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目标: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理解科学是什么。
3.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 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4.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3.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4.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本单元的内容:1.科学是---2.做一位小科学家1、我们都是科学家教学目标:1. 知道科学包括过程和结果。
2. 意识到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3. 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4. 了解科学的作用。
教学内容:1. 教会学生知道科学是什么。
2. 了解科学家工作的四个步骤。
3. 了解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现象。
教学重点: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科学家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1. 同学们以前学习过科学这门课程吗?2. 生回答(没有)。
3. 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4. 生回答。
5.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进行点评。
二、教学新课:1. 新的学期我们来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第2页上面的插图,帮助他们打开思路。
大家在一起边看边说,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
2. 问一问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科学的问题,要求举例。
3.“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引出学生更多的亲身经历。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教案
××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科学(学科)教学计划制定者:1.科学是……【教学目标】1.感悟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想知道卫生么,爱提问。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教学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水彩笔、白纸、铅笔、硬纸板。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科学”。
今天我们学习科学是什么?(板书课题)二、了解科学是什么1.师问:当你听到“科学”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翻开教科书开阔一下视野。
)2.同学们知道科学上的事真不少,你知道这些科学家吗?这位科学家是谁?他发明了什么?这位呢?请听,视屏中讲的是哪位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在干什么?这些科学家又在干什么呢?3.小结:刚才大家说的、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科学家在搞科学研究,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4.(提示学生看教科书的图)你是否有过下面类似的经历?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经历,但在经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学生交流)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5.师:好奇心想让我们能懂许多事情,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经历十分相似。
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请带着这些问题听科学家工作的故事。
6.阅读故事: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听科学家工作的故事,了解故事梗概。
听完故事,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问题:①故事讲的是哪位科学家?②他有什么发现?③他是怎样发现的?④他的发现对人类的健康有什么作用?(2)小组交流后汇报情况。
(3)各小组交流的非常好,哪位同学为大家讲述一遍琴纳和牛痘的故事?学生复述故事。
三、理解科学是什么1.刚才我们知道了琴纳治疗天花这种疾病的科学探究过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电影的制作原理?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1 提出问题之“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2 收集证据之“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5 结论与拓展之“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1 想知道,爱提问。
1.5 愿意合作与交流。
2.1 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2.2 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2.能够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2.找出几个物体平衡的方法。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针对吹泡泡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吹出又大又好的泡泡。
2、能从吹泡泡中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知识和技能:1、知道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二、教学准备:肥皂水、洗涤剂、甘油等配制吹泡泡的液体,塑料吸管,铅丝或铁丝。
三、教学过程:一、揭题:“科学是……”二、新课1、教师提问:当你听到“科学”一词时,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或画下来,并作说明。
(学生写或画,教师巡视)2、学生把写的或画的“科学”向全班作说明。
3、阅读给小朋友的一封信。
4、看爱因斯坦的图,并读他的名言。
(1)有谁知道爱因斯坦的故事?(2)他有什么功绩?5、看书本上第2、3页的卡通画。
(1)他们在做什么?(2)这幅画中哪里有科学?(3)你认为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有科学?6、阅读并观察书本第3页上半页的内容。
(1)让学生自己说出内容。
(2)有谁知道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三、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吹泡泡。
(1)比一比谁吹的泡泡最大。
(2)想一想为什么别人吹的大?(3)在吹泡泡的过程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提供材料,学生游戏,并且观察提问)2、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课题一.1科学是……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重点难点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学法指导课前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上册由《我们都就是科学家》、《我眼里得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就是什么做得》、与《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以观察活动为基本结构与呈现方式,重视构建良好得活动结构,而且贴近儿童生活,适应学习主体得发展需求。
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得培养。
为了发展学生得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得重视。
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得亲身经历与体验。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寻找有生命得物体,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得有生命物体得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得物体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类,知道生物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基本特征。
2、过对植物得观察、分类,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得六大器官,了解植物得多样性,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物体所具有得基本特征;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动物得观察以及对它们之间得比较,认识动物得一般特征。
3、通过对人得观察,与植物、动物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与相同之处,从而进一步理解生物得特征,完成现阶段对“生物”这一大概念得认识。
并以活动经历与体验得形式进行爱护动植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得教育。
4、能有顺序、有目得、仔细地观察。
运用瞧、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并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与呈现观察结果。
与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5、能从多角度认识水得重要作用,理解水就是生命之源得真正含义;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6、在观察、研究得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她人得意见,敢于提出不同得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同时通过对水得观察,保持与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得欲望。
7、通过对身边常见得纸得观察研究,能不断发现与提出关于纸得相关研究问题。
经历对一张纸得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得观察描述得活动过程。
能用对比试验得方法观察比较纸得性能,初步感知物体得性能与用途之间得相互关系。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课题: 1 科学是... ...课程标准: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 理解科学是什么。
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教学目的: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 想知道,爱提问。
3 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喜欢上科学课。
●知道什么是“科学”。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能说出什么是科学。
层次2:学生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层次3:学生能将我们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探究能力:层次1: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层次2: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但不会积极寻找原因。
层次3: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初步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材料: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
教学步骤2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1.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2.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初步体验探究。
●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
●学习用多种形式交流收集的资料。
●体验活动有效开展,树立起做科学家的信心。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科学是什么。
层次2知道科学是什么,但不能将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相联系。
层次3: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探究能力: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家的满足感。
层次1:学生不能从找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
层次2:学生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但不能与发明创造相系。
层次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材料:三角形、拱形硬纸片,晒衣夹子若干,铅笔(削好带尖的)或雪糕棒、一段金属丝(要柔软一点的,用手就能缠绕的)圆规、曲别针、各种颜色的卡纸(硬纸板)、剪刀。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科学是…… 2、做一名小科学家、科学是……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难点知道科学是什么。
对科学课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第二、三课时一、讲新课1、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二、全课总结: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1《科学是……》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1《科学是……》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1《科学是……》是本册教材的起始篇,主要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定义、特点和探究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科学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的定义、科学的特点、探究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对科学的认知还相对较浅薄。
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关于科学的知识和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建立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三.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了解探究方法,能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3.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四. 教学重难点1.科学的特点;2.探究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存在,激发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科学实验视频、图片等;2.实验材料:植物、动物、矿物等标本,实验器材等;3.教学卡片:科学的定义、特点等;4.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如植物、动物、矿物等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我们周围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我们通过观察、研究它们,就可以了解自然的奥秘。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观察和研究呢?这就需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科学了。
”呈现(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如:“科学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以揭示事物规律的一门学问。
科学具有客观性、严谨性、系统性、可重复性等特点。
”2.教师展示实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迁徙等。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1科学是……A.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B.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C.教学准备“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D.教学时间:第一课时E.教学活动过程(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2、生回答。
(好!)(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提)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
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3、生回答。
(颜色、形状、大小、弹性)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P><P>(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
(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四)扩展1、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初步的观察和体验,但缺乏系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我们都是科学家》《动物》《植物》和《固体和液体》。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认识自然世界,培养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固体和液体的特征。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和实践。
4.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5. 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动植物、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帮助学生认识常见动植物、固体和液体的显著特征。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难点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科学探究实验。
理解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如生物的共同特征、物质的状态变化等。
培养学生用科学语言准确表达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活动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如故事、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
3. 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4.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5.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进度安排(一)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3 课时)1. 科学是……介绍科学的定义和范畴,通过讨论和举例让学生理解科学是什么。
【精选】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2.看教科书上第三页的图,联系自己的生活,当我遇到这些经历时我,我也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小结: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3.我们都是科学家教科书第四页讲述《琴纳和牛痘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挤牛奶的女工不得天花”,“琴纳到奶牛厂去实地考察,发现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就是牛痘,女工和牛都患过牛痘。
”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的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给男孩接种牛痘,又接种天花,男孩安然无恙实验成功了。
小结: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4.展示搜集到的科学家资料,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开展研究的,《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袁农平与杂交水稻》、《贝尔与电话》、《莱特兄弟与飞机》、《罗杰特与电影》。
在研究活动中有共同的地方: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5.理解科学是什么。
一起动手做一做,教科书第六页活动。
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在1824年,英国罗杰特也玩过类似的活动,可他不是玩了就算了,而是对这一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
后来这一解释被人们普遍接受,电影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小组指派学生一幅图一幅图地讲自己看到的。
学生小组内讲述,完成后全班展示。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动手。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去探究许多事物。
用科学家的故事说明科学的产生。
拓展知识,了解更多的科学家的科学故事。
通过活动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苏教版
第一单元我们差不多上科学家
系。
2.看教科书上第三页的图,联系自己的生活,当我遇到这些经历时我,我也会问这是什么缘故呢?
小结: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明白什么缘故会是如此、那样的。
我们这些经历事实上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3.我们差不多上科学家
教科书第四页讲述《琴纳和牛痘的故事》,我们能够明白琴纳是个善于观看和摸索的大夫。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觉?“挤牛奶的女工不得天花”,“琴纳到奶牛厂去实地考察,发觉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确实是牛痘,女工和牛都患过牛痘。
”正因为有了那个新发觉,他想到并提出了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的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给男孩接种牛痘,又接种天花,男孩安稳无恙实验成功了。
小结:提出问题—查找可能的缘故—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4.展现搜集到的科学家资料,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开展研究的,《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袁农平与杂交水稻》、《贝尔与》、《莱特兄弟与飞机》、《罗杰特与电影》。
在研究活动中有共同的地点:提出问题-作出推测-查找证据-得出结论。
5.明白得科学是什么。
一起动手做一做,教科书第六页活动。
学生边做边观看,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觉,明白这是如何回事吗?
(在1824年,英国罗杰特也玩过类似的活动,可他不是玩了就罢了,而是对这一现象作学生小组内讲述,完成
后全班展现。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
的资料。
学生动手。
拓展知识,了解更多
的科学家的科学故
事。
通过活动明白其中
的科学道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五单元:提出问题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放科学课程,进一步改进评价激励机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从"理"和"行"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认识科学,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经历科学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在理性上知道什么是科学,在感性上感悟科学.本单元第一部分侧重于理,第二部分侧重于行.第一部分从理性上引导学生懂得科学的外延,打破科学的神秘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觉到科学其实并不遥远,科学就在他们身边.要让学生在接触这门课之初就能初步感知科学是什么,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为后续整套教材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始一个科学探究的良好发端.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的外延,从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动手实践到得出结论,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也能做科学".《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按总分总的思路,先从总体上引导学生建立生物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特点,最后再对生物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加以理解.本单元涉及到的科学概念以层级形式分布在各课中,生物基本特征的认识是一级概念,只停留在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几个方面.二级概念主要是认识具体动物.本单元还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培养,主要是观察,交流等基础过程技能的培养.通过语言,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观察,怎样通过观察获得证据,促进学生基础过程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在活动中感受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其热爱生命的情感.在最后部分中,还渗透了中科院著名科学家张光鉴研究员创建的科学教育理论——相似理论,就是在两个相差甚远的事物间找相同,在两个极其相近的事物间找不同;通过找不同,找相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思维能力.《生命之源——水》单元选择水的话题,作为研究地球与宇宙版块中"地球物质之二——水"的切入点,站在生命的高度,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水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水是生命之源,应该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本单元由四部分构成:生命离不开水,观察水,神奇的水和地球上的水.本单元内容与以往"水"内容相比,不再以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追求科学知识体系的严密性能够,完整性,逻辑性,而是突出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水,将有关水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下,时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教育所带来的魅力.要从生命的角度认识水.《它们是什么做的》单元是关于材料的性质,用途,以及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本单元首先将一级研究主题立为首课,通过观察教室内各种物品的材料,使学生意识到物品是由不同材料做成的,按来源可将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种.接下来的四个次级主题分别构成并列平行的四课,分别选了常见的纸,纺织材料,金属和塑料,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常见材料的特点.本单元从题材看,很适合对学生进行STS教育,在《纸》的研究中,渗透保护纸的原材料——木材资源的教育;在《纺织材料》中让学生对未来的服装进行大胆设计;在《金属》一课中,让学生综合考虑材料的多种性能,进行有关物品的饿选材设计;在《塑料》一课中,让学生思考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问题》单元从为科学探究做好起点工作的立场出发,安排了两个研究主题,即学习怎样多提科学问题和学习怎样提好的,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依主题分课,即构成呈递进关系的两课: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教师可能将面对学生"海提"的局面,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提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三学生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三(1),三(2)班的小朋友,纪律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养成.各班男女比例都是男生多于女生.男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课堂反应都明显高于,优于女生.2,已有知识,经验: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平时注意对各类事物的观察,表现出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但课外书阅读贫乏,无法建立起必要的学习联系;部分学生对大自然,对科学陌然,无法适应.3,儿童心理分析: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科学学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科学学习强大内驱力和学习动力.四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感受和体验科学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2,知道收集证据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珍爱动植物的生命,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3,能清晰表述自己的问题,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知道在探究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懂得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5,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够想出一定的办法研究问题.六教学措施: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科学理论的学习,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和教法学法.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角色扮演实验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种植饲养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科学欣赏八主要导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暗示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科学是……
A.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B.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C.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D.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E.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
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
2、生回答。
(好!)
(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
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
(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提)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
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
3、生回答。
(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
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
(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
(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四)扩展
1、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2、学生准备。
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
一般而言,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知识的获取;二是科学技能的掌握;三是有关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如下:(1)目标的双重性;(2)活动的过程性;(3)方法的针对性;(4)工具的有效性;(5)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7)结论的开放性。
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方案:从亲近自然、靠近自然出发,以学生身边的科学问题着手,选择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有意识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精心提供材料,创设一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吸引过来、调动起来的氛围,引导学生从真实材料中发现问题,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运用经验大胆推想,通过观察进行研究,在推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找出规律,从事实中得出结论。
只有通过实验证明了的假设,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
通过观看录像,纠正一些认识,改进一些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师与生的讨论、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交流,是真正提升学生认识的重要举措,运大家之脑,动大家之手,集大家之智慧,得出的结论才更为可靠,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