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小结与复习课件1-5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汇总--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全章课件
AB = CD
A EB
∴△ADE≌△CBF ( SSS )
② ∵ △ADE≌△CBF
∴ ∠A=∠C (
全等三角形 对应角相等 )
课堂小结
内容
边边边 应 用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简写成 “SSS”)
思路分析
结合图形找隐含条件和 现有条件,证准备条件
书写步骤
四步骤
注意
1. 说明两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应按对 应边的顺序书写. 2. 结论中所出现的边必须在所证明的两 个三角形中.
C与F AC与DF
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A与∠D ∠B与∠E ∠C与∠F
确定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A
A D B
C
B
D
A
E
CB
C
D
A ED
BC
D AO
C B
AD
O
B
C
A
1、字母顺序确定法(△ABC≌△ADC)
2、图形位置确定法(公共边、角、对顶角)
B
D
3、图形大小确定法(最长(短)边,最大(小)角)
F
例1
已知:如图,AB=CB,∠1=∠2.
△ABD 和△CBD 全等吗?
为什么?
B1 2
A D
变式1:已知:如图,AB=CB,∠1= ∠2.
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十二章 小结与复习(共31张PPT)
B. ∠A= ∠ D, ∠ B= ∠ E,AC=DF
C.AB=DE,AC=DF, ∠A= ∠D D.AB=DE,BC=EF, ∠ C= ∠ F
专题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例3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CE⊥AD于点
G,交AB于点E,EF∥BC交AC于点F,
A
求证:∠DEC=∠FEC.
N P
FC
方法2思路分析:由角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所以可想到构造轴对称图
形.方法是在BC上截取BD=AB,连接PD(如图).
则有△PAB≌△PDB,再证△PDC是等腰三角形即
可获证.
N
证明过程请同学们自行完成!
A
P
1
2
B
D
C
归纳拓展: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性
质.应用时要依托全等三角形发挥作用.作辅助线有两种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复习课
全等三角形性质 1.能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 点, 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下图中点A和 点D,点B和 点E ,点C和_ 点F _是对应顶点. AB和 DE ,BC和 EF ,AC和 DF 是对应边. ∠A和 ∠D ,∠B和 ∠E , ∠C和 ∠F 是对应角.
C.AB=DE,AC=DF, ∠A= ∠D D.AB=DE,BC=EF, ∠ C= ∠ F
专题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例3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CE⊥AD于点
G,交AB于点E,EF∥BC交AC于点F,
A
求证:∠DEC=∠FEC.
N P
FC
方法2思路分析:由角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所以可想到构造轴对称图
形.方法是在BC上截取BD=AB,连接PD(如图).
则有△PAB≌△PDB,再证△PDC是等腰三角形即
可获证.
N
证明过程请同学们自行完成!
A
P
1
2
B
D
C
归纳拓展: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性
质.应用时要依托全等三角形发挥作用.作辅助线有两种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复习课
全等三角形性质 1.能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 点, 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下图中点A和 点D,点B和 点E ,点C和_ 点F _是对应顶点. AB和 DE ,BC和 EF ,AC和 DF 是对应边. ∠A和 ∠D ,∠B和 ∠E , ∠C和 ∠F 是对应角.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 小结与复习
PD⊥OA 于 D PE⊥OB 于 E PD = PE
OP 平分∠AOB
考点讲练
考点一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例1 (南平期中) 如图,△CDF≌△BAE,BC = 15 cm,
EF = 3 cm,那么 CE 的长为___9_____cm.
分析:CE = CF + EF = CF + 3
C
D
△CDF≌△BAE CF = BE BC = CF + EF + BE = 15
E
A 1
N P
2
B
FC
证明:过点 P 作 PE⊥BA,PF⊥BC,垂足分别为 E,F.
又∵∠1 =∠2,∴ PE = PF,∠PEA =∠PFC = 90°.
∵∠PCB + ∠BAP = 180°,∠BAP +∠EAP = 180°,
∴∠EAP = ∠FCP.
在△APE 和△CPF 中,
∠PEA =∠PFC = 90°,
即为内径的长度. (1)请写出第③步的理由;
解:如图,连接 CD、AB, 由题意可得
OA = OD,OB = OC, 在△AOB 和△DOC 中,
OA = OD, ∠AOB = ∠DOC
OB = OC, ∴△AOB≌△DOC (SAS). ∴ AB = CD.
(2)小组成员利用上述方法测得 CD = 12 cm, 同时测得外径为 16 cm,请求出花瓶内壁厚度 x.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PPT教学课件全套
=× × =
∴△ABC≌△AED(SSS).
2021/1/17
4.已知:如图 ,AC=FE,AD=FB,BC=DE.
求证:(1)△ABC≌△FDE; (2) ∠C= ∠E.
证明:(1)∵ AD=FB,
A
。 ?C
∴AB=FD(等式性质). 在△ABC和△FDE 中, AC=FE(已知),
D = E?
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证明:在△ABC 和△DEC 中,
A
AC = DC(已知),
∠ACB =∠DCE (对顶角相等),
CB=EC(已知) ,
∴△ABC ≌△DEC(SAS),
∴AB =DE ,
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
·C
D
2021/1/17
归纳证明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时,常常通过证明它们是全等 三角形的对应边或对应角来解决.
≌△CDB;④BA∥DC. 正确的个数是
( C)
2021/1/17
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已知:如图 ,AB=AE,AC=AD,BD=CE,
求证:△ABC≌△AED.
证明:∵BD=CE, ∴BD-CD=CE-CD . ∴BC=ED . 在△ABC和△ADE中, AC=AD(已知), AB=AE(已知), BC=ED(已证),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课件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 )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 √ ) (3)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 (4)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 )
综合应用
2.如图,△ABC≌△ADE,则AB = ___A_D___, ∠E = __∠__C___.若∠BAE = 120°,∠BAD = 40°,则∠BAC = __8_0_°___.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新课导入
生活中的全等形 问题1 观察这些图片,你能找出形状、大小
完全一样的几何图形吗?
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例子吗?
推进新课
问题2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有何关系?
下列两三角形是怎样由一 个三角形得到另一个三角 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BD C E AF
E
D
AF
∠A 与∠D、∠B 与∠E、 ∠C 与∠F 重合,称为对应角.
追问2 你能用符号表示出这两个全等三角 形吗?
△ABC和△DEF全等,
记作:“△ABC ≌△DEF”,
读作:“△ABC 全等于△DEF”.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
注意 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
对应的位置上。
A
E
B
CF
D
ABC ≌ DEF
B
C
下列两三角形是怎样由一 个三角形得到另一个三角 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综合应用
2.如图,△ABC≌△ADE,则AB = ___A_D___, ∠E = __∠__C___.若∠BAE = 120°,∠BAD = 40°,则∠BAC = __8_0_°___.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新课导入
生活中的全等形 问题1 观察这些图片,你能找出形状、大小
完全一样的几何图形吗?
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例子吗?
推进新课
问题2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有何关系?
下列两三角形是怎样由一 个三角形得到另一个三角 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BD C E AF
E
D
AF
∠A 与∠D、∠B 与∠E、 ∠C 与∠F 重合,称为对应角.
追问2 你能用符号表示出这两个全等三角 形吗?
△ABC和△DEF全等,
记作:“△ABC ≌△DEF”,
读作:“△ABC 全等于△DEF”.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
注意 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
对应的位置上。
A
E
B
CF
D
ABC ≌ DEF
B
C
下列两三角形是怎样由一 个三角形得到另一个三角 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二章 12.1 全等三角形 课件(共21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 全等三角形.
A
D
B
CE
F
“全等”用符号“ ≌ ”来表示,读作“全等于”
记作:△ABC≌△DEF
读作 : △ABC全等于 △DEF
∵△ABC≌△DEF (已知)
∴ AB=DE,BC=EF,AC=D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D,∠B=∠E,∠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观察,下列各组的两个全等三角形,进 行小组讨论,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 找到他们的对应边或对应角?谈谈你们 小组的方法!
(1)
A
D
B
cLeabharlann Baidu
E
F
平移
(2)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呢?
D
A
图3
D
C 图4
E
学以致用,落实新知
1、判断
(1)两个全等形一定能够重合( )
(2)两个图形全等,所有对应元素都相等( )
(3)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4)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应顶点所在的角一定是
对应角,对应边所夹的角一定是对应角,
对应角所对的边也是对应边。 ( )
❖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 全等三角形.
A
D
B
CE
F
“全等”用符号“ ≌ ”来表示,读作“全等于”
记作:△ABC≌△DEF
读作 : △ABC全等于 △DEF
∵△ABC≌△DEF (已知)
∴ AB=DE,BC=EF,AC=D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D,∠B=∠E,∠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观察,下列各组的两个全等三角形,进 行小组讨论,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 找到他们的对应边或对应角?谈谈你们 小组的方法!
(1)
A
D
B
cLeabharlann Baidu
E
F
平移
(2)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呢?
D
A
图3
D
C 图4
E
学以致用,落实新知
1、判断
(1)两个全等形一定能够重合( )
(2)两个图形全等,所有对应元素都相等( )
(3)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4)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应顶点所在的角一定是
对应角,对应边所夹的角一定是对应角,
对应角所对的边也是对应边。 (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二章 章末复习与小结
证明:延长AM至点N,使MN=AM,连接BN.
∵点M为BC的中点,∴BM=CM.
在△AMC和△NMB中,
AM=NM, ∠AMC=∠NMB, MC=MB, ∴△AMC≌△NMB(SAS) ∴AC=BN,∠C=∠NBM, ∴∠ABN=∠ABC+∠NBM =∠ABC+∠C=180°-∠BAC =∠EAD.
专题选讲——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常见思路与方法
类型三 已知两角对应相等,找其中一角的对边相等
解:全等. 理由如下: ∵两三角形纸板完全相同,
∴BC=BF,AB=BD,∠A=∠D, ∴AB-BF=BD-BC,即AF=DC. 在△AOF和△DOC中,
∠A=∠D, ∠FOA=∠COD, AF=DC, ∴△AOF≌△DOC.
专题选讲——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常见思路与方法
类型六 已知一边与一角对应相等,找另一角相等
例 如图,D是AC上一点,AB=DA,DE∥AB,
∠B=∠DAE,求证:△ABC≌△DAE.
证明:∵DE∥AB,
∴∠CAB=∠EDA. 在△ABC和△DAE中,
∠CAB=∠EDA, AB=DA, ∠B=∠DAE, ∴△ABC≌△DAE(ASA).
F
∵∠PDO+∠PDF=180°,∴∠PCE=∠PDF.
在△PCE和△PDF中,
∠PCE=∠PDF, ∠PEC=∠PFD, PE=PF,
2019-2020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章末复习课件共58张
CF=BE,
在△CDF 和△BAE 中, ∠CFD=∠BEA, DF=AE,
∴△CDF≌△BAE(SAS), ∴CD=AB,∠C=∠B, ∴CD∥AB.
章末复习
专题二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运用
【要点指导】在解答含有角平分线的问题时, 常在角平分线上选一点, 并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 以便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来解答. 角平分线的 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性质都是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依据, 在解题 时常综合使用.
=∠ADC(答案不唯一).
(2)答案不唯一,如选∠B=∠C 为条件,证明如下:
∠1=∠2, ∠B=∠C,
在△ABD 和△ACD 中,
AD=AD,
∴△ABD≌△ACD(AAS),
∴AB=AC.
章末复习
素养提升
专题一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要点指导】数形结合思想在全等三角形中有着普遍的应用, 证 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 要结合题意把已知条件在图形上勾画出来, 使问题形象化、清晰化. 要审清题意, 读懂图形, 以便发现图中所 隐含的条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全品大讲堂
数学
八年级 上册
新课标(RJ)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章末复习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章末复习
知识框架 归纳整合 素养提升 中考链接
章末复习
知识框架
在△CDF 和△BAE 中, ∠CFD=∠BEA, DF=AE,
∴△CDF≌△BAE(SAS), ∴CD=AB,∠C=∠B, ∴CD∥AB.
章末复习
专题二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运用
【要点指导】在解答含有角平分线的问题时, 常在角平分线上选一点, 并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 以便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来解答. 角平分线的 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性质都是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依据, 在解题 时常综合使用.
=∠ADC(答案不唯一).
(2)答案不唯一,如选∠B=∠C 为条件,证明如下:
∠1=∠2, ∠B=∠C,
在△ABD 和△ACD 中,
AD=AD,
∴△ABD≌△ACD(AAS),
∴AB=AC.
章末复习
素养提升
专题一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要点指导】数形结合思想在全等三角形中有着普遍的应用, 证 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 要结合题意把已知条件在图形上勾画出来, 使问题形象化、清晰化. 要审清题意, 读懂图形, 以便发现图中所 隐含的条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全品大讲堂
数学
八年级 上册
新课标(RJ)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章末复习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章末复习
知识框架 归纳整合 素养提升 中考链接
章末复习
知识框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单元全等三角形单元复习课件
(2)∵BF∥AC, ∴∠C=∠DBF,且∠CDE=∠BDF,DE=DF, ∴△DCE≌△DBF(AAS),∴CD=BD,
∵BC 平分∠ABF,∴∠ABD=∠DBF,∴∠C=∠ABD, ∵AD 平分∠BAC,∴∠CAD=∠DAB, 又 AD=AD,∴△DCA≌△DBA,∴∠CDA=∠BDA, ∵∠CDA+∠BDA=180°, ∴∠CDA=∠BDA=90°,∴AD⊥BC.
A.70°
B.50°
C.120°
D.60°
2.如图,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ABO ≌△ADO,下列结论: ①∠AOD=90°;②CB=CD;③DA=DC.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①② .
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判定定理 1: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 为“ SSS ”. (2)判定定理 2: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等.简称为“ SAS ”.
(3)判定定理 3:两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等.简称为“ ASA ”.
(4)判定定理 4: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简称为“ AAS ”.
(5)判定定理 5:斜边与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
等.简称为“ HL ”.
方法指引:全等三角形的 5 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 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①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 们的夹角或第三边;②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 组边对应相等;③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 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
∵BC 平分∠ABF,∴∠ABD=∠DBF,∴∠C=∠ABD, ∵AD 平分∠BAC,∴∠CAD=∠DAB, 又 AD=AD,∴△DCA≌△DBA,∴∠CDA=∠BDA, ∵∠CDA+∠BDA=180°, ∴∠CDA=∠BDA=90°,∴AD⊥BC.
A.70°
B.50°
C.120°
D.60°
2.如图,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ABO ≌△ADO,下列结论: ①∠AOD=90°;②CB=CD;③DA=DC.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①② .
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判定定理 1: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 为“ SSS ”. (2)判定定理 2: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等.简称为“ SAS ”.
(3)判定定理 3:两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等.简称为“ ASA ”.
(4)判定定理 4: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简称为“ AAS ”.
(5)判定定理 5:斜边与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
等.简称为“ HL ”.
方法指引:全等三角形的 5 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 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①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 们的夹角或第三边;②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 组边对应相等;③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 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件-课件
【证明】 ∵AO平分∠BAC,CD⊥AB于点D,
A
BE⊥AC于点E, ∴OD=OE, ∠ODB=
∠OEC=90 °. 在△BOD和△COE中, ∠ODB= ∠OEC=90 °,
D
E
O
OD=OE, ∠DOB= ∠EOC,
B
C
∴ △BOD ≌ △COE(ASA),∴OB=OC.
专题二 证明角相等
【例2】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CE⊥AD于点G,交
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 【分析】将本题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
A 问题就是证明BD=CD.由已知条件可知 AB=AC.AD⊥BC.
B
D
C
【解】相等,理由如下:
A
∵AD⊥BC,
∴∠ADB=∠ADC=90°.
在Rt△ADB和Rt△ADC中,
AD=AD,
AB=AC,
∴ Rt△ADB ≌ Rt△ADC(HL). ∴BD=CD.
B
D
C
【归纳拓展】利用全等三角形可以测量一些不易测量的距离,
长度,还可对某些因素作出判断,一般采用以下步骤:
(1)先明确实际问题;(2)根据实际抽象出几何图形;
(3)经过分析,找出证明途径;(4)书写证明过程.
专题四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例4】如图,∠1=∠2,点P为BN上的一点,∠PCB+ ∠BAP=180 °, 求证:PA=P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共14张PPT)
3. 如果两个三角形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 是否也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呢?
探究1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 个△A/B/C/,使△ABC与△A/B/C/满足 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
你画出的△A/B/C/与△ABC一定 全等吗?
探究2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 个△A/B/C/,使A/B/=AB, B/C/ =BC, A/C/ =AC. 把画好的△A/B/C/剪下,放 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A
B
D
C
分析:要证明△ ABD≌ △ ACD,首先看这 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
例题解析
例1 如图△ABC是一个钢架, AB=AC, AD是连结点 A
和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 △ABD≌△ACD
证明:∵D是BC的中点
A
∴BD=CD
在△ABD和△ACD中,
AB=AC AD=AD
B
D
C
DB=DC ∴ △ ABD≌ △ACD(SSS)
A E
D
F
B
C
练习
如图,已知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
AB=DE,AC=DF,BE=CF.
求证:∠A=∠D.
A
D
证明:∵BE=CF(已知)
∴ BE+EC=CF+EC
即 BC=EF
探究1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 个△A/B/C/,使△ABC与△A/B/C/满足 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
你画出的△A/B/C/与△ABC一定 全等吗?
探究2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 个△A/B/C/,使A/B/=AB, B/C/ =BC, A/C/ =AC. 把画好的△A/B/C/剪下,放 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A
B
D
C
分析:要证明△ ABD≌ △ ACD,首先看这 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
例题解析
例1 如图△ABC是一个钢架, AB=AC, AD是连结点 A
和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 △ABD≌△ACD
证明:∵D是BC的中点
A
∴BD=CD
在△ABD和△ACD中,
AB=AC AD=AD
B
D
C
DB=DC ∴ △ ABD≌ △ACD(SSS)
A E
D
F
B
C
练习
如图,已知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
AB=DE,AC=DF,BE=CF.
求证:∠A=∠D.
A
D
证明:∵BE=CF(已知)
∴ BE+EC=CF+EC
即 BC=EF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2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
(2)
;
A
D
1
2
E
3
B
4
F
(第18题) C
4. 如 图 , 在 R△ABC 中 , ∠ ACB=450 , ∠BAC=900,AB=AC,点D是AB的中点, AF⊥CD于H交BC于F,BE∥AC交AF的 延长线于E,求证:BC垂直且平分DE.
5.已知:如图:在△ABC中,BE、CF 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 截 取 BD=AC , 在 CF 的 延 长 线 上 截 取 CG=AB,连结AD、AG。
7:如图,已知,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出两 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 ②DE=DF ③BE=CF
已知: EG∥AF
求证:
A
E
B
G
D
C F
Baidu Nhomakorabea 四.拓展题
1.如图,已知∠A=∠D,AB=DE,AF=CD,BC=EF. 求证:BC∥EF
已知一边和它的邻角 (2):已知一边一角---
找这边的另一个邻角(ASA)
找这个角的另一个边(SAS) 找这边的对角 (AAS)
已知一边和它的对角
找一角(AAS) 已知角是直角,找一边(HL)
(3):已知两角---
找两角的夹边(ASA) 找夹边外的任意边(AAS)
最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_全等三角形小结与复习公开课课件
求角大小 7.已知:如图,在△ABC中,∠B=∠C =70°,BE=CD,BD=CF,则∠EDF = 。 A F C
E B D
证角的关系 8.如图,AD平分∠BAC,AB>AC,BD =CD。 求证: ∠B+∠ACD=180°。 C A D
B
面积问题 9.如图,BD平分∠ABC,DE⊥AB于E, DF⊥BC于F,S△ABC=36,AB=18, BC=12。求DE的长。 A E
D B F C
面积问题 10.已知:如图,AC与DE相交于点F, 且AF=CF,DF=EF,BC=12cm, △ABC中BC边上的高为15cm,求四 边形BCDE的面积。 C D F A E B
线段和差 11.如图,在△ABC中,AC=BC, ∠C=90°,BD平分∠ABC。 求证:AB=BC+CD。 B
B A D
C
E
F
∠B= ∠E ∴△ABC≌△DEF(ASA)
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4
两角和它们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角角边”或“AAS”)
几何语言 在△ABC与△DEF中
∠A= ∠D ∠B= ∠E BC= EF
B A
D
C
E
F
∴△ABC≌△DEF(AAS)
斜边、直角边公理 (HL)
A F
C
证边相等 5.已知:如图,已知BD是∠ABC的平 分线,AB=BC,点P在BD上,PM⊥ AD于M,PN⊥CD于N。 A 求证:PM=PN。 M D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课件PPT
三角形ABC 全等于三角形DEF
A
B
C
D
E
F
注意:书写全等式时要求把对应顶点字母放在对应 的位置上。
△ABC ≌ △
△ACB≌ △
△BAC≌ △
△BCA ≌ △
△CAB≌ △
△CBA≌ △
EFD
EDF
FED
FDE
DEF
DFE
A
B
C
D
E
F
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想一想:
BD=FH DC=HG BC=FG
∠B=∠F ∠D=∠H ∠C=∠G
能否根据下列全等式说出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AO=BO OC=OD AC=BD
∠A=∠B ∠O=∠O ∠C=∠D
请小心:在具体图形中,有时角不能用一个 大写字母表示。
1.△BDC ≌ △FHG
2.△AOC ≌ △BOD
A
B
C
D
E
F
A
B
C
A
B
C
D
E
A
B
O
D
E
A
C
O
D
B
A
B
C
D
E
F
D
A
C
B
A
B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课件
关系?并说明理由.
C
D
答: O 到三条直线AC、
AB、BD 的距离相等.
O
理由:略.
A
B
典型例题
例2 已知:如图,AC //BD,AC =BD,求证:AD //BC.
证明:请同学们自己
C
写出证明过程.
A
B D
典型例题
追问 在例2中,AC //BD,AC =BD,在AB上取两 点E、F,AE =BF.请你判断DE、CF 有何关系?并说 明理由.
任选三个作为条件,可组合出几种情况?哪些能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 件是什么?
知识梳理
问题1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4)学习本章后,你对角平分线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对比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它们有何异同?你 能用全等三角形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吗? (5)你能举例说明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一般过程吗?
课件说明
• 学习目标: 1.复习本章的重点内容,整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 体系. 2.巩固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进 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 学习重点: 复习全等三角形判定、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 定,建立本章知识结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 决问题.
知识梳理
问题1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全等形的例子吗? (2)举例说明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3)从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全等三角形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求证: ∠B=∠C .
A 解题思路:
已知条件:AB=AC 隐含条件:公共边AD
B
D
C
推论得出条件:D是BC的中点 ,得 BD=CD
证明:∵ D 是BC中点,
∴ BD =DC.
在△ABD 与△ACD 中,
A
AB =AC (已知),
BD =CD (已证),
AD =AD (公共边), B
D
C
∴ △ABD ≌ △ACD ( SSS ).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边边(SSS)
文字语言: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
几何语言:
在△ABC和△ DEF中, AB=DE, BC=EF,
B
C
D
CA=FD,
∴ △ABC ≌△ DEF(SSS).
E
F
例1 如图,有一个三角形钢架,AB =AC ,AD 是连接点A与BC 中 点D 的支架.
(2)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时
30◦ 45◦
30◦
45◦
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探究2:有两个条件对应相等时
(两条边对应相等;两个角对应相等;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
(3)三角形的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时
30◦ 3cm
30◦ 3cm
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结论:有两个条件对应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A 解题思路:
已知条件:AB=AC 隐含条件:公共边AD
B
D
C
推论得出条件:D是BC的中点 ,得 BD=CD
证明:∵ D 是BC中点,
∴ BD =DC.
在△ABD 与△ACD 中,
A
AB =AC (已知),
BD =CD (已证),
AD =AD (公共边), B
D
C
∴ △ABD ≌ △ACD ( SSS ).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边边(SSS)
文字语言: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
几何语言:
在△ABC和△ DEF中, AB=DE, BC=EF,
B
C
D
CA=FD,
∴ △ABC ≌△ DEF(SSS).
E
F
例1 如图,有一个三角形钢架,AB =AC ,AD 是连接点A与BC 中 点D 的支架.
(2)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时
30◦ 45◦
30◦
45◦
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探究2:有两个条件对应相等时
(两条边对应相等;两个角对应相等;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
(3)三角形的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时
30◦ 3cm
30◦ 3cm
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结论:有两个条件对应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