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地探学院地探博士培养方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作为国家重点学科, 博士研究生教育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瞄准国际一流大学, 坚持质量第一,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作为毕业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专门知识。具有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研究方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如下几个方向:

1、应用地球物理;

2、数学地质与综合信息矿产预测评价;

3、应用地球化学;

4、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5、资源环境评价与信息处理;

6、地球物理探测仪器。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学位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40学时,2学分)

(2)第一外国语(120学时,4学分)

(3)基础理论课(下列课程可任选2门)

应用地球物理反演理论

应用地球物理解释理论

非线性物理学

现代信号处理

元素存在态理论

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

数量化理论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地质统计学

3S技术及其应用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

矿产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

专家系统原理

(4)专业课(下列课程可任选1~2门)

应用地球物理学专论

应用地球化学专论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资源环境系统正反演模型方法

国土与环境遥感应用专论

高级人工智能

智能测控系统设计专论

高等地震波成像理论

近代电磁波成像理论

2、选修课:(下列课程可任选1~2门)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进展

非线性理论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大陆岩石圈的结构和成分

海洋科学进展

科学可视化算法及系统

近代电磁理论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概论

环境化学地球动力学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

地学中的定性数据分析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

近代数值方法理论

近代数值方法理论地学应用专题

地学中的非线性理论

地球环境与地质灾害

大系统理论及应用

科学思维与科技写作

第二外国语;

其它(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具体情况可申报另行开设其它选修课)。

开题报告与学术活动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 指导教师应尽早确定每位博士研究生的选题范围, 并在导师的指导下, 通过阅读文献、学术调研, 提出论文选题范围, 并举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由论文开题报告评议小组做出评议, 评议合格者, 确定论文题目, 制定论文工作计划, 正式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博士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及制定论文工作计划最迟应在第四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应由专业统一组织公开进行。

博士生在开题报告前, 应完成至少80篇的专业文献阅读, 其中外文文献量不少于二分之一。

论文进行中应按计划由博士生在系或教研中心学术会议上作至少1次阶段报告,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须在学习期间参加4个以上的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举行的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不包括开题报告)。完成以上各环节,可获得2个必修学分。

七、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在博士生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达到国内或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并发表的水平,或被使用部门采用,有较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在博士生学习和研究期间,应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的学术论文。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点学科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点学科博士生课程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