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在好莱坞影片中的“东方化”叙述
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形象的文化身份流变
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形象的文化身份流变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经历了文化身份的流变过程。
从最初的“异族性”形象,到后来的“东方魔法”和“雅利安征服者”,再到现在的“无国界英雄”,这一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逐渐得到了多元化和正面化的呈现。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功夫形象通常被放在异族和异文化的角度来呈现,被视为神秘和不可思议的力量,并将中国人和其他亚洲人一同刻画成了残酷、迷信、野蛮的形象。
这种形象的呈现背后,是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种族歧视、政治氛围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功夫形象出现了一定转折。
在以布鲁斯·李为代表的武打电影中,中国功夫开始向世界展示其规范化、技术化、功夫哲学的深度和内涵,同时开始呈现出奋斗精神和忍耐精神,这些为中国功夫的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到了90年代,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功夫形象被视为一种“东方魔法”,以基玛·拉宾的《绿巨人》和霍华德·戴维德的《谋杀者的手册》作为代表。
在这些电影中,中国功夫被构思为一种神秘、神奇的魔法,其中的中国功夫大师们被刻画成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既神秘又危险,是一种“东西方交融”的文化形象。
21世纪初期,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进一步多元化和正面化。
《夺宝奇兵:太阳帝国》、《英雄》等电影中,中国功夫被展示为国粹,中国功夫大师被刻画为才华横溢、正直勇敢的英雄形象。
这种呈现方式反映了中国身份的现代化和多元化,使得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更加深入、复杂和正面。
综上所述,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也经历了文化身份的流变过程。
从刻画为异族、野蛮形象,到“东方魔法”和“雅利安征服者”,再到现在的“无国界英雄”,中国功夫形象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向多元化和正面化的方向发展。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好莱坞电影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电影产业,常常在其电影中运用各种文化元素,包括中国文化元素。
这些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也能够为电影增添异域情调,提升观赏性。
本文将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
好莱坞电影中最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之一就是功夫。
自从1970年代以来,从《龙争虎斗》到《黑侠》再到《功夫熊猫》,好莱坞电影一直在利用中国功夫元素进行创作。
功夫动作戏的精彩表演和独特风格已经成为了许多好莱坞动作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吸引了许多中国影迷,也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也经常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运用。
《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中的“道”的思想,影片通过角色的对话和情节的发展探讨了人类的自由意志和现实世界的本质问题。
这种哲学思想的运用使电影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也使观众对电影的思考和理解更上一层楼。
好莱坞电影中也经常借用中国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进行创作。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的武术大师“龙战士”,以及《功夫之王》中的“梦想之城”,都是源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神话故事。
这种将中国文化元素与好莱坞电影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融合的创作手法,既增添了电影的神秘感和浪漫色彩,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还包括中国的美食文化和传统艺术。
《我的旅程》中的火锅场景,以及《悲惨世界》中的中国传统音乐的运用,都展现了中国的独特风味和艺术魅力。
这些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使电影更加真实和丰富,也增加了观众的观赏乐趣。
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功夫、哲学思想、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美食文化和传统艺术等方面。
通过这些元素的运用,好莱坞电影不仅吸引了更多的中国观众,也为电影增添了异域情调,提升了观赏性。
好莱坞电影与中国文化元素的结合不仅是一种商业策略,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推动中美两国文化的互动与交流。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中国功夫是好莱坞电影中最常见的中国文化元素之一。
许多好莱坞电影中都会出现中国功夫的场景或角色。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就是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动画片,并通过卡通形象将中国功夫与国际观众联系在一起。
《黑暗骑士》中的反派人物“神奇博士”也是一个具有中国功夫特点的角色,他的战斗动作中融入了中国功夫的元素。
这些电影通过将中国功夫元素融入角色和剧情中,弘扬了中国功夫的精神和价值观。
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也经常被运用在好莱坞电影中。
《功夫之王》是一部以中国古代文化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历史的故事。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建筑、服饰、风景等元素,体验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卧虎藏龙》也是一部将中国古代文化融入剧情的电影,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行为和环境营造,展现了中国古代武术和王朝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风景和名胜也是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中国文化元素。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以南京为背景的电影,通过精美的画面和拍摄手法展现了南京的风景和名胜,使观众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卢旺达饭店》是一部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卢旺达饭店的故事。
在电影中,中国电影制片商选择了中国作为电影的拍摄地,并将中国独特的风光与非洲故事相结合,为影片增添了异域情调。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广泛而丰富。
通过中国功夫、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风景和名胜等方面的描绘和运用,好莱坞电影既呈现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为国际观众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
这种运用既集聚了中外文化的特点,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世界各地的观众带来了更多的视觉和文化享受。
好莱坞电影中的传统文化
好莱坞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业的重要中心,每年都有大量的电影作品面世。
这些电影作品中,不少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本文将探讨好莱坞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分析其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一、中国文化元素1.《功夫》《功夫》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喜剧电影,讲述了中国功夫的传承和发展,并把中国的戏剧、文化与艺术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头上都戴着不同风格的帽子,它们代表着不同功夫流派的意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文化融合。
2.《花木兰》《花木兰》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改编的演义小说,故事背景为中国古代,以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形象为主角,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爱国主义和女性意识。
电影中穿着汉服的人物,古风画面,中式建筑和器具等元素,为电影增添了中国文化的气息。
二、日本文化元素1.《千与千寻》《千与千寻》是一部以日本神话为背景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迷路进入神奈川县藤枝市的少女千寻,在神秘酒馆工作后,解救了被妖怪诅咒的人的故事。
电影中的日式建筑、街道、食物等元素,都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的气息,让观众深度感受到日本独特的文化魅力。
2.《真爱至上》《真爱至上》是一部以日本文化为背景的浪漫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商人前往日本寻找新市场,并在当地结识了一个女孩的故事。
电影中日式屋内、繁忙的街道、组合寿司等元素,为电影注入了日本文化的元素。
三、印度文化元素1.《印度阿三》《印度阿三》是一部以印度文化为背景的音乐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英国人前往印度,追寻爱情和音乐天赋的故事。
电影中印度经典舞蹈、斋戒节、河上的酒店等元素,展现了印度的独特文化特点,让观众更加了解印度文化的内涵。
2.《三傻大闹宝莱坞》《三傻大闹宝莱坞》结合了古代印度教经典《梨花燃》的创意和现代印度的场景和人物,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们坚定追求自己梦想的故事。
从《花木兰》、《功夫熊猫》看好莱坞眼中的中国文化
从《花木兰》、《功夫熊猫》看好莱坞眼中的中国文化从《花木兰》、《功夫熊猫》看好莱坞眼中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备受世界瞩目。
好莱坞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电影产业,屡次将中国文化元素植入其作品中,其中《花木兰》和《功夫熊猫》是最为著名的两部影片。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两部电影,探讨好莱坞在其眼中描绘的中国文化形象。
首先,我们从《花木兰》谈起。
该片取材自中国上古时期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个叫花木兰的中国女子代父从军、勇敢抵抗外敌的故事。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刻画相对真实,多角度展示了中国人重视家国情怀、坚韧勇敢、尊敬长辈等传统价值观。
在电影中,花木兰以自己无畏的勇气和非凡的坚韧精神,给世人展示了中国女性的独立、坚毅和勇敢。
这一形象在好莱坞的描绘下,也得到了西方观众的广泛认同。
而《功夫熊猫》则以中国功夫文化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胖乎乎的熊猫通过自己努力和坚持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
这一电影中,好莱坞充分展示了中国功夫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影片中的中国式武术场景以及对中国哲学思想的融入,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奥秘和独特的智慧。
并且,片中的主人公熊猫抱着追求梦想的坚定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毅力和勇气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成长与价值。
好莱坞对于中国功夫文化的精准描绘,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除了这两部电影,好莱坞近年来呈现的其他中国题材影片,也更多地突破了过去单一的刻板印象。
例如,《长城》以中国古代的长城为背景,融入了中国传奇故事和怪兽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电影制作相结合,成功创造了氛围恢宏、特效震撼的商业大片。
这类电影的成功也反映了好莱坞在中国文化刻画上趋于多样化和真实性。
与此同时,好莱坞在传达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例如,在《花木兰》等电影中出现的一些“中国式”符号,有时会被认为是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和传统形象的夸大,缺少真实感。
此外,好莱坞在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时,也会遇到一些文化误解的问题。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近年来,中国市场对于好莱坞电影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好莱坞电影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中国文化元素来吸引中国观众。
这些文化元素的运用可以带来多重效应,包括增加观众的共鸣、提高电影的票房收入以及促进文化交流等。
以下将对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进行解读。
好莱坞电影中一些电影题材与中国文化有关。
2016年上映的电影《功夫熊猫3》就是以中国功夫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电影。
影片中融入了中国功夫的元素,如太极拳、剑术等,并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引用,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这样的做法能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了解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化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还可以增加观众的共鸣。
在《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主人公熊猫的成长历程和励志精神,以及对家庭、师徒关系等价值观的表达,都与中国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许多中国观众能够通过观看电影,看到自己在其中的影子,产生共鸣和认同,提高了电影的可观赏性和观众的满意度。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还能够提高电影的票房收入。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让好莱坞电影制片方不得不考虑如何吸引中国观众。
在一些电影中,制片方会有意选择中国演员来出演重要角色,或者将剧情设置在中国,以增加观众的兴趣和黏度。
2013年上映的电影《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就邀请到中国演员李冰冰担任角色,并将部分剧情设定在中国,这样的运用有效地增加了中国观众的关注度,提高了电影的口碑和票房收入。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好莱坞电影选择运用中国文化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文化全球影响力的一种体现。
这也为中国观众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契机。
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
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近年来,中国功夫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出现越来越频繁。
这种形象通常是指武术高手或者拥有非凡战斗技巧的中国角色。
在观众中,中国功夫形象往往会带来既期待又争议的反应。
本文将探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形象”的来源、表现形式以及其对中美两国文化影响的重要性。
中国功夫在电影中的形象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默片时期。
《龙之舞》是一部于1910年发行的美国电影,早期在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功夫”形象以面部表情、手势和灵活的动作为特点。
这种形象代表了外来文化的奇异和神秘感,引起了当时观众的兴趣。
但真正打响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名声是李小龙在20世纪70年代的电影作品。
李小龙是首个展示真实中国功夫的好莱坞巨星,他以《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等电影作品在好莱坞电影中树立了中国功夫形象的标杆。
他的魅力和卓越的武术技巧吸引了无数观众,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功夫形象开始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
有些电影呈现了传统中国功夫的精髓,通过展示拳法、棍法和剑术等武术技巧来烘托角色的形象。
例如,1993年的《黄飞鸿》是一部关于传奇武术家黄飞鸿的电影,通过对他的励志故事和强大功夫的展示,塑造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英雄形象。
另一方面,一些好莱坞电影更善于将中国功夫形象与其他类型的片段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娱乐性的角色。
例如,2000年的电影《功夫》是斯蒂芬·周执导的一部喜剧动作电影,该片通过卡通化的场景和夸张的动作设计将功夫元素与喜剧元素相融合,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娱乐体验。
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形象的普及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中国功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代表,通过电影作为载体传播到全球观众,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一。
观众对于中国功夫形象的热情反应,无疑会增进中美两国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然而,中国功夫形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些批评家认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功夫形象夸张和充满刻板印象,没有真正展示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好莱坞电影一直以其华丽的视觉效果和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吸引着全世界观众的目光。
在这些电影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例如武术、传统建筑、风水、中华神话等,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电影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
一、武术元素武术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好莱坞电影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中国功夫的展现,例如《黑客帝国》中的太极拳、《铁拳》中的散打、《大内密探零零发》中的南拳等等。
这些电影不仅将中国武术技艺向全世界展示,更为电影情节注入了独特的东方味道。
二、传统建筑元素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常常被电影制作人采用到电影场景布置中。
例如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卧虎藏龙》和《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等电影,都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布景,令观众仿佛置身于中国古代的官府、古镇之中。
三、风水元素中国的风水学说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它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掌握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在好莱坞电影中,风水元素也被广泛运用。
例如《地心引力》中的九宫图、《黄飞鸿》中的龟背和龙脉等等。
四、中华神话元素中国的神话故事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传说被广泛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中。
例如《功夫熊猫》中的龙卷风和水晶宫、《长城》中的神兽和巨大的城墙等等。
这些神话元素不仅为电影增添了神秘感,更让观众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深沉底蕴。
总之,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为全世界观众提供了一种体验东方文化的方式,同时也加深了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内涵。
期待好莱坞的创作者在未来的作品中,继续将中国文化元素运用得更为巧妙,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中国文化演绎
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中国文化演绎《功夫熊猫》是一部由好莱坞制作的动画电影,于2008年上映。
该电影通过主人公熊猫阿宝的故事,演绎了中国的功夫文化,并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它集结了一流的制片人、导演、配音演员和动画师,更在于它独特而精准地展现了中国的文化魅力。
在电影中,熊猫阿宝是一个憨厚可爱却梦想成为功夫大师的角色。
这一角色的设定不仅融合了中国人对熊猫的喜爱,还呼应了中国文化中强调勤奋、努力以及追求自己梦想的价值观。
阿宝在影片中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在众多长者的鼓励和帮助下,最终实现了他的功夫梦想。
电影中还混搭了大量的中国功夫元素,展现了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武术文化。
影片中的功夫追求的是内外兼修,即修炼内丹心境和外在身法技能。
阿宝在传统功夫训练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辛苦和挑战,从而塑造了其内在的力量和意志。
这一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心与身体的合一的理念。
电影中还描绘了许多中国传统的建筑和自然景观,例如中国园林、水乡和竹林。
这些元素呈现了中国古典艺术和自然景观的美。
在电影中,竹子成为了阿宝与其师父之间的纽带,也象征了中国文化中的坚韧和适应力。
此外,电影还融入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以及传统故事中的东方智慧。
例如在电影中,有着古老智慧的乌龟大师老师傅,教给了阿宝许多道理和人生哲学。
他教给阿宝要用心去面对自己的缺点,并相信自己的潜力。
电影《功夫熊猫》还通过喜剧元素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中国文化。
电影中熊猫阿宝的幽默和憨厚形象,使得观众们可以在欢笑中更好地接受影片所传达的哲理。
通过《功夫熊猫》,好莱坞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国际大银幕。
电影中对中国功夫的演绎以及融入的传统文化元素,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
这部电影不仅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更为国际观众呈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电影,《功夫熊猫》将中国文化推向了世界舞台,激发了全球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作者:郝胜来思渊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17期摘要:《功夫熊猫》是以中华国粹“功夫”和中国国宝熊猫为主题的好莱坞系列动画电影,讲述了一只好吃懒做的熊猫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充分传递了正能量。
影片中运用的动物形象、中国功夫、带有中国特色的风景与生活用具等都是好莱坞电影应用中国元素的体现,堪称好莱坞有史以来运用中国元素最完美的一部系列式影片。
本文将围绕《功夫熊猫》的角色塑造、场景设置、电影台词及配乐音效四方面对好莱坞电影中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予以分析,并对中美电影在文化元素运用上的差异进行反思。
关键词:好莱坞《功夫熊猫》中国文化元素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157-02一、概述(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元素,顾名思義是指中国特有的、具有中国韵味与特定价值观的文化内容,是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的具体展现,也是中国文化层面的象征符号,红灯笼、京剧脸谱、笔墨纸砚等便是极为人们所熟知的中国文化元素。
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被好莱坞所发掘,成为其题材创作、人物形象设计、道具场景构思等方面的选择依据与素材来源,而《功夫熊猫》的问世堪称好莱坞有史以来运用中国元素最完美的一部系列式影片,本文将以这部好莱坞经典动画电影为例,来探讨和分析影片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二)《功夫熊猫》概述《功夫熊猫》是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影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
由梦工厂工作室所创造出的经典动画人物形象阿宝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功夫明星,赢得万众瞩目。
此部影片的亮点在于虽由美国团队制作,却将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达到极致,处处彰显着东方文化的韵味。
影片中有很多台词都极具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比如“消息没有好坏之分”、“从来没有什么意外”,还有乌龟大师临别之际面露微笑,轻轻地挥手与浣熊师傅告别,随后在空中羽化而逝,随风飘散,每一个细节无不洋溢着“东方的禅意”。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之一,而中国文化元素在其中的运用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就好莱坞电影中中国文化元素运用的情况进行解读。
好莱坞电影中最常见的中国文化元素莫过于功夫。
自从李小龙在70年代将中国功夫带入国际舞台后,武打片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一大特色,也影响了全球电影工业。
在不少好莱坞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功夫的身影。
例如《黑色追击令》系列电影中,杰森·斯坦森的角色常常使用中国功夫技巧来对抗敌人。
这种运用不仅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还表达了中国功夫的强大和独特之处。
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也是好莱坞电影中常用的中国文化元素。
例如《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主角是一个熊猫,通过学习中国武术成为了拯救世界的英雄。
这种设定在影片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智慧,以及中国功夫背后的哲学思想。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也包括了中国的风景和建筑。
例如在《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中,洛杉矶附近的一座中国寺庙被用作了机器人们的基地,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增添了影片的视觉效果。
同样,在《功夫熊猫》中,可以看到一座中国传统的武术学校,这种建筑风格也为影片增添了一种古老和神秘的氛围。
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期待。
有观众认为,好莱坞电影中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是对中国文化的赞扬和肯定,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种方式。
也有观众认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商业化和夸张化,对中国文化的真实传播并不够。
西方影像对东方主义的视觉传播——以《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
(一)环境建筑 首 先 ,以《花 木 兰》为 例 ,好 莱 坞 为 了 充 分 体 现“ 花 木 兰”这位来自东方的巾帼英雄气质,特意将整部影片背景 设定为中国水墨画的基调。但当时该片主要面对的是北美 市场,所以并未打算为中国量身定制,所以在环境建筑上, 东方主义建筑只是浅尝辄止。在影片中起伏的山峦、广阔 的山林、荒芜的大漠,木兰征战之路从表面上似乎套上了 水墨风格,看上去相当具有东方主义色彩。但实际上并非 如此,美国平和润文化总裁森德·约翰逊指出: “《花木兰》 影片中连绵起伏的山峦都是以哥伦比亚山为描摹对象的, 而不是中国山地的真实地貌。”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影片中 涵盖的蜻蜓点水式的东方主义。 云雾缥缈、亭台楼阁、依山傍水、鸟语花香……《功夫 熊猫》中如梦似幻的建筑群十分惊艳,无论从哪个角度欣 赏,都不失为一幅绝妙风景。恬静悠远的乡村、琳琅满目的 店铺、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影片中细致的描绘向观众 展示了独具匠心的中国园林建筑。宫殿屋顶盘绕的祥云、 腾龙图案无不让人惊叹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团队在对东方 建筑的刻画上竟然如此细心。特别是在《功夫熊猫 2》中的 建筑“凤凰城”,令观众叹为观止。整座凤凰城以川西民居 风格为主,古朴的建筑群落坐落于烟雾缭绕的山水之间, 绿意葱葱,鸟语花香,与自然巧妙融合,与中国现实的凤凰 古城着实相差无几。 (二)饮食习惯 在影片《花木兰》中,饮食只是被匆匆带过。花木兰为 家人敬茶,一家人围坐吃饭等场面中出现的茶、米饭,仅仅 止于西方国家对东方食物最初步的印象。特别是影片中花 木兰的早餐只有牛奶和鸡蛋,更是让很多观众大跌眼镜, 与实际中国古代的早餐出入太多。 在影片《功夫熊猫》中,阿宝的父亲每天都在他的面馆
视听 2016.11 | 权,释放公主自由,其身上 所流淌的血液是“中西合璧”的。
浅析好莱坞动画电影中的东方主义发展
浅析好莱坞动画电影中的东方主义发展早在18 世纪末期,“东方主义”便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起源于英国对东印度的一系列研究,其中主要包括语言(梵语)、法律、民风民俗、文学等。
东方主义在作为一门学科的同时,也是西方世界认识东方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企图主宰统治东方的的权利话柄。
它构建了一个西方优于东方的绝对形象,是一种带有强烈地“欧洲中心论”倾向的思想体系。
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对东方主义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东方主义不是表达了对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或新异的、替代性的)世界进行理解……在某些情况下是控制、操纵甚至吞并的愿望或意图。
19 世纪西方国家眼中的东方世界并没有真实的依据,通过某些虚构,以一种猎奇态度甚至是偏见色彩看待东方,从而创造出一个二等民族。
自身则以高姿态俯瞰东方,轻而易举地给这些民族贴上各种标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把控这些“异类”。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批判色彩,其批评锋芒直指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倾向。
通过研究早期好莱坞电影,部分影片中的东方主义不完全是对东方国家客观情况的现实反映,往往带有各种偏见和歧视色彩。
19 世纪末,广为流行的“黄祸论”将东方人刻画得极具讽刺意味。
荧屏上的东方人多为反派,其中,恶贯满盈的“傅满洲博士”让人印象深刻:他瘦削而高大,留着晚清时期的长辫,满脸胡茬,从来没有出现过笑容的脸上布满了诡谲与阴鸷。
整个人身上有一种“东方的邪恶的野蛮色彩”。
但到了21 世纪,原有的东方主义在“敌视”或偏见方面削弱了很多。
中国紧跟全球化步伐,国力日渐提升。
于是中国电影市场便成为好莱坞片商眼中一个不可抗拒的诱惑。
“东方”不再是落后贫困的代名词,富起来的东方人让西方人又爱又恨。
特别是近些年,好莱坞电影片商开始刻意营造东方人爱看的东方形象,宁可让西方人质疑,也不愿和票房过不去。
在这个背景下,好莱坞电影逐渐在荧屏上努力构筑出一个新的中国形象,一个全新的东方印象。
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
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标题: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导语:好莱坞电影自20世纪初开始涌现出一系列中国“功夫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这些角色塑造了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形象,从而对外输出了中国的武术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形象。
本文将分析这些电影形象的源起和发展,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以期深入了解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功夫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第一部分:好莱坞与中国武术文化的交流自20世纪初开始,好莱坞便开始接触和融入中国武术文化。
这可以追溯到“电影之父”之一的查理·卓别林于1919年拍摄的电影《决斗杂耍手》中的武术场景。
自那时起,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功夫形象”开始逐渐登场,并在后续的电影中得到更深入的探索。
第二部分:中国武术形象的文化内涵中国的武术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注重身体的训练技巧,更融入了哲学思想和道德传统。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功夫形象”多以传统的功夫大师或武术高手为主角,通过他们的形象展示了中国武术的技艺、智慧和心灵境界。
这些形象不仅擅长各种武技,还具备睿智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让观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
第三部分:中国“功夫形象”的视觉形象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功夫形象”通常以黑发、黄皮肤和斗志昂扬的面孔呈现,他们身穿传统的武术服饰,如道袍或僧袍,并以各种武器和招式展现出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
这些形象的视觉形象更加丰富了观众对中国武术文化的认知,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第四部分: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功夫形象”的影响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功夫形象”不仅在国内受到热爱武术文化的观众追捧,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认知和喜爱。
这些形象不仅带动了武术文化的热潮,还促成了更多文化交流和合作。
同时,这些形象也为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功夫形象”不仅是一种娱乐元素,更是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形象的源起和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美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好莱坞动画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早在 1 8世 纪末 期 , “ 东 方 主义 ”便 开始 成 为一 门独
1 9 9 8 年 开 始在 全 球 上 映 的 电影 《 花 木 兰 》 ,票 房 过
《 戏剧之家 》2 0 1 6年第 1 2( 上) 期
总第 2 3 9期
好莱坞 动 画电影 中的东方主义
程 皓楠
( 淮 阴师 范 学院 传媒 学院 ,江 苏 淮安 2 2 3 3 0 0)
【 摘 要】 近些年 ,好 莱坞动 画电影频刮 “ 东风 ”。随着 中国经 济地位 的不断提升 ,好莱 坞越来越看 重这个 潜 力 巨大的动画 电影 市场 。从 1 9 9 8 年上 映的 《 花木兰 》到 2 0 1 1年 的 《 功 夫熊猫 》, “ 东方主义”作 为一种 电影 文化交流符号得 到好莱坞 的 日益重视。 同时,这 种好莱坞 式的 “ 东方 主义 ”,在一定程度 上仍是 以西方视 角来解 构和 重组的,通过比较分析这种微妙差别及影响 ,可 以给 中国动画 电影带来一些启示。 【 关键词 】 好莱坞动画电影;东方主义;分析比较;启示
种偏 见 和 歧视 色 彩 。 1 9世 纪末 ,广 为流行 的 “ 黄祸 论 ” 的一 封 情 书 ” 。影 片 中的 阿 宝虽 然 部 分保 留 了熊 猫 可爱 但 是却 被赋 予 了鲜活 的美 国性 格 , 将 东方 人 刻 画得 极 具 讽 刺 意 味 。荧 屏 上 的东 方人 多 为 反 的外 形和臃 肿 的体 型 , 派 ,其 中 ,恶 贯 满 盈 的 “ 傅 满 洲 博 士 ”让 人 印 象 深刻 : 他好 吃 懒 做 ,爱 做 白 日梦 ,挤 眉 弄 眼 ,幽 默 滑稽 ,肢体
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
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一、本文概述《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形象的塑造与演变。
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双重视角,本文分析了中国功夫如何在西方电影工业中被呈现,以及这种呈现如何影响观众对中国文化和武术的理解与认知。
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的早期出现,以及其在不同类型影片中的角色定位。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形象的变革,特别是在动作设计、角色塑造和叙事策略上的创新。
本文还将探讨中国功夫形象在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这种形象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通过对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形象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同时为未来的跨文化电影制作提供启示和建议。
本文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相互理解,推动全球电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二、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历史演变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交流的深入而逐渐演变。
这种演变既反映了中国电影与西方电影工业的互动,也揭示了美国观众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和想象。
早期的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多以异国情调的形式出现,往往与神秘的东方文化、落后的社会风貌和异样的人物形象相结合。
在这一阶段,中国功夫更多地被用作背景装饰,而非故事的核心元素。
这种刻板印象与当时美国社会对中国的片面认识有关,也与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尚未形成广泛影响有关。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
一批优秀的功夫电影,如《精武门》《少林寺》等,通过精彩的打斗场面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让西方观众对中国功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一时期,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开始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元素。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崛起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更加多元化和真实化。
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
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随着好莱坞电影的风靡全球,中国功夫在电影中广受关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形象,被观众广泛认可。
本文将研究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功夫形象”是指什么。
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形象通常被描述为拥有超凡的武术技能、强大的体力和无人能敌的战斗力。
这种形象常常与中国文化的神秘和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充满了东方美学的魅力。
这种形象的代表可以追溯到一些著名的电影角色,比如李小龙的“龙”和李连杰的“叶问”。
其次,我们需要研究这种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功夫形象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李小龙的电影《死亡游戏》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部电影打破了传统的动作片编排,引入了中国功夫的元素,使观众对中国功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随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功夫形象逐渐多样化,不仅有铁血硬汉,还有喜剧片中的搞笑功夫高手,如成龙的电影《警察故事》系列。
这些电影使中国功夫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好莱坞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为什么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功夫形象能够如此吸引观众呢?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功夫所代表的东方哲学和文化价值观在西方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神秘独特性。
中国功夫强调内外兼修,注重塑造人的品质和修养。
这种东方哲学和文化价值观,正好满足了当代西方社会对身心修炼和内心成长的追求。
因此,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功夫形象,不仅吸引了中国观众,也深受西方观众的喜爱。
此外,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形象的成功还与其在电影制作上的精良和专业相关。
好莱坞电影一贯以制作精良、布景万分真实著称,中国功夫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了精心的呈现。
功夫场景的精彩表演、华丽的服装道具以及巧妙的视觉效果,为观众带来了视听上的享受。
这些专业的制作也使中国功夫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观众津津乐道的一部分。
然而,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功夫形象也面临一些质疑和争议。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好莱坞电影是全球影视工业的重要一环,在其作品中往往融入了各种文化元素,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国文化元素。
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历史常常成为好莱坞电影中的灵感来源和创作素材。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探讨它们的呈现形式以及对影片的意义和影响。
一、中国文化元素的呈现形式1. 人物形象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物形象,例如中国功夫大师、传统文人雅士、古代皇帝等。
这些角色常常通过服饰、行为举止、语言和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特点。
在《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主人公熊猫宝宝通过学习中国功夫和传统文化,最终成为了功夫大师;在《致命武器4》中,中国警探李阳以其英俊潇洒、智勇双全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正能量和正面形象,反映了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受欢迎程度。
2. 场景布景中国式的建筑、装饰和景观往往成为好莱坞电影中的重要元素,比如中国的古城、古宅、庙宇、园林等。
这些场景布景通过其独特的形式美和特色,为电影增添了浓厚的中国风情,塑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和画面感。
在《功夫》系列电影中,影片中呈现的古代中国武林、山村庵院和江南河畔等场景,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和历史韵味,令观众沉浸其中。
3. 传统文化符号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如春节、舞狮、京剧、功夫等也常常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成为了影片中生动鲜明的元素。
在《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影片中通过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比如烟火、灯笼、红包等,为影片增添了节日气氛和浓厚的中国年味。
这些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电影的可看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
4. 中国题材故事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还采用了不少中国题材的故事情节,比如中国古代传说、历史事件、名人传奇等。
《功夫瑜伽》、《长城》、《功夫熊猫》等影片就是典型的例子,它们往往采用了中国文化元素为主题,通过呈现中国风情和传统文化,向观众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价值观念。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好莱坞电影一直以其大片制作和全球影响力而闻名,其中不乏对中国文化和元素的融入。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此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中国文化元素也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
本文将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的角度进行解读,探索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及它所反映的影响和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在众多好莱坞电影中,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并非少数。
电影《功夫熊猫》就将中国功夫与熊猫元素巧妙融合,将中国传统功夫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的主人公熊猫阿宝继承了中国功夫的精髓,并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武术大师。
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中国功夫、熊猫、中国传统建筑等元素的运用,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魅力。
不仅仅是动画电影,许多好莱坞大片也开始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影片中。
电影《功夫之王》中,成龙以自己的形象和中国功夫的风格出现在影片中,这不仅是对中国功夫的赞美,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讴歌。
电影《长城》则将中国的长城元素融入到了影片的故事情节中,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宏伟建筑和战争文化。
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也成为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一种新趋势。
随着中国市场的崛起和国际影片在中国的市场需求增加,好莱坞电影也开始更加注重中国观众的口味和文化需求。
在许多好莱坞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元素的频繁出现,比如中国风的服饰、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历史故事等。
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反映出国际电影市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认可和欢迎。
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也对国际影片的票房和口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市场对于国际影片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也成为了一种商业策略和营销手段。
通过运用中国文化元素,好莱坞电影不仅可以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好的票房收入,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运用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订┊┊┊┊┊线┊┊┊┊┊┊┊┊┊┊┊┊┊中国功夫在好莱坞影片中的“东方化”叙述【摘要】中国功夫作为一个文化符号长期受到西方世界的接受与认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功夫片通过好莱坞走向世界,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功夫成为中国在好莱坞最具有魅力及辨识性的世界品牌。
本文尝试使用东方主义理论,分析好莱坞类型电影对中国功夫的“他者化”再生产过程,阐述在西方语境下对中国元素的“东方化”叙述方式,并分析在西方主流文化审美下好莱坞对中国功夫文化的选择性接受。
【关键词】好莱坞,功夫,东方化2008年间,美国《新闻周刊》根据网民投票,评选得出中国为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二大文化国家之一。
同时,在网友们心中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符号有汉语、故宫、少林寺、功夫等。
在广大美国民众心中,中国功夫成为他们长期认可的、最具魅力和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在他们的认知中国电影中无论男女老少、正派邪派,无一不精通功夫,以至于在《卧虎藏龙》获奖之后一些西方观众认为所有中国人都精通功夫。
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梦工厂,很大程度上展示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主流的文化选择。
以中国为首的东方元素是好莱坞电影中不可或缺的构成条件,而中国功夫在其中是最受到认同与接受的文化形象。
20世纪70年代,李小龙开创了功夫片,这种新型电影打开了好莱坞的大门,随后在多位华裔功夫明星的推动下,功夫成为中国在好莱坞最具有魅力及辨识性的世界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好莱坞类型电影对中国功夫的诠释与认同,是基于电影全球化的策略,在“东方主义”影响下构建的文化符号,是西方世界对东方的集体想象物。
第1章华裔功夫明星的“东方化”呈现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指出,东方是在西方人的想象中完全凭空构造出来的。
西方强势主流文化控制东方弱势文化的话语权,使东方文化呈现出他们愿意相信的样子。
西方是永远是征服者与支配者,而东方始终被征服与被支配,在这样优越的种族主义之下,中国功夫一直按照西方的塑造标准被进行“他者化”创作。
在西方话语权的背景之下,好莱坞留给华裔演员可选择的空间十分狭小,可供尝试的戏路也极为稀少。
1919年华裔演员首次在好莱坞电影中露面,那是女星黄柳霜┊┊┊┊┊┊┊┊┊┊┊┊┊装┊┊┊┊┊订┊┊┊┊┊线┊┊┊┊┊┊┊┊┊┊┊┊┊在《红灯笼》中饰演了一位小角色,也是东方人物第一次在世界银幕亮相。
纵观近百年来好莱坞影片中的华裔角色,必须承认,只有功夫片是敲开好莱坞之门最快捷的途径,成功走入其中的华裔演员几乎都以动作明星为标签,且共同呈现出单一的、符号化的定型化形象。
李小龙开创了华裔动作明星在好莱坞的一席之地,令西方世界对这个充满神秘与梦幻的新奇领域十分感兴趣。
同时却也将自身戏路困限于这个领域之内,很难在别的领域得到突破。
好莱坞几位华裔男明星无一不是以动作武打作为个人标签被好莱坞定型,如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等动作明星呈现出这样一种刻板的文化符号。
他们塑造的角色某种意义上来说并没有本质区别,像是类型电影流水线上统一生产的标准产品,置换到同类电影中都不影响故事的主题与完整性。
好莱坞的些华裔男性角色体现了显著的“无性化”特征。
“无性化”是好莱坞影片在塑造华裔男性形象时的一贯方式,即在影片中回避表现其男性魅力与性别特征,使其在表现外在的行为的同时,却没有内心情感可挖掘,成为更加高度概括的符号。
对于西方审美来说,强大的身体力量是他们最大的依仗,因而男性魅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对异性的吸引及征服之上,如“007系列”中的詹姆斯·邦德,其保持着每部影片两至三位红颜知己的记录,这才是一个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极富男性魅力的形象,而华裔所饰演的男性角色显然被排除在这一标准之外,他们难以理解传统儒雅君子的魅力所在,柔弱的书生气质只会让他们觉得性别概念模糊。
在“无性化”这一点上,华裔功夫明星所扮演的角色呈现了惊人的一致,李小龙在《龙争虎斗》中饰演的李警官受邀参加武林大会时,面对数名风情万种的美女时,他选择的是一位卧底的女特工,在别人沉迷于温柔乡之时,他做的事是与她交流情报并夜探地形;成龙在《燕尾服》、《尖峰时刻》等影片中饰演的警察同样以滑稽幽默的方式回避了美女的仰慕;《龙之吻》中李连杰饰演的特工冷静睿智、武功高强,但全片着重体现他的外在特性,并没有内心情感的体现;《功夫之王》中,李连杰与成龙所饰演的两个角色一个代表佛家,一个代表道家,都是节制禁欲的典范;《卧虎藏龙》中的周润发饰演的李慕白是武当弟子,本身也是节欲守礼的楷模;《加勒比海盗3》中周润发饰演的海盗恶棍还未来得及征服美人就身死当场……纵观好莱坞影片中华裔男性角色,尽管他们都有着阳刚的气质、高强的武艺、坚毅的性情、健美的身形以及帅气的面孔,可谓是魅力十足的男性形象,却极少在影片中提及女性对他们的“性趣”,所有这些男性角色其实都可以看做是同一类人,并无本质不同。
这是出于西方电影的观影需要,令这些华裔男性角色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西方是阳刚的、强势的、统治的,就如刚强有力的男性,而东方是阴柔的、婉约的、受支配的,就如柔弱和顺的女性。
正如《蝴蝶君》中宋丽玲所说:“我是个东方人。
作为一个东方人,我从来┊┊┊┊┊┊┊┊┊┊┊┊┊装┊┊┊┊┊订┊┊┊┊┊线┊┊┊┊┊┊┊┊┊┊┊┊┊不可能完全是个男人。
”1这样不完整的、女性化的东方男性,西方观众们自然不可能想象他们的男性魅力,使他们在银幕上呈现一致的清心寡欲,不解风情。
除此之外,西方主流文化对东方男性的印象是刻板僵化的,这是由于历史背景形成所造成。
历史上大批涌入的华工给美国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排华法案》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华人“黄祸”的妖魔化印象至今还残存于许多西方人意识之中。
“好莱坞深知西方集体想象中的种族禁忌如此的根深蒂固,如果在影片中反其道而行之,则不免会让美国观众内心无法接受。
”2带有偏见与歧视的观念,令他们无法想象华裔男性吸引征服大批白人女子的场景,因此在电影的整体叙事中,“无性化”的呈现方式可以理解。
从华裔女演员的角度来说,随着《007明日帝国》中杨紫琼令人耳目一新的邦女郎形象跃然银幕,为华裔女演员的好莱坞之路开辟了一条路径,随后刘玉玲、章子怡、胡凯莉、张静初包括刘亦菲、李冰冰皆是沿袭此道。
好莱坞对于华裔女星的角色依然绑定于“打女”的定位之上,可见西方观众关于中国的想象依然固守难移。
且动作女星中最受认可的是刘玉玲,因为西方观众相信刘玉玲就是东方美女的典型代表:单眼皮、小眼睛、高颧骨、国字脸、塌鼻梁,他们看重的是刘玉玲身上的“异国风情”,而显然她最符合他们心目中东方人美丽的期许。
这位生长在美国的华裔女性身上并无太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是充满着现代美国文化的气息,中西合璧的气质更加符合西方的审美标准。
由此可见,西方观众的审美趣向完全取决于他们心中所塑造的标准,而被他们所接受文化,并不是因为文化本身,而是因为它是按他们的标准塑造出来的。
第2章西方语境下对中国功夫的文化选择对于好莱坞电影工厂来说,最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其次才是意识形态。
因此影片在价值观的构建时,首先迎合的是美国民众的观影需求,其次是全球观众的审美口味及日益庞大的中国市场。
基于这个出发点,它采取的一定是畅销于全世界的普世价值观。
在美国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可用的题材资源面临枯竭,急于向外扩展文化资源以扩大好莱坞电影的生存空间。
中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在现今世界上日渐崛起的国际地位,必然使其成为好莱坞最重要的挖掘对象。
中国功夫作为一种消费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异化”并与西方主流审美融合之后呈现出来,这是由于中西价值观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形成的。
“侠以武犯禁”,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功夫与武侠并不是社会的主流,功夫这一1黄哲伦著,张生译.蝴蝶君[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30页2郝胜兰,季水河.好莱坞华人“功夫形象”的禁欲主义[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3月,第136页┊┊┊┊┊┊┊┊┊┊┊┊┊装┊┊┊┊┊订┊┊┊┊┊线┊┊┊┊┊┊┊┊┊┊┊┊┊文化形态在西方社会却得到普遍认同与接受。
而中国儒家传统所倡导的具有“勇、礼、忠、仁、智、孝、信、义”等优良品质的国士君子,却并不能为西方社会所肯定,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中国功夫与西方主流文化之间必然存在其内在的共同点。
中国功夫的本质与侠义精神密不可分,而“侠义”精神在遗俗野史中经过无数演绎与戏说,终究成为中国人心中绮丽的梦。
而侠客本身,经过华人武侠小说的诠释更挖掘其深度。
鲜衣怒马、快意恩仇的武侠梦,始终令中国人心向往之。
“武”与“侠”二字本身包涵不同奥义,止戈为武,暗合道家“无为”思想。
何为武之巅?无我无他。
何为侠之大?家国天下。
二者结合起来蕴含深邃传统文化与普世精神,这种基于侠义精神的中国功夫,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西方观众无法理解。
但中国武侠电影与功夫电影中特立独行、恣意而为,天地孤影任我行的独行侠客与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精神是相似的,虽然这样的侠客形象并未挖掘出其深层的文化精髓,但好莱坞需要的也并非是这些。
美国人崇尚独立与自由的个人英雄主义,这种“必须一个人面对世界。
他得离群索居,没有亲友的帮助,单枪匹马打天下。
”3的孤胆英雄符合西方观众的普世价值观。
与此相关的影视娱乐作品比比皆是,复仇者联盟与正义者联盟中的超级英雄便是其中代表。
个人英雄主义最典型的表现是追求“超级英雄”,《超人》、《蝙蝠侠》、《绿巨人》、《钢铁侠》、《蜘蛛侠》平日都是混迹于人群的普通人,当危机来临时摇身一变成为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
《功夫熊猫》、《功夫梦》、《功夫之王》等影片皆是讲述普通的小人物独自踏上学艺征程,最终领悟大道成为超级英雄的故事;昆汀塔伦蒂诺由于迷恋香港功夫片,在他的《杀死比尔》中也套用了一段类似的情节。
这样的故事模式是以功夫为卖点,讲述一个西方式寻宝探险的故事,虽然并不符合中国传统武侠的定义,却完全符合美国观众的审美需求。
好莱坞功夫影片中的中国故事大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植入的中国故事,将中国传统文化置入西方语境进行诠释,用自己的文化为标准完成了对“他者”的想象,将中国功夫与其自身的价值观相融合,包装再生产后展现在银幕上。
如《木乃伊》中主角几人对龙帝墓的探索完全可看作是披着中国元素外衣的西方盗墓探险模式。
在《功夫之王》、《功夫熊猫》与《猛龙过江》等影片中的高手们都将武功至高境界归结于对天地自然之力的体悟,这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道家哲学的魅力,但这种解读依然是流于表面的“拿来主义”,并未触及意识形态的领域。
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中,好莱坞的目的并非还原中国文化,而是建立在世界观众共同理解的前提下作出的选择性接受。
3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第58页┊┊┊┊┊┊┊┊┊┊┊┊┊装┊┊┊┊┊订┊┊┊┊┊线┊┊┊┊┊┊┊┊┊┊┊┊┊参考文献[1] 萨义德.东方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9[2] 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3] 孙萌.“她者”镜像:好莱坞电影中的华裔女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 周文萍. 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D].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09[5] 钱同琦. 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功夫的运用研究[D].硕士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6]周文萍. 当今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元素解读[J].暨南学报,2009年第5期,第18—22页[7] 王炎.从好莱坞中国题材影片看西方的中国想象[J].文艺报,2008年5月10日,第004版[8] 雷茜.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和华裔形象的嬗变[J].电影文学:2010年第10期,04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