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导读
《大学》导读
《大学》导读一、《大学》综述1.1.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在宋代以前不是一部独立的经典,学者对其价值也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北宋二程夫子推崇《大学》,认为《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也”,阐明了古人为学与修身次第,“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
到了南宋,朱子又作《大学章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与“五经”并列。
朱子认为《大学》正文分经、传两部分,“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首章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有学生问朱子:“欲专看一书,以何为先?”朱子说:“先读大学,可见古人为学首末次第”。
朱子又说,“大学是修身治人的规模,如人起屋相似,须先打个地盘,地盘既成,则可举而行之矣”。
朱子说:“大学是为学纲目。
先通大学,立定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
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
《大学》是如此重要的一部经典,为什么汉唐之间的学者研读《礼记》却没有发现《大学》的独特价值?因为“孔孟而后,汉儒只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汉唐学者沉溺于“记诵词章之习”,以至于“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宋代理学(道学)兴起,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朱子说:“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
1.2 宗圣曾子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晚年所收弟子,少孔子四十六岁。
曾子著《大学》与《孝经》,上承孔子之道,下开儒家思孟学派,被后世推尊为“宗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程子曰:“孔子言‘参也鲁’,然颜子没后,终得圣人之道者,曾子也。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经典,被誉为“儒家经典之首”。
这本书记录的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阐述了一系列的道德品格和
行为准则,如诚信、仁爱、勤奋、学习等。
这些价值观影响深远,成为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经典著作。
它被认为是中国
古代政治哲学和教育理论的精髓。
本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性。
同时,书中还阐述了中国
传统教育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
《易经》:《易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部关于卜筮、哲学和人生观的经典著作。
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传承,而且
包容了中国传统的科学、宗教和文化的精华。
文中的八卦、六爻和六十四
卦都被广泛应用于农事、治国和人生管理等领域,被誉为中国文化最重要
和最深刻的表达之一。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是中国小说史
上的顶峰之一、它以清代中晚期江南贵族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庞大家族中
的人物形象和传统文化的生活场景。
这本小说以其优美的文学风格和深刻
的人生哲学,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价值,反映
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艺术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这些经典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
刻影响了华夏子孙的思想和行为。
心路 从曾子的《大学》看人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心路从曾子的《大学》看人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导读:读书笔记心路从曾子的《大学》看人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心路——从曾子的《大学》看人生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1、永远做个赤子之心的人,即使老了也做个老顽童。
2、《大学》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有目的的实践、全身心地投入、持之以恒的坚持、认认真真的干一件事。
4、我们看到众生上的一切毛病,实际上是自己潜意识里东西的外化,所以《坛经》里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5、在这个世间看到的一切,没有一件事与我们无关,一切呈现都是内在认知的投影,每一个当下都是提升的机缘,每个烦恼都是得智慧的机会。
6、我们要走路的话,一定要知道方向,我们要上山,要知道山顶在哪;当我们知道方向了以后,就知道每一件事在告诉我们什么。
7、大爱的代表是太阳,我们看太阳的特点是什么?它无分别,它不会因为一个人是好人多给他点,一个坏人少给他一点,这叫大爱。
8、我们的亲情关系,就是选择了两个人或是一个家庭,共同学会爱和被爱,爱和被爱是什么?它不是情绪,不是欲望,是感恩、接受、原谅、包容。
9、《周易》里称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该止的时候就止,该行的时候就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止。
10、我们对爱也是这样,很多人在求爱,希望别人爱自己;第二个境界的人会吸引爱,他会让自己更有魅力,吸引别人的爱;第三个境界的人到了本自具足的境界,我就是爱,我在哪,爱就在哪。
11、定性里初步的功夫有两个:一个是看住自己的脾气,不乱发脾气;第二是看住自己的习气,不要随着习气的惯性走。
性子一动,情绪一来,要立刻觉察,立刻对治。
12、什么叫做诚意呢?诚,专注的意思。
诚意,是把意诚住。
就是你要专注,要聚集你的能量,因为只有“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13、你的境界在哪儿,你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不断提升境界才是本质。
14、我们遇到所有事情时,第一件事是问自己——内求。
《大学》导读讲义
《大学》导读一、《四书》简介二、《大学》简介三、《大学》三纲领四、《大学》八条目五、《大学》的影响及评价电影《孔子》描写他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并挑选了最有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陈蔡被围、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等重要经历进行改编。
歌曲《国家》词:王平久曲:金培达演唱:成龙刘媛媛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一、《四书》简介《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总称。
《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1、《四书》成书的历史过程唐代的韩愈和李翱特别重视<孟子>、<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并依据这些经典对仁政王道及其性情理论作出阐发,使得儒家内圣外王之学逐渐由偏于外王向偏于内圣转型,在经典选择和理论建构上都为宋明理学作了开创性的贡献.北宋二程:程颢和程颐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二程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的。
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朱熹编定《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四书”。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称为“集注”。
智慧树知到《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2020章节测试答案
1、伏羲氏对周易的主要功绩是A、河图B、洛书C、先天八卦D、后天八卦答案:D2、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A、先天八卦B、后天八卦C、撰写卦爻辞D、发明六十四卦答案:A3、孔子对周易的主要功绩是A、撰写卦辞B、撰写爻辞C、撰写易传D、发明六十四卦答案:D4、《易传》中,哪一个传主要讲形象思维A、文言传B、象传D、说卦传答案:B5、乾卦中,九五爻的位置是A、只有正B、只有中C、中而不正D、既中又正答案:C6、易经中最好的卦是A、乾卦B、坤卦C、泰卦D、离卦答案:D7、乾卦九四爻辞说,“或跃在渊,无咎”,其中,或代表了一种什么思想:A、边防巡逻B、有些人C、可有可无D、相时而动答案:C8、坤卦六二爻辞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与下面哪句话思想更加接近:A、女子无才便是德B、为学日益,为道日损C、知识便是美德D、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答案:B9、周朝崇尚的颜色是A、黑色B、红色C、白色D、蓝色答案:B10、在八卦中,兑卦象征的女性是A、母亲B、长女C、中女D、少女答案:C第二章测试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司马B、礼官C、祭司D、史官答案:C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A、和静清寂B、恭宽敏惠C、清虚卑弱D、仁义礼智答案:D3、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C、祸福相依D、道法自然答案:C4、下列不属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观点是A、水柔弱而不争强B、水善于处下而不争上C、水可以洗净自己的污浊D、水不与其他事物争地答案:D5、“大国者下流”一文中,“下流”的含义是A、指地位微贱的人B、卑鄙龌龊之意C、处在水的下游D、比喻众恶所归的地方答案:D6、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A、弱者,道之用B、道可道,非常道C、忠恕之道D、天之道,利而不害答案:D7、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A、为而不争B、上善若水C、哀兵必胜D、柔弱胜刚强答案:C8、下列选项中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A9、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A、怀疑论B、祭神如神在C、未知生,焉知死D、无神论答案:C10、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A、有所不为B、不妄为C、不作为D、不多为答案:D第三章测试1、他“是诗人的哲学家,是哲学的诗人,是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他”指的是谁?A、闻一多B、鲁迅C、孔子D、庄子答案:C2、庄子曾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A、彭泽令B、太史C、漆园吏D、寺人答案:D3、根据课堂内容所讲,庄子的生平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A、穷、困、衰B、富、骄、博C、困、傲、博D、穷、傲、博答案:C4、“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A、齐生死B、齐万物C、齐是非D、逍遥游答案:A5、与“枯鱼之肆”含义相似的成语是A、涸辙之鲋B、相濡以沫C、枯木逢春D、缘木求鱼答案:A6、“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哪一篇文章?A、《逍遥游》B、《大宗师》C、《秋水篇》D、《齐物论》答案:D7、“庖丁解牛”出自于庄子的哪一篇文章?A、《逍遥游》B、《养生主》C、《齐物论》D、《秋水篇》答案:B8、庄子的整个核心思想是A、道法自然B、厚德载物C、自强不息D、亲和自然答案:A9、“庄周梦蝶”出自于A、《齐物论》B、《德充符》C、《人世间》D、《应帝王》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面死亡的哲学家是A、惠子B、孔子C、庄子D、老子答案:D第四章测试1、《论语》记载的是()的对话录?A、孔子言语B、孔门师徒言语行事C、孔门师徒言语D、孔子行事答案:B2、轴心时代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A、黑格尔B、雅斯贝尔斯C、温克尔曼D、赫尔德答案:B3、下面哪位是轴心时代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大哲学家?A、董仲舒C、孔子D、王阳明答案:D4、《论语》作为对话录,对话涉及到了A、孔子B、孔子及其弟子C、孔子及其再传弟子D、孔子与弟子、弟子与再传弟子答案:C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大学(古本)》简体注音版
大学(古本)dà大xué学zhī之dào道,zài在mínɡ明mínɡ明dé德,zài在qīn 亲mín民,zài在zhǐ止yú于zhì至shàn善。
zhī知zhǐ止ér而hòu后yǒu 有dìnɡ定,dìnɡ定ér而hòu后nénɡ能jìnɡ静,jìnɡ静ér而hòu后nénɡ能ān安,ān安ér而hòu后nénɡ能lǜ虑,lǜ虑ér而hòu后nénɡ能dé得。
wù物yǒu有běn本mò末,shì事yǒu有zhōnɡ终shǐ始,zhī知suǒ所xiān先hòu后,zé则jìn近dào道yǐ矣。
ɡǔ古zhī之yù欲mínɡ明mínɡ明dé德yú于tiān天xià下zhě者,xiān 先zhì治qí其ɡuó国;yù欲zhì治qí其ɡuó国zhě者,xiān先qí齐qí其j iā家;yù欲qí齐qí其j iā家z hě者,x iān先x iū修qí其s hēn身;yù欲xiū修qí其shēn身zhě者,xiān先zhènɡ正qí其xīn心;yù欲zhènɡ正qí其xīn心zhě者,xiān先chénɡ诚qí其yì意;yù欲chénɡ诚qí其yì意zhě者,xiān先zhì致qí其zhī知;zhì致zhī知zài在ɡé格wù物。
中国教育名著导读
中国教育名著导读
1. 《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和智慧。
2. 《大学》: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和智慧,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
3. 《中庸》: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的道德和智慧,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4.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人性本善、天命之说,提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和智慧,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5. 《论语集解》:是对《论语》的注释和解释,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参考书。
6.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强调“人之初,性本善”,提出“诚、敬、孝、悌、忠、恕”等道德和智慧。
7.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强调“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提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和智慧。
8.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强调“治国安邦”,提出“仁政”、“法治”等治国理念,对中国古代教育有重要影响。
9.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通史著作之一,强调“治乱得失”,提出“仁政”、“法治”等治国理念,对中国古代教育有重要影响。
10.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和重要参考书。
《大学》注音版.(打印)
大学【拼音版】2013/5/29大学【导读】《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dà大x ué学z hī之dào道,zài在mínɡ明mínɡ明dé德,zài在qīn亲mín民,zài 在z hǐ止yú于z hì至s hàn善。
z hī知z hǐ止ér而hòu后yǒu有dìnɡ定,dìnɡ定ér而hòu后nénɡ能jìnɡ静,jìnɡ静ér而hòu后nénɡ能ān安,ān安ér而hòu后nénɡ能lǜ虑,lǜ虑ér 而hòu后nénɡ能dé得。
《大学》导读之三
各篇章之间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从阐述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到个人道德修 养和社会责任的实践,再到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重点篇章解析
“大学之道”篇
此篇为全书的总纲,强调大学的 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使人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 界。
“明明德”篇
此篇进一步阐述大学之道的核心 ,即彰显个人内在的光明德性, 通过自我修养来达到内心的净化 与升华。
04
《大学》的语言特色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对比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与现代汉语存 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和表达习惯上 。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语言风格较为古雅 ,与现代汉语相比更为简洁、精炼,同时保留了较 多的古汉语特征。
现代汉语则更加丰富多样,词汇量更大,表达方式 更为灵活,与日常口语更为接近。
《大学》的主要内容与主题
主要内容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阐述了儒家学者对于个人品德、家庭、国家、天下的理解和实践。全文主要分为 “三纲领”、“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 修养的一致性。
主题
《大学》的主题在于阐述儒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谐、国家昌盛之间的内在联系,追 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大学》的语言风格与修辞手法
《大学》的语言风格典雅、庄 重,富有哲理性和教化意义。 其修辞手法多样,包括排比、 对仗、夸张、借代等。
这些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 奏感和音乐美感,使得《大学 》的思想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与现代汉语相比,《大学》的 语言风格更为含蓄、内敛,需 要读者深入体会其深层含义。
《大学》的语言难度与阅读技巧
《大学》导读讲解
《大学》导读讲解今天所讲的内容,主要是从《德道经》的这个基础之上拓展开来,进入到儒学思想的这个范畴,如何在这个道德人文文化的这个领域,把我们的眼界更加拓展开来。
我们大家都知道老子通于大道,而孔子精于常道,那么要想真正地进入大道,就必须要知于常道。
在我们的道德人文文化的这个领域,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是做人的标准。
这个基础和标准,这个道德人文文化,如果我们不掌握和了解,那么也就必然无法真正地通于大道;也就没有办法,去实践这个真正的道学理论、道学方法、圣人之治的方法、修真的方法。
我们的社会历史是如此发展而来,经过了道治文化、德治文化、仁治文化和智治文化这样一个过程。
那么智治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这么一个人文文化时期。
我们要想真正地复归于道治文化,同样的需要分析和掌握所谓的“智治文化”当中的一些内容,学会如何按照《德道经》所指引的这样一种精神文化转变的一种规律——“反也者,道之动也”,这样一条原则,去符合逆归精神文化状态。
因为这个智治文化,到现在已经延续了二干五百年之久,而且这种智治文化其中的内含,也就是私欲、私心、利己之意。
随着时代的推移,历史的加深、加重、加强,其实现代的“智治文化”,与七百年前的智治文化状态,和几干年以前的那个状态,这个智,已经称不上智德,离智德的这个德性状态,已经相距非常的遥远。
在早期,基本上是按照了智德的状态,在循这个礼,还遵循某些德性的内容。
但是整个世界发展到近代,这个智德也称不上纯粹的,是用人治——人的后天的智识。
这个后天的智识当中,又不太符合德性的要求,而是充满了血惺,充满了杀戮,充满了自私自利,充满了唯我独尊、利己至上,这么一些私欲,私心以及历史的禀性和社会中养成的习性。
这些现状,实际上就是我们了解道德人文文化的一个障碍。
而且这个障碍呢,我们要注意到:基本上是三大块历史变革,历史沿革。
要知道人类的离道失德,如何在历史沿革中逐步形成的。
例如,我们曾经提到了:在汉代以前,整个社会基本是一个全社会性的道德人文文化的社会时期。
四书《大学》
大学【导读】《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dà大x ué学z hī之dào道,zài在mínɡ明mínɡ明dé德,zài在qīn亲mín民,zài 在z hǐ止yú于z hì至s hàn善。
z hī知z hǐ止ér而hòu后yǒu有dìnɡ定,dìnɡ定ér而hòu后nénɡ能jìnɡ静,jìnɡ静ér而hòu后nénɡ能ān安,ān安ér而hòu后nénɡ能lǜ虑,lǜ虑ér 而hòu后nénɡ能dé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读后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读后感导读:本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大学》有感范文一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
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
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
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
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
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
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
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
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
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
除了修身,《大学》中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
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
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
说的十分有道理。
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
《大学章句》导读1:序(《四书章句集注》精品导读系列)
《大学章句序》导读第一段: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
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导读:这一段介绍了《大学》的目的与朱子的人生观,给“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与“中国儒家圣人以及政治秩序的必要性、合理性”提供了一种答案。
具体来看:第一句: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说明《大学》是古代教育人成为人的方法之书。
朱子所说的“古代”主要是指尧舜禹时期,这一点可由第二段内容得知。
为什么朱子特为重视“教人之法”?这与宋代儒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关。
先秦儒学是儒学的辉煌时期,孔孟荀开创了儒学多样化的源头,汉代儒学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为主,并成为官方哲学,汉后至唐,儒学式微,佛道炽盛,因而宋代儒者面对着重建成圣理想的任务,所以,重建成圣工夫成为宋代儒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因而朱子特别将《大学》作为四书之首,以标显其重要。
第二句: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介绍人的来源、本质,这是朱子乃至中国古人所理解的人类生存的真相与意义。
注意人与天的关系,以及人的本质(仁义礼智之性),由此可思考,朱子的天人关系是什么?我们现在的天人关系是什么?还需要这种天人关系么?为什么?第三句: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
朱子点明,人的先天不足之处,即气质之禀的差异性导致不能完全透显天所赋予的仁义礼智之性,因而人不能始终处于纯粹的仁义礼智的本真生活状态,而可能背离仁义礼智。
由此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特别崇尚仁义道德,为什么有人愿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第四句: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说明圣人、君主的必要性。
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第7—13章精讲精练课件
一标准,文体为之大变,宋代称为“散文”。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此后八 股文盛行。清末,梁启超先 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 极。后胡适之先生提倡白话 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 畅行。
特 点: ①文辞妙绝。读来如闻其 语,如见其人。 ②历史价值高。所记上接 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 为止。战国的名称是刘向 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史记》《汉书》 第九
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风俗, 采集传闻。他以“究天人之际,通 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 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 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
《史记》 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体 例:十二本纪,记帝 王政绩。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 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汉书》 班固 我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特 点:①文字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 子较长。
②作者删润旧文,“述而不作”。《史记》《汉书》的异同:《史 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 同:组织宏大,描 写曲达。
《辞赋》 第十一
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的一个人。 《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 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 东汉后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 《二京赋》,晋左思作《三都赋》。
辞:句读由短而长、由齐而畸,屈原诸作奠定了这种体制,模 拟的日渐变多,汉武帝时最盛。汉时称这种体制为“辞”,又 称为“楚辞”。刘向将这些东西编辑起来,成为《楚辞》一书。 赋:荀子的《贼篇》最早称“赋”,这种赋日渐发展,屈原诸 作也便被称为“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 四类。
乐府
《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秦妇吟》
乐府三绝 《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秦妇吟》
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 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 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 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礼记》导读2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 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 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 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 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 ——学记
《大学》篇章句训解
断句 正音——唐·陆德明【音义】 解词释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 【疏】、宋·朱熹【章句】
7、颜元(1635-1704)
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 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 “于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 也。’‘周公以六艺教人,正就人伦日用为 教,故曰“修道谓教”。盖三物之六德,其 发见为六行,而实事为六艺,孔门“学而时 习之”即此也;所谓“格物”也.
“融汇汉宋”(礼理)
主要脉络
宋朱熹分经、传、补格物致知章 元仁宗延佑科举:科考唯一注解 明清之际理学末流:伪书、禅书 清乾嘉考据学:回归古本、汉唐注疏 礼学复兴: “格物致知”新解,重实践之 “礼”、重絜矩之道而非空谈道德性命
“案训释《大学》、《中庸》者,《千顷堂书目》仍 入‘礼类’。今并移入《四书》,以所解者《四书》 之《大学》、《中庸》,非《礼记》之《大学》、 《中庸》。学问各有渊源,不必强合也。”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君子曰:‘无节于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 ; ; 不由礼,弗之得矣;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 以礼,弗之信矣。故曰礼也者,物之致也。”而 《大学》格物即为礼,“此即《大学》格物之正义 也。格物亦指礼而言。‘礼也者,物之致也’, 《记》文亦明言之。然则《大学》之格物,皆礼之 器数仪节可知也。后儒置《礼器》不问,而侈言格 物,则与禅家之参悟木石何异?” ——凌廷堪《慎独格物说》
《大学》注解及导读
1、关于“四书”的资料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1“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上一句熟语。
“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二者又简称《学》、《庸》,后二者又简称《论》、《孟》;有了简称,可见这些书是用得很熟的。
本来呢,从前私塾里,学生入学,是从“四书”读起的。
这是那些时代的小学教科书,而且是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因为没有不用的。
那时先生不讲解,只让学生背诵,不但得背正文,而且得背朱熹的小注。
只要囫囵吞枣地念,囫囵吞枣地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
怎么说将来用得着?那些时候行科举制度。
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
科举分几级,考中的得着种种出身或资格,凭着这种资格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升官发财;作好作歹,都得先弄个资格到手。
科举几乎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
每个学生都先读“四书”,而且读的是朱注,便是这个缘故。
将朱注“四书”定为科举用书,是从元仁宗皇庆二年(西元一三一三年)起的。
规定这四种书,自然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有人人必读的价值;规定朱注,也因为朱注发明书义比旧注好些,切用些。
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
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但《礼记》、《论》、《孟》在汉代都立过博士,已经都升到经里去了。
后来唐代的“九经”里虽然只有《礼记》,宋代的“十三经”却又将《论》、《孟》收了进去①。
《中庸》很早就被人单独注意,汉代已有关于《中庸》的著作,六朝时也有,可惜都不传了②。
关于《大学》的著作,却直到司马光的《大学通义》才开始,这部书也不传了。
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大学》导读
贵
十、读经可以明志,可以打开格局
与经典同在,与圣贤为伍
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 一百遍,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 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 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 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并且这 一百遍经典必将影响其一生!
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王财贵教授
咏诗明志
涌金门见柳
元· 贡性之
三纲八目六要素
三纲: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八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六要素:
知止—明确目标 能静—心不妄动 能虑—思虑周到 有定—站稳立场 能安—身心安详 能得—得其所止
《大学》是“内圣外王”之学
《大学》中的三纲
明明德:光大彰显我们本有的德性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 朱子云:“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 莫不有理。”(学会;会见;相遇;相见之意) 亲民(新民):推己及人,使天下人革除旧时恶习,也有 维新的气象。 止于至善:明确目的,立定脚跟,不受外诱。
涌金门外柳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枝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1.鸡蛋从内打破是新生,从外打破是食品
2、王财贵教授推广读经是一种诚。 3、一人一生只做一件事。
《大学》给我的十大启迪
五、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 财,有财此有 用。 虽寥寥数语,却道尽人生大根大本。 六、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 容焉。 找对人,干对事。 七、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八、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 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 不仁者以身发财。
《大学》中对“大人”仪态的描 写
1、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 可喧兮! 2、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3、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4、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5、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 焉,其如有容焉。 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学》解读当代儒学大家熊十力(1885-1968)在《读经示要》卷一讲《大学》中说:“吾少时不解《大学》明德,阅康成(郑玄)注,只训释文句而已,觉其空泛无着落。
阅朱注,以虚灵不昧言,始知反诸自心。
及读阳明咏良知诗,则有大诧异,怀疑万端,苦思累年不得解。
偶阅《列子》忽尔触悟天地万物本吾一体,须向天地万物同体处即万化大源处认识本心。
现前虚灵不昧者只是本心之发用,而未即是本心。
虚灵者动相也。
动则可以违本也。
唯动恒寂,乃是本心通体呈现。
阳明诗指出无声无臭之独体是乾坤万有基,此乃于虚灵而识寂然无扰之真,方是证见本心。
”5此与朱子虚灵不同。
熊氏此说可以作为解读《大学》的一个入口。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以上文字是被朱子称为“经”的内容,该内容主要包括“三纲领”和“八条目”。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这是全书的总纲维,即整个儒家修养的根本宗旨。
所谓“明明德”,明,彰显;明德,光明的德性。
“明明德”即指彰显光明的德性。
“亲民”,二程释“亲”为“新”,这样,“亲民”就是“新民”,与后文“苟日新,日日新”相衔接。
但事实上,“亲民”,可以看成是孟子“亲亲而仁民”的缩写。
这样看的话,所谓“亲民”即在生活实践中做到像“爱亲”一样去“爱民”。
这样理解也并不违背儒家伦理的基本思想。
“知止”即知止于至善之义。
所谓“至善”,是指绝对的善,纯粹的善。
后文有“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定即是心灵在认识到“至善”的意义之后就有定力;静,指心灵能不受外来刺激的干扰而安静;能不受刺激的干扰,当然就自安于其所处的任何环境和条件;安而后能虑,能够安定,才能进行正确的思考;虑而后能得,只有满足上述条件去思考,才可能有所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朱子认为是讲三纲领的关系的。
所谓“明德是本,新民是末。
知止为始,能得为终。
本始所先,末终所后。
” 6其实,可以将其意思扩展到八条目乃至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说法。
格物:格,形声。
从木,各声。
本义:树木的长枝条。
郑玄释“格”为来,朱子解为“至”,王阳明训为“正”,越来越具有主观性。
格物就是要能通过对事物的隐显,阴阳全方位的观察推究,而观察其基本规律与道理。
在八条目之中“格物”和“致知”又是其中的基础。
八条目则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式上看前者都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有些人可能会慨叹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只要我们理解了“近道”的思想,以及道德成长的历程,也就理解了为何《大学》会有如此的概括。
“近道”即接近道,近于道。
虽不即是道,但于道为近。
要求一切人都自觉地在道上是不现实的。
然而,不论人们自觉与否,他们都不离道。
所有努力即是能够使不自觉变成自觉。
就自觉的方面言,只能是近道。
《大学》讲八条目,每条目各自独立为工夫,而彼此之间又是以前者为后者的必要条件的。
格物作为致知的前提,是说不格物1不可能得到知识。
真知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然而,格物本身存在着麻烦。
一个是天下万物何其多,如何格法?二是王阳明十几岁时和钱姓朋友一起去格竹,结果先后都弄病了,乃至后来改变了对朱学的看法。
对于前者,孔子曾说过“举一反三”的话,朱子也说格物并不需要格尽每个事物,而是根据需要触类旁通。
对第二个问题,王阳明则将格字训为“正”。
显然,王氏是将《大学》“扭曲”了。
致知的麻烦在哪里?我们知道,知通智,如何通过格物而获得智慧,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里既有世界宇宙无限性问题,还有西方哲学不断有人置疑的问题: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主观如何能够上升到客观?孔子只有“温故而知新”的话。
朱子的解释是:“致,推极也。
知,犹识也。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 7他在解释物格、知至时又说:“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
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
”朱子仅略触及到知的无限性问题,认识知至就是“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却没有涉及吾心怎么可以知物,怎么能容得下物或物之理的问题。
这样知至仍不免是吾2心之知至,最多只能是知识获得的前提条件的认识。
这个问题当然涉3及到科学的本质问题,是认识论问题,朱子是不可能回答的。
王阳明则将致知直接讲成至良知,这虽凸显了儒家伦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却回避了知识的问题。
接下来是诚意。
诚,实也,真也。
诚是真实存在。
诚意之诚是真实的意思,诚意之意是很复杂的,意的问题涉及实践。
“意即意向,寓乎人的每一个活动而为之先导。
”8这样看,诚意即强调作为行为先导的意向之实在、真切。
这么说,承诺有并不真切的意向。
意向,具体地说有意识、意欲、意念、意志等,所谓不真之意,即它作为行为导向可能被证明为虚假。
虚假的行为导向或会使行为达不到预期目标,或会令人后悔,或者是自欺欺人。
这里要说到,历史上儒者对八条目的地位认识不同,宋明儒者重格物致知,近代学者则重视诚意。
伍庸伯说:“其实呢,所谓正也,修也,齐也,治也,平也,初非于诚意之外更各有其功夫,功夫仍旧在诚意。
”9熊十力亦云:“盖正心工夫,只在诚意……。
而诚意之功,还须识得心体,才有把柄在手。
” 10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多说几句。
诚意既然是强调作为行为先导的意向之实在、真切。
那么,并不真切的意向起于何处?我们知道,作为意识,它是对象的主观印象,虽来源于对象,但也受人的主体影响而各有不同;就意欲而论,则是人指向对象的感性欲求,是附着于形下之物的行为动机;而作为意念和意志,则往往是高于意欲的行为的动机、意向等等。
三者彼此影响。
如意识可能影响意欲、意念和意志,同时,意念和意志也作用于意识和意欲。
相对而言,意识是追求正确把握对象的本质;意欲、意念和意志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行为的真正意向,最高级的意念就是信念。
三者的彼此渗透往往使真实的意向即意识、意欲、意念和意志等可能被遮蔽而隐匿。
换言之,人们通常认识和作为动机的可能都是假象。
在认识上人会修正错误、情感上有后悔。
所谓“伪”即自我分裂或“自欺”。
因为,人们既可因肤浅或错误导致意不诚,也可因感性欲求不得理性控制而意不诚,还可能因二者交互影响而致意不诚。
这里是深藏着人类种种黑暗和罪恶的渊薮。
能纠正错误和避免罪恶的就是诚。
诚意不仅是意念的真切笃实,还包括意识的真实可靠。
《大学》中所谓“自欺”一说更是深入到人的下意识层。
由此引出“毋自欺”和“慎独”的工夫。
用孔子的话说,人虽可在某方面“知及之”,但因个人真实意向不明或以假当真,或仁不能守之,或动之不以礼,显现出来的则是虚情假意,也是意不诚。
6.《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第3页。
7.《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第4页。
8. 《梁漱溟全集》第四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第109页。
9. 参见《梁漱溟全集》第四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第44页。
10.《熊十力全集》第三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第661页。
可见,诚意更多地强调的是意向的真实可靠和实实在在,并不特别突出道德性。
诚意之后是正心,即端正心思。
正才具有道德性。
《说文》:“正,是也。
从止一,以止。
”段氏《注》:“守一以止也。
”《新书·道术篇》:“方直不曲谓之正”。
《易·乾卦》;“刚健中正”《礼记·经解》云:“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可见,正涉及是非善恶的标准。
然而,为何历史上的儒者,要么重格物致知,要么重诚意,却少有人重视正心呢?一方面,正,在《尔雅·释言》中均是用来释“尹”、“皇”、“匡”等官名的;二是他们不同程度地夸大了八条目相互渗透的事实突出了个人思想的某些特点。
三是正心本身牵涉谁正此心的问题。
我们知道,八条目每个条目都是一个无止境的修养过程,那么它们必然都分别渗透到其它条目之中,存在着彼此交错的复杂关系。
如知中不能没有所知之“物”,意中不能没有所识“知”,心中不能没有所诚之真实的“意”,身体不能离开其主宰知“心”,如此等等。
这样,修养是一个过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八条目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实,孔子曾经说:“政者,正也。
”《礼记·缁衣》也说“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
然而,在道德修养和政治体制上,二者所服从的原则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换言之,将个人放大为外在的客观世界,以身心关系来说明政治体制的关系不能完全有效。
正因为如此,正心不能不遇到更大的麻烦。
但是,如果将前件是后件的必要前提这一原则贯彻到底,我们就明了正心是要以格、致、诚为前提的,而考虑到其彼此的渗透,则它同样会兼顾身、家、国、天下,而后才有所谓“正”。
如果说格、致、诚、正是内圣,那么,修、齐、治平则是外王。
然而,怎样在人际之间化解矛盾和分歧,达到所谓的齐、治、平呢?这就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的“絜矩之道”。
《大学》云:“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此之谓絜矩之道。
”人的各种具体处境,被归纳为上下、前后、左右等。
在《大学》看来,人的这些具体处境,是能且需要相互在情感上相互转换的。
“絜矩之道”似成为转换认识和情感之弊的具体方法。
在现实中,又往往存在着偶然性,这样一来,历史就是在个人努力和许多偶然性共同构成的活动过程。
历史虽然是或然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超越于道之外,不在天之外。
由此我们知道,天道是许多的可能,但对于自觉的人而言,就是实现人自己最好的可能。
(传的部分略)二、《中庸》及其历史影响《中庸》乃传统儒家“四书”之一。
原和《大学》一样属于《礼记》中的一篇文章。
《礼记》是西汉时戴圣编成的儒家著作,其中许多文章应出于先秦时代。
《中庸》一般认为出自孔子孙子思(伋)之手。
但,《中庸》很可能不是子思独自完成的。
其中有“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的话,显然很可疑,既不像孔子之言,也不符合事实,像是为政治活动制造舆论的。
其中还有“今天下车同轨、行同伦”的话,也被清学者认为不太可能是秦统一之前的人的说法。
此外,后半部分是专门论“诚”这个范畴的一篇论文。
《中庸》混入后人的言论是很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