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4红蜻蜓》教案 (1)
《红蜻蜓》歌曲教案1
四年级歌曲教案《红蜻蜓》
一、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著名的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
歌曲为3/4拍、宫调式,共8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
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达10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又与旋律的其份额结合紧密。
歌曲虽然短小,但曲调极其优美抒情,将美好的童年的生动情景表达在人们的眼前。
歌曲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因为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用各种手段,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1、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欣赏方面:能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3、表演方面:能比较准确的表达歌曲内容。
4、存有问题:音准不够,视唱水平有待增强。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的旋律,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并能初步使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旋律的起伏。
2、能专注地聆听歌曲,感受合唱的效果,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歌曲深情优美的音乐情绪。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声部合唱时音准的把握以及声音的和谐统一。
五、教学过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红蜻蜓》(1)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红蜻蜓》(1)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属于人教版。
这首歌曲以简谱的形式呈现,富有诗意和美好的寓意。
歌曲描绘了红蜻蜓飞舞的场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憧憬。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造。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简谱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参差不齐,教学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发挥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红蜻蜓》的曲谱,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4.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简谱的识别和理解。
2.歌曲旋律的掌握和演唱。
3.节奏的准确表达和配合。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歌唱技巧。
4.视听结合法: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红蜻蜓》的简谱资料,分发给学生。
2.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
3.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教学演唱。
4.准备教学挂图或黑板,用于展示歌词和简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红蜻蜓》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寓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红蜻蜓》的简谱,引导学生认识简谱的各个部分,如音符、节奏等。
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简谱与五线谱的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简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红蜻蜓》人音版 (五线谱) (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红蜻蜓》人音版(五线谱) (1)一. 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这首歌曲以轻快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展现了红蜻蜓飞舞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妙。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旋律易于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
但在此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认识较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2.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歌唱技巧。
3.加强学生对五线谱的认识,提高识谱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集体演唱的协调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2.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旋律。
3.合唱部分的协调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美感。
4.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五线谱、歌词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合唱架:用于集体演唱。
4.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红蜻蜓》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五线谱,引导学生认识谱号、音符、节奏等基本元素。
同时,讲解歌曲的音阶、拍子等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演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在合唱部分,教师引导学生相互配合,提高协调性。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关于红蜻蜓的舞蹈或画作。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 《红蜻蜓》 ︳人音版 (五线谱)
红蜻蜓教学设计执教:学校:年级:四年级指导教师:【教学内容】歌曲《红蜻蜓》【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妇孺皆知的儿童歌曲。
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莋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
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
歌曲采用3/4拍、为大调式,全曲只有8小节,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旋律起伏较大,音从域从“~ ”达十一度,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木相同,先上后下,节奏也基本相似,因此,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
开始两小节从“”情绪一下子发展到最高音,这在一般歌曲中是较少见的。
紧接着一个六度的下行到“1”,然后经过“2”微微上扬至“3”,非常深情。
第二乐句旋律的走向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只是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显得较平稳。
由于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朴素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
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
全曲虽然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的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识谱和竖笛吹奏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能力,在歌曲《红蜻蜓》中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节奏是学生容易唱错的,还有就是歌曲中力度记号的认识,和演唱中力度的变化与对比学生不易感知。
在本课时解决符点四分音符节奏的认识还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力度记号的以及在演唱中的运用。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和认识符点四分音符节奏、力度记号“p”、“mf”、“”、“”和“∨”换气记号。
这是本课教学中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的音乐知识点。
《红蜻蜓》这首歌曲由于是抒情风格的歌曲,速度较慢,对学生的气息要求较高,在教学时应强调学生气息的运用。
歌曲是二声部合唱,对于声部的音准和均衡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因此要加强二声部的吹奏和发声练习,并将力度对比运用其中。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红蜻蜓》教案一、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充满温情的歌曲,歌词描述了孩子们与红蜻蜓玩耍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红蜻蜓的喜爱和美好的童年回忆。
歌曲采用大调式,3/4拍,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歌曲中运用了大量的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得旋律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动感。
歌词内容简单易懂,情感真挚,适合学生进行演唱。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和旋律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歌曲中运用的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等节奏型,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韵味,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含义,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和旋律。
培养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感受歌曲中的温情和美好。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声音进行《红蜻蜓》的演唱,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以及歌曲中的音高和音准。
五、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课件、电子琴、红蜻蜓道具。
2.教学资源:配套音频、自制谱例。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童年》,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回答出童年是美好、快乐的。
(2)教师介绍《红蜻蜓》是一首充满温情的歌曲,歌词描述了孩子们与红蜻蜓玩耍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红蜻蜓的喜爱和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
教师播放《红蜻蜓》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提问学生听完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红蜻蜓。
2.学唱歌曲(15分钟)(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旋律和节奏练习。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并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和咬字吐音等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红蜻蜓教案
(4)实物展示:准备红蜻蜓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观察红蜻蜓的形态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红蜻蜓》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红蜻蜓有什么特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红蜻蜓》内容做好准备。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以生动的语言,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蜻蜓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3)案例研究:选择与红蜻蜓相关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了解红蜻蜓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例题4:请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创作一段描写红蜻蜓的短文。
解答:红蜻蜓在夏日的阳光下翩翩起舞,它的翅膀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它在空中轻盈地飞舞,时而高,时而低,仿佛在与风儿嬉戏,与云朵交谈。
例题5:请结合红蜻蜓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谈谈你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解答:红蜻蜓作为一种昆虫,具有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外形特征。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遗传差异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红蜻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捕食蚊虫、传播种子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九.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积极,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尤其是在观察红蜻蜓的环节,他们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展示实物、图片和视频,学生们能够直观地了解红蜻蜓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能够围绕课文内容、红蜻蜓特点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虽然讨论效果仍有待提高,但学生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拓展了思维。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红蜻蜓》︳人音版(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红蜻蜓》︳人音版(五线谱)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筰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
歌曲为3/4拍,共八小节。
歌曲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在歌曲学习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能发现自然界中各种音响,并能听辨出不同的歌曲情绪,能从音乐中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
在课堂上随音乐做出不同拍子的律动,感受音乐节拍来感受歌曲。
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
因此在本课中我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采用聆听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中所起到的作用,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
本节课我以力度记号为切入突破点,解决歌曲的难点。
我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与增强。
教学重点: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在歌曲学习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弹奏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设计思路:弹奏钢琴曲的导入,即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师:同学们,你知道老师弹奏的钢琴曲曲名吗?是啊!一曲童年的回忆,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的美好回忆,每个人都拥有难忘的童年,童年是美好的,更是难忘的。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红蜻蜓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红蜻蜓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红蜻蜓》教案。
课程内容包括歌曲学唱、旋律练习、歌词理解以及简单的音乐知识。
歌曲《红蜻蜓》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易于学生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红蜻蜓的形象,感受歌曲中的意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红蜻蜓》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名、音符等,同时他们对自然界中的红蜻蜓也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他们通过观察、聆听、演唱等方式,深入体会歌曲的内涵,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审美感知:通过学习《红蜻蜓》,让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歌曲中的美好情感和意境,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2. 音乐表现:通过歌曲的学唱和旋律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能够自信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动作、表情等方式表现歌曲的情感。
3. 文化理解: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学情,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1. 学生层次: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一定的兴趣。
他们在音乐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名、音符等,同时他们对自然界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在此基础上,学习《红蜻蜓》这首歌曲,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行为习惯:四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强的特点,他们在课堂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愿意展示自己。
人音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红蜻蜓》教案 (1)
人音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红蜻蜓》教案 (1)一. 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四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歌曲的演唱、理解和欣赏,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善于模仿和表达。
但在音乐素养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音高、节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红蜻蜓》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4.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高、节奏和音准。
2.歌曲中的装饰音和滑音的处理。
3.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意境。
4.音乐欣赏法:聆听不同版本的《红蜻蜓》,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音乐。
3.乐谱: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参考。
4.装饰音和滑音的练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红蜻蜓》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哼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高、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其余学生欣赏并给予掌声。
5.拓展(5分钟)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红蜻蜓》,引导学生欣赏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红蜻蜓-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红蜻蜓-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红蜻蜓”的歌曲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唱“红蜻蜓”歌曲,掌握简单节奏。
3.学会运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唱歌、打击乐器等。
2.学生:音乐书、纸笔等。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介绍歌曲
1.教师介绍“红蜻蜓”的歌曲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步:学唱歌曲
1.教师先唱一遍歌曲,让学生听一听,并跟随口型。
2.动手学唱歌曲,教师教唱每一句,学生跟唱,逐步整合成一整首歌曲。
第三步:学习节奏
1.教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节奏,介绍常见的音乐节奏。
2.教师演示敲打乐器的节奏,并让学生跟着练习。
第四步:打击乐器伴奏
1.教师教授使用乐器打伴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跟练。
2.整合歌曲和打击乐器伴奏,进行综合训练。
第五步:演唱及评价
1.经过练习,学生们可以自己演唱歌曲及伴奏。
2.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指出需要加强的地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红蜻蜓”的歌曲背景和主要内容,并学唱歌曲,掌握简单节奏,学会打击乐器伴奏歌曲。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游戏及趣味性教学,加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和实际情境相结合,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所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红蜻蜓》。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用词语描述自然景物和动物。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学会通过诗歌欣赏自然美,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感受诗歌的魅力。
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学会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诗歌《红蜻蜓》2.2 教学资源:教材《红蜻蜓》诗歌文本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2.3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红蜻蜓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物。
阅读诗歌:学生自读或教师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解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欣赏诗歌: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3 创作法: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或作文,培养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的能力。
4.2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3 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或作文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红蜻蜓和其他自然景物,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5.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红蜻蜓的记忆和故事,增进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5.3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或作文比赛,展示学习成果,培养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红蜻蜓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物。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6.2 第二步:朗读诗歌学生自读或教师朗读诗歌《红蜻蜓》。
教师指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注意语气、表情和情感的传达。
6.3 第三步:解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红蜻蜓》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红蜻蜓》教案一. 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五线谱歌曲。
歌曲以红蜻蜓为主题,歌词描绘了红蜻蜓飞舞的场景,旋律优美动听。
歌曲采用2/4拍子,共16小节,结构紧凑,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五线谱,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五线谱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辨识和演唱仍存在困难。
在学习《红蜻蜓》这首歌曲时,学生需要重点掌握五线谱的音高和节奏,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红蜻蜓》的旋律和歌词。
2.提高学生对五线谱的辨识和演唱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辨识和演唱。
2.歌曲中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3.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视听法:观看红蜻蜓的视频,增强学生对歌曲形象的感知。
4.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红蜻蜓的视频资料。
2.准备五线谱教材和乐谱。
3.准备教学录音机和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红蜻蜓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红蜻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红蜻蜓》的背景。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五线谱教材,引导学生认识五线谱,讲解五线谱的音高和节奏。
然后,教师演唱《红蜻蜓》,学生跟随模仿,初步掌握歌曲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帮助学生把握音高和节奏。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示范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然后,全班学生一起演唱《红蜻蜓》,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红蜻蜓的舞蹈或绘画作品。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红蜻蜓》教案新人教版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红蜻蜓》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红蜻蜓》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学习使用手拍和口型来表达节奏。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听歌曲并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学习歌曲的节奏,并使用手拍和口型来表达节奏。
3.学习歌曲的整体演唱并合唱。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红蜻蜓》这首歌曲,让学生先闭目倾听,然后学生可以轻声跟着唱歌曲,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歌曲分析
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讲解歌词和曲调的内容并分段学习,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该歌曲。
3. 节奏学习
学生们可以跟着歌曲的节奏,使用手拍和口型来表达歌曲的节奏,让学生先小声地,然后可以一起合唱大声地唱歌曲。
4. 整体演唱
让学生们全班合唱歌曲,并根据歌词的内容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音乐才华。
四、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品来评价教学的效果。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评价方案:
1.学生们对学习过程和歌曲的理解是否足够深入。
2.学生们使用手拍和口型来表达歌曲节奏的能力。
3.学生们歌曲演唱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此进行反思,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便下一次的教学过程可以更好的完成目标。
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实时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和指导。
《红蜻蜓》教案5篇
《红蜻蜓》教案《红蜻蜓》教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蜻蜓》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蜻蜓》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唱《红蜻蜓》,让学生感受日本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巧、深情地声音演唱这首歌。
2、认一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并唱一唱。
3、学吹竖笛《红蜻蜓》,练习高音mi、高音 ri 。
重点难点:1.教师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2.体会歌曲意境,唱好两声部歌曲。
教学过程:一、介绍歌曲1、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
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
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
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词,却将童年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2、欣赏《红蜻蜓》二、学唱歌曲1、学唱《红蜻蜓》曲谱:视唱一声部;练习三度音程(柯尔文手势);视唱二声部。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3、欣赏歌曲录音,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4、分声部学唱歌曲,对声音的控制,还有两个声部的和谐。
5、加入渐强、渐弱、换气记号进行演唱1)音乐游戏:找竖笛;老师将竖笛放在某处,请一位同学寻找,大家用歌声告诉他,当他走近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弱;当走远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强;2)认一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3)把渐强、渐弱、换气加入到歌曲中,再进行演唱。
三、学吹竖笛《红蜻蜓》1、认一认高音mi、高音 ri 在竖笛上的位置。
2、吹一吹歌曲《红蜻蜓》四、小结《红蜻蜓》教案篇2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红蜻蜓》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红蜻蜓》教案一. 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课。
歌曲以红蜻蜓为主题,歌词简洁生动,旋律优美动听,充满了儿童天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歌曲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儿童歌曲。
但他们在音乐技巧、音乐表现力以及合作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情感演唱《红蜻蜓》。
2.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欣赏。
3.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能够进行音乐欣赏。
3.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唱。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合奏等形式的音乐活动。
4.欣赏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红蜻蜓》的曲谱、歌词、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分组标志:如红蜻蜓贴纸、小红旗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红蜻蜓的印象。
然后引入歌曲《红蜻蜓》,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首歌曲。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红蜻蜓》,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逐句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音准和节奏,及时进行纠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红蜻蜓》,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教师巡回指导,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尝试用其他乐器伴奏演唱《红蜻蜓》,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红蜻蜓》 ︳人音版 (五线谱)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
歌曲为三四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
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
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1.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2.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教学重点: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
5.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表演的和谐与统一。
老师听到了你们优美的歌声,感受到了你们快乐的童年,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下课吧!。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红蜻蜓》这首诗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红蜻蜓的好奇心。
2. 询问学生对红蜻蜓的了解和印象。
3. 分享《红蜻蜓》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4. 引导学生思考红蜻蜓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诗歌朗诵与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分配学生朗读诗歌的任务,并指导朗读的技巧。
2. 让学生朗读诗歌,并鼓励他们表达出诗歌的情感。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4. 讨论诗歌的主题和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的朗读表现和理解程度。
2. 记录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情况。
第三章:诗歌分析与解读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深层意义。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批判性思维和解读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 让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3. 指导学生从诗歌中提取主题和寓意。
4.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记录学生的解读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创意写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2. 帮助学生运用诗歌中的元素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获得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或短文。
2. 提供写作指导和提示,帮助学生展开创作。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给予彼此反馈。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2. 记录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学习内容。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反思能力。
教学步骤: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总结重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红蜻蜓(1)人教版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在成果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无法清晰地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将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口语表达训练,如角色扮演、辩论等,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了解《红蜻蜓》歌曲背景,认识音乐与生活、历史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简谱的认读与运用:《红蜻蜓》歌曲中的简谱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并能准确演唱。
-歌曲旋律与节奏的掌握:学生需学会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节奏型,确保演唱的准确性。
-音乐符号的理解:如连音线、休止符等符号在歌曲中的应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歌曲情感的表达: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举例:《红蜻蜓》中“飞呀飞呀”这句歌词,学生需要准确把握连音线的运用,使旋律流畅自然。
2.教学难点
-简谱的识读转换:将简谱与实际音高对应起来,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大挑战。
-节奏的稳定性:保持节奏的均匀与稳定性,尤其在复杂节奏部分,如歌曲中的切分音。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简谱的基本概念。简谱是一种用数字和符号记录音乐的方法,它是音乐学习中非常实用的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红蜻蜓》这首歌曲来了解简谱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演唱和理解音乐。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简谱的识读和音乐符号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歌曲中的具体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蜻蜓》音乐教案
桃源实验小学翦英霞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感受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3、让学生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开阔视野。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夏天快来了,在池塘周围你们发现什么小昆虫没有,特别是要下雨的时候。
请学生说一说。
播放中国新生代蹇佳成《红蜻蜓》---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1、蹇佳成的表现好不好?表演大方吗?(学生回答)
2、歌唱的好吗?你们想不想学?(学生回答)
师:这首歌,今后再学,今天我们来学另一首同样歌名的日本民歌《红蜻蜓》,希望学后,同学们能想想蹇佳成一样大方的表演。
二、新课教学
1、初次听歌,解释介绍作品,需要什么心情来学。
《红蜻蜓》是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歌曲3/4拍,宫调式,主旋律起伏较大,曲调优美抒情.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勾起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2、下面我们请同学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朗读一遍歌词。
四、跟琴唱
1、教师范唱
2、教唱旋律
3、师弹琴学生跟唱。
4、你感觉哪一句自己掌握的不太好?我们一起唱一唱。
(重难点句教师教唱)
注意第三段“红蜻蜓呀”“竹竿尖上”这两处节奏要唱准。
”
5、我们一起带着对童年的回忆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唱得不错,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这首歌曲,但是怎么把它唱的更好呢?请同学们注意一下,乐谱上方的换气标记。
6、分组表演
7、全班一起唱
五、拓展活动
以《童年》音乐会为主题,回忆童年的往事、歌曲、旋律,相互交流,抒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音乐丰富多彩,国外也有许多好听的民歌。
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多了解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放歌曲《晚霞中的红蜻蜓》走出音乐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