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件】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②必修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课件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风俗习惯方面,下令取缔卖 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反动会道门等社 会丑恶现象。 并于1950年,制定《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 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 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 中国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而且更多的考虑 到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 从“住”来说,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 宽敞的楼房为主; 从社会风俗来说,传统的陈规陋俗转变为简约 文明的习俗。
问题:人们的饮食习惯一般受什么制约?中国的 饮食习惯具有什么特点? 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 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 虽然中国的传统饮食十分丰富,而且地域性特征 明显。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 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但是在鸦片战争后,在通商 口岸的一些大城市的有钱人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民 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西方的葡萄酒、巧 克力糖、咖啡、汽水等也为普通百姓所接受。
清代男女服饰
清末、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
民 国 时 期 的 一 家 人
三 十 年 代 上 海 女 性
中国四大菜系之一——鲁菜
鲁菜总的特点在于注重突出菜肴的原味, 内地以咸鲜为主,沿海以鲜咸为特色。
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粤菜
(1)选料广泛 广博奇异,善用生猛海鲜。 (2)刀工干练 以生猛海鲜类的活杀活宰为见长。 (3)清淡爽口。
妇 女 在 投 票 选 举
豪华的A380客机
合作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现代物质生活和习 俗发生了哪些演变?原因是什么? (1)物质生活: ①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了劳 动就业问题;统购统销,稳定了物价。 ②改革开放以来:“吃”——1987年基本实现温 饱;实施“菜篮子工程”。“穿”——衣服人均拥有 量大幅度提高,款式多样化。“住”——农村住房不 断更新并楼房化;1995年“安居工程”实施。
历史课件《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课件1
校服
西餐
②食:
国人经营的第一家西菜馆──上海“一品香”
• 西餐 :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讲究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合理,以及营养成 分是否被充分吸收),菜肴的色、香、味是次一 等的要求。
• 中餐: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
此外,在烹饪方式、 食品种类、就餐环境、 餐具、礼节等方面也存 在着差异。
闽菜
湘菜
粤菜
浙菜
③住:
传统民居和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
老北京的建筑经典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一)1840年前的社会生活
上等社会
衣
食
住
普通百姓
衣
食
住
长
满
深
布
粗
普
袍
汉
宅
衣
食
通
马
美
大
民
褂
食
院
宅
(二)1840——1949年的社会生活
1、变化原因
(1)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 关锁国”政策。
③住:
最早出现在租 界的“洋房”
里弄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 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 至四层。
完全西化的独院式“洋房”
这些别墅洋房多为殖民统治者、商业巨头、晚清官宦的 私宅,有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此多精美别致、豪华气派。 也直接体现了西方文化移植式的输入。
在城市的边缘充斥的破烂阴暗的棚户区
返回
b.食:“菜篮子”工程。
c.住:“安居工程”。
天津大型安居工程——华苑小 区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政策。近十多年来,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精品PPT课件
清末以及民国时期
由于战乱频繁加 上灾荒,广大的 农村别说是西餐, 几是普通的饭都 吃不饱。人民的 生活极其困苦!
(3)住
四合院 传统建筑(北方)
北京西站 中西合璧
别墅 新式住宅
老北京人讲究较多,如院门前不能种槐 树,因以前槐树上会掉下来一种虫子, 俗名吊死鬼,担心过路人说“这儿怎么 这么多吊死鬼啊”,因桑树与“丧”同 音,四合院边也不种桑树。北京人大都 爱在院子中种夹竹桃。
2、你的爸爸实行的新生活措施内容,下列哪一 项不应该有( )
A、取缔聚众赌博 C、取缔卖淫嫖娼
B、改革婚姻制度 D、实行双休日
3、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饮食水平, 实现安居乐业,党和政府发起了 ()
①“菜篮子”工程 ②西气东输工程 ③安居工程 ④南水北调工程
课堂小结
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对近现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
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 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
(用2。)近现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
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
(3统)天社下,会变风为俗向近的代特化点的趋:进。
西式的住宅、花园式 的楼房
服饰多姿多彩
解决了温饱问题,实 行“菜篮子”工程
安居乐业、“安居工程”
风俗
习惯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 变婚姻制度;改变婚丧
仪式、社交礼仪、等
涤荡封建糟 粕;制定《 婚姻法》
各种娱乐休闲活动 成为日常生活的重 要内容
导致变 1、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化的重 2、政治制度的变革 要因素 3、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思想启蒙;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课件
请分别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 要求断发剪辫的原因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实行强制 剪辫法令,孙中山下剪辫令云: 满虏窃国,易 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 今者清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 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 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尊者以 违法论。.......
全
席
北方饮食
.
b.变化:西餐。
.
.
பைடு நூலகம்
(2)食: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 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国人经营的第一家西菜馆──上海“一品香”
.
③住:传统民居和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
.
④风俗:短发易服、废止缠足和婚丧仪式、称谓 变化 ⑤农村落后,沿袭传统风俗习惯。
.
.
章太炎的“征婚启事”
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下达的《禁蓄发辫条 例》是最后一个政府禁辫条例.
.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原因:
(1)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2)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3)政府政策的影响 (4)西方思想的传播 (5)先进的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
内因:中国历史的剧变(政治环境,社会形势的 变化,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化) 外因: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传人、冲击。
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 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 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去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 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的一种,我们应 该立刻地把许多耻辱全体去掉的。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实行强制 剪辫法令,孙中山下剪辫令云: 满虏窃国,易 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 今者清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 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 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尊者以 违法论。.......
全
席
北方饮食
.
b.变化:西餐。
.
.
பைடு நூலகம்
(2)食: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 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国人经营的第一家西菜馆──上海“一品香”
.
③住:传统民居和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
.
④风俗:短发易服、废止缠足和婚丧仪式、称谓 变化 ⑤农村落后,沿袭传统风俗习惯。
.
.
章太炎的“征婚启事”
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下达的《禁蓄发辫条 例》是最后一个政府禁辫条例.
.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原因:
(1)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2)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3)政府政策的影响 (4)西方思想的传播 (5)先进的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
内因:中国历史的剧变(政治环境,社会形势的 变化,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化) 外因: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传人、冲击。
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 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 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去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 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的一种,我们应 该立刻地把许多耻辱全体去掉的。
第14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课件
西装的流行:①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侵略; ②西学思潮
从西装到中山装:反映中西文化的冲突与 融合
21
现 代 的 西 装
22
23
探究:从这些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反映了: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繁荣、 思想的开放。
24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阶段
表 现 服饰特征
鸦片战争 后——新中 国成立
土葬,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汉族历行 土葬。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 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实行
38
你知道旧中国有哪些落后的习俗?这些 习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
旧习
▪ 婚姻包办
▪ 旧式丧礼
▪ 男子留辫
▪ 女子裹足
▪ 社交礼仪
▪ 迷信活动
▪ 改变 ▪ 婚姻自由 ▪ 新式丧礼 ▪ 剪辫易服 ▪ 迫令放足 ▪ 社交礼仪 ▪ 文明时尚
特征:移风易俗、删繁就简。 39
40
请 观 察 这 两 幅 图 图一“三寸金莲”绣花 : 图二:时髦的高跟鞋 鞋请思考:图一到图二的转变反映了什么问题?
--从服饰的角度看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3
50 年 代 的 时 尚
——
列
宁
装
50年代“做女套初列性年宁的轻装人又,留中一着流结时行婚的尚穿一—”句是—顺2布口0世溜拉纪。50基年代
4
——
60 年 代 的 流 行
绿 军 装
5
70 年 代 末 的 时 尚
——
碎
花
衣
裳
6
改革开放以后
7
流 行 时 装
《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
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
从西装到中山装:反映中西文化的冲突与 融合
21
现 代 的 西 装
22
23
探究:从这些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反映了: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繁荣、 思想的开放。
24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阶段
表 现 服饰特征
鸦片战争 后——新中 国成立
土葬,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汉族历行 土葬。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 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实行
38
你知道旧中国有哪些落后的习俗?这些 习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
旧习
▪ 婚姻包办
▪ 旧式丧礼
▪ 男子留辫
▪ 女子裹足
▪ 社交礼仪
▪ 迷信活动
▪ 改变 ▪ 婚姻自由 ▪ 新式丧礼 ▪ 剪辫易服 ▪ 迫令放足 ▪ 社交礼仪 ▪ 文明时尚
特征:移风易俗、删繁就简。 39
40
请 观 察 这 两 幅 图 图一“三寸金莲”绣花 : 图二:时髦的高跟鞋 鞋请思考:图一到图二的转变反映了什么问题?
--从服饰的角度看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3
50 年 代 的 时 尚
——
列
宁
装
50年代“做女套初列性年宁的轻装人又,留中一着流结时行婚的尚穿一—”句是—顺2布口0世溜拉纪。50基年代
4
——
60 年 代 的 流 行
绿 军 装
5
70 年 代 末 的 时 尚
——
碎
花
衣
裳
6
改革开放以后
7
流 行 时 装
《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
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
第14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共40张PPT)
⑴变化: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社会风尚的主 流(20世纪50-70年代) 。 ⑵变化原因:物质匮乏,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生 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巨变
1.变化原因: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 奋斗目标.
2.表现: 衣
单一到多元 休闲时尚
食
八大菜系
菜篮子工程
住
安居工程
居室建筑的变迁
观察下列图片,分析这些图片反映的建筑变迁过程及其
内在的特点?
传统民居
中西合璧
完全现代
旧式家具
新式家具
居室建筑的变迁
❖ 1.北方典型民居——四合院 ❖ 2.外国人来华后,西式住房开始出现,中国的居
室建筑出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 3.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 4.家居西化。
困难。
现代服装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
1、表现:异彩纷呈。
2、服饰特征:美观大方、彰显个性。
3、时代特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多元社会。
4、变化原因: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 更新。
小结: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 “封闭” 走向“开放”。(个性化)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时代缩影:从溥仪生活照看服饰的变迁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近代中国男子的服饰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 (1840—1949年)
1、表现: (1)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2)女子:传统旗袍—改良旗袍。
2、服饰特征:土洋并存,中西合璧。
3、变化原因:西方侵略,服饰传入; 政府在变革服饰方面的作用。
要变化?
(中西合璧 )
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巨变
1.变化原因: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 奋斗目标.
2.表现: 衣
单一到多元 休闲时尚
食
八大菜系
菜篮子工程
住
安居工程
居室建筑的变迁
观察下列图片,分析这些图片反映的建筑变迁过程及其
内在的特点?
传统民居
中西合璧
完全现代
旧式家具
新式家具
居室建筑的变迁
❖ 1.北方典型民居——四合院 ❖ 2.外国人来华后,西式住房开始出现,中国的居
室建筑出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 3.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 4.家居西化。
困难。
现代服装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
1、表现:异彩纷呈。
2、服饰特征:美观大方、彰显个性。
3、时代特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多元社会。
4、变化原因: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 更新。
小结: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 “封闭” 走向“开放”。(个性化)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时代缩影:从溥仪生活照看服饰的变迁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近代中国男子的服饰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 (1840—1949年)
1、表现: (1)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2)女子:传统旗袍—改良旗袍。
2、服饰特征:土洋并存,中西合璧。
3、变化原因:西方侵略,服饰传入; 政府在变革服饰方面的作用。
要变化?
(中西合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人教版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单元
第十四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
情 景 导 入
2
目 标 导 航
5
随 堂 练 习
3
自 主 预 习
6
高 考 演 练
4
课 堂 探 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情 景 导 入
右边的照片拍摄于 20 世 纪 30 年代,是杭州西湖儿童 旅行团在启程前的合影。儿 童结团旅行,这是近代中国
(4) 风 俗 习 惯 : 维 新 派 主 张 “断发易服 ___________”“ 废 止 缠 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
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
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 为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 . 改革开放前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 比较低 勤俭节约 、无私奉 (1)社会风尚:20世纪50~70年代,__________ 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物质生活: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 票证计划供应。
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
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 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 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探究思路】
由材料一中“皆洋式也”“皆洋食
也 ”“ 皆洋工也 ” 得出结论 (1) ;由材料二中 “ 南京临时政
府 ”“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得出结论
的影响,尤其是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由以往的闭关自守,变为面向世界; 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由与世界潮流脱 离,到逐渐与世界潮流同步,成为引导世界生活变迁的重要 力量。
陆秋心在《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 1920年4月15日)中说:“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 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 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 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不包 括( )
(2)从近代化的角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国
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城 市化等共同构成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中 国近代化的历程,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3)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近代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 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尤其是中国近 现代史上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4)从世界历史的角度: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外来力量
社会生活中的一桩新鲜事,
它是新式教育和新式旅游的 产物,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那么,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中国传统服饰、饮食和社会风俗又受到了哪些冲击?通过本 课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目 标 导 航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 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时空坐标
(2);由材料三内容可得出结论(3)。
【探究结论】 (1)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2)政府政策的影响。 (3)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吸收西方的先进文明。
(4)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5)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6)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 1.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 镇。
材料二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
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文中指出: “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 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 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材料三 1905年,李叔变化 (1)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 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
①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菜篮子工程 ②政府还倡导“_________________ 。”
(3)住 ①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②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____________ 安居工程 ”。 (4)风俗习惯
A.作者坚持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传统纲常伦理仍在盛行
①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赈济灾区 的社会风尚, ②注重环保、讲究卫生、 ______________ 也在逐步形成。
巧思妙记:
课 堂 探 究
一、探究问题:推动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探究素材】
材料一
清末有官员惊叹:“国之典章莫重于章服,而
今之章服之紊亦已甚矣。以职员所涉历,车于陆,舟于水, 皆洋式也;酒于觥,肉于俎,皆洋食也;楼其冠,洋其履, 德、法其衣裳,皆洋工也。”
自 主 预 习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鸦片战争 1. 原因: _______________ 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 口岸设厂、开店等,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2.表现
(1)衣:“洋布”“洋装”、旗袍、中山装等。
(2)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出现西餐馆,吃西餐 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欧式洋房和中西合璧的建筑。
2.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 经济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
程。
(3) 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 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
3.多角度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1)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角度: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时 间非常短暂,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生活变化最剧烈的时 期。
(2)从过程看:由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
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 (3)从水平看:总体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 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5)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
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坚如磐石。
人教版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单元
第十四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
情 景 导 入
2
目 标 导 航
5
随 堂 练 习
3
自 主 预 习
6
高 考 演 练
4
课 堂 探 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情 景 导 入
右边的照片拍摄于 20 世 纪 30 年代,是杭州西湖儿童 旅行团在启程前的合影。儿 童结团旅行,这是近代中国
(4) 风 俗 习 惯 : 维 新 派 主 张 “断发易服 ___________”“ 废 止 缠 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
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
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 为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 . 改革开放前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 比较低 勤俭节约 、无私奉 (1)社会风尚:20世纪50~70年代,__________ 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物质生活: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 票证计划供应。
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
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 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 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探究思路】
由材料一中“皆洋式也”“皆洋食
也 ”“ 皆洋工也 ” 得出结论 (1) ;由材料二中 “ 南京临时政
府 ”“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得出结论
的影响,尤其是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由以往的闭关自守,变为面向世界; 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由与世界潮流脱 离,到逐渐与世界潮流同步,成为引导世界生活变迁的重要 力量。
陆秋心在《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 1920年4月15日)中说:“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 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 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 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不包 括( )
(2)从近代化的角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国
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城 市化等共同构成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中 国近代化的历程,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3)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近代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 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尤其是中国近 现代史上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4)从世界历史的角度: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外来力量
社会生活中的一桩新鲜事,
它是新式教育和新式旅游的 产物,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那么,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中国传统服饰、饮食和社会风俗又受到了哪些冲击?通过本 课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目 标 导 航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 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时空坐标
(2);由材料三内容可得出结论(3)。
【探究结论】 (1)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2)政府政策的影响。 (3)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吸收西方的先进文明。
(4)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5)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6)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 1.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 镇。
材料二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
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文中指出: “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 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 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材料三 1905年,李叔变化 (1)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 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
①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菜篮子工程 ②政府还倡导“_________________ 。”
(3)住 ①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②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____________ 安居工程 ”。 (4)风俗习惯
A.作者坚持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传统纲常伦理仍在盛行
①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赈济灾区 的社会风尚, ②注重环保、讲究卫生、 ______________ 也在逐步形成。
巧思妙记:
课 堂 探 究
一、探究问题:推动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探究素材】
材料一
清末有官员惊叹:“国之典章莫重于章服,而
今之章服之紊亦已甚矣。以职员所涉历,车于陆,舟于水, 皆洋式也;酒于觥,肉于俎,皆洋食也;楼其冠,洋其履, 德、法其衣裳,皆洋工也。”
自 主 预 习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鸦片战争 1. 原因: _______________ 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 口岸设厂、开店等,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2.表现
(1)衣:“洋布”“洋装”、旗袍、中山装等。
(2)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出现西餐馆,吃西餐 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欧式洋房和中西合璧的建筑。
2.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 经济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
程。
(3) 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 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
3.多角度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1)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角度: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时 间非常短暂,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生活变化最剧烈的时 期。
(2)从过程看:由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
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 (3)从水平看:总体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 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5)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
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