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试题一观
蒲松龄、吴敬梓关于科举雅俗观的差异比较
蒲松龄、吴敬梓关于科举雅俗观的差异比较作者:赵欣雨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7期
摘要:清代小说《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均不同程度地对科举进行批判,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关于科举的雅俗观。蒲松龄批判的主要为考官、考场等制度漏洞,认为科举尚“良药可医”;而吴敬梓则更为彻底地看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并作出“无药可救”之判断。根据人物对功名富贵的态度以及其言行,可对人物进行雅俗定性,进而可对科举制度作出雅俗判断,即雅制有俗人与雅人避俗制的差别。
关键词:蒲松龄;吴敬梓;科举;雅俗观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01-01
雅俗观是历代文人学士们鉴赏文学作品并进行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将雅俗观的概念引入,分析两部作品各类人物形象,从作者对人物的讽刺抑或是赞扬态度,可对人物进行雅俗定性。当雅俗评判视野从人物推及到科举制度,即可看出两位作者隐含着地针对科举雅俗观的异同,从而构成一个隐性价值评价体系。
首先,在对科举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雅俗定性时,从科举的目的与行为上分析,“功名富贵”作为最直接、最明显的目的,不得不成为探究焦点,二者在而对“功名富贵”二字时,吴敬梓雅俗观明确,而蒲松龄则显得较为模糊与笼统。
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指出“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1],吴敬梓正足以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来评价书中人物。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吴敬梓文中所提到并多次批判的功名富贵实际上带着一个限定词,即“无文行出处”的功名富贵。吴敬梓对于功名富贵有着泾渭分明的态度,即讲求文行出处去追求功名,不失为一种符合儒家提倡的“雅人”,相反,则为一种“大俗人”,书中对后者进行了极为深入的刻画与批判。
从科举制反观现代考试制度
从科举制反观现代考试制度
作者:郭文良葛广昱贾麟
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44期
摘要: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具有公正、严明、务实等显著优点,但也存在学而无用、败坏学风、损身害体的缺陷。我们应以史为鉴,通过科举制反观现代考试制度,揭示科举制影响下现代考试的利弊,并采取明确考试目的、改革考试内容等方式对现代考试制度进行改革,从而遵从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举制现代考试制度学生全面发展
一、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影响
所谓科举制,就是用考试的形式选官的制度。科举制为当时的社会选拔人才、稳定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唐太宗时期,一方面大力兴办教育,出现了“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的局面。另一方面开科取士。正是由于通过科举制“选贤任能”,才出现了唐朝的兴盛。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官吏选拔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对中华文明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传播、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科举制的“利”。
1.公正
与世卿世禄的重血缘、察举制的重品德、九品中正制的重门第相比,科举制所创设的公平竞争机制,更利于选贤任能。科举制由封建王朝设科招考,士人“怀牒自进”,自由报考,采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择优录取原则。显然,它比以往的任何选士制度都更为公平和公正。
2.严明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大规模的统一考试,科举制以其严明的纪律和有效的措施确保了它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文化考试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要求极为严格。历代对考生健康也有要求,如唐代考中后,要由史部组织再“试身”,即考察外貌和健康状况;宋代规定“其有残疾、笃疾并不得予解”,元代规定“患废疾”者不得应试。
国学知识竞赛笔试试题(附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第二届国学知识竞赛
试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50道,每题1分,共50分)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A、射
B、御
C、礼
D、武
2、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
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
4、在《三国演义》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形容的是周瑜与哪位将领的故事?( A )
A、黄盖
B、吕蒙
C、太史慈
D、甘宁
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 C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7、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 C )
A、杏林
B、悬壶
C、黄芪
D、歧黄
8、“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C )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
9、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
10、中国神话当中,嫦娥在月亮上住的行宫叫什么?( B )
A、兜率宫
B、广寒宫
C、重华宫
D、斗牛宫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
科举历年试卷
科举历年试卷
引言概述:
科举历年试卷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考生
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学识。科举历年试卷记录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对于了解古代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科举历年试卷的内容,包括试题类型、考试科目、考试难度、评卷标准和对社会的影响。
正文内容:
1. 试题类型
1.1 文字解释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古代文献或经典作品中的文字进行解释,考察考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1.2 文章写作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题目或材料进行写作,考察考生的文笔
和思维能力。
1.3 诗词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题目或材料进行创作,考察考生的诗词才华
和文学造诣。
1.4 理论题:要求考生回答一些与古代文化、政治、经济等相关的理论问题,
考察考生的知识广度和理论分析能力。
2. 考试科目
2.1 文学科目:包括文言文、诗词、文章写作等,考察考生的文学修养和表达
能力。
2.2 历史科目:包括古代历史、政治、经济等,考察考生对历史事件和古代社
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3 经义科目:包括儒家经典、哲学等,考察考生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4 科学科目:包括数学、天文、地理等,考察考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考试难度
3.1 难度逐年递增:科举考试是为选拔人才而设,考题难度逐年递增,要求考生具备更高的知识和能力。
3.2 考试内容广泛:科举考试内容涉及文学、历史、经义、科学等多个领域,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各个科目的知识。
3.3 考试形式多样:科举考试形式多样,既有文字解释题,又有文章写作题和诗词题等,要求考生具备不同的应试能力。
宋朝的科举到底会考哪些题目?
宋朝的科举到底会考哪些题目?
(《观榜图》)
如果我问:古代的科举考试考什么?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说:考八股文呗。
但这个答案并不准确,至少不够全面。相对于科举制度,八股文的历史要短暂得多,科举制创立于隋朝,而八股文要到明代才出现。
即使在明清时期,科举也不仅仅考八股文,明代的乡试与会试各考三场,首场试经义,此即所谓的“八股文”,第二场试“论”及应用文写作,第二场试“策”;清代的乡试与会试也是各考三场,首场试经义及韵诗,第二场试经文,第三场试“策”。在八股文尚未登场的宋代,科举考试的题目就更丰富多样了。
宋代的科考实行两级试:发解试与省试。发解试相当于初试,由各州郡主持,考生通过发解试获得参加省试的资质;省试相当于复试,由礼部主持,被录取者便可从此步入仕途。至于殿试,通常都不黜落,只排定名次。
宋代科举又分进士科以及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明经各个专科,以选拔专业人才;此外还有“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悉许应诏”的特别考试,叫做“制科”。其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录取的人数也最多。后王安石罢诸科,只保留进士科与制科,另设新明法科遴选司法官。
我们要介绍的主要是进士科省试与殿试的试题。宋代省试的科目虽然屡经变革,但有四个科目差不多是必考的:诗赋,经义,论,策。殿试通常都是试策。各个科目各有其功能,用宋人的话来说,“国家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我们都习惯将现在的高考比拟为古代的科考,其实科举要比高考重要得多,高考只是高校录取新生的门槛而已,科举却是传统社会选拔贤能之士治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设计目的,是识别、发现优秀的治国人才,“网罗天下之英隽”,因此需要以试诗赋考查应试者的文学才情与审美能力,以试经义考查对经典义理的理解与阐释,以试论考查应试者的学识与见解,以试策考查解决时务的识见与才干。
初一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
初一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试题
1.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措施史实的识记。结合教材所学内容,明太祖加
强君权的措施有: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
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2、
还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3、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靖难之役之后,明成祖进一步强化君权,措施有:1、继续执行削藩政策。2、在锦衣卫之外,增
设特务机构东厂,又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据此可知,BCD选项都
是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措施。A选项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又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但不利于加
强君权,故选A。
【考点】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措施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
还可以考查其影响。
2.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突出表现是( )
A.废行省,设三司B.设厂卫等特务机构
C.废丞相,设六部D.设立殿阁大学士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
君权的加强,第二子目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的内容中:“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
初一历史科举制的创立试题
初一历史科举制的创立试题
1.不属“科举制演变”这一主题的是
A.诞生于隋朝B.唐朝时期逐渐完善
C.明朝实行八股取士D.清朝实行文字狱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时紧扣主题“科举制度”,依据
已学知识可知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创立,唐朝时,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并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明朝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而清朝
大兴文字狱与科举制度无关,其是文化专制制度,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完善
2.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
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解答本题时先理解“金榜题名”
这一名词,金榜题名是指通过考试而获得功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度,依据已学知
识可知科举制在中国历经了1300多年,隋朝诞生,唐朝完善,清末废除,隋炀帝时正式确立了
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科举制度
3.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社会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范仲淹的科举观
范仲淹的科举观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晚清科举试题
晚清科举试题
晚清科举试题主要涵盖经义、史论和诗赋三个大类。
在经义方面,试题通常要求考生对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这类试题考察的是考生对儒家思想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运用这些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史论类试题则要求考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评价。例如,可能会要求考生分析某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或文化现象,或者评价某位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这类试题考察的是考生的历史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诗赋类试题则是考察考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这类试题通常会给出一定的主题或情境,要求考生创作出一首诗或一篇赋。通过这类试题,可以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总的来说,晚清科举试题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学识、能力和素养,选拔出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为国家服务。
在晚清时期,科举考试试题通常包括经义、史论、诗赋等内容。以下是一些晚清科举考试的试题示例:
经义类试题:
“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论《中庸》之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史论类试题:
“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得失。”
“论汉武帝开疆拓土之功过。”
诗赋类试题:
“以《春日登高望远》为题,作诗一首。”
“以《秋风起兮白云飞》为题,作赋一篇。”
这些试题旨在考察考生的学识、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考生需要通过对经典文献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创作能力,才能在诗赋类试题中表现出色。
以下是更多晚清科举考试的试题示例:
经义类试题: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观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观
蒲松龄(1835-1897),为一代文学家,他笔下的《聊斋志异》中有许多描写
科举考试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内容来体会他对科举考试的观点。
从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中可以看出,他高度看重科举考试,认为它是一
种伟大的事业;他认为,科举考试不但可以发掘人才,而且可以增加国家的识字率,每到考试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出色的人才;其二,他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参加科举的重要性,因此,会有许多热心的备考者不惜走南闯北,走遍大江南北,就只为了报考科举,表达了参加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其三,他还强调,科举考试能够让国家有好的人才,他也认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使国家获得真正合格的人才,由此可见,他对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和重要性的清晰认识,他完全认同清朝的科举之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蒲松龄极其重视科举考试,他认为这种考试有
着重大意义,可以出现各类优秀人材,为国家提供一支精英队伍,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取得科举文凭,获取现代国家所需要的包容性成才机会。从而将学术思想与实际生活深度融合,形成广受欢迎的概念。
历史竞赛试题
1、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2、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B)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3、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因为(B)
①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②它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桥
身依然坚固③它在交通运输上起了重要作用④桥的形状美观,栏板上的花纹生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谁的诗句(A)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杜牧
5、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D)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
临安地区
7、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C)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子
D.坊
8、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C)
A.200年
B.300年
C.400年
D.500年
9、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C)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10、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B)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1、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C)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初三历史科举制的创立试题
初三历史科举制的创立试题
1.“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答案】C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明朝,终结于
秦朝。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
度正式诞生。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一科。考中进士的是天子门生,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为“登龙门”。发榜之后,新科进士可以参加国宴,接受皇帝的召见,还要在大雁塔下题
名留念。这种荣誉被古人称为人生最得意一时。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2.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
是()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矣”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科举考试的相关史实。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意思
是何时才能有结实的大房子无数,可以让天下所有穷苦人都住进去,都开心呢?与科举考试无关。而ABCD每个选项都是三点,也就是只有一点与科举制度无关。故此题选择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度的创立。
苏轼的科举观述评
苏轼的科举观述评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文化思想家,他对科举
制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评价。苏轼认为科举制度的核心目的是选拔人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他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科举制度
的批评和建议,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和人才选拔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苏轼认为科举应该注重选拔人才而非死记硬背。他指出,
科举制度过于重视应试能力和识记功底,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苏轼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注重发展学
生的创造性,而不仅仅是对经史文典的机械记忆。他认为,科举应该
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
的发展需求。
其次,苏轼对科举制度中的腐败现象表示担忧。他认为,科举制
度容易滋生贪污、权力寻租和偏袒歪风。他反对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
在科举中的蔓延,主张加强监督和约束,营造公正、公平的选拔环境。苏轼强调,科举制度必须以公正为基础,避免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财的
问题,确保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此外,苏轼也对科举所带来的压力和竞争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了
关注。他指出,科举考试的残酷竞争和高压环境容易导致学生的身心
健康问题。他主张减轻考生的负担和压力,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谐
的学习环境。苏轼主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让他们在科
举之外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应试的范围。
苏轼对科举制度的观点和建议,虽然写就于千年之前,但对我们
今天的教育和人才选拔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我们需要回顾科举的历史,深刻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苏轼所提出的改进的方向。如今的教
育改革和选拔人才的措施,也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
2012历史高考41题观点评论题专题辅导
历史高考观点评论题专题辅导
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
目录
1.高考例题: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2.练习一:关于西方传教士的观点。
3.练习二:关于“全球化”的观点。
4.练习三:海权与大国兴衰的观点。
5.练习四:关于科举制的观点。
6.练习五:评论关于中国传统政治的观点。
7.练习六:评论关于20世纪悖论的观点。
例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2011宁夏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初三历史科举制的创立试题
初三历史科举制的创立试题
1.材料一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
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
百六十余人也。”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科举选拔官员的的依据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1分)
(3)科举制已经废除,但是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方法流传至今,是什么方法?(1分)
(4)对待古典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1分)
【答案】(1)隋唐;才能;
(2)八股取士,钳制思想;
(3)分科考试;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知识,通过材料,我们可判断出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科
举制度,隋朝时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
制度正式诞生;科举选拔官员的的依据是:才能;所以因此本题的答案是:隋唐;才能。
(2)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发展的知识,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通过对材料
中的关键句:“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我
们可概括出顾炎武抨击科举制度的原因是:八股取士,钳制思想。
(3)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虽然说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但是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方法流传
至今,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实际上就是通过考试的办法,根据才能和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所
以这种流传下来的方法就是分科考试的方法。
(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对待古典文化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吸收、利用古典文化中
试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这一观点
试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这一观点
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试评论顾炎武这一观点。
顾炎武这句话是对科举八股考试的尖锐批评,他的观点是正确的。(2分)明朝沿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但政府规定,命题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的文体必须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个部分,即八股文。(2分)这样的考试,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结果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他们做了官,就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3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1分)明代实行八股取士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只是这时封建制度已趋衰落,统治者为强化专制主义统治,更不允许有任何“越轨”的思想。八股取士正是适应这种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它失去了科举制度在初创时期的积极意义。(3分)
所以,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一样,起了禁锢思想的作用,(1分)而它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则比坑儒更加恶劣。(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试题一观
2016-04-18 (来源于网络)蓑笠翁
中国科举考试,萌芽于隋,创立于唐,完善于宋,鼎盛于明,消亡于清。
科举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县衙举考,中者称生员(秀才);乡试省城举考,生员才得参加,中者称举人;会试京城举考,举人才得参加,中者称贡士;殿试在皇宫举考,贡士才得参加,中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为状元。
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1300年来,科举考试共产生500多状元,11万进士,上百万举人。“弓马平天下,文章治天下”,历史上许多风云人物几乎全是进士出身。明朝更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科举考试,特别是八股文一直饱有争议,到后期更是受到猛烈抨击。其实,做八股文只是明清时期的要求,唐宋时期的科举,从未有八股文之说。而且,八股文只是明清科举考试的其中一场经义试题(科举考试一般为三场,就是所谓的“三篇文章”),除了试经义,还要考诗赋,考论,考策,远不是“八股文”所涵盖的。
当然,八股文这东西,确实束缚人思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清廷发布上谕,宣布废除八股文。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朝的礼部举行甲辰恩科会试。此次科举,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而后一年,1905年,清庭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这次科考究竟考了哪些题目?跟今天进行的高考文科试题相比,你觉得哪个更有难度?跟现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题目相比,又是哪一个更有挑战性?有兴趣的人,也欢迎来试做这些科考试题,然后估量估量自己能取得一个怎样的成绩。
甲辰恩科会试试题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藩镇)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平戎)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变法)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举贤)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以夷制夷)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所说的“八股文”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所要求。)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此次会试,选出贡士270多名,参加了而后的殿试。殿试为策论,大致包含四个问题。
1、汉以六条察二千石,而以察令之权寄之于守,此与今制用意无殊。而循良之绩,今不如古,粉饰欺蔽之习,何以杜之?……汉制县邑丞尉,多以本郡人为之,犹有周官遗意,其法尚可行否?
2、唐初置府兵,中叶府兵制坏,专用征兵,能详陈其得失利弊欤?宋韩琦之议养兵,苏轼之言定军制,练军实最为深切著明。能以今日情势互证之欤?兵强于学,学兴于教,环球列邦,多以尚武立国。知兵之选,遍于士夫,体育之规,基诸童稚,师人长技,可不深究其原欤?
3、《周礼·太宰》以九式均节财用,注云:“式谓用财之节度,职内掌邦之赋入,职岁掌邦之赋出。”此与各国之豫算、决算有异同否?……开源之法,以农工商该之,今特设专部,悉心区画,整齐利导之方,能缕陈欤?
4、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何道之从?
+++++++++++++++++++++++++++++++++++++++++++++++++++++++++
第一名为肃宁刘春霖。他也成为中国最后一名真正意义的状元。下面是他的殿试答卷。可见要考个状元多么的不容易,非旦要学富五车,经史子集烂熟于胸,还要关心时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字还得好。(一度曾有“无欧不点元”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