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轮复习: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含文学类+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含文学类+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一)](https://img.taocdn.com/s3/m/2d4cb93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5.png)
中考语文轮复习: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含文学类+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一)随着中考的临近,目前有许多同学们正在进行语文的轮复习。
在阅读方面,除了要注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外,还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答题模板。
在此,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套关于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包含文学类和非文学类文本的练习题及答案全套,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类文本(1)关注人物情感变化:“考场上有很多同学会忽略人物情感转变,而事实上这是影响故事情节、各种事件发展的重要元素。
”——建议同学们在阅读小说时,应尽量把握住人物情感的多样性,深入思考为什么一个人物会发生这种情感上的变化。
同时,也可在阅读后,试着总结出其中的一些规律,以便在考场上更好地应对。
例题:小说素材:那个夜里,我和父亲在一起,却分隔两个世界。
我是在外面那个寒风刺骨的夜晚,父亲则是在一部成书已久的小说内。
他在我的眼里再也做不到抚摸我的柔发,只有他写下来的字,才是我们进行沟通的桥梁。
试题:1、根据文段理解,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 父亲是一个作家,生活在小说世界里。
B. 父亲和女儿分别生活在不同的领域里。
C. 父亲和女儿住在同一个地方,只是彼此心灵上隔着一层薄膜。
D. 父亲是一个极其严肃的人,从不喜欢与女儿交流。
答案:B2、根据文段理解,小说中父亲和女儿的关系体现了:A. 亲情的渗透和心灵沟通的乐趣。
B. 矛盾的激化和隔阂的加深。
C. 人物心理变化的转折和情感的冲突。
D.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亲情的重建。
答案:A(2)注意文中的描写手法:“小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其中,描写手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
”建议同学们在阅读小说时要注意到其具体的描写技巧和手法,如对话、描写人物沉浸于自己思考的时候等等。
这些手法只有正确地把握住,才能更好地理解一个小说的整体意思和内涵。
例题:小说素材:巨石园里最大的那个花坛里,是一大圈油菜花,郁郁葱葱,金黄金黄的,qq23优雅的芬芳令人眼前一亮。
文学类文本阅读技巧整理
![文学类文本阅读技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a637ec8bd63186bcebbc89.png)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小说的主题、作者的思想倾向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
所以,阅读小说首先要感知作品内容,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有哪些矛盾,这些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
一般情况下,理顺、理清了情节,大脑中对人物形象会有一个概括、笼统的印象;要让这个印象清楚、明晰、具体起来,还需要对小说中的具体描写,结合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做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合理的分析与推断。
同时结合环境描写及写作背景,就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有比较清晰的透析。
然后组织语言,简明表述。
(一)组织答案要注意以下几点:1.紧扣题意,选用合理句式紧扣题意,就是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
选用合理句式,就是明确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式,如比喻、拟人,其答题模式一般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设问,其答题模式一般是: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等等;或引述原文中的某一词语、短语或句子:只要把原文引述下来,写在规定的答案处就行了。
如填空题。
2.紧扣原文,优化整合小说阅读题的答案一般都在原文中,即使需要概括的题目,答案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也在原文中,这就要求组织答案时必须在弄懂题意的基础上,先确定答题的范围,再筛选出相关的语言信息,然后依据题目要求,对相关的语言信息实施重组。
整合信息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而是要根据题目要求变换表达角度,把文章中那些实质一致而表达方式不同的内容加以整理,形成答案。
3.综合分析,分条表述有的题目要充分运用材料信息,从一定角度切人选项,从而推断出准确答案。
有的题目要根据题意,确定了答题的范围,但不宜用文中现成的语言作答,最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评分时一般都是按点给分,因此答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条分缕析地组织答案,而且对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最好用数字标明每一点,以使要点清晰明白,一目了然。
4.简洁用语,注意字限有些题目有字数限制对这一点要严格遵守,不可超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49325405901020207409cb7.png)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常考考点归纳:解读标题、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理清线索、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概括文章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写作手法、赏析精美语言、设题方式及解题技巧如下:一、在标题上设题1、标题有什么含义从题目的表层义、深层义、主旨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蕴含的情感、主旨等几个角度考虑。
2、题目有什么作用(1)是否概括了文章内容,是否为主要情节,(2)是否蕴含(点明)文章的主旨,蕴含或表达了情感,(3)是否新颖、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等。
《智取生辰纲》——主要情节,《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的线索,3、如何拟写标题可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用简练的语言去表述。
二、在情节上设题1、如何概括全文内容、情节或场面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三要素缺一不可。
答题模式为:人物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2、简述故事情节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在环境描写上设题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渲染XX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XX情感、预示人物的XX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有什么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XX时代背景,渲染XX环境气氛。
※关于社会环境描写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如《孔乙己》中对咸亨酒店的描写)※注意场面描写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多个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
四、在人物形象上设题1、辨识、分析刻画人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本文运用了xx手法,塑造了xx形象,表现了主人公xx性格特征。
(1)正面刻画也叫直接描写,方法简称为肖(外)、语、动、心肖像描写交代了人物的XX身份、XX地位、XX处境、经历以及XX心理状态、XX思想性格等情况。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方法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d6ad2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c.png)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方法
1. 细读原文:阅读前先看题目,了解问题要求。
然后读原文,注重理解并注意细节。
2. 理清逻辑:补充自己整个阅读过程中的逻辑,在脑海中理顺一些细节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后面的回答问题很有帮助。
3. 注意文化背景: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当时的特定背景,如果了解背景则更容易理解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4. 注重言外之意: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一些隐晦的情感,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捕捉这些隐晦的情感。
5. 根据上下文推断: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单词、句子,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其意思,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6. 统筹所学知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阅读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
7. 精准答题:根据问题要求精准回答,注意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答案并回答所提问的问题。
文学类文本答题技巧
![文学类文本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9bbc095f242336c1fb95e7c.png)
文学类文本答题技巧(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语言修辞『释义类』1.分析句子提问方式:某句话在文中有何含义?答题模式:(1)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根据字面意思解释)(2)它的深层含义是(联系上下文,文章的主旨及该句在文中的位置作答)注意事项: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解释,不需要延展得太开。
回答其指代内容,化含蓄为直白2.理解单个字词(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词语的隐含义、引申义;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指代的内容、对象或范围);(3)理解词语在文中的修辞义。
(修辞型)词语品味:(1)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2)分析修辞手法,体会词语的含蓄意思3.标题的含义提问方式:(1)为什么以此为题(2)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3)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4)给文章加(换)题目。
答题技巧:(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考深层含义:A.结构(线索、悬念)B.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C.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D.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E.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叙述内容+结合句子语境+结构上的作用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ec8dc3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1.png)
高中阅读理解技巧首先,我们要先对其进行分类。
不同类型的文章,答题技巧也是不同的。
高中语文阅读大致分为五类:论述类文本、传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文言文和古诗词鉴赏。
其次,我们要熟悉掌握阅读的六大关键词:内容、形象(人物、景物、事物)、结构、手法、情节和主旨。
阅读理解的问题一般都是根据这六个关键词展开的,因此每篇文章只要掌握了这六个关键词,将他们重新组织就能应对不同的问题。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文章的技巧——NO.1 论述类文本阅读1. 先快速浏览文章,把握大意,不需要句句读透。
把每段的主题句划出来,方便在文章中找到各选项的具体位置。
2. 看题目,圈出题目要求,比如“正确的”“符合文意的”“符合作者观点的”“不符合文意的”等。
3. 看选项,马上回归原文划出原句,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类词:①逻辑关联词——因此、由于、不仅……还、只有……才、只要……就、从而等;②修饰限制程度或范围的词——大概、基本、重要、最、非常、部分、凡、全、仅仅、几乎、之一等;③年代时间、数据;④分清必然和或然、已然和未然。
4. 将选项与原文对比结束后,要对选项与原文的差异做到心中有数。
二者是完全相同,还是表达不同但实质相同。
5. 无法百分百判断选项正误时,把疑惑点圈出来,比较两个选项哪个问题更明显。
6.对答案后仍然存在疑问的,要马上请教老师或和同学讨论,重点是要明白自己的误区或题目的漏洞,不要花大量时间来争辩对错,不值得。
7.总结论述类命题的陷阱,如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逻辑混乱、已然未然、混淆时间、主次颠倒、过于绝对的题目。
将类似的问题汇总起来,总结不同陷阱的特征,以达到做题时一碰到这类问题,就能意识到这是个陷阱的程度。
8. 每次练习一定要限时,当然越准确、越快、越好,把方法熟练了就能越做越顺。
10.做完题目一定要总结!很简单的,只要对每道题的命题陷阱做到心中有数,且做题要有条理,有分析过程,清楚自己做题的最优途径。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整理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0d1e0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c.png)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小说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的。
考点1 把握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思想性格、表现人物间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
其主要作用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是: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题型1 概括故事情节“概括梳理故事情节”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情节,一般与分析情节作用结合起来考查。
(1)按照情节的基本结构来梳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按照小说线索来梳理:线索——串联故事情节的东西(3)抓住场面来梳理:场面——人物活动的场所方法突破分析概括小说情节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考查梳理情节,还是考查以分析情节为基础,概括人物的心理、态度等的变化,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
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抓线索,或抓场面,或抓中心事件,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
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
通过梳理文章层次,抓住每层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
题型2 分析情节的作用小说的情节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上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二是结构上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
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分析小说中不同情节的作用,二是分析小说中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的情节的作用。
特殊情节的作用:(1)小说开头的作用:<1>设疑(悬念)式开头:这类开头,主要是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作用为:①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式开头:作用为: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80088b01ed9ad51f11df208.png)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1、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思路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点,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这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如果是概念间的区别,则要依据语境来判断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与句群和段落联系起来。
一般来说,一个词语概念的出现,就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
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
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关键性语句理解思路。
对于此类题,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
2、信息筛选性试题思路解决本类题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因为此类题的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样蕴涵在花蕊里,或像珍珠一样蕴藏在蚌壳里。
在做这一类题时,一定要抓牢题目的具体要求,根据要求要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一点一点的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再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3、归纳主旨性试题思路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清理文思的题型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就在你眼前了。
审美鉴赏性试题思路。
这一类题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
高考语文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语文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15926d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2.png)
高考语文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实用类文本是一种偏向于实际工作所需要用到的文章,下面是高考语文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解题意识:一、文本意识: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则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又看不清。
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因此,文本意识,考生必须注意。
意义点与意义块。
二、问题意识:阅读主观题就是要求考生就提出的问题作答,考生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
三、得分点意识:阅读阅读简答题的一个答案有多个得分点,而得分点是同赋分紧密联系的。
如果一道题2分,要求考生概括回答,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
如果是4分或6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一般一点2分)题目的分值,是答题得分点数的重要提示,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四、关键词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一,考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要点。
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考生要学会从文中寻找,并利用其提示作用提炼出答案。
五、术语意识Ⅰ传记类文本阅读传记的文体特点一、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二、传记的阅读要求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的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9cc6cc2e3f5727a4e9622e.png)
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的归纳总结一;1、审题:;①说说某词语、某句子丰富含意,答题侧重内容(抓关;①说说某词语、某句子的表现力,答题侧重手法(如修;①对使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词语和含蓄、抽象的词;①“在文中”或“结合文本内容”是关键所在,命题者;①答题时的语言表达要记得关键词的替换理解,修辞句;●《3年高考2年模拟》p18—19《给书虫当夫人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的归纳总结一、重要词语的含义(一)答题方法1、审题:① 说说某词语、某句子丰富含意,答题侧重内容(抓关键词语,思考作者用意或读者的理解;理解表层意思、深层意思、言外之意);① 说说某词语、某句子的表现力,答题侧重手法(如修辞、结构作用)。
2、方法:① 对使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词语和含蓄、抽象的词语的理解,需要弄清手法上的特点和借助前后文来界定该词语的含义。
① “在文中”或“结合文本内容”是关键所在,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
词不离句是理解词语的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一个涵义丰富的词语的出现,就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
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① 答题时的语言表达要记得关键词的替换理解,修辞句子还原真实意思并说作用与情感,抽象含蓄句子具体化,具体生动句子概括抽象化,复杂句子化为简单句子再体会。
3、词语含义分析题的答题模式: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有……作用(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二)参考例题● 《3年高考2年模拟》p18—19 《给书虫当夫人》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① 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参考答案:“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
①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学类文本答题技巧整理(共四类题型)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学类文本答题技巧整理(共四类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f3c8714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2.png)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答题技巧一、环境分析题【知识必备】(一)自然环境的作用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
2.交代人物活动场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二)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3.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解题技巧】(一)环境描写的特点1.常见题型文中第×段的环境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2.解题思路(1)抓题干要求,分清环境描写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
(2)抓景物类别,依类别概括特点。
(3)抓景物修饰词,提炼景物特点。
(二)环境描写的方法1.常见题型指出文章某一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2.解题思路(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
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明暗对比,色彩搭配,渲染、衬托、烘托。
③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写。
(2)从写景角度看①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形、声、色角度)。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平视。
③写景顺序——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由高到低,由低及高;由内而外,由外及内等)。
(三)环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第二步: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
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语言赏析题【知识必备】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
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情理和谐,意境深广,富有哲理,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的解题思维
![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的解题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8a54ad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6.png)
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的解题思维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中,解题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的解题思维的主要方面,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并解答相关问题。
一、整体感知在阅读文本时,首先要对整个文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主旨和特点,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本的细节。
二、细节分析细节是构成文本的重要元素,通过深入分析细节,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深层含义。
注意文本中的比喻、象征、暗示等手法,挖掘作者在字里行间传达的细腻情感和深层思考。
三、推理判断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和线索,进行推理判断,推测作者未明确表达的含义和意图。
注意文本中的隐含信息和暗示,通过合理的推理判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想象联想文学类文本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空间。
通过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中的情节、人物、场景等进行再创造,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五、情感体验文学类文本通常涉及到人类的情感和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情感共鸣,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六、批判性思维在阅读文学类文本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观念和表达方式。
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通过批判性思维,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七、信息筛选在面对较长或较复杂的文学类文本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筛选。
根据问题或任务的要求,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忽略无关紧要的内容。
通过信息筛选,提高阅读效率和解题能力。
最新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最新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f9299acad51f01dc381f16f.png)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小说文本阅读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在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一、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结构依靠情节的力量而构成,也可以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
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有:(1)线索。
它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也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明线。
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
暗线的作用: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2)情节安排的技巧。
基本技巧有照应、伏笔、过渡、铺垫、点题等,常用技巧有悬念法、误会法、对比法、突转法、抑扬法等。
①悬念: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
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关注,引人入胜。
②抑扬: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③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④伏笔: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⑤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⑥衬托: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
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de0070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7.png)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高考语文复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常考考点归纳:解读标题、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理清线索、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概括文章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写作手法、赏析精美语言、设题方式及解题技巧如下:一、在标题上设题1、从题目的表层义、深层义、主旨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蕴含的情感、主旨等几个角度考虑标题的含义。
2、考虑标题是否概括了文章内容,是否为主要情节,是否蕴含(点明)文章的主旨,蕴含或表达了情感,是否新颖、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等。
3、拟写标题时可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用简练的语言去表述。
二、在情节上设题1、概括全文内容、情节或场面时,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三要素缺一不可。
2、简述故事情节时,需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在环境描写上设题1、自然环境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社会环境可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关于社会环境描写:需揭示作品中的社会现实。
注意场面描写:需表现一种特定的气氛,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
四、在人物形象上设题1、辨识、分析刻画人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答题模式:本文运用了xx手法,塑造了xx形象,表现了主人公xx性格特征。
1)正面刻画也叫直接描写,方法简称为XXX(外)、语、动、心。
2)细节描写:描写人物的细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细节描写是指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内心情感、品质性格,以突出中心。
比如,XXX顺手拿走母亲的手套,胡屠户替女婿扯衣裳襟,XXX排出九文大钱等。
侧面衬托是指通过写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可以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文学类文本阅读各题型解题思路及答题模板
![文学类文本阅读各题型解题思路及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46fb81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7.png)
文学类文本阅读各题型解题思路及答题模板文学类文本阅读各题型解题思路及答题模板一、梳理文章思路题1.常见的设问方式:(1)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2)文章围绕着xxxx展开,请梳理文章思路。
2.解题思路:就是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3.答题模板: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4.变式:(1)梳理作者思想感情(心理)变化。
(2)做此类题,必须将感情词或心理词按合理的先后顺序排列;有的词语可以从原文中提取,有的需要自己概括。
二、分析概括谋篇特色题1.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
2.必须在梳理全文思路的基础上指出其构思特点(技巧)。
3.(1)分析文章思路;(2)看写作顺序特点: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先抑后扬;(3)看开头、中间、结尾的特点:开头倒叙、中间衬托照应、结尾以景结情;(4)个别情况可考虑选材特点:大量引用诗文。
三、分析线索作用题1.(1)放在散文整体谋篇构思中考察: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友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
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2)单独考察,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2.(1)找出线索。
第一,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一般把“物”作为线索或情感作为线索,写景一般把游踪或景物作为线索,叙事记人一般把事件与人的交往作为线索,抒情一般把情感作为线索;第二,看标题;第三,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第四,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
3.线索的作用: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使行文富于变化;物象:象征、呼应作用;情感:使散文情感浓郁、不断深化。
四、局部句段作用题1.(1)某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析划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3)文章以xxx内容开头(结尾),有什么好处?文章开头(结尾)为什么要写xxx内容?2.4个角度。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提问方式例析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提问方式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02141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c.png)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提问方式例析文学类文本阅读,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纵观近三年全国高考大纲版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大都是从作用、概括、赏析三个角度进行提问,下面结合具体试题说说这三种提问方式,并分析一些解答的技巧。
一、作用型提问方式(一)"结构上的作用"的提问方式【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和技巧】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具体体现(简析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态度(如果能表现)。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总结全文,启发读者思考等作用。
【经典试题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解析】第一问答题策略:(1)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2)要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
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并列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3)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第二问考查行文思路结构,注意,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
【答案】第一问:戈壁滩环境的恶劣;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第二问: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对比;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经典试题2】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20xx年高考全国卷Ⅱ张承志《大河家》)【解析】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发情感。
【答案】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策略
![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9e2cb5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e.png)
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策略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文特点: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能够传递一定的人生价值观,同时要避免与教材内容重复。
选文体裁以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为主,也可以适当选取非连续性文本(例如,新闻特写、说明性文本等)。
2.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多样化,注重多维度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从内容、形式、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技巧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 考点设置:根据文学类文本的特点,考点应涉及词语理解、句子赏析、内容概括、主题探究、人物形象分析等方面。
同时,也要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 题型设计:题型设计要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其中,简答题和论述题应注重开放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充分展示个性。
5. 难度控制:难度控制要科学合理,既要考虑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也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同时,要控制题目的区分度,拉开不同水平学生的分数差距。
6. 命题思路:命题思路要清晰,遵循“以文为本,科学设题”的原则。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7.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评价标准应包括答案要点和评分标准两个方面,要点要全面,评分标准要明确。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总之,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策略要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多样化的命题角度和题型设计,科学合理地控制难度和区分度,制定具体明确的评价标准。
同时,也要注重选文的典范性和文质兼美,避免与教材内容的重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小说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 的文学体裁,它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 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 具体描写,用来形象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 (小说的基本特征:人物刻画、情节叙述 和复环习境目描标写:)
1.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 来分析人物。(最主要有效的方法)
2. 从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作者所 处的社会背景来理解人物。
3. 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中把握住 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动作、内心 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
感受形象,分析性格类题型 提问方式:
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 概括……的主要性格特征。 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体特征。 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人形象的内在特点。 请扼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
第二步,带题研读。找“三点”: ①提问点:认真读题,看准题目要求。 ②对应点:据题目要求找准对应区域。如题目涉 及的信息不止一处,要注意将相关的对应点找全。
(精读) ③入选点:筛选出可以进入答案的要点。
第三步:组织答案。辨“四法”: 1、 摘抄原文词句直接作答。 2、 利用文中词句组合作答。 3、 形象化语句意思的抽象转述。 4、 整合文意,概括表述。
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思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题的思考过程——三步走:
第一步,粗读原文,形成初步的整 体感知。主要任务是(三抓):
1、抓对象——抓住对象、标题、话题, 把握大致内容及作者的倾向。
2、抓段意——把握各段大意,把明显的 中心词或关键句画出,或在段边写出, 为后面寻找选项的对应区域,作好准 备。
3、抓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大 致分出部分。
(2008宁夏)1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 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重视友情,信守诺言;(2)乐观开朗,心直口快; (3)企图逃避法律。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008江苏)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 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要花轿早有打算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 体贴
渲染气氛;
文中不同位置上句子常规作用: 开头的句子:点题(照应标题…… ),开门见山; 过渡到下文写……的内容,自然巧妙引出下文, 为……作铺垫 ;领起下文……的内容;奠定…… 的感情基调;渲染……的气氛;伏笔,造成悬念; 与结尾……内容呼应,使结构紧凑; 中间的句子:承上……的内容、启下……的内容或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结尾的句子:总结上文(全文) ……的内容,卒 章显……志,照应上文(开头) ……的内容,再 次文点章…开…头题(、诗深歌化首句()升景华物)描…写有…什的么主作题用?
答根案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 强悍(的1铜)色”渲这句染话了在阳文中光的下作农用。夫(劳6分动)成果的美好。
(2)表现了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 (3)与下文晒稻谷、农夫决心务农等内容前后呼应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
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 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 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 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 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 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小说环境鉴赏基本题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 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 环境描写。
有关(环境景物)描写的分析: 选材:写了什么 角度:正面侧面,白描细描,动静,虚实,哀乐, 远近,
感觉(听视触嗅味觉,或绘声绘形绘色) 等; 手法:修辞、表现手法及效果 顺序:时空远近点面; 作用: (1)对环境,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
了解考查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题型。
掌握赏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 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烟囱里的兄弟》文中“女主人” 是§个对怎文样中的人人物物进形行象客?观请公概正括的并评举价例。说(明包。 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
§评指价出)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
例如:《家》选段 巴金“家”了的“翠凤” 快乐地嫁人了,书中的“鸣凤”却凄惨地投湖 了。对作家的艺术处理,有的人认为很好,有 的人认为不好,你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⑵分析作品新体考裁的纲基非本常特征重和视主要考表生现对手法。 2.鉴赏评作价品D 的整体把握,特别 ⑴体会重要是语对句的艺丰术富形含意象,的品味感精悟彩和语句的表现力。 ⑵魅欣力赏。作品文的本形象价,值赏的析作独品到的内理涵解,,领悟作品的艺术 ⑶对作品表鼓现励出来学的生价的值判个断性和审化美阅取读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和创造性的解读。
小说阅读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专题重点 介绍刻画人物的方法,一是展示情节, 从情节所包含的因果关系中认识人物的 思想性格;二是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正面 或侧面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环境是形 成人物思想性格的原因,要从人物与环 境的关系中分析小说的主题。阅读小说 还要从情节安排、语言风格上作出评价。
1.分析综合 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解题要领: 要以文章内容为依据,抓住文中人物描
写(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神态等)进行分 析,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概括人物形象,答案要点包括性格、身 份,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2008浙江)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
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词)(2分)
⑴□□
⑵□□
【参考答案】⑴坚忍(执着)⑵乐观
例: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
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 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 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 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 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