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_有余数的除法2

教学设计_有余数的除法2

6.2 《有余数的除法(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探索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用恰当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设问启发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小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括号里最大能填几?(PPT2)【复习导入,以旧知识来带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师:你从题中都发现了什么?“最多坐4人”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可以坐1、2、3、4人,但不能比4人多。

师:“至少”是什么意思?生:保证人全部上船并且没有空船。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生: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用圆形代替,每四个圈一组,剩下2个人也需要再租一条船,不然坐不下。

生:可以列表格,把所有的步骤都写出来。

生:还可以列式计算,用竖式来帮忙。

师:那我们应该租多少条船呢?如果租5条船还剩2人,所以至少应该租6条船。

师:这样解答正确吗?生:6条船能坐4×6=24(人),所以正确。

小练习对比。

师:刚才余下“2人”就要增加1条船,现在余下“1元”,怎么不增加1个面包呢?总结规律。

小练习。

【结合实际来解决问题,思考当人数多的时候应该多加,练习选取与例题相反的情况,思考当钱不够的时候应该减去。

】师:按照下面的规律摆放小旗,第16面是什么颜色?生:我们先看看看它的规律是什么,然后再按照规律往下画一画。

生: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知道,小旗每三面一组,规律是:1面黄色的和2面红色的,题中给出第13面,我们可以接着往下画。

很快就知道第16面是什么颜色了。

生:还可以列式计算,结果余1,那就是下一组的第一面,所以是黄色的。

小练习:第27面是什么颜色?注:由于数量稍大,所以再动手画一画不切实际,所以选择计算方法更合理,余数为0.说明第27面红旗是那一组的最后一面,是红色的。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doc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doc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之上。

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每个学生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操作交流,沟通联系(一)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1.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2.交流: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3.尝试解决。

(二)交流方法,体会意义。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

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设计意图:沟通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运用直观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为下一步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提供有力的支撑。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说课稿龙绪云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我的思考这几方面来进行说课。

说教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例2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有余数除法基础上教学的, 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除法知识打下基础。

综合教学内容,根据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通过学生摆小棒和农村教学资源班班通设施相结合,操作、观察、归纳以及合作交流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基于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综合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定为:理解并应用“余数<除数”。

教学难点为: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为了学生学得更扎实,教学前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每小组一份小棒。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法:教法:采用情境引入法、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借助班班通设施和教学资源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总结出规律。

学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小组合作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

为了学生更好掌握知识,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猜手指”。

伸出右手,从大拇指开始数,1是大拇指,2是食指,3是中指,4是无名指,5是小拇指,数完后又回到大拇指接着数6、7、8……你们这样依次往下数,不要给老师看到,当你数到某个数时,让老师猜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

学生数,老师猜。

【设计意图】:这个游戏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拉近师生关系,并且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孩子们学完了这节课,也能和老师一样,猜出手指上的数字。

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教案编号:002 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复备栏主备人第2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内容:课本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1、笔算:6÷3指名笔算,反馈是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二、新授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再口述分的过程。

指名列式:7÷3 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分别表示什么?(2)写出竖式问:分成了几份?这就说明7里面最多有几个3?商写几?(板书)问: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7个桃子,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竖式中怎样得到余下的1。

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完成横式的板书)(3)生完整的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小结:问:算式中2……1表示什么?想想,如果不摆学具,怎样得到商2?(生讨论,指名说)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生读题。

指名说,师指出:计算17÷5时,可以想17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

(2)出示竖式1与竖式2,问:这样对吗?为什么列不对?小结:商2小了,商4大了,那怎样找出合适的商呢?(3)观察:例题7÷3中的余数1比除数3大还是小?17÷5的余数比除数怎样呢?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了吗?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板书,生齐读)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各自操作、思考、填空。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学生完成后进一步追问写出的算式的实际意义。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继续探讨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2. 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3. 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4.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性质;2. 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3. 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2. 学生准备练习本、计算器等学习工具;3. 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实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的实例,让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讲解计算方法:通过PPT和教学视频,详细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步骤。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 实际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课时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采用以下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性质;2.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3. 实际应用举例;4. 练习题和答案。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题;2. 实际问题解决题;3. 思考题和讨论题。

有余数的除法二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二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有余数的除法课时:共2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李俊玲赵爱玲新密市来集镇郭岗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熟练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教材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注意结合具体情境,加强了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的认识。

3、学情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每个同学规范的书写除法的竖式,重点是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4、学习目标目标1: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目标2:掌握有余数除法中商和除数的关系。

评价任务任务1: 口算,根据乘法口诀快速的说出结果。

任务2: 能够正确、规范的书写有余数除法的竖式。

任务3: 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环节一情境导入揭示目标1、口算32÷5 26÷4 18÷3 56÷943÷6 65÷8 17÷3 39÷42、明确学习内容出示题目,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快又对?今天利用所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加强学生乘法口诀的应用,巩固练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环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学习例4.相互交流信息,并提出问题。

出示例4。

思考问题: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解答问题,独立尝试列示解答。

引导学生明确问题,形成解题思路。

环节三点拨归纳突出重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汇报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出示除法竖式:引导学生理解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环节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1、独立完成课堂检测。

2、全班反馈,集体订正。

3、自行设计第二套购买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73页至第74页。

这部分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运算,以及相关概念的解释,例如“除不尽”和“余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2. 学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能够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步骤,难点则是理解余数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运算中处理余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包含动画和互动环节。

2. 实物苹果,用于举例说明。

3. 练习册和作业纸。

4. 彩笔,用于画图和标记。

五、教学过程2. 理论讲解:利用PPT展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步骤,并结合实物苹果的操作,让孩子们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例题,逐步讲解每一步的运算方法,特别是在处理余数时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立即给出了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动手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小组讨论:我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板书,列出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并在旁边用苹果的图示来辅助说明。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5题。

2. 请家长协助,用家里的物品(如糖果、玩具等)进行一次有余数的除法分配,并记录下来。

答案:1. 练习册答案需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

2. 家庭作业答案多样,重点是孩子能够理解并应用有余数的除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概念。

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们,我会考虑提供额外的辅导。

拓展延伸部分,我计划邀请家长们参与,举办一个“除法应用日”,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加强家校合作,深化孩子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应用》说课及教学反思(附板书)课件

《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应用》说课及教学反思(附板书)课件

二、说学情
本节课教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学中我主要让学 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性的教具 展示,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 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 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 学的知识。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 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5、课堂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6、动手操作法 动手操作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 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7、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 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 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带余除法的概念。

2.掌握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3.能够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4.通过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带余除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余数的概念及与商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点?2.可以举例说明一下什么是整除?3.请给出4和7的最大公约数。

(二)新知1.引入:•继续学习除法,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整除的概念,那么有没有不是整除的情况呢?例如,如果我们把10块巧克力分给3个人,能够分完吗?如果不能分完,剩下的巧克力又该怎么处理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2.引出概念:•当我们把被除数分给除数时,如果不能整除,剩下的数就叫做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商是整数),余数是这个除法除不尽的数。

•例如,10÷3=3……1,即商是3,余数是1。

3.实例讲解:•以10÷3=3……1为例,解释商和余数的概念。

•再以16÷5=3……1为例,解释带余除法的概念。

4.操作练习:•让学生同桌配对,进行带余除法的计算练习,比较答案是否正确。

•出示计算题,让学生自己计算,并把得出的商和余数写在纸上,然后到讲台上自己讲解,让其他同学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三)拓展1.应用题:•随堂练习题:小明有13个鸡蛋,他想把它们等分给4个朋友,每人拿几个,但是每人应该拿多少个蛋,才能使每人拿到的蛋一样多,且把所有蛋分完?•提高练习题:一箱苹果共有97个,要装进4个纸箱中,每个纸箱里有多少个苹果?其中三个纸箱数目相等,另一个纸箱里的苹果数是其它三个的一半。

2.讨论分享:•学生们分享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及思路。

四、板书设计1.带余除法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入例子、实例讲解、操作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逐步学会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掌握了定义与相关知识点。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并掌握用竖式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方法。

2、通过合作探讨,培养合作精神。

3、通过视频观看,游戏闯关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和掌握用竖式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竖式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和题卡。

教学安排:《有余数的除法》第2个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一)出示PS图片(全班学生飞机上上课、全班学生轮船上上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件展示:分一分草莓。

先分6个,2个装一盘,能装几盘?用除法算式解决。

再分7个,2个装一盘,能装几盘,还剩几个?用除法算式解决。

二、新课讲解:(一)从上面的的算式,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板书课题)(二)结合课件,强调有余数的除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及注意事项。

(三)让学生拿出题卡,结合课件的出示,将卡上的18个圆圈,7个圈一下。

问能圈几个?还剩几个?学生完成后,回答。

教师结合课件的展示来评点。

再次加深对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四)教师问:我们对于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结合前面所讲和课件,让学生明白:在有实物时,可以用分一分的办法;在有图时,可以用圈一圈的办法;那都没有时,我们将来学习如何用竖式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呢?(五)让学生观看视频(关于如何列竖式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之后让学生谈一谈明白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六)教师在结合课件例题,对于视频中所讲的方法进行细述。

并让学生通过题卡,跟着做。

来加深印象。

三、课堂练习:(一)让学生试一试,并随机选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其余同学做完后,同桌之间互换评改。

教师结合课件进行点评。

并对板演内容进行点评,之后让学生上台改错。

(二)小组合作学习:(书73页课堂活动内容),3分钟后,让小组代表发言。

集体评正。

四、轻松时刻:播放室内操(课件视频播放,让学生跟着做)五、游戏:勇者闯关。

二年级数学下册6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6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内容〗余数和除法的关系(教材第61页内容)。

〖教学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重点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余数,这节课我们来继续观察它看能发现什么其他的东西。

〖新课讲授〗理解余数与除法的关系。

(1)出示例2:如例2中用小棒摆正方形,用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如果是9根,10根, (16)呢?(2)怎样列式。

(分别用8、9、10……15、16除以4)(3)分组合作,分别计算出结果。

老师投影出示:8÷4=2(个)9÷4=2(个)……1(根)10÷4=2(个)……2(根)11÷4=2(个)……3(根)12÷4=3(个)(4)学生独立计算:13÷4=3(个)……1(根)14÷4=3(个)……2(根)15÷4=3(个)……3(根)16÷4=4(个)(5)观察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总比除数小)板书:余数<除数(6)想一想,余数为什么小于除数?(7)活动探寻规律。

分组一:圈一圈,每5个山楂串成一个糖葫芦,并将分的过程列式表达写在旁边。

分组一:分组二:圈一圈,根据每串山楂的个数串成一个糖葫芦,并将列式写在旁边。

分组二:分组反馈:(1)糖葫芦的数量有什么特点?什么地方相同?猜猜下一个余数是几?(2)在圈一圈和写算式时你发现什么?〖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分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教师评讲。

(3)引导学生做小结。

〖课堂小结〗提问: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结:本节课复习了除法及余数,理解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意义。

〖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在计算课中应该让学生动笔做,尽量激发学生的兴奋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学生创设并提供条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让学生去揭示问题,让学生去探究知识,让学生去发现规律,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中《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二课时。

这一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如何处理有余数的情况。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学习第47页至第49页的内容,包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有余数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处理有余数的情况。

难点在于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除法运算表、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例子,让孩子们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例如,我拿出28个糖果,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2. 讲解新课:接着,我通过PPT展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3. 例题讲解:我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例如,35除以7等于多少?4. 随堂练习:我在课堂上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当场进行除法运算,以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和公式,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处理方法。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些作业题,让孩子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例如,27除以9等于多少?答案是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孩子们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处理有余数的情况时,有些孩子还显得有些困惑。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些孩子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给孩子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在家里进行思考和练习。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到72页例3、例4及练习十四第2,3题。

【教学目标】12的写法。

3【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知道()里最大能填几?()×6 < 33 ()×5<46 8×()<364×()< 30 ()×7<47 9×()<532、我会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8÷8=56÷7=27÷9=[反思: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从而进一步理解竖式的含义]二、探究新知1 3(1)现在我们来做分一分的游戏。

① 拿出18个圆片,每6个分1份。

分完后相互交流,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算式怎样写(我们把18个圆片,每6个分1份,分成了3份,刚好分完,算式是18÷6=3)。

②接下来把18 个圆片每7个分1份。

(请生上台演示)你又发现了什么(我们把18个圆片,每7个分1份,分成了2份,剩下的4个不能分了)。

问: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因为没有7个圆片,不够再分1份呀。

)?那么怎么处理这些不能再分的圆片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反思: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说一说,亲历余数产生的意义,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新课题,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把18个圆片,每7个分1份。

用除法算式怎样写呢?谁来说一说(18÷7)?为什么要这样写?分的结果是什么呢(分成了2份,剩下的4个不能再分了。

)分成的2份在算式中叫什么(商)我们就把剩下的不能再分的“4”叫做余数。

书写时在商的后面画6个小圆点,再写上剩余的数4。

边说边板书:18÷7=2(份)……4(个)。

想一想:什么时候会出现余数呢(不够再分1份的时候)?对!说得非常好,是不够再分1份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余数,如果还能再分1份怎么办(继续接着分,直到分完或者不能再分一份为止)?看着这个算式18÷7=2(份)……4(个),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把18个圆片,每7个分一份,可以分成2份,还剩4个没有分完。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
学设计
第一单元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桃子贴图,圆片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出示挂图:几十面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旗,下面顺次标上序号。

2、谈话:老师不看屏幕,同学们告诉我几号旗,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你考考老师?
3、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旗的颜色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其中的奥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如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 1 -。

《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2,以及练习十四第2题。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学具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更深入地学习、了解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1.相关除法练习。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算算下面这些算式。

15÷4 =3......3 19÷ 6 =3 (1)25÷9 =2......7 42÷8 =5 (2)45÷6 =7......3 63÷8 =7 (7)46÷5 =9......1 17÷5 =3 (2)同学们算完了以后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呢?学生自由讨论,总结。

好的,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接下来我们通过书本上的例2来更清楚地解答这个问题。

2.教学例2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8根 8÷4=2(个)9根 9÷4=2(个)······1(根)10根 10÷4=2(个)······2(根)11根 11÷4=2(个)······3(根)12根 12÷4=3(个)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除数小结:请记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021-2022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2》教案

2021-2022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2》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例2》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例2》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节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在教学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设计理念: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生活需求策略、学生主体策略、典型练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益。

努力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重视创设与学生相关的生活情境,重视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努力营造可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重结果更重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具(小棒、磁条、磁力扣、记录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口算练习。

2、动手操作,引入课题(1)摆这样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4)(2)用8根小棒摆这样的正方形,能摆几个?怎样列示? 9根小棒呢?学生摆8根、9根小棒组成的正方形并说出算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2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方法比较法、分析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剩几根?
(2)拿出9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

【设计意图】:口算训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呢?会有剩余吗?(摆2根,没有剩余)
你能列出算式吗?8÷4=2(个)
(2))如果给你9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呢?还剩几根?(摆2根,还剩1根)
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9÷4=2(个)……1(根)
(3)10根呢?
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10÷4=2(个)……2(根)
(4)11根呢?12根呢?
11÷4=2(个)……3(根)
12÷4=3(个)
为什么不是余4根,写成12÷4=2(个)……4(根)呢?
(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2、观察发现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
关系。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
余数小于除数。

(师板书)
(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
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
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

得出余数
<除数的结论是正确的。

小结:①剩下的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

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师: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是小于除数的。

现在让我们用一堆小棒摆一个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是几根小棒?
总结:每5根摆一个,就是把小棒每5根分一份,除数是5,根据余数和
除数之间的关系,可能剩1、2、3、4根。

师: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2、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已知除数是多少,在被除数和商未知的情况下,求余数
最大是几,然后指名回答。

(除数是8,不管被除数和商是几,余数都小于
除数,可能是1——7中的任意数,其中,最大是7。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操作、观察、思考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
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有余数的除法的余数和除
数的关系,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再通过针对性练习,进一步理解余数
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本课作业课本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余数<除数
11÷4=2(个)……3(根)
12÷4=3(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