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以来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射理论
系统发展 阶段
网络发展 阶段
20世纪70-80年 代
卫星电视教学系统,闭 路电视教学系统,计算
机教学系统
系统论、信息论,控 制论
20世纪年代以后 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主要运用幻灯、播音、电 影等媒体进行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表1-1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阶段 起步阶段
初期发展 阶段
迅速发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阶段
时间
新媒体的介入
新理论的引入或产生
19世纪末至20世 幻灯,无声电影,播音 学校中的视觉教育
纪初
20世纪30-40年 有声电影、录音
戴尔的经验之塔
代
20世纪50-60年 电视,程序教学机,电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
代
子计算机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依据发展进程划分:
•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19世纪末以来发展起来的现代电子技 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物质 技术手段,因此,其发展过程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具有 电、光、声特性的教学机器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广泛应用, 直接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从发展进程上划分,19 世纪末至今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始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传播,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多种模式实践,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完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仍处于飞跃之中,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第一次飞跃:19世纪40、5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的继承思想先贤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具备了现实的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二、第二次飞跃:人类进入20世纪后,列宁依据时代背景的变化和历史条件的转移,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地理论;以“一国胜利”论为思想指导,俄国人民在列宁为代表地布尔什维克党地领导下,赢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地胜利,在人类历史上成功地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地先例,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人民在锐意进取地中国共产党地领导下,依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审时度势,勇于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率先成功突破斯大林模式,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一举改变了近代以来积弱积贫的落后面貌,进入了早日实现“小康”和本世纪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新时期。上世纪末以来,面对苏东剧变的现实,中国共产党顶住巨大压力,立志全面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大大提升了综合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巩固并增强了社会主义基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诞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对外经济考察活动
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4期
·党史资料·
01234156781569):;<=>?@A
文 世 芳
〔摘要〕1978年6月,中央政治局听取和讨论了三个出国考察报告,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但是,对外经济考察,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而目前研究中却存在简单化、符号化的倾向。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外经济考察的系统梳理,可以展现出中国兼收并蓄,汲取世界各国各地区先进经验,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路径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复杂面貌。这是探求改革开放成功的“基因密码”和“中国奇迹”何以发生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对外经济考察;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D232;F125;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7)-04-0088-14ForeignEconomicInvestigationActivitiesintheLate1970sandEarly1980s
WenShifang
Abstract:InJune1978,thecentralPoliticalBureaulistenedtoanddiscussedthreereportsaboutstudyabroad,whichactivelypromotedthereformandopening updecision.Theeconomicinvestigationsabroadandlearningfromforeignexperiencesrepresentedhuge,complex,andcomprehensiveundertakings,buttheexistingstudiestendedtobesimplisticandsymbolic.Byfocusingonforeigneconomicinvestigationsinthelate1970sandearly1980s,weshowthatChinaeclecticallylearnedfromtheadvancedexperiencesofvariousregionsintheworld,andwerevealthecomplexfeaturesofChinesemodernizationanditssocialistroad.Thiswasthe“geneticcode”ofthereformandopening uppolicyandanimportantfactorinthesuccessoftheChinesemiracle.
表象的心理旋转
表象的心理旋转
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表象的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70年初库柏和谢波娜(Cooper & Shepard 1973)用减法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Cooper等人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和反(镜像)的字母,如非对称性字母或数字R、J、2、5等来研究表象的旋转。实验表明:当图片(字母)旋转180°时,无论正反,反应时最长,而当图片(字母)旋转0°时,反应最短。这说明样本偏离正位度数越大,所需的心理旋转越多,时间也就越长,人们在进行表象加工时可能存在一种心理旋转范式。
一、目的
1.重复Cooper等人的实验,研究不同角度正反字母“R”的心理旋转反应时。
2.通过反应时减数法则,验证表象心理旋转的存在。
3.熟悉和掌握减法反应时测量技术在信息加工研究中的应用。
二、仪器和材料
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不同角度的正R和反R(镜像)图片,共有0°、60°、120°、180°、 240°、300°正反共12种不同角度方向的R。
三、方法
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电脑实验”,打开 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表象的心理旋转”,右边呈现实验说明。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太阳能历史发展的七个阶段
太阳能历史发展的七个阶段
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来的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日新月异。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作功而抽水的机器。在1615年~1900年之间,世界上又研制成多台太阳能动力装置和一些其它太阳能装置。这些动力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聚光方式采集阳光,发动机功率不大,工质主要是水蒸汽,价格昂贵,实用价值不大,大部分为太阳能爱好者个人研究制造。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太阳能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1900-1920)
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建造的典型装置有:1901年,在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采用截头圆锥聚光器,功率:;1902-1908年,在美国建造了五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1913年,在埃及开罗以南建成一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每个长,宽
4m,总采光面积达1250m2。
太阳能历史发展的第二阶段(1920-1945)
在这20多年中,太阳能研究工作处于低潮,参加研究工作的人数和研究项目大为减少,其原因与矿物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和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有关,而太阳能又不能解决当时对能源的急需,因此使太阳能研
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就
1. 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它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老百姓逐渐迎来了改善生活的机会。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政策的成功基于几个关键决策,如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特殊经济区的设立以及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开放等。
2.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村经济尤其是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发展有限。然而,通过承包土地给农民,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推行农村经济改革等举措,农村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民开始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同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3. 开放政策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外资投资
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成就是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外资投资。中国开始开放自己的市场,吸引外国企业和投资者进入中国经济。由于中国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廉,外国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同时,中国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4. 城市化进程提速
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特殊经济区的建立,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消费需求,促进了国内消费市场的繁荣。
5. 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改革开放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中国在高铁、电子通信、互联网和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发展了自己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市场之一。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20讲 课题55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1)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等新特点。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
(2)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和人类社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需要各国携手解决。
(3)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要牢固树立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课题55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标要求
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
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1.世界多极化
(1)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
①背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主要表现:“9·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展开反恐行动。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2003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地区表现
欧盟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
日本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思维点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政治新格局。[链接·选择性必修3·P55]
题型
1.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b)。
A.营销环节
B.生产运作环节
C.财务环节
D.组织环节
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制造企业的五大职能中,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心和支撑点的是(d)。
A.生产职能
B.人事职能
C.财务职能
D.研发职能
3.定量预测方法中的(a )为时间序列平滑模型。
A.移动平均法
B.乘法模型
C.加法模型
D.德尔菲法
4.产品生产过程是由一系列生产环节组成,一般包含加工制造过程.检验过程.(d)和停歇过程。
A.自然过程
B.辅助工艺过程
C.非工艺过程
D.运输过程
5.对于(b)库存控制的关键在于确定订货批量。订货量就等于预测的需求量。
A.多周期模型
B.单周期库存模型
C.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D.随机订货模型
6.一般的作业管理系统采用(没查到。。。)作业管理系统。
A.—个流
B.自动化
C.推动式
D.拉动式
7.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不包括(d )。
A.生产准备和组织
B.生产计划
C.生产控制
8.在MRP系统中起“主控”作用的是(c)
A.物料清单
B.库存信息
C.主生产计划
D.工艺路线
9.在装配式生产中,若是成批生产,一批零件的移动方式有三种,其中加工周期最长的方式为(b )
A.平行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不确定
10.缩短交货期,企业在产品开发方式上应采用(c )。
A .MRPⅡ方式
B.MRPⅡ
C.并行工程
D.顺序工作方式
11.以下关于准时生产的描述错误的是(c )。
A.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
B.最终目标即企业的经营目的:获取最大利润
C.准时生产就是完全实现零库存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
李贵玲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
──有关管理会计的发展与演变
一、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社会
20 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滞胀: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石油危机的发生导致美国企业能源成本大幅度提高,石油危机期间,国际油价从不足2美元暴涨至超过30美元,涨幅高达15倍之多。货币过度发行和成本推动型通涨同时出现,加上美国高额税收抑制了投资和生产发展,经济陷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急剧贬值。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本位时代。整个70年代,美元贬值幅度超过10%,美元贬值加剧了全球通涨的趋势。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具体是1973年。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实力跃居西方世界第二位。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 西欧和日本经济地位的上升, 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实力对比, 出现了美、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从新兴起。20世纪70年代初后,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上升,尤其是对日本,西德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为减少贸易逆差,美国一方面迫使日本等国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加强限制进口的报复措施。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汇率长期失调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加强,贸易政策的连锁反映也更敏感,美国采取许多保护贸易措施,而这些措施反过来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加蔓延与扩张。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
李贵玲2009629008
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
──有关管理会计的发展与演变
一、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社会
20 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滞胀: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石油危机的发生导致美国企业能源成本大幅度提高,石油危机期间,国际油价从不足2美元暴涨至超过30美元,涨幅高达15倍之多。货币过度发行和成本推动型通涨同时出现,加上美国高额税收抑制了投资和生产发展,经济陷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急剧贬值。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本位时代。整个70年代,美元贬值幅度超过10%,美元贬值加剧了全球通涨的趋势。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具体是1973年。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实力跃居西方世界第二位。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 西欧和日本经济地位的上升, 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实力对比, 出现了美、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从新兴起。20世纪70年代初后,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上升,尤其是对日本,西德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为减少贸易逆差,美国一方面迫使日本等国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加强限制进口的报复措施。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汇率长期失调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加强,贸易政策的连锁反映也更敏感,美国采取许多保护贸易措施,而这些措施反过来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加蔓延与扩张。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
孙群郎
内容提要自20世纪初期美国大都市区形成以来,大都市区的发展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模式。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进程出现了“新”的现象,即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大都市区。据此,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城市时代和大都市区时代行将结束,“非都市化”时代或“逆城市化”时代即将来临。然而笔者认为,这种“非都市化”或“逆城市化”是城市扩张即郊区化进程的继续,是大都市区进一步膨胀的结果。
关键词城市化郊区化大都市区化逆城市化
20世纪以来,美国的大都市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都市区的发展速度趋缓,甚至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而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则明显提高,于是,“逆城市化”论盛行一时,甚至有学者认为城市化时代即将结束①。但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就要准确把握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
一、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
概念是任何学术研究的基础。因此,在探讨美国城市发展问题时,必须明确这样两组概念————————
* 该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十五·211”项目“地域文明重点问题”的成果。
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逆城市化代表了美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向,从此,美国城市的时代行将结束,“逆城市化”和“非都市区化”将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布赖恩·贝里主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Brian J.L.be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
三、我们可以知道得更严谨 基于概念
概念的尝试表述(1)时间历程(2) 含义和实质(3) 作用。 概念的示范表述: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皖、川等地 的农民实践,经中央肯定后80年代前期推广到全国; 它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给农民以生产经 营和产品分配自主权的经济体制改革;它是中国农 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 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 社会面貌,并促进了城市改革。 概念表述的结构运用:1983年中央1号文件的表述 该纳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哪一概念要素里? “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 化的具体道路更符合我国实际。”
三、我们可以知道得更严谨 基于概念
1.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凤阳民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 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安徽凤阳粮食产量增长情况: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 1982年增至 7.15亿公斤;从1957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 未能向国家交售1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 以来的两年半时间,这个队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 材料三:1982年中央1号文件:在社会主义工业、商业和集体农 业占优势的情况下,土地集体所有(公有制)和在生产队领导 下的“双包”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 的危险。 材料四: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的生产队已经达到93%, 1987年 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 问题与发现(1)用概念来表达材料一所体现的经济体制,材料二 能够证明什么?(2)推断材料四的时间是用来说明什么的?(3)运 用材料三的语句来说明这一经济体制的性质。
自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
自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各国纷纷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的波动范围随之扩大,证券市场与汇率的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汇率的变动能够引起国内股票价格的变动,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的升值会导致国内股票和债券价格的上涨,外国资产价格的下跌。发生在日本,台湾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例子都说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产价格不仅受到其自身决定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贸顺差逐年扩大,外汇储备逐渐增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意味着,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更富弹性,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幅度将逐步扩大。同时,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全面的影响,而变现容易且流动性极高的股票市场,无疑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全面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论述了汇率变动对中国股市影响问题。在实证分析中,采用了国外学者在分析此问题时普遍使用到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方法。本文选取了汇率改革以后1个月和8个月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股价变动的原因,美元和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动不是股票价格变动的原因。而股价变动是美元、欧元和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的汇率与股票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汇市与股市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几点原因:股价形成机制不合理;汇率形成机制不合理;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金融市场制度不健全。随后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股票市场各方面的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影响上市公司价值重估,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影响的差异,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增加A股市场资金,对B股、H股的不同影响。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接着,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汇率变动影响股价的一般理论和传递渠道,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和协整理论的推导过程。二章是本文的主体,这章首先以日元为例说明一国货币在升值过程中对股价可能产生的影响,这对分析我国的情况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接着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第三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金融危机,使汇市与股市健康发展的一些建议: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和规范股票市场;构建国际资本向证券市场流动的动态监控与预警机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贸易保护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贸易保护
摘要
自有国际贸易以来,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争就贯穿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
的过程之中。虽然大多数经济学家支持自由贸易理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也赞同自由贸易的推行,但在现实中,没有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纯粹的自由贸易政策,它或多或少会体现出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可以说保护贸易的发展得益于贸易保护理论的不断发展。根据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以 20 世纪 70 年代为分界线,贸易保护理论分为旧贸易保护理论和新贸易保护理论。
关键字:美国贸易逆差新贸易保护理论
70 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滞涨”,世界经济结构面临重新调整,为了恢复国内经济增长,解决失业率过高的问题,各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其中又以美国的贸易保护程度最为突出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贸易逆差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就几乎一直以逆差结束,在1971-2006的36年间,美国的货物贸易只在1973年和1975年出现过少许的顺差,而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内的总贸易甚至只有1975年出现过规模不大的顺差,除此以外的所有年份,全部都是以逆差结束,也就是说,在1975年以后的30余年间,贸易逆差已经成为美国对外贸易收支的常态。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历史进行考察,我们能够发现,在进入21世纪之前,美国的贸易逆差变动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增速相对缓慢。二是贸易逆差的变动具有较大的起伏。然而,自2001年小布什执掌美国政府以来,美国经济外部失衡严重并且不断恶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贸易逆差急剧膨胀。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公布的数据,200年即第一任布什政府的头一年,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为4272亿美元,然后就接连跳过5000、6000、7000和8000亿美元,在2006年即第二任布什政府的第二年达到8361亿美元,年均增量超过8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4.37%,远远快于同期美国经济年均不到3%的增速,间隔短短5年就翻了一番还多,是美国历史上增速最快的时期。就总贸易而言,2001年美国的总贸易逆差为3628亿美元,然后接连越过4000、5000、6000和7000亿美元,到2006年达到接近8000
2023年春江苏开放大学西方行政制度第三次形考作业
2023年春江苏开放大学西方行政制度第三次形考作业试题列表
单选题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现行的资本主义司法制度是()形成的。
A19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下半叶
C18世纪上半叶
D19世纪上半叶
学生答案:D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2法国总统缺位时,必须在()天内进行新总统的选举。
A30
B20
C60
D40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3最早实行内阁制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4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A摧毁了封建统治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确立总统共和制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5()成立标志着美国两党制正式确立。
A共和党
B民主党
C自由党
D保守党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多选题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1一般地,美国公务员的考试与任用要经过以下()程序。A考试
C选用
D招考
学生答案:A;B;C;D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2美国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以下()类型。
A委托培训
B见习培训
C职前培训
D后备培训
学生答案:A;B;C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
3法国公务员采取考试录用制,这个制度强调以下()原则。A平衡原则
B择优录取原则
C平等原则
D平均原则
学生答案:B;C
老师点评: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锂离子电池发展史简述
锂离子电池发展史简述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效、高能量、高稳定性、重量轻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和创新,使得其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第一阶段:早期发展(1970年代-1980年代初期)
在70年代初期,锂离子电池的概念被提出。但由于技术、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限制,早期的锂离子电池体积大、重量重、效率低。直到1980年代初期,第一代商用锂离子电池才面世,但其容量仍然有限,仅适用于一些小型电子设备。
第二阶段:商业化发展(1990年代中期)
1990年代中期,锂离子电池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成本也逐渐降低。这一时期,锂离子电池开始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移动电话等产品中。
第三阶段:高能量化发展(2000年代)
21世纪初期,锂离子电池进入了高能量化发展阶段。随着电动汽车的出现和储能需求的增加,锂离子电池对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型材料的应用、电池设计优化和制造工艺的改进,使得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其安全性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第四阶段:未来发展(2020年代)
当前,锂离子电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例如,长寿命、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方面的要求仍然存在,同时新型材料和新能源的应用也将给锂离子电池带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锂离子电池将继续发展壮大,成为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人们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探索和事件的不断深入,对城市中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保护理念和实施策略也日趋成熟。在近代北京城旧使馆区东交民巷街区保护规划中,通过大量调研,对其历史沿革、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在定位办公性质的同时,提出了‚维护遗存、疏导新建、整伤街道、再现片段‛的规划总则,树立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思想,希望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东交民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东交民巷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是旧中国的使馆区,是对列强屈辱外交史的见证。街区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东接崇文门,南临前门东大街,北迄东长安街,区内主要街道为东交民巷、正义路、台基厂大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于2000年适时地提出25片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东交民巷被列其一。保护规划总用地面积62.84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30.47公顷,建设控制区32.37公顷。
一、东交民巷的变迁
1.1明代时期——东江米巷
明代时,这条巷是白家栅、花子营、洪厂胡同、台基厂、卖羊肉胡同、水獭胡同等组成的3里长街。起初因为这里有不少卖江米的铺子,所以就叫‚东江米巷‛。这一带食品铺、小吃店很多,逐渐地发展成了一条商业街。商贾云集,成了一个很热闹的繁荣地区。
1.2清代时期——外交街、侨民街、鸡鸣街
清代,这里开始造官署。工部、翰林院、詹事府都在这里。同时,一些王公大臣也在此造宅第,如肃王府、镇国公府、大学士徐桐府等。
乾隆年间,这里盖起了第一个带有外交性质的驿馆,又叫‚内馆‛。这是供外国使臣来京进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1840年后,英、俄、德、法等国开始在此设立使馆,一些不是公使的外国人,也在这里居住了。但那时,清廷腐败,外国人居住不申请,清政府也不敢过问,这里便渐渐成了外国侨民的居住处。那些有恃无恐的侨民,擅自将江米巷改成‚侨民巷‛。因‚侨‛和‚交‛声音相似,北京人就叫‚东交民巷‛。
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众改东交民巷为鸡鸣街,因为《推背图》中有‚金鸡啼后鬼生愁‛一语也。这里含有反洋的意思。当然,这一个街名也随着义和团
的失败而消失了,它只在历史上留下了匆匆的一笔。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杀烧抢掠,胡作非为,东交民巷也不能幸免。《辛丑条约》后,英、法、德、日、美、俄、意、西、奥、比、荷等11个国家在东交民巷建立使馆,并将它划为‚使馆界‛——成了中国京城内变相的租界。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的一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交民巷翻开了新的一页。外国兵营、银行无影踪;三里长街,大厦林立。这里有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旅行总社、北京医院,还有一些宾馆、饭店和东单公园。
一条街巷的变化,成了几个时代的缩影,东交民巷就是历史的见证。
二、实施的保护规划
2.1现状研究
东交民巷保护街区用地现状以办公和居住性质为主,分别占总用地的49.2%和19.1%。街区内现有北京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文物建筑78幢,
历史风貌保护类建筑34幢,它们共同奠定了保护区的异域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街区整体环境优美,绿化良好,古树参天,现有保护及准保护树木242棵。其中挂牌树木有88棵。对东交民巷的充分认识,是保护规划的必要准备。
2.2建筑风貌及建筑质量分析
采用建筑风貌和建筑质量两个划分标准,对不同层次的建筑分类。建筑风貌的划分标准主要为:传统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空间布局与形态;建筑形式。以此标准将东交民巷的建筑划分为五类:国家及北京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具有清晰和典型的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形态和建筑形式的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甚至有破坏作用的现代建筑。
建筑质量的划分标准主要为:建筑主体结构(包括建筑的支撑结构、屋顶、主要墙体等);维护使用及建筑细部(包括门、窗等建筑部件,以及维护使用的状况);市政及生活配套设施(包括供水、排水、电力、煤气、有线电视等)。以此标准将东交民巷的建筑划分为三类:建筑主体结构完好,维护部件完整,市政设施基本配套齐全;建筑主体结构一般,维护一般,市政设施配套不齐全;建筑主体结构很差,维护使用很差,市政设施不齐全。
2.3保护规划的原则
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街区历史沿革、目前使用状况等各种客观因素,我们将东交民巷历史文化保护区定性为:高级办公区兼具游览功能,即以机关办公为主(用地占59%),组织风貌视轴,开辟参观流线,强化街区独特的城市景观价值。
2.3.1保持目前以机关办公为主调的高级办公街区。
东交民巷的历史变迁,以及解放后政府机关的迁人,形成街区以办公建筑
为主的格局,且在整个北京古都风貌中,嵌人了独树一帜的西洋建筑风貌。维持以办公用地为主地块性质是适当的,再将用地内一些住户外迁,进一步强调整个街区的性质。尽管保护区临近天安门广场、王府井大街,地块的经济价值非常高,但从整体社会效益考虑,不宜做商业用地,若建住宅,经济性较差,所以确立为办公性质天然合理。而且,在调研中办公单位表现了保护传统风貌的很高的积极性,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将十分有利。维持当前的办公用地的性质是发挥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的必然结果。
2.3.2组织风貌视轴,开辟参观流线,强化街区独
东交民巷的保护应立足发展,而不是封存。必须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历史地段的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国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满足人们与历史文化叙旧的需要。街区中景观价值较高的建筑多分布在东交民巷道路的两侧,而保密性较强的机关单位多分布在街区中北部,在不影响机关办公的前提下,尽可能把这些有重要建筑遗存的非敏感地段连结起来,并沟通王府井大街与天安门广场两大旅游区域,从而形成‚王府井大街~台基厂大街一东交民巷~天安门广场‛的风貌视轴,展现其历史价值,将游客引人街区。同时,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仅仅依靠社会支援并非长远之计。开辟参观路线,引人一定游人,就是为了发挥自身的潜质,创造一定经济效益,使之正常循环,而保护得以持续发展。鉴于办公属性,市民和旅游者没有机会进人机关单位院内参观游览,但这些建筑的形象、轮廓、甚至远景却时刻显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如果把这些重要的景观要素合理裁剪,并与街区中的可公开地段的建筑景观相融合,就能组织成不同时段的景观片段和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使游人能够深入街区领受其独特历史风貌,这要比假冒的欧陆风情更有文化内涵。
2.3.316字保护规划总则:维护遗存,疏导新建,整饬街道,再现片段。
追溯近现代东交民巷街区的形成历史、调查该街区长期演变至复杂现状及详细分析当前各种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遵照国际、国内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有关规定和经验,提出了16字保护规划总则:维护遗存,疏导新建,整饬街道,再现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