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能函数等

合集下载

第4章对应状态法原理及其应用

第4章对应状态法原理及其应用

1 (Tr ) (5.65777 1.91392 1.5 3.75173 2.5 18.16398 5 18.74981 10 ) Tr
本章目录 上页 下页
总目录
f
( 2)
1 (Tr ) (3.81370 10.05038 1.5 10.94146 2.5 13.17857 5 0.18671 10 ) Tr
SV (0)
H V Tr ( SV ( 0) SV (1) ) RTc R
SV (1) 是Tr的函数
Pitzer等已将其制成表见教材表4-3
本章目录 上页 下页
总目录
2)Sivaraman-Magee-Kobayashi关联式
Sivaraman等提出用苯和咔唑作为双参考流体的对应状 态法,其关联式为
Pr f (Tr ,Vr )根据相律,纯物质在饱 由对应态原理可知: 和状态的自由度为1,如果再引进第三参数,则
Pr f (Tr , )
上式也是基于对应态原理计算物质饱和蒸气压的原理式, 一些蒸气压方程就是根据这一关系建立的。
1)Lee-Kesler蒸气压方程
Lee-Kesler按照Pitzer展开式提出了一种三参数蒸气压方程 ( 0) (1) r r r
H V H V RTc RTc
( R1)


( R1)
( R 2) ( R1)
H V RT c
2) 分子是球形对称的。 3) 分子间的位能只是分子间距离的函数,整个系统的位能则是 所有可能的分子对位能之和,也就是说,分子间的位能具有 加和性。 r * ( ) 4) 分子对的位能可表达为下式 r*

位能和位能曲线

位能和位能曲线

高位能区域与低位 能区域交替出现
位能曲线在空间中 的变化规律与流体 运动状态密切相关
位能曲线随空间变 化的规律对于流体 动力学的研究具有 重要意义
位能曲线随物质的变化规律
位能曲线随物质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位能曲线随物质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位能曲线随物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位能曲线随物质流速的变化而变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计算各点的位能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析位能曲线的特征和意义
位能曲线在物理中的意义
位能曲线可以表示物体在弹 性场中的位置和形变
位能曲线可以表示物体在电 场中的位置和电势
位能曲线可以表示物体在重 力场中的位置和高度
位能曲线可以表示物体在磁 场中的位置和磁势
位能曲线的应用
位能曲线在力学中的应用
添加副标题
位能和位能曲线
汇报人:XX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hree
位能曲线的绘制
PART Two
位能的概念
PART Four
位能曲线的应用
PART Five
位能曲线的性质
PART Six
位能曲线的变化规 律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位能的概念
位能的定义
位能与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等都属于势能
描述物体运动状 态:位能曲线可 以表示物体在某 一时刻的位置、 速度和加速度等 运动状态信息。
判断运动稳定性: 通过分析位能曲 线的变化趋势, 可以判断物体的 运动稳定性。
优化设计:在机 械设计和制造中, 位能曲线可以用 于优化物体的形 状和结构,提高 其稳定性和效率。

可能使用到的公式: 功:W = FxS 位能:U= mgh 动能:K =1 2 mv2.

可能使用到的公式: 功:W = FxS 位能:U= mgh 动能:K =1 2 mv2.

1.() 小哲施一20公斤重的水平推力使一個50公斤的櫃子前進10公尺,則小哲對櫃子所作的功為多少焦耳?(重力加速度=9.82m/s)(A)200焦耳(B)500焦耳(C)1960焦耳(D)4900焦耳。

2.() 甲、乙兩臺起重機將150公斤的磚頭,等速度由地面吊至30公尺高的鷹架上,若甲起重機費時2.5分鐘,乙起重機費時1分鐘,則兩臺起重機對磚塊作功的比為何?(A)25:4(B)5:2(C)2:5(D)1:1。

3.() 承上題,甲、乙兩臺起重機搬磚塊之功率比為何?(A)25:4(B)5:2 (C)2:5(D)1:1。

4.() 有一臺抽水馬達可以在1分鐘內將600公斤的水抽高5公尺,則此抽水馬達所作的功率約為多少瓦特?(A)50(B)490(C)18000(D)29400。

5.() 質量200g的滑車,在光滑平面上以15m/s的速度移動,現對其施一外力,10秒後滑車的速度變為30m/s,則此時滑車的動能為何?(A)9J(B)30J(C)67.5J(D)90J。

6.() 月球表面有一非常巨大的隕石坑,科學家估計要撞擊出如此大的坑洞,至少需要250000焦耳的能量,假設當初隕石撞擊月球的速度為500m/s,且隕石所有的能量完全用來撞擊出此坑洞,則該隕石的質量大概為多少?(A)1公斤(B)2公斤(C)10公斤(D)20公斤。

7.() 滑板比賽都會在一個標準高度的滑板臺上進行,如圖所示。

若一名選手從甲點下滑,經過乙點再滑到丙點時,能量在這三點的變化應該為何?(A)動能→位能→動能(B)位能→動能→位能(C)動能不斷增加(D)位能不斷增加。

8.() 星辰將一顆質量49公克的球以20m/s的初速度鉛直往上拋,則此球最高可達多少公尺?(重力加速度=102m/s)(A)20公尺(B)50公尺(C)100公尺(D)500公尺。

9.() 將一個質量為0.2kg的小球自地面提高5m後,讓小球自由落下,則小球落至地面的瞬間,其動能大小為多少焦耳?(不考慮任何阻力)(A)2.4焦耳(B)4.9焦耳(C)9.8焦耳(D)19.6焦耳。

位函数及其边值问题

位函数及其边值问题

位函数及其边值问题
位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位函数及其边值问题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位函数的基本概念。

位函数是一个定义在复平面上的函数,它的值与点的位置有关。

在复平面上,每个点都可以用一个复数来表示,这个复数就是该点的坐标。

位函数的值就是根据这个坐标来确定的。

位函数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调和位函数。

调和位函数是一个定义在复平面上的连续函数,它的值与点的位置有关,而且满足一定的条件。

调和位函数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电磁学、流体力学等领域中。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位函数的边值问题。

边值问题是一个数学问题,它涉及到函数在边界上的取值。

对于位函数来说,边值问题就是要求解位函数在边界上的值。

在解决位函数的边值问题时,我们通常需要用到一些数学工具,比如微积分、复变函数等。

通过这些工具,我们可以对位函数进行一些变换和计算,从而得到它在边界上的值。

在实际应用中,位函数的边值问题有很多种,比如求解电磁场中的边界条件、求解流体力学中的边界条件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用到位函数的边值知识。

总之,位函数及其边值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数学领域,它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和掌握位函数及其边值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热力学中的热力学态函数与过程函数

热力学中的热力学态函数与过程函数

热力学中的热力学态函数与过程函数对于热力学系统而言,热力学态函数和过程函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旨在详细说明这两种函数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一、热力学态函数热力学态函数是系统的属性,不依赖于系统的历史过程,只取决于系统的初始和终止状态。

换句话说,无论系统是通过哪条路径达到它的终止状态,态函数的值都是相同的。

常见的热力学态函数有内能(U)、焓(H)、自由能(F)和吉布斯函数(G)等。

1. 内能(U)内能是系统可感知的总能量,包括系统的分子动能、振动能和位能等。

内能是一个态函数,它与系统的温度、体积和组分等状态量有关。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的功之和。

2. 焓(H)焓是一个特殊的态函数,它定义为系统的内能和对外做的功之和。

焓常用于恒定压力下的系统中,例如气体的压力容器。

焓的变化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加上系统对外做的功。

3. 自由能(F)自由能是一个能量函数,它定义为系统的内能减去系统对外做的非体积功(例如化学反应中的功)。

自由能可以理解为系统能够做有用功的能量,它在化学平衡和温度变化时具有重要的应用。

4. 吉布斯函数(G)吉布斯函数是系统的热力学势函数,定义为自由能和系统的对外做的体积功之和。

吉布斯函数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表示系统能够做的最大非体积功。

根据吉布斯函数的最小值原理,当系统达到吉布斯函数最小时,系统处于热平衡和化学平衡。

二、热力学过程函数热力学过程函数是描述系统状态变化的函数,它们的值依赖于系统的历史过程和路径。

过程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初始和终止状态,还与系统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经历的各个中间状态有关。

常见的热力学过程函数有熵(S)、功(W)和热量(Q)等。

1. 熵(S)熵是一个过程函数,它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熵的增加代表系统趋于混乱的方向,而熵的减少则代表系统趋于有序的方向。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熵的增加不可逆。

2. 功(W)功是一个过程函数,描述了系统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能量变化。

第4讲电磁场的位函数

第4讲电磁场的位函数

,
t)

(r
,
t)
动态标 量位
第四讲 电磁场的位函数
一、电磁场位函数的引入
位函数的规范条件
在前述定义中,磁位函数 A的散度未规定,导致位函数解的不 确定性。通过恰当地规定 A的散度可简化位函数满足的方程。
在电磁理论中,通常采用洛仑兹规范条件,即
A 0
t
dr q ( 1 1 )
40 rP rQ
选取Q点为电位参考点,遵循最简单原则,Q应在无穷远处
(r) q 4 0 r
点电荷在空间中产生的电位
说明:若电荷分布在有限区域,一般选择无穷远点为电位参考点
第四讲 电磁场的位函数
三、位函数的求解
1、标量电位函数的求解
几种典型电荷的静电位
x

1(x)
x
xb


S0 0
1 ( x)

S0 (a b) 0a
x,
(0≤ x ≤b)
C2


S 0b 0a
E1 ( x)

D2
1 ( x)
S 0b 0
ex
S0 (a b) 0a
2 ( x)

S 0b 0a
(a

x),
(b ≤ x ≤a)
第四讲 电磁场的位函数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四讲 电磁场的位函数
电子工程学院 陈其科
第四讲 电磁场的位函数
本讲拟讨论的问题
• 什么是电磁场的位函数? • 为什么要引入位函数? • 怎样引入位函数? • 位函数有何物理意义? • 如何计算位函数?
第四讲 电磁场的位函数
问题一:什么是电磁场的位函数?

保守力、保守力场、保守量

保守力、保守力场、保守量

基准面量起,如下图于是 若弹簧自 s1移至较低位置 s2,使用 U1-2 = V1 - V2 ,可见 W 与 Fs 所作之功为
3
沿路径之位移为有限微量时,即自点 (x, y, z) 移至 (x+dx, y+dy, z+dz),U1-2 = V1 - V2 变成 dU = V(x, y, z) - V(x+dx, y+dy, z+dz) = -dV(x, y, z) 假设力与位移皆使用直角坐标系统,功则可表示 dU = F×dr = (Fxi + Fyj + Fzk)×(dxi + dyj + dzk) = Fxdx + Fydy + Fzdz 将此结果代入,并将微分 dV(x, y, z)表成部份微分式
1
保守力与位能
保守力有一种力,当此种力作用于质点上时,只和质点的位置有关,和质点的速度与加
速度无关。更进一步,若此力作用于质点上,使质点自一点移至另一点,此力所作之功和质
点运动的路径无关,此种力称为保守力(conservative force)。在力学中,质点重量与弹簧
力,是两个常见的保守力之例子。
一般而言,若向上为正,质点重量 W 的重力位能为 Vg = Wy
弹性位能 若弹簧自未受力状态,伸拉或压缩一距离 s 弹簧所呈现之弹簧能 Vg,可写成
2
在此,Ve 始终为正值,因为在变形的范围内,当弹簧欲返回未受力位置,弹簧力始终其有对 质点作正功的能力。
位能函数 一般情况而言,若质点受重力与弹簧力影响,质点的位能可用位能函数(potential function)表达,其为一代数和
保守力
名词简介
在物理系统里,假若一个粒子,从起始点移动到终结点,由于受到作用力,所做的功, 不因为路径的不同而改变。则称此力为保守力(Conservative Force)。假若一个物理系统里, 所有的作用力都是保守力,则称此系统为保守系统。 做功

化工热力学第三章 分子间力、位能函数和对应状态

化工热力学第三章 分子间力、位能函数和对应状态
i j Γij 2 cosi cos j sin i sin j cos(i j ) 3 4 o r
3.2 静电力
3.2.2 偶极子之间静电力和位能
3.2 静电力
3.2.2 偶极子之间静电力和位能
在极性分子的集合中,分子的相对取向取决于下面 两个因素: 极性分子产生的电场使偶极子定向排列; 而分子的动能(热运动能)则试图打乱偶极子的排列。 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取向变得越来越混乱, 直至高温极限,由极性引起的平均位能变得极其微小以 致消失。 将Boltzmann因子展开为1/kT的幂级数后,位能变为:
3.1 位能函数
3.1.2 位能函数
分子相对于一定的坐标系具有速度,因而具有动 能;由于分子间相对位臵不同,因而具有位能。 考察两个简单的球形对称分子,相对距离为r,这 两个分子的位能 Γ 是r的函数,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 F和位能的关系如下:
dΓ F dr
位能是标量,可相加; 但分子间力是有方向的。
(1)p-V-T关系; o o o (2)对理想气体性质的偏离,如 Cp Cp、H H 、S S 、逸度系 数 等,以及它们随温度的变化; (3)相变过程中热力学性质的变化,如相变焓、相变熵; M M M M G 、 H 、 S 、 V (4)混合过程中热力学性质的变化如 , 以及相应的过量性质 G E、H E、S E、V E 等。
Γij
zi z j e2 40 r
式中,zi和z j是离子价; e 1.60218 109 C。
3.2 静电力
3.2.1 点电荷之间静电力和位能
在非真空介质中,位能为:
Γ ij zi z j e 2 4 r
式中, 为绝对介电常数,C2 J 1 m ,其定义为 0 r ; r是相对于真空的无量纲介电常数。 离子间的静电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他分子 间力则取决于距离倒数的高次幂,因此,前者的作用 程比后者长的多。

热力学讲义——第二章

热力学讲义——第二章

P kT ln
V ,T
S kT ln k ln
T ,V
U
kT ln
T ,V
kT
2
ln
T
,V
kT
ln
30
2.6 位形和分子的配分函数 大多数情况下,热力学体系的能量是由不同类型运动的贡献
组成的。将体系的总配分函数分解成各种不同运动或形式的配分 函数是非常有用的。可获得获得关于体系行为的更多知识,并易 于构造配分函数。
13
例3、 M 个气体分子在分为两个完全相等的半空间中的分 布情况。
将包含在空间内的 M 个气体分子分成两等份。任一半 空间的任何分子没有差别。设气体密度足够小到分子间的 作用力可忽略不计。因此,一分子在任一胞腔中出现的几 率为 1/2。试推导最可能出现的宏观状态几率。 注:宏观状态对应于一组 m1 和 m2
加和必须符合体系中的约束条件。
22
对于恒定 T、V、N 的体系,其几率由式(2-4)给出,经 推导得:
S
kT
ln Q T
V ,N
k
ln Q
A kT ln Q
P
kT
ln Q V
T ,N
i
kT
ln Q N i
T
,V
,
Nj
i
U
kT
2
ln Q T
V
,
N
23
2.5 巨正则系综及巨正则配分函数
pn,i
exp( En,i
/ kT ) exp(n
/ kT )
式(2-5)可重写为:
exp m j
Em, j kT
exp
m
kT
Qm
m
exp

径向分布函数介绍

径向分布函数介绍

三、径向分布函数法中心分子第一层:第一配位圈 第二层:第二配位圈 . . .短程有序,远程无序1、 基本概念,基本定义首先定义一个新的函数---n 重相关函数 为当系统的位能E N = 0 ,则系统内分子是独立的,由分布函数公式可得到:g(r)r因此对于分子相互独立的系统,,对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系统,相当于对分子独立性的校正,亦即表示了分子的相关性,因而称之为相关函数。

相关函数中,最重要的是二重相关函数g(2),它可由X射线衍射实验和计算机分子模拟的机器实验结果获得,由式子可知表示如下上式即二重相关函数与位形积分的关系。

对于由球星对称分子构成的液体,仅取决于分子1和2的距离,即可写成g(r),所以就有故上式中的分子相对函数g(r)就是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

因,即第一个分子是任意分布的。

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第二个分子不可能任意分布,而构成相对于中心分子的局部密度,相应的二重分布函数为将上式代入到中得到所以径向分布函数g(r)的物理意义可解释为:在一个中心分子周围距离为r处,分子的局部密度相对于本体密度的比值。

从径向分布函数g(r)可以计算液体的配位数:实际上N为中心分子周围分子的总数,而为距中心分子r处在r + dr壳层内的分子数目。

若将上式积分到第一配位圈的距离L处,即可得到配位数N(L)为N(L)实际上也是围绕中心分子,半径为r=L的球体内的分子数。

如图已知:r1,r2…rN 代表坐标系原点,指向分子1,2,… N 的向量,体系分子1,分子2分别出现在r1处的体系元 的几率为:称双重标明分布函数;:泛指(任意分子分布在r1, r2处的概率):双重分布函数()()()NkT r r u N kT q u K KNTr id d de d d d e Q N N ττττττϕϕϕ............121/...21/1⎰⎰⎰⎰=-*===2τd ()()()KN kT r r r u d d d d e d d r r P N ϕττττττ213/,...,21212]......[,21⎰⎰-=()()()KN kTr r u d d e r r P N ϕττ⎰⎰-=......,3/...2121()()21212,ττd d r r P()()212,r r ρ()()()()()()()2122212212,,1,r r PNr r P N N r r ≈-=ρxy所以: (几率归一化性质)N 重分布函数:(n 重标明分布函数)(n 重分布函数)数密度径向分布函数定义由式子得到,与一指定分子相距r 处,分子局部密度与平均数密度之比;的定义:()()()()()221212212121,1,NN N d d r r d d r r P V≈-==⎰⎰⎰⎰ττρττ()()()KN n r r r u N n d d e r r r P N ϕττ⎰⎰+-=.........,1,...,2121()()()()()()n n n n r r P n N N M r r ,...1...1,...11+--=ρ()()V r P 111=()()11111==⎰⎰V d d r P ττ()()V Nr n =1ρzr 1xr 2d τ1 d τ2yr 12 ()()ρρr r g =()()()()()()()1221212..,21r g P P r r r r =ρ()12r g ()()()()r g V N r g V N V N r (2)12122⎪⎭⎫ ⎝⎛=⎪⎭⎫⎝⎛⎪⎭⎫ ⎝⎛=ρ所以:最简单的: 2、热力学的计算(用径向分布函数计算)由正则系统配分函数为 从而得到系统的能量为E式中第一项为体系的平均动能,第二项为体系的平均位能。

第三章分子间力与位能函数

第三章分子间力与位能函数
2014-5-9 高等化工热力学 张乃文 12
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 范 德 华力
存在于何种微粒之间 相互作用的强弱 分子间作用力
化 学 键
相邻原子间的相互 作用 弱(几到几十kJ/mol) 强(120~800 kJ/mol)
HCl分子中, H-Cl 键能为 431kJ/mol , HCl分子间, 分子间的作用力为 21kJ/mol 。 分子间作用力 1.概念: 将共价分子凝聚成相应的固体或液体的作用。 2.实质: 是一种静电作用,但比化学键弱得多。 3.类型: 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
式中负号表示:若f<0,即在吸引力的作用下,随着质 点间距离增加dr>0。位能增加。反之,若f>0,即在斥 力的作用下,位能随着质点间距离增加而减少。
2014-5-9 高等化工热力学 张乃文 16
(2)离子与偶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当分子中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不重合时,称为极性 分子,相应地将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称为非 极性分子。分子极性的大小用偶极矩μ来表示,这个概 念是德拜(Debye)在1912年首先提出来的,如果两个带有 相反电荷 +e与–e的质点,相距为l,偶极矩即为:
el (3-7) 它是一个向量,方向由正到负,单位,用Debye ,符 号为D,1D=10-18esu· cm。 分子极性的大小用偶极矩 表示。两个相反电荷 q 和 q 的中心相距 l 时的偶极矩为:
li l l l 2 2 2
2014-5-9 高等化工热力学 张乃文 8
分子间力有许多类型,我们只考虑几种重要的类 型;它们可以按下列任意的但却是方便的进行分类。 1.带电粒子(离子)之间,以及固有偶极子、四极 子和高阶多极子之间的静电力。 2.固有偶极子(或四极子)与诱导偶极子之间的诱 导力。 3.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色散力)和排斥力。 4.导致形成缔合和络合,即形成弱化学键的特 种力(化学力),氢键。

高等化工热力学复习考点

高等化工热力学复习考点
2、分子间作用能(几种?)
3、常用位能函数
4、常用分子力场
5、系综的概念与种类
6、配分函数
7、径向分布函数
8、晶格模型理论与胞腔论
9、微扰理论
10、高分子溶液的晶格模型理论
二、重点公式及推导
1、剩余函数与超额函数
2、逸度与逸度系数、活度与活动系数
3、汽液相平衡关系式
4、β∝ 的推导
5、U= kt2( )N,V推导
6、由位形配分函数推导范德华方程p = +kT( )T,N
7、HV混合规则的推导
8、第二维里系数的统计力学基础
三、重点掌握的方法
1、相平衡(汽液)计算方法
1、已知萨日兰流体模型的位能函数为u(r) = ,且第二维里系数B与位能函数间的关系为B=2πNA ,试推导第二维里系数计算式。
2、推导出Berthelot状态方程p= - 中的常数项a、b和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之间的关系。
高等化工热力学考试重点
一、基本概念
1、定域子系统与离域子系统:
定域子系统(定位系统、可别粒子系统):体系中的粒子彼此可以分辨。例如原子晶体中,粒子在固定的晶格位置上作振动,每个位置可以想象给予编号而加以区分,所以定位体系的微观态数是很大的。
离域子系统(非定位系统、等同粒子系统):体系中的粒子彼此不可以分辨。例如气体分子,总是处于混乱运动之中,彼此无法分辨,所以气体是非定位体系,它的微观状态数在粒子数相同的情况下要比定位体系少得多。

热力学函数具有广度性质

热力学函数具有广度性质

热力学函数具有广度性质
热力学函数是一种用来描述物质在热力学过程中总能量的变化
的函数。

热力学函数的取值,表示物质的总能量的范围和大小,也可以表示物质的温度、压力和容量等物理量的大小。

热力学函数的种类很多,包括熵函数、内能函数、位能函数以及各种其他特定类型函数。

二、热力学函数具有广度性质
热力学函数具有广度性质,即它们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热力学过程,用于描述不同的系统的总能量的变化。

例如,位能函数可以用于多种热力学过程,如热膨胀、饱和蒸汽、热负荷和热熔点。

熵函数也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热力学过程,如热膨胀、热容量、热辐射和热导率等。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热力学过程,如热穿越,可以使用特定类型的热力学函数,如能量转移函数或热穿越函数等。

三、热力学函数的应用
热力学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和研究不同热力学过程的总能量的变化。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热力学过程,并在工程实践中对其进行模拟。

此外,热力学函数还可以用于计算热力学参数,例如温度和压力,以及计算热力学定律,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

四、热力学函数的研究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力学函数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发展。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新的热力学函数,用于更好地描述和研究不同的热力学过程。

此外,科学家也在不断改进已有的热力学函数,以便更准确地掌握热力学过程中总能量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
践。

总之,热力学函数具有广度性质,可以用于描述不同热力学过程的总能量的变化,并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热力学函数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发展,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新的热力学函数和改进已有热力学函数,以期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hamiltonian函数

hamiltonian函数

Hamiltonian函数(也称为哈密尔顿函数)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的动能和位能之和,也就是物体的总能量。

它的符号通常表示为H。

在经典力学中,Hamiltonian函数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系统的能量,包括运动能量和势能。

它的一般形式如下:
H = K + U
其中K表示物体的动能,U表示物体的位能。

在量子力学中,Hamiltonian函数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量子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电子在原子中的能量、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量以及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

Hamiltonian函数在量子力学中的一般形式为:
H = T + V
其中T表示电子的动能,V表示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

Hamiltonian函数在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用来描述各种不同的系统的能量状态,并且在研究物理现象时经常被用来对系统进行分析和模拟。

位能函数等.ppt

位能函数等.ppt


CM V2
RT
lnˆi

RT
ln
fˆi pyi

V
p ni
T ,V ,n ji

RT V
dV

RT
ln Z
二元混合物中
lnˆi

2 V
31
j
y j Bij

2
V
2
j
y j ykCijk ln Z M
k
lnˆ1
11 2 A2 2 B2 AB
• 由单体A和单体B形成二聚体AB的标准Gibbs自由能可按 下式计算(从统计热力学推导得出)
2 A A2
G
A2

RT
ln K A2
2B B2
GB2 RT ln K B2
A B AB
G
AB


1 2
G
•以上讨论的位能函数仅适用于非 极性分子,对于极性分子需要加 上具有永久偶极矩时的影响; •对于极性分子,位能不仅是分子 间距的函数,还和相对取向有关; •式中的碰撞直径σ是指除了偶极偶极力之外的力引起的位能等于 零时的分子间距。
Γ

4

r
12


r
6

0
1
exp
F r
kT
/



r

2 d r


3 正比于临界体积, 正比于临界温度,则:
k
B Vc

FB

T Tc

则:对比第二维里系数是对比温度的普遍化函数

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

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
3
对于无规行走, 对于无规行走 末端距向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的平均 2 2 2 h2 值相等, 值相等, 且 x = y = z = 3
β − β 2 h2 W ( x, y, z ) dxdydz = dxdydz e π
3
将直角坐标换成球坐标: 将直角坐标换成球坐标 dxdydz = 4π h 2 dh
r u r u r r r u r = nl + 2 l1 ⋅ l2 + l1 ⋅ l3 + ⋅⋅⋅ + l1 ⋅ ln u u r r u u r r + l2 ⋅ l3 + ⋅⋅⋅ + l2 ⋅ ln
2
+ ⋅⋅⋅ uuu u r r + ln −1 ⋅ ln
θ
r uur r uur 2 2 li ⋅ li ±1 = l ⋅ l cos θ = l cos θ ; li ⋅ li ± 2 = l cos 2 θ ; r uuu r 2 r uuu 2 r i− j m li ⋅ li ± m = l cos θ ; li ⋅ li ± j = l cos θ
内旋转位垒的影响
从丁烷的内旋转构象可知, 从丁烷的内旋转构象可知 化学键在内旋转时存 在位垒, 在位垒 即内旋转位能函数 u(ϕ) 不为常数. 假设 ( 不为常数. 位能函数为偶函数, 则有: 位能函数为偶函数, 则有:
h
2 f ,r
1 − cos θ 1 + cos ϕ = nl 1 + cos θ 1 − cos ϕ
(
)
(
)

(1 + cos θ ) 2 cos θ (1 − cos n θ ) = l 2 n − 2 1 − cos θ (1 − cos θ )

分子动力学简介(简明)

分子动力学简介(简明)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说课课件
周期边界条件
用有限的微观分子体系模拟实际宏观体系的必要手段
微观体系 宏观体系
1
2
1 43
43 2
1
2
计算周期边界条件下两个 微粒之间的作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说课课件
静电力的长程校正 影子
影子
Ewald方法
Particle Mesh Ewald 方法(PME)
1天或者专业资料mpi?messagepassinginterface?90年代初制定和完善的一套并行语法?支持fortrancc?简单易学专业资料并行计算的主要矛盾?并行效率需要1小时需要12小时完美的并行效率?处理器的速度远远超过数据传输的速度大量的时间花在处理器之间的信息传递上了?cpu的速度几乎是几何级数增长?内存的速度是代数级数增长?加快数据传输尽量减少花在数据传输上的时间?数据传输硬件上的进步?算法上做文章专业资料数据复制法?每一个处理器负责处理一部分原子?每一步计算每一个处理器都要接受其它处理器负责处理的原子的相关信息?信息传输量大使用的处理器越多并行效率效率越低?一般适合处理510万左右微粒的体系n20n15n610n1620n11151201481291961613155271741131018实际情况专业资料区域分解法?按照体系的实际物理位置按区域划分每个处理器的处理范围?每一步计算每一个处理器只需要和相邻的处理器交换信息?数据传输量小并行效率高适合处理大型体系超过10万微粒?算法比较复杂边界的处理n201201481291961613155271741131018专业资料几种常见的针对软材料模拟分子动力学软件专业资料namd?主要针对与生物和化学软材料体系?优点?程序设计水平高计算效率高号称可以有效并行到上千个处理器?兼容多种输入和输出文件格式有很好的分析辅助软件vmd?有很好的维护服务?不需安装?免费?缺点?万一需要自己安装的话比较麻烦http

地球重力场

地球重力场
A dV V Q0 V Q
Q0 Q
在某一位置处,质点的引力位就是将单位质点从无穷远处移动到该点所做功。 (假设无穷远处V=0)
Q0 m
Q
F
M
fM fM A Fdr 2 dr r r fM 0 V A V A r
1、地球重力位计算的复杂性
形状不规则,质量密度分极其不均匀,因而无法用以
下重力位公式精确求得其重力。
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的基本理论
2、正常椭球:

一个形状和质量分布规则,接近于实际地球的旋转椭球。它产 生的重力场称为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的等位面称为正常 水准面。因为正常椭球面是一个正常水准面,所以正常椭球 又称水准椭球。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引力位对被吸引点各坐标轴的偏导数等于相应坐 标轴上的加速度(或引力)向量的负值:
ax
V V V ,ay , az x y z
r 2 x x m 2 y y m 2 z z m 2 式 中x , y , z为 被 吸 引 点 坐 标 ; xm , ym , z m 为 吸 引 点 坐 标
W gl g cos(g, l ) 对任意方向的偏导数等于重力g在该方向的分力: l
(g,l)为重力g与l的夹角。 重力单位:由于对单位质点,作用在它上面的重力值等于其重力 加速度,故采用加速度单位作为重力量纲,即伽(cm/s2)
W gl g cos(g, l ) l
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的基本理论
2 2 0
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的基本理论
一、重力位(geopotential) 重力位函数:重力等于引力与离心力之和,重力
位等于引力位与离心力位之和。

分子间力和位能

分子间力和位能

物理作用力静电力: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i j k e e f ′=(2-1)——库仑定律斥力为正吸力为正l l+e-e偶极分子R cos θμ瞬时不重合正负电中心+-重合产生瞬时偶极)ji I I (2-6)1)氢键的形成。

Y 都是电负性较高的原子,如或者OH H-不同类分子间的弱化学作用称为溶剂化或络合。

3)氢键强弱的影响因素X——H……Ya) X、Y原子的电负性F—H……F>O—H……O>N—H……NN—H……F>N—H……O>N—H……Nb) Y原子的半径Y原子的半径↑,强度↓(∵分子大,电负性↓)例:O—H……N>O—H……Cl>O—H……S半径0.74A o0.90A o 1.04A o电负性 3.0 3.0 2.5 c) 吸电子基团的存在H H C N 存在有吸电子基团C N例:955%++⎯⎯→%水酸萃取剂酸---萃取剂+水用水反萃↓,T↑ 2.5.2. 电荷转移电子授体(支付)——电子受体络合物(接纳)例:DA(电子转移)形成D A键D 有非键孤对电子,A 有空轨道(胡英书P102)2.6.分子间力与物性的关系2.6.1 分子间力与沸点Tb 、熔点Tm 的关系(见下表)↑↑↑↑分子量↑导致极化率α↑色散作用力B ↑偶极矩相近同系物(官能μ143.4k 113.6k⑵相似相溶原则(经验规则)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物质则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

例:苯与甲苯,易互溶。

水与苯,不易互溶——因为水分子间有强的氢键作用,苯分子之间有较强的色散作用,而水与苯分子之间的作用则较弱,故不易互溶。

苯与丙酮,完全互溶——苯的π键在强极性(非缔合型)溶剂的作用下,这些分子的电子可被极性分子诱导极化,因而易于互溶。

π⑶氢键的影响溶质、溶剂间生成分子间氢键时溶解度增大。

例:水和乙醇能任意互溶,而水与乙醚则不互溶。

溶质分子如果生成分子内氢键,则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减少,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增大。

化工热力学第三章 分子间力、位能函数和对应状态

化工热力学第三章 分子间力、位能函数和对应状态
Q ei di2
i
3.2 静电力
3.2.3 四极子之间静电力和位能
3.2 静电力
3.2.3 四极子之间静电力和位能
四极子与偶极子之间,或四极子与四极子之间的 位能,是距离和相对取向角的函数。将每一个取向按 波尔兹曼因子加权,然后对所有取向平均,可以求得 平均位能,展开为1/kT的级数后,可得:
第三章 分子间力、位能函数和对应状态
3.1 位能函数 3.2 静电力 3.3 极化率和诱导偶极 3.4 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 3.5 非极性分子之间的Mie位能函数 3.6 统计热力学简介 3.7 对应状态的分子理论
3.1 位能函数
3.1.1 分子间力
纯物质或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除决定于分子的 本性外,还决定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或分子间力。 特别是它们的下面几种性质,由于受分子的内部 运动形态如转动、振动、电子运动等的影响较小,主 要决定于分子间力:
3.6 统计热力学简介
3.6.2 系综与基本假设
1)系综
系综是由大量假想的系统构成,在系综中,每个系统都有 相同的宏观性质,但却可能有不同的量子状态。
2) 微正则系综(N、V、E恒定)
如果一个实际系统的总能量是E,体积是V,分子数是N, 则系综中的每一个系统也都具有能量E,体积V,分子数N。
3)正则系综(N、V、T恒定)
3 i j oi oj Γ ij 2 6 2 (4 0 ) r h oi h oj
式中,h是Planck常数; o 是各分子在非激发态的电子特 征频率,它与折射率n和光频率 的函数关系:
c n 1 2 0 2
3.4 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色散力)
这个式子称为Lennard-Jones位能函数。函数用 两个参数将两个分子的位能和分子间距联系起来: 一个是能量参数 ,它的相反数对应于平衡间距的对 应能量; 一个是距离参数 ,它等于位能为零时的分子间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研究证明 其中,
B极性
直接正比于二聚平衡常数。
B非极性=B AA B极性=-RTK / p
非极性部分的第二维里系数计算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不 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如通过普遍化的第二维里系数计算, 也可以采用Schreiber和Pitzer提出的下式计算 : Bpc c1 c2Tr1 c3Tr 2 c4Tr 6 RTc Z c




可适用于气态混合物中的任何组元,而不管该组元在混合物的T 和p下是否以纯蒸气存在。
由于B的数据远多于C,故简化为:
ˆ ln i
2 V
y B
j j
ij
ln Z M
可以由位能函数计算维里系数
ZM 1
BM V
若用体积为显函数的形式,即:
ˆ 1 ln i RT

p
0
p RT dp V d p Z 1 i i 0 p p
2 B N A 3 3
i j 2 Bij N A 2 3

3
• Sutherland位能:用两个可调参数拟合实验的第二维里系数 时它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它预言在高温下维里系数与温度无 关是不切实际的; • Lennard-Jones位能:对于维里系数及许多热力学性质和传递 性质可以用该模型进行解释和关联,但是对于同一个物质, 用不同性质拟合该模型参数时会得到不同的值,因此认为该 模型是不“真实的”
-1000
1.0
B22
0.8
-2000
0.6 B12 逸度 0.4 系数
B
cm3/mol
-11000
0.2 1 温度/K 压力/bar 4
强二聚作用,羧酸
• “化学”观点对分子之间具有强吸引力的系统特别适合。 • 有机酸或醇和其它能形成氢键的分子是好的例子。为了说 明,考察醋酸的二聚作用。
2CH 3 -C
12 6 Γ 4 3 F 1 , 2 , 3 r r r
利用位能函数计算维里系数
维里系数与位能函数
• 对于i和j是球形对称分子,其第二维里系数的表达式为:
Bij 2N A

0
1 e
ci ci ,0 ci ,1
i Ci,0 Ci,1 1 0.442259 0.725650 2 -0.980970 0.218714 3 -0.611142 -1.249760 4 -0.00515624 -0.189187
对于二聚作用,若缔合度为α,则化学平衡常数为:
K p 2 2 1 p
• Stockmayer位能:成功地用于拟合多种极性分子的第二维里 系数实验数据
高阶维里系数
• 在推导多阶维里系数时,需要多分子集团的位能函数; • 假设位能具有成对加和性,即:
Γ ijk Γ ij Γ ik Γ jk
• 对于一个m体的集合:
Γ1, 2, 3,m
ij 所有可能的 ij对
Γ
这样,根据分子对的位能函数便可以计算高阶的维里系数了
由对应状态关联维里系数
分子间位能г相写成无量纲的形式:
Γ r F
将第二维里系数B与分子间位能г相关联,并写成无量纲的形式:
B 3 2N A


0
F r / r r 1 exp d kT
p ˆ lni 2 y j Bij BM RT j
适用于低密度或中等密度,即近似地等于而不超过临界密度 的一半左右。
弱二聚作用与第二维里系数
维里系数具有“化学”理论,某人对有机极性气体和极 性气体混合物的研究广泛地发展了这一理论。考察一种 纯极性气体A,并假设A的分子间力可以分为两类:
这些值与氨和乙炔形成松弛键合络合物的统计力学计算有很好的一致性。
乙炔
-60
-60
(物理)预测值

-120 -120
B cm3/mol
-240
B B12 cm3/mol
-240
实验值
温度/K
温度/K
•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分子之间的特殊化学相互作用能导致 第二维里交叉系数B12有很大的负值。如图为二元系统三 甲基胺-甲醇的一些实验结果,表明醇和胺之间有强烈的 相互作用,可以由此实验结果得出该络合物的生成焓合生 成熵。
理想气体位能
对所有的分子间距r,位能都假设为0
硬球位能
0 Γ
r r
当分子间距r大于硬球直径时,位能 为0;当间距小于硬球直径时,位能 无穷大
Sutherland位能
K Γ r6 r r
K是分子本性的常数,当分子间距r 大于硬球直径时,分子吸引位能与 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
第一类与“正常”分子间力(如色散力)有关,它不仅 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也存在于极性分子;
第二类与导致新的化学物种形成的化学缔合力有关。
在中等密度下,第一类力涉及“正常的”或“物理力” 第二维里系数,而第二类力涉及二聚平衡常数。状态方 程可以写为:
pVt nt RT Bp 其中: B B非极性 +B极性
1 2
若缔合度α远小于1,且基于无聚合时1mol物质,则K简 化为:
K p 2p 2 pK RT Bp pVt 1 p B B非 极 性 B极 性
B极 性 RTK/p
nt 1

1 pK / p
由位能函数计算维里系数
• 方阱位能:为了简化Lennard-Jones位能函数,粗略的用方阱 函数代替,由于它有三个可调参数,拟合效果良好;
R3 1 B b0 R 1 e xp 3 R kT 2 b0 N A 3 3
3
• exp-6位能:使用该模型得到的维里系数与实验值有比较好的 一致性; • Kihara位能:拟合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可以用于预测低 温下的第二维里系数;
则:
K的计算非常重要。
用“化学”方法处理平衡常数K,可以得到:
H S ln K RT R
H 和S 分别为二聚体的生成焓和生成熵。
我们考察了氨和乙炔系统,发现对混合物实验的第二交叉维里系数比每一 种纯组分的负的多,交叉系数的数值出乎意料的大,远大于由位能函数的 预测值。而预测时仅应用了纯组元参数及不校正特殊相互作用的普通混合 规则。 B12有很高的负值可以用(酸性的)乙炔和(碱性的)氨之间形成氢键来 解释。这种氢键的形成已经有了合理的解释。如乙炔在含氧溶剂(如丙酮) 中比在乙烷或乙烯中要容易溶解得多。
-ε是分子间距为rmin时的最小位能。碰 撞直径σ(位能为0的分子间距离)稍 小于距离rmin,第三参数γ决定了排斥 能垒的陡峭程度;对排斥作用采用指 数形式,而不是负指数形式
Kihara位能
根据Lennard-Jones位能,若两个分子具 有足够大的能量,它们可能进入小于碰撞 直径σ的距离,即分子是由围绕着“软” 电子云的中心点构成。Kihara模型认为 分子具有不可穿透的“硬”核,它被可穿 透的电子云围绕着。粗略地说: Lennard-Jones分子是完全由泡沫橡皮构 成的软球,而Kihara认为分子是一个带 有泡沫橡皮外壳的硬球 Kihara模型写出了和Lennard-Jones相同 的位能,只是分子间距不是取分子中心的 距离,而是分子核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O CH 3 -C OH O O
H H
O O
C-CH 3
• 我们用分压而不是逸度来定义平衡常数。假设真实物种 (即单体和二聚体)的混合行为与理想气体一样:
2 2 K pA2 pA yA2 p yA p
“真实”的总摩尔数nt为:
nt n A n A 2 1

氢键形成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由下式计算:
1 - RTK / p B12 exp B12 物理 2
根据K随温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得到形成络合物的标准焓和标准熵。
H 9250 1250J mol1
S 73.5 3.8J mol1 K 1
• 由于B12有大的负值使三甲基胺中无限稀释的甲醇产生一 个异常低的逸度系数,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即使在低压 下,此时气相的非理想性可以略去,但逸度系数仍显著偏 离 1。
• 为了计算中等密度下的逸度系数,希望有对气相非理想性 的包括“物理”和“化学”贡献的关联,曾有人做过大量 工作,详细见专著。
B11
2
3 正比于临界体积, 正比于临界温度,则:
k
T B FB Vc Tc
则:对比第二维里系数是对比温度的普遍化函数
由维里方程求逸度
Z
pV B C 1 M M RT V V2
代入
ˆ p f i ˆ RT ln i RT ln V n py i i
2
1

2
为 聚 合 分 率
pV nt RT 2 pV 2 ,且 RT nA yA nt y A2 nA 2 nt
K
p 2 2 1 p
1 2
醋酸和丙酸的二聚
醋酸和丙酸即使在低压下二聚作用也十分强烈。在40℃和 p=0.016bar时,醋酸的聚合度α=0.8,丙酸α=0.84,它们 的气体在远低于1bar的很低压力下仍对理想行为表现出大的 偏差(因为气体的强二聚作用,甚至在压力较小时纯饱和羧 酸的逸度也比它的饱和蒸气压低得多)。
Γ ij r kT
r dr
2
• 类似的,第三维里系数C甚至更高阶的维里系数也可以表达为位能函 数的积分,只是表达式更加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