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教案(八上项目一:电子技术)
初中劳技教案学习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
初中劳技教案学习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学生学习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电路基础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教案的引导,学生将掌握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简单电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电路实验;3. 掌握简单电路实验中的数据测量和分析方法。
教学准备:1. 电子设备:电源、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2. 实验器材:电池、电灯泡、开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装置;教学步骤:一、引入我们身边的许多设备都是由电路组成的,电路是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础。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
二、知识点讲解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电流是一种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大小与电荷的流动速度有关。
电压是电荷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电压代表了电荷在电路中移动的能力。
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单位是欧姆(Ω)。
电阻越大,阻碍电流流动的能力越强。
2.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电阻和开关等组成。
电源提供电流。
导线用于连接电路中的各个元件。
电阻控制电流的大小。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三、实验操作1. 串联电路实验将一个电池、一个电阻和一个电灯泡依次连接起来,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电流和电压。
记录下实验中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2. 并联电路实验将一个电池、两个电阻和一个电灯泡并联连接起来,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电流和电压。
记录下实验中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相等,电压会随着电阻的增加而增大。
2.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大小相等,电流会随着电阻的增加而减小。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劳动课教案:《电子制作》教学设计
劳动课教案:《电子制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电子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电子元件识别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电路图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子作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通过项目制作,培养实践能力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3. 学生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教学内容教学模块一:电子制作基本概念与原理1. 电子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电路图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
教学模块二:基本电子元件的使用与识别1.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使用方法。
2. 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的识别与使用。
3. 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教学模块三:电子电路设计方法与实践1. 电路图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电路搭建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 电子作品的制作与调试。
教学模块四:项目实践与创新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选择或设计电子制作项目。
2. 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完成电子作品的制作。
3. 学生展示和评价自己的作品,提出改进和创新的想法。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制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演示法:展示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设计和电子作品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电子作品的制作和调试。
4. 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2. 实验室实践:提供电子制作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
教学评价评价方法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初中劳技电子教案
初中劳技电子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材内容:1. 了解电子教案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制作简单的电子教案;3. 掌握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教案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电子教案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制作简单电子教案的方法;3. 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的技巧。
教学难点:1. 电子教案的设计和制作;2. 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的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份精美的电子教案,引起学生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子教案?为什么要使用电子教案?二、基本概念和作用(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电子教案的基本概念,如定义、特点、组成部分等;2. 阐述电子教案在教学中的作用,如提高教学效果、方便管理等。
三、制作简单电子教案(15分钟)1. 教师展示制作电子教案的基本步骤,如收集资料、设计模板、插入内容等;2.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课题自行制作一份简单的电子教案;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如展示教材内容、播放多媒体等;2. 学生分组实践,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模拟;3. 教师巡回指导,评价学生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电子教案的体会和收获;3. 教师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运用电子教案。
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电子教案的质量;2. 学生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的表现;3. 学生对电子教案的认可度和使用频率。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对电子教案的掌握程度、教学效果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电子教案,提高教学质量。
八年级劳技课精品教案上册完整版
八年级劳技课精品教案上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劳技课精品教案上册,主要围绕第五章“生活中的电工技术”展开,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第二节“电路图的绘制与识读”,以及第三节“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掌握电路图的绘制与识读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家用电器,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电路图的绘制与识读,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
难点:电路图的绘制与识读,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路实验箱、家用电器样品、电路图挂图等。
2. 学具:铅笔、橡皮、直尺、圆规、家用电器说明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用电器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电工技术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电路图的绘制与识读。
3. 实践操作:a. 分组讨论,让学生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b. 学生上台展示、讲解电路图,教师点评、指导。
c. 学生操作电路实验箱,验证电路图的正确性。
4. 知识讲解:讲解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家用电器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
2. 电路图的绘制与识读方法。
3. 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标注各元件名称。
b. 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家中常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2. 答案:a. 电路图见附件。
b. 附件中有各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电路图绘制与识读方法,提高了安全意识。
但在讲解家用电器安全使用时,部分内容可能过于抽象,需要进一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解。
(上教版)八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
(上教版)八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第三章简单电子电路第一节声光电路的制作上海市开元学校盛同仁上海市延安初中解进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了解到声光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了解教材中两个作品,“音乐门铃”电路(电子元器件用螺孔板连接)和“闪光音乐门铃”电路(电子元器件用焊接连接)的功能和特点;三、列出电路图中所有的电子元器件清单,完成对电子元器件的检测,选择合适的元件;四、完成一套“闪光音乐门铃”的电路的制作。
(可以采用课本中的内容,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套“闪光音乐门铃”电路。
有条件的情况下,能配上自己设计的工艺作品,更体现技术的综合应用)设计的基本思路:利用“音乐门铃”和“闪光音乐门铃”两种电路的组合,让学生初步学会组合连接的方法。
通过探究与分析、尝试与体验、交流与感悟、设计与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比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也适时渗透技术思想与技术创新的教育。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1)“音乐门铃”电路的制作。
了解该电路的核心元件及其余元件;(2)“闪光音乐门铃”电路的制作。
了解该电路的核心元件及其余元件。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1)“音乐门铃”和“闪光”电路,这两种电路的组合连接的方法;(2)电子元器件焊接技术的技能与技巧。
完成本节教学大约需要10课时。
(“音乐门铃”电路的制作4课时、“闪光音乐门铃”电路的制作6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音乐门铃”电路图、“闪光音乐门铃”电路图。
知道电路图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的符号、作用,认识元件与实物一一对应,知道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及连接方法(2)知道检测电子元件方法及焊接电子元件的步骤,初步学会使用电烙铁焊接电子元件(3)初步学会主要工具多用表、电烙铁、尖嘴钳、镊子的使用方法(4)初步学会排除作品中常见的故障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路图的识读,了解作品所需要的电子元件的符号和特性(2)通过电子元件的检测,初步学会多用表的使用方法(3)通过电子元件的焊接,初步学会使用电烙铁进行焊接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逐步形成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意志品德(2)初步养成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音乐门铃”电路图、“闪光音乐门铃”电路图(2)检测电子元器件、根据电路图将元件插入到位并牢固焊接(2)“闪光音乐门铃”作品的制作2. 教学难点:(1)“音乐门铃”和“闪光”电路这两种电路的组合连接的方法(2)电子元器件在焊接技术中的技能与技巧四、【教学器材】学具:多用表、电烙铁、小刀、镊子、尖嘴钳、剪刀、剥线钳、及配套电子元器件教具:“音乐门铃”作品、“闪光”电路、“闪光音乐门铃”作品等六、【教学过程】(一)引入主题《“音乐门铃”制作》《“闪光音乐门铃”构思、设计与制作》1、课时建议:总共10课时,其中: “音乐门铃”电路的制作——4课时 “闪光音乐门铃”电路的制作——6课时2、准备知识:晶体三极管、集成电路等相关电子元器件的知识,焊接技术要领3、新课导入:利用“展示厅”栏目,展示“音乐门铃”作品、 “闪光音乐门铃”作品等实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八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完整版
八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劳技课教材上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电子技术》,详细内容包括: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基本电路的搭建,电路图的识读,家用电器的简单维修与保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能正确使用常见电子元件,能识读并绘制简单电路图。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搭建基本电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家用电器进行简单维修与保养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路图的识读与绘制,家用电器的维修与保养。
教学重点: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基本电路的搭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元件展示盒,电路搭建工具,家用电器模型。
学具:每组一套电子元件,电路搭建工具,家用电器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产品,引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1)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介绍常见电子元件的分类、功能及使用方法。
(2)基本电路的搭建:指导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电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电路图的识读:教授学生如何识读电路图,并学会绘制简单电路图。
(4)家用电器的简单维修与保养:讲解家用电器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搭建一个实用的电路。
(2)动手实践:每组根据讨论结果,动手搭建电路。
(3)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搭建过程中的经验与收获。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讲解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2. 基本电路的搭建3. 电路图的识读与绘制4. 家用电器的简单维修与保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并描述三种常见的电子元件。
(2)绘制一个简单电路图。
(3)简述家用电器保养的注意事项。
八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完整版
八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劳技课教材上册第三章《生活中的电工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掌握电路图的认识和绘制,学习家庭电路的简单安装与维修,以及安全用电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电路图的概念,能独立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家庭电路的简单安装与维修。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家庭电路的安装与维修。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组成,安全用电常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路图挂图,家庭电路模型,电线、插座、开关等配件。
学具: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电工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
(2)讲解电路图的认识和绘制方法。
(3)介绍家庭电路的简单安装与维修方法。
(4)讲解安全用电常识。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绘制一个简单电路图。
(2)学生分组,进行家庭电路的安装与维修操作。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电路图的识别和绘制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
2.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3. 家庭电路的安装与维修方法。
4. 安全用电常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一个简单电路图。
(2)列举三个家庭电路的安装与维修注意事项。
2. 答案:(2)注意事项:①确保电源断电后再进行操作。
②使用合适的电线规格。
③安装开关、插座等配件时,要按照说明书进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电路的知识,如电路的分类、电路的故障排查等。
初中劳技教案电子制作技巧
初中劳技教案电子制作技巧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电子制作成为了初中劳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电子制作技巧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劳技教案中常用的电子制作技巧。
一、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电子元件是电子制作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对初中劳技教案的电子制作非常重要。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常用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和特点。
其次,学生还需学会识别电子元件,例如通过电子元件的外观、标志等来辨认其种类和功能。
二、电路图的绘制在电子制作中,电路图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学生需要学会绘制基本的电路图,包括线路的连接方式、电子元件的符号以及连接的方向等。
绘制电路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学会使用电路图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发现故障、调试电子元件等。
三、焊接技巧焊接是电子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焊接技巧,包括正确选用焊锡、焊锡的熔化温度、焊接时间等。
同时,学生还需注意焊接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避免触碰热点等。
四、电子原理的理解电子制作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电子元件焊接在一起,还需要理解电子原理。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电子原理,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并能够仿真和模拟电子原理的工作过程。
掌握电子原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子制作的实际应用,并更好地解决问题。
五、电子制作项目实践除了以上的技巧,学生还需要进行电子制作项目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电子制作的技能。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电子制作项目,如LED灯的制作、电子音乐盒的制作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总结起来,初中劳技教案中的电子制作技巧包括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电路图的绘制、焊接技巧、电子原理的理解以及电子制作项目的实践。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指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初中劳动技术教案学习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
初中劳动技术教案学习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电子电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习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将会为我们打下良好的科技基础。
本文将介绍初中劳动技术教案中学习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的内容和方法。
二、理论基础1. 什么是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是指通过组装和连接不同的电子元件,设计和制作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系统的技术。
它涉及到电子原理、电路图设计、电子元件的选型与连接、焊接技术等方面。
2. 为什么要学习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学习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有以下几个重要理由:(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锻炼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2)开拓学生的科技视野和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对电子电路的兴趣和热爱;(3)为今后相关专业的学习奠定基础,如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
三、学习内容初中劳动技术教案中,学习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元件与工具的认识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电子元件,如电位器、电容器、电阻器等,以及常用的电子工具,如焊接台、万用表等。
掌握它们的外观、功能和用途。
2. 电路图的设计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根据具体的需求设计电路图。
电路图是描述电子电路连接关系的图示,它包括电子元件的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3. 电路元件的选型与连接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学生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并将它们正确地连接在一起,以达到预期的电路功能。
这包括正确插入电子元件、连接导线以及灵活运用焊接技术等。
4. 电路的测试和调试学生需要具备对已制作的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的能力。
这包括使用万用表对电路的电压、电流等进行测量,通过调整电位器的阻值等方式来达到电路的稳定和预期的功能。
四、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劳技 教案 电
初中劳技教案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电子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劳技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制作的基本原理2. 电子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 电子制作的基本技巧4. 电子制作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电子制作的基本原理、技巧和实例。
2. 教学难点:电子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电子制作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介绍电子制作的基本原理、工具和材料,讲解电子制作的基本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电子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制作的基本原理、技巧和实例。
2. 示范法:教师演示电子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电子制作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交流分享法: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设计和技术水平。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
4. 学生对劳技课程的兴趣:了解学生对劳技课程的喜爱程度,以及对电子制作的认识和看法。
七、教学资源1. 电子制作工具和材料:如烙铁、焊锡、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等。
2. 教学课件和视频:展示电子制作的过程和实例。
3. 参考教材和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自学和参考。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电子制作的基本原理、工具和材料,讲解电子制作的基本技巧。
初二劳技课全册教案人教版
初二劳技课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课,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维修。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元器件等概念;2. 掌握电子产品的基本维修方法,如更换元器件、焊接等;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难点,焊接技术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
1. 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
1.1 电路的概念和分类。
1.2 元器件的种类和作用。
1.3 电子产品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电子产品的基本维修方法。
2.1 更换元器件。
2.2 焊接技术。
2.3 使用常见维修工具和仪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举例引入电子产品的维修案例,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 学习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
通过多媒体教学,介绍电路、元器件等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
3. 学习电子产品的基本维修方法。
3.1 分组学生进行更换元器件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更换元器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2 讲解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掌握焊接技术。
4. 练习与巩固。
学生进行电子产品维修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馈。
1. 课堂讨论。
学生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2. 学生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掌握了更换元器件和焊接技术等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初中劳技电子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劳技电子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劳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元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劳动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品德。
教学内容:1. 电子技术基本知识介绍2. 电子元件的识别与使用3. 简单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电子产品,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电子技术的了解和认识。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2. 学生学习电子元件的识别与使用方法。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子元件的分类、功能和特点。
2. 教师演示电子元件的识别与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电子电路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调试电路,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功能。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电路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教材要求,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
2. 学生调试电路,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表现。
2. 学生对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初二劳技课程教案电子电路与电工实验
初二劳技课程教案电子电路与电工实验初二劳技课程教案—电子电路与电工实验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电子电路与电工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分类、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3. 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设计,并能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实验操作;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分类和特性介绍a. 电子元器件的概念和分类;b.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及其应用。
2. 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图表示法a. 电路的定义和基本要素;b. 电路图的表示方法及符号。
3.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与特性a. 电流的定义和测量方法;b. 电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c. 电阻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4.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与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a. 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b. 常用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5. 电子电路实验设计与实施a. 分析电子电路实验的需求与目标;b. 设计并搭建相应的电子电路;c. 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d.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师可以通过举例或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程的内容,并与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关联,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2. 知识讲解通过具体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分类、特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3. 实验操作指导a. 讲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并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b. 介绍常用的测量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并讲解其正确使用方法。
4. 实验设计与实施a.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实验方案,并列出实验目标和要求;b. 学生在实验室中按照设计方案,搭建电子电路,并进行实验操作;c.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值等;d. 学生结合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劳动技术,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湖南教育出版社
劳动技术,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湖南教育出版社劳动技术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第一课机械加工的概念与发展本课时介绍机械加工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现代机械加工的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本课的研究,初步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技能,并能够正确使用机械加工工具和设备。
第二课电子技术基础本课时主要介绍了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器件和电路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本课的研究,了解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电子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技能。
第二单元机械制造基础第三课机械零件的加工与安装本课时介绍机械零件的加工与安装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本课的研究,掌握机械制造的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法,并能够正确安装和调整机械零件。
第四课机械原理本课时主要介绍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本课的研究,了解机械原理在机械制造和维护中的重要性,掌握常见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能。
第三单元电子制造基础第五课模拟电子基础本课时介绍了模拟电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本课的研究,了解模拟电子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掌握模拟电子电路图的基本规律和设计方法。
第六课数字电子基础本课时主要介绍了数字电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本课的研究,了解数字电子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和优势,掌握数字电子电路图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第四单元制造实践第七课机械制造实践本课时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实践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通过本课的研究,了解机械制造实践的基本流程和现代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掌握机械加工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第八课电子制造实践本课时介绍了电子制造实践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通过本课的研究,掌握电子制造实践的基本原理和器材使用,熟悉电子制造实践的实际操作流程,具备基本的电子制造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
以上就是本教材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劳动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技术教案电子技术与电路设计
初二技术教案电子技术与电路设计初二技术教案:电子技术与电路设计一、引言电子技术与电路设计是现代科技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电路设计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初二学生全面了解电子技术与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元器件、电流、电压等。
2. 理解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初步学习如何使用电子元器件进行电路设计。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1.1 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应用领域1.2 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和单位1.3 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和特点,如电阻、电容、电感等2.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1 电路的定义和基本元件2.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2.3 电路图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3. 电路设计和实践3.1 基本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2 常见电路的设计实例,如LED闪烁电路、声控灯电路等3.3 动手实践,使用电子元器件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示范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示意图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电子技术和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示范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与调试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提供真实的电子元器件和实验平台,让学生动手实践电路的搭建和调试过程,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讨论与问题解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实践经验,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应用电子技术与电路设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与思维导引在教学开始之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技术和电路设计的相关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理论知识讲解以多媒体演示为主,向学生介绍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分析和图示展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案教案标题:设计与制作简易电路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电路中的现象。
2. 学会使用简单的电子元件(如导线、电池、电灯等)进行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介绍。
2. 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关系。
3. 电路设计与制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池、导线、电灯、电阻器、开关等电子元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实际操作演示,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并解释不同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
Step 3: 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设计与制作。
每个小组至少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和电灯等元件。
2.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可以尝试使用开关、电阻器等元件来改变电路中的亮度、闪烁频率等效果。
Step 4: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与制作的电路,并讨论电路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Step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路设计与制作的要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学生可尝试设计更复杂的电路,如多个电灯的并联或串联电路。
2. 引导学生思考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进一步深入了解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创新设计和实验结果展示。
2. 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评分,检查他们对电流、电压和电阻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讨论。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八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完整版
八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劳技课教材上册第二章《生活中的电工技能》。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基础知识,电路元件的认识和使用,电路图的绘制,以及安全用电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电路元件的功能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绘制电路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图的绘制,安全用电常识。
2. 教学重点:电路元件的认识和使用,电路连接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元件模型,电路图示例,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电工工具(如螺丝刀、剥线钳等),电路元件(如导线、开关、灯泡等),画图工具(如铅笔、橡皮、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电器,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介绍电路元件的功能和作用。
3. 示范:演示电路图的绘制方法,电路连接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1. 电路基本原理2. 电路元件的认识3.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4. 电路连接注意事项5. 安全用电常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包含开关、灯泡和电源的电路图。
答案:(1)电路图如下:电源——开关——灯泡——电源另一端(2)注意事项: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避免短路;使用合适的导线,确保连接可靠;注意安全,避免触电。
2.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类型的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等,并尝试将其应用到电路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强调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2. 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课后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加深对电路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
初中电工电子劳技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电工电子劳技课年级学科:八年级电工电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电路元件。
(2)学习简单的电路连接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电路的搭建。
(3)掌握用电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安全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注意安全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识别。
2. 电路的连接方法,用电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1. 电路连接方法的掌握,用电器的安全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电工电子设备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设备有什么了解?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 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元件。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电路的连接方法,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操作,实践所学知识。
四、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观察家庭中的电路,分析其连接方法和用电器的使用情况,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元件,学会了电路的连接方法和用电器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要强调安全意识,让学生遵守纪律,确保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电子技术第一章电的基础知识第一节电流、电压和电阻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形成的原因,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2、知道电压的概念,掌握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知道电阻的影响因素,和单位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一、电流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怎么构成的呢?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每个原子都有一个原子核和若干电子。
每个电子都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核带正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它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是相同的,这时正负相抵物体不显电性。
如果大量电子在某种力的作用下都朝着相同方向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
电流不仅大小不同,方向也不同。
人们规定:把电子流动相反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单位:安培A,还有毫安mA,和微安uA。
1A=1000mA,1mA=1000uA二、电压1、为什么能形成水流呢?因为有水压存在,没有压力水就不会流动。
怎么才能让大量电子定向移动起来呢?人们引入了一个电压的概念。
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
2、电压的单位:,V 1V=1000mA,1mV=1000uV三、电阻1、电流在导体中流动也会受到阻力,人们把这种阻力称为电阻。
不同材料的电阻的电阻率不同,相同材质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长度越大,电阻越大。
2、单位:欧姆,符号Ω1KΩ=1000Ω,1MΩ= 1000KΩ第二节直流电和交流电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直流电和交流电2、了解万用表的结构3、知道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4、会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教学过程:一、直流电和交流电1、直流电:人们把方向、大小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压)叫做直流电。
2、交流电:人们把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压)叫做交流电。
二、万用表的构造万用表面板上主要有表头和选择开关,还有欧姆档调零旋钮和表笔插孔,下面介绍各部分的作用:1、表头为灵敏电流计表头上的表盘印有多种符号、刻度线和数值。
标有“Ω”的是电阻档的刻度线,刻度分布不均匀。
符号“-”或“DC”表示直流,标有“~”或“AC”表示交流。
2、选择开关万用表的选择开关是一个多档位的旋转开关,用来选择测量项目和量程。
一般的万用表的测量项目包括直流:mA,直流电压:V和电阻:Ω。
每个测量项目又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量程以供选择。
3、表笔和表笔插孔表笔分为红黑两只,使用时将红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黑表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
三、用表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1、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面板左端的0刻度,若不是,则调整机械零整器,使指针指到左端的0刻度。
2、把黑红笔分别插入“+”“-”插孔使用时:1、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选用“适当”的量程。
2、要改变量程时必须终止测量,然后旋转量程选择开关。
绝对不允许在测量时转动量程选择开关。
使用结束:1、拔下表笔。
2、把量程选择开关转到交流电压最大量程档。
3、若万用表长期不用,还应该取下表内电池,以防电池漏电液损坏电表。
四、实践活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1、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2、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3、用万用表测交流电压4、测电阻值第二章认识常用的电子元件第一节电阻器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电阻器的种类和参数2、了解电子电路实验板3、通过实践,了解电阻的测量与相应电路研究教学过程:一、电阻器的分类常用的电阻器分为两大类,阻值不变的电阻器成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整的电阻器叫做可变电阻器。
可变电阻器又分为电位器和微调电阻。
由于制作用的材料不同,电阻器又可以分为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绕线电阻器和水泥电阻器等。
二、电阻器的参数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阻值,最大误差和允许功率1、标称阻值和允许参数在电阻器上标注的电阻数值叫做标称数值。
但标称阻值和电阻器的实际电阻值往往不完全相同,实际阻值和标称阻值的差除以标称阻值所得的百分数,叫做电阻器的误差,它反映了电阻器的精度,不同的精度有相应的允许误差。
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可以用色环来表示。
在电阻器上画有四条或者五条不同色环,用来表示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
2、额定功率电流通过电阻器时,电阻器会发热,电流越大,电阻器发热的功率越大,所以,每个电阻器都有一个能保证正常工作的最大功率——额定功率。
额定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W,功率越大,电阻器的体积就越大。
三、电子电路实验板电子电路实验板是一种简易的实验工具,是无焊接式电子接插实验装置。
电子电路实验板上有许多接插电子元器件的小孔,由于可以在板上将通用的电子原件和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直接插上,进行各种电子电路的实验,故成为集成电路实验板。
它有一下特点:1、元器件中件的连接不用焊接。
2、电子元器件可反复使用,提高元器件的使用效率。
3、在调试电路时,测试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以及更换元器件都十分方便。
4、可根据面包板搭接好的电路绘制印刷电路板图,制作印刷电路板,即可制成一个满意的电子作品。
5、面包板寿命很长,可以反复使用。
四、实践活动:电阻的测量与相应电路研究1、把十只带有色环的电阻列在一张较硬的纸上,按色环读出每只电阻器的数值写在电阻的下方,然后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器的阻值与你读到的阻值进行核对,看看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分析查找问题出在哪里。
2、在面包板上用你手中的电阻验证下面两个公式(1)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2)几个电阻并联后的阻值等于各个阻值倒数之和的倒数。
第二节电容器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电容器的性能2、知道电容器的分类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一、了解电容器电容器又叫蓄电池,是电子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之一。
电容器是由两片相互靠近又相互绝缘的金属构成,与金属相连接的引出线是电容器的两级。
当电容器的两级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时,两块金属上充满与电源两级相同的电荷,撤掉电源,金属保留了一定量的电荷,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充电,如果此时用导体连接电容器的两极,电荷会通过导体释放出来,达到电容器两极的重新平衡,这叫做电容器放电。
电容器充放电能力大小叫做电容量。
电容量的单位是的法拉,还有微法和微微法。
单位换算:1F=1000mF,1mF=1000uF,1uF=1000nF,1nF=1000pF 二、电容器分类电容器可以根据容量是否发生变化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又可分为可变电容器和微调电容器也可叫做半可变电容器。
按照制作材料不同,可分为瓷介电容器、空气电容器、涤纶电容器、纸介电容器等等。
三、实验探究:1、用电容、电池、小灯泡等做充放电实验(图一),探究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2、把一只电容器与一只扬声器相串联(图二1),分别先后接在直流3V和交流3V电源的输出端,听听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3、再用一只相同的电容也串联在电路中(图二2),进行同上连接,听听与前面有什么变化。
电容器串联后电容量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如果是并联(图二3)呢?再试试。
第三节晶体二极管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二极管的分类2、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3、知道发光二极管4、会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的好坏和测试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教学过程一、晶体二极管1、几乎在所有的电子电路中都要用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
它在许多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诞生最早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在电路中用“VD”表示。
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和硅二极管。
2、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
按照管芯结构,又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及平面型二极管。
用二极管的电阻档测量二极管,一个方向电阻值很小,另一个方向电阻值很大。
这个现象表明,二极管的两个极有正负之分,而且具有单向导电性。
3、发光二极管,可以把电脑转化成光能,电路中常简写为LED。
与小白炽灯相比,发光二极管的特点是:工作电压很低、工作电流很小、抗冲击和抗震性能好、可靠性高,寿命长,控制电流大小可以方便地调制发光的强弱。
二、实践活动:检测晶体二极管1、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的好坏(1)正向特性测试把万用表的黑表笔搭触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搭触二极管的负极。
若表针不摆到0值而是停在标度盘的中间,这时的阻值就是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一般正向电阻越小越好。
若正向电阻为0值,说明管芯短路损坏,若正向电阻接近无穷大值,说明管芯断路。
短路和断路的管子都不能用。
(2)反向特性测试把万用表的红笔搭触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搭触二极管的负极,若表针指在无穷大值或接近无穷大值,管子就是合格的。
2、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实验用发光二极管与一支100欧姆的电阻串联接到3V直流电源上看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
调换电源的两极,再看看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第四节晶体三极管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种类和在电路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教学过程:一、晶体三极管1、晶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符号如图。
在电路中常用“VT”表示,可以说,它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
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信号放大和开关作用。
2、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两个PN结、三个电极。
其中,共用的一个电极成为三极管的基极(b),其他两个电极称为集电极(c)和发射极(e)。
由于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种是NPN型的三极管,另一种是PNP型的三极管。
3、三极管的种类很多,并且不同型号各有不同的用途。
二、实验探究:1、在电路实验板上搭建好电路,了解晶体三极管三种状态。
电路接好以后,把电位器旋到接电源负极的一端,接通电源。
这时发光二极管不发光,三极管处于截至状态。
轻轻旋转电位器按钮,发光二极管开始发亮,在这一点附近反复小幅度旋转电位器,发光二极管会随电位器中心点电压的变化而闪烁,此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继续旋转电位器,发光二极管达到最亮,再继续旋转电位器也不管用了,此时三极管处于完全导通状态。
大幅度旋转电位器,发光二极管从不亮到最亮之间跳变,三极管处于在开关状态。
可见,基极工作点的电压决定了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2、用万用表的hEF档测量三极管的直流放大系数3、判断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是电子制作中必须掌握的,判断一个晶体管是PNP呢还是NPN?每只脚是e是b还是c? 口诀“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