✓
对于蒸发能力(水面蒸发)的观测资
料,在不同型号蒸发皿的实测资料进行折
算到大面积水体的水面蒸发量后,再进行
年、月蒸发能力的统计。根据对比观测试
验,不同类型蒸发器皿的折算系数在一年
2021/9/8
23
2.各类水文循环要素的分析计算及图表化
在水资源基础评价工作中,对降水、河川径 流、蒸发能力、地下水的观测资料系列,在选 定站点并确定适用的同步观测期后,即可进行 选样及统计分析。
对降水资料的整理,包括单站降水深的多年 平均值及其变化系数Cv的分析计算,同样采用 矩法初估统计参数,然后通过适线法确定,并 按照各水文站所控制的流域面积计算各控制面 积上的多年平均径流深。
和地下水量和水质)
收集自然地理资料 (地形、土壤、地质)
基础和应用研究
技术培训
面水资源评价技术 (区划技术)
水资源信息 (数据库、图表)
用户
(水资源工程措施的规划、设 计和运行)
2021/9/8
15
评价范围视评价目的而定:
一般为进行国家级水平的全国水资源评价的 范围就是一个国家的国土范围;联合国水会议号 召各国进行的就是国家级水平的水资源评价。在 进行全国水资源评价时,各类评价指标均指在国 界范围以内定值。对根据某一特定目的水资源评 价也可以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进行,即可不限于行 政区域或流域界,例如对中国华北地区或西南地 区进行评价。通过国际间的协作,也可超越国界 的范围在某一跨国领域,包括大洲以至全球进行 水资源评价。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问题研究 阿联酋“造山引雨”是否可行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马斯达尔使用的能源应该
以
、
为主,原因
是
、
。
(3)根据材料判断,参观马斯达尔这座“零排放”城市,
季去
最好,原因是
。
(4)根据材料三分析,马斯达尔气候类型是
气候,
其形成原因是
,并说明该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
研究导引
材料研究
强化练习
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和经济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看,该国中部有北回归线穿过,位于 热带、亚热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部。从经 济地位看,濒临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石油航线的必经 要道,交通地位非常重要。第(2)题,根据材料二可知,马斯达尔是世 界上第一座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城市,说明它使用的是清洁能 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结合图示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终年受副 热带高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适合开发利 用太阳能;该地沿海,风力大,适合开发利用风能。所以该地能源以 太阳能、风能为主。第(3)题,根据材料,该城市靠近北回归线,是热 带沙漠气候。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此地太阳高度低,气候较凉爽, 适宜游客参观。
研究导引
材料研究
强化练习
答案:(1)北回归线穿过,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阿拉伯半岛的东部; 濒临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石油航线的必经要道。 (2)太阳能 风能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 光照强 沿海,风力大 (3)冬 该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此地太阳高度低,气候凉爽 (4)热带沙漠 地处热带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晴天多,光热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 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1、水圈(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固态水:存在于、或特殊条件下。
大气水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2、水体地表水(冰川、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沼泽水、土壤水)陆地水地下水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水源相互关系。
【深化拓展】1、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图)注意: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2、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不同,同一河流不同时间的主要补给形式也不同,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河流的补给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也不尽相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主要环节(写出上图字母表示的水循环的环节):A: B:C: D: E: H: G: F: I: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4、水循环的原因是:5、水循环的类型最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携带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补充给陆地水体的水量为数1、洋流(1)概念:(2)分类按性质:_______、_________.【深化拓展】2、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_____流,西岸为_____流。
中高纬度大陆_______岸为寒流,_______岸为暖流。
中低纬环流以 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_____时针南半球_____时针北半球中高纬环流_____时针方为______漂流 自西向东绕南极分别写出下图字母表示的洋流名称:A: B: C: D:E: F: G: H: I: J: K: L: M: N: P: Q: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全球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暖流___________作用 寒流___________作用③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北海道渔场( 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 交汇处)北海渔场等( 交汇处)与上升流有关: 渔场④海洋污染:扩大了 ,加快了⑤影响航海: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水循环【基础巩固】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据此完成1~3题。
1.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B.地下水C.湖泊水D.冰雪融水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百川东到海”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循环3.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是水循环环节中( )A.蒸发B.地表径流C.降水D.下渗解析:第1题,“黄河之水天上来”反映的是黄河水的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所以A项正确。
第2题,“百川东到海”反映通过径流把陆地水输送到海洋,属于海陆间循环,故A项正确。
第3题,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北方,是对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1.A 2.A 3.B4.打深井取水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水汽输送B.降水C.地下径流D.下渗解析:深井水属于地下水,打深井取水直接影响地下径流。
答案:C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a、b、c、d、e分别表示(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6.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④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第5题,读图,受太阳辐射的作用,海洋水经过蒸发(e)变为水汽,在高空通过水汽输送(a)到达陆地上空,经过大气降水到达陆地,陆地水一部分通过地表径流(b)回到海洋,一部分经下渗(c)形成地下水,然后通过地下径流(d)回到海洋,完成水循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河流水源补给形式: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2、水循环的类型:(1)海洋与陆地之间。
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4、水循环的环节(1)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2)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3)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5、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划分:(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低纬到高纬。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
水资源评价复习总结
水资源评价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应当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得以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水资源的基本特性:可再生性(水循环)不可替代性有限性(存在更替周期)多用途性(工业发电灌溉饮用)不均匀性(分布不均)利、害两重性(洪涝灾害)脆弱性(水易污染)3.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地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3)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大4.我国四大水问题水多水少水脏水浑5.水资源评价的定义,内容,步骤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推荐:水资源评价是指对水的来源、数量范围及其可依赖程度、水的质量等方面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
内容:(1)水资源区划;(2)水资源量的计算;(3)水质评价;(4)水资源供需分析;(5)水资源开发规划;(6)水资源系统分析;(7)水资源管理步骤:1. 背景与基础资料收集调查2. 水资源量的估算与评价3. 水资源质量评价4.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5. 水资源综合评价6. 对策分析6.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把区内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用相应的特征指标,通过划区进行分区概化,使分区单元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水利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水资源评价分区的主要原则:水系统一致,同一供水系统划在同一区内。
边界条件尽可能保持水系、流域的完整性。
供清楚,区域基本封闭,有一定的水文测验或调查资料可供计算和验证。
同一区内自然地理因素、水资源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和水利建设发展方向基本相同或相似。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
中国水资源评价分区:10个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江河为主体,并入其邻近单独入海或出境的河流各成一个一级区;80个二级区——一级区以下划分二级区,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214个三级区——在二级分区的基础上,考虑流域分区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原则;计算分区——各项资料成果的统计单元。
地表水资源
2.2 地表水资源2.2.1
2.2.2
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水体水量的多少依赖于三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因此研究地表水资源的形成过程即是研究降水过程、径流过程和蒸发过程,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能性和贡献量,降水的可利用量与降水的均匀程度密切相关。
a)
地面径流的形成
(4)干旱程度
量与该地区年降水量之比值。
2.2.3 地表水的水文特点2.2.4
补给、地下水补给。
(2)河流补给类型的转变
发生转变。
且直接的特点,但补给时间受降雨历时的限制明显,在降水较少的季节或年份,
2.2.5 地表水的可利用性性、环境影响评价等。
resources
②水质可利用性。
水文学重要知识概括
《水文学》重要知识概括第一章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6(水资源涵义)、8(水资源利用的三个方面)、9(水资源的特性)、14(水资源地区分布)、16(世界水问题)、18(解决问题之途径)、22(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25(中国水资源时间分布)、26——37(水资源条件与问题与评价)、38——58、61——69(福建水资源特点与问题)、70——75(福建水资源供需特点与问题)、78——81(对策分析)第二章自然界的水文循环2.1 水循环概述3(水循环的定义)、5(水循环5个基本环节)、8(水循环机理)、第三章地表水文特性与水的运动3.1 河流特征3(河流定义)、4(流域定义)、7(分水岭、分水线定义)、10(流域特征)、11(水系定义)、17——28(水系分类)、30——31(河流的长度)、33——34(河网密度)、35(河流的弯曲系数)、38(河道分类)3.2 河流水情要素1(水位定义)、3(水位的变化的多种因素)、7(历时定义)、19——24(流速)、32——38(流量)、41(水位与流量关系)3.3 河流水文统计1(水文现象性质)、12——17(期望公式与配线法)3.4 年径流量及其变化2——3(年径流量的影响因素)、5——13(正常年径流量计算额的三种情况)、13——17(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20——22(径流的年内变化)3.5 洪水与枯水2(洪水定义)、4(洪水影响因素)、5(洪水频率P或重现期T)、6——12(防洪设计标准)、13——18(设计洪水的计算)、20——22(枯水、枯水期及其影响因素)3.6 河流泥沙运动2(泥沙定义)、3(泥沙来源的主要影响因素)、7——9(泥沙的分类)、10——11(泥沙的表示方法)、13——16(泥沙的特性)、17——21(河道演变基本原理)3.7 湖泊、水库及其调蓄1(湖泊定义)、2(湖泊分类)、11——15(水库特征库容和特征水位)、第四章海洋水文概论4.1 潮汐2(潮汐定义)、4——7(潮汐类型)、8——12(潮汐成因与引潮力)、15——32(潮汐理论)、28——32(潮流)4.2 入海河口的水文特性1——3(潮流界与潮区界)、4——5(河口的分段)、9——13(河口的盐淡水混合)、14(河口区潮汐涨落过程)4.3 洋流1(洋流定义)、11——16(埃克曼漂流理论)、17——24(大洋环流)4.4 波浪1(波浪的定义)、4(波浪的分类)、9——15(微小振幅波理论的条件、公式、结果)第五章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1(地下水定义与重要性)、5——14(地下水系统的垂向结构)、15(地下水的分类)、18——19(与地表水之间的互补关系)、20——23(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26——27(地下水运动趋势和特点)29——34(地下水运动的达西定律)。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第3章_水的地质作用--地表水
1 地球上的水
50
3000 2000 1600 1200 800 600 400 200 50
400 200
800
1200
1 地球上的水
2 自然界的水2循环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构成 一个系统,该系统内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快慢及涉及层圈范围,分为水文 循环与地质循环。
淡水 2.5%
河湖水
咸水
冰冻\积雪
地下水
1 地球上的水
水的存在形式
水存在于:
江、河、湖、海、渠、库、塘等洼地
—地表水 水 圈
大气层
—大气水 大气圈
生物体内
—生物水 生物圈
地壳浅部(十几km,主要1~2km)
—地下水 岩石圈
矿物结晶格架
—地下水 岩石圈
岩浆源
—地下水 岩石圈
地幔带
—地下水 岩石圈
(2)河流阶地
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
(2)河流阶地
形成原因: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原来的河谷抬高,不再被 水淹没。
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可形成多级阶地。
(2)河流阶地
横向阶地 阶地延伸方向与河流方向垂直; 由于河流经过各种悬崖、陡坎,或经过各种软硬不同的岩石下切程度
不同而造成的。 纵向阶地 阶地延伸方向与河流方向平行; 是地壳上升运动与河流地质作用的结果。
3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
侵蚀作用
地表水对地面的洗刷作用、对沟谷及河谷的冲刷作用,均不断地使原有地面
遭到破坏。 • 后果:地面大量水土流失、冲沟发展,引起河谷斜坡滑塌、河岸坍塌等各种
不良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问题。
水资源的地下与地表分布
水资源的地下与地表分布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日益紧缺。
了解水资源的地下与地表分布情况对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的地下与地表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1.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地下水是藏在地下岩层中的水,通常分布在地下水埋藏层、含水层和地下水脉络中。
地下水储量巨大,是人类饮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来源。
地下水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状况会直接影响地下水的分布和质量。
例如,地下水在河流和湖泊周围的地下地层中分布较多,而沙漠地区的地下水储量则相对较少。
2. 地表水资源的分布地表水主要指江河湖泊等表面水体。
地表水资源的分布与气候、地形和降水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候湿润的地区,如亚热带和热带雨林地区,地表水丰富,河流湖泊众多。
而干旱地区和沙漠地带,地表水资源极为稀缺。
此外,地表水资源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工业、农业和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都对地表水的分布和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地表水可以补给地下水,而地下水也可以向地表水补给一部分水源。
这种相互关系使得地下水和地表水成为一个相互交换和影响的水循环系统。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自然地质运动等因素都会对这种关系产生影响。
严重的地下水过度开采和地表水污染将破坏水循环平衡,导致水资源的减少和恶化。
4.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地下水和地表水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在利用方面,我们应该加大水资源的调配和开发,提高农田水利和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同时,水资源的污染治理也十分重要。
严禁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加强污水处理和水质监测工作。
另外,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政策和法规也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水资源
从径流总量上看: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 世界第六。 从人均径流量看:加拿大最多,其次是巴西,而我国只 有世界平均的1/4左右.
二、世界水资源环境问题 • 1.淡水资源占地球水总储量比重很小 • 全世界总贮水量为14亿 km3,其中, 海洋总储水量为13.35亿 km3,占全 球总水量的96.54%;南极、北极和高 山地区冰川积雪的储水量约0.24亿 km3,占 1.74%;全球地下水约0.23亿 km3,占1.69%;存在于陆地河流、湖 泊、沼泽等地表水体中的水约50.6万 km3,占0.037%。
土壤水 沼泽水 大气水 河水 生物水 永冻土 底冰 湖泊淡 水
有限的
世界水资源分布
• 影响水资源分布的因素
–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 衡量水资源丰富程度的主要指标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河流水只占了世界淡水总储量的 0.006%, 远小于湖泊水储量, 为何还是 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作为指标?
世界各大洲径流资源
1.淡水资源占地球水总储量比重很小 • 其中,全球淡水总和仅占总水量的 2.53%,这些淡水中的绝大多数(约 87.2%)又以固态形式分布在南北两 极的冰川中,剩下仅有约13%以地 表水、地下水及大气水等形式存在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由此可 见,水资源是非常有限而又极为宝 贵的自然资源。
2.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第三章 水资源
(一)天然水资源 1.地球上水的总量——14亿KM3 地 球 上 的 水 (% )
海水 淡水 淡 水 的 分 配 (% ) 冰盖、冰川 地 下 水 、土 壤 水 、沼泽 湖泊、河流 大气 6 8 .9 3 0 .7 0 .3 0 0 .0 4 9 7 .5 2 .5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思考题答案 第三章
第3章水资源量评价1、决定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降水、径流和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
2、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1)岩石的空隙性;(2)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3)具有储水与给水功能的含水层。
3、地下水的分类?各类地下水的定义及其特点?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1)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水量受季节影响特别显著。
(2)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潜水面之上一般无稳定的隔水层,具有自由水面;由潜水位较高处向潜水位较低处流动;潜水通过包气带与地表相连通;潜水的水位、流量和化学成分都随着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水量较丰富,水体易受污染和蒸发影响。
)(3)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有稳定的隔水顶板存在,没有自由水面,水体承受静水压力。
地下水按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孔隙水:疏松岩石孔隙中的水。
孔隙水呈层状分布,空间上连续均匀,含水系统内部水力联系良好。
(2)裂隙水:赋存于坚硬、半坚硬基岩裂隙中的重力水。
裂隙水分布不均匀,水力联系不好。
(3)岩溶水:赋存于岩溶空隙中的水。
水量丰富而分布极不均匀。
4、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的内容?(1)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2)主要河流年径流量计算;(3)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4)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5)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6)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分析。
5、如何推求某一频率下的设计年径流量?1)有实测资料情况下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①分析实测资料有无代表性,对少于20年的短系列必须加以延展(可采用相关分析法);②计算经验频率,绘制经验频率曲线;③计算径流量均值及C v和C s;④用适线法确定理论频率曲线;⑤推求不同设计频率的年径流量。
适线时注意P>50%部分与经验频率点据的符合情况。
2)缺乏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可借助频率曲线来估算设计年径流量。
新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类型4.过程: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5.水循环类型的判定(1)一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2)二看发生的领域:海陆间循环的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两种水循环则只包括陆地或海洋。
陆地上外流区内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3)三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环节。
(4)四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时间)分配不均,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不均,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水量的全球动态平衡。
小提醒: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2.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1)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水资源评价(第三章)详解
东北地区山地——<0.5以下, 松辽平原和三江平原——0.8以上; 黄河流域——0.6以下, 内陆河流域,山区的Cv——0.2~0.5之间,盆地——0.6~0.8, 高原西部——>1.0,最大可达 l.2以上。 (3)年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关键取决于河川径流的补给来源和变化规律.
Re = u ⋅ d < 1 ~ 10 r
式中 u——地下水实际流速,m/d; d——孔隙的直径,m; γ——地下水的运动粘滞系数,m2/d
(2)非线性渗透定律
当地下水在岩石的大孔隙、大裂隙、大溶洞中及取水构 筑物附近流动时,不仅雷诺数大于10,而且常常呈紊流状态。 紊流运动的规律是水流的渗透速度与水力坡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这称为哲才公式,表示式为:
(二)径流
1.河流径流的补给 河流径流的水情和年内分配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
(1)雨水补给 雨水补给是指降水以雨水形式降落。
(2)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河道的水量约占年径流总量的25%~
30%。
(3)冰川、融雪水补给 平均年径流量约50km3,约占全国年径流量的 1.9%
2.径流的时空分布
(1)径流的区域分布 (2)径流量的动态变化 降水补给的河流>冰川、融雪 、降水混合补给的河流>地下水补给的河 流Cv值。
一、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与类型
因此,在讨论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时, 重点讨论构成地表水资源的河流资源的形成 与分布问题。
降水、径流和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 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制约着 区域水资源数量的多寡和可利用量。
一、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与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径流深系列,乘以评价区域与代表流域多年平均年径
流深的比值,再乘以评价区域面积得逐年年径流量,
再算数平均。
(二)区域不同频率年径流量计算
用代表站法求得的评价区域逐年径流量构成区域的年
径流系列,在此基础上进行频率分析计算。
第五节 区域地表水资源分析计算
二、等值线法 在区域面积不大并且缺乏实测径流资料的情况下,可 以借用包括该区在内的较大面积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及 年径流变差系数等值线计算区域多年平均及不同频率 的年径流量。 (1)在本区域范围内,用求积仪分别量算相邻两条等 值线间的面积fi。 (2)计算相应于fi的平均年径流量Ri (3)依据公式:
R1 f 1 R 2 f 2 Rn fn R F
计算径流深后,再乘以区域面积即为多年平均径流量。
第五节 区域地表水资源分析计算
三、年降雨径流相关法
选择评价区域内具有实测降水径流资料的代表站,逐
年统计代表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和年径流深,建立降雨 径流相关关系。若评价区域气候、下垫面情况与代表
主要站、一般站、参考站
第四节 河川径流量的分析
2、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的绘制
原则
(1)注重成因分析 (2)分析下垫面条件的影响(主要站和一般站) (3)考虑径流深等值线平面上和垂直方向上的水量平衡
(4)掌握绘图技巧(先绘主线,再绘趋势,最后 Nhomakorabea其他 线条)
在缺乏实测径流资料的情况下,或者区域产水、汇流条
的基础上进行
第六节 出境和入境水量计算
多年平均及不同频率年入境、出境水量的计算
不同区域过境河流的分布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有时只 有一条河流过境,有时则有几条河流同时过境;过境 的河流的水文测站有可能位于区域不同位置上。
(一)代表站法
当区域内只有一条河流过境时,若其入境(或出境)
处恰有径流资料年限较长且具有足够精度的代表站,
站流域相似,则可由评价区域逐年实测的区域平均年
降水量查代表站的降雨径流关系求得评价区域逐年径 流量,组成径流系列,对该系列进行频率计算,得到 不同频率的区域年径流量。
第六节 出境和入境水量计算
入境水量:天然河流经区域边界流入区内的河川径流量 出境水量:天然河流经区域边界流出区域的河川径流量 入境水量 ≠ 出境水量 本区的出境水量又成为下游区域的入境水量 入境与出境水量的计算,必须在实测径流资料已经还原
第四节 河川径流量的分析
(3)枯水期径流量百分率 分别选取不同月份时段:3~5、5 ~6、9 ~10、 11 ~4,用上述方法绘制相应时段径流量占年径流量 的百分率等值线图。 2、不同频率年径流年内分配的计算 在水资源评价中,一般采用典型年的年内分配作为不 同频率年径流年内分配过程。 (1)典型年选择 接近:典型年的年径流量与某一频率年径流量接近 不利:典型年的年内分配要不利于用水部门的用水要 求和径流调节。 (2)年内分配过程计算:同倍比或同频率缩放法
第七节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三)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W地表=W地表水资源量-W河道内需水量外包-W洪水弃水-W跨流域调水
第四节 河川径流量的分析
(二)径流的年际变化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通常用年径流变差系数Cv和实测
(还原)最大与最小年径流量之比来反映。
我国中等流域面积年径流量Cv值的分布大体是:江淮
丘陵、秦岭一线以南在0.5以下;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 为0.6 ~0.8;华北平原达1.0左右;东北地区山地和内
陆河流域山地在0.5以下,平原盆地在0.8以上。
于操作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扣损法。
第七节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扣损法是计算地表水可利用量较传统的方法,即以流
域总的地表水资源量为基础,扣除河道内生态需水量、 生产需水量、跨流域调水量以及汛期不可利用的洪水 量,得到整个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第七节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一)河道内总需水量 河道内总需水量包括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河道内 生产需水量。其中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有:维 持河道基本功能需水量、通河湖泊湿地需水量和河口 生态环境需水量。河道内生产需水量主要包括航运、 水利发电、旅游、水产养殖等部门的用水。
该站多年平均及不同频率的年径流量即为计算区域相 应的入境水量。
第六节 出境和入境水量计算
在大多数情况下,代表站并不恰好处于区域边界上。如某区
域入境代表站位于区内,其集水面积与本区面积有一部分重
复,这时需先计算重复面积上的逐年产水量,然后从代表站
对应年份的水两种予以扣除。
(二)水量平衡法
W下=W上+W支-W蒸发-W渗漏+W地下-W引、提+W回归±ΔW槽蓄
第四节 河川径流量的分析
一、年径流量的频率分析
选定评价区域内资料质量好、观测系列长的水文站作
为代表站,对其径流资料进行还原计算和插补延展, 并进行“三性”检查,选定代表期在此基础上对年径
流量进行频率分析。
年径流频率分析时经验频率应采用数学期望公式计算,
频率曲线线型一般采用皮尔逊Ⅲ型,其统计参数采用
年径流多年变化周期分析可采用差积分析、方差分析、
累积平均过程线分析和滑动平均值过程线分析等方法。
第四节 河川径流量的分析
三、年径流的空间分布
年径流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同
时也受下垫面(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坡度,土壤 水分,地下水埋深,岩性等)的影响,最好的描述是 用年径流深或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来反映,用 年径流的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反映年径流年际变化空 间规律。 (一)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及年径流变差系数等值线图 1、代表站的选择
Fp Wp Wd Fd
第五节 区域地表水资源分析计算
当区域内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代表站时
Fp1 Fp 2 Fpn Wd 1 Wd 2 Wdn (加权) (1) Wp Fd 1 Fd 2 Fdn
(2) Wp
Fp (Wd 1 Wd 2 Wdn)(算术) Fd 1 Fd 2 Fdn
第四节 河川径流量的分析
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合理性分析
从年径流与年降水地区分布的一致性来分析 从年径流与流域平均高程的关系来分析 平面上的水量平衡检查 垂直方向上的水量平衡检查
E ( P R) E PR
与以往绘制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相互对照检查
第四节 河川径流量的分析
第四节 河川径流量的分析
年径流变差系数等值线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
检查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否符合一般
规律——年径流深越大,变差系数越小
检查年径流、年降水、年陆地蒸发量变差系数是否合
理——Cv径流>Cv降雨>Cv蒸发
第五节 区域地表水资源分析计算
国民经济的发展常以行政区域为单元,故水资源评价也
4、年径流变差系数等值线图的绘制及合理性分析
年径流变差系数的大小及其地区分布于年降水量、年
径流深、年径流系数和集水面积的大小紧密相关,故 应把代表站按适线法确定的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分 别标注于各流域形心处,再参照年降水量变差系数、 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和年径流系数等值线的趋势,框绘
年径流变差系数等值线。
(1)多年平均月径流过程 月径流量多年平均值/多年平均径流量=月份年内分配 相对值
第四节 河川径流量的分析
(2)连续最大四个月径流量百分率 月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中选出连续最大四个月径流量, 推求其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百分率,将其数值连同 出现月份都标注在流域形心处,绘制多年平均连续最 大四个月径流量站年径流量的百分率等值线图,并按 出现月份分区,尽量使同一分区内出现月份相同。
当评价区域与代表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过大时
Fp Pp Wd (1)用降水量修正: Wp Fd Pd
Fp Rp Wd (2)用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修正:Wp Fd Rd
第五节 区域地表水资源分析计算
当评价区域内实测年降水、年径流资料都很缺乏时可
直接借用与该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相似的代表流域的年
第七节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二)汛期难以控制利用洪水 指在可预见时期内,不能被工程措施控制利用的汛期 洪水量。汛期难以控制利用的洪水量是根据流域最下 游控制节点以上的调蓄能力和耗用程度综合分析计算 出的水量。将流域控制站汛期的天然径流量减去流域 能够调蓄和耗用的最大水量,剩余的水量即为汛期难 以控制利用的下泄洪水量。
均值,变差系数Cv和偏态系数Cs表示。统计参数可采 用矩法等方法初估,用适线法调整确定。
第四节 河川径流量的分析
二、径流的时程分配 (一)径流的年内分配 对于不同地区或不同流域,即使年径流量相差不大,如
果其年内分配形式不同,对水资源开发工程规模的选
定、工农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等带来的影响也不同。
1、正常年径流年内分配的计算
第七节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水利部《水资源调查评价培训教材》给出了较规范的
定义: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
境和其他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
措施,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
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二、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估算,目前尚无概念明确、易
W下、 W上—上、下断面的年水量; W支—年区间加入水量
W蒸发—河道水面蒸发量; W渗漏—河道渗漏量; W地下—地下
水补给量
第七节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一、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区域水资源总量的一部分,同水资
源的概念一样,目前仍然没有形成很统一的结论。综 合对比国内外对水资源可利用量概念的探讨,基本上 包括了:社会与经济条件,生态环境需水量,工程措 施,洪水,水权和回归水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