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教案(八上项目一:电子技术)
初中劳技课全册教案综述
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课教案
《ZX2038型三用门铃》
学科:电工电子授课对象:初中学生
第一节认识元器件(2课时)录像
本门课是针对初中学生开设的劳动技术教育课,主要向学生讲授电学的初步知识及趣味小制作。培养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元器件名称。
能力目标:能正确识别各种元器件。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元器件名称
教学难点:元器件的识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各种元器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先发给学生一些元器件,然后在进行授课。
1.电阻
教师讲授: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在定向运动中要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这种碰撞阻碍了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叫做电阻。
(1)分类:
按外形结构可分为:固定电阻(主要用于阻值不需要变动的电路)、可变电阻(即电位器,主要用于阻值需要经常变动的电路)、半可变电阻(通常称为微调电位器可微调电阻,主要用于了阻值有时需要变动但不必经常变动的电路)
按电阻器制造材料可分为:膜式(包括碳膜和金属膜等。膜式电阻的阻值范围较大,可从零点几欧到几十兆欧,但功率不大,一般为几瓦)、金属线绕式(阻值范围较小但功率较大)两类
按电阻器的特性分:高精度、高稳定性、高阻、高频、敏感型电阻(常见的敏感型电阻有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压敏电阻)
(2)电阻的主要参数
标称阻值:是指电阻器表面所标的阻值
允许误差:实际值并不完全与标称阻值相等,存在误差。
额定功率:在规定的气压、温度条件下,电阻器长期工作时所允许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案八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全一册)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案八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全
一册)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教育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电的基础知识 1.学习关于电的基础知识 2.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 3.能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4.认识电子科技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媒体
理解电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电流形成的原因和电流的方向万用表、电源、导线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的日益深入的影响和渗透,电子技术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二、讲授新课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每个原子都有一个原子核和若干个电子,每个电子都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核带正电荷。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它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是相同的,这时正负相抵物体不显电性。大量电子在某种力的作用下,都朝相同方向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不但有大小的不同,还有方向的不同。人们把与电子流动相反的方向定义为电流的方向,并且把电流流出的一端叫
做正极,流入的一端称作负极。电流大小的单位是安培(A)1A=1000mA 1mA=1000μA 因为有水压的存在,水流动起来,电压的存在形成电流,衡量电压大小的单位叫做伏特(V)1V=1000mV 1mV=1000μV
电流在导体中流动也会受到阻力,人们把这种阻力称为电阻,不同材料的导体的电阻率不同,相同材质的导体,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长度越长,电阻越大。衡量电阻大小的单位是欧姆(Ω)1000Ω=1kΩ 1000kΩ=1MΩ
初中劳技教案电子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初中劳技教案电子电路的组装与调试初中劳技教案:电子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引言:
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劳技课程中的电子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技能,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基本的电子元器件的组装方法。
3. 学会运用万用表进行电路的测量和调试。
二、实验用具和材料
1. 电源供应器:用于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2. 电路面包板:用于组装电子电路的基本平台。
3. 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4.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5. 连接导线:用于连接电子元器件和面包板。
6. 相关的实验资料和实验报告模板。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a. 将所需的电路元器件和工具准备齐全。
b. 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和相关资料。
2. 组装电路:
a. 将电路面包板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
b. 根据电路图纸的要求,将各个电子元器件逐一插入到面包板中。
c. 用连接导线将元器件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3. 连接电源:
a. 将电源供应器正确接入电路。
b. 通过万用表检测电源电压和电流是否符合要求。
4. 调试电路:
a. 将万用表选择为电压测量模式。
b. 逐个测量各个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c. 通过与电路图纸进行比对,判断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d. 按照需要,调整电子元器件的数值或位置,以使电路正常工作。
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提高学生的劳技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劳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木工技能:学习如何使用木工工具,制作盒子、椅子等简单的木制品。
2. 机械加工:学习如何使用机械设备,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3. 电子技术:学习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制作电子产品。
4. 纺织技术:学习基本的纺织工艺和操作技巧,制作纺织品。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先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学习。
2. 分组合作:每个教学组里面按照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提供资源和指导: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劳技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木工技能1-讲解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木制品。
第三课时:木工技能2-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制作一个木制品,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
第四课时:机械加工1-介绍机械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第五课时:机械加工2-学生进行机械加工操作,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产品。
八年级劳技教案
八年级劳技教案
教案标题:八年级劳技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八年级学生的劳技需求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
动手能力。
2. 通过劳技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和合
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对劳技教育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的未来事业选择提供
基础。
教学内容:
1. 了解不同的劳技领域,例如木工、机械制造、焊接、电子技术等。
2. 学习基本的劳技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技巧。
3. 进行简单劳技项目的实践操作,如制作木制笔筒、拼装电子小型
玩具等。
教学步骤:
第一课:介绍劳技领域和职业选择
1. 引入课题:通过图片展示和介绍,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劳技领域和
相关的职业选择。
2. 小组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各自对不同劳技领域的兴趣和意愿,并向全班汇报。
3. 教师点评和引导:根据学生的汇报,指导他们认识到各个劳技领域的优势和就业前景。
第二课:劳技工具和设备的认识与使用
1. 文字说明和示范:介绍常见的劳技工具和设备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技巧。
2. 小组示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小型示范。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亲自体验和操作劳技工具和设备。
第三课:木工技巧的学习和应用
1. 图片展示和说明:介绍木工技巧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师示范:教师进行木工技巧的示范操作,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相关步骤。
3.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进行木工制作,如制作木制笔筒、小型木制工具等。
第四课:电子技术的初步了解与应用
1. 简单电子元件的介绍:通过图片和示意图,介绍常见的电子元件和其作用。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掌握简单的劳动技术操作技巧;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教案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劳动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2.常见劳动技术操作的基本技巧;
3.劳动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劳动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2.劳动技术操作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
1.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方法;
3.实践操作与沟通合作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比如问学生:你们觉得什么是劳动技术?劳动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概念讲解(10分钟)
接着,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对劳动技术的概念进行讲解,并介绍其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实例,生动地解释劳动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3.操作技巧讲解(20分钟)
在掌握了劳动技术的概念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劳动技术操作,如简单木工制作、电子产品拆装等。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等形式,向学生详细讲解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4.实践操作(30分钟)
在技巧讲解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
实践所学的操作技巧。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和工具供学生
使用,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操作任务。
5.总结和展示(10分钟)
学生完成实践操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展示。学
生可以将自己的实践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学
初中劳技教案电子制作技巧
初中劳技教案电子制作技巧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电子制作成为了初中劳技教学
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子制作技巧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提
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劳技教案中
常用的电子制作技巧。
一、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是电子制作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
对初中劳技教案的电子制作非常重要。首先,学生需要了解常用的电
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和特点。其次,学生还需学会识别电子元件,例如通过电子元件的外观、
标志等来辨认其种类和功能。
二、电路图的绘制
在电子制作中,电路图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学生需要学会绘制基本
的电路图,包括线路的连接方式、电子元件的符号以及连接的方向等。绘制电路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学
生还需学会使用电路图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发现故障、调试电子元
件等。
三、焊接技巧
焊接是电子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焊接技巧,包括正确选用焊锡、焊锡的熔化温度、焊接时间等。同时,学生还需
注意焊接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避免触碰热点等。
四、电子原理的理解
电子制作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电子元件焊接在一起,还需要理解电子原理。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电子原理,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并能够仿真和模拟电子原理的工作过程。掌握电子原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子制作的实际应用,并更好地解决问题。
五、电子制作项目实践
除了以上的技巧,学生还需要进行电子制作项目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电子制作的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电子制作项目,如LED灯的制作、电子音乐盒的制作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初二劳技课全册教案人教版
初二劳技课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课,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维修。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元器件等概念;
2. 掌握电子产品的基本维修方法,如更换元器件、焊接等;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
难点,焊接技术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
1. 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
1.1 电路的概念和分类。
1.2 元器件的种类和作用。
1.3 电子产品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电子产品的基本维修方法。
2.1 更换元器件。
2.2 焊接技术。
2.3 使用常见维修工具和仪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举例引入电子产品的维修案例,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 学习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
通过多媒体教学,介绍电路、元器件等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
3. 学习电子产品的基本维修方法。
3.1 分组学生进行更换元器件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更换元器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2 讲解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掌握焊接技术。
4. 练习与巩固。
学生进行电子产品维修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馈。
1. 课堂讨论。
学生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2. 学生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掌握了更换元器件和焊接技术等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简易电子制作劳技教案
简易电子制作劳技教案
1、小提篮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小提篮,探究其中的编织技术。
2、学会纸条的立体穿编方法,并编制一只小提篮。
3、感受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形成基本的技术素养以及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学会纸条的立体穿编方法。并编制一只小提篮。
2、教学难点是有创意地运用立体编织技术制作工艺品。
教学准备:剪刀、固体胶、彩色复印纸、彩色卡纸。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并认知纸条的承重力与纸条的厚度、
长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纸材料来制作小提篮。
2、在展开本课教学时,教师要对立体编织的新技术学习要点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模仿,
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新技术。
3、教学中还要注意将学生与劳动产品的市场价值相结合,模拟产品推广活动,让学生直接
感知劳动的市场价值。
教学评价:
评价时,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小提篮的制作是否精致。
是否在作品中体现立体创编技术。
是否有意识将小提篮的市场价值与技术功能结合起来。
2栽培反季蔬菜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有关反季蔬菜的栽培的步骤:整畦、播种、压实畦面、覆盖地膜。
2、学习苋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
3、认识到平时餐桌上的菜肴来之不易,不能随意浪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蔬菜反季节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是苋菜播种操作。
教学准备:苋菜种子、细耙、地膜、菜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礼物:反季蔬菜。反季蔬菜改变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使我
们的餐桌上的菜肴更加丰富。
出示课题:栽培反季蔬菜
八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全一册)
八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全一册)
1.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
直流电的方向始终不变,而交流电的方向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2.交流电的特点:
交流电的频率和幅度都可以变化,而且可以通过变压器改变电压大小。
3.交流电形成的过程:
交流电是由发电厂通过变压器将电压升高,然后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各个地方,最后通过变压器将电压降低到适合家庭和企业使用的电压。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以及交流电的特点和形成过程。了解电的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教学后记:
直流电的正负极固定不变,而干电流、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电流都是直流电。与此不同,交流电的方向和大小
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的正负极也会不断交替,电流的方向也同时改变。除了方向和大小,交流电还有频率的高低。市电所使用的电压为220V,频率为20赫兹的交流电,其波形为正弦曲线。交流电频率和电压幅度的可变性被用来模拟人类有用的信息,例如声音信号、电视信号、温度变化信号和水流量变化信号等都是交流电信号。然而,交流电信号有时也会带来一些干扰,例如我们常听到的讨厌的交流声,这是市电的辐射被放大后给人们带来的麻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万用表,了解万用表的结构,并研究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流、电压。万用表是电子技术中测量电流、电压、电阻最常用的仪器,也叫万能表或多用电表。学会使用万用表,对电子技术的技能提高有很大帮助。
常用的万用表可以分为指针式和数字式两大类。指针式万用表反应速度快,但不如数字表测量精度高。数字式万用表测量精度高,但需要一段运算时间,故反应速度慢。
八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版
第一单元植物与植物栽培初步
第一课认识植物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植物;
2、了解植物与生活的关系;
3、知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植物
植物,也称为绿色植物(Viridiplantae 在拉丁语中),是活的有机体的王国包括植物界的多细胞组织开花植物,松柏类、蕨类和苔藓,以及,根据定义,绿色的海藻,但不是红色或棕色海藻像海藻,也没有真菌或细菌。
二、植物与生活
花草树木一直是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说自己住的地方会养点花草,房子四周,花园无处不存在。生活与植物总是联系一起的。古人更不必说,那时候的环境非是现在可以比的。
而在人们聚居的村落,更是环绕了一大丛青翠的竹林。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住的地方,也是在一大片大片的绿色中。在满目的绿色中生活和现在身边就几抹绿色的日子比较,还是环境好给我的感觉好啊。只是城市的好和乡村的绿色在一起的时候太遥远了,还可能只在梦中。
在城市里,绿化早就是城市规划里重要的一环,不会存在完全是钢筋混凝土做出的牢笼。
不论是行道树,花园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不可想象,在没有植
物的地方生活将是什么样子的,或许将来会有那么一天……
三、植物与环境
自古以来,植物一直在默默地改善和美化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在植物王国里约有7000 多种植物可供人类食用,有不少植物具有神奇的治病效果。民间草药约有5000〜6000多种,现代药物中有40%来自大自然。科学家还从美登木、红豆杉等植物中提取抗癌物质,其疗效十分明显。
绿色植物是生态平衡的支柱,因为植物能净化污水,能消除和减弱噪声,能耐旱固沙,能耐盐碱、耐涝,能监测二氧化硫、氟、氯、氨等的污染。
初中劳技课程教案电子电路的原理与应用
初中劳技课程教案电子电路的原理与应用初中劳技课程教案:电子电路的原理与应用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技术已经无处不在,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初中劳技课程的一部分,电子电路的学习和应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教案将重点介绍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以帮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电子电路技术。
一、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
1.1 电流、电压和电阻
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是指电子在电路中流动的速度,而电压则代表了电子流动的推动力,而电阻则是电流流经物质的阻碍程度。
1.2 电子元件
电子电路中的元件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电容和电感等。电源提供了电流和电压的来源,导线是电流的传输通道,而电阻、电容和电感则在电路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1.3 串联和并联
在电子电路中,串联和并联是两种常见的连接方式。串联是将元件连接在一条线上,而并联则是将元件的两端连接在一起。
二、基础电子电路的应用
2.1 电流检测电路
电流检测电路常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它通常由电流表、电阻和导线组成,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电压并显示在电流表上。
2.2 电压调节电路
电压调节电路可以将输入电压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稳压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它可以通过限制电压的大小来实现稳定输出电压。
2.3 信号放大电路
信号放大电路可以放大微弱的输入信号使其变得更大。这对于放大音频信号、放大无线电信号等应用非常重要。
三、扩展电子电路的应用
3.1 逻辑门电路
逻辑门电路是由逻辑门组成的电子电路,常用于数字电路。逻辑门可以实现逻辑运算,如与门、或门和非门等。
【初中劳技】电动类电器(一)电风扇教案
专题二电动类电器
第一单元电风扇
一、教学目标:
(一)必备知识:
1. 了解电风扇的分类和结构;
2. 能说出电风扇的工作原理;
3. 理解电动马达的原理与风扇转头的原理;
4.了解风扇调速原理;
5.学会电风扇的保养与科学使用;
6. 懂得各种常见故障可能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
(二)关键能力:
通过课件与课本的学习掌握电热水器的分类、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通过视频懂得风扇电动马达的原理与风扇摇头的原理及调速原理,并通过讨论学会电风扇的保养与科学使用。通过活动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科品格及学科素养:
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厨房小家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能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像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四)核心价值: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愿望。并让学生体会劳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生活中的为什么,鼓励他们探究其本质,让他们学会劳动技能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勤于思考的品质。
二、生情分析:
电风扇是生活中常见的,家家都有的电器之一。对于初二年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都用过,对外部结构有所了解。但对于内部的结构与马达的工作原理及摇头机构,不清楚,原理更是不懂。引发他们思考为什么、是怎样做到的,为什么电风扇会转动,主要靠的是什么,电风扇是怎么摇头的,怎样保养电风扇,怎么科学使用,出现一些状况是哪里出问题……
三、过程方法:
八年级劳技教案课件
八年级劳技教案课件
教案标题:八年级劳技教案课件
教学目标:
1. 了解劳技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掌握八年级劳技教育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1. 劳技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2. 木工技术:基本木工工具的使用和常见木工操作技巧。
3. 电子技术:电路基础知识和简单电子元件的使用。
4. 美术设计:色彩搭配原理和创意设计。
5. 厨艺技术:食材选择和基本烹饪技巧。
6. 机械制作:简单机械原理和制作方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 引入劳技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劳技教育的兴趣。
-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知识讲解(20分钟):
- 分别介绍木工技术、电子技术、美术设计、厨艺技术和机械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示范操作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
识。
3. 实践操作(3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劳技项目进行实践操作。
- 提供相关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操作和制作。
- 教师巡回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4. 总结归纳(10分钟):
- 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分享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的能力和价值。
5. 安全提示和反思(5分钟):
- 提醒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和使用工具的注意事项。 - 鼓励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劳技学习做好准备。
初二上册劳动技术课教案
初二上册劳动技术课教案
以下是一个关于初二上册劳动技术课教案的示例,供您参考:
课程名称:制作简易笔筒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笔筒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材料。
2. 能力目标:掌握笔筒的制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笔筒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制作笔筒的材料和工具。
3. 笔筒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将材料切割整齐,保证笔筒的外观美观。
重点:笔筒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教具:笔筒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多媒体资源:投影仪,用于展示制作过程。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讲授笔筒的基本构造、功能和制作步骤等知识。
2. 直观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笔筒的制作过程,学生观察并学习。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漂亮的笔筒,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讲授笔筒的基本知识,制作步骤和方法,现场演示制作过程。
3. 巩固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笔筒。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笔筒制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七、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让学生互评作品,促进相互学习。
2. 为学生提供反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作品。同时,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八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教案:劳动与技术(八年级上册)
教材:《劳动与技术》(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理解劳动与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一课: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第二课:劳动与技术的关系与作用
第三课:劳动与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第四课:劳动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第五课:劳动节与科技创新
教学步骤:
第一课: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1.引入课题,通过展示一些劳动和技术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讨论和问答,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3.通过讲授劳动与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技术的进步对劳动的影响。
第二课:劳动与技术的关系与作用
1.通过讨论和问答,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2.讲解劳动与技术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3.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析劳动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带来的影响。
第三课:劳动与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1.通过讲授劳动与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通过讨论和问答,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四课:劳动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1.通过讨论和问答,让学生了解劳动技能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2.讲解劳动技能的分类,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劳动技能。
第五课:劳动节与科技创新
1.通过讲授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尊重和感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电子技术
第一章电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流、电压和电阻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形成的原因,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2、知道电压的概念,掌握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知道电阻的影响因素,和单位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电流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怎么构成的呢?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每个原子都有一个原子核和若干电子。每个电子都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核带正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它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是相同的,这时正负相抵物体不显电性。如果大量电子在某种力的作用下都朝着相同方向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不仅大小不同,方向也不同。人们规定:把电子流动相反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单位:安培A,还有毫安mA,和微安uA。1A=1000mA,1mA=1000uA
二、电压
1、为什么能形成水流呢?因为有水压存在,没有压力水就不会流动。
怎么才能让大量电子定向移动起来呢?人们引入了一个电压的概念。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
2、电压的单位:,V 1V=1000mA,1mV=1000uV
三、电阻
1、电流在导体中流动也会受到阻力,人们把这种阻力称为电阻。不同材料的电阻的电阻率不同,相同材质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长度越大,电阻越大。
2、单位:欧姆,符号Ω1KΩ=1000Ω,1MΩ= 1000KΩ
第二节直流电和交流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直流电和交流电
2、了解万用表的结构
3、知道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4、会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教学过程:
一、直流电和交流电
1、直流电:人们把方向、大小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压)叫做直流电。
2、交流电:人们把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压)叫做交流电。
二、万用表的构造
万用表面板上主要有表头和选择开关,还有欧姆档调零旋钮和表笔插孔,下面介绍各部分的作用:
1、表头为灵敏电流计表头上的表盘印有多种符号、刻度线和数值。标有“Ω”的是电阻档的刻度线,刻度分布不均匀。符号“-”或“DC”表示直流,标有“~”或“AC”表示交流。
2、选择开关万用表的选择开关是一个多档位的旋转开关,用来选择测量项目和量程。一般的万用表的测量项目包括直流:mA,直流电压:V和电阻:Ω。每个测量项目又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量程以供选
择。
3、表笔和表笔插孔表笔分为红黑两只,使用时将红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黑表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
三、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前:1、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面板左端的0刻度,若不是,则调整机械零整器,使指针指到左端的0刻度。2、把黑红笔分别插入“+”“-”插孔
使用时:1、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选用“适当”的量程。2、要改变量程时必须终止测量,然后旋转量程选择开关。绝对不允许在测量时转动量程选择开关。
使用结束:1、拔下表笔。2、把量程选择开关转到交流电压最大量程档。3、若万用表长期不用,还应该取下表内电池,以防电池漏电液损坏电表。
四、实践活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1、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2、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3、用万用表测交流电压4、测电阻值
第二章认识常用的电子元件
第一节电阻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电阻器的种类和参数
2、了解电子电路实验板
3、通过实践,了解电阻的测量与相应电路研究
教学过程:
一、电阻器的分类常用的电阻器分为两大类,阻值不变的电阻器成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整的电阻器叫做可变电阻器。可变电阻器又分为电位器和微调电阻。由于制作用的材料不同,电阻器又可以分为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绕线电阻器和水泥电阻器等。
二、电阻器的参数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阻值,最大误差和允许功率
1、标称阻值和允许参数
在电阻器上标注的电阻数值叫做标称数值。但标称阻值和电阻器的实际电阻值往往不完全相同,实际阻值和标称阻值的差除以标称阻值所得的百分数,叫做电阻器的误差,它反映了电阻器的精度,不同的精度有相应的允许误差。
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可以用色环来表示。在电阻器上画有四
条或者五条不同色环,用来表示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
2、额定功率
电流通过电阻器时,电阻器会发热,电流越大,电阻器发热的功率越大,所以,每个电阻器都有一个能保证正常工作的最大功率——额定功率。额定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W,功率越大,电阻器的体积就越大。
三、电子电路实验板
电子电路实验板是一种简易的实验工具,是无焊接式电子接插实验装置。电子电路实验板上有许多接插电子元器件的小孔,由于可以在板上将通用的电子原件和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直接插上,进行各种电子电路的实验,故成为集成电路实验板。它有一下特点:
1、元器件中件的连接不用焊接。
2、电子元器件可反复使用,提高元器件的使用效率。
3、在调试电路时,测试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更换元器件都十分方便。
4、可根据面包板搭接好的电路绘制印刷电路板图,制作印刷电路板,即可制成一个满意的电子作品。
5、面包板寿命很长,可以反复使用。
四、实践活动:电阻的测量与相应电路研究
1、把十只带有色环的电阻列在一张较硬的纸上,按色环读出每只电阻器的数值写在电阻的下方,然后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器的阻值与你读到的阻值进行核对,看看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分析查找问题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