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考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三峡》知识点梳理精选全文

《三峡》知识点梳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三峡》知识点梳理一、文章内容理解1、文章先写山,再写水,写水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夏、春冬、秋的水景。

2、山的特点是绵长、高峻。

夏季水的特点是汹涌、湍急;春冬季景色特点是清荣峻茂;秋季景色特点是萧瑟、凄凉。

总之用一句话概括三峡景色特点就是: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3、写四季景色时,为何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先写夏水?答:因为作者是为《水经》作注,重点是写水。

而三峡水夏季最盛,最能体现三峡水的特点,所以先写夏水。

4、写三峡风光时,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答:(1)三峡的山绵长、高俊,很有气势。

(2)三峡的山势决定水势,山高峡深,三峡的水才有特色。

所以先写山再写水。

5、写春冬景色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静态的,“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态的。

动静结合。

6、三峡秋季景色最突出是“猿啸”,给人萧瑟、凄凉之感。

7、文中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用了引用的修辞。

作用是:写出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8、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与《三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相似。

9、《早发白帝城》与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间有什么异同?答:(1)异:《早发白帝城》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

渔歌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2)同: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

都是写三峡,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10、三峡适合修建水利发电站,从文中找出两条理由。

答:理由①水流湍急(原句: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重点字词: 自:在.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

襄: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 :(zhǔ)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旦:早晨。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朝:早晨.曦月:太阳,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4、区别:(1)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2)绝:久绝(消失)。

绝(山峰):极阻绝:断(3)自三峡……(在) 自非……(如果)5、通假字:阙;同“缺”,空缺。

五、一词多义①沿溯阻绝(隔绝)绝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巘多生怪柏(极)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①属引凄异(连续) 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以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②能以径寸之木(用)阙①略无阙处(“阙”通“缺" 空缺)②不知天上宫阙(宫殿)或①或王命急宣(有时)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6、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第12篇 三峡(北魏郦道元)文言文阅读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第12篇 三峡(北魏郦道元)文言文阅读梳理
【作品简介】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变式提问:分析本文为何先写“山”后写“水”,写“水”又不按四季顺序写的理由。 第一问:①“峡” 指“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故先从山写起。②先写山,既可揭示水流迅速的原因,也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展现三峡的奇绝。 第二问:先写夏水,再写春冬水,是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也最具特点。
原文
课下注释
参考译文
至于夏水襄(xiānɡ)陵⑧,沿⑨溯(sù)⑩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⑪御风,不以疾也。
⑧襄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⑨沿:顺流而下。⑩溯:逆流而上。⑪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核心命题角度】
角度 一 景物特征
1.(教材“思考探究”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角度 二 写作手法
2.(教材“思考探究”一)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③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1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④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

《三峡》复习知识点

《三峡》复习知识点

《三峡》复习知识点三峡是中国境内长江流域的一个著名的地理景观,被誉为世界自然遗产。

它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是长江下游的一个峡谷。

三峡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景观之一。

下面我们将复习关于三峡的一些知识点。

一、概述三峡是指从宜昌的西陵峡起到湖北宜昌的广阳坝止,全长约193公里。

它包括了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个峡段。

三峡地区地势起伏,山水相间,自然景观优美壮观。

二、地理特点1. 瞿塘峡:位于宜昌市西北约76公里处,全长约41公里。

瞿塘峡以险峻的峡谷和清澈的河水而闻名,被誉为“天下第一峡”。

2. 巫峡:位于巫山县和巫溪县之间,全长46公里。

巫峡是三峡中最长也是最美的一个峡谷,有着丰富的神话和传说。

3. 西陵峡:位于宜昌城区下游,全长约32公里。

西陵峡是三峡中最为险峻的一个峡谷,也是三峡游览的最后一段。

三、三峡工程1.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项目之一,也是三峡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位于宜昌市太和山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坝。

2. 船闸:三峡大坝船闸是连接长江上下游的重要水域,它能够容纳大型船只通行,提高了长江的通航能力。

3. 发电站:三峡大坝发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厂之一,它由两座左右对称的发电厂组成,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

四、生态环境保护1. 生态移民:为了建设三峡工程,当地居民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移民。

政府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了移民的安置和生活条件。

2. 水域环境保护:三峡工程对当地水域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水域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当地的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

3. 文化遗产保护:三峡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地区,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民俗等。

五、旅游资源1. 游船观光:游客可以选择坐船游览三峡,欣赏美丽的风景和壮丽的峡谷。

2. 附属景点:除了三峡本身,周围还有一些附属景点,如宜昌的夷陵古镇、巫山的巫山神女等,游客可以顺便游览这些景点。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08《三峡》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08《三峡》

《三峡》复习要点一、课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 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课下注释: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自,从,由;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3、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或:有时。

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白帝:白帝城,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么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素:白;湍:白色的急流;回:旋转,这里是回旋,回荡的意思。

10、绝巘:极高的山峰;巘:山峰。

1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刷。

悬泉:从山崖上流下来的好像是悬挂着的泉水。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

9.三峡(知识点归纳)一、一词多义▲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2.绝:①沿溯阻绝.(断。

)②绝.巘(繁体字)多生怪柏(极高的。

)③哀转久绝.(消失。

)▲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

)②清.荣峻茂(水清。

)4.其:①其.间千两百里(指示代词,这。

)②飞漱其.间(代词它们。

)5.三:①巴东三.峡巫峡长(三个。

)②猿鸣三.声泪沾裳(虚数,几)二、通假字▲①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②哀转.久绝(“转”同“啭”,婉转。

)三、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指下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⑤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⑥至于夏水襄陵(水:名词用作动词,指涨水。

)⑦有时朝发白帝(朝:名词用作状语,指在早晨。

)⑧暮到江陵(暮:名词用作状语,指在傍晚。

)四、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4.泪沾裳(裳:古义:古人的下衣;今义:衣服。

)5.不以疾也(疾:古义:快;今义:疾病。

)五、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略:完全。

2.不见曦月(xī)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3.亭午:正午。

亭:正。

4.夜分:半夜。

5.至于:到。

6.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8.或皇命急宣或:有时。

宣:传达。

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

御:驾驶。

以:如。

疾:快。

10.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

▲湍:急流。

11.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12.悬泉:从山崖上流下好像悬挂着的泉水。

13.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荡。

14.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知识清单:三峡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知识清单:三峡

第5篇三峡知识清单一、要点字词1.要点实词(1)自非亭子夜分亭午:中午..(2)不见曦月曦:日光,文中指太阳.(3)沿溯阻绝沿溯:顺水而下;逆流而上..(4)虽乘奔御风奔:飞驰的马.(5)素湍绿潭湍:白色的急流.(6)每至晴初霜旦.旦:清晨(7)属引凄异属:连结.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空缺3.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系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便今义:固然(4)不以疾也.古义:快今义:疾病(5)自非亭子夜分.古义:假如今义:自己4.一词多义(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从②自非亭子夜分假如(2)绝:①沿溯阻绝隔离②绝多生怪柏极,最③哀转久绝消逝(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5.词类活用(1)动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在文中意思为奔驰的快马(2)形容词作名词回清倒影清,在文中意思为清波(3)名词作动词晴初霜旦霜,在文中意思为下霜(4)名词作状语空谷传响空谷,在文中意思为在空荡的山谷里二、成语累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悬泉瀑布清荣峻茂三、名句累积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要点句子翻译1.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假如不是中午和子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2014重·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季江水上升,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间隔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激流,碧绿的深潭,盘旋的清波,映出了各样光景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悬在空中的泉流和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岳之间。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兴趣无量。

《三峡》知识点复习

《三峡》知识点复习

《三峡》知识点复习三峡是中国长江上的一处著名景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

它位于中国湖北省义县境内,是长江最狭窄的地段之一。

三峡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针对三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以及三峡工程等方面内容进行复习回顾。

一、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湖北省境内,是长江上的一段峡谷,起点是东门山,终点是西门山,总长度约193公里。

三峡地势险要,两岸山高水长,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二、自然景观1. 大轰炸璧峒涧:位于三峡第一峡——瞿塘峡,以奇峰怪石和清澈见底的水质而著称,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2. 丰都鬼城:坐落于长江北岸的丰都县城,是一座古老的山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更因其灵异的传说而吸引游客。

3. 神女峰:位于瞿塘峡南岸的神女山,山势雄伟壮观,山巅有一块巨石,据说有神女抱石而成的传说,因而得名。

三、历史文化1. 三峡文化:三峡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三峡人民以其刻苦耐劳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而著称,他们与长江共同书写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2. 三国故事:三峡地区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场,红、蓝、绿三峡是长江上的三个战略要点,历史上发生了许多有名的战役和故事。

3. 巫山神女:三峡地区的巫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避世之地,有着许多文化典故。

而巫山神女更是古代文人吟咏的对象,他们把神女描绘成聪明、美丽、多才多艺的化身。

四、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的标志性工程。

它由三峡大坝、船闸和电站组成。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土石坝,它有效地调节了长江的水位,减轻了洪水的危害。

三峡电站则为中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保护和修复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成为重要任务。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生态移民、植树造林等,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目前,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逐渐改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

综上所述,三峡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备受瞩目。

《三峡》文言文复习

《三峡》文言文复习

《三峡》文言文复习一、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中,中国的古代文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今天,我们将要复习一篇非常著名的文言文《三峡》。

这是一篇描写壮丽三峡景色的文章,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二、复习知识点1、字词解释:复习《三峡》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

2、特殊句式:复习《三峡》中的判断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3、重点句子翻译:复习《三峡》中的重点句子翻译,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等。

4、文学常识:复习郦道元及其作品,《水经注》的内容和文体特点等。

5、内容理解:复习《三峡》的写作思路和特点,包括对三峡景色的描写、文字的精炼和语言的优美等。

三、示例与练习通过示例与练习来巩固复习内容,包括字词解释、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和文学常识等。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次复习,同学们应该对《三峡》这篇文言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包括字词解释、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和文学常识等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

文言文复习《三峡》一、复习目标:1、落实《三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式,并会翻译全文。

3、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背诵、默写全文。

二、复习过程: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略无阙处 ( )自非亭午夜分 ( )2、翻译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三峡的自然景观?4、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5、三峡的自然景观有哪些特点?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背诵全文。

8、默写:文中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最能体现三峡长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章描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中考复习课件一、复习目标:1、掌握《三峡》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理解并运用文中描写山水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其精妙之处。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三峡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三峡

第11篇
三峡
10.则素湍绿潭
11.回清倒影 12.绝 多生怪柏 13.清荣峻茂 14.良多趣味
素湍: 素: 湍: 回清:
: 荣: 良:
第11篇
三峡
10.则素湍绿潭
11.回清倒影 12.绝 多生怪柏 13.清荣峻茂 14.良多趣味
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素: 白色 湍: 急流 回清: 回旋的清波
泪沾裳。”
第11篇
三峡
【全文主旨】
描写三峡地貌和四季景色,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表达对 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第11篇
三峡
【实词释义】
一、一词多义
第11篇
三峡
【实词释义】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词多义
第11篇
三峡
第11篇
三峡
第11篇
三峡
【实词释义】
略无阙处
1.略无阙处 2.隐天蔽日
3.自非亭午夜分
【答案】 示例1: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写出了山的高峻、连绵。 示例2:如“或王命急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船行之快,从侧面写 出了水流的湍急。 示例3:如“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通过写猿 鸣,从侧面写出了三峡秋季的萧瑟及渔民生活的悲惨。
三峡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 在 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
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 连的山, 全 然 没 有 中 断 的地方。重
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叠的山岩和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遮天
蔽日, 如 果 不是正午,就看不见 太 阳
;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第11篇
三峡
原文呈现

《三峡》知识点复习

《三峡》知识点复习

《三峡》知识点复习《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神奇。

以下是对《三峡》这篇文章的知识点复习。

一、文学常识郦道元(约 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其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二、重点字词1、自:在。

2、略无:毫无。

3、阙:通“缺”,缺口,空隙。

4、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5、自非:如果不是。

6、亭午:正午。

7、夜分:半夜。

8、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9、襄陵:漫上丘陵。

襄,上。

10、沿溯阻绝: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断了。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11、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2、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3、素湍:白色的急流。

湍,急流。

14、回清:回旋的清波。

15、绝巘:极高的山峰。

16、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7、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8、良:甚,很。

19、晴初:天刚放晴。

20、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三、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03+《三峡》-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重点文言文(18篇)逐篇解读

03+《三峡》-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重点文言文(18篇)逐篇解读
阙:_同__“___缺__”__,__空__隙___、__缺__口__。____ 自非:_如___果__不__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亭午:_正__午___。__亭__,__正__。_____________ 夜分:_夜__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曦:_日__光___,__这__里__指___太__阳__。________ 襄:_升___到__高__处__。_________________ 陵:_山__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引:_接__连___不__断__。__________________ 属:_连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_延__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响:_回__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哀转:_声__音___悲__凉__婉__转___。_____________
重点字词
13.清荣峻茂 14.良多趣味 15.每至晴初霜旦 16.林寒涧肃 17.属引凄异
18.空谷传响 19.哀转久绝
清荣峻茂:_水___清__树__荣__,__山___高__草__盛__。__荣___,__茂盛。 良:_甚__,___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晴初霜旦:_天___刚__放__晴__。_____下__霜__的___早__晨__。__ 肃:_肃__杀___,__凄__寒__。________________
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三峡包括___瞿__塘__峡____、____巫__峡_____、___西__陵__峡____。
重点字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略无阙处 3.自非亭午夜分

《三峡》知识点整理归纳

《三峡》知识点整理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二、一词多义1、绝: ①沿泝阻绝(断)② 哀转久绝(消失)③ 绝 yǎn 多生怪柏(极)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 ①回清倒影(清波) ②清荣峻茂(清澈)三、古今异义: 1. 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 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 , 清波) (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五、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④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⑤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⑥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 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⑨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

) (“略无”, 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 (嶂:像屏障似的的高山)3、不见曦月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林寒涧肃3、空谷传响4、回清倒影5、晴初霜旦6、素湍绿潭奔御风,不以疾也。

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 、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 幽美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5、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7、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8、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 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9、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三峡》是一部由小说家贾平凹所著的现代小说,以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三峡工人下乡的历史背景为背景,以主人公尤物、楚胜利、玲子为代表的人物,通过他们在三峡工地上的经历和命运的变迁,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革和人们的生活困境。

整个小说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下乡刻画》,第二部分《风潮起伏》,第三部分《三峡时代》。

下面是我总结的《三峡》中考复习要点。

1.尤物的形象以及他的生活遭遇:尤物是一个热爱自由又直爽的年轻人,在他心中有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个人尊严的坚守。

他对享受生活的憧憬和对过去的回忆成为了他生活的意义所在。

然而,在下乡后,他遭受了各种苦难,生活丧失了乐趣,最终导致他的自杀。

2.楚胜利的形象以及他对革命的热情:楚胜利是一个十分勤奋和对革命有着强烈热情的年轻人。

他幻想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最终发现自己的努力和牺牲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回报,最终也走向了崩溃。

3.玲子的形象以及她在三峡的生活:玲子是一个勇敢独立的女性形象,在三峡工地上她担任起指导革命工作的角色,她对尤物的苦衷和追求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是最终却没能改变他的命运。

4.对革命背景的描写:小说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于革命的热情和乌托邦式的幻想。

在三峡这个象征着未来希望的地方,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造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5.对下乡运动的描写和批评:小说通过描写下乡运动中农民的贫困和生活的艰难,以及工人的辛劳,批判了革命背后的现实。

同时也探讨了下乡运动对人性的侵蚀和个人尊严的摧毁。

6.三峡大坝建设的意义:小说中的三峡工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对未来的寄托和希望。

但是小说中也揭示了建设三峡大坝背后的矛盾和代价。

7.对生命、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思考: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们对生活、爱情和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坚守,反思了革命运动对人的影响和个人意义的探寻。

人们在试图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寻找自我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
首先,诗人以“巴山楚水凄凉地”开篇,用简洁的词语描绘了三峡地
区的荒凉景象。

这里的“巴山”指的是长江中下游的岷山,而“楚水”则
指的是湖北的汉水。

这种荒凉的地貌为后文的壮丽景色铺垫了基调。

接下来,诗人勾勒了长江三峡的宏伟景观。

他用“窈窕”形容了三峡
的山势,意味着山峦曲折迂回,如女子的婀娜多姿。

他又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山水交织,景色壮丽的景象。

这一描绘
中体现了中国山水诗的传统美学观点,即山与水相融、交融,并通过这种
交融道出了自然美。

诗人接着描述了三峡的奇特壮美之处。

他用“山原绕旧乡”来形容山
势高耸的场景,揭示了“旧乡”即三峡地区的人民面临的艰难处境。

他接
着用“恨恨干戈近红颜”的词句,表达了对战乱的愤怒和对和平美好生活
的向往。

这里的“红颜”可以理解为蓝天白云等美好事物。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长江三峡的描绘,展示了他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
美之情。

他用“四面边声连角起”来描绘长江的声音,给人一种宏大而震
撼的感觉。

他用“千嶂里”形容了山峦密布的景象,更加凸显了中国山水
的壮美。

他还用“黄鹤楼前流玉殿”的意象,描绘了三峡景观的绚丽多彩。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长江三峡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他以“翠巘已褪尽”来形容自然景观的迷人之处,引
发人们对壮丽自然的向往。

他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词句,表达了
对三峡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关注和对历史文化的珍惜之情。

三峡复习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三峡复习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三峡》中考复习指南一、文学常识。

1、《三峡》选自,作者是我国(朝代)著名家,家的(作者名)。

其所拟定的这部菱是我国古代最早、最详尽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长江三峡分别是峡、峡、峡。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1、重岩叠zhàng()2、不见xī月()3、夏水xiāng陵()4、素湍()5、沿溯阻绝()6、绝yǎn()7、飞漱其间()8、属引()三、课文内容填空。

1、写三峡水势之大的句子是:,。

写三峡水流湍急的夸张句子是:,。

2、表现春冬清流急缓的句子是:,。

3、文中俯视和仰视相结合,极写山峰高峻的句子是:,。

4、文中与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用以渲染三峡凄清悲凉的渔歌是:,。

6、文中写三峡春冬之景,简洁概括,精当确切,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四、解释加点字词语。

1、夏水襄陵:2、沿溯阻绝:3、哀转久绝:4、属引凄异:5、不以疾也:6、或王命急宣:7、略无阙处:8、不见曦月:9、虽乘奔御风:五、翻译句子: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六、课文内容理解。

1、课文写三峡四时的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2、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把夏水放于首位?3、第(3)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渲染了什么气氛?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作用是什么?5、作者写三峡景物,分别突出了什么特点?6、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请结合你对它的了解,说说这一工程竣工后,《三峡》中哪些内容将会改变?(举出两条即可)7、“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何写作特点?8、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文中也可找出两条理由。

中考语文复习《三峡》笔记整理

中考语文复习《三峡》笔记整理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译文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假如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夏季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寒寂静。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生于官宦家庭,但仕途坎坷,好学博览,文笔深峭,爱好游历,著有《水经注》四十卷。

郦道元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三)知识链接——《水经注》《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所列举大小河道137条,内容非常简略。

郦道元结合自己所学及游历见闻,为之详细作注并大为扩充,著成《水经注》。

《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中考复习要点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重点字词:自:在。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

襄: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zhǔ)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旦:早晨。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朝:早晨。

曦月:太阳,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4、区别:(1)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2)绝:久绝(消失)。

绝(山峰):极阻绝:断(3)自三峡……(在)自非……(如果)5、通假字:阙;同“缺”,空缺。

五、一词多义①沿溯阻绝(隔绝)绝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巘多生怪柏(极)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①属引凄异(连续)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以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②能以径寸之木(用)阙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②不知天上宫阙(宫殿)或①或王命急宣(有时)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6、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8、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9、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10、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11、写夏水的句子①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2、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3、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结构。

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8、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9、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

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

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的。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

③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④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

⑤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答:文后引渔歌,从本段说对前面写景的补充,是借渔歌抒写作者眼见“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景象和耳听“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之声的感受,见此景,听此声,哀伤、悲凉之情油然而生。

从全文看,结尾引渔歌与开头的“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呼应。

为赴王命,为了生计,渔民、船夫终年在凶险的惊涛骇浪中挣扎搏斗,苦不堪言,危不顾命,自然景物尽管令人赏心悦目,却给劳动人民增加了苦难。

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九、问题研究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答: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3、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出了三峡山高岭长峡窄的特点。

4、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答: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

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5、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7、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从侧面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8、文章第2段和第3段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有何特点?答:第2段:写夏季景色,突出了水势凶猛迅疾的特点。

第3段:写春冬季节的景色,突出了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9、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写水为什么先写夏水?答: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

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10、归纳本文的中心:答: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11、请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夏季:水势迅急凶猛(奔放美)②春冬:景色秀丽奇绝(清悠美)③秋季:萧瑟凄凉(凄婉美)12、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答:一方面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渲染萧瑟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暗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照应前文。

13、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还有哪些?答: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③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10.开放性试题①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008——201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1)沿溯阻绝。

沿:(2)良多趣味。

良:(3)直视无碍。

碍:(4)窥谷忘反。

反:6、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5.略6.略7.B8.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

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2008孝感市[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B. 不以疾也(快)C. 从流飘荡(顺、随)D. 负势竞上(势力)9.用现代汉语表达下面句子的意思(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 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

C. 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D.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

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

参考答案:8、D 9、略10、B2008年株洲市2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