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18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18张PPT)
代表人物:康有wk.baidu.com、梁启超、严复
特 点
将西学与儒学相结合,借用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实 践
戊戌变法
影响:起到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启蒙的作用,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甲午战争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新学伪经考》认为:中国自东汉末年以后的儒家经典都 是伪经,此后二十余朝之君主“咸奉伪经为圣法”,均背离了 孔子之道,于是造成中国长期黑暗。
——余秋雨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 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 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 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比较林魏思想与洋务派思想
同 基本观点: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西

族 学习西方与探索救
方 学
危 机
亡道路结合在一起
习 不





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 ——制度模仿
(1)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2)“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洋务派
(3)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 西方的技术等
(4)你认为“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历史·必修3(人教版)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________,禁锢着国人思想。

(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3)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

2.表现。

(1)林则徐。

①成就:组织编译出《________》、《各国律例》等。

②地位:近代中国________的第一人。

(2)魏源。

①成就:编撰《________》,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的思想。

②作用:引导人们关注________,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答案:一、

1.(1)程朱理学

2.(1)①四洲志②开眼看世界(2)①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世界形势

【问题导思1】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提示: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和《各国律例》。仿制炮船,迈出“师夷长技”的第

一步。

【预习检测1】19世纪40年代,魏源等人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了初步认识,以为是()

A.思想观念陈旧B.社会制度滞后

C.政治腐败D.军事技术落后

答案:D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代表:以曾国藩、________、左宗棠为代表的________。

3.内涵: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根本,采用西方先进________挽救封建统治。

4.实践:开展________,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共23张ppt)

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共23张ppt)

• 2016/9/30
材料分析2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 ——《变法通议》
思想主张:变法图存
• 2016/9/30
材料分析3
“秦以来之为君,正所 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 转相窃之于民而已。”
严复
----《辟韩》 思想主张:主权在民
进化论思想: 优胜劣汰,生存竞争
三、知其所以“长”——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变法的思想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背景
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危机的加剧
王韬、郑观应
政治
经济 文化
主张
革新、君主立宪 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
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局限性
• 2016/9/30
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 2016/9/30
维新思想的实践——
戊戌变法
1898.6.11 --- 9.21
(1)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失败
(2)措施:
(3)结果:
• 2016/9/30
4、维新思想实践: 戊戌变法 (1898年,百日维新) 5、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是 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政治近代化的尝 试

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法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 思想解放潮流
结合单元知识介绍,说出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有哪些 历史事件?
开眼看世界 器物(科技)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维新变法(维新派) 辛亥革命(革命派)
思想(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激进派) 马克思主义传播
康有为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 ◎温故知新:请结合 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 所学知识,西方思想 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 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发展史上有类似对待
传统文化的态度吗? 从这句话能看出维新变法思想宣传呈现什么特点? 为什么呈现这样的特点?
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 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1、思想主张: 向西方学习,立宪法,开国会,
建立君主立宪制,来救国图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宣传维新思想方式: ①办万木草堂讲学 ②著书: 《新学伪经考》把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 的古文经典斥为伪经;根本上动摇了封建
统治的理论基础 《孔子改制考》孔子是改革之师是民权、平 等的倡导者。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 变法 总之,借助于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贡 献: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仿制船炮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少年中国说》
光绪帝与康有为、 梁启超在一起
随着形势的发展, 梁启超的政治主张时有 变化,但改良主义的基 本立场始终未变。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 19世纪60、70—90年代) (二)晚期维新派(19世纪9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代表人物及思想: 康有为: 否定君主专制,主张维新变法。 梁启超:兴民权、设议院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 19世纪60、 70年代—90年代) (一)早期维新派(19世纪60、70年代)
1.代表人物: 王韬、郑观应 2.思想: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
3.评价: 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与要求; 学习西方上升到制度层面; 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 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 得法。兴学校,广书院……育才于学堂, 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 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 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
阅读材料思考:跟洋务派相比, 郑观应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有什 么新的主张?
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材料一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 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 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 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35张PPT)
②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深,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传入
• 2.代表:王韬、冯桂芬、薛福成、郑观应
• 3.主张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政治:革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4.评价:(进步)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也为康、梁
思想形成奠定基础;(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合作探究二】 1、分析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社会背景、
目的。 2、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社会实践是什
么?其结果如何?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大变局下的破局之路
• 1.背景:清政府面对严重的 内忧外患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愿诸君也能在学习中不断前行!
讲练结合
1 、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是因为( )
A . 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
C B . 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C . 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D . 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2, 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 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 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温故知新】4.“中体西用”的实践——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活动 旗号 分类
活动成就
自强 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李)、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9、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
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B.西方文化成果的先进性 C.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
A
D.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不断涌入中国
10、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 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 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中立党和维新党
3、维新变法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 (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思想的推动 下,颁布《定国是诏》,这是一篇以皇帝名义宣布实行 变法的宣言,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
(2)结果: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 势力的利益,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下很 快失败。
(3)影响 :
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 倡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D 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抵抗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11、历届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 的展台,最早见识世界博览会的中国人是以纯粹的私人身份去 的,比如王韬,他亲历了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当时的中国人 把世界博览会称为炫奇会或赛奇会。这反映了

学案1: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学案1: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重点讲解】

“师夷”与“制夷”的关系及相关认识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所谓“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当时指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来指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对外国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局:一方面,列强以炮舰开路,侵我主权,是中华民族的仇敌;另一方面,侵略者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领先中国。就前者而言,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民族的野蛮征服,是以强凌弱的强盗行径;就后者而言,则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老朽的封建帝国的挑战。对于中国来说,鸦片战争既是沦为半殖民地悲剧的开始,又是促其猛醒、奋起直追的契机。简言之,鸦片战争既是侵略,也是挑战。魏源等人最早察觉并敢于正视中国与西方强国之间的悬殊差距,从而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师夷长技以制夷”。

1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1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康梁维新思想(19C90S) (1)背景:
①政治: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 ②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③文化: 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2)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思考:维新派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宣传 维新思想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找出其 主张。
举措: ①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 ②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其中《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③仿制船炮,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评价: 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启蒙作用 对西方认识肤浅,未能付诸实践
一、“开眼看世界”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8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在向西方 学习的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你怎样看待他们 的思想主张?
有:他们都是地主阶级,都主张学习西方, 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提出的“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师夷长技”的 思想付诸实践
1、19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 想,产生这种思想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 B.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了有识之士 C.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D.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2、林则徐之所以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 人,是因为他 ①为了了解外国情况,翻译外文资料 ②组织人员编写《各国律例》和《四洲志》 ③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 ④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三、维新变法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70年代) 2、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
3、维新派创办的报刊:
2016/1/6
20
名称
创立者 康有为
时间、地点 1895 北京 维 新 变 法 前
备注
(1) 《万国公报》 还有另一指1868年传 教士林乐知创办的。 (2)维新派与顽固 派进行论战。
政治力量,各自主张及共同目的是什么? 封建顽固派 异
反对任何向西 方学习的举动。
抵抗派 “师夷长技 以制夷”
洋务派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
2016/1/6
12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时间:1840 -- 1898)
一、开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 家思想相结合;
2016/1/6 32
11、洋务派与维新派的主张有根本 区别的是……
A、鼓励开矿建厂;
B、改革教育制度;
C、改革政治制度; D、抵制农民起义;
2016/1/6 33
12、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实质是…… A、是否学习西方科技文化的论战;
甲午中日战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1)背景:
(2)代表人物: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共27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共27张PPT)
——严复《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时间:1898年1月24日下午三点 地点:总理衙门西花厅 辩论双方: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 封建顽固势力(倭仁、李鸿章) 主题:如何巩固王朝统治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 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 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 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姓名
代表作
主张
影响
康为有
《新学伪经考 》 《孔子改制考 》
痛斥古文经典; 变法维新; 否定君主专制
思想界之大飓 风
梁启超 《变法通议》
抨击专制; 宣扬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
严复
民主君仆; 主权在民;
康有为隐以改 复原教之路得自命, 欲删定六经而先作 《伪经考》。…… 其貌似则孔也,其 心则夷也。
——两广总督张树声遗折
应该全面学习西方
郑观应
王韬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振工 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崇尚西学、仿效西法,渐知以商力浚利源,与西商 并驾齐驱而潜夺其权。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发展商业;兴办学校;改革教育;立宪法
——《叶吏部与刘先 端黄郁文两生书》
叶德辉(1864—1927)

课件5: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5: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张之洞《劝学篇》 (1898)
3.目的: 维护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封建伦理 纲常
西方先进 科技
挽救封建 统治
根本
手段
目的
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问题探究: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 有何异同点?
相同:①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②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③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七)如何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认识 “中体西用”?
进步性: (1)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实际,减轻了阻力。 (2)由引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再引发人们 对政治体制的思考,为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局限性:
仅停留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层面,没有提出更高的社会和 政治改革目标。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师夷长技 以制夷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器物阶段
维新变法 制度阶段
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背景
鸦片 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甲午战争
阶级
地主 阶Fra Baidu bibliotek 资产 阶级
派别 学习西方 内容
改革派 军事技术
洋务派 科学技术
维新派 政治制度
特点
1.内容:由器物层 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2.活动:从理论主张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思路提示: (1)若“赞成”,可从历次列强侵略后,中国人学西方的层次性(器物-制度-思想) 着手回答。 (2)若“反对”则可从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者的阶级属性, 经济基础变化出发,突出强调中国社会变化的内在动力。 (3)若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既不准确也不全面,则可从外因角度予以肯定,从内因 角度予以否定。 例如:“冲击——反映”模式认为中国传统历史发展是属于停滞的,中国社会自 身是无法产生进入近代社会的动力,所以中国要进入近代社会就需要外在的力量,需 要外在的“冲击”,中国“反映”其“冲击”,这种模式凸显了外部的“冲击”对中 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 如材料中所指中国自鸦片战争冲击后,依然引不起足够的”反映”,于是接着第 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巨大的“冲击”下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开着了自强 求富的洋务运动,一步一步向西方学习,由学习“器物”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 的“制度”,再到五四运动时的“思想”,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外部巨大的 “冲击”—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凡尔赛和约》等事件的发生。 • 不能不说外部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影响,从上述中国近代历史 发展轨迹可以得知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国外的“冲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这 种模式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三、典题精练
近代西学东渐局面下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应
2009年8月16日,北师大博导王福仁教授做客“名师讲坛”,认为中国近代以来30年 就有一个文化周期。 2009年,向前推30年是1979年,正是我们这个历史时期的开端——改革开放的时代。 再向前到1949年,可称之为毛泽东时代。再向前推30年到了1919年,发生了五四运动、新 文化运动,是中国社会的转折。到1889年,是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时代, 这时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努力着要富国强兵。再向前到1859年,是中国由古代向现代的社会 转型时期,也是和帝国主义全面接触的时期。 1、1859年是中国和西方帝国主义全面接触的时期,这在当时思想观念领域有何体现? 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员认识到西方的长处,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1889年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挂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什么?这一时期 的康有为,梁启超被称为“千年之大变局”中思想文化之变的揭幕人,为什么?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用企业,组建了中国的近代海军和近代学校等。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了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要求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为什么王富仁教授说1919年是中国社会的转折时期? 五四运动中,工农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百度文库
而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提出古 文经是西汉末年刘歆为了替王莽篡权 建立“新(王莽称帝后定的新国号)” 朝提供理论根据而伪造的,不是经过 孔子删定的“真经”。它是新莽一朝 之学,所以叫“新学”,属于“伪 经”。实际上古文经不一定是伪造的 东西,康有为的考证,主要是为宣传 政治改革而制造历史根据,以论证变 法理论的合理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含义:“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可概括为“中体 西用”。“体”和“用”是一对古老的哲 学范畴。“体”是指事物的主体、本质; “用”是指由主体派生,或为主体服务的 表现形式。所谓中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所谓西学,是指 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 为体”就是主张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 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就 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 技术,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朝统治。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
( 1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 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 制。 ( 2 )原因:①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植根 深厚,影响深刻。如果完全背离传统, 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阻力太大。 借用儒学来宣传更适合中国国情,易 为国人接受。
②最根本的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由此导致民 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维新派具有 软弱性和妥协性。面对强大的封建 势力,他们不敢打出自己鲜明的旗 帜,而只能采取曲折、隐蔽的方式 表达自己的主张。③民族资产阶级 也没有脱离封建思想的束缚。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造反: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跪着: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
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 思想相结合。
《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 革的先师。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
——人教版必修3教材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 不惊人,自可避祸。”
4.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清代学 术思潮是“以复古为解放”。下列可以佐证
该观点的是( B )
A.李鸿章主张“中体西用” B.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 C.袁世凯倡导“尊孔复古” D.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5.“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若雷厉风行, 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泰西三百年 而强,日本三十年而强,若皇上翻然而全变, 吾中国地大人众,三年可成。”上述材料体
引。
融合
合作
双赢
1.《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 “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 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
该书( B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2.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 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 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
中学为体:封建嫁伦理接纲常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标点击: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开眼看世界”: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

(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②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③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随堂简练随堂练习达标过关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发,所起的作用是()

A.启蒙了资产阶级思想 B.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启迪了知识界的思想解放 D.掀起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新高潮

2.林则徐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看到了鸦片的危害 C.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D.领导了禁烟运动

3.《海国图志》一书的核心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发展资本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引言分析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西学热,主张向西方学习。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研究思想解放,探求强国之路。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由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到学习社会政治学说。五四运动后,向苏俄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终于找到一条自己的路。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内容。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

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3、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制表或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重点难点:

1、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2、认识近代思想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主流:儒家思想。这一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沉寂的中国在政经济外交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思想领域更是翻江倒海-----。引导学

生阅读理解引言文字内容。问题1: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近代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个过程中的主流思想又是什么?

学生归纳:向西方学习。

问题2:列举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思想界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主要史实。教师投影人物插图。

教师同时出示表格

一、“开眼看世界”

依表格顺序逐层、有重点地分析后学生完成

1、代表:请同学回忆,你了解多少林则徐?抗英、禁烟、开眼看世界(民

族英雄)。

2、思想主张是重点:两本书的地位。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方法

是向西方学习;长技内容有三(军事科学技术);目的是制夷。(资料回放)

3、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

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背景简析。教师适当举例清朝君臣的无知

4、看眼看世界虽然阻力很大,但它开了向西方学习之窗,产生了深刻影响

------。

5、从林魏“师夷长技”来看思想特点: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原因

鸦片战争直接看到的是西方的“船坚炮利”

过渡:虽然没有真正的实践并且只停留在器物层次,但为中国

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分析填表:

1、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决定——“师-------”

2、代表:所做4项重大实践活动——洋务运动

3、为什么会形成洋务派,而且是清朝的势力派,甚至连晚清封建顽固派慈禧太后也支持洋务运动——背景简析。

4、结果原因回忆,意义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稼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甲午战争至少宣告的洋务运动在军事上的失败,但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学堂,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洋务派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据统计,洋务运动期间共派出留学生200多名。这些留学生不但学习到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以及某些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得以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情况。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詹天佑、严复等。

总之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

6、课本[思考]有人说:洋务派是林魏的继承者,是否有道理?——引出特

过渡:1、洋务运动30年有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甲午战争失败表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的道路,那是否意味洋务运动学西方技术错了?没有,但远远不够

2、早在洋务运动实施过程中,一批积极参与洋务或与洋务有密切联系的有识之士已经觉察到洋务运动有不少弊病,认识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我们称之为早期维新思想

三、“维新变法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

分析填表(简单处理)

1、代表属于什么阶层

2、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主张实际上就是要求在中国进行变革维新,新在哪里?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这里指发展资本主义。

3、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70年代出现?——原因

4、注意其两点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尽管如此,对康、梁维新思想有何影响?——意义

维新思想的发展

过渡: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联系进化论)已经属于名正言顺的什么阶级?

2、与早期维新思想相比更具体、更系统。请学生列举:反对封建专制。实行维新变法: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

补充:1、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开办学堂、著书立说------。

2、实践活动:戊戌变法-------。

3、19世纪90年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有了质的飞跃,其政治活动震撼中国大地,究其原因?

4、维新思想推动下的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这是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什么?

展开: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引导人们重新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