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人物形象分析
《苏武传》人物形象塑造略谈解析
对语言的描写也是生动活泼,富有技巧。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逎死,重负国”,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以归汉?”凭苏武这两 句话,就足可见他的忠贞,宁死也要保全自己爱 国的气节。传中丰富的语言技巧也是其一大特色, 并且这种语言特色也可以看出苏武善于辞令,能 说会道的品性。比如当李陵劝降苏武时说道“愿 听陵计,勿复有云。”而苏武则以“愿勿复再言” 进行反击。不仅体现了苏武的语言风格,更表现 了其坚定的爱国情怀。
在侧面烘托上,班固也运用的得心应手,将 苏武的形象塑造的更加丰满。
卫律和李陵都归降于匈奴,两人都希望通 过自己的游说来使苏武归顺于他国。律曰: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 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于此。苏君近 日降,明日复然。”卫律的贪图富贵从侧面反 衬出苏武视钱如粪土,不屑荣华富贵的高尚品 格。李陵虽说是被迫降于匈奴,但从他反抗的 无奈,痛苦的情绪上,更突出了苏武始终坚持 自己信念的不易。“陵始降时,自痛负汉,加 以老母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最 后,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 陵与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粘衿。
《苏武传》成功地塑造了苏武崇高的 爱国情怀以及他高尚的情操,然而他的性 格之所以能够如此栩栩如生,主要归功于 班固成功的用运了一些艺术手法。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是《苏武传》人 物形象塑造的重要艺术手段。直接描写主 要体现在苏武的语言和动作上,其中四大 细节尤其描写的生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而间接描写则是通 过苏武与卫律的对比来展现的。
苏武忠君爱国,宁死不肯投降于他国。 他的这种气节,自始自终都不曾改变。从 刚开始张胜告诉苏武,虞常谋反匈奴事件 败露后,苏武两次自杀的举动,以及后来 卫律,李陵劝降都不太奏效,甚至被发配 牧羊,但始终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可见 其对汉朝的拳拳爱国之心。除了这两次自 杀之外,《苏武传》又通过“武不动”, “武不应”,“武骂律”以及“武不可胁” 这四大情节写出苏武的大义凛然,高尚的
拈一缕花香融一世之情——苏武人物形象分析
的 自然环境和贫 困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摧毁大汉使臣苏武的气 节 , 苏武“ 杖汉节牧羊 , 卧起操持 , 节旄 尽落” , 即使 又陷穷厄 , 但 意志
不移。
文言文学习 的要义不是机械地掌握一些死板的语 言文字 , 而
是被这 种正气怔住 了 , 君子威 武不屈 , 苏武 的威容 岂是 卫律等 鼠 辈 能够见识 的。果然施淫威不成 , 卫律并没有善 罢甘休 。
二、 富 贵 不 淫
是要从文章 中得 到精 神的升华 , 汲取 人物高贵 的精 神养 料 , 塑造
知识 的理解 。
熙熙 , 皆为利来 ; 天下壤壤 , 皆为所节选 的《 苏武传》 中苏武父子起仕既为皇帝 宠臣 , “ 少 贵的头颅 , 甚至随意践踏 自我 的尊严 。 在诱惑面前 罔顾 国家利益 , 以父任 , 兄弟并为郎。” 这句实际上为苏武后面 的人格爆发做 了铺 贱卖人格尊严的现象屡见不鲜 , 高贵的精神被 随意 出卖 。在个人 垫, 在个 人安危和 国家荣 辱 出现抵触 的情况下 , 苏武 能够大义凛 生命千钧一 发之际 , 苏武并没有 将个人 的私立 置于首位 , 还考虑 然,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都 表现 出了崇高 的人物品质。
生都渴望 的一种状态 。在 学习《 苏武传》 的时候 , 我试 图让苏 武在 以为荣 。苏武在强暴面前表现 出了高贵的人性 , 而这种高贵 的品 语 言文字 中鲜 活起来 , 把对文言字词 的理解和 品鉴苏武光辉 的人 质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强调的 , 在这个 充满 了浮华 和靡靡之音 的
物形象联系起来 。 学生在品读人物 的同时更加深 了其对文言基础 社会众生态 中 , 精神 的高贵和人格 尊严的崇高很少 被提及 , 天下
闽剧中苏武的形象塑造与表演探析
闽剧中苏武的形象塑造与表演探析作者:廖雄威来源:《大观》2023年第10期摘要:《蘇武牧羊》的情节发展以苏武在北海的生活为主线,通过一系列事件来展现苏武的内心情感。
在戏中,苏武与北海的恶劣环境进行了艰苦的斗争,这既对是他生存的挑战,又是对他坚守信念的考验。
从人物形象、内心情感、唱腔特点、表演方式等方面对苏武人物的塑造与表演进行细致的描绘与分析,引用相关的戏剧理论来展示苏武这个经典角色在北海牧羊十九年的坚韧毅力和爱国情怀,以期展现闽剧表演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魂韵。
关键词:闽剧;苏武;形象塑造;表演;《苏武牧羊》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福建地方戏曲剧种之首,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塑造了无数的经典角色。
其中《苏武牧羊》这出戏中的角色苏武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武是一位个性十分鲜明的历史人物,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大臣,也是杰出的外交家和民族英雄。
他出生于杜陵(今陕西西安),是代郡太守苏建之子。
在汉武帝时期,苏武凭借父荫担任郎官,并逐渐升迁为栘中厩监。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他奉命以中郎将身份持节出使匈奴,但因副使张胜卷入匈奴内乱而被扣留。
尽管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苏武仍誓死不从,引佩刀自刺负伤。
后被匈奴人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汉节牧羊,始终不屈。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与匈奴和亲,汉使者寻得苏武等人下落,这才使其获释归汉,拜典属国,禄中二千石。
但在次年,他又因卷入上官桀谋反案而被免官。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因参与拥立汉宣帝,受封关内侯,重新拜右曹典属国。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苏武去世,享年八十余岁。
苏武爱国忠贞的节操不仅使其名著当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汉书》赞其“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苏武及其故事的广泛流传,使之在历代诗歌、戏曲、小说、美术、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中不断被歌咏、演绎。
他的形象塑造对于角色的真实感和观众的认同感至关重要。
以班固的视角写苏武人物短评作文
以班固的视角写苏武人物短评作文
班固在《汉书苏武传》里着力刻画了苏武这位爱国者的英雄形象,歌颂他的伟大的民族气节。
汉武帝天汉元年,汉武帝派遭苏武以中郎将的官衔,出使匈奴。
不料,苏武的副使张胜参与叛变被抓,“我屈服了使者的身份,玷污了使命,虽然活着,有什么面目会汉朝呢?”说着拿起佩刀自杀,经过抢救,幸免于死。
他不屈的性格使单于十分敬佩,早晚都派人来问候苏武,而把张胜关进了监狱。
单于派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
李陵厚脸无耻地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的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苏武坚定的说:“平时我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心甘情愿。
”
汉昭帝即位几年以后,匈奴同汉朝和好通婚,单于才允许苏武回国。
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初出使时正当壮年,等回到汉朝,胡须头发全发白了。
苏武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者,他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含辛茹苦,受尽折磨,却宁死不屈,始终报效国家。
许多戏剧纷纷把“苏武牧羊”的故事都搬到舞台,向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略说《苏武传》中的人物刻画(1)
略说《苏武传》中的人物刻画作者:李红梅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二理综版》2012年第11期《苏武传》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留胡十九年,历尽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虽然苏武之传未能单列,是附在父亲苏建的传记之后,但是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却使苏武的爱国志士形象在文学画廊中熠熠生辉,也使《苏武传》成为《汉书》中最出色的篇章之一。
《苏武传》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真可谓丰富多彩,这里,我们仅取其两点略作分析,即烘托映衬塑形象,精笔细描见精神。
一、烘托映衬塑形象烘托本是国画技法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外廓”层层着墨,使物象明显突出的一种方法,即通常所说的“烘云托月”。
此法引入写作中,就成了写人叙事、描景状物中的“侧面描写”手段。
映衬,是为了突出主要形象,利用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
映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
就《苏武传》而言,烘托、映衬手法突出表现在环境烘托和人物反衬上。
1. 环境烘托,云真月明。
借助描写对象身处的环境,如地域、背景、环境、场所等,烘托出描写对象的特质,是为烘托。
借环境烘托人,以恰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心情、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精神气节是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苏武传》中的环境烘托即堪称典范。
首先,作者为苏武设置了一个大的背景——天汉(汉武帝)元年的匈奴。
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
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
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原是汉臣的虞常企图刺杀叛汉降敌的卫律;而出使匈奴的副中郎将张胜又暗中参与了其事,结果谋反失败。
彼时彼境,苏武的周围,有操纵生杀大权的单于,有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张胜的屈服,有叛将李陵声泪俱下的劝降……可谓“四面楚歌”!而正是在如此险境中,在“两次自杀”“三次招降”的过程中,大汉忠臣苏武的形象才凸现出来。
《苏武传》
家庭----
父亲:
班彪
弟弟: 妹妹:
班超(投笔从戎) 班昭(续写《汉书》)
《汉书》 《两都赋》 《咏史诗》
作品----
史书: 辞赋: 诗: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史记》(西汉 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 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南朝 宋
《三国志 》(西晋 陈寿 )——纪传体断代史
<史记>:本纪 世家 列传 列传 表 表 书 志
•纪传体
<汉书>:本纪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 渴饮 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共服汉德威。
1)苏武和张胜——张胜见利忘义,在 匈奴剑下丧失骨气,屈膝投降,反衬 出苏武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2)苏武和卫律——卫律贪图名利,投 降匈奴,并且为虎作伥,作威作福, 逼迫苏武投降,对这种卖国求荣的 叛徒嘴脸的揭露,更突出了苏武崇 高的民族气节。
3)苏武和李陵——李陵出征匈奴,矢尽粮 绝,不得已而降。他先晓之以“空自苦无 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之理;再动之以情, 陈述苏武出使后所未知的家庭变故和不幸; 继而将心比心,陈述自己初降时的心情; 最后指出汉高祖年事已高,喜怒无常,大 臣安危难卜的朝中实况。 但苏武置家中命运和个人恩怨于不顾,坚 贞不屈。这使李陵敬佩并自感惭愧,因而 更衬出了苏武胸襟之广、信念之坚。
位列将: 位:官位;位置、地位(今) 列:一般的,普通的;排列(今) 亲近: 亲近的侍臣;动词,靠近 (今) 诚甘: 真诚实意 欲降武: 使动,使……投降 至诚: 无比真诚;至:极、极点 喟然: 叹气的样子
《苏武传》
即使是古代史籍记载的和图画描绘的 名人,凭什么超过您! 驽怯: 谦词;驽指才能低下;怯指懦弱胆怯 令汉且贳陵罪:假如汉朝姑且赦免我的罪过 尚复何顾乎? 宾前;还留恋什么呢? 泪流满面 泣下数行: 小标题 汉匈和好,请还苏武
第十段 以: 介、在、从 诏: 下命令 太牢: 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具备 谒: 拜见 小标题
历经艰难,发白归汉
文本思考
苏武在匈奴坚持民族气节十九年,靠的是什么?
苏武留胡节 不辱!雪地又冰 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心 存汉社稷,旄落 犹未还,历尽难 中难,心如铁石 坚。夜坐塞上时 闻笳声入耳痛心 酸。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白 发娘,盼儿归, 红妆守空帏。三 更同入梦,两地 谁梦谁;任海枯 石烂,大节定不 亏。终教匈奴惊 心碎胆共服汉德 威。
疏通文意,添小标题,理清脉络 :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 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 语言的通顺凝练。
第一段
并为: 胡: 通使: 相当: 一起担任 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通称
互派使者
相抵偿;副、表程度(今)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句; 老人,长辈;岳父(今) 归: 归还、送回 持节: 指持代表皇帝的旄节出使
名香文美。”三国时期,曹丕在《典论》
中也说:“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
耳。”
• 下笔不休:原形容动笔写文章思路顺
着行文漫延无边,不能紧扣主题适可 而止。后多形容文思充沛而敏捷。 • 文人相轻: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 不分伯仲: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意思是相差很小,势均力敌,几乎可 以平分秋色。
苏武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 国家喻户晓。《汉书 苏武传》 载: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 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 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未遂, 又将他迁至北海(今贝加尔湖) 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 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 官典属国。决不背叛祖国的气 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苏武传》
06
苏武传的阅读心得与体会
阅读体验
文化价值
阅读《苏武传》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领略中华 文化的博大精深。
历史意义
《苏武传》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作品,通过描写苏武的人生历程 ,展示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文学魅力
《苏武传》作为古代文学经典,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学价值 让人陶醉。
心得感悟
忠诚与信仰
苏武对汉朝的忠诚与信仰贯穿了他的一生,无论是身处异国他乡还是面 对各种诱惑,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这种忠诚与信仰不仅是个人的品 质,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家族荣誉
苏武作为家族中的一员,他的行为举止都直接关系到家族的荣誉。在面 对各种困境时,他始终维护家族的尊严,并为家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03
《苏武传》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苏武传简介 • 苏武传内容概述 • 苏武传的艺术特色 • 苏武传的思想内涵 • 苏武传的影响与价值 • 苏武传的阅读心得与体会
01
苏武传简介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的威胁和内部的动荡。
人物背景
苏武作为汉朝的一位忠诚的官员,被派往匈奴作为使者,身处异国他乡,面对 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民族利益
苏武作为汉朝使节出使匈奴,他的行为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在面对各
种矛盾和冲突时,他始终站在民族利益的立场上,为维护民族利益而努
力。
民族精神
不屈不挠
苏武在匈奴十九年的生活充满了 艰辛和磨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这种不屈不 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
体现。
忍辱负重
苏武在匈奴期间,受到了各种严 酷的考验和磨难,但他始终能够 以坚强的意志和忍辱负重的精神 面对困境,这种精神也是中华民
浅谈《苏武传》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
创新平台《苏武传》出自《汉书》,记叙了汉武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却被意外扣留的经历。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苏武牢记自己的使命,历尽种种艰难,最终荣归故里。
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忠心耿耿的爱国志士的形象。
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呢?接下来,笔者就谈谈《苏武传》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
一、正面描写1.动作描写《苏武传》是一篇史传文。
作者以历史人物的故事为素材,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创作出这篇文章。
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作者采用了相应的艺术手法,来展现人物形象的特点。
动作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展现其性格特征。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帮助读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通过动作描写塑造了苏武的形象。
汉武帝时期,北方的匈奴频频与汉朝发生摩擦,双方争斗不断。
后来,匈奴向汉朝示好,放回了羁押许久的汉朝使臣,汉武帝也派遣苏武护送匈奴使臣回到匈奴。
在这个过程中,苏武肩负着维护两国和平的重任,同时他本人也代表着朝廷,所以,他到达匈奴之后,一直谨言慎行。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副中将张胜与虞常(原本是汉臣)等人谋反,事情败露后又被匈奴的单于擒获。
事态发展到如此地步,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汉朝的使臣。
单于爱惜苏武的才华,想让他归降,因此派同样身为降臣的卫律去说服苏武。
当着卫律的面,苏武“引佩刀自刺”。
从苏武这一果决的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确实是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这一动作既显示了苏武对汉朝的忠诚,也展现了他的坚毅不屈。
苏武试图自尽,又被卫律救活。
等苏武痊愈之后,卫律试图再次劝说苏武归降,并当着苏武的面杀了虞常。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当虞常将剑指向苏武时,苏武面不改色,岿然不动。
这一细节既显示了苏武的气节,也表明苏武心中毫无愧疚之意(他并未参与谋反之事)。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遇,即使是受到死亡的威胁,他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在被匈奴单于幽禁的那段时间里,单于原本想将苏武放置于冰天雪地之间,迫使他屈服,他却“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捍卫了身为汉朝使臣的尊严,展现了凛然的风骨和傲气。
略说《苏武传》中的人物刻画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杨昌龙略说《苏武传》中的人物刻画摘要:对于中国史书来讲,公认的大成者非司马迁莫属。
班固《汉书》武帝之前的部分皆抄自《史记》,论成就论影响力皆说太史公如何,而对另一位史学家另一个体式上的创举《汉书》关注甚少。
但无法否认,班固这位史学家也有自己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非凡的艺术才华。
本文将通过《苏武传》中人物刻画的分析对班固的人物刻画上的特点进行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苏武传》;重构;人物刻画《苏武传》是《汉书》中的经典名篇之一,还一度被选进语文教材中,成为学生的必读课文。
这篇文章中刻画了众多的人物,性格迥异选择有别。
班固通过侧面烘托,细节语言的精炼描写刻画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反映文章主题。
极致描摹刻画后的人物形象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不仅没有远去,反而更加的深入人心,成为后人之典范。
1班固的叙述概说1.1重构从《汉书》叙述中推究其历史叙述的本原问题,所谓的“天命”“民心”关于帝王之事,无论在文献记载中是否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考究,传闻轶事已经可以被肯定性的否认。
高祖的身世、后宫隐晦之事、计谋等等,这些都太过道听途书而且本身没有科学性,故事本身不仅有很大的虚构成分,连逻辑甚至都是班固因势利导下自行添加的。
史书的价值除了一度认为的真是历史性,更大一部分是他的文学性叙述。
这也恰恰意味着历史是历史过程与历史真实的主观映像,而非其本身。
并没有史官参与的历史记载又是如何被记录的呢?这就是传闻和想象之后的故事重构,由果推因,为题说事。
真正的历史事实是诸多偶然因素的汇聚,太过于符合逻辑的东西往往是有问题的。
重构的想象叙述无法作为真实历史研究的有效证据,却无疑是古人叙述的绝佳智慧之所在。
1.2史家笔下的人物刻画史书中也存在大量谎言,有些谎言是当事人的刻意捏造有些谎言是史家为了叙述的连贯性和价值性而自行做出的捏造和隐瞒。
为了使情节更加的形象化,人物更加的丰满立体,一些无从考究的细节和语言描写必须由史家根据结果进行合理推测。
我眼中的苏武
篇一:《我眼中的苏武》我眼中的苏武初四四班林寒冰苏武左护使节,右擎长枪,锦帽貂裘,百骑北上。
不料事变反被扣押,亲戮叛徒,成仁名扬。
威逼利诱忘富贵。
严拷打,又何妨?操守贞洁,夜夜梦汉王。
操守贞洁文明臣子,光荣出使结好匈奴。
怀系宏愿恨小人事变,忍辱负重定当以死报国。
天苍野茫,国破家亡;悲歌慷慨,我心所向。
风华正茂时只身北海,白发苍苍时荣归故乡。
以国家利益为重,中华之不屈贞洁者,苏武也。
精忠报国,无意于功名利禄的火花,可曾让匈奴可汗惧怕,雄壮的大风歌横扫一切北国的寒风,冻死无数匈奴的钢铁战马。
万里冰封亦抵挡不了你的志向,渴饮雪,饥吞毡,铮铮铁骨未曾倦我于冰天雪地之中,宁死不屈的意志,承起中华民族永世的脊梁。
云边崖断胡天月,忠贞亦可戮天狼。
壮士一去不复返,沧海明月珠有泪。
威武屈者庸矣,荣华富贵犹可忘。
出师未捷身先死,民族忠贞永流芳!篇二:《对苏武的另一种看法》关于苏武“民族英雄”称号的一些看法【摘要】“苏武牧羊”是家喻户晓的西汉时期历史故事,被传为美谈,由此苏武也跻身于“民族英雄”的行列。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些正在测量苏武“民族英雄”称号的含金量。
本文将就这问题展开讨论,并列举一些同学们在学习《苏武传》时发现的一些佐证资料。
【关键词】苏武民族英雄民族气节《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的形象是历史上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在他的事迹中有积极的,值得肯定的一面,也有消极,应该否定的一面。
恩格斯说,在文明时代,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历史是复杂的,我们看问题也必须复杂些。
应该用辨证的眼光去看问题,去分析苏武“民族英雄”。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时为中郎将的苏武受汉武帝之命,率团出使匈奴,送还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
到达匈奴后,由于匈奴内部发生谋反事件,副使张胜参与其中,连累苏武。
苏武认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遂拔佩刀自刎,后经胡巫抢救,脱离危险。
当时的单于佩服其有节气,想收为己用,于是对他进行了百般劝诱和威胁,但苏武誓死不降。
《苏武传》之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学生佳作2:在他的生命里,国家为重,生命私 利为轻。十九年的苦难与折磨,他的头发白了, 胡须长了,但他依旧手持汉节,但他依旧心存 家国。一颗坚贞不屈的爱国之心温暖了无边的 荒野,富贵不动心,威武不屈膝,他用行动捍 卫了民族的尊严。
教学小结
通过学习《苏武传》第二部分,我们本堂 课着重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苏武的性格 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 忠贞不渝的爱国英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 时,我们也领略和学习了课文塑造人物的艺术 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拿次要人物作对比映衬等。
灵魂的抉择 节气的坚守 ——大汉苏武
《苏武传》
之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1. 学习与分析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 手法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展开合 作探究学习 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及其伟 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各小组认真预习和仔细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2—8自然段)后所提质疑集中展示:
其二
李陵和苏武
为一己之私而叛国 懦弱矛盾 意志不坚 以国家的利益为先 坚忍不拔 忠贞不渝 无怨无悔
学生探讨:(4)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 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 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 坚贞的民族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 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 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 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苏武的形象特征以及《苏 武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明确: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 渝、坚韧不拔,始终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铁 骨铮铮的硬汉子,忠贞爱国的真君子形象。 主要艺术手法: 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 格特征。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拿次要人物作对比。
《苏武传》人物形象塑造略谈
卫律和李陵都归降于匈奴,两人都希望通 过自己的游说来使苏武归顺于他国。律曰: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 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于此。苏君近 日降,明日复然。”卫律的贪图富贵从侧面反 衬出苏武视钱如粪土,不屑荣华富贵的高尚品 格。李陵虽说是被迫降于匈奴,但从他反抗的 无奈,痛苦的情绪上,更突出了苏武始终坚持 自己信念的不易。“陵始降时,自痛负汉,加 以老母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最 后,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 陵与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粘衿。
《苏武传》成功地塑造了苏武崇高的 爱国情怀以及他高尚的情操,然而他的性 格之所以能够如此栩栩如生,主要归功于 班固成功的用运了一些艺术手法。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是《苏武传》人 物形象塑造的重要艺术手段。直接描写主 要体现在苏武的语言和动作上,其中四大 细节尤其描写的生动,而间接描写则是通 过苏武与卫律的对比来展现的。
李陵起初通过自己的游说使苏武投降, 到后来佩服他的节操,甚至最后自惭形秽。 又一次从侧面突出了苏武至死不渝的爱国 热情。传中苏武与李陵临别时,陵起舞, 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 奴。路穹绝兮矢刃催,士众灭兮名已溃。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通过李陵 后悔归降的细节,说明苏武始终坚信自己 信念的正确性。
《苏武传》通过苏武的一次 次反抗,其形象不断的丰满,不 断的得到升华。我们不得不感叹 其人格的高尚和伟大的民族气节。
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北海边 羁留十九年 渴饮血 雪地又冰天 饥吞毡 野幕夜孤眠
心存汉社稷 历尽难中难
梦想旧家山 心似铁石坚
兀坐塞上
时听笳声
入耳心痛酸
苏武忠君爱国,宁死不肯投降于他国。 他的这种气节,自始自终都不曾改变。从 刚开始张胜告诉苏武,虞常谋反匈奴事件 败露后,苏武两次自杀的举动,以及后来 卫律,李陵劝降都不太奏效,甚至被发配 牧羊,但始终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可见 其对汉朝的拳拳爱国之心。除了这两次自 杀之外,《苏武传》又通过“武不动”, “武不应”,“武骂律”以及“武不可胁” 这四大情节写出苏武的大义凛然,高尚的 气节以及临危不惧的品格。
《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篇1《苏武传》成功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爱国者的形象,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
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
作为汉朝的外交使节,匈奴用审讯逼迫他,用死刑来恐吓他,都不能使他屈服;卫律用荣华富贵引诱他,也不能使他动心;用流放北海放羊来折磨他,也不能令他改节。
特别是在经历了北海长期贫困寂寞的生活后,仍然面对李陵的劝降不为所动,特别能见出苏武的气节。
形象塑造:(1)选取典型事件来突出人物性格。
如卫律通降、北海牧羊,李陵劝降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地将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2)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如卫律举剑欲刺武,作者用“武不动”三字,就把苏武作为一个大国使节的威仪表现出来了。
再如写苏武北海牧羊“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的'细节,刻画苏武性格的坚定,十分传神。
(3)苏武形象的塑造,也是在一系列人物的对比中完成的。
如张胜的怕死,李陵的因个人恩怨而不顾大义,都反衬出苏武的视死如归,正气凛然。
(4)运用个性化的语言,生动体现了作为一个汉朝的使者,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汉朝的自信。
苏武他是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苏武传》在这篇文章中,他的光辉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我们开始学习之前《苏武传》在这篇课文之前,我将通过查字典与大家分享苏武人物形象分析,我们来看看!《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篇2苏武有坚定的意志,一个人如此出色,因为他能够克服内心的欲望和坚持内心信仰,苏武有大丈夫气节,一直不愿向匈奴低头,宁可当个牧羊人,卧雪吞毡,吃草根,抓老鼠,喝雪水,苏武以此方式向匈奴人表达了决心和意志,他们不会死,要保守自己的大汗的节气。
1、苏武人物形象:苏武被匈奴人单于困在匈奴地界,说“什么时候公羊产奶,什么时候再放苏武回去”,别人杀了一只羊,吃了一只羊,没有人说什么,但是苏武不是这样,他是大汉的使者,尽管被困,但他的尊严仍然存在,饥饿是最严厉的刑法,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和好人被困在饥饿中并屈服,我们欣赏苏武,从被困在匈奴的第一天起,他没有计划活着回来,饥饿是小,失去了“节气”是大。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苏武传》是《汉书》中的名篇,记载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坚守气节、不辱使命的事迹。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作者班固(32 年—92 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
班固在父亲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2、《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 206 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间 230 年的历史。
二、字音字形1、阏氏(yān zhī)2、煴(yūn)火3、啮(niè)雪4、旃(zhān)毛5、羝(dī)乳6、廪(lǐn)食7、节旄(máo)8、弋(yì)射三、重点实词1、稍迁:逐渐升迁。
2、数:屡次。
3、使:派遣。
4、嘉:赞许。
5、阴:暗中。
6、候:侦察。
7、幸:希望。
8、赂:赠送礼物。
9、发:发动,派遣。
10、当:判处。
11、相坐:相连坐(治罪)。
12、素厚:一向交好。
13、弥山:满山。
14、论:判罪。
15、白:禀告。
四、重点虚词1、以(1)少以父任:因为,介词。
(2)以货物与常:把,介词。
2、为(1)兄弟并为郎:担任,动词。
(2)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替,给,介词。
3、因(1)因厚赂单于:趁机,介词。
(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趁,介词。
4、乃(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于是,就,副词。
(2)乃幽武置大窖中:于是,就,副词。
五、词类活用1、意动用法(1)单于壮其节:认为……壮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使……投降,动词的使动用法。
(2)空以身膏草野:使……肥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反欲斗两主:使……争斗,动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作动词(1)天雨雪:下雪,名词作动词。
(2)羝乳乃得归:生子,名词作动词。
4、名词作状语(1)杖汉节牧羊:拄着,名词作状语。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复习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复习《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经典传记,讲述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而坚守气节的故事。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归纳复习。
一、文学常识1、作者: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的历史。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2、古今异义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等同)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3、一词多义使数通使相窥观(使者)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发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恐前语发(被揭发)4、词类活用单于壮其节(意动用法,以……为壮)欲因此时降武(使动用法,使……投降)杖汉节牧羊(名词作动词,执、拄)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三、重点句子翻译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译文: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顺便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
2、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文:被侮辱后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
3、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译文: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4、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译文: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四、文章内容理解1、苏武的形象苏武是一个忠贞爱国、坚守气节、不畏强权、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他在匈奴十九年,受尽磨难,却始终坚守对汉朝的忠诚,不向匈奴屈服。
苏武传对比手法的运用
在《苏武传》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
苏武这个具有坚定的民族气节的人物形象周围,环绕着一批屈节的投降者,如卫律、张胜、李陵等等。
他们当中,有的还数次易节,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衬托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
具体来说,卫律劝降张胜与苏武时,采用了同样的威胁手段:举剑欲击。
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
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
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苏武的形象才显得格外高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阅读《苏武传》原文或相关的解读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人物形象分析
《苏武传》成功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爱国者的形象,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
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
以下是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苏武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从苏武这个人物身上,获取到更多的正能量。
《苏武传》成功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爱国者的形象,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
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
作为汉朝的外交使节,匈奴用审讯逼迫他,用死刑来恐吓他,都不能使他屈服;卫律用荣华富贵引诱他,也不能使他动心;用流放北海放羊来折磨他,也不能令他改节。
特别是在经历了北海长期贫困寂寞的生活后,仍然面对李陵的劝降不为所动,特别能见出苏武的气节。
形象塑造:
(1)选取典型事件来突出人物性格。
如卫律通降、北海牧羊,李陵劝降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地将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2)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如卫律举剑欲刺武,作者用“武不动”三字,就把苏武作为一个大国使节的威仪表现出来了。
再如写苏武北海牧羊“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的细节,刻画苏武性格的坚定,十分传神。
(3)苏武形象的塑造,也是在一系列人物的对比中完成的。
如张胜的怕死,李陵的因个人恩怨而不顾大义,都反衬出苏武的视死如归,正气凛然。
(4)运用个性化的语言,生动体现了作为一个汉朝的使者,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汉朝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