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与相关表格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与相关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dd13fb04f524ccbff12184ab.png)
附件2: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表号:CRC01制表机关:卫生部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________________县(区) ________ 乡(街道)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 号- 1 - / 8- 1 -- 2 - / 8- 2 -附件3:XX县肿瘤登记月报表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备注:如该病例发病死亡在同一月,则在“发病/死亡”栏填写“发病/死亡同报”。
- 3 - / 8- 3 -附件4:xx县肿瘤发病登记薄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 4 - / 8- 4 -附件5:xx县肿瘤死亡登记薄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年____月- 5 - / 8- 5 -附件6:xx县肿瘤病例随访表______镇(区)_______村居委(社区)_______组 ICD-10编码___________ICD-O-3_____________ 登记号_________病情已告知病人:1.是 2.否 3.不详门诊号__________住院号(病案号)___________ ID号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年龄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籍贯_______民族____职业(具体到工种)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住户口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家庭电话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诊断(具体病灶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理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理号__________ CT/MR/ECT_______________ X线/B超_________________确诊时期别T___N___M___ 0-I期 II期 III期 IV期无法判定确诊日期_____年___月____日诊断依据:1.临床 2.X线、超声波、内窥镜、CT 3.手术、尸检(无病理) 4.生化、免疫 5.细胞学、血片 6.病理(继发) 7.病理(原发) 8.尸检(有病理)9.不祥 0.死亡补发病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医生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首次访视内容:首次出现症状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首次就诊日期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首次手术医院__________ 手术性质:1.根治 2.姑息 3.探查手术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有无转移: 1.无 2.有(转移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治疗方法:1.手术 2.放疗 3.化疗 4.中药 5.免疫 6.介入 7.对症治疗 8.止痛治疗 9.其他治疗 10.未治疗再次手术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疗医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疗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肿瘤家族史: 1.无 2.有(关系称谓________ 瘤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情况:1.稳定 2.好转 3.恶化 4.死亡(日期_____年__月____日死亡原因____________)(死亡地点:1.医院 2.家中 3.外地 4.其他生存期:____月) 指导内容: 1.督导随访 2.用药 3.饮食 4.康复 5.家床 6.住院 7.出诊8.其他_________卡氏评分:______ 初访医生签名:_________初访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撤消随访管理日期 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撤消原因:1.误诊 2.拒访 3.寄居 4.外地 5.死亡 6.户口迁移 7.其他_________________户口迁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7治疗情况:1.手术 2.放疗 3.化疗 4.中药 5.免疫 6.介入 7.对症治疗8.止痛治疗 9.其他治疗 10.未治疗;目前情况:1.稳定 2.好转 3.恶化 4.死亡;指导内容:1.督导随访 2.用药 3.饮食 4.康复 5.家床 6.住院 7.出诊 8.其他;附卡氏(卡劳夫斯基Karnofsky)评分表8。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31490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31490](https://img.taocdn.com/s3/m/663fa3fb2cc58bd63186bd90.png)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1、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首诊报告责任制。
发现恶性肿瘤与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病例,首诊医生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将报告卡送医务科。
2、登记簿与报告卡填写内容完整、规范,字迹清楚。
因责任心不强造成错报、误报、漏报等引起不良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3、未经门诊直接住院的肿瘤病例,由住院部经治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将报告卡及时送医务科。
4、放射、病理、影像等科室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由首诊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及时报告。
5、对于已经报告的肿瘤病例,首诊医生应在所有相关资料上注明“已报”字样。
肿瘤病例报告流程肿瘤登记管理制度1、确定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制订传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细则,完善激励机制,订立奖惩办法。
2、组织实施医务人员肿瘤登记报告的业务培训。
3、监管肿瘤登记报告流程。
包括登记、报告、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定期对肿瘤登记报告进行自查自纠,汇总相关数据,对照相关制度进行奖惩。
对检查中发现的漏报肿瘤病例,督促医生填写报告卡交网络直报员补报。
5、每月通报情况,包括肿瘤登记报告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情况,以及相关的奖惩结果。
6、年终做好检查,写出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7、接受上级检查,积极配合。
1、肿瘤登记漏报的自查自纠由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医务科具体负责实施。
2、检查内容为各科室的各种登记资料。
3、每次检查前发放自查自纠的通知与相关表格。
医务人员知晓肿瘤登记漏报自查自纠的整个流程。
4、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全程监督检查工作的全过程,适时提供指导,对一些项目填写不齐或缺项错项的表格责成原科室重填。
审核合格后将相关表格交医务科。
5、肿瘤登记报告人员负责相关表格的汇总,将查出的漏报病例及时上报。
将对各科室进行奖惩的表格交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执行。
6、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做到令行禁止,及时将奖惩结果通报全院。
肿瘤登记报告
![肿瘤登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1b5c4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7.png)
• 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 所规定的全部恶性肿瘤(C00 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D32.0 - D33.9)和(D42 – D43.9) ,所有发病和死亡个案均 为登记报告对象。
二、报告对象
• 1.凡在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 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X线、CT等检查 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 报告卡。
• 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 补报,并需核对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
•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需分别填 报。
三、报告单位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为肿瘤报告责任单位, 包括省部属医院、教学医院、部队医院、 专科医院(肿瘤、结核、传染、妇幼、儿 童医院)、企业职工医院、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 服务站。
肿瘤编码四步法-1
• 第一步:看懂肿瘤报告诊断文字 –需分清 • 是恶性还是良性? • 是原位癌还是交界恶性? • 是实体瘤还是血液淋巴系统肿 瘤
肿瘤编码四步法-2
• 第二步:根据诊断部位或名称寻找 ICD-10与ICD-O-3 解剖部位编码 –部分肝癌、黑色素瘤、间皮瘤和 淋巴瘤、白血病等可直接寻找疾 病名称编码 –除特别说明外一般ICD-10与 ICD-O-3的解剖部位编码是一致
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
• 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每月 应主动收集确认本村或社区中新发或 已死亡的肿瘤病例,并负责填写《肿 瘤报告卡》 和《肿瘤登记册》,于每 月5日前(国定假日顺延)上报上级乡 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五、肿瘤命名与编码 编码结构
C __ __.__C__ __.__M-__ __ __ __/__ __ D __ __.__C__ __.__M-__ __ __ __/__ __ I ① ②.③II ①②.③III-① ② ③ ④/⑤ ⑥
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d91bab3186bceb19e8bb9f.png)
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制度
1、门诊各科室在诊治病人,首诊医生要详细询问病人既往病史,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应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并在病历注明“已报”。
2、住院部是肿瘤新病例资料的重要来源。
科室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
对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填写报告卡。
3、病案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肿瘤病例资料保存和防止肿瘤病例漏报的部门。
医院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和病案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定期查阅病史和病例索引以发现在门诊和住院漏报的病例,并及时补报。
4、医院内的病理、放射等诊断部门的检查记录是提供肿瘤新病例线索的重要依据。
医院内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要和上述部门定期联系,核对记录,防止肿瘤病例特别是门诊病例的漏报。
5、各科门诊和病房医生在填写完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后,将卡片及时交院内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
6、若发现过去报告有误,需要更正时,应按新的诊断另行报告。
7、院内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应负责全院报卡的收。
肿瘤登记制度、流程
![肿瘤登记制度、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98dbbc3240c844769eaeefc.png)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1、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首诊报告责任制。
发现恶性肿瘤与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病例,首诊医生立即在《肿瘤发病病例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并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24小时内将报告卡送网络直报员。
2、发现肿瘤死亡病例,立即在《肿瘤死亡病例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并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24小时内送网络直报员报告。
3、登记簿与报告卡填写内容完整、规范,字迹清楚。
因责任心不强造成错报、误报、漏报等引起不良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触犯相关法律法规,承担法律责任。
4、未经门诊直接住院的肿瘤病例,由住院部经治医生填写《肿瘤发病病例登记簿》和《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将报告卡及时送网络直报员。
住院部发现死亡病例,经治及时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24小时内送网络直报员报告。
5、放射、病理、影像等科室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由首诊医生填写《肿瘤发病病例登记簿》与《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及时报告。
6、对于已经报告的肿瘤病例与死亡病例,首诊医生应在所有相关资料上注明“已报”字样。
7、肿瘤登记报告人员每月10日前将上月的肿瘤卡片和月报表送县疾控中心慢病科。
肿瘤病例报告流程肿瘤登记管理制度1、确定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制订传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细则,完善激励机制,订立奖惩办法。
2、组织实施医务人员(包括村医)肿瘤登记报告的业务培训。
3、监管肿瘤登记报告流程。
包括登记、报告、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每月1日至5日,对肿瘤登记报告进行自查自纠,汇总相关数据,对照相关制度进行奖惩。
对检查中发现的漏报肿瘤病例,督促医生填写报告卡交网络直报员补报。
5、每月通报情况,包括肿瘤登记报告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情况,以及相关的奖惩结果。
6、年终做好检查,写出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7、接受上级检查,配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处理相关工作。
肿瘤登记自查自纠制度1、肿瘤登记漏报的自查自纠由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预防保健科具体负责实施。
肿瘤病例报告卡填写要求
![肿瘤病例报告卡填写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bda6001bb68a98271fefa37.png)
肿瘤登记报告卡填写的要求一、报告单位和报告医师的填写①来乡镇卫生院看病时发现的,要写明科室,即“××卫生院××科”;②村医发现的,统一填写所在乡镇卫生院,并在乡镇卫生院后注明村卫生室,即“××卫生院(××村卫生室)”;③报告医师暂时就填各乡镇卫生院此项目的业务负责人。
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①在补报2012年1到9月份新发并且死亡的肿瘤病人时,填写两张卡片:一张为发病卡,有关死亡的几个项目栏空着不填;另一张为死亡卡,信息要完整填写;月报表也报写两次,一次为发现,一次为死亡。
②2012年之前发病,2012年死亡的肿瘤病人只填写一张卡片即可,相关信息要完整。
三、诊断及诊断期别①诊断:具体写明肿瘤的解剖学部位,肿瘤所在的位置,越详尽越好,如胃底癌、肺下叶癌、原发性肝细胞癌、肺粘液性囊腺癌、肺的转移性肿瘤、脑神经胶质瘤;②诊断期别T/N/M(有病历的填写):T指肿瘤的原发灶,随着肿瘤的增大依次用T1~T4表示;N指局部淋巴结受累及,淋巴结未累及时用N0表示,随着淋巴结受累及的程度和范围的扩大,依次有N1~N3表示;M指血行转移,无血行转移者用M0表示,有血行转移者用M1~M2表示。
四、病理学类型基本填写格式为:分化程度﹢形态学名称,即××分化的××癌,分化程度和形态学名称尽量写全,能找到病例卡的至少填写其中一项,如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低分化的宫颈鳞状细胞癌、高分化升结肠腺癌、宫颈鳞状细胞癌。
B淋巴细胞、无标记淋巴细胞、NK自杀细胞等;②癌细胞形态学名称:要写明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名称,如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小细胞癌、巨细胞肿瘤、肝细胞癌、神经上皮性肿瘤等。
五、上报日期11月10号前报送报告卡和月报表至疾控中心(第一次上报),以后每月10号前报送上个月的报告卡和月报表(月报表一式两份,盖单位印章,一份存档,一份报至疾控中心)。
居民肿瘤报告卡的填报
![居民肿瘤报告卡的填报](https://img.taocdn.com/s3/m/8b8dac0603d8ce2f0066230d.png)
肿瘤病例报告卡 肿瘤项目的含义和说明肿瘤项目的含义和说明-2
3、诊断根据:反映肿瘤诊断的可靠程度。 病理组织学和死后尸体解剖是最可靠 的诊断依据。 可以分以下两类: 无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feng Center for Di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登记簿主要项目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feng Center for Di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14
肿瘤病例报告卡 一般项目的含义和说明
1、“实足年龄”:在诊断时未过生日者为虚 岁年龄减二岁,已过生日者为虚岁年龄减 一岁,未满一岁者为0岁。 2、地址:请填明某区某街道某乡等;寄居亲 友处或旅社等外埠病人须填写病人的居住 户口地址。 3、职业:须注明单位性质和工种类别,不能 只写工人或干部等
正确填写肿瘤报告卡的意义
+完整诊断名称(依靠临床)
帮助临床医生规范诊断能力 收集是为了推动临床和科研 肿瘤登记工作 有效更正编码错误 收集罕见病理类型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feng Center for Di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9
肿瘤病例报告卡肿瘤病例报告卡-发病卡项
在已有的记录中增 加死亡日期与死因
肿瘤登记处已发现 肿瘤登记处已发现 ? 否 死亡证明报告 查死亡证明签署者/医院 查死亡证明签署者 医院
是 对病例作登记 诊断为癌症 ? 否 排除 ( 拒绝 )
是 临床记录追踪 否 只有死亡证明(DCO) 只有死亡证明(DCO)
19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feng Center for Di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肿瘤报告制度
![肿瘤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f75a0ac80eb6294dd886ce2.png)
肿瘤报告管理制度一、职责与任务1、由医务部病案室全面负责医院《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的发放、收集、审查、登记及上报工作。
2 、门诊各部门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盖“新病历已报”章或“更正诊已报”印章。
3、住院部各科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
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应及时填写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以标记。
4、院内检查、放射、超声波等诊断部门的检查记录应尽可能及时、详尽,定期和医务科肿瘤登记本核对,防止肿瘤病例的漏报。
5、各科室填写的“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后在“医院肿瘤登记册”上登记后应及时集中到医务部病案室,病案室在收到卡片7日内通过山东省慢病监测网络化管理系统上报,肿瘤报告卡右上角的卡片编号由网络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在卡片右上角编号位置。
6、病案室工作人员在每月10日前(国家法定节假日顺延)将上月纸质《报告卡》和《月报表》送交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报告病种及报告卡片1 报告病种为全部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
2 报告卡片为《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三、填报范围目前为东营市区内常住户口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包括在尸检中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肿瘤或因肿瘤疾病死亡的病例。
四、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1 报告时限: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
登记报告自2012年7月1日起启动。
2 报告程序各科室将填写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报告卡”上报医务部病案室,医务科病案室将肿瘤发病、死亡卡于每月10日前上报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的填写方法一、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注意事项1、报告卡内的编号、ICD-10编码、ICD-O-3编码不需要填写。
2、患者的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准确,不能填写错误或不填写。
如果填写错误或未填写,将不能进行网络上报。
3、报告卡内的各项内容请按要求填写完整。
肿瘤报告制度
![肿瘤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432cd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9.png)
肿瘤报告制度肿瘤报告管理制度医院肿瘤报告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下面将对该制度的职责、任务、报告病种、报告卡片、填报范围、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职责与任务1、医务部病案室负责医院《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的发放、收集、审查、登记及上报工作。
2、门诊各部门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盖“新病历已报”章或“更正诊已报”印章。
3、住院部各科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
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应及时填写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以标记。
4、院内检查、放射、超声波等诊断部门的检查记录应尽可能及时、详尽,定期和医务科肿瘤登记本核对,防止肿瘤病例的漏报。
5、各科室填写的“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后在“医院肿瘤登记册”上登记后应及时集中到医务部病案室,病案室在收到卡片7日内通过山东省慢病监测网络化管理系统上报,肿瘤报告卡右上角的卡片编号由网络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在卡片右上角编号位置。
6、病案室工作人员在每月10日前将上月纸质《报告卡》和《月报表》送交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报告病种及报告卡片1、报告病种为全部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
2、报告卡片为《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三、填报范围目前为东营市区内常住户口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包括在尸检中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肿瘤或因肿瘤疾病死亡的病例。
四、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1、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自2012年7月1日起启动。
2、各科室将填写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报告卡”上报医务部病案室,医务科病案室将肿瘤发病、死亡卡于每月10日前上报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填写方法:一、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注意事项1、报告卡内的编号、ICD-10编码、ICD-O-3编码不需要填写。
2、患者的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准确,不能填写错误或不填写。
肿瘤病例报告卡
![肿瘤病例报告卡](https://img.taocdn.com/s3/m/7f2518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4.png)
肿瘤病例报告卡病例概述•患者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住院号:XXXXXX•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诉:XXXXXXX病史•既往病史:无•个人史:无•家族史:无临床表现•主要症状:XXXXX•体格检查:XXXXXX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XX–红细胞计数:XX–血小板计数:XX–其他:XXXXX•肿瘤标志物检查:–CA-125:XX–CA19-9:XX–CEA:XX•影像学检查:–CT扫描:XXXXX–MRI:XXXXX–PET-CT:XXXXX•病理学检查:–术前病理:XXXXX–术后病理:XXXXX诊断•临床诊断:XXXXXX•病理诊断:XXXXXX治疗方案•手术治疗:XXXXX•化疗方案:XXXXX•放疗方案:XXXXX•其他辅助治疗:XXXXX随访情况•随访日期:XXXX年XX月XX日•随访内容:XXXXX•随访结果:XXXXX结果与讨论•本病例中,患者主要症状为XXXXXX,经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项辅助检查,最终确诊为XXXXX。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了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治疗方案,并在随访期间进行了病情观察和调整治疗方案。
•最终,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在随访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复发或转移情况。
•本病例对于与肿瘤相关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案等方面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和经验。
结论•综上所述,本病例报告卡详细介绍了一例患者的肿瘤病情、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和随访情况。
通过系统的治疗和定期的随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证明了该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该病例对于深入研究肿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肿瘤病例报告新卡
![肿瘤病例报告新卡](https://img.taocdn.com/s3/m/a44a364a647d27284a735126.png)
南充市高坪区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编号:报卡种类:1.首次报卡2.更正诊断:原卡号行政区划代码:511303高坪区街道办(镇、乡) 3.补多原发:原卡号4.死亡报卡:原卡号ICD-10编码:ICD-0编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门诊号身份证号码:□□□□□□□□□□□□□□□□□□住院号家庭电话更正诊断报告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年月日(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 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具体到工种) 工作单位原诊断户口地址区(县) 街道办/乡/镇原诊断日期社区/村街/组号诊断根据:(在□内作“√”)实际居住地址区(县) 街道办/乡/镇社区/村(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街/组号者请填写)临床 1病理(继发部位)6病理号病理学类型X线□超声波□内窥镜□C T□MRI□钡餐□ECT□其他_______ 2病理(原发部位)7A诊断疾病名称(原发部位):B肿瘤名称(继发部位)/发生转移的组织器官:C诊断疾病名称(原发/转移部位不确定):确诊时期别T N M 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无法判定生化□、免疫□肿瘤标志物□4 不详9 首次诊断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细胞学□、血片□5 死亡0报告单位□□□□□□死亡地点根本死因其他死因________________签名:(骨穿)骨髓涂片□补发病报告医师报告日期年月日肿瘤最高诊断单位:________ 治疗情况:1.手术2.放疗3.化疗4.生物治疗5.中草药6.中西医结合7.其他8.未治9.不详填卡说明1.填报病种:(1)所有各种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2)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2.报卡种类:又新发生另外一种组织学类型的恶性肿瘤或者中枢系统良性肿瘤勾3并填原卡号。
如发现过去已发出的报告需要更正时勾2并填写原卡号,按目前诊断另行报出,并填写更正诊断报告栏。
3. 必填项目:报卡种类、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业、户口地址、实住地、肿瘤部位、首次诊断日期、肿瘤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治疗情况、报告单位、报告医师、报告日期;若死亡则另必填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根本及其他死因,根本死因不详的填写不详,无其他死因的填写无,其中根本、其他死因由各单位死因网报人员填写并签名确认,其他内容均由报卡医师填写。
肿瘤报告卡2016-8-22
![肿瘤报告卡2016-8-22](https://img.taocdn.com/s3/m/73a53cb70c22590103029d1f.png)
编号
职业名称
编号
职业名称
编号
职业名称
1100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1304
其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1608
电子元器件与设备制造、装配调试及维修人员
110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
1400
商业、服务业人员
1609
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人员
5.填报病种:(1)所有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2)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良性脑肿瘤)。
6.如同时有门诊号及住院号时两栏都要填写;诊断一项中如做过病理学检查者请填明病理学类型。
7.“诊断日期”是指第一次被医生诊断为目前所患肿瘤的日期。对于已报告过的病例发现已经更正诊断时,请按目前诊断另行再报,并在“更正诊断报告栏”注明原来的诊断名称及诊断日期。
转归:□1治愈2好转3未愈4死亡5其他
更正诊断报告(原诊断报告有误时填写)
原诊断原诊断日期:□□年□□月□□日
报告信息
报告日期:□□年□□月□□日报告单位:报告医师:
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报告医师:死亡原因:肿瘤□其它疾病□不详□
死亡地点:医院□疗养院□晚期肿瘤病房□家庭病房□家中□不详□
1102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1401
购销人员
1610
纺织、针织、印染人员
1103
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1402
仓储人员
1611
裁剪缝纫和皮革、毛皮制品加工制作人员
1104
事业单位负责人
1403
餐饮服务人员
1612
粮食、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及饲料生产加工人员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66713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0.png)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制度肿瘤登记报告是一项按肯定的组织系统,经常性地搜集、贮存、整理、统计分析,并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资料的统计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作为肿瘤防治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探索肿瘤病因及其流行规律,制订和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一、登记报告(一)报告单位和报告人1.报告单位:辖区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 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全部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二)报告范围本市辖区内的常住人口(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符合下述条件的,均需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1. 在门诊、住院诊治时,经本院临床诊断及通过生化、病理、CT 、B 超、内窥镜、手术、尸检等检查手段确诊的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患者。
2. 既往已确诊或在外地诊断后首次来本医疗机构复诊和治疗的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病例。
(三)报告内容按照“肿瘤病例报告卡”(以下简称“报告卡”,详见附件3),填报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肿瘤诊治的相关信息。
主要包含:1. 肿瘤患者一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电话、身份证号等。
2. 肿瘤患者疾病信息:如诊断、病理类型、诊断依据等。
3. 肿瘤患者死亡信息:如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等。
4. 填报人员信息。
肿瘤分类编码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第十次修订本),并同时使用ICD-O 进行编码。
编码由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统一填写。
(四)报告流程1. 医院门诊部、住院部、肿瘤诊断相关科室(病理、检验、内窥镜、放射、超声波、同位素)的医生对当日发现的肿瘤病例(在报告范围内的),及时填写肿瘤报告卡,并在患者病历上注明“肿瘤已报”。
相关各科设专人负责每日肿瘤报告卡的收集、整理和质量检查,登记后交院内分管肿瘤报告工作的科室。
本单位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科室接到肿瘤报告卡后,在《恶性肿瘤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同时将登记数据录入电脑数据库中(如:Excel 表格等),经质量审核、院内查重并剔除重卡后,于每月10日前将上一个月的肿瘤卡片集中报送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https://img.taocdn.com/s3/m/055983b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8.png)
报告单位:
登记号:
报卡类别:1.发病卡 □ 2.死亡卡 □ 3.死亡补充发病卡 □
ICD-10 编码:
Hale Waihona Puke ICD-O-3 编码:门诊号:
住院号:
身份证号:□□□□□□□□□□□□□□□□□□
患者姓名:
性别:男 □ 女 □
实足年龄:__岁 出生日期__ 年_ 月__ 日 民族:汉 婚姻状况:未婚 已婚 丧偶 离婚 不详
组
实际居住地址:_____(县、区)_____镇(街道)____村(居委会)__
组
(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
家属姓名:
联系电话:
诊断(部位):________________
病理学类型:_________________
病理号:
(如果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
确诊时期别:T N M
临床分期: 0-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无法判定
治疗方法: 手术 化疗 放疗 其它
首次诊断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
诊断单位:________________
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
报告医师:__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日
死亡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日
诊断根据:(在□内作√)
临床 □
1
病理 □
(继发)
6
X线 □ 超声波□ 内窥镜□ 2 CT □ 手术 □ 尸检 □ 3
(无病理)
病理 □
(原发) 7
尸检 □
(有病理) 8
生化 □ 免疫 □
4
不详
□9
细胞学□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https://img.taocdn.com/s3/m/d37a8e8651e79b896802262e.png)
(如果是继发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
诊断根据: (在□内作√) 临床 □ 1 病理 □ 6 (继发) X线 □ 超声波□ 内窥镜□ CT □ 2 病理 □ (原发) 7
确诊时期别:T_ N_ M_ 临床分期:0-Ⅰ期 首次诊断日期: 诊断单位: 报告单位: 报告医师: 报告日期: 死亡日期: 死亡原因: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Ⅱ期 年 月 Ⅲ期 日 Ⅳ期 无法判定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报告单位: 报卡类别:1.发病卡□ 2.死亡卡□ 3.死亡补充发病卡□
编号:
ICD-10 编码: ICD-O-3 编码:
门诊号: 身份证号: 患者姓名: 性别:男 □ 女□ 年龄: 工作单位: 联系人姓名: 户口地址: 实际居住地址: 诊断(部位) : 病理学类型: 病理号: 岁 民族:
住院号:
更正诊断报告栏 (原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 原诊断__________ 原诊断日期________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婚姻状况:未婚□ 已婚□丧偶□ 离婚□ 不详□ 职业(具体到工种) : 关系: (县、区) (县、区) 联系电话: (街道) (街道) 村(居委会) 村(居委会)
(如与户口所在地不同者请填写) Nhomakorabea手术 □ 3 尸检 □ (无病理) 生化 免疫
尸检 □ 8 (有病理) 不详 死亡 补发病 □
□ □
4 5
□ 9
0
细胞学□ 血片 □
医院肿瘤病例报告卡
![医院肿瘤病例报告卡](https://img.taocdn.com/s3/m/faa213300066f5335a81219f.png)
解剖学编码编号
形态学编码门诊号住院号
患者姓名身份证号
性别出生日报告诊断有误时填写)
原诊断:
原诊断日期:
工作单位职业(具体工种)
现住址区(县)街道(乡)
户籍地址区(县)街道(乡)
诊断依据:在选择数字上划√
1.临床5.病理(原发)
2.X线、CT、超声、内窥镜等6.病理(继发)
9.多部位原发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处原发癌,则两处都要分别填报,转移性癌填报注明原发部位。
10.如同时有门诊号及住院号时两栏都要填写。
11.如发现过去已发出的报告需要更正时(如部位或诊断错误,或原报告为恶性肿瘤而实际并非恶性肿瘤等),请按目前诊断另行报出,并填写更正诊断报告栏。
3.实足年龄即诊断时的年龄,肿瘤确诊日期减去出生日期。
4.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同居、离婚、丧偶、不详。、
5.工作单位详细填写患病时所在工作单位名称。
6.诊断完整填写恶性肿瘤的部位和分部位,若是继发则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
7.病理学类型如诊断依据为病理,必须填写病理学类型。分类方法可参照国际分类标准,见国际肿瘤分类(ICD-0-3)。
8.分级如有病理学类型应尽可能填写分级。参照国际分类标准,见肿瘤生物学性质和肿瘤细胞学分化程度编码(ICD-0-3)。(1)I级高分化;(2)II级中分化;(3)III级低分化;(4)IV级未分化,间变;(5)T细胞;(6)B细胞;(7)无标记淋巴细胞;(8)NK自然杀伤细胞;(9)细胞类型未确定。
3.手术、尸检7.死亡补发病
4.生化、免疫、肿瘤标志物8.不详
联系电话
诊断日期年月日
诊断
病理学类型
(如是继发性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
分级分期()TNM
肿瘤报告卡填写规范.
![肿瘤报告卡填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475a42ee87101f69e31955c.png)
C34肺(支气管和肺) ——TOPO
C34.0 主支气管: 隆凸、 肺门
C34.1
C34.2 C34.3
上叶,肺: 肺小叶、上叶,支气管
中叶,肺: 中叶,支气管 下叶,肺:下叶,支气管
C34.8 肺交搭跨越的损害(侵害两个及以上的亚部位,又不能确定 起源部位) C34.9 肺,NOS(其它未特指): 支气管,NOS、细支气管、支气管源性、肺,NOS
2019/2/3 8
解剖部位编码结构 C __ __ . __ 主部位 亚部位 例如:C34.2
肺 , 中叶 C34.2 肺、中叶
解剖部位编码的结构
2019/2/3 9
形态学编码结构 M__ __ __ __ / __ __ 组织学 动态 等级 例如:低分化鳞癌 M-8070 / 3 3 肿瘤/细胞类型 动态 分化/免疫显型 M8070/33 低分化鳞癌 [鳞 -] [癌 ] [低分化]
2019/2/3 25
C77淋巴瘤
一、解剖学编码: 一般淋巴瘤可以大致分为淋巴结内和淋巴结外两种。 节内: 只提及浅表位置,如颈部淋巴瘤、腹股沟淋巴瘤,一般是医生省略了淋巴结的书写,全 部编码至淋巴结: 头、面和颈部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C77.0) 胸内淋巴结 (C77.1) 膜内淋巴结 (C77.2) 腋和上肢淋巴结、胸淋巴结 (C77.3) 股沟和下肢淋巴结 (C77.4) 腔内淋巴结 (C77.5) 多部位淋巴结 (C77.8) 淋巴结,部位不明 (C77.9) 结外: 如果提到具体的内脏位置,如胃淋巴瘤、直肠淋巴瘤全部编码至提及的内脏器官。 4、如果只写淋巴瘤,未提及部位一般默认为结内未明,编码至(C77.9)。
6 7 8 9 0
病理(继发) 病理(原发) 尸检(有病理) 不详 死亡补发病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8f152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a.png)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1、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首诊报告责任制。
发现恶性肿瘤与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病例,首诊医生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将报告卡送医务科。
2、登记簿与报告卡填写内容完整、规范,字迹清楚。
因责任心不强造成错报、误报、漏报等引起不良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3、未经门诊直接住院的肿瘤病例,由住院部经治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将报告卡及时送医务科。
4、放射、病理、影像等科室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由首诊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及时报告。
5、对于已经报告的肿瘤病例,首诊医生应在所有相关资料上注明“已报”字样。
肿瘤病例报告流程医生诊断肿瘤病例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出现肿瘤死亡病例上报医务科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每月医务科进行上报上报医务科网上死因登记敷陈信息系统进行报告肿瘤登记管理制度1、确定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制订传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细则,完善激励机制,订立奖惩办法。
2、组织实施医务人员肿瘤登记敷陈的业务培训。
3、监管肿瘤登记敷陈流程。
包括登记、敷陈、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定期对肿瘤登记报告进行自查自纠,汇总相关数据,对照相关制度进行奖惩。
对检查中发现的漏报肿瘤病例,督促医生填写报告卡交网络直报员补报。
5、每月通报情形,包括肿瘤登记敷陈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情形,和相关的奖惩结果。
6、年终做好检查,写出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7、接受上级检查,积极配合。
肿瘤登记自查自纠制度1、肿瘤登记漏报的自查自纠由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医务科具体负责实施。
2、检查内容为各科室的各种登记资料。
3、每次检查前发放自查自纠的通知与相关表格。
医务人员知晓肿瘤登记漏报自查自纠的整个流程。
4、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全程监督检查工作的全过程,适时提供指导,对一些项目填写不齐或缺项错项的表格责成原科室重填。
审核合格后将相关表格交医务科。
5、肿瘤登记报告人员负责相关表格的汇总,将查出的漏报病例及时上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沟县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门诊号: 住院号: ICD 编码: 身份证号:□□□□□□□□□□□□□□□□□□ 患者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年 月 日 实足年龄: 岁 婚姻状况: 联系电话: 职业:(具体职务) 工作单位: 详细住址: 县 乡(镇、街道) 行政村 自然村 诊断(详细到亚部位): 形态学类型:
行为: 分级: 分期:T N M (如是继发性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 诊断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医师: 报告单位: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随访:最后接触状态: ①存活 ②死亡 ③移居 ④失访 ⑨不详 死亡日期: 年 月 日 死亡原因:
扶沟县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门诊号: 住院号: ICD 编码: 身份证号:□□□□□□□□□□□□□□□□□□ 患者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年 月 日 实足年龄: 岁 婚姻状况: 联系电话: 职业:(具体职务) 工作单位: 详细住址: 县 乡(镇、街道) 行政村 自然村诊断(详细到亚部位): 形态学类型: 行为: 分级: 分期:T N M (如是继发性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
诊断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医师: 报告单位: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随访:最后接触状态: ①存活 ②死亡 ③移居 ④失访 ⑨不详 死亡日期: 年 月 日 死亡原因:
填卡说明
1、填报病种:(1)所有各种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2)所
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良性、其他部位良性肿瘤不必填报)。
2、如同时有门诊号及住院号两栏都要填写。
3、如发现过去已发出的报告需要更正时(如部位或诊断错误,
或原报告为恶性肿瘤而实际并非恶性肿瘤等),请按目前诊断另行报出,并填写更正诊断报告栏。
4、“实足年龄”在诊断时未过生日者为虚年龄减两岁,已过生
日者为虚年龄减一岁;未满一岁者为0岁。
5、填写地址:请详细填至自然村或街道;寄居亲友处或旅社等
外埠病人须填写病人的居住户口地址。
6、填写具体职务时须注明单位性质和工种类别,不能只写工人
或干部等。
7、诊断一项中如做过病理学检查者请填明病理学的形态类型和
分期。
填卡说明
1、填报病种:(1)所有各种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2)所
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良性、其他部位良性肿瘤不必填报)。
2、如同时有门诊号及住院号两栏都要填写。
3、如发现过去已发出的报告需要更正时(如部位或诊断错误,或
原报告为恶性肿瘤而实际并非恶性肿瘤等),请按目前诊断另行报出,并填写更正诊断报告栏。
4、“实足年龄”在诊断时未过生日者为虚年龄减两岁,已过生日
者为虚年龄减一岁;未满一岁者为0岁。
5、填写地址:请详细填至自然村或街道;寄居亲友处或旅社等外
埠病人须填写病人的居住户口地址。
6、填写具体职务时须注明单位性质和工种类别,不能只写工人或
干部等。
7、诊断一项中如做过病理学检查者请填明病理学的形态类型和
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