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合集下载

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系统观测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系统观测方法

启动风速:0.2m· s-1;最大风速:可大于 75m· s-1 测量范围:0.2mm;高度:357mm;入口面积:400cm2
直径:200mm;收集面积:314cm2;采样体积:5L 测量原理:TDR 时域反射原理 温度测量范围: -15℃~+50 ℃,精度: ± 0.2 ℃ ;含水量 40%~ 测量范围:0~100% 体积含水量;含水量 0~ 40%时,精度 ± 1% 水势测量范围: 100KPa~-85Kpa ,精度: ± 0.5KPa ± 70%时,精度 ± 2%;温度测量范围: -15℃~ +50℃;温度精度: 0.2℃
2 表面积: ,柱高: 1m 或 2m 或用户定制,材料: 4mm 不锈钢 输出:2 1m 个 0 ~2000mV ;内存: 4500 读数 供电:10.5 ~15VDC
重量测量间隔是 1min,土壤水分、水势、温度、气象参数测量间隔是 10min。 系统软件直接输出土柱重量、渗漏液重量、土壤剖面水势、水分、温度、土壤溶液采样 负压、柱体底部水势及同深度野外大田水势。 4.1.3.5 单个或多个林分蒸散量观测 a)大孔径闪烁仪的结构和原理 1)结构 由发射器、接收器、信号处理器SPU和SRun软件、电源单元、气象单元(可选)组成。 发射器和接收器一般安装在铁塔上。发射器有两个由450只发光二极管排列组成的圆盘,接 收器距离发射器250m~60km。 2)工作原理 大孔径闪烁仪以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工作时,发射器发出两束平行光束,接 收器被放置在距离发射器 250m 至 60km 的位置。根据弱散射原理,通过计算光强的起伏变 化来测量折射率波动的结构常数 Cn ,横向风的风速由两次波束信号间的时滞协方差得出。 由 Cn 得出温度脉动结构常数 CT , 并通过自然对流尺度分析, 结合气象传感器测量的温度、 气压等结果,软件计算出传播路径上的显热通量、潜热通量、蒸散量等。 b)大孔径闪烁仪的布设和安装

地震勘探技术野外工作方法反射波法折射波法

地震勘探技术野外工作方法反射波法折射波法
(2) 有效波层次分明,波间关系清 楚,尤其是目的层反射应明显;
(3) 干扰波少,强度弱,并易于分辨。图5.9 大地衰减和检波器特性曲线
2.检波器的频率特性 高频检波器:高频响应好, 低频响应差。如图5.9所示。
① 大地滤波衰减曲线; ② 检波器频率响应曲线; ③ 检波器+大地特性。高、低频信号的输出基本均一。
1.单边观测系统 定义:在炮点一方接收的观测系统。适应折射界面较浅的情况。 折射波法规测系统
2.相遇观测系统
定义:两个单边时距曲线组成的 观测系统。时距曲线存在互换关系。 在讨论倾斜界面折射波时距曲线时已 提及过。
3.追逐观测系统 主要作用:界面弯曲,判断波有无 穿透;断层,判断是否绕射。在前面已地震波的激发
1.地震勘探对激发条件的基本要求
激发条件:影响地震记录好坏的第一因素,得到好的有效波的 基础条件。
(1) 有一定能量,保证获得勘探目的层的反射; (2) 有效波能量强,干扰波相对微弱,有较高的信噪比; (3) 频带较宽,尽可能接近δ脉冲(尖脉冲),以利提高分辩率; (4) 同点激发,地震记录重复性好。 2.震源类型
把激发点和排列向一个方向移动,重复以上工作,得一连续长反射 界面。图中,T=Tˊ(互换时间)。
观测系统图示
2. 如图(b)示。 O1激发,O1O2接收,用O1A表示,O1A在测线上投影O1A1对应 反射界面R1R2;
O2激发,O1O2接收,用O2A表示,相应反射界面为R2R3。 两次激发,得连续反射界面段R1R3。 折射法:多用时距平面图表示。
(2)相干干扰
定义:指外界产生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干扰。
特点:在地震记录上表现为有规律的振动,具有一定的 频率和视速度。
相干干扰产生:在 大型厂矿附近,机器有 规律地连续振动,江、 河波浪冲击岸坡等。如 图5.13所示。

野外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野外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野外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中,环境参数的测量和监测对于保障人类和生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而野外环境监测系统则是一种可以同时监测各种环境参数的系统,它在现代生态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野外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二、野外环境监测系统的构架野外环境监测系统通常由环境参数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和数据管理单元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在野外环境中收集各种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气压、光照强度等。

数据传输单元将采集的环境参数传输到数据管理中心。

数据管理单元负责处理、存储和分析传回的数据,并生成监测报告。

野外环境监测系统的构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方式:需要考虑如何采集各种环境参数,以及采集方式的稳定性和精度。

2.数据传输方式:需要考虑采用何种传输方式,如有线或无线传输,传输距离和干扰等因素。

3.数据存储和分析方式:传回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分析,需要考虑如何存储和管理数据,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

4.监测报告的生成方式:数据处理完毕后需要生成监测报告,需要考虑如何生成报告以及所需的技术支持。

三、野外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要点1.环境参数采集单元:环境参数采集单元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参数采集的位置和数量、实时测量和存储能力、精度等。

2.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传输单元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传输距离和信号穿透能力、数据传输的带宽和速度、安全性等。

3.数据管理单元:数据管理单元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能力、安全性等。

4.监测报告的生成:监测报告的生成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数据可视化的能力、监测报告的自动生成等。

四、野外环境监测系统的实现在实现野外环境监测系统时,需要考虑实现软件和硬件两个层面。

1.软件层面的实现:软件层面的实现主要包括采集程序的编写、数据传输程序的编写和数据管理程序的编写。

采集程序的编写需要考虑各种环境参数的采集方式和采集精度,数据传输程序的编写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方式和传输速度,数据管理程序的编写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MS V 2n
V 炮点移动道数 单边放炮S=1,
双边放炮S=2 d 炮点移动距离
M 排列道数 n 覆盖次数 Dx 道间距
单 边 放 炮
M x d 2n
综 合 平 面

M 1 2n 1 M / 2n
叠加段放炮次数

每放炮一次得到地下反射点个数? 为什么图中1-6炮的21,17,13,9,5,1道 是共反射点?
覆盖次数与面元关系
600 500 400 384 600
可 变 面 元 特 例
面 元 扩 大 - - 覆 盖 次 数 增 加
覆盖次数 300 216 200 100 24 0
覆盖次数 5 * 24 5 10 * 10 96 15 * 15 216 20 * 20 384 25 * 25 600
96
面元网格
阅读文章并思考 1、二维地震过障碍观测系统模式及其参数设计-梁顺军 2、宽方位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设计-
以新场气田三维三分量勘探为例-唐建明
3、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赵殿栋 海上观测系统设计方面的文章……
共接收点波列图—帮助判断岩性变 化,帮助选择最佳偏移距。
七、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三维地震 — 在个观测面上进行 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迭 加处理获得地下地质构造在三维空 间的特征。 1、路线型 特点:获得沿路线附近一条窄带上 的资料 1)、宽线剖面: a、沿测线布置接收点;
b、激发点布在与测线交叉(正交或 任意角度)的线上。
六次迭加炮号与道号关系表:
反 射 点
道号 炮号
A 21 17 13 9
B 22 18 14 10
C 23 19 15 11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讲解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讲解

第一章地震波的运动学第一节地震波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反射地震波的运动学第三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地震波的频谱分析第二节地震波的能量分析第三节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地质因素第四节地震记录的分辨率第三章地震勘探野外数据的野外采集第一节野外工作方法第二节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第三节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第四节检波器组合第五节地震波速度的野外测定第四章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第一节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第二节多次反射波的特点第三节多次叠加的特性第四节多次覆盖参数对迭加效果的影响及其选择原则第五节影响迭加效果的因素第五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第一节提高信噪比的数字滤波第二节反滤波第三节水平迭加第四节偏移归位第五节地震波的速度第六章地震资料解释第一节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第二节时间剖面的对比第三节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解释第四节各种地质现象在时间剖面上的特征和解释第五节地震剖面解释中可能出现的假象第六节反射界面空间位置的确定第七节构造图、等厚图的绘制及地质解释第八节水平切片的解释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地震波的运动学1、波动(难度90区分度30)2、波前(难度89区分度31)3、波尾(难度89区分度31) 4、波面(难度89区分度31) 5、等相面(80 、 33) 6、波阵面(81 、 34)7、波线(70 、 33) 8、射线(72 、 40)9、振动曲线(75 、 42) 10、波形曲线(76 、 44) 11、波剖面(65 、 46) 12、子波(60 45)13、视速度(80 、 30) 14、射线平面(60 、 47)15、运动学(70 、 55) 16、时距曲线(68、 40) 17、正常时差(60 、 45) 18、动校正(60、 60) 19、几何地震学(70 、 35)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1、动力学(70 、 40)2、物理地震学(71、 35)3、频谱(50 、 50)4、波的发散(90 、 30)5、波散(90 、 31)6、频散(80、 35)7、吸收(70 、 40 )8、纵向分辨率(60、40)9、垂向分辨率(60、40)10、横向分辨率(60、40)11、水平分辨率(60、40)12、菲涅尔带(50、45) 13、主频(65、40)第三章地震勘探野外数据的野外采集1、规则干扰波(90、30)2、不规则干扰波(90、30)3、观测系统(80、35)4、多次覆盖(65、50) 5、共反射点道集(70、45)6、检波器组合(90、30)7、方向特性(75、30)8、方向效应(90、30)第四章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1、共中心点迭加(70、40)2、水平迭加(60、40)3、剩余时差(60、50)第五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1、偏移迭加(75、30)2、平均速度(85、30)3、均方根速度(80、30)4、迭加速度(70、40)第六章地震资料解释1、标准层(50、40)2、绕射波(40、50)3、剖面闭合(30、60)4、三维地震(70、30) 5、水平切片(45、60) 6、等厚图(65、40) 7、构造图(80、30)二、填空题第一章1、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是()。

野外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野外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野外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在野外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方面,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野外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生态系统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本文将从系统性能、技术方法和应用案例三个方面来探讨野外智能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系统性能野外智能监测系统根据需要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环境、土壤水分、植被覆盖度、动物行为等多个方面。

针对不同的监测内容,系统设计和参数设置上需具备以下能力:1. 精准数据采集能力。

针对需要监测的指标,系统需能够根据等时等距等运行方式进行采样,以实现精确可靠的数据采集,并实时数据传输。

2. 长期稳定运行能力。

野外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系统在设计上需具备良好的防护能力,同时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需采用高效节能的构架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3. 多样性传感器集成能力。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在不同的野外环境中发挥的作用各异,在系统设计上需考虑到不同类型传感器的适应性和互补性,并能够实现快速集成。

二、技术方法针对野外智能监测系统的实现,通常采用的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

1.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主要负责采集实时数据,其品质和稳定性是系统能否长期稳定运作的关键。

目前,针对野外环境下的生态监测,遥感技术、声位定位技术、图像处理技术、雷达技术及信号分析等方面的传感器被广泛应用。

2. 数据采集技术。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经过采集端处理为可传输的数据,不同传感器的数据通常需要额外的处理方式。

对同类型数据重复采集,求平均值或最大值可以降低数据误差。

3. 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传输采用通常通过无线网络实现。

不同网络环境针对不同传输速率和传输稳定性的优先级设置不相同。

4. 数据分析技术。

对野外监测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是后续应用的主要环节。

数据分析主要针对采集得到的数据,通过计算、建模和机器学习等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生态环境模型。

(整理)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整理)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word文档良心出品)

§3.4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一、地震测线的布置1.地震测线沿地面进行地震勘探的线路,指出炮点、接收点的位置和延伸方向。

2.布置测线的原则①测线一般布置成正交的网状。

②尽量为直线,方便处理和解释。

③主测线多于联络测线,更真实地反映构造形态。

测线3.不同勘探阶段的测线布置要求①区域普查(线路普查)测网稀,线距几十—上百公里。

②面积勘查测网稀,线距几—十几公里,如4╳8, 4╳4, 4╳2(km2)。

③构造细测测网密,线距几百米—几公里,如0.2╳0.2, 0.5╳0.5, 1╳2, 2╳3(km2)。

二、观测系统的图示方法1.观测系统的定义观测系统是指示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互空间位置关系的图件。

2.观测系统的图示方法用水平线表示测线,将激发点标在水平线上;过激发点向两侧作450的斜线;将接收点投影到过其激发点的450斜线上。

共炮点线共接收点线共反射点线共炮检距线斜线斜线垂线(覆盖次数) 水平线12345678910三、反射波法观测系统的基本类型1.2.简单连续观测系统例子:单边激发,单边接收,一次覆盖,偏移距为O。

O 1 O2O3O4O5测线P90图6.3-29b2.间隔连续观测系统例子:单边激发,单边接收,一次覆盖,偏移距不为0。

1234 5P90图6.3-29d3.多次覆盖观测系统(1)定义地下界面被观测的次数多于一次,例如二次覆盖,三次覆盖,……。

(2)多次覆盖原理示意图M(3)抽共反射点道集实现多次覆盖例如:单边激发,仪器有24道,每激发一次,炮点和排列一起向前移动2个道间距,即可形成6次覆盖。

12345678910111213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4P91图6.3-23抽共反射点道集——生产中放一炮多道接收,并按一定的规律布置排列,等室内处理时,将能收到同一个点的反射波的道从不同的炮中抽出来,按炮检距大小排列起来,叫做抽共反射点道集。

(4)6次覆盖,24道接收的共反射点道集表P92表6.3—1(5)多次覆盖经验公式nNSx d 2=∆=υ P90、P91的N 与n 互换 。

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

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

§3.4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一、地震测线的布置1.地震测线沿地面进行地震勘探的线路,指出炮点、接收点的位置和延伸方向。

2.布置测线的原则①测线一般布置成正交的网状。

②尽量为直线,方便处理和解释。

③主测线多于联络测线,更真实地反映构造形态。

测线3.不同勘探阶段的测线布置要求①区域普查(线路普查)测网稀,线距几十—上百公里。

②面积勘查测网稀,线距几—十几公里,如4╳8, 4╳4, 4╳2(km2)。

③构造细测测网密,线距几百米—几公里,如0.2╳0.2, 0.5╳0.5, 1╳2, 2╳3(km2)。

二、观测系统的图示方法1.观测系统的定义观测系统是指示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互空间位置关系的图件。

2.观测系统的图示方法用水平线表示测线,将激发点标在水平线上;过激发点向两侧作450的斜线;将接收点投影到过其激发点的450斜线上。

共炮点线共接收点线共反射点线共炮检距线斜线斜线垂线(覆盖次数) 水平线12345678910三、反射波法观测系统的基本类型1.简单连续观测系统例子:单边激发,单边接收,一次覆盖,偏移距为O。

12345P90图6.3-29b2.间隔连续观测系统例子:单边激发,单边接收,一次覆盖,偏移距不为0。

1234 5P90图6.3-29d3.多次覆盖观测系统(1)定义地下界面被观测的次数多于一次,例如二次覆盖,三次覆盖,……。

(2)多次覆盖原理示意图M(3)抽共反射点道集实现多次覆盖例如:单边激发,仪器有24道,每激发一次,炮点和排列一起向前移动2个道间距,即可形成6次覆盖。

12345678910111213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4P91图6.3-23抽共反射点道集——生产中放一炮多道接收,并按一定的规律布置排列,等室内处理时,将能收到同一个点的反射波的道从不同的炮中抽出来,按炮检距大小排列起来,叫做抽共反射点道集。

(4)6次覆盖,24道接收的共反射点道集表P92表6.3—1(5)多次覆盖经验公式nNSx d 2=∆=υ P90、P91的N 与n 互换 。

野外观测实验报告

野外观测实验报告

野外观测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野外观测,学习和应用生物学、生态学知识,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探究物种分布、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2. 实验地点和时间实验地点为XX自然保护区,实验时间为XXXX年X月X日至XXXX年X月X 日。

3. 实验方法和步骤3.1 野外观察在实验地点随机选择不同的生境,如森林、草地、湖泊等,进行观察。

根据实地情况,使用望远镜、相机、放大镜等工具,记录生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数量。

3.2 数据收集根据观察结果,记录不同物种的出现频率、分布范围以及生境要求。

同时,测量和记录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以及生境的土壤类型和pH值等。

3.3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如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

同时,将物种组成和环境因素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环境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4. 实验结果和讨论4.1 物种组成根据观察和收集的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生境中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森林生境中主要有XX树种和XX动物种类,草地生境中主要有XX植物和XX 昆虫种类等。

这表明不同生境的环境条件对物种的分布和适应性有着重要影响。

4.2 物种多样性通过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我们发现不同生境的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

例如,森林生境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较高,优势度相对较低;而草地生境的物种丰富度相对较低,优势度较高。

这可能与不同生境的资源分配和竞争压力有关。

4.3 环境因素和生物群落分析环境因素和生物群落的关系时,我们发现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因素与物种的分布和数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例如,某些物种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只在特定的生境中出现;而某些物种在光照较强的地方更容易繁衍。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野外观测实验,我们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深入了解了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的关系。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B
A
O1 O’ O2
O3
O4
O5
O6
(4)共中心点记录-垂直于共炮 检距线的垂线表示共中心点 (界面水平时为共反射点或共 深度点)的位置,此线上各点 接收到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 反射,由此组成的记录称为共 反射点记录。
B
A
O1 O’ O2
O3
O4
O5
O6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四种记录的应用
4种记录在地震勘探中被广泛使用,例如:①共炮点 和共接收点记录用于求取炮点和检波点的静校正量; ②在野外作业中,通过显示共炮点记录实行记录质量 的监控;③在资料处理中,需要对共炮点记录进行抽 道集,得到大量的共中心点道集记录,然后进行速度 分析、动校正、水平叠加或偏移归位等处理,最终得 到用于资料解释的成果数据;④在速度分析或某些偏 移处理时,为了增加数据量或提高处理质量,需要抽 取共炮检距记录,用于特殊分析和处理。
1、一次覆盖的简单观测系统及其图示 观测系统(layout)可用综合平面法来表示,即在平 面图上表示出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以及观测 到的地下界面段。综合平面法适用于各种复杂情况 下的观测系统图示,目前二维地震勘探的生产中大 多采用它。
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排列的概念及其类型
• 排列的概念:震源与检波器组中点位置(中心道) 之间的关系(同一工区此关系应不变)。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一、地震测线的布设
(3)面积详查阶段-本阶段的任务:在已知构造单 元上查明其构造特点,如分布范围、空间形态、目 的层厚度、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高点位置、闭合 度、与相邻构造的关系、断层的大小及其分布等, 提供最有利的含油气圈闭,为钻探提供井位。要求: 主测线垂直构造走向,二维地震勘探的测网线距为 2~3公里,也可根据需要直接进行三维地震勘探。

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目次前言 (ⅱ)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野外观测总体技术流程 (2)6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2)7 野外观测样地选择与样方设置 (2)8 野外观测指标体系 (3)9 野外观测技术方法 (4)附录A(资料性附录)龄组划分表 (8)附录B(规范性附录)野外调查记录表 (9)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样地选择与样方设置、野外观测指标体系、野外观测技术方法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及省级行政区域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其他自然地理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721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森林类型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30363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GB/T 33027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林分stand指森林内部特征(如树种组成、林冠层次、年龄、郁闭度、起源、地位级或出材量等)基本相同,而与周围森林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

林分常作为确定森林经营措施的依据,不同的林分需要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

3.2立地因子site factor指林木所处环境中影响其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包括海拔、地形类型、坡度、坡向、坡位等。

3.3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指以乔木为主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本标准中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稀疏林。

3.4每木检尺tally指林业调查中的一种的基本调查工作,目的为取得林分数据,测定样地内每一株达到测量标准树木的胸径等指标。

4总则4.1原则本标准规定的内容遵循规范性、可操作性、先进性和经济与技术可行性的原则。

4.2内容本标准以现场观测手段为主,辅以资料收集与访问调查等手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立地因子、森林类型、每木检尺、林分指标和林下植被等内容开展野外观测,服务于全国和区域尺度生态状况调查评估。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评价指标体系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评价指标体系

野外简易获取硝石方法硝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资源,可用于制作火药和肥料等。

在野外寻找硝石可以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同时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源。

下面是一些简易获取硝石的方法。

1.地质地图研究:地质地图是找到硝石的有用工具。

了解你所在地区的地质特征,比如陡峭的山脉、河流、岩石和河床等,这些地方往往会有较高的硝石含量。

寻找地质层状特征,通常硝石会在此处更容易找到。

2.岩层翻转:硝石主要存在于深层的岩石中。

在地质或山脉区域中,寻找被侵蚀或破坏的岩石层。

使用工具(如镐子或锤子)翻动或敲击岩石,看是否发现硝石。

注意安全,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伤害。

3.河床:河床通常是硝石富集的地方。

水流会将硝石冲刷到河床上,尤其是在降雨后。

寻找暴露在外的岩石,并仔细检查是否有硝石。

也可以河床中的沉积物,用筛子或其他工具将其过滤,以找到硝石。

4.地下水源:地下泉水通常会与硝石溶解在一起,形成硝石的积聚。

寻找湿润的土壤或河流,挖掘一些泥土并过滤水,看是否能找到硝石。

5.火烧法:硝石可以通过火烧法进行提取。

在一个干燥的地方,找一块平坦的岩石,并在上面堆放干燥的木材。

点燃木材,并在火焰灭去后等待岩石冷却。

然后,使用工具检查岩石表面是否有硝石形成的白色结晶。

注意安全,避免火灾。

6.化学聚集:硝石可以通过进行化学反应来聚积。

将硝酸银或硝酸钾与木炭混合并加热,生成一种含有硝石的反应产物。

将产物收集起来,并通过过滤或蒸馏来提取硝石。

以上方法只是一些简易获取硝石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地区和环境。

在进行任何活动之前,请确保了解当地的法律和安全规定,并尊重环境。

此外,硝石在一些地方是受限制的物质,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免违法。

04_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

04_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

覆盖次数与面元关系
600 500 400 384 600
可 变 面 元 特 例
面 元 扩 大 - - 覆 盖 次 数 增 加
覆盖次数 300 216 200 100 24 0
覆盖次数 5 * 24 5 10 * 10 96 15 * 15 216 20 * 20 384 25 * 25 600
96
炮线
接收线
三 维
二维单炮记录
三维单炮记录
炸药震源反褶积前单炮 观察二者之差异
3、海上三维常用观测系统 1)双船作业
炮 舰
电缆(双)
注意:电缆偏角
双船作业 2)单船作业:(目前最多的一船拖八缆四枪) 单船双缆双震源(一次仅1个震源激发)
三维勘探的参数选择 空间采样间隔 三维勘探是一种面积勘探,既有横向采样间隔, 又有纵向采样间隔,即道间距和测线距。空间采样间 隔由空间采样定理确定。
d 炮点移动距离 单边
例:6次迭加,24道,单端放炮时:
24 1 V 2 6
(道间距数 )
M道接收,n次覆盖的1个迭加段,需放炮次。
M 1 2n 1 M / 2n
找出书中 p35 描述错误
双边放炮
六、列线图与波列图
1、列线图——在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加上方格网所 组成的图形称为列线图;
注意:
①两端观测系统不能互换对比; ②适用于S<500米情况。
延长时距曲线
变观设计
四、间隔连续观测系统:
目的:为避开激发点附近的面波与声波干扰 原理:通过互换点进行界面连续追踪
现在处理技术很容易解决
五、多次复盖观测系统及图示 fold
1、概念: ①复盖次数——同一界面被观测追踪的次数; ②多次复盖——同一界面或界面点被多次观测追踪; ③多次复盖观测系统——能对地下同一个反射界面 点进行多次观测的野外观测系统,以便进行迭加压 制多次波等干扰波;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高级课件]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高级课件]

严选内容
22
炮点移动道数计算式
V MS 2n
d M x 2n
注:M—接收道数,n—迭加道数,S—单 端放炮时, S=1;双端放炮时, S=2
d 炮点移动距离 单边
例:6次迭加,24道,单端放炮时:
V 241 (道间距数) 26
严选内容
23
M道接收,n次覆盖的1个迭加段,需放炮次。
M 1 2n 1 M / 2n
叠加段放炮次数
每放炮一次得到地下反射点个数? 严为选内什容 么图中1-6炮的21,17,13,92,15,1道
是共反射点?
六次迭加炮号与道号关系表:
道号
反 射
A
B
C
D
E
F

炮号
1 21 22 23 24

2 17 18 19 20


3 13 14 15 16

4
9 10 11 12
5
5678
6
1234
的记录 csp--crp
注:共反射点与共炮
x3
点区别:前者为一点, 后者为一段
x1 x2
o
反严射选内段容
18
观测系统的分类
根据观测系统的迭加特性,可以把观测系统分 为两大类,单边放炮观测系统和双边放炮观测系统。 单边放炮观测系统是指炮点位于排列的一侧的观测 系统,炮点位于左侧的叫小号放炮,位于右侧的叫 大号放炮。双边放炮观测系统指炮点位于排列两侧 的观测系统。
第二节 观测系统
严选内容
1
地震测线布置
一、基本要求: 1、测线为直线; 2、垂直构造走向。 二、不同阶段测线布置: 1、线路普查—大剖面(未做地震区) 任务:了解区域地质构造情况

野外观测实验报告

野外观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生长环境因素观测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某市郊森林公园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环境因素。

2. 观察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分析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样品:选取森林公园内的10种常见植物,如松树、柳树、杨树、桃树、杏树等。

2. 仪器设备:温度计、湿度计、土壤湿度计、PH计、照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测量环境因素:在实验地点选择10个观测点,分别测量每个观测点的温度、湿度、土壤湿度、PH值、照度等环境因素。

2. 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记录每个观测点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高度、叶面积、叶片颜色等。

3. 分析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根据观测数据,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温度:观测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内各观测点的温度在15℃-25℃之间,平均温度为20℃。

植物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8℃-22℃。

2. 湿度:观测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内各观测点的湿度在60%-80%之间,平均湿度为70%。

植物生长的最佳湿度范围为60%-75%。

3. 土壤湿度:观测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内各观测点的土壤湿度在30%-50%之间,平均土壤湿度为40%。

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湿度范围为35%-45%。

4. PH值:观测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内各观测点的PH值在5.5-6.5之间,平均PH值为6。

植物生长的最佳PH值范围为5.5-6.5。

5. 照度:观测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内各观测点的照度在1000-2000勒克斯之间,平均照度为1500勒克斯。

植物生长的最佳照度范围为1000-2000勒克斯。

五、实验分析1.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温度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

当温度低于18℃或高于22℃时,植物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2. 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湿度对植物生长有较大影响。

当湿度低于60%或高于75%时,植物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组合式智能野外探测系统

组合式智能野外探测系统

组合式智能野外探测系统组合式智能野外探测系统是一种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高新技术系统,可以用于野外监测和预警。

该系统采用了多种传感器技术,包括视频监控、声音监测、热像监测、雷达监测等,通过多种监测手段的组合,可以实现对野外环境的全方位监测。

与传统的单一监测手段不同,组合式智能野外探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全方位监测,不漏一点传统的野外探测系统往往只能监测到特定方向或特定区域的情况,无法做到全方位监测。

而组合式智能野外探测系统采用了多种监测手段的组合,可以实现对野外环境的全方位监测,不漏一点。

2.多维度数据采集,更加精准传统的野外探测系统往往只能采集到特定类型的数据,如图像数据、声音数据等,无法做到多维度数据采集。

而组合式智能野外探测系统采用了多种传感器技术,可以采集到丰富的数据,包括图像数据、声音数据、热像数据、雷达数据等,使得监测结果更加精准。

3.智能化分析,减少误判传统的野外探测系统往往只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无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而组合式智能野外探测系统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减少误判,提高监测准确率。

组合式智能野外探测系统广泛应用于国土安全、环境监测、自然资源保护等领域。

在国土安全方面,该系统可以用于国境、沿海、边境等地区的监测和预警,有效防止非法入境、走私等违法活动。

在环境监测方面,该系统可以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如地震、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该系统可以用于野生动物、植物的监测和保护,防止非法捕猎、非法采伐等活动。

总的来说,组合式智能野外探测系统是一种高效、智能、全方位的野外监测系统,可以为国土安全、环境监测、自然资源保护等领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系统的应用范围和性能将会不断提高,为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第二节----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第二节----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 它们以O1D1的中点M对称地分布。 • 如果界面水平则R点在地面的投影与M点(叫共中心点)
重合,并且每次观测到的都是来自R点的反射。
• R点就叫这些道的公共反射点。
• 这些道组成的道集是R点的共反射点道集。
当然在野外生产工作中并不是一次激发只用一道接 收,而是用多道接收。
但是我们总可以想办法在许多次激发获得的多张记 录上,把地下某个反射点的共反射点道集找出来。
当在测线上某点激发而在某一地段接收,则可将 测线上的接收段投影到通过爆炸点的45度角斜线 上,用这段投影来表示。
D
测 线
界 面
地面测线上相邻两个接收
点的距离是地下界面相邻
O*
两个反射点距离的两倍
注意:
作45度角的斜线应过炮点(偏移距为零时), 且斜线偏向接收段方向。
炮点
斜线 接收段
斜线
炮点
接收段
每次观测时,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保持一定 的关系,以保证能够连续追踪地震界面。
观测系统的选择决定于地震勘探任务、该工 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和采用的方法,总的原则 是尽量使记录到的地下界面能连续追踪,施 工简便,经济高效,满足地震勘探对资料品 质(信噪比、分辨率等)的基本要求。
按照激发点和接收点相对位置的关系,可把 测线分为纵测线及非纵测线两种。本课以介 绍纵测线观测系统为主。
下面以单边放炮六次复盖为例,来说明多次复盖观 测系统。
炮点位于排列一端,偏移距(炮点离开第一道的距离)为一个道 间距。
每放完一炮,炮点随接收点一起向前(右)移动二个道间距。 这样就组成了六次复盖观测系统。
将所有的炮点O1、O2、O3……标在同一水平线上; 然后从各炮点向排列前进方向作一条与炮点呈45度角的直线, 将同一排列上的24道分别投影在这些45度的斜线上。即每一根斜 线表示一个排列获得一张原始记录。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野外观测规范与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野外观测规范与方法

3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野外观测规范与方法3.1 观测场地设置与采样设计3.1.1 观测场布局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观测场地包括:主观测场、辅观测场、站区调查点。

对森林生态系统而言,观测场地相当于一个样方或几个样方的集合。

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应该对本区的主要代表性植被类型都进行长期观测,包括本区域的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重要的人工林、其他分布面积很广的群落类型,将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群落类型的典型地段设为主观测场,其他类型设为辅观测场。

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辅观测场是主观测场的补充,而不是重复。

站区调查点是辅观测场的一种,指用来完成动物或其他调查项目(如社会经济调查)的固定区域,或特指离站本部较远、不受生态站管理控制的辅观测场地。

主观测场要求设置在研究站所在地区内最具代表性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布的地段,最好还开展包括水分、土壤和小气候等环境因子在内的综合性观测。

鉴于水物理要素监测要求以集水区为基本观测单元,主观测场应该尽量设置在一个集水区内。

3.1.2 观测场设置3.1.2.1 仪器与工具在设置样地、样方和样线的过程中,一些常规的工具是必需的,包括测绳、皮尺、塑料绳、罗盘、地形图、海拔表、高精确度GPS、醒目的标桩等。

其中标桩数量要求比较多,具体数量根据样地的面积和样线的长度等具体情况确定。

在主观测场还需要带有编号的标牌(保证在100 年时间里不会发生标牌丢失或字迹模糊等难以辨认的情形,否则需经常更换标牌)、固定标牌的铁钉或铁丝等。

3.1.2.2 步骤观测场地的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区域植被和土壤分布调查,完成大比例尺(1∶10 000 或1∶15 000)植被图和土壤图,以及区域植被与土壤特征的分析报告;(2)基于区域植被调查确定样地布局和各样地位置,写出观测场选址说明报告,完成生态站观测场布局的平面图;(3)根据种-面积曲线法确定各观测场的群落最小面积;(4)根据群落最小面积、样地使用时间长度、场地所在地的地形及其均质性等确定观测场面积;(5)样地围取;(6)基于区域植被图和土壤图对选定的观测场进行一次生物和土壤分布情况的认真核查,写出观测场植被及土地利用历史和现状的调查报告,完成乔木编号和平面坐标定位图;(7)设计长期采样方案;(8)建立必要的观测、标记设施以及样地保护设施;(9)材料整理与存档。

地震数据处理第二章:预处理及真振幅恢复

地震数据处理第二章:预处理及真振幅恢复

j 2f
设补偿前数据为x(t),补偿后为y(t),即
y(t) x(t) * h(t, )
第三节 振幅平衡
浅层能量、深层能量弱,给显示带来困难,动平衡就 是为解决这类问题而提出的。
一、道内动平衡
设待平衡记录道长度为N个样点,将其分为K个时 窗,每时窗为2M+1个样点,则每时窗的平均振幅为:
A j
第二节 真振幅恢复 一、波前扩散能量补偿 二、地层吸收能量补偿
第一节 预处理
一、数据解编 (1)野外数据格式:
① SEG-D ② 时序 (2)解编:将时序变为道序
(3)解编后数据格式:SEG—Y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输入/输出均为SEG-Y
SEG_Y 格式: 卷头(4字节/字,共100字):
40行说名信息
2 卷内道序号 (字节5 ~ 8)
3 FFID & ILN (字节9 ~12)
4 道号
(字节13~16)
5 震源点号
(字节17~20)
6 CMP号 & XLN (字节21~24)
7 CMP集内道号 (字节25~28)
8 道识别码: (字节29~30) 1=地震数据;2=死道;3=空道 4 =爆炸信号;5 井口道;~
1
M
|
2M 1 mM
a jm
|
权系数:
w j
1 Aj
均衡处理: aj a j •w j
二、道间均衡
地震记录上反射能量随炮检距增大而衰减,也可能因 激发及接收条件的差异,使道与道之间的能量不均衡。 在共中心点叠加时,因能量不均衡会影响叠加效果,故 而进行道间均衡。
Q 2 E 2
A2 0
2
1
E
A2 0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野外观测规范与方法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野外观测规范与方法

5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野外观测规范与方法我国的荒漠生态系统(含半荒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干旱、风沙活动强烈、植被稀疏,是其区别于其它生态系统类型的主要外部标志。

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由于植被稀疏、土壤含沙量高和风力强劲频繁,风蚀或积沙现象普遍,土壤和植被稳定性较差。

因此,对荒漠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荒漠地区,绿洲农业往往是土地利用的重要形式,而且对整个荒漠地区的水分与能量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期观测。

对绿洲农业区的生物长期观测,包括样地设置规范、观测指标、野外观测规范与方法等,可参见本书第7章相关内容。

本章的内容只针对荒漠生态系统荒漠区的生物野外长期观测。

半荒漠、沙地等系统的观测方法可参照执行。

5.1 观测场设置与采样设计5.1.1 观测场布局荒漠生态站大都分布于农牧交错区或荒漠与绿洲的过渡区(绿洲边缘),虽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荒漠,但绿洲农业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因此,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观测场的选择和生物要素的观测,既要考虑区域环境特色,又要兼顾荒漠和绿洲两种生态系统类型。

因此,荒漠生态站应该在荒漠区和绿洲农田区各设1个主观测场,并在主观测场附近及站区周围的其它重要生态类型和主要利用方式地段上分别设置辅观测场和站区调查点。

其中,农田区观测场的设置,参见农田生态系统部分(本书7.1节),这里只给出荒漠生态系统荒漠区观测场的设置和管理要求。

参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操作步骤设置各个观测场地,并完成各项材料的存档。

5.1.2 农田区观测场的设置和管理参见本书第7章7.1节。

5.1.3 荒漠区主观测场的设置和管理(1)主观测场应设置在本地区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段,要求地势平坦、开阔,土壤和植被分布比较均匀。

在主观测场样地四周100 m范围内,不能有大的风蚀区,也不能处于正在快速移动的流动沙丘的下风向,以避免受到风蚀或风沙流的影响。

(2)在干旱地区,主观测场要避开人畜频繁活动区,特别要与农业区保持一定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系 王永刚
课程内容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 第3章 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 • 第4章 地震波速度 • 第5章 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 第6章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第3章 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
• 第一节 野外工作概述 •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 第三节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 • 第四节 低(降)速带测定和静校正 • 第五节 地震组合法 • 第六节 共反射点叠加法
O6
不同震源类型的共炮点记录
(a)可控震源
(b)爆炸索震源 (c)炸药震源 (d)海上大功率脉冲 (e)空气枪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2)共接收点记录-从接收点出发的-450斜线代表地 面同一接收点位置,此线上不同炮点的所有道都是同 一地面点接收,由此组成的记录称为共接收点记录。
(3)共炮检距记录-与炮点线平行的水平线表示等炮 检距情况,各接收点的炮检距都相等,由此形成的记 录称为共炮检距记录。
• 排列的类型(二维):
– 纵排列(extended spread)
d o 123
x
L
– 非纵排列(broadside)
– 交叉排列(cross spread)
二维纵排列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O1
O2
O1
O2
O3
O4
O1’
O2’
O3’
O4’
中间放炮排列 端点放炮排列


T型


L型
交叉排列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B A
O1 O’ O2
O3
O4
O5
O6
上: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法 左:一次覆盖连续观测系统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B
A
O1 O’ O2
O3
O4
O5
O6
假设水平界面,地面上有一个障碍物,若保证对界面的 一次连续观测,排列与炮点位置应如何布置?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CSP-Common Source Point
CRP-Common Reception Point
CRP-Common Reflection Point
CDP-Common Depth Point
B
CMP-Common Mid-Point
A
CO-Common Offset
O1 O’ O2
O3
O4
O5
1、一次覆盖的简单观测系统及其图示 观测系统(layout)可用综合平面法来表示,即在平
面图上表示出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以及观测 到的地下界面段。综合平面法适用于各种复杂情况 下的观测系统图示,目前二维地震勘探的生产中大 多采用它。
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排列的概念及其类型
• 排列的概念:震源与检波器组中点位置(中心道) 之间的关系(同一工区此关系应不变)。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一、地震测线的布设
(2)面积普查阶段-地质任务:在具有含油气远景区, 寻找可能的油气储集带,研究地层分布规律,查明较 大的局部构造。测网布设要求:此阶段测网布置较稀 疏,通常以二维地震勘探的方式将测线布设为“丰” 字形。具体要求:主测线垂直构造走向,测线间距以 不漏掉局部构造为原则,线距不应大于预测构造长轴 的一半。在构造顶部或断裂带部位,应适当加密测线, 并要做一定数量的联络测线,联络测线一般垂直于主 测线,与主测线组成具有一定面积范围的测网。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一、地震测线的布设 1、基本要求 2、不同勘探阶段的测线布设
二、观测系统的图示方法 1、一次覆盖简单观测系统及其图示 2、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及其图示 3、四种道集记录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一、地震测线的布设
1、基本要求
地震测线的布设必须考虑地质任务、干扰波与有效 波特点、地表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
2、多次覆盖的观测 系统及其图示
一次覆盖或多次覆 盖(multiple coverage) 指对被追踪的界面所 观测的次数,例如对 同一界面追踪了两次, 称为2次覆盖。
野外施工中,每放一 次炮,排列和炮点向 前移动的道间距数d为:
d NS 2n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O4 O3
O2
O1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一、地震测线的布设
(3)面积详查阶段-本阶段的任务:在已知构造单 元上查明其构造特点,如分布范围、空间形态、目 的层厚度、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高点位置、闭合 度、与相邻构造的关系、断层的大小及其分布等, 提供最有利的含油气圈闭,为钻探提供井位。要求: 主测线垂直构造走向,二维地震勘探的测网线距为 2~3公里,也可根据需要直接进行三维地震勘探。
B A
O1 O’ O2
O3
O4
O5
具体有两个基本要求:①测线应为直线,保证所反 映的构造形态比较真实;②测线应该垂直构造走向, 其目的是更加真实的反映构造形态,为绘制构造图 提供方便。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一、地震测线的布设
2、不同勘探阶段的测线布置要求 (1)区域概查阶段-一般在勘探程度低,未做过地震工
作的地区进行,其地质任务是:了解区域性地质构造 分布情况,确定含油气远景区或含油气盆地。布置测 线的依据是从地质测量或重磁电物探资料中,了解到 区域构造的初步资料,如构造线的方向,区域构造单 元的预测范围等。布置测线的要求:在垂直区域地质 构造走向的原则下,尽可能穿过较多的构造单元,测 线尽量为直线,也可根据地表条件测线沿道路、河流 布设。线距大小根据工区内区域地质构造规模的大小 而定,一般在几十公里或近百公里左右。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一、地震测线的布设
(4)构造精查细测阶段-地质任务:在含油气圈闭 工作的基础上,搞清油气藏的具体地质特征,为油 藏描述提供基础资料。测网布设要求:此阶段通常 以三维地震勘探为主,二维地震测网的线距一般为 几百米~1公里。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二、观测系统的图示方法
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 的相互位置关系。
界面水平时为真正的共反射 点或共深度点,而界面倾斜 时发生反射点分散,此时为 共中心点。
第二节 野外观测系统
3、四种道集记录(gather records) 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可以构成4个不
同方向的线,得到相应的4种记录。 (1)共炮点记录-从炮点出发的450斜线代表一个排列,
在此线上所有的接收点有共同的炮点,属于同一炮点 的各道记录称为共炮点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