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自然环境
南极必考知识点总结
南极必考知识点总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南极的地理知识。南极洲位于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
是世界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大陆。南极的陆地和冰盖面积约为1.4亿平方公里,几乎全部
覆盖着冰雪。南极洲的主要地形特征包括南极高原、南极半岛、罗斯海与南极十字海峡等。此外,南极还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和海洋资源,其中玻璃海、罗斯海、埃尔斯沃思地海等海
域都是南极洲的重要海域。
其次,南极的气候环境也是必考知识点之一。南极洲的气候极为寒冷,平均气温常年在零
下40℃左右,最低气温可达零下80℃。南极的气候主要受到南极大陆的冰雪覆盖和临近
的南极海洋环流的影响。南极盛行的风向是西风带和极地东风,这些风在南极洲上吹起强
烈的暴风雪,使得南极的气候更加严酷。此外,南极地区还存在极夜和极昼现象,极夜大
约持续5个月,而极昼则持续6个月。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南极地区的动植物情况。由于南极洲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植物在南
极地区并不多见。南极地区的植物主要以苔藓、地衣和藻类为主,其中苔藓和地衣能够在
极端环境下生长繁殖。而南极的动物资源更加丰富,南极地区有海豹、企鹅、鲸鱼、海鸟
等物种,其中以企鹅最为著名。南极地区是企鹅的主要生存地,有南极企鹅、小企鹅、帝
企鹅等多种企鹅物种生活在此,它们成为了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
最后,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也是必考的重点。南极地区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受到全
世界的关注,为了保护南极的环境,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在南极地区,有一项
名为南极条约体系的保护机制,成员国通过南极条约和其他有关公约对南极的自然环境和
南极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自然环境特征
赵烨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100875 北京)
1.南极地区概况
南极洲在19世纪20年代被发现以前没有正式名称,古希腊地理学家、地图学家和天文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约90-168年),根据古希腊人按照对称与平衡原理的推测,公元2世纪绘制的地图上在印度洋南部画出了跨越地球“底”部大陆,命名为“未知大陆”。15世纪晚期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地理环境考察时代,拉丁美洲等一系列新大陆的发现,使世界已知陆地面积增加了一倍,15世纪欧洲出版的许多地图均还将这个传说中的理想大陆标绘在地图上,只是其界线更靠南,并重新命名为“南方次大陆”。理想“南方大陆”的轮廓后来被航海家一次次地修改和缩小。1497年科斯瓦⋅德⋅伽马带领地理学家绕好望角航行后,第一次对“南方大陆”轮廓作了较大的修改。费尔南德斯⋅麦哲伦于1519-1521年第一次环球航行又再次缩小了“南方大陆”的范围。之后一些地理学家认为,麦哲伦海峡以南的火地岛是南方大陆的一部分。1578年费朗西斯⋅德雷克意外地发现了火地岛以南的海峡即德雷克海峡,证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合恩角以南是相通的,火地岛只是一个岛屿。于是“南方大陆”这部分便不复存在了。
与此同时伴随着殖民主义的发展,殖民主义者和地理学家并没有停止他们的考察,也没有放弃寻找“南方大陆”的努力。16世纪晚期,所罗门群岛和太平洋上许多岛屿的被发现,以及1642年荷兰人塔斯马发现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均提供了“南方大陆”可能存在的证据。后来又出现了新的神话说“南方大陆”是个人间乐园,那里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宝藏和幸福的人民。这进一步地催化了西方殖民者和航海家的向南方航行探险的活动,其中英国航海家James Cook(1728-1779)于1772-1775年率领决心号和冒险号向南航行,并到达了南极大陆沿岸,才证明南方大陆的存在,并指出南极大陆并不像当时人们猜想的那样美好,而南极大陆是一块极端寒冷、冰雪覆盖的不毛之地。之后随着捕猎海豹业的发展导致了南极大陆的进一步发现。
关于南极动物的介绍
关于南极动物的介绍
一.南极的自然环境
1.南极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四周,为冰雪覆盖的大陆,周围岛屿星罗棋布。南极洲的面积,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岛屿面积共约1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
与美国和墨西哥面积之和相当,是中国陆地面积的1.45倍,是澳大利亚陆地面积
的两倍,为世界第五大陆。
2.自然环境
南极洲分布有众多的淡水和咸水湖池,最有名的是唐胡安池,其湖水含盐度极高,每升湖水含盐量可达270多克,即使是在-70℃,湖水也不结冰。南极洲还有一种表面结冰、湖底高温高盐的湖,如较有名的万达湖和邦尼湖。这种湖,表面结着2?3米厚的冰,冰下湖水清澈,浮游生物极少,湖水的含盐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湖底水的含盐量往往可以高出海水的10倍。湖水的温度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在全年平均气温-20℃的环境中,湖底水温可高达25℃。
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而在海边,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 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降水量较多的地方是沿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有200-500毫米,而南设得兰群岛地区降水量比较多。南极洲的降水几乎都是雪。
在南极大陆的岩石或陡坡上唯一发现到的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它们面北朝着太阳生长。生物学家在大陆的边缘及附近的岛屿,已经发现约400种不同的苔藓植物。在南极洲最温暖的南设得兰群岛以外和南极半岛的北部,也发现了两种粉红色的显花植物。在夏天解冻的池塘里,还发现了 200种淡水藻类。在雪地上也有藻类生长。
南极自然环境
南极自然环境
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四周,为冰雪覆盖的大陆,周围岛屿星罗棋布。南极洲的面积,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岛屿面积共约1 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与美国和墨西哥面积之和相当,是中国陆地面积的1.45倍,是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2倍,为世界第五大陆。
南极洲四周围绕着多风暴且易结冰的南大洋,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面积约3 800万平方千米,为方便研究,被称为世界第五大洋。
南极洲距离南美洲最近,中间隔着只有970千米的德雷克海峡。距离澳大利亚约有3 500千米;距离非洲约有4 000千米;与中国北京的距离约有12 000千米。
南极洲是由冈瓦纳大陆分离解体而成,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2 350米。横贯南极山脉将南极大陆分成东西两部分。这两部分在地理和地质上差别很大。东南极洲是一块很古老的大陆,据科学家推算,已有几亿年的历史。它的中心位于难接近点,从任何海边到难接近点的距离都很远。
南极洲有藏量丰富的矿物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220多种,包括煤、铁、铜、铅、锌、铝、金、银、石墨、金刚石和石油等。还有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钍、钚和铀等稀有矿藏。据科学家估计,在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蕴藏着150亿桶的石油和3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南极洲煤的蕴藏量大约有5 000亿吨。在东南极洲的维多利亚地以南煤的蕴藏量极为丰富,煤田面积达2万平方千米。
在南极大陆的岩石或陡坡上惟一发现到的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它们面北朝着太阳生长。生物学家在大陆的边缘及附近的岛屿,已经发现约400种不同的苔藓植物。在南极洲最温暖的南设得兰群岛以外和南极半岛的北部,也发现了两种粉红色的显花植物。在夏天解冻的池塘里,还发现了200种淡水藻类。在雪地上也有藻类生长。
南极的环境特征
南极的环境特征
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最风大的大陆,其环境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极寒气候。南极遭受到极地气候的影响,冬季平均气温可达-60℃,夏季平均气温约为-25℃。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没有永久人类居住的大陆。
2、极端干燥。南极洲年降水量非常少,主要以降雪形式出现。大部分降下的雪在这里永久存在,积累形成了厚厚的冰川冰盖。
3、冰和雪的覆盖。南极洲的陆地几乎完全被冰川和冰盖覆盖,冰川覆盖面积约为14,000,000平方公里,冰盖厚度可达4000米。
4、强风和暴风雪。南极洲常年受到强风和暴风雪的侵袭,平均风速可超过每小时160公里。这些狂风在南极大陆的高原上形成了雪尘暴和白雪暴等严重的气象现象。
5、全球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南极洲的特殊环境使其成为全球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许多国家在南极设有科研站,进行气候、地质、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科学研究有助于人类对地球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的理解。
- 1 -
南极洲的气候变化对极地生物和全球气候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南极洲的气候变化对极地生物和全球气候系
统产生深远影响
南极洲是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极端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南
极洲的气候变化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该地区的气候变化不仅对极地
生物造成巨大影响,而且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
讨南极洲的气候变化对极地生物和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
的解决方案。
一、南极洲气候变化对极地生物的影响
南极洲是众多独特生物栖息地,这些极地生物高度适应恶劣的环境,但它们面临的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日益增加。
1.1 生物的栖息地丧失和改变
南极洲的气候变化导致冰雪融化,栖息地丧失或发生改变。原本依
赖冰川和冰棚的动物,如企鹅、海豹等,面临居住地减少和食物匮乏
的问题。这些物种的数量和繁殖率下降,生存状况变得更加困难。
1.2 自然食物链的破坏
南极洲的气候变化使得海洋温度升高,导致浮游生物数量下降。浮
游生物是许多极地生物的食物来源,它们的减少对整个食物链产生重
大影响。极地鱼类、鸟类以及鲸类等高级生物无法获取足够的食物,
其存活和繁衍能力受到严重威胁。
1.3 生物适应能力的考验
南极洲的气候变化还让极地生物的适应能力面临巨大考验。温度升高使得原本适应极寒环境的生物面临适应困难,极地生物的体能、繁殖周期以及滞留时间等方面都受到影响。这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构成威胁。
二、南极洲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南极洲的气候变化不仅对极地生物造成影响,还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2.1 海平面上升
南极洲冰盖中的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导致海平面上升,这直接威胁到全球许多沿海城市和岛屿。此外,海平面上升还使得海洋辐射增加,可能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速度和剧烈程度。
南极的自然现象
南极的自然现象
南极是一个极端的地理环境,极端的寒冷,极端的无水,极端的无人生活,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也是地球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之一。南极是一个冰原与森林混合的大洲,南极冰盖高度可达4千米,是全球最大的冰盖,而整个南极大陆本身也在变得更寒冷。
二、南极自然现象
1、冰川流动:每年因受到阳光照射的温度变化,大片的冰层会开始融化,从而溶解出形成大片的冰河,冰河流下到海里,形成冰川流动。
2、极夜:南极的极夜是指夏季中太阳不出现的时间,一般在12月到3月之间(夏季),此时南极的白天比夜更长,夜晚比白天更长,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3、极光:南极的极光是极地环境特有的自然现象,由低压极夜下的气象和极夜景象组成,是由五彩斑斓的光芒组成的美丽现象。
4、冰雪大风:冰雪大风是在南极冰川上强大的大风,风力在6级左右,有时会达到10级,有力度达到每小时将近50米,有时甚至可以吹起沙尘暴。
三、南极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的影响
1、南极冰川流动是一种大规模的气候变化,对世界气候,海洋以及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极夜的发生会影响人类的作息,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也会对人类的生物钟产生影响。
3、极光的发生,会使南极大陆更加的神秘,也让人类觉得更加的神秘。
4、冰雪大风的发生,会导致南极大陆上的一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关于南极洲的地理知识介绍
【导语】南极洲(英⽂名称:Antarctica;法⽂名称:Antarctique)是位于地球最南端的⼤洲,四周环绕着南冰洋,外接太平洋、印度洋和⼤西洋。下⾯是分享的关于南极洲的地理知识介绍。欢迎阅读参考!
【南极洲概况】
名称:南极洲。是⼈类最后到达的⼤陆,也叫“第七⼤陆”。
位置:位于地球最南端,⼟地⼏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的⼀个洲。
⾯积:总⾯积约1400万平⽅千⽶,约占世界陆地总⾯积的9.4%。
范围:由围绕南极的⼤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陆⾯积1239.3万平⽅千⽶,陆缘冰⾯积158.2万平⽅千⽶,岛屿⾯积7.6万平⽅千⽶。
地理分区:南极洲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德皇后地、恩德⽐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原和极点。⾯积1018万平⽅千⽶。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积229万平⽅千⽶。
居民:南极洲仅有⼀些来⾃其它⼤陆的科学考查⼈员和捕鲸队,⽆定居居民。
简史:1738-1739年,法国⼈布韦航海时发现了南极附近的⼀个岛屿(今布韦岛)。1772-1775年,英国⼈库克到达南极附近的南设得兰群岛。1820-1821年,美国⼈帕尔默、沙俄⼈别林斯⾼晋和拉扎列夫、英国⼈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陆。1838-1842年,英国⼈罗斯、法国⼈迪尔维尔、美国⼈威尔克斯等先后考察了南极⼤陆。1911年12⽉阿蒙森等四名挪威⼈⾸次到达南极极点。1928-1929年,美国⼈作了⼏次南极飞⾏考察,并建⽴了“⼩亚美利加基地”。
与中国相比,南极更注重哪些自然环境保护?
与中国相比,南极更注重哪些自然环境保护?
南极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被人类探索到的大陆,具有举世无双的自然
风光和科研价值,也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压力。作为南
极管辖方之一的中国,一直致力于南极环保事业的推进,但与此同时,南极本身也具有一些特殊的环保保护措施和规定,这篇文章将针对南
极与中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比较,以揭示南极更注重哪些环保
方面。
一、重视气候保护
南极作为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敏感度,而且
全球最大的降水区之一也在南极,如果南极气候发生变化,将会对全
球气候产生严重的影响。
中国虽然对气候变化也进行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但南极的气候变化问题,却是南极利益相关方特别注重的问题。南极保护协定国家一直在
推进全球气候变化的议程,提出了针对南极特定气候现象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严格控制南极地区内的温室气体排放。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
南极地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包括海洋和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微
生物等,而且南极地区生物种类数量庞大,有高达8000种左右的生物。
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南极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南极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南极保护协定对南极地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做出了详细规定,并建立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以控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污染。
三、控制人类活动
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逐渐得到全球认同,但这种可持续发展应该尊重南极本身环境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中国在实施保护措施时也严格控制人类活动,不过,南极更加注重对人类活动的控制。南极保护协定详细规定了南极地区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并规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标准,以充分保障南极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最高海拔的大陆,自然环境特征独特而丰富。本文将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介绍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理位置
南极位于南纬60°以南,包括南极洲大陆及周围的岛屿。它是地球上唯一没有永久居民的大陆,人类在这里只有暂时的科学考察站。
二、气候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南极洲大陆上有着世界上最低的温度记录,达到零下89.2摄氏度。南极洲的气候极其干燥,降水量非常稀少。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很多地方几乎没有降水。
三、地形地貌
南极洲地势高耸,平均海拔约为2,5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主要由冰盖覆盖,冰盖厚度达到数千米。南极洲冰盖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盖,占地球冰盖总面积的90%以上。除了冰盖,南极还有一些山脉和河流,但它们大多被冰雪覆盖。
四、生物多样性
尽管南极的气候极其恶劣,但它仍然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南极洲周围的海洋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之一。这里有各种各样
的鱼类、鸟类、海豹和鲸类。此外,南极洲还是一些特殊生物的家园,比如企鹅、海绵和海蛇。
五、海洋环境
南极洲周围的海洋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海洋之一,水温很低。这里的海水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是许多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南极洲海洋生态系统非常丰富,有着大量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此外,南极洲周围的海域还是许多鱼类和鲸类的繁殖迁徙地。
六、气候变化
南极洲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之一。近年来,南极冰盖的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加剧。这对世界各国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需要共同努力来保护南极洲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知识:南极洲的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自然环境知识:南极洲的生物多样性和适应
性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偏远、最寒冷的地区之一,这里因为极地气候
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度缺乏生命的生存条件。然而,南极洲的唯一
立足之地就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这些生命体在长期演变和适应过
程中,创造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
南极地区生物多样性
南极洲的生物多样性是非常独特的,因为这里与其他地区相比,
种类非常少,数量也相对较少。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南极洲的动
植物种类相对简单,主要以海洋生物与少数陆生生物为主。其中,南
极海洋生物则更是丰富多彩,包括南极鳐、鲸鱼、海豹、企鹅、南极
鲸等等,生物种类丰富、生活方式多样。
其中,南极鳐是南极洲的特有鱼类,长有一个奇怪的生物鼻子,
可以用来感知捕食者和猎物。据研究统计,南极鳐的数量正逐年下降,且生长发育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企鹅也是南极地区的代
表性生物,他们可以在冰雪中行走和滑行,可以在海洋里捕食,也可以在冰川中繁殖,是一种又可爱又聪明的生物。
南极洲的适应性生物
在南极洲这个极寒之地之中,生物们的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里的气候极端、资源匮乏,自然环境的压力巨大,所以南极洲的生物们需要尽可能地适应环境,以生存下去。而他们的适应性也是人们引以为傲的地方。
南极鳐刚才提到过,他们身上的那个奇怪的生物鼻子是他们适应环境的产物之一。除此之外,像企鹅这样的南极生物,也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他们可以在冰雪之中行走和滑行,可以在几乎没有遮蔽物的荒原上生存,甚至可以在其中建造简单的巢穴来繁殖。这些适应性,除了帮助生物在南极洲的极端环境中生存之外,也向我们证明了生命力的伟大和无限。
(2024年)世界地理12南极洲
科学考察站与研究活动
国际科学考察站
南极洲上设有多个国际科学考察站,如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以及 阿根廷的南极科学考察站等。这些考察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南极自然环境 、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平台。
科学研究活动
在南极科学考察站,科学家们进行着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包括地质学、气象学 、生物学、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揭示地球的自然历史、预测气 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南极洲的动物种类也相对较少,但有 一些特有的动物种类,如企鹅、南极 磷虾、南极鱼等。
2024/3/26
6
02 南极洲地形地貌
2024/3/26
7
冰川与冰盖
东南极冰盖
覆盖大部分东南极地区,是南极 洲最大的冰盖,面积约为1400万
平方公里。
2024/3/26
西南极冰盖
位于西南极地区,面积较小,但冰 流速度较快,对全球海平面变化有 重要影响。
竞争领域
在南极资源开发和利用方 面,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竞 争关系,但受到南极条约 的限制和约束。
合作与竞争并存
各国在南极事务中既存在 合作也存在竞争,但总体 上合作大于竞争,共同维 护南极和平与稳定。
25
未来治理挑战及应对策略
1 2
气候变化对南极治理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海冰、冰川等产 生深远影响,需要加强气候变化对南极治理的研 究和应对。
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洲位于地球南极圈内,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地方之一。它被冰雪覆盖,几乎没有植被,且几乎无动物居住。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独特而极端,以下将从地理特征、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描述。
南极的地理特征与众不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盖覆盖地区,冰层厚达数千米。南极洲的地势平坦,没有高山峻岭,海拔较低。此外,南极洲还拥有世界最长的海岸线,其岩岸、冰崖、冰山等景观壮丽,形成了独特的冰雪奇观。
南极的气候条件极端恶劣。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极端低温极具挑战性。南极洲的气温很少超过零度,平均温度低至零下40摄氏度左右。极寒的气温导致了南极环境的干燥,几乎没有降水。南极洲的降雪主要来自于海洋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
第三,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由于严寒和干燥的气候条件,南极几乎没有植被覆盖。极少数的苔藓、地衣和藻类能够在南极洲生存下来。此外,南极洲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数以万计的鱼类、鸟类、海豹和鲸类在南极海域繁衍生息。
人类活动对南极的影响日益增加。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没有永久居民的大陆,但是人类的科学考察和旅游活动逐渐增多。科考站为南极洲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设施和生活保障,同时也对南极环境造
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旅游活动也在不断增加,游客的涌入对南极洲的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威胁。
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独特而极端,地理特征、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都使得南极洲成为了一个令人着迷的地方。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南极的自然环境,加强科学研究,合理规划人类活动,以确保南极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同时,我们也应该借助科普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极,关注南极的保护,共同守护这片纯净的土地。
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最高海拔的大陆,其自然环境特征十
分显著。本文将从气候、地形、水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气候特征
南极的气候极端严酷,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其平均温度为零
下40℃左右,夏季(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温度约为零下20℃,冬
季(6月至8月)平均温度约为零下60℃。此外,南极还存在着强烈
的风暴和暴风雪天气。由于南极没有太阳直接照射,因此也不存在昼
夜变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黑暗的。
二、地形特征
南极大陆位于南半球,面积约为1.4亿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其主要由冰川和高原组成,海拔普遍较高。其中最高峰为文森峰(4892米),是南极洲内部的最高峰。
三、水文特征
南极地区的水文环境主要由海洋和冰雪构成。南极洲周围是南极洋,
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之一,其水温很低,平均温度约为零下2℃左右。此外,南极还有大量的冰雪资源,其中包括南极冰盖、冰山和冰川等。南极冰盖是全球最大的冰盖之一,其面积约为1.5亿平方公里。
四、生态特征
由于气候十分寒冷干燥,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简单。其主要由海
洋和陆地两部分组成。在海洋中,存在着各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如甲壳类动物、鱼类等。而在陆地上,则存在着少量的苔藓植物、藻
类以及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
五、总结
综上所述,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非常显著。其气候寒冷干燥、地形
高差大、水文资源丰富而又特殊、生态系统简单等特点使得这里成为
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介绍
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最高、最风暴频发的大陆之一。它的自然环境特征十分独特,本文将从南极的气候、地形、动植物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气候特征
南极的气候极为恶劣,被称为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平均温度低于零度,极寒的冬季气温可达摄氏零下80多度。此外,南极还受到强烈的风暴和极寒的海流的影响,
使得其气候更加恶劣。
主要特点: - 极低温度:南极的温度极为寒冷,几乎整年都低于零度。 - 强风暴:南极常常受到强烈的风暴侵袭,风速可达每小时200公里以上。 - 极寒海流:南极周围的海洋被称为“霜冻之海”,冰冷的海流使得南极气候更加寒冷。
地形特征
南极大陆地形崎岖多变,山峰和冰川遍布其中。它的地理特征对南极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主要特点: - 乔治五世山脉:乔治五世山脉是南极最重要的山脉之一,其中的维
多利亚峰是南极最高峰。 - 冰川:南极冰盖覆盖了大部分大陆,其中的冰川是南
极特有的地形特征。 - 塔里斯山脉:塔里斯山脉是南极最古老的山脉之一,被认
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
动植物
尽管南极的气候恶劣,但仍然有一些特殊的动植物适应了这个环境,并在南极大陆上繁衍生息。
动物
南极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拥有众多珍稀的动物品种。
主要动物: 1. 企鹅:南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企鹅栖息地,拥有多个品种的企鹅,如帝王企鹅、巴布亚企鹅等。 2. 海豹:南极的海域是海豹的家园,它们以捕食鱼类为生。 3. 鲸鱼:南极附近的海域是鲸鱼出没的地方,这里是它们进行迁徙的重要通道。
南极地区的冰雪地理环境特征
南极地区的冰雪地理环境特征
南极,是地球上最干净、最神秘的大陆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冰雪地理环境特征
而闻名于世。南极地区几乎全年被冰雪覆盖,形成了壮观的冰川、冰山和冰盖,为世人展示了自然的壮丽景观和奇特的地质构造。
首先,南极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冰盖区之一。南极洲北端的罗斯海冰盖是最大的
冰盖,覆盖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全境的两倍多。它是一座巨大的冰川,在冰山和冰川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壮观的地貌景观。从高空俯瞰南极,可以看到冰盖上纵横交错的冰河和冰川,它们在岁月的沉淀下形成了如画的冰川湾和冰川湖,给人们带来了无限遐想。
其次,南极地区还有许多冰川湾和冰川前缘海岸带。这些地区是南极冰川向海
融化后形成的地貌地带,也是南极特有的景观之一。南极的冰川湾宛如一道道清澈的镜子,映照出周围巍峨的冰山和蓝天白云,美不胜收。冰川前缘海岸带的景色更加丰富多样,有时可以看到海豹、企鹅等极地动物在这里欢快地嬉戏。冰川湾和冰川前缘海岸带的景色独特而壮丽,为南极地区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除了冰川和冰盖,南极地区还有数量众多的冰山。冰山是南极地区的独特景观
之一,也是冰雪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极洲周围的海域,浮动着无数形态各异的冰山,它们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婉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每年夏季,大量的冰山从南极洲冰川断裂而下,成为南大洋里的“漂流岛”,在海水的冲刷和风的吹拂下,冰山时而分裂,时而相互碰撞,展现出一幅壮观而奇特的画卷。
南极地区的冰雪环境还有其它一些独特特征。例如,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极自然环境
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四周,为冰雪覆盖的大陆,周围岛屿星罗棋布。南极洲的面积,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岛屿面积共约1 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与美国和墨西哥面积之和相当,是中国陆地面积的1.45倍,是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2倍,为世界第五大陆。
南极洲四周围绕着多风暴且易结冰的南大洋,为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延伸,面积约3 800万平方千米,为方便研究,被称为世界第五大洋。
南极洲距离南美洲最近,中间隔着只有970千米的德雷克海峡。距离澳大利亚约有3 500千米;距离非洲约有4 000千米;与中国北京的距离约有12 000千米。
南极洲是由冈瓦纳大陆分离解体而成,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2 350米。横贯南极山脉将南极大陆分成东西两部分。这两部分在地理和地质上差别很大。东南极洲是一块很古老的大陆,据科学家推算,已有几亿年的历史。它的中心位于难接近点,从任何海边到难接近点的距离都很远。
南极洲有藏量丰富的矿物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220多种,包括煤、铁、铜、铅、锌、铝、金、银、石墨、金刚石和石油等。还有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钍、钚和铀等稀有矿藏。据科学家估计,在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蕴藏着150亿桶的石油和3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南极洲煤的蕴藏量大约有5 000亿吨。在东南极洲的维多利亚地以南煤的蕴藏量极为丰富,煤田面积达2万平方千米。
在南极大陆的岩石或陡坡上惟一发现到的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它们面北朝着太阳生长。生物学家在大陆的边缘及附近的岛屿,已经发现约400种不同的苔藓植物。在南极洲最温暖的南设得兰群岛以外和南极半岛的北部,也发现了两种粉红色的显花植物。在夏天解冻的池塘里,还发现了200种淡水藻类。在雪地上也有藻类生长。
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有鲸、海豹和企鹅。它们从陆地周围的海水中觅取食物。在20世纪50年代,南极海域的捕鲸量曾达到世界捕鲸量的70%左右。所捕获的最大蓝鲸,身长37.8米,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南极海域生产名贵毛皮的海豹惨遭捕杀,现有6种海豹。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有4种,即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和帽带企鹅。帽带企鹅大部分分布在南极半岛。帝企鹅体型最大,高约122厘米,重达41千克;阿德利企鹅是南极洲最常见的鸟类,高约48厘米,重约5千克。南极洲的许多岛上也有其他种类的鸟,包括雪鸟、信天翁、海鸥、贼鸥和燕鸥。南极洲还有一些不会飞的昆虫。在南极点的483千米范围内发现有粉红色的小虫生长。南极海域的特色之一是浮游生物如甲壳动物丰富,其中磷虾的蕴藏量就有10亿~50亿吨。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每年捕获1亿~1.5亿吨,不会影响南大洋的生态平衡。
南极大陆的98%被冰雪覆盖着。经过科学家多年的测量计算,南极冰盖的总体积为2 800万立方千米,平均厚度为2 000米,最大厚度为4 800米。最厚的
冰盖位于东南极洲的澳大利亚凯西站以东510千米处。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着,使得南极大陆,特别是东南极洲形成一个穹状的高原,平均高度为2 350米,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大陆,比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亚洲大陆的平均高度要高2.5倍。但是如果不计这巨大的冰盖,南极大陆的平均高度仅有410米,比整个地球上陆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南极洲的冰和雪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库,全球90%的冰雪储存在这里,占整个地球表面淡水储量的72%。南极洲有众多的冰川。其中,兰伯特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这条冰川充填在一条长400千米、宽64千米、最大深度为2 500米的巨大断陷谷地中。它以每年平均350米的流速流注入海。南极洲四周的冰障有10多座。在罗斯冰架临海的罗斯冰障长达900千米。平均高出海面50米,是南极洲最大的一座冰障。据专家测定,冰障在不断地移动,罗斯冰障的前端一般每天移动3米,最快达4米。在南极大陆的毛德皇后地和阿黛利地的冰舌,向海中伸出100多千米,宽度达50多千米,高度20~30米。由于海冰从海岸向大洋延伸,南极大陆面积冬季和夏季相差甚大。科学家测定,在格林尼治子午线上,夏季南极大陆的直径为3 600千米,而冬季可达5 4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