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诗词赏析5篇
诗词赏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怨》《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诗词赏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怨》《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https://img.taocdn.com/s3/m/4077377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6.png)
诗词赏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潺潺》《虞美⼈·春怨》《破阵⼦·四⼗年来家国》16⾸绝代词,写尽“千古词帝”李煜⼀⽣的绝世悲情李煜,五代⼗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于宋建隆⼆年(961年)李后主。
开宝⼋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汴京,封为右继位,史称李后主千⽜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律,诗和⽂均有⼀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
千古杰作《虞美⼈》、《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渔⽗·⼀棹春风⼀叶⾈》⼀棹春风⼀叶⾈,⼀纶茧缕⼀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由。
⽣在帝王家,⼈⼈觊觎帝王之位,他却⽆意争位,给⾃⼰取号钟⼭隐者、莲峰居⼠,期盼着晨钟暮⿎,书墨相伴的闲散⽇⼦。
与其当⼀国之主,他宁愿当⼀渔翁,⼀叶轻⾈,⼀壶酒,乐得万顷烟波之中潇洒⾃由。
只求远离纷乱,这国主谁愿当便当去罢。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声风约住,朦胧澹⽉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轻轻语。
⼀⽚芳⼼千万绪,⼈间没个安排处。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坠。
紫菊⽓,飘庭户,晚烟笼细⾬。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活在奢华的宫廷之中,⼼性坦然,⼜⽆⼼政事,⼜哪⾥想得起关⼼民间疾苦。
春有百花秋有⽉,夏有凉风冬有雪他只关⼼留不住的暮春悲秋。
⼀⽚春⼼涌起闲愁千万绪,⼀幅晚秋泛起悲凉咽寒声。
《梅花》殷勤移植地,曲槛⼩栏边。
共约重芳⽇,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不知。
《相见欢》诗词鉴赏(通用6篇)
![《相见欢》诗词鉴赏(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47659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4.png)
《相见欢》诗词鉴赏《相见欢》诗词鉴赏(通用6篇)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相见欢》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相见欢》诗词鉴赏篇1【作者】:李煜——《相见欢》【内容】: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此词的词牌亦有作"乌夜啼"。
谢:凋谢。
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赏析】: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起句"林花谢了春红",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
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
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
"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
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
"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
李煜部分诗词赏析(优.选)
![李煜部分诗词赏析(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f6f096916137ee06eef91853.png)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被视为“绝命词”的《虞美人》是各家选本推崇的李煜第一代表作此首词表达了对故国一切珍美事物的眷恋,以及对往昔的追悔,眷恋与追悔不断在其心中激荡盘旋,词中弥漫着浓烈的忏悔意识,沉郁之至,令人凄然欲绝。
因而,其词情空间充满着枯与荣、冷与暖、死寂与生机、梦境与现实的两极体验,从而迷离彷徨、愁思无限。
词一开头便责问花月,追忆往事,把读者带入一个现实的特殊情境中: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千里明月。
一切看似那么美好,却已物是人非、江山易主,触动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创痛,于是,转入想象。
明月下的故国,料想雕栏玉砌应该犹在,却已朱颜尽改,此景此情更使伤心,人愁不能已,潸然泪下。
词人的想象空间从“小楼”—“故国”—“小楼”间飞了个来回,时间也跨越了今宵—往昔—今宵的回环变迁。
就在这时空变化、虚实结合中,拓展了国破家亡的悲伤内涵。
最后,以水喻愁,直抒胸臆。
纵有千万种国仇家恨、身世之感,他也只能诉诸笔端,使其成为滔滔东去的江水,难以遏止。
于是,在抚今追昔、忧伤感怀中,回荡着词人眷恋往昔、追悔莫及而又死不屈服的凄恻音响。
其情感之沉郁深厚,力透纸背,令人心灵为之震颤。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南唐李煜的赞美诗词鉴赏赏析
![南唐李煜的赞美诗词鉴赏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cf426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f.png)
南唐李煜的赞美诗词鉴赏赏析李煜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今天本店铺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南唐李煜的赞美诗词鉴赏赏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南唐李煜的赞美诗词鉴赏赏析1更漏子①金雀钗②,红粉面③,花里暂时相见④。
知我意,感君怜⑤,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⑥,蜡成泪⑦,还似两人心意⑧。
珊枕腻⑨,锦衾寒⑩,夜来更漏残⑾。
【注释】①此词调又名《无漏子》、《独倚楼》、《付金钗》、《翻翠袖》等。
这首词于《花间集》中题为温庭筠所作,由《尊前集》归入后主李煜作。
这是一首写男女聚欢别愁的爱情词。
词的上片主要写欢聚,写男女相爱时的欢乐与痴真。
开篇两句以点带面,以貌写情,用少女约会前的精心妆扮来表现少女的容颜艳丽、对与情郎约会的企盼以及对情郎的挚爱之情。
写人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两点来写,以饰见衣,以衣见貌,以貌见情,以情见心,是文学描写的较高境界。
李煜的大部分词作都可称个中精品。
如此精心妆扮,有如此热切企盼,可是只能“暂时相见”,反差巨大,隐约喻示着男女情爱之中的种种阻力,为后来的离情别恨作了铺垫。
“知我意,感君怜”是少女的口吻,是少女的感激,其实更是少女对情郎深沉情爱的真实写照。
“此情须问天”是以天为鉴盟,让天作证,少女感情的至纯至坚已不言自明。
词的下片主要写别愁。
承上片之意来,男女主人公无奈分别,前面的欢情更衬出此时的别恨。
“香作穗,蜡成泪”是少女孤寂冷寞心情的细致刻画,是以物衬人、以物拟人的写法,明白点出少女的痴苦情怀。
不过差可慰人的是“还似两人心意”,少女与情郎是心心相印的。
但也许也正因如此,情郎的离去才更加使少女凭添苦恼、为伊憔悴。
结尾三句,实景实写,“腻”“寒”“残”三个字,以景寓意,少女情怀昭然若显,简洁而含蓄。
全词采用对比的写法,上片写欢情,下片写悲愁,笔意曲折、手法别致。
用少女的口吻写男女情爱,真纯有加,自然清新。
李煜诗词及赏析5篇
![李煜诗词及赏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39746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47.png)
李煜诗词及赏析5篇李煜于961年继位,尊宋为正统,在宋太祖灭南汉后,改称“江南国主”,后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于978年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
他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李煜诗词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词牌名:谢新恩|朝代:五代|作者:李煜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这首词从重阳习俗写作者的秋愁。
词的上片和下片浑然一体,确实不好明确分开。
词的开头二句先写“秋光留不住”,首先就为全词定下了悲愁叹惋的基调。
作者在词里的景物描写很充分,从“红叶”满阶到“重阳”登高,既有“茱萸香坠”,也有“紫菊气飘”,时看“晚烟笼细雨”,时闻“新雁咽寒声”。
这些景物描写,虽然也有些许欢乐热闹的,如重阳登高,佩茱萸以驱邪等,但更多的却是“红叶”、“晚烟”、“细雨”、“新雁”等引人怅恨的凄冷景象,再加上作者有意点染的“暮”、“咽”等情状,一幅晚秋的悲凉气氛便笼罩了全篇,也十分自然地引出“愁恨年年长相似”的哀叹和感慨。
“愁恨”是悲秋的内容,但是在这首词里,它的表现更为自然婉致。
李煜词多有以情见景的写法,但这首词他用的却是以景见情的方式。
整首词大部分都是在写景,都是在营造氛围,只是到了最后才点明主旨。
这种写法铺垫充分、自然流畅,如大浪远来,初见微澜,至岸方崩石裂云,有石破天惊之感,这种笔法在写景抒情时当为借鉴。
但是在这首词中,李煜仍不免有以情见景之嫌,所以整词情调不明快,悲愁感伤的气氛稍浓。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词牌名:谢新恩|朝代:五代|作者:李煜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
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
(原文此处缺十二字)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谢新恩·樱桃落尽春将困》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
李煜诗词赏析(四)
![李煜诗词赏析(四)](https://img.taocdn.com/s3/m/073e10d85fbfc77da269b1f5.png)
李煜诗词赏析(四)1、《喜迁莺•晓月堕》晓月堕,宿云微,无语枕凭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赏析:这是李煜的前期作品,是一首描写相思的词。
词的上片写彻夜梦思的情状与伊人消息沉沉。
这汹涌而来的思念,大抵是多日以来早在心理埋好伏线,以至于入梦时,李煜也舍不得将其丢掷一旁,多情伤别,梦寐萦怀,然而梦中究竟有多少字,他只字未提。
“晓月坠,宿云微”,这两句对偶,描写晓月西沉,暮云渐上,一片祥和之色与梦回后的惆怅。
这种气氛使得词人便更加思念远方的人,不知不觉魂归梦中,情思悠悠,伊人之芳香弥漫在词人整个心中,在梦乡里,只见雁影在苍宇之间渐飞渐远,却没有带来任何音信,词人因此伤感。
而《清平乐》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与“雁声稀”、“芳草”相印证,意趣更加明晰。
这两句,扩大了空间,增强了离恨,心情尤觉不宁,所以只得频频欹枕,默默无言。
上片坠月余辉、微云抹岫与梦里残痕、天边芳草暗相融洽,使人感到曲折深邃,缥缈汪洋。
下片描写冷静堂院与词人的寂寞与伤感。
“啼莺散,馀花乱。
”莺散花落,春天也即将逝去;雁声稀少,啼莺也纷纷振翅而去,似有别处风光更加迷人,总会比这残花乱舞的寂寞画堂增添几分生气。
“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词人不扫落花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要留给欢爱的人看看,好花到了这个地步十分可惜,来引起她的警惕;第二是要让欢爱的人明白,惜花之人对此又是多么难堪,来引起她的怜惜。
总之,希望从这里来感动她。
秋色已尽,想必伊人也要赶快归来,以后不再远离,道来简单,意味却是深长,因为这正是大周后去世后的第一个春天,李煜是独自度过。
在这寂静之中,陪伴词人的只有寂寞,只能凭空怀念当年一幕令人心旌神摇的风景。
可惜李煜自己格外清楚,他思念的大周后,是不会再回来了,将逝的春景、已经逝去的美人,终究只是一场梦,无法挽回。
陆淞《瑞鹤仙》词中有这么一段:“阳台路迥(一作‘远’),云梦雨,便无准。
李煜诗词及赏析全
![李煜诗词及赏析全](https://img.taocdn.com/s3/m/79a13e2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f.png)
李煜诗词及赏析全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他的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有人说,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
此话看来,很是在理。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词作远过于他在位期间的作为,尤其是亡国以后的词作相当沉痛、深切和凄恻动人,如果撇开思想内容,仅就艺术技巧来说,大部分词作已经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小令。
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
“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
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
仅六字,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
接着“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极准确,极通俗,真可谓境界全出。
上片十八字共写了四项内容,即人物、地点、时间、季节,虽然只是疏笔勾勒,但却是一副非常美丽的图画,而且背景极为广阔,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下片具体写离愁,是词的旨意所在,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高潮。
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
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
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般滋味”,亦即稼轩词所谓“欲说还休”,可见词人体验之深,愁情之苦。
南唐后主李煜的古代赞美诗词5篇
![南唐后主李煜的古代赞美诗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d115d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6.png)
南唐后主李煜的古代赞美诗词5篇李煜(别称:南唐后主、李后主,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南唐后主李煜的古代赞美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南唐后主李煜的古代赞美诗词1捣练子令①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②。
无奈夜长人不寐③,数声和月到帘栊④。
【解释】①这是一首写别后相思的本义词。
此词调名于《尊前集》、《花草粹编》、《花间集补》、《全唐诗》等本中均作《捣练子》,为单调。
《花草粹编》中有题作“闻砧”,《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古今词统》等本中题作“秋闺”,《词的》中题作“本意”。
又《历代诗余》中于调名下有注曰:“一名《深院月》,又名《深夜月》。
李煜秋闺词有‘断续寒砧断续风’之句,遂以‘捣练’名其调。
”明杨慎《词品》亦云:“李后主词,词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乃唐词本体也。
”自李煜此调始见于此词。
这首词描写的是因寒夜捣衣之声而引起的离怀愁绪。
“深院静,小庭空”,是环境的描写,词的开篇给读者的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但实际上其中却有无法平静的心情。
“深”本身就有一种无法明见的孤寂之感,“静”既为捣衣之声能声声入耳做了铺垫,同时也反衬着寒夜不眠、心境难平的情状。
庭本来很小,但如此小庭此时却愈发地显得空旷、冷清,如不是以愁苦之眼、心视之,这种感触是不会有或不能如此真切的。
在这里的景物描写,既是客观的,是眼中所见,也是主观的,是心中所见;这既是一种铺垫,也是一种衬映。
这里更重要的是一种渲染,一种氛围的营造,是一种以景映人、以景寓情的写法,“深、静、小、空”等寥寥数字,却给了读者一种真切的孤清冷寂之感,的心思、情态已呼之欲出。
但是,静止的画面似乎并不能完全准确地传达出的忧思,所以“断续”一句出,整个画面由静转动,才真正地鲜活起来。
“断续”一词既写“寒砧”又写“风”,用的极妙。
捣衣之声有轻有重,风过高墙时大时小,听起来风声、砧声一定是时有时无的,这是表面上看。
李煜最著名的30首诗词,感受南唐国韵!
![李煜最著名的30首诗词,感受南唐国韵!](https://img.taocdn.com/s3/m/0ef34073770bf78a6429545a.png)
李煜最著名的30首诗词,感受南唐国韵!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1,《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鉴赏:此词作于李煜降宋之后的几年,即作者生命的最后几年。
金陵被宋军攻破后,李煜率领亲属、随员等四十五人,“肉袒出降”,告别了烙印着无数美好回忆的江南。
这次永别,李煜以这一阕《破阵子》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
2,《长相思(一名双红豆、山渐青、忆多娇)》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云一涡,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鉴赏:李煜词的语言锤炼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单纯明净、简洁准确的语言生动地再现物象,展示意境。
这个特点在该词里也有鲜明的体现,象“山远天高烟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丰富,立体感强,境界阔远,并且景中蕴情,耐人寻味。
对这首词,前人评价颇多,其中以俞陛云之说为精当:“此词以轻淡之笔,写深秋风物,而兼葭怀远之思,低回不尽,节短而格高,五代词之本色也。
”(《南唐二主词辑述评》)3,《忆江南·多少恨》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诗词(共10篇)
![李煜诗词(共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34efb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5.png)
李煜诗词(共10篇)李煜诗词(一): 李煜词的欣赏...简单概括地说,李煜的词分为前后两期,以宋太祖开宝八年他降宋时为分界线.后主前期的词大多都是对人生恣意欢乐的描写.后期的李煜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生变故,在词中表现自己对往事的回忆和不堪其愁的哀叹.吴梅《词学通论》云:“读李后主词,分两类,正当江南荣盛之际,虽寄情声色,而笔意自盛馨逸,此为一类.至入宋后诸作,又别为一类,其悲欢之情固不同,而自写襟抱,不事寄托则一也.”从总体上来说,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此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李煜诗词(二): 李煜的诗词里有一首最后一句是“化干戈为玉帛”全文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诗词(三): 李煜词的特点是什么他的词独树一帜,甚为后人称道.其词不用典,不雕饰,直抒胸臆,善用白描和比喻,语言朴素自然,个性鲜明,艺术技巧极高,具有很强的欣赏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李煜的词,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宋太祖开宝八年(9 7 5)他降宋时作为界线.前期的词已表现出李煜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一斛珠》“晚妆初过”,《菩萨蛮》“花明月暗飞轻雾”等;也有写离别相思的作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等,写景抒情,融成一片,比较健康可读.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宋代王绖《默记》),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反映了他身世与词风的转折.《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无言独上西楼”等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意境悲惨凄凉.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李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李煜诗词(四): 李煜的诗词中"以丝缕比喻离愁的诗句将抽象的感情写得形象而深切,可为千古之笔”的句子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李煜诗词】李煜诗词(五): 李煜诗词的特点揣摩下列李煜的词句,简略说说他们体现了古典诗词的什么特征.(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2)《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3)《虞美人》: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4)《望江南》:千里江上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体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婉约,哀伤,清丽.李煜诗词(六): 15.求高人;阅读《相见欢》李煜诗词,写一篇鉴赏文章,字数300以上.愁溢心中——读《相见欢》感读《相见欢》这首词正是正正是在中学时候,年纪小小的我们并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愁”,只是简单地觉得这首词写得朗朗上口,很是让人记忆深刻.然而到今天,当我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回首往事的时候再翻开这首词,才真正领悟到了它的“愁”与艺术之美.再与其他写愁情的诗词相比较不得不感叹作者写词功力之深,才情之大.在李煜《相见欢》的这首词中最突出的不外乎是一个“愁”字.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被千古传颂正是因为他用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的手法表现“哀愁”捉住了“愁”字这个难以忘却消去真正的特点并与熟语“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煜说的“剪不断,理还乱”恰恰道出了愁的特点,让我们有身同感受之感.而他的前一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就是对环境的描写,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李煜诗词(七): 类似李煜《浪淘沙》的诗词这是李煜另一首浪淘沙——《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北宋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辛弃疾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浪淘沙·小绿间长红晏几道小绿间长红.露蕊烟丛.花开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山远水重重.一笑难逢.已拚(pàn)长在别离中.霜鬓知他从此去,几度春风. 李煜诗词(八): 赏析李煜的一首词、急.回答就采纳.南唐亡国之君李煜,写了不少亡国之音的词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是其中之一.这首词,借惜别春花抒写对美人的离恨.词的上片从自然景象写起:“林花谢了春红”,用花的凋落写春的离去.春景为什么离去呢早晨雨打,晚上风吹,林花一天到晚受摧残,怎能不过早地凋谢、离去呢“太匆匆”与“无奈”,写作者的感受:春光流逝得太快了,出乎意料,但自己毫无办法挽留.这春光的流逝,暗暗影射着江山的丢失,君王变为阶下囚的历史巨变.李煜对已经丢失了的过去念念不忘,时常回忆.词的下片,就是写这种回忆:“胭脂泪”,指美人之泪,它折射出当年自己与美人惜别时难舍难分的景象.“留人醉”写作者的痴迷:丧失“江山”不知悔,告别美人却痛心;想起那时的情景,至今让人神迷心醉.“几时重”这样的景象还能重演吗这样的日子还会回来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过去的”一去不复返了,所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即人生之恨犹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浩荡而长流.有人评价说,“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李煜诗词】李煜诗词(九): 求李煜词赏析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林花谢了春红”,一开始从林花着笔,但绝不只是写林花.林花是春天最美好的事物,春红是春天最美丽的颜色.这样美好的事物、美好的颜色,突然间竟自“谢了”,多么令人惋惜感叹.不仅林花是如此,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也... 李煜诗词(十): 为什么李煜的词写的那么好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李煜诗词全集李煜诗词名句。
李煜最出名十首诗词
![李煜最出名十首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d44af22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8.png)
李煜最出名的10首诗词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有谁知道往事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么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
二,《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那棵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不断,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
三,《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门帘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在迷梦中,才能忘记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容易,再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往事如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走了,今昔对比,一个是天上,一个是人间。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婉转凄苦的哀歌。
四,《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经典诗词赏析
![李煜经典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c9d00b4afe04a1b171de69.png)
李煜经典诗词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李煜经典诗词赏析李煜(别称:南唐后主、李后主,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诗词赏析
![李煜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d8bac0f18583d0486459c5.png)
李煜诗词集锦1.《长相思·一重山》年代: 唐作者: 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2.《捣练子令·云乱》年代: 唐作者: 李煜云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攒。
斜托香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3.《更漏子·柳丝长》年代: 唐作者: 李煜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垂,梦长君不知。
4.《清平乐·别来春半》年代: 唐作者: 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5.《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年代: 唐作者: 李煜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恁谁整翠。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6.《玉楼春》年代: 唐作者: 李煜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7.《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年代: 唐作者: 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清霜残雪思难任。
8.《开元乐》年代: 唐作者: 李煜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
9.《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年代: 唐作者: 李煜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10.《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年代: 唐作者: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诗词及鉴赏(精选5篇)
![李煜诗词及鉴赏(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8e74e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5.png)
李煜诗词及鉴赏李煜诗词及鉴赏(精选5篇)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李煜是南唐后主,创作了多少名篇,为后人带来巨大影响,下面是具体的诗词及鉴赏,欢迎参考!李煜诗词及鉴赏篇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赏析】: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李煜的《虞美人》及《浪淘沙》赏析
![李煜的《虞美人》及《浪淘沙》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ed063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1.png)
【导语】李煜南唐李后主,可谓⽣不逢时,他的诗词书画均有极⾼的⽔平,其中他的词的造诣,被称为“千古词帝“。
其作品《虞美⼈》《浪淘沙》《乌夜啼》均在历史⽂坛上占有很⾼的地位。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李煜的《虞美⼈》及《浪淘沙》,欢迎阅读! 李煜《虞美⼈》赏析 中国历从来不缺乏不务正业的皇帝,有些喜欢⼥⾊,有些喜欢男⾊,有些喜欢花鸟⾍鱼,有些喜欢书法,有些喜欢⽊匠,还有些喜欢诗词歌赋。
李煜就是最后⼀种。
作为⼀个皇帝,李煜是不称职的,终⽇忙于诗词歌赋,风花雪⽉,对国家政治基本上⼀窍不通。
⽽作为词⼈,李煜是及其成功的,他的词意象奇特,⽤词别致,意境深远,在⽂学有极的⾼地位。
虞美⼈是李煜的流传最⼴的⼀⾸词,也是李煜最后⼀⾸词。
所以读起来哀婉凄凉,⼗分能引起⼈的共鸣。
所谓苦难出诗⼈,如果李煜不亡国,如果李煜有唐宗宋祖的伟业,或许他就做不出这样缠绵悱恻的词了。
词中开头就是问句,抒发了对往⽇美好⽣活的怀念,⼀个问句⼜表现出对如今现实的⽆可奈何。
接下来的⼀句“故国不堪回⾸⽉明中”仍是对往⽇⽣活的怀念,此时的李煜已经有了悔改之⼼,可惜⼤势已去,就算东风再温柔迷⼈,李煜也没有福⽓享受了。
这句⼗分能引起⼈的共鸣,虽然我们不是⼀国之君,没有体会过亡国的苦难,但对往事的回忆,对昔⽇美好事情的追忆是每个⼈都有的。
“雕阑⽟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读到这⾥,不禁让⼈潸然泪下。
不禁让⼈想起叶芝的当你⽼了那⾸诗。
时光荏苒,⽆论你贵为天⼦还是⼀介平民,谁也逃不过时间。
于是李煜最后⽆奈的⾃问⾃答。
这句⾃问⾃答,是句千古名句。
把愁思⽐作江⽔,⽽且是春⽔。
春天之⽔意味着勃勃⽣机,可是李煜的⽣命就要结束,这样强烈的反差给读者造成剧烈的冲击。
李煜《浪淘沙》赏析 熟悉李煜的⼈应该能知道,李煜的作品分为两个时期,第⼀个时期是他还是南唐君主,享受着软⽟温⾹的时候,第⼆个就是南唐灭国,他被宋朝囚禁,整⽇神伤的时期。
⽽《浪淘沙》,就是他作于后半⽣的作品。
李煜诗词及赏析
![李煜诗词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28d13d5022aaea988f0f7c.png)
李煜诗词及赏析李煜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分析】:此首忆旧词,一片神行,如骏马驰骋,无处可停。
所谓"恨",恨在昨夜一梦也。
昨夜所梦者何?"还似"二字领起,直贯以下十七字,实写梦中旧时游乐盛况。
正面不着一笔,但以旧乐反衬,则今之愁极恨深,自不待言。
此类小词,纯任性灵,无迹可寻,后人亦不能规摹其万一。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分析】:此首思故国,不假采饰,纯用白描。
但句句重大,一往情深。
起句两问,已将古往今来之人生及己之一生说明。
"故国"句开,"觉来"句合,言梦归故国,及醒来之悲伤。
换头,言近况之孤苦。
高楼独上,秋晴空望,故国杳杳,销魂何限……"往事"句开,"还如"句合。
上下两"梦"字亦幻,上言梦似真,下言真似梦也。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分析】:此首亦写江南盛时景象。
起叙嫔娥之美与嫔娥之众,次叙春殿歌舞之盛。
下片,更叙殿中香气氤氲与人之陶醉。
"归时"两句,转出踏月之意,想见后主风流豪迈之襟抱,与"花间"之局促房拢者,固自有别也。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2]只是朱颜改。
[3]问君能有几多愁,[4]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1]了:了结,完结。
[2]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李煜诗词赏析
![李煜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66fa2602768e9951e738c5.png)
李煜诗词赏析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名篇赏析:《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
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
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名家评价: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
破之浅,不破之深。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
”茅暎《词的》卷一:“绝无皇帝气。
可人,可人。
”谭复堂:“前半阙濡染大笔。
”王壬秋:“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
”刘永济《词论》:“纯作情语,比托情景中为难工也。
此类佳者,如: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陈延焯《词则·大稚集》卷一:“哀感顽艳,只说不出。
”《云韶集》卷一:“凄凉况味,欲言难言,滴滴是泪。
”王阁运《湘绮楼词选》前编:“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后闽仅十八字,而肠回心倒,一片凄异之音,伤心人固别有怀抱。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上半阅言所处之寂寞。
下半例满腹离怨,无语可以形容,故朴直说出。
“别是”句,尤为沉痛。
盖亡国君之滋味,实尽人世悲苦之滋味无可与比者。
故曰:‘别是一般’。
此二首表面似春秋闺怨之词,因不敢明抒已情,而托之闺人离思也。
”俞平伯《读词偶得》:“其实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六字之中,已摄尽凄婉之神矣。
”《唐宋词选释》“虽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凄凉的气象,却融会全篇,如起笔“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已摄尽凄婉的神情,‘别是一番滋味’,也是离愁。
剪不断,理还乱,还可形状,这却说不出,是更深一层的写法。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写别愁,凄惋已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诗词赏析5篇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煜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秋莺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秋莺》是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李煜的代表作之一。
此诗纯用“赋体”,不事雕琢,以简驭繁,以明白晓畅的诗句表现了囚徒生活的苦楚,让人产生无限的同情悲悯,教人神思黯然。
因之,本诗是咏物诗中的佳作无疑了。
病起题山舍壁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这首《病起题山舍壁》诗与两首《渔父》词就主题而言,应该是一致的。
即示人回避宫廷斗争的刻意韬晦之作。
两首《渔父》词,是题在《供奉卫贤春江钓叟图》上的,而这首七律诗,却是题在山舍墙壁上的。
李煜的意图很明白,就是想让人人看到这些诗作,更想让人知道他不关心朝政,或者确切地说这是专给那些猜忌他的人看的。
不然,为何总要题在显眼处呢?这正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他刻意写这些诗词,实际是不打自招,弄巧成拙地暴露了他的问鼎意图,依长兄太子弘冀机警沉诈之质,肯定是会看穿他的内心的。
所幸弘冀于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九月病死。
弘冀之死,其因不明,亦是迷案,谁又知非他人先下手为强呢?李煜的五位兄长皆死的不甚合理。
但李璟元宗死后,李煜这条“鲤鱼”自然而然地就化成了“龙”了。
其实李煜当初并不叫李煜。
字重光,初名从嘉。
在元宗李璟晏驾后,嗣位于金陵时“更今名。
”嗣位后改名李煜,其实质意义,又就是“鲤鱼化龙。
”这里无意研讨弘冀太子的死因,但李煜的嗣位是大有文章的。
他既无意“有意千重雪”,又无心“宗远问无生”,他的“垂纶”和“杖藜”只是他实施他“鲤鱼化龙”计划的一个步骤而已。
窃以为数兄死因不明,必与李煜
有关。
何以故,所谓天机泄于病处。
自更名为“煜”,故“煜”实隐藏了他的一切不可告人之处。
后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与煜,虽残痛之状绝极人寰,亦疑煜弑诸兄之恶报也。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周振甫谓:“李煜有《病起题山舍壁》,当是在过隐居生活时写的。
”“这首诗反映了他的山居生活,炉开小火,沟引新流,杖藜巾褐,确有隐士风度。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是李煜作了俘虏北上渡江时所作的一首七律,抒发了亡国的悲痛心情。
挽辞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挽辞》为李后主李煜为悼念已故的大周后所写,大周后,名娥皇,善歌舞,尤工琵琶。
元宗(后主父亲)赏其艺,赐以焦桐琵琶。
19岁嫁与李煜,二人感情甚笃,婚后作《邀醉舞破》请李煜为她起舞。
周后的英年早逝,令后主哀痛不已,李煜遵从周后遗愿,将其最爱的烧槽琵琶陪葬,又作《昭惠周后诔》、《挽词》等文章以悼念。
书琵琶背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书琵琶背》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是词人悼念亡妻昭惠周后而作的。
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见物思人,回忆起昭惠皇后生前弹琵琶的样子,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思念之情。
李煜诗词赏析5篇相关文章:
▪杜甫诗词赏析5篇
▪有关诗经诗词赏析5篇精选
▪表现忧国忧民的诗十首
▪抒发爱国之情的古诗句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
▪优秀乡愁教案乡愁教案教学设计▪祝福朋友离别的诗句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