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内容】: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 1870-1932)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物的⼀种反应特征。

他的实验⽅法是,把⾷物显⽰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物反复给⼀个中性刺激,即⼀个并不⾃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机体的反应。

⼀个是中性刺激,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CS),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就是铃响。

第⼆个刺激是⽆条件刺激(UCS)。

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了⾁,即UCS,就引起唾液分泌。

对于⽆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作⽆条件反应(UCR)。

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就会发⽣的反应。

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开始发⽣的反应叫作条件反应(CR),即没有⾁,只有铃响的唾液分泌反应。

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反复地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

通常,⽆条件刺激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

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起唾液分泌。

这时,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

⼀度中性的条件刺激(铃响)现在单独出现即可引起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

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

⼀切来⾃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因素等)只要跟⽆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即强化),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另⼀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课件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课件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22
Thanks!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23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9
实验开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础情感测试:让他首次短暂地接 触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头发和无头发的面具、棉絮、焚烧的报 纸等。结果发现,在此起点,小艾伯特对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惧。
大约两个月后,当小艾伯特刚超过11个 月大,华生和他的同事开始进行实验。开 始时,把艾伯特放在房间中间桌上的床垫 上。实验室白鼠放在靠近艾伯特处,允许 他玩弄挥它。这时,儿童对白鼠并不恐惧。 当白鼠在他周围游荡,他开始伸手触摸它。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
Contents
1
生平及著作
2
经典实验
3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2
郑板桥揖驴
郑板桥早年曾在扬州官学求学。学校里有一势 利学官,每见官宦子弟,必溜须拍马,阿谀奉 承;见贫寒士子,则另换一幅面孔,必令其对 他作揖行礼,甚是傲慢。学子们都对其敢怒不 敢言。郑板桥决心教训一下这个狗官,为贫寒 学子们出口恶气。
案例3:张芳对成人的赞扬和支持很高兴,也很满意。她的老师是温和的、支持性的,所以 当她谈到或想到学校就会感到很开心。
案例4:李华参加过小学的两次表演,但每次在舞台上都站错了队,这使她感到紧张和尴尬, 现在让她参加表演会让她感到很紧张。
案例5:李先生读高中时遇到很多困难,表现非常糟糕,最终他感到在学校很不舒服就退学 了。如今,他要来学校参加家长会,但只要一看到学校的建筑,他就感到很不舒服。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5
一、巴甫洛夫的生平和著作
•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Pavlov)出生在俄国中部小城梁赞 。 21岁即1870年他和弟弟一起考入圣彼得堡大学,先入法律系,后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ppt课件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ppt课件
★因为在生理学上投入时间太多,大学最后一年,他主动要求留级, 1875年,巴甫洛夫获得了生理学学士学位。进外科医学学院攻读医学博 士学位,将来有资格去主持生理学讲座。此期间成为了自己老师的助教。
Page 5
LOGO
★1878年,他应俄国著名临床医师波特金教授的邀请,到他的医院主持 生理实验工作,实验室听起来好听,其实就是一间破屋子,它既像看门 人的住房,又像一件澡堂,巴甫洛夫却在这里工作了十余年。
★1886年,他自德国归来后重回大学是实验室,继续进行狗的“心脏分 离手术”。
★1887年,他逐渐将研究的方向转向人体的消化系统。 从1888年开始,巴甫洛夫对消化生理进行研究。 从1903年起,巴甫洛夫连续30多年致力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Page 6
LOGO
经典条件反射: 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 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 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LOGO
由NordriDesign提供
创始人及主要经历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主要观点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主要启示 对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理解
Page 2
LOGO
1 2 3 4
LOGO
字 创始人:伊凡·彼德罗维·巴甫洛夫
1849年9月26日- 1936年2月27日。 苏联生理学家、心 理学家、医师、高 级神经活动学说的 创始人,高级神经 活动生理学的奠基 人。
条件反射理论的 建构者,也是传 统心理学领域之 外而对心理学发 展影响最大的人 物之一,曾荣获 诺贝尔生理学奖。
Page 3
LOGO
★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Pavlov)出生在俄国中部小城梁赞, 他的父亲是位乡村牧师,母亲是一位牧师的女儿 ★ 巴甫洛夫是父母5个子女中的长子,自幼养成负责的个性。从小学习 勤奋,兴趣广泛。 ★1860年进入梁赞教会中学,1864年毕业后进入梁赞教会神学院,准备 将来做传教士。 ★19世纪60年代,从皮萨列夫的文章《动植物世界的进步》中,他知道 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受到当时苏俄著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1863年出版 《脑的反射》一书影响,对自然科学发生兴趣,逐渐放弃神学,这些革 命先驱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巴甫洛夫。 ★尽管巴甫洛夫出身于宗教家庭,但他本人既不想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当 一个牧师,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21岁即1870年他和弟弟一起考入圣彼得堡大学,先入法律系,后转到 物理数学系自然科学专业。谢切诺夫当时正是这里的生理学教授,而年 轻的门捷列夫则是化学教授。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需要区分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本能,比如:见风流泪、婴儿吸吮、尝梅生津、条件反射:人和动物后天学习的。

那在条件反射当中,我们还需掌握两个系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人和动物都有的,物理性条件刺激(声、光、电、味),比如:狗听到名字就会跑过来、风声鹤唳、望梅生津等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人所独有的,与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包括口头语言(谈虎色变;谈到考试就焦虑);书面语言(画饼充饥;看到红灯停等交通标志);肢体语言(交警的手势)等,第二信号系统只有人才有。

综上可知,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是呈现具体的刺激,而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有肢体语言等。

例如,人看到红灯停,并不是看到具体的刺激,而是把“红灯”赋予了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比如,铃声与食物相结合,狗学会只有铃声也会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例如,只摇铃不给它食物,慢慢地狗就不会分泌唾液。

(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讲课讲稿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讲课讲稿

精品文档学前教育科教案首页班级:“3+2”大专班计划课时数:2 个课时课题: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并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原理2、能力:应用条件反射原理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三个阶段、重点区分四个概念教学难点:如何应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学习现象教学准备: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的实验图片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举例法参考资料:《当代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科教案续页导入(实验)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手拿一支粉笔。

向学生说明,每当我说“写”时,他就要在黑板上划一条线。

(其余我什么也没说)实验开始我站在实验对象身后,每次我说“写”的时候,同时用手拍一下实验对象的肩膀,共做20 次。

到第21 次,我只用手拍一下学生的肩膀,但不说“写” 。

(提问)当我用手拍同学的肩膀,但并没有说“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同学划线了没有?在第21 次时,我并没有说“写”,只拍了一下这位同学的肩膀,他也学会了划线,我们称实验者的这种学习方式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

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设计意图)这个小实验的目的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亲自看、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对条件反射的形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基本部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一、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他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摇铃。

当狗见到食物时,自然会分泌唾液。

但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即使不给食物,也会分泌唾液。

这种现象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

其过程如下:(一)食物可以使狗流唾液,流唾液是自然的、无法控制的反应。

食物是一种无条件刺激。

(二)铃声不会使狗流唾液。

铃声是一种条件刺激。

(三)巴甫洛夫把食物和铃声配合起来,使狗学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可真是个有趣的事情,听着就像一场科学秀。

说到巴甫洛夫,大家第一时间可能想到的是他那条闻名遐迩的狗。

这只狗可不是普通的狗,它被训练得简直像个小演员,每次听到铃声就乖乖流口水。

想想看,真是有点搞笑啊,一条狗就因为一个铃声就能变成了“水龙头”。

这可不是在说笑,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的魅力所在。

巴甫洛夫通过观察狗的反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在每次喂食前都响铃,慢慢地,狗就开始把铃声和食物联系起来。

铃声一响,肚子里的馋虫立刻就醒过来了,流口水了。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像我们人类的习惯呢?比如每当你听到厨房的炒菜声,肚子就开始“咕咕”叫,心里已经幻想起一桌美味佳肴。

这就是条件反射在生活中的体现。

咱们都知道,条件反射可不仅仅局限在狗身上。

想想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听到妈妈的呼唤声,心里就忍不住乐开花。

这个时候,我们心里想的可不是数学作业,而是妈妈那一碗热乎乎的汤。

这种反应就像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潜意识的反应。

巴甫洛夫其实就是把这种现象科学化了,弄得更有条理。

条件反射的魅力还在于它的普遍性。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大家都逃不开这个“规律”。

比如,很多人一闻到某种香味,就会想起小时候的某个特别的瞬间。

可能是奶奶做的点心,可能是夏天的水果摊,这些美好的回忆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每当这个香味一来,心里就像开了花一样,暖暖的。

这种感觉真的是奇妙,仿佛时间都倒流了,让人不由自主地想笑。

再说说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

比如,喝咖啡的时候,听到那咖啡机的嘶嘶声,心情瞬间就变得愉快。

就像喝了快乐水一样。

巴甫洛夫的理论恰恰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每次喝咖啡,伴随的声音和气味就悄悄在我们的脑海里埋下了印记,久而久之,这些刺激信号就形成了条件反射。

你看,巴甫洛夫的研究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条件反射有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搞笑的后果。

比如,有的人一听到开门声,立刻以为是快递小哥来了,心里想着“哇,终于等到我的包裹了”。

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理论ppt课件

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理论ppt课件
但经典条件作用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 到某种结果而主动作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 现象。如中小学生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同伴的认同而努力学 习等。
10
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解释如下 问题
一、分析考试中学生产生焦虑感的条件作用 阶段一:无条件刺激: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无条件 反应:学生感到害怕。 阶段二:中性刺激:考试。面对考试这一中性刺激, 学生并不会产生焦虑感。 阶段三: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结合,即学生在考 试后如果考不好就往往会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 受到批评会使学生感到害怕、羞涩等。 阶段四:中性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学生一遇到考 试就会感到害怕,由这种对考试的畏惧就导致学生 在考试中焦虑的心理状态。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知识要点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2:经典条件的主要规律 3:经典条件的实质 4:经典条件的评价 5:经典条件在现实中的解释
1
(一)经典实验:狗分泌唾液实验。
2
3
巴刺 激物(铃声、红灯),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 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 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 反射。后人称这种反射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两种刺激物必须经过多次的结合,中性刺激 物成为条件刺激物的信号后,这种反射才会 形成。
13
害怕如果自己回答的不好或是回答不上来 会让自己很难堪,会受到老师和同学另类 的眼光,从而在课堂提问时就会感到紧张。 这也是学生不自信的表现。 第四阶段:中性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无 条件反应变成条件反应。当老师进行课堂 提问时,即使问题很容易,自己能够回答, 学生也会习惯性地感到紧张。
14
15
消退律: 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 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要完全消除一个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应比获得这 个反应要困难得多。

心理学经典条件作用原理:刺激与反应的学习过程

心理学经典条件作用原理:刺激与反应的学习过程

心理学经典条件作用原理:刺激与反应的学习过程经典条件作用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学习过程,最初由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在狗身上进行实验而被发现。

这一原理解释了刺激与反应之间如何建立关联,从而形成条件反射。

以下是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1. 无条件刺激(UCS)和无条件反应(UCR):无条件刺激(UCS):是一种自然引起反应的刺激,不需要先前学习。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食物是一个典型的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反应(UCR):是对无条件刺激的自动、本能反应。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对于食物的流口水就是一种无条件反应。

2. 有条件刺激(CS)和有条件反应(CR):有条件刺激(CS):最初是一个中立的刺激,但通过与无条件刺激的重复关联,会引起学习者的反应。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响铃声最初是一个中立刺激。

有条件反应(CR):是在有条件刺激存在的情况下产生的反应。

通过重复性地将有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学习者逐渐对有条件刺激表现出与无条件反应相似的反应。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开始在听到响铃声时流口水,即响铃声成为了条件性刺激,而流口水成为了条件性反应。

3. 过程和应用:过程: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过程包括了多次无条件刺激与有条件刺激的配对,逐渐形成有条件刺激与有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

应用: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在心理治疗、广告学、行为疗法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恐惧条件作用中,将一个原本中立的刺激与恐惧性刺激配对,使其成为引起恐惧反应的条件性刺激。

4. 消退和泛化:消退:如果有条件刺激不再与无条件刺激配对,有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和消失,这个过程称为消退。

泛化:学习者可能对与有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产生类似的有条件反应,这被称为泛化。

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提供了一种解释学习和行为形成的机制,对于理解动物和人类学习、情感、恐惧等方面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桑代克迷箱(Puzzle Box)
17
(三)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 S-R之间的联结。 他说:“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他认为,联结 指的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是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 的联想或联结,联结的形成无须观念为媒介,人生来就具有 许多联结的“原本趋向”,所谓学习,就是在一定情境的影 响下,唤起“原本联结”中的一种联结倾向,并使之加强。
学习的过程:尝试与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
18
(三)基本观点
学习的规律: 早期观点:
三条主律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指在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 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 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 次。 效果律(Law of effect):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 到反应结果的影响。
训练前:US -UR 训练中:CS- US-UR 训练后:CS-CR(UR)
人和动物的一切智慧行 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无 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 的条件反射。
6
7
巴甫洛夫的程序
8
9
(三)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应用
华生关于恐惧形成的实验:
“Little Albert”实验:将经典性条件反射运用于学习领 域,将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 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4
(一)人物简介
约翰·布鲁德斯·华生 (Watson,john Broadus 1878—1958), 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 义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行为:比较 心理学导论》、《行为主 义心理学》、《行为主 义》、《婴幼儿心理教 养》。

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经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又称为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由俄罗斯科学家伊凡·巴甫洛夫在19世纪末提出的学说。

它是一种学习过程,指的是通过先前的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重复配对,造成一个特定的条件反射。

2. 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射经典条件作用过程中的无条件刺激(UCS)是一种自然引起无条件反射(UCR)的刺激,它会在没有任何学习的情况下引发特定的反应。

步骤二:条件刺激与中性刺激经典条件作用过程中的条件刺激(CS)是一种在开始时不引发特定反应的中性刺激,它并没有起到触发反应的作用。

步骤三:配对过程在经典条件作用中,经过多次的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配对,条件刺激开始逐渐与无条件刺激关联起来。

这个过程中,条件刺激逐渐成为有条件刺激(CS)。

步骤四:有条件刺激引发条件反射一旦有条件刺激成为了有条件刺激(CS),它能够单独引发条件反射(CR)。

特定的条件反射是在经典条件作用中被建立起来的。

3. 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不仅仅存在于实验室中,它在日常生活中也得以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3.1 条件训练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训练中。

通过配对某种刺激与奖励或惩罚,动物可以学会特定的行为。

例如,训练狗用铃声与食物奖励配对,当狗听到铃声时就会表现出特定的行为。

3.2 治疗行为问题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也可以应用于治疗行为问题。

通过将原本引发不良行为的刺激与正面的条件刺激进行配对,可以逐渐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

例如,将恐惧刺激与愉快的体验进行配对,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恐惧症。

3.3 广告与营销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在广告和营销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产品与积极的条件刺激进行配对,可以增加人们对产品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一些公司将他们的产品与快乐和吸引力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3.4 自我分析和改变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自我分析和改变。

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

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

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经典条件反射这档子事儿。

咱先说说巴甫洛夫那著名的狗实验。

每次给狗喂食的时候就摇铃铛,时间一长,只要一摇铃铛,哪怕没有食物,狗也会流哈喇子。

这就好像咱平时的一些习惯呀!比如说,你每天早上都在固定的时间听到某个广播节目,时间久了,哪怕那天你不用早起,到了那个时间点,你可能还是会条件反射地醒来。

这是不是很神奇呢?再想想看,咱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不少呢!就好比你小时候,每次一听到妈妈喊你全名,是不是就心里一紧,感觉没啥好事儿要来了?这其实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呀!妈妈喊全名这个刺激,和之后可能要面对的批评或者其他事儿建立了联系。

还有啊,你要是经常在某个地方听到特定的音乐,以后再听到那音乐,是不是就会想起那个地方?这也是经典条件反射在起作用呢!这不就跟那狗听到铃铛就想到食物一样嘛!咱上班上学也一样呀!每天早上固定的闹钟声,是不是让你一听到就条件反射地从床上弹起来?哪怕有时候你还迷迷糊糊的,身体却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可不就是被训练出来的条件反射嘛!咱再想想看那些运动员,他们不断地训练,其实也是在建立各种条件反射呀!比如篮球运动员,他们看到球飞过来的瞬间,身体就会自动做出反应,该怎么跑位,该怎么接球,这都是经过无数次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

要是没有这些条件反射,那比赛还不乱套啦!你说这经典条件反射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小魔法,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它让我们能够快速地适应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

所以啊,咱可得好好利用这个原理呢!咱可以通过刻意的训练,建立一些对我们有好处的条件反射呀!比如说养成每天定时读书的习惯,时间一长,到了那个点,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去读书啦!或者说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也会慢慢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候不锻炼都难受呢!总之呢,经典条件反射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秘密武器,咱得学会好好驾驭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添彩,而不是让它给咱捣乱哟!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一)经典实验:狗分泌唾液实验。

条件反射中四个基本事项: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要完全消除一个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应比获得这个反应要困难得多。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如曾被大狗咬,也怕小狗),叫刺激泛化。

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如让狗区分圆和椭圆光圈。

实际教学中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

刺激泛化与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三)缺点:经典条件作用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作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

如中小学生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同伴的认同而努力学习等。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日前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将在今年年内正式启动,改革方案将于今后两年内完成。

改革后,中国设大约50个省级政区,为此至少有4个城市将升格为直辖市。

按照中国“财经网”透露的消息,新增直辖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大的区域里的首位中心城市,同现有直辖市保持一定距离。

第二,人口不能少于200万。

第三,经济总量应高于全国大城市平均值,财政至少能够自给自足。

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

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

如书写,讨论,演讲等。

这种操作性行为的形成过程就是学习,其关键是强化的作用。

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

与应答性行为相对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文Stimulation;与操作性行为相对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sponse。

心理学条件反射原理:刺激与响应的学习过程

心理学条件反射原理:刺激与响应的学习过程

心理学条件反射原理:刺激与响应的学习过程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原理涉及到刺激与响应之间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由俄罗斯科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进行的实验中提出的。

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概念:无条件刺激(UCS):这是一个自然而来的刺激,会引发一个无条件反应。

在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中,食物是一个无条件刺激,因为狗对食物有自然的反应(唾液分泌)。

无条件反应(UCR):这是无条件刺激引发的自然反应。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无条件反应是狗分泌唾液。

条件刺激(CS):这是一开始并不引发特定反应的中性刺激。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他使用了一个中性的刺激,比如铃声,这在一开始并不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应。

条件反应(CR):这是通过训练,条件刺激引发的学习后的反应。

在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后,狗对铃声(条件刺激)产生了与食物相似的唾液分泌反应,即条件反应。

学习过程:阶段1 - 初始阶段:在实验的初始阶段,铃声(CS)并不能引发唾液分泌反应,因为它是一个中性刺激。

阶段2 - 学习阶段:在学习阶段,铃声(CS)与食物(UCS)一起呈现。

重复这个过程,狗开始将铃声与食物联系起来,并逐渐学会用铃声来预测食物的到来。

阶段3 - 条件反射形成:当学习过程进行了一段时间后,铃声(CS)本身就足以引发唾液分泌(CR),即条件反射形成。

这意味着狗已经学会将铃声与食物相联系,并在没有实际食物的情况下产生相似的反应。

这个实验突显了动物和人类学习的一种基本原理,即通过刺激和响应之间的关联,中性刺激可以变成条件刺激,并引发条件反应。

这一原理不仅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有应用,还在广泛的心理学学习理论中起着重要作用。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多而且还不好记,万能的小编来了,每天给您整理教师招聘考试中涉及到的小知识点,每日打卡来学习吧~坚持下去,考试不是事!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同样,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也是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理论需要重点准备的部分。

一般来说题型多为客观题。

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来源于一个经典实验,即:狗——铃声——唾液的实验。

这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这是没有任何条件的;这属于无条件反射。

第二阶段,在给狗食物之前,先摇铃,然后给食物。

反复多次;第三阶段,仅仅给狗摇铃,观察狗分泌唾液的情况。

需要后天学习获得,属于条件反射。

实验表明,仅仅是给狗摇铃,狗也会分泌唾液。

这就是说,摇铃和狗分泌唾液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但是,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直只是摇铃而不给狗食物,狗是不是一直都会分泌唾液呢?不是的。

这就涉及到,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习律中涉及的一些概念问题。

像刚才这种现象,就叫做消退。

虽然,巴普洛夫的实验是以狗为研究对象的,但是经典条件反射同样可以应用于人的身上。

其意义就体现在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学习律。

在这里,大家需要掌握四个概念:第一,消退:没有无条件刺激的伴随,多次呈现条件刺激,使得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人的情感性条件反射的消退要比建立难得多。

这些,在面试中有的考生身上就暴露出来了,比如,让你谈一谈你过往经历中最伤心的一件事。

第二,泛化:与最初的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引起了条件反应。

比如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第三,分化: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应,其它刺激不能引起条件反应。

分化使我们认识事物或对世界的反应更准确,使人类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第四,高级条件反射:多个条件反射相结合。

5.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5.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的生理学家、诺贝
尔奖金获得者
3
–巴甫洛夫其人
4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观点
• 巴甫洛夫关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研究
训练前:US -UR 训练中:CS- US-UR 训练后:CS-CR(UR)
人和动物的一切智 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 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形成的条件反射。
5
Models: Pavlov’s Dog
4、高级条件作用律(higher-order conditioning) :巴甫洛夫在实 验中发现,可以用其他各种刺激来替代原来的条件刺激,以唤起已 确立的那种条件反射。换言之,原来的条件刺激可以在后来的尝试 中起无条件刺激的作用。
10
四、评价
–贡献:
•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 生理机制
6
NS
7
三、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1、习得(aquisiiion)律
巴甫洛夫条件作用的基本特征,是 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引起条 件反射,在实验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 激可以有多种配对方法(见图)。由于条 件刺激在条件作用过程中起信号的作用, 预示无条件刺激的到来,因此,在逆向条 件作用过程中,条件刺激在无条件刺激之 后出现,这就起不到预报或信号的作用, 因而不可能建立条件反射。
5. 经பைடு நூலகம்性条件反射
学习理论
2014年6月5日
1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第二节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第三节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第四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五节 小结
2
一、人物简介
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 1936),俄国著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学前教育科教案首页
班级:“3+2”大专班计划课时数:2 个课时
课题: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并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原理2、能力:应用条件反射原理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三个阶段、重点区分四个概念教学难点:如何应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学习现象教学准备: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的实验图片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举例法参考资料:《当代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科教案续页
导入(实验)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手拿一支粉笔。

向学生说明,每当我说“写”时,他就要在黑板上划一条线。

(其余我什么也没说)实验开始我站在实验对象身后,每次我说“写”的时候,同时用手拍一下实验对象的肩膀,共做
20 次。

到第21 次,我只用手拍一下学生的肩膀,但不说“写” 。

(提问)当我用手拍同学的肩膀,但并没有说“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同学划线了没有?在第21 次时,我并没有说“写”,只拍了一下这位同学的肩膀,他也学会了划线,我们称实验者的这种学习方式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

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设计意图)这个小实验的目的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亲自看、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对条件反射的形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基本部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一、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他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摇铃。

当狗见到食物时,自然会分泌唾液。

但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即使不给食物,也会分泌唾液。

这种现象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

其过程如下:(一)食物可以使狗流唾液,流唾液是自然的、无法控制的反应。

食物是一种无条件刺激。

(二)铃声不会使狗流唾液。

铃声是一种条件刺激。

(三)巴甫洛夫把食物和铃声配合起来,使狗学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四)最后,即使没有食物,铃声也可以引起狗流唾液。

(引导学生写出)无条件刺激反应=见到食物流唾液
条件刺激反应=听到声音流唾液
(设计意图)四个过程用投影仪给学生呈现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图文并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
精品文档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行为一联想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在这个实验当中,有什么样的刺激,发生了哪些反应?
(一)刺激无条件刺激:在这个实验中,狗看见食物就会分泌唾液,这是
2 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

-条件刺激:本来单独的铃声是不可能引起狗分泌唾液。

对狗来说,
铃声属于一个中性刺激,当这个中性刺激(铃声)与无
条件刺激(肉)联结就变成了条件刺激。

(二)反应•无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彳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三)列表
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
(设计意图)回想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填充此表。

(四)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对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

(例一)其实在人的生理过程中也有非常类似的情况。

哺乳期的妈妈,当婴儿吮吸的时候,乳汁开始分泌。

后来,当孩子一哭的时候,母亲会认为孩子饿了,就抱起孩子喂奶,如果持续几天以后,这位母亲一听到孩子的哭声,乳汁就开始分泌。

(提问)在这个例子中,什么是无条件刺激?(孩子的吮吸)什么是条件刺激?(哭声)什么是无条件反应?什么是条件反应?
(例二)大家都见过警车。

警车开过的时候有闪烁的红蓝灯,还有刺耳的警报声。

我们一般人走在大街上看到警车经过有没有反应?应该没有反应。

警车的光和声音对我们来说属于中性刺激。

可当一个人因为某次开车超速,而被警车拦截受到罚款,这次经历使他感到害怕或尴尬。

如果这个人经常因为超速而受到罚款,那么他以后一看到警车,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让学生试填以下此图:
精品文档
三、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的意义
幼儿同我们成人一样,在生活环境里会接触到无数的信号刺激,如物体的形状、颜色、气味、声音等,甚至抽象的刺激物,如言语等,都可以引起幼儿的联
想,并产生某种相应的反应。

平时人们常说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绪性反应,如恐惧、焦虑等有可能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产生的。

华生曾经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做了一个恐惧形成的实验。

(略)
了解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规律,可以主动建立积极的联想,同时也可以避免建立消极的联想,或者祛除已经建立的消极联想。

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学到的。

例如, 许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可能不喜欢外语,因为他们将这些外语与要求在课堂上大声翻译句子这样不愉快的经历联系了起来。

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引起了焦虑,学生形成了对外语恐惧的条件反射,可能泛化到他们对其他课程或学习机构的恐惧,在其他学校经验中发生类似的学习过程。

了解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有助于消除自己的坏习惯。

(提问)有没有一种习惯你从未意识到,但你确实养成了这种习惯?你认为这种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例如)肥胖的人有时并不认为自己吃的太多。

当让他们注意自己行为的时候,惊奇地发现自己只要看电视,就要找东西吃。

看电视和刚才我用手拍肩膀的实验一样,你已对此有了习惯的反应,是自己训练自己学习带来的结果。

如果你想改正自己的习惯,就去注意自己的习惯性的行为。

结束部分
实验设计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

我们知道,如果一股气流吹我们眼睛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会自动闭上。

气流是无条件刺激,闭眼是无条件反应。

设计一个实验,使一个人在没有气流的时候或不该闭眼的时候闭上眼睛。

教学后记这节课重点是理解和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三个阶段,区分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反应四个概念。

在帮助学生理解两种刺激、两种反应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多举事例,举一反三,深入浅出。

关于经典条件反射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应让同学在课下进行讨论。

〈板书设计〉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一、经典条件反射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
过程(1)(2)(3)(4)(一)刺激-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刺激反应= -条件刺激
见到食物流唾液(二)反应-无条件反应
条件刺激反应= -条件反应
听到声音流唾液(三)列表
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