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插叙倒叙与补叙
写作文有哪几个顺序叙述
![写作文有哪几个顺序叙述](https://img.taocdn.com/s3/m/aa13ce1ff705cc17542709a7.png)
写作文有哪几个顺序叙述记叙的顺序写记叙文,要有个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只有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
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
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我们读过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
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b5952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7.png)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语文梦工场2019-07-10 08:09:13写记叙文,要有个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一)顺叙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叙又称直叙或正叙。
采用这种方法,文章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情节的推进呈现明显的单一线索,环环相扣,没有安排刻意的曲折和暗线。
即便是故事最后,老画家死于肺炎,欧·亨利也没有故作神秘,而是让两个生者直接面对这个事实,故事戛然而止。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我与地坛》(节选),散文的前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一是写地坛,一是写母爱,相对独立,各自成篇,但实际上二者互为说明,互为映照,都是在描写母亲的伟大。
前者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地坛——大地母亲的伟大,后者是用写实的笔触再现生身母亲的伟大,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象征类比意义的浑然整体。
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
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二)倒叙1.倒叙的定义在修辞学上,原本应该顺着这么说,但为了某种需要,却故意将其倒过来说,称为倒装。
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就远比顺着文法规律而描述的“瞧去,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嫩嫩的绿绿的小草”鲜活太多了。
叙述方法
![叙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47727f9b89680202d82573.png)
课程内容
3,插叙: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需要暂时中断 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相关内容的叙 述。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 实,丰富人物形象。
课程内容
4,补叙: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 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代。
课程内容
1、叙述方法定义: 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
2、叙述方法分类: 顺叙、倒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 的方法。
作用: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结构完整。
课程内容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片段提到前面来写, 然后在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课程内容
5,平叙: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 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先叙述一件在叙 述另一件。
作用: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有条不紊。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附:实题演练)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附:实题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5e509ddf9b6648d7c0c74639.png)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附:实题演练)一、定义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二、种类1.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3.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4.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5.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6.分叙,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三、特点1.顺叙法: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2.倒叙法: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3.插叙法: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4.补叙法: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记叙文的顺序有哪些及作用
![记叙文的顺序有哪些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e3891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70.png)
记叙文的顺序有哪些及作用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记叙文写作,下面由小编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记叙文的顺序有哪些及作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特点】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作用】丰富内容,深化主旨,曲折有致。
【特点】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分清记叙顺序
![分清记叙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856ec49251e79b8968022626.png)
阅读技巧三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效果
一、要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不是字词的随意堆砌,而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
”记叙文大多采用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行文的,主要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四种类型。
二、格式
1.顺叙:即按时间或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其作用是:叙述
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
其作用是:
造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
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述时暂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其作
用是: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就是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其
作用是:补充交代故事情节,让情节更完整,让人不会产
生疑问。
三、方法
1.提取标志性词语法。
尤其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行文的文章,
在文中都会出现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抓住这些词语,就可
以判断出文章采用的叙述顺序。
2.辨析开篇段落法。
文章采用的写作顺序,在开篇的段落都
会有所暗示,这类方法对于倒叙的文章尤为适用。
3.抓住关键段落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插叙和补叙的文章,因
为插叙和补叙的段落一般都会独立成段,与其他段落有较大的区别。
插叙、补叙、倒叙、顺叙的应用
![插叙、补叙、倒叙、顺叙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3d91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f.png)
在写作中,插叙、补叙、倒叙和顺叙是常见的叙事手法。
它们在不同的情境下,能够有效地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使读者对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更丰富的体验。
下面我将围绕这四种叙事方式展开讨论,并从简到繁地探讨它们在写作中的应用。
1. 顺叙顺叙是最为常见并直接的叙事方式,也是最容易被读者理解的方式。
在顺叙叙事中,事件按照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先发生的事件排在前面,后发生的事件随之叙述。
这种叙事方式能够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易于理解和接受。
一篇文章从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他的生活历程和成长过程。
2. 倒叙相较于顺叙,倒叙则是一种颠倒时间顺序的叙事方式。
在倒叙叙事中,作者先叙述发生在较晚时间的事件,再逐渐揭示发生在早些时间的事件。
这种叙事方式常常能够给读者以更多的悬念和回味,同时也能够使故事更具有层次感。
在一部小说中,作者可以选择从主人公的最终归宿开始叙述,再逐渐回溯到他的成长经历和内心独白。
3. 插叙插叙是一种在叙述过程中穿插其他事件或情节的叙事方式。
这种方式常常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为故事增添更为丰富的背景和细节。
在一篇文章中,作者可以适当插入主人公的回忆、感悟或幻想,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多维和深入。
4. 补叙补叙是在叙述过程中对遗漏的事件进行追溯和补充的叙事方式。
这种方式常常用于揭示角色的过去经历或者为当前情节增加更多的铺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发展。
在一部小说中,作者可以给出主人公过去的某段经历,来解释他现在的某种行为或态度。
综合以上四种叙事方式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在实际写作中常常会穿插运用。
在写作时,作者可以根据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情感表达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叙事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
通过深入地理解和巧妙地操控这些叙事方式,作者能够为读者呈现出更加丰富、生动和引人入胜的作品。
我个人认为,插叙、补叙、倒叙和顺叙这四种叙事方式在写作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写作文一般有什么顺序
![写作文一般有什么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b3cee2e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2.png)
写作文一般有什么顺序一、记叙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也叫事情发展顺序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再接着原线继续叙述.)如:《羚羊木雕》二、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常采用这种顺序.游览顺序是空间顺序的一种.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逻辑:思维的规律)常见的逻辑顺序有:①从主到次:《中国石拱桥》第9段成就原因②从简单到复杂:《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③从概括到具体:《中国石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④从整体到局部:《苏州园林》全文结构⑤从现象到本质:《恐龙无处不在》南极化石—大陆漂移⑥从结果到原因:《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行星撞击除此之外还有:从特点到用途、从一般到特殊,从原因到结果等等.总之,只要明确了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是逻辑顺序.三、论证顺序.1、时间上从古至今;2、范围上由中及外;3、论证力度上由小到大(真实、具体、权威,有说服力的论据更有论证力度)拓展资料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的。
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
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进行说明,比如写生物以繁殖生长过程为序,写事物以形成演变过程为序等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的。
表明形状和结构的实物说明文常采用这种顺序。
—就是按实物的空间边线或形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根据情况有效率精心安排。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往往使用这种顺序。
通常按由深人浅、由易到难、由具体内容至抽象化、由直观至繁杂、由主要至次要的顺序展开表明。
5复句关系及其关联词识别与作用6记叙顺序
![5复句关系及其关联词识别与作用6记叙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500ad05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2.png)
5复句关系及其关联词识别与作用6记叙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分叙,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插叙与补叙
![插叙与补叙](https://img.taocdn.com/s3/m/e2ed0ea77f1922791788e870.png)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在于:插叙插入 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 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 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 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此外, 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 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插叙的概念:
在顺序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 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 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 交待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 凭顺序难以交待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 章更充实、更周密、更紧凑。
记叙顺序及作用
--插叙和补叙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 叙、分叙五种。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 后次序来叙述。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 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 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 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 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 来的内容。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 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 充交代。分叙,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 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在沧州遇到的李小二,插叙在东京时得 到林冲的照顾情节。
补叙的概念:
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 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 现漏洞,令人不解。
详细地说,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 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 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 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 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插叙的作用:
(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2) 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3) 使文章脉络清晰。 (4) 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 (5) 突出主题。
五种常见叙述方式
![五种常见叙述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bf1e3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8.png)
五种常见叙述方式为:顺叙、倒叙、插叙、平叙以及补叙。
一、顺叙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进程,人物活动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未进行叙述。
二、倒叙
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是先把叙述事件的结局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突出片断提到前边来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展开叙述,传统上称为“倒插笔”。
三、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过程中,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插入相关的事情或必要的解说。
插叙结束后,仍回到叙述主线上来。
插叙的内容可以是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可以是对某些情况的诠释说明,还可以是对人物,事件,背景的介绍。
插叙补充丰富了人物,事件及背景,使文章内容得以充实,叙述曲折,形成断续变化,使行文错落有致。
四、平叙
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五、补叙
在叙述过程中对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况作必要的补充,交待。
它的作用在于对前文所设伏笔作出回应,或对前文中有意留下的接榫处予以弥合。
补叙,可以使内容完整充实,情节结构完善,使记叙周严,不留破绽。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区别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f22b4d2b4daa58da0114afa.png)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区别
考试中常见的记叙顺序有这几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一、顺叙。
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一件事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
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缺点:容易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呆板,平淡,缺乏新鲜感。
二、倒叙。
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局,或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①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②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作用):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使用倒叙应注意顺叙与倒叙之间的衔接。
倒叙是顺叙中某个部分提前,倒叙之后还要转为顺叙。
所以,“倒”与“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使用倒叙既要做到过渡自然,又要把倒叙的起止点交代清楚。
三、插叙。
中断对主要事件的叙述而插入另一段相关事实的叙述,就是插叙。
插入的相关内容完毕后,一般还要回到原来中断的地方继续叙述下去。
插叙的作用有:
1、对某事的原因作补充交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使文章结构曲折有致,叙事集中。
3、丰富人物形象。
4、通过对比、烘托,突出主题。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2bc26176a20029bc642d58.png)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
一、记叙文写作顺序
记叙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这些记叙顺序的作用是: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
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
(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
(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
(3)使文章脉络清晰。
(4)结构紧凑。
插叙一般不作为文章中心。
补叙: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分叙(平叙):分叙法是指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也叫平叙法。
二、记叙文写作方法
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
时间:用自然景物或者天气表示时间
地点:写写地点周围的景物
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起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经过:怎样做这件事情。
把完整的经过拆分为相关的几件小事,并把小事写详细。
结果:本身结果,作者感受。
记叙文顺序
![记叙文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a4cf36697e21af45b307a88c.png)
那么,什么时候用顺叙,什么时候用倒叙,又什么时候用插叙?这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总的前提是服务于文章的立意,服务于文章结构的完整和条理性,服务于文章的生动,能使文章引人入胜。以下的看法可供同学们参考:
如果让读者重视事情的过程,往往用倒叙,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重点是歌颂周总理,不是作者的衬衫现在怎么样,所以用了倒叙写法。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例如《散步》、《金黄的大斗笠》、《我儿子一家》。
(2)倒叙。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的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一般说来,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例如《背影》、《父子情》就运用了倒叙。
起风了,我不住地哆嗦,真该死,晚上怎么这么冷呀,我赶紧跑起来,希望能增加热量,结果没跑几步,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风越刮越大,我忙找了个旮旯躲进去,把头缩进大衣里,不知是饿的还是累的,我竟蹲着睡着了。不一会儿,被恶梦惊醒,便再也不想睡了。衣服外面寒风刺骨,肚皮里面饥肠辘辘,此刻我多么希望能有人来关心我呀!可是,街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我总算是体会到了当个流浪着的滋味,不过,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无家可归,我是有家不回。哎,何必和妈妈顶嘴呢,她说她的,我听着就是了,其实,我也知道她说的对,就是烦她太唠叨了,我真是太任性了。也不知道现在爸妈在干什么?是满市找我,还是等我回去?说不定,妈妈把喷香的饭菜都做好了。还有,我出来这么长时间,小鸟有人喂吗?今晚还有好节目呢,况且我的作业还没写呢,明天可怎么上学呀!我受不了了,回家,回家!我站起身,拼命地往家跑。
叙述顺序有哪几种
![叙述顺序有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9ecc393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7.png)
叙述顺序有哪几种
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1)顺叙。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
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
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
例如《散步》、《金黄的大斗笠》、《我儿子一家》。
(2)倒叙。
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
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的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
一般说来,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
例如《背影》、《父子情》就运用了倒叙。
(3)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
插入的内容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如《羚羊木雕》。
(4)补叙。
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
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
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考点四顺叙插叙补叙和倒叙的意义或作用
![考点四顺叙插叙补叙和倒叙的意义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7d1cb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8.png)
考点四顺叙插叙补叙和倒叙的意义或作用顺叙、插叙、补叙和倒叙是一种叙事手法,用于改变故事的时间顺序或打破线性叙事的结构。
这些手法能够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紧张感,同时也能够加深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叙事手法的意义或作用。
顺叙是最常见的叙事方式,也是最直观的叙事方式。
通过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使得读者能够逐步了解故事发展,情节进展得更加连贯和流畅。
顺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主线故事和人物的发展和变化。
然而,顺叙有时也可能显得过于平淡和单调。
为了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和吸引读者的兴趣,作家可以运用插叙这一手法。
插叙是指将一段时间跨度较大的情节插入到另一段时间跨度较小的情节之间,以此来打破故事的时间流程。
插叙可以带给读者突然的惊喜和变化,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和有趣。
同时,插叙也可以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动机和性格。
倒叙是一种将故事按照时间顺序的相反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可以通过颠倒故事的时间流程来增加故事的悬念和紧张感,使得读者更加渴望了解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倒叙还可以用来强调故事中的一些具体事件或情节,使得读者更加关注和思考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倒叙有时也可以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动机。
叙事手法的选择取决于作家的目的和故事的需要。
无论是顺叙、插叙、补叙还是倒叙,它们都能够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得读者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同时,它们也能够深化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使得读者对故事的感知和思考更加丰富和细腻。
因此,在创作中,作家可以根据故事的需要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叙事手法,以便更好地传达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
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0c5c2dea76eeaeaad1f330de.png)
像《桃花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采用 这种叙述方法的。
二、倒叙:
1.就是把事件的、发展的顺序来 叙述的一种叙事顺序。
如:《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是文章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 题,用倒叙的手法,再现了两年前作者终生难 忘的往事。 2.倒叙的作用:
1、强调结局,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2、结构完整,首尾照应。 3、情节曲折,富于变化。
3.倒叙的类型 ①点题式。开篇先对所叙事件进行议论,提 示主旨,然后再叙述事件过程,并常常首尾 呼应,再次深化。
例如:《一件小事》(鲁迅)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 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 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① 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 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 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 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作用:强调突出了这件小事于我的意义。
②悬念式。先在开头设置悬念,然后步步释疑 以引人入胜。
例如:著名的声乐专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
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多名合唱训练班学生中 间,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时的成绩十分 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课目都列入优等, 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和音域宽广令人赞叹。
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
天下,他的学生中间不少是有国际声誉的,但这样年 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 是第一次碰到。
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那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作然…用会:使开人头想提到出:了“一这件 是奇 为怪 什的 么?事”情急,于引从起后读文者中的寻注找意答,案自,
写作文一般有什么顺序
![写作文一般有什么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6fd4ffa4b307e87100f696d3.png)
写作文一般有什么顺序一、记叙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也叫事情发展顺序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再接着原线继续叙述.)如:《羚羊木雕》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常采用这种顺序.游览顺序是空间顺序的一种.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逻辑:思维的规律)常见的逻辑顺序有:①从主到次:《中国石拱桥》第9段成就原因②从简单到复杂:《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③从概括到具体:《中国石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④从整体到局部:《苏州园林》全文结构⑤从现象到本质:《恐龙无处不在》南极化石—大陆漂移⑥从结果到原因:《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行星撞击除此之外还有:从特点到用途、从一般到特殊,从原因到结果等等.总之,只要明确了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是逻辑顺序. 三、论证顺序. 1、时间上从古至今; 2、范围上由中及外; 3、论证力度上由小到大(真实、具体、权威,有说服力的论据更有论证力度)拓展资料 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的。
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
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进行说明,比如写生物以繁殖生长过程为序,写事物以形成演变过程为序等 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的。
说明形状和构造的实物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
—是按实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往往使用这种顺序。
一般按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
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fa43f4bffd0a79563c1e7281.png)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顺叙,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倒叙,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
插叙,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
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
补叙,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
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
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
曾国藩镇压太平军时,屡次打败仗,在向朝廷的奏报中写道“屡战屡败”,被他的师爷看见后,改为“屡败屡战”。
结果同样的事实,由于词序的不同,意思发生了变化,也使曾国藩免受了朝廷的责怪。
其实,同样的道理,写人记事的文章除了要交代记叙的要素、围绕中心选材、合理安排详略外,还必须安排好记叙的顺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用的记叙方法。
知识链接:(1)什么叫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写记叙文,要有个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记叙事件时安排材料的先后次序叫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2)什么叫顺叙?用顺叙的方法记叙应注意些什么?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就是顺叙。
①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②顺叙,一般包括时间的先后 (如《本命年的联想》第四段从腊月初一――正月初一)、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如《繁星》从前在家乡——三年前在南京——如今在海上)和事件发展的过程(如《端午日》争着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序插叙倒叙与补叙
教学园地
11-07 2315
顺序插叙倒叙与补叙
叙事类文本要有高超而巧妙的叙事技巧方能不流于平淡。
文章中的叙事手段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类。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或是事件展开的空间顺序,或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内部逻辑顺序进行叙事的方式。
使用顺叙笔法,可以将事件介绍得脉络清晰,首尾完整,甚至会收到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表达功效。
倒叙,就是将事件的结局或是发展中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情节片断提到篇首,然后再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正常顺序进行叙述的叙事方式。
倒叙打破了叙事的正常顺序,往往有强化情节、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的作用。
使用倒叙手法时,要注意倒叙片断结束后正常情节的有效切入与衔接,使文章情节保持完整连贯,首尾相互照应。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中断叙事,加入与情节或人物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按照中断前的情节继续叙述的叙事方式。
插叙增强了情节的生动性、深刻性,补足了事件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为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更多的支撑。
插叙的内容如果删除了,不会影响事件叙述的完整性。
叙事技巧是写最见功底的基本素养。
内容的准确表达有赖于叙事方式的选择,婉见意挚,啼呖显情真。
读懂了文章的叙事手法,就会生发“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的想象,也就真正走进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核。
插叙是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事件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叙述,交代完毕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
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差别: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
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