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大全:清洁剂的发明

合集下载

洗涤剂发展历史及洗衣露的由来

洗涤剂发展历史及洗衣露的由来

洗涤剂发展历史及洗衣露的由来洗涤物体表面上的污垢时,能改变水的表面活性,提高去污效果的物质。

包括合成洗涤剂和肥皂,有时也统称为洗涤剂。

去污的范围很广,日常生活中的去污主要是指衣物的去污,这是洗涤用品最主要的功能。

德国是第一开发了合成洗涤剂的国家,这是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动植物油脂供应紧张。

这种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短链的烷基萘磺酸盐,由丙醇或丁醇和萘结合,再经磺化而成,统称为涅卡尔(Nekal)。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开始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合成洗涤剂的辅助剂以消除污垢的再沉积问题。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将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等碱性物作为合成洗涤剂的助剂加以使用。

聚磷酸盐的使用是合成洗涤剂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初期使用焦磷酸四钠,以后改用三聚磷酸钠,取得了良好的洗涤效果,但到60年代末,由于三聚磷酸钠在合成洗涤剂中使用量较大,用后排入下水道,有污染河流水源而造成“过营养”化问题,有些国家已禁止或限制使用,而改为沸石等其他代用品。

中国使用洗涤产品(主要是肥皂)最早是在1840年英国入侵中国时,肥皂产品自此代替了传统的皂荚。

我国的肥皂产业开始的标志则是宋则久1906年在天津创立的天津造胰公司,1907年在上海建立裕茂皂厂,这是中国开办的最早两家肥皂厂。

直到1949年,中国的洗涤用品工业还只有肥皂工业,而且多数是手工作坊,规模小,设备简陋,仅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有几家规模稍大,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

1957年,我国开始研制合成洗涤剂。

从1960年开始,随着合成洗涤剂的发展,逐步发展了烷基苯、三聚磷酸钠等原材料的生产。

1961年开发利用石蜡生产皂用合成脂肪酸。

1962年,在上海和天津两地正式分别生产扇牌、白猫牌、海河牌、天津牌洗衣粉。

1978年改革开放后,洗涤用品生产发展迅速,花色品种逐步增加。

1985年合成洗涤用品的销量已经超过肥皂销量。

之后随着世界洗涤产品发展的脚步,中国的洗涤产品也由粉状洗涤产品向液状洗涤产品发展,同时我国洗涤用品的另外的发展趋势是浓缩化、安全化和环保化。

清洁产品的发展历程

清洁产品的发展历程

清洁产品的发展历程清洁产品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洁产品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初阶段的清洁产品主要是天然物品,比如水、土壤等,人们利用这些物品进行简单的清洁工作。

古代人们懂得用水洗涤身体、清洗铁器等,这些简单的清洁方式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19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为清洁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人们开始使用肥皂进行个人清洁,肥皂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制成,通过将其与碱水化作用后得到。

肥皂具有良好的清洁功效,并且用起来方便,因此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需的清洁产品之一。

20世纪初,合成洗涤剂的问世开启了清洁产品的新篇章。

合成洗涤剂比肥皂更容易溶解,起泡性能好,可以更有效地去除污渍。

此外,合成洗涤剂还可以添加各种功能性成分,比如漂白剂、柔顺剂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清洁产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以洗衣机为例,20世纪60年代时,洗衣机还是以半自动为主,需要人工操作。

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洗衣机问世,人们只需要投入衣物和适量洗衣液,然后按下按钮,洗衣机就能自动完成洗涤过程。

这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清洁效果和生活质量。

如今,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更多无害环保的清洁产品问世。

人们开始关注清洁产品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选择更加环保且无害的清洁产品。

比如,蔚蓝清洁剂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制成,不含化学成分,清洗效果好且对环境友好。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清洁产品,比如光学照明清洁剂,可以有效清洁光学镜头上的污渍和灰尘,提高光学仪器的使用效果。

总的来说,清洁产品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单的天然物品到合成洗涤剂,再到现代化的自动清洁产品的演变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洁产品越来越环保、高效,并且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未来的清洁产品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智能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清洁剂的化学原理

清洁剂的化学原理

清洁剂的化学原理清洁剂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有效去除污垢、杀灭细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清洁卫生。

那么,清洁剂是如何实现这些功效的呢?其背后的化学原理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将深入探讨清洁剂的化学原理,带您一起了解清洁剂的奥秘。

一、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清洁剂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就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分子,它们同时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

在清洁剂中,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水与油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水能够更好地湿润油污,从而将油污从表面上分散出来。

这样一来,油污就能够被水包围,形成乳状液,更容易被清洗掉。

另外,表面活性剂还能够破坏油污与表面的结合力,使油污更容易被水冲刷掉。

这种作用被称为乳化作用,是清洁剂能够有效清洁油污的重要原理之一。

二、碱性清洁剂的原理碱性清洁剂常用于去除酸性污垢,比如油渍、油烟等。

碱性清洁剂的原理是利用碱性物质与酸性污垢发生中和反应,将酸性污垢中的脂肪酸中和成肥皂,从而使其变为水溶性物质,更容易被清洗掉。

此外,碱性清洁剂还能够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变性沉淀,从而去除蛋白质污垢。

因此,碱性清洁剂在清洁油污和蛋白质污垢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酸性清洁剂的原理酸性清洁剂常用于去除碱性污垢,比如水垢、铁锈等。

酸性清洁剂的原理是利用酸性物质与碱性污垢发生中和反应,将碱性物质中和成盐,从而使其变为水溶性物质,更容易被清洗掉。

此外,酸性清洁剂还能够溶解金属氧化物,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从而清洁金属表面。

因此,酸性清洁剂在清洁水垢和金属表面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氧化性清洁剂的原理氧化性清洁剂常用于去除有机污垢,比如茶渍、果汁渍等。

氧化性清洁剂的原理是利用氧化剂氧化有机物,将其氧化为无机物,从而去除有机污垢。

常见的氧化性清洁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这些氧化剂能够释放活性氧,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实现清洁的效果。

五、总结清洁剂的化学原理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碱性清洁剂、酸性清洁剂和氧化性清洁剂。

清洁剂去油污原理

清洁剂去油污原理

清洁剂去油污原理清洁剂是一种能够去除油污的化学物质,其原理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和溶剂的作用,使油污分子在水中分散和溶解,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

清洁剂的去油污原理涉及到物理化学知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清洁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是其去油污的关键成分之一。

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性质,使其能够在水和油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当清洁剂与水和油污接触时,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部分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疏水性部分与油污分子相互作用,从而使油污分子在水中分散和乳化,形成微小的油滴。

这样,油污就不再以大块存在,而是变成了分散的微小颗粒,更容易被水冲刷和清洗。

其次,清洁剂中的溶剂也对去油污起着重要作用。

溶剂是一种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有醇类、酮类、醚类等。

在清洁剂中,溶剂能够与油污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其溶解在溶剂中,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

此外,溶剂还能够改变油污分子的极性,使其更容易被水分子所吸附,加速了清洁的过程。

除了表面活性剂和溶剂,清洁剂中还可能包含其他辅助成分,如碱性物质、酸性物质、螯合剂等。

这些成分能够进一步增强清洁剂的去油污能力,例如碱性物质能够中和酸性油污,酸性物质能够溶解碱性油污,螯合剂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防止油污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总的来说,清洁剂去油污的原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和溶剂的作用,使油污分子在水中分散和溶解,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

同时,辅助成分的加入能够增强清洁剂的去油污能力。

因此,在选择清洁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清洁对象和污渍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清洁剂,以达到最佳的清洁效果。

通过了解清洁剂去油污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清洁剂,做到既清洁彻底又环保节能。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清洁剂,提高清洁效率,保护环境。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洁剂制作洗衣液的原理

清洁剂制作洗衣液的原理

清洁剂制作洗衣液的原理清洁剂制作洗衣液的原理主要涉及清洁剂的成分和作用机制。

洗衣液是一种专门用于清洁衣物的清洁剂,其主要功效包括去污、杀菌、除臭和柔软等。

洗衣液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溶剂。

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中最关键的成分,它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衣物的细小孔隙中,并将污渍与衣物分离。

表面活性剂通常分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四类。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洗衣液中被广泛应用,其中最常见的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它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胶束结构,将油性污渍包裹其中,并随着冲洗水的流动将污渍溶解和带走。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起泡性好,具有良好的清洁能力。

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LAS)和硫酸十二烷基酯钠(SLES)。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洗衣液中的功能主要是降低水面张力,增加液体的渗透力和清洁力。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是一种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具有兼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清洁能力和增稠性。

可丽婷就是一种典型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助剂是洗衣液中除了表面活性剂之外的辅助性成分,如抗菌剂、增白剂、除垢剂和防静电剂等。

抗菌剂能够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保护衣物的卫生。

增白剂可以增加洗衣液的洗白能力,使衣物恢复光洁度。

除垢剂则能够有效去除水垢、污渍和油渍等难以清洗的污染物。

防静电剂能够减轻衣物静电现象,使衣物更柔软。

溶剂是洗衣液中起溶解作用的成分,使污渍等有机物质在水中更易溶解。

常见的溶剂有水和酒精等。

洗衣液的制作过程主要是将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溶剂等混合在一起,并经过搅拌和加热等处理使其充分溶解。

在混合过程中,应注意不同成分之间的相容性,以免发生化学反应或副作用。

总结起来,清洁剂制作洗衣液的原理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溶剂等成分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水的表面张力和增加洗涤效果,达到去污、杀菌、除臭和柔软等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确保不同成分之间的相容性,以免影响洗涤效果和安全性。

洗涤和洗护的发明史

洗涤和洗护的发明史

洗涤和洗护的发明史洗涤和洗护用品的发明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些用品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推动了相关产业和科技的发展。

在古代,人们主要使用天然材料进行洗涤和洗护。

例如,用草木灰、动物骨灰、天然油脂等去除污渍。

这些天然材料效果有限,但却是当时可用的最佳选择。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洗涤和洗护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更多有效的洗涤和洗护方法。

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含有碳酸钠的天然盐进行洗涤,这是最早的工业洗涤剂。

19世纪中叶,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工合成的洗涤剂开始出现。

1874年,英国人William Perkin合成了第一个合成染料苯胺紫,标志着合成染料时代的开始。

与此同时,德国化学家Carl Djerassi开发出了合成表面活性剂,为现代洗涤剂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907年,德国化学家Hans von Pechmann发明了将油脂与碱进行皂化反应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生成大量肥皂,为大规模生产肥皂奠定了基础。

随后,德国人Fritz Haber和Carl Bosch 开发出了大规模生产合成氨的方法,为合成洗涤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洗涤和洗护用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各种类型的洗涤和洗护用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洗衣粉、洗发水、沐浴露等。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还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和更温和的成分,对皮肤的护理也更加到位。

除了洗涤和洗护用品的种类不断增加外,其生产工艺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例如,现在使用的酶制剂,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提取并加入到洗涤剂中,使其具有更强的去污能力。

此外,无磷、无铝、环保等概念的提出和应用,也推动了洗涤和洗护用品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洗涤和洗护用品的发明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最早的天然材料到现代的合成洗涤剂,人类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满足生活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清洁剂简介介绍

清洁剂简介介绍
清洁剂能够迅速渗透到 污渍内部,有效地去除
污渍和油脂。
方便使用
清洁剂通常具有较好的 流动性和渗透性,使用
方便快捷。
适用范围广
不同类型的清洁剂适用 于不同的清洁场景,如 厨房、卫生间、汽车等

环保安全
一些清洁剂采用环保配 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
无害。
不同类型清洁剂的对比分析
酸性清洁剂
主要用于去除顽固的污渍和油脂 ,如洁厕剂、厨房清洁剂等。但 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与皮 肤接触。
环保认证
许多清洁剂产品会通过环保认证,如 欧盟的REACH认证和中国的绿色产品 认证,以证明其环保性能。
清洁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01
02
03
原料选择
选择可再生、可降解的原 料,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生产工艺
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 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包装设计
采用可回收、可降解的包 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 染。
清洁剂的应用领域
家庭清洁
清洁剂在家庭中广泛应用于厨房 、卫生间、家具等各个角落的清
洁和消毒。
工业清洁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清洁剂用于设 备、管道、工件的清洗和消毒,保 证生产环境的卫生和产品质量。
公共场所清洁
在公共场所如医院、学校、商场等 ,清洁剂用于地面、墙面、家具等 各个部位的清洁和消毒,保障公共 卫生安全。
碱性清洁剂
主要用于去除油污和油脂,如洗 衣粉、肥皂等。使用时需要注意 保护皮肤,避免过度刺激。
中性清洁剂
适用于各种表面的清洁,如玻璃 、陶瓷、不锈钢等。使用时较为 温和,不会对皮肤和物体表面造 成损害。
03
清洁剂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清洁剂的成分和适用范围

古代没有洗衣粉,人们是用什么来洗涤衣物的?

古代没有洗衣粉,人们是用什么来洗涤衣物的?

古代没有洗衣粉,人们是用什么来洗涤衣物的?
我们知道,洗衣粉乃是一种化学产品,近代才发明。

那么,古代没有洗衣粉,人们是如何洗涤衣物的呢?
事实上,古人早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土制洗涤物品。

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中就记载了古人发明的一种“清洁剂”——灰水。

这种灰水乃是将草木灰泡水后形成。

《礼记·内则》言:“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

”可见,古人洗涤衣裳冠带,所用的就是这种草木灰浸泡的溶液。

因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所以能去污。

这种易于取用的洗涤剂,在古时是十分常见的。

另外,《考工记》中还记载了一种由贝壳灰与栏木灰混成的混合洗涤剂。

贝壳灰中含有氢氧化钙,与栏木灰作用后,可以生成氢氧化钾。

用它的水溶液洗涤丝织品时,会与丝表面附着的油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能够把丝洗得干净亮丽。

到魏晋时期,便出现了一些新的洗涤剂——皂角和澡豆。

皂角,也叫皂荚,是豆科植物皂荚树所结的果实。

皂角中含有皂甙,它的水溶液能生成泡沫,有去污性能。

当时社会上甚至已出现售卖皂荚的店铺,可见它作为洗涤用品颇为流行。

后来,有人更进一步把去除了种子的皂荚捣烂,做成如橘子般大小的圆球,供洗衣、洗身之用,俗称“肥皂团”。

这种经过简单加工的肥皂,携带起来方便,效果也更好。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它的制作方法:“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

”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叫皂叶的植物,揉碎后也可以当肥皂用。

实际上,由于各地物产不同,古人用来制造的土制洗涤剂还不止这些。

肥皂是怎么发明的

肥皂是怎么发明的

肥皂是怎么发明的肥皂,这个日常清洁的必备品,背后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与科技进步。

从古罗马的天然清洁剂到现代多样化的合成肥皂,它的演变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更映照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肥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大约在公元70年,罗马帝国学者普林尼首次尝试将羊油与草木灰混合,制成了具有去污能力的清洁剂。

尽管这并非我们现今意义上的肥皂,但它为后来的肥皂制作奠定了基础。

随后,这种清洁剂在罗马贵族中流行开来,并逐渐传播至整个罗马帝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肥皂的制作技术传播至欧洲各地,并在18世纪末迎来了重大突破。

当时,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法国化学家卢布兰通过电解食盐成功制成了烧碱,即氢氧化钠。

这一发现不仅降低了肥皂的生产成本,还使得肥皂制作更加高效,从而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进入现代,肥皂的种类和用途愈发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洗涤用肥皂,现在还有抗菌、护肤、美容等多种功能性肥皂。

这些肥皂不仅满足了我们不同的清洁需求,还关注到了肌肤健康与环保理念。

然而,在选择这些肥皂时,我们也应留意其成分,确保适合自己的皮肤和需求。

肥皂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去污能力,主要归功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

肥皂分子由亲水端和疏水端两部分组成。

当肥皂溶于水时,亲水端与水分子结合,而疏水端则与油污等疏水性物质结合。

这种结合使得油污能够被水冲走,从而实现清洁效果。

这一过程被称为乳化作用。

从天然皂基到合成肥皂,从简单的清洁剂到多功能环保产品,肥皂的演变不仅见证了人类科技的进步,也体现了我们对清洁与健康的追求。

如今,肥皂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肥皂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清洁与健康新体验。

洗涤剂发展史

洗涤剂发展史

洗涤剂发展史
从洗涤剂的发展历程看人类发展历程,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开始意识到要穿干净的衣服,开始有清洗衣服的意识。

那个时候清洗衣服的条件比较艰苦,既不干净又不卫生,而且清洗后的衣服泛黄易破。

一、原始时代
最早的洗衣记录出现在埃及古墓的壁画上,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

其中一幅画刻画了一群男人弯腰洗衣的场景:两人用力搓洗,两人用力折叠,两人使劲拧干。

★特点:用手拍打和清水冲洗,纯手工洗衣,非常吃力且洗干净。

二、混搭的原始洗衣时代
洗衣史上的第一个奇迹发生在公元前600年,当时腓尼基人把山羊脂和草木灰混再一起造就了最原始肥皂。

腓尼基人发现表面活性剂的优越性能,它能削弱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能更好地渗入织物,分解污垢并让它漂流倒表面,且最终被洗刷。

★特点:用手拍打和清水冲洗,草木灰和动物油、植物油、皂角,以及碱盐等原始原料清洗。

三、皂时代
将碱和动物或植物油混合就能做成肥皂。

考古发现,5000年前苏美尔人就将灰烬(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碱)和动植物油一起煮沸,制成浆糊来做清洁品。

★特点:肥皂硬水下性能下降,不能机洗。

四、粉时代
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是用于洗衣服的化学制剂,最早由德国汉高于1907年用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来你发明。

★特点:洗衣粉碱性伤手、吸潮结块,含磷污染。

五、洗衣液时代
洗衣液多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H接近中性,并且降解较洗衣粉快,所以成为了新一代的洗涤剂。

★特点:洗衣液快速清洁洗衣,但计量麻烦。

清洗剂是什么

清洗剂是什么

清洗剂是什么1. 引言清洗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学产品。

它们被用于去除污垢、污染物和杂质,以保持物体的干净和卫生。

本文将介绍清洗剂的定义、种类、用途以及常见的注意事项。

2. 清洗剂的定义清洗剂,也被称为洗涤剂或洁净剂,是一种用于清洁的化学物质。

它们由各种活性成分组成,可以有效分解油脂、去除污渍和杂质。

清洗剂不仅可以用于清洁衣物、餐具和家居用品等日常物品,还可以用于清洁建筑、汽车和工业设备等。

3. 清洗剂的种类3.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清洗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们具有吸附性和乳化性能,可以有效降低液体表面的表面张力,使水或其他溶液更容易渗透和洗涤。

根据它们的结构和功能,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3.2 酶酶是清洗剂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它们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降低能量消耗,并分解渗透到物体上的有机物。

洗涤剂中常见的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

3.3 溶剂溶剂在清洗剂中起着溶解和稀释其他成分的作用。

它们能够溶解油脂、灰尘、颜料和其他污垢,并帮助清洗剂更好地起到清洁作用。

常见的溶剂包括醇类、酮类和醚类。

3.4 酸碱调节剂酸碱调节剂用于调节清洗剂的酸碱度。

不同的清洗任务需要不同的pH值,酸碱调节剂可以使清洗剂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最佳的清洁效果。

4. 清洗剂的应用4.1 家庭清洁清洗剂在家庭清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清洁包括洗涤衣物、清洁餐具、消毒卫生间等任务。

合适的清洗剂可以彻底清除污渍和杂质,使家居环境更加卫生和舒适。

4.2 工业清洗清洗剂在工业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汽车制造业中,清洗剂被用于清洗汽车零件和组装线。

在航空航天业中,清洗剂则用于清洗发动机部件和飞机表面。

此外,清洗剂还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电子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

5. 使用清洗剂的注意事项•请遵循清洗剂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和损害。

清洁产品的发展历程

清洁产品的发展历程

清洁产品的发展历程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使用简单的方法来清洁身体和环境,例如用水和沙粒搓擦身体,用自然材料清洁器具擦拭表面。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清洁的需求越来越高,清洁产品的发展也逐渐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古代文明中,人们开始使用自然材料来制作清洁产品。

比如,古埃及人使用纸莎草和细绳制成的刷子来清洁牙齿。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将毛发或植物纤维绑在木杆上制作刷子,用于清洁身体和家居表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清洁产品的制作方式也在改变。

18世纪时,化学家开始研究和开发新的化学物质,用于清洁目的。

例如,肥皂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在水中搅拌油和碱来制作肥皂,以清洁身体。

此后,人们开始开发各种清洁剂,例如家庭清洁剂、洗衣液和洗洁精,用于清洁家居和衣物。

20世纪是清洁产品发展的重要阶段。

工业化的进程带来了生
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清洁产品的种类和质量也得以大幅提升。

例如,电动清洁工具的出现,如吸尘器、洗衣机和洗碗机,极大地提高了清洁效率和便利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清洁产品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传统的化学清洁剂逐渐被无害环保的替代品取而代之。

例如,天然植物提取物、生物酶和微生物发酵制成的清洁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同时,可持续性包装和回收利用也成为清洁产品发展的重要议题。

总的来说,清洁产品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单自然材料到化学物质再到环保可持续的转变。

在未来,预计清洁产品的发展将继续朝着更高效、更环保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清洁剂发展史

清洁剂发展史

清洁剂发展史史前 - 用水清洗水是唯一的洗洁剂因水能帮助1) 溶解极性/亲水性的污垢例:蛋白质,糖及盐2) 分散非极性 / 非亲水性之污垢例:泥,血,油渍肥皂的诞生公元前2800年 ----- 巴比伦时期肥皂是用脂肪加硷灰煮沸后混合而成。

这个过程称之为 “皂化”油脂 + 灰 ----------》肥皂(油酸) (硷)煮沸 (油酸盐)肥皂之普及化公元前1500年 -----古埃及时期肥皂是用动物油脂或植物油与硷性盐混合而成。

肥皂用於洗涤,洗澡及治疗皮肤病。

圣经中指以色列人懂得用混合灰和油来制造头胶。

希腊人传统 - 肥皂的另类用法洗澡和洗衣不使用肥皂沐浴时用粘土,沙和灰烬因相信这能使皮肤组织恢复活力为中和及滋润被沐浴剂磨损的皮肤,他们会用油擦满身体然後用搔肤器刮去油,污垢和死皮。

古罗马传说 - 塔伯河之肥皂混合物在SAPO山上,死去动物的脂肪和木灰混合後被雨水冲到塔伯河周围的粘土。

这混合粘土含有皂化脂「肥皂」帮助清洁。

远古的德国人和高卢人用兽脂和灰混合而成的肥皂来将头染红。

罗马人的沐浴方法公元前312年 ------肥皂沐浴受大众欢迎在罗马帝国时期,沐浴变得高尚和普及。

在公元二世纪,一位希腊医生名格兰建议用肥皂来作医学和清洁用途。

沐浴习惯衰落公元後467年 ----罗马帝国的衰落沐浴习惯衰落带来公众对健康的忧虑。

再强调清洁的重要性中世纪的欧洲14世纪的”黑死病“和中世纪的瘟疫被归因於缺乏个人清洁和卫生。

在17世纪的欧洲,清洁和沐浴再次被视为风尚在冰岛,放满温泉水的池是人们在星期六晚的集中地。

时代的演变与洗涤剂的发展

时代的演变与洗涤剂的发展

时代的演变与洗涤剂的发展人类的需求真的和自然矛盾吗?现在我们先看看日常生活中的洗涤吧!自从人们开始穿衣以来,就需要清洗大多数的衣物。

大约在公元1500年,欧洲的“洗衣日”还是人们的庆祝节日,洗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因为通过洗涤可将脏的衣物恢复到可用的状态。

1907现代洗涤剂开始从德国发展起来,主要成分是肥皂、碳酸钠、硅酸钠以及过硼酸盐和硫酸盐。

20多年后,烷基硫酸盐、聚磷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陆续加入到洗涤剂中。

50年代人类第一次使用性能优良的合成表面活性剂(四聚丙烯基苯磺酸盐,TPS),并长期作为优质洗涤剂配方的基本组分。

但是TPS的不易生物降解,使得一些工业化国家的河流中产生堆如山状的泡沫。

60年代,尤其是在欧洲开始用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来取代它,一种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表面活性剂。

随后的十几年,河流的泡沫消失了,让消费者首次看到洗涤业与环境的相容性。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三聚磷酸钠作为当时洗涤剂配方中的唯一助剂开始使用。

即使在今天,三聚磷酸钠仍被认为是性能最好的助剂。

正如河流中堆如山状的泡沫成为困扰50年代的问题一样,60年代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江河湖海等水体的富营养化。

一方面水体中过量的磷导致藻华,消耗过多的氧气,大量的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

另一方面,磷是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成分,它贯穿每个生命的生命周期。

但磷是一种未得到充分重视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可能导致全球农业崩溃。

目前,磷矿的消耗速度,是地质循环的3倍。

美国可能会在几十年内耗尽容易开采的国内磷资源,另外几个储量丰富的国家,磷资源也将在大约一个世纪内枯竭。

因此立法者与环境学家强烈呼吁洗涤剂行业开发磷酸盐的替代品。

无论从生态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A型沸石在所有的磷酸盐的替代品中都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

1973年,A型沸石作为洗涤剂组分申请了发明专利。

A型沸石与聚羧酸盐助剂体系的开发使得无磷洗涤剂配方更加简单。

肥皂制作马桶清洁剂的原理

肥皂制作马桶清洁剂的原理

肥皂制作马桶清洁剂的原理
肥皂制作马桶清洁剂的原理是基于肥皂的清洁性和去污能力。

肥皂是由脂肪酸盐和碱反应生成的物质,具有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当肥皂与水接触时,它会使水分子表面张力降低,从而改善水的湿润性能,使其更容易渗透和分散到不同的表面。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碱。

脂肪酸是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经过加热和水解反应得到的,而碱则是指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

当脂肪酸与碱混合时,它们经过一系列的裂解和合成反应,生成肥皂分子。

肥皂分子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亲水性的“头部”(羧酸阴离子)和一个疏水性的“尾部”(烷基链)。

这种结构使得肥皂分子能够同时与水和油脂相互作用。

当肥皂与水接触时,疏水性的烷基链会朝向水面,而亲水性的羧酸阴离子会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

当肥皂溶液与污渍接触时,疏水性的烷基链会吸附在油脂或污垢表面,与其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肥皂分子的结构特性,烷基链能够将油脂分子包裹起来,形成一种称为“乳化体”的结构。

乳化体通过将油脂分子分散在水中,使其更容易被冲刷或清洗掉。

此外,肥皂还具有去污和杀菌的作用。

肥皂分子的碱性部分能够中和酸性物质,如脂肪酸和细菌的细胞膜。

碱性环境能够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

同时,肥皂的去污能力也可以将细菌和其他有机污染物从表面去除。

总的来说,肥皂制作马桶清洁剂的原理是通过肥皂分子的表面活性剂性质,将水和油脂相混合并分散,形成乳化体,从而达到清洁和去污的目的。

此外,肥皂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清除马桶上的细菌和有机污染物。

清洗剂的发展

清洗剂的发展

清洗剂的发展人类最早使用的洗涤剂是肥皂。

随着有机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成功,合成洗涤剂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

20世纪50年代四聚丙烯的大量生产,促进了合成洗涤剂在全世界的高速发展。

1953年,美国合成洗涤剂的产量首次超过了肥皂。

作为合成洗涤剂主要品种之一,液体洗涤剂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

当时推出的商用液体洗涤剂是手洗餐具洗涤剂,活性剂以烷基聚氧乙烯醚为主,产品为中泡。

1958年,重垢液体洗涤剂首次出现于美国市场。

由于重垢液体洗涤剂含磷较少甚至不含磷,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对洗涤剂的限磷或禁磷,使液体洗涤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普及。

20世纪80年代,液体洗涤剂在洗涤剂工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液体洗涤剂在形式、功能、结构上都有了新的变化,成为洗涤剂产量中仅次于粉状的重要品种。

从洗涤剂的品种来看,液体产品品种远多于固体产品。

与固体洗涤剂相比,液体洗涤剂使用前无需溶解,具有使用方便、溶解(分散)速度快,低温洗涤性能好的优点。

同时,还具有配方灵活、制造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节省能源、加工成本低、包装漂亮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作为液体洗涤剂中重要的组成之一,重垢衣用液体洗涤剂的市场比重日益加大。

l980年美国重垢液体洗涤剂市场占有率为l8%,到1988年已达到40%,重垢液体洗涤剂的销售量每年达60~70万吨。

1987年,日本花王公司首次推出含活性剂的量40%,密度为0.789/cm3的超浓缩洗衣粉。

很快,这种浓缩粉风靡了全世界。

受其影响,液体洗涤剂所占比重曾一度下降,1989年美国重垢液体洗涤剂市场占有率下降为38%。

20世纪90年代初期,各国重垢液体洗涤剂都下降至最低点。

为挽回失去的市场,液体洗涤剂公司开发了许多新技术,推出了一些新型液体洗涤剂产品,如ICI的无水液体洗涤剂、Uni1iver的“Bbub1e Power”超浓缩液体洗涤剂、P&G的“Tide”超浓缩液体洗涤剂。

发明家名人故事:干洗剂是怎样发明的

发明家名人故事:干洗剂是怎样发明的

发明家名人故事:干洗剂是怎样发明的
发明家名人故事:干洗剂是怎样发明的
乔利·贝朗13岁时,在一个贵族家里当杂工,他包揽了所有的脏活累活。

干洗剂是怎样发明的贵妇要乔利把一件礼服熨一下,他一不留意,碰翻了桌子上的煤油灯,那件昂贵的礼服上滴上了几大滴煤油。

贵妇人听到了这个消息,气急败坏地跑过来吼道:“这件衣服归你了,我要从你的`工钱里把衣服钱扣出来,从这天起,你就准备白给我干一年活吧。


乔治很无奈,他把让自己倒大霉的衣服挂在床前,时时提醒自己干活时要谨慎。

过了些日子,他突然发现,那被煤油浸过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原先的污渍除去了。

“你此刻能够把这件衣服给夫人送回去,没准儿她能少扣你些工钱。

”与他同屋的一个男孩提醒他。

乔利摇摇头说:“不必了,我还要拿它做实验呢。

”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实验,他又在煤油里加入了其他一些化学原料,最后研制出了“干洗剂”。

一年之后,乔利开了世界上第一家干洗店。

生意一发而不可收,几年的时间,他就成了闻名全球的。

所以,不必抱怨工作中的失误,没准它就是成功的契机。

洗涤用品的变迁

洗涤用品的变迁

洗涤用品的变迁人类变得更文明的历史,标志之一变是人类变得更加爱干净、更加在意每日使用的洗洁用品。

何洗净衣服、如何去除衣服上的异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们开始追求洗衣粉品牌,对于洗衣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有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肥皂肥皂,是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又名皂角、悬刀、肥皂荚,通称皂角)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

这应该就是宋代时最受欢迎的“洗衣粉品牌”吧。

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已经有了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

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白仁,可食。

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

除了天然皂荚,如无患子等类的植物,也流传于民间,成为一种很好的洗涤剂。

在西方的“洗衣粉品牌”故事,肥皂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4000年前古希腊的一个叫勒斯波斯的小岛。

当地人用动物祭天,由于焚烧动物时要用木材,木材的灰烬和动物脂肪混合产生了肥皂样的黄色物质。

大雨把这些东西冲刷到当地妇女经常洗衣的河流中,她们发现因此衣服洗的更干净。

第二个阶段:洗衣粉其实,到了此时才真正有了洗衣粉品牌,德国汉高在1907年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料,首次发明了洗衣粉。

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一些助剂,磷酸盐、硅酸盐、元明粉、荧光剂、酶等。

经混合、喷粉等工艺制成。

现在大部分用4A氟石代替磷酸盐。

第三个阶段:天然皂粉近年,洗衣粉品牌越来越多,而且不断升级换代,将香皂与洗衣粉的优点合二为一的划时代产品出现了,它就是天然皂粉。

很多人不了解皂粉和洗衣粉的区别,这里作简要解释。

天然皂粉要优于洗衣粉,更适合洗贴身衣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科知识大全:清洁剂的发明
清洁剂的发明
直到20 世纪20 年代,大多数人还是用肥皂洗东西。

肥皂是一种高效的去污剂。

它可以廉价地从容易得到的,诸如植物或动物的油脂这类原料中制造出来。

但是,肥皂也有某些缺点。

使用后它会留下一层浮垢,而且会使白东西变黄。

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人们大概还会继续使用肥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的封锁造成了德国的油脂短缺。

冈瑟和希策尔这两个为一家德国大化学公司工作的化学家,接受了寻找一种肥皂替代物的任务。

1971 年,他们制作出了第一个合成清洁剂,给它取名为“内卡尔” 。

直到战争结束,“内卡尔”才被证明是一种可用肥皂替代物。

但“内卡尔”作为一种清洁剂并不十分有效,而且在东西洗干净之前还需要大量揉搓。

销售“内卡尔”的德国“法尔本”公司继续深入进行清洁剂的研究工作。

英国“尤尼利弗” 公司也同样如此。

到1929 年,“法尔本”公司的化学家们想出了如何在肥皂粉内加入发荧光的化学药品。

这些化学药品将光线反射为带一点蓝色,产生出一种“比白还白”的效果。

在硬水中,把肥皂用作去垢剂还存在着另外一些问题,比如不产生大量的泡沫等。

合成清洁剂通常产生比肥皂多得多的泡沫。

扩展阅读:
发糕的发明
传明代民间有发糕,因风味独特,制作精美,又音谐“福高”,象征吉利,遂成节日佳品。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蒸制发糕,用作点心,或馈赠亲友,成特有风情。

花色品种多样,旧时多红糖糕、青糕,现时蒸制白糖糕、桂花糕、核桃糕、红枣糕、大栗糕。

西乡詹家、团石一带喜做敷有冬笋肉丝咸味焙糕。

发糕加工精细,选用上白糯米搭配粳釉米,浸数十天后,用水漂清米泔味,磨成细粉或米浆沥干。

按比例加猪油、白糖、酒酵调成糊状,置垫荷叶蒸笼。

先温热催酵,待发至满笼,旺火蒸熟。

趁热印花纹图案,或撒敷红绿丝、桂花等,涂麻油或菜油。

色泽晶亮如玉,孔细似针,荷香扑鼻,食之糯而不粘,甜而不腻。

旧时多为家庭制作,自食或馈赠。

1959 年后龙游食品厂等厂家加工应市。

80 年代起,配料更精细,色香味美,名声大振。

逢春节,外地人慕名纷往求购,食品饮食部门加工销金、衡、杭、沪等地,供不应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