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1.细胞生物学相关术语
- 细胞膜:细胞外部与细胞内部环境之间交界面的薄膜结构。
主要由磷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 质膜:包裹着细胞质的厚膜结构,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构成。
- 过氧化氢酶:一种酶类分子,用于分解细胞中的过氧化氢化
学物,维护细胞内化学平衡。
- 酸碱平衡:细胞内外液体的酸度或碱度的平衡状态,主要由
细胞内部的缓冲体系维持。
- 单位膜蛋白:一个由一层磷脂和嵌入在磷脂层中的蛋白质构
成的薄膜结构,负责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
2.肌肉骨骼相关术语
- 肌动蛋白:肌肉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参与肌肉的收缩
和松弛。
- 肌肉萎缩:肌肉组织的退化和萎缩现象,导致肌肉功能下降。
- 肌肉纤维:肌肉组织内的一种细胞结构,是肌肉组织的构成单位。
- 骨质疏松:一种骨骼疾病,由于骨骼矿物质的流失,使得骨骼强度降低。
- 阳离子:指具有正电荷的离子,常见的阳离子例如钠离子、钾离子等。
- 跑步机:一种健身器材,可进行室内跑步训练,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减脂。
3.消化系统相关术语
- 胃酸:一种胃液成分,含有极高浓度的盐酸,主要负责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 胰腺:一种位于胃后方的消化器官,主要分泌胰岛素和胰酶两种物质,协助消化和维持血糖平衡。
- 满足感:一种生理体验,表示尝食后产生的饱腹感受和满足感受。
- 膳食纤维:一种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的多糖,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可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 空腹血糖:指进食八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可以反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水平。
4.呼吸系统相关术语
- 肺泡:肺部的一个微小单位,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场所。
生理名词解释
生理学(Physiology):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及其各组织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
稳态: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体液调节: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他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单纯扩散:是一种简单的穿越质膜的物理扩散,没有生物学转运机制参与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
静息电位(RP):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AP):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成为动作电位阈电位:指足够的强度使膜去极化到膜电位的一个临界值
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称为去极化
绝对不应期:在兴奋发生的当时以及兴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施加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这段时间就称为绝对不应期
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生理名词解释
1.兴奋性:是指机体的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内环境:机体内细胞所生存的环境就是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3.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4.神经分泌: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激素,经轴浆运输志轴突末梢,由末梢释放入血的方式,
称为神经分泌。
5.神经-体液调节:以神经为主导,由体液因素参加的复合调节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6.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7.正反馈: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继续加强向原来方向活动的调节方式。
8.负反馈: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的调节方式。
9.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消耗自身的力量,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跨膜转运。
10.蛋白激酶:在细胞内能使多种功能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反应的酶类。
11.阈电位:指引起膜对Na+通透性突然大量增加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12.第二信使:激素、递质、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他
们可以把细胞外信号分子的信号转入细胞内。
13.终板电位:在乙酰胆碱作用下,终板膜产生的局部兴奋。
14.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15.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的兴奋与肌肉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16.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甚小的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
度一侧的跨膜转运。
17.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18.极化:安静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呈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机能及其规律的科学。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生理学名词的解释:
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分界膜,它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起到了选择性通透的作用,控制了物质的进出。
2. 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将有机物质,如葡萄糖,与氧气在细胞内进行反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3. 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号,从而完成神经系统的功能。
4. 受体:受体是一种生物分子,可以感受、结合和响应特定的化学物质或物理刺激。受体可以在细胞表面或内部,如神经元的细胞膜上,发挥作用。
5. 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靶细胞,调节或控制各种生理过程。例如,胰岛素是一种胰腺分泌的激素,它调节血糖水平。
6. 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纤维在神经冲动的作用下缩短或收缩的过程。肌肉收缩可以分为无氧收缩和氧能收缩,由肌原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的相互作用所驱动。
7.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指心脏泵血,将含氧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同时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回输到肺部进行氧气交换的过程。血液循环通过合适的压力和血管内膜的调节来保持循环平衡。
8. 分子递质:分子递质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常见的分子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和谷氨酸。分子递质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并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触发神经信号的传递。
9. 酶:酶是一种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分子,它可以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降低活化能。酶在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消化酶可以帮助消化食物。
生理名词解释(最新)
生理学: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属于实验科学范畴。
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刺激:将引起机体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阀值: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适应性:机体根据内外环境变化不断调整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特征。外环境:人体所处的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内环境:机体内部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是细胞外液,生理学将细胞外液成为机体的内环境。
稳态;把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神经调节:体内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种的一种调节方式,它上通过神经系统各种活动实现的。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规律性应答反应。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对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的过程。自身调节:指细胞和组织器官不依赖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的一种调节方式。
行为调节:人们通过行为生活活动或行为方式的改变,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活动规律,从而对个体健康疾病产生重要影响的调节方式。
反馈:受控部分的活动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是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作,既反馈作用和原来的效应一致。起到加强或促进作用。
单纯扩散:脂溶性很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跨细胞膜转运的过程。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借助细胞膜上单特殊蛋白的帮助,从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
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参与下,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例子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的过程。
生理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的规律性应答,称为反射。
生理学: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稳态: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条件反射:指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形成的高级的反射活动。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特殊的化学物质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
自身调节: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依靠细胞膜上的泵蛋白,逆浓度梯度或逆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释放的能量。
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物质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进行的跨膜转运过程。
动作电位: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受有效刺激后产生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即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易化扩散: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
阈强度:在刺激的持续时间及刺激强度对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时,刚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值)。
兴奋性:指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血细胞比容:指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
微循环: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射血分数为55%~65%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1.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结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
2.内环境:是指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4.单纯扩散:在生物体系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是水溶液,溶于其中的各种溶质分子,只要是脂溶性的,就可能按扩散原理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称为单纯扩散。
5.易化扩散:有很多物质虽然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甚上,但它们也能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较容易地移动。这种有悖于单纯扩散基本原则的物质转运,是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协助”下完成的,因而被称为易化扩散。
6.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7.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活动形成的势能贮备,还可用来完成一些其他物质的逆浓度差的跨膜转运,为此把这种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8.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9.阈值:使所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某一数值;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刺激,简称阈值。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10.兴奋性: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1.动作电位:各种可兴奋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个特殊形式的电变化,这就是动作电位。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科学。它研究生物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理学名词解释:
1.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具有进行生物活动的能力。
2. 组织:由一组相似或相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3. 器官:由多个组织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如心脏、肺、肝等。
4. 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器官组成,共同完成一项生理功能,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5. 代谢:生物体对物质能量的吸收、利用和排泄的过程。
6. 激素:由内分泌腺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在体内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传播,在目标组织产生生理效应。
7. 神经系统:控制和协调体内各组织器官活动的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节)。
8. 免疫系统:识别和抵御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侵入的系统,维护机体内部稳定。
9. 感觉: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10.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器官。
以上只是生理学中的一些常见名词解释,生理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概念。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机能、细胞和组织结构以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以下是几个生理学的重要名词和概念的解释:
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物,它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2. 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的一个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体。细胞器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细胞器通过各自的功能相互配合,使细胞得以正常运行。
3. 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特定序列,它携带了遗传信息,并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决定了生物体形态、生理特性及其它遗传信息的传递。
4.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它们通过神经元末梢的突触释放,将信号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5. 激素: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由内分泌腺体分泌,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激素包括类固醇激素、脂肪激素、胰岛素等。
6. 呼吸:呼吸是机体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过程,外呼吸是指气体在肺部的交换,内呼吸是指气体在细胞水平的交换。
7. 消化:消化是机体将食物分解和吸收的过程。消化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过程,机械消化是指食物在口腔、胃中的物理破碎,化学消化是指食物在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以便吸收。
8. 循环:循环是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运输过程。循环包括心脏泵血和血管输血两个过程,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送到全身,血管网将血液输送到各组织器官。
9. 免疫: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抵抗外来病原体的过程。免疫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过程,先天免疫是指机体固有的抵御病原体的机制,获得性免疫是指通过暴露于病原体后逐渐产生的免疫应答。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1.内环境:细胞所处的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机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3.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纤维的联系,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发挥调节的过程。
4.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6.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7.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8.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9.易化扩散:体内一些不溶于脂质或难溶于脂质的小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跨膜转运,它们在细胞膜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10. 主动转运:物质逆浓度差或电位差,消耗能量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过程。
11. 跨膜电位:当膜上的的离子通道开放而引起带电离子跨膜流动时,从而在膜两侧形成电
位,称为跨膜电位。
1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
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13.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14.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15.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16.兴奋:细胞功能变化由弱变强的过程称为兴奋。
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internal environment (内环境):机体中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细胞外液。细胞从细胞外液中摄取养料、向其排出代谢产物并进行气体交换,故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P4
2.homeostasis (内环境的稳态):细胞外液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的稳态。P4
3. nervous regulation(神经调节):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P5
4.reflex(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P5
5.humoral regulation(体液调节):指机体内某些细胞产生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或体液的运输,到达各自的靶组织,从而引起这些组织细胞发生相应的反应。这种调节方式称之为体液调节。P6
6.autoregulation(自身调节):指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P6
7.feedback(反馈):受控部分反过来调节控制部分的过程。P7
8.negative feedback(负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P7
9.positive feedback(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P8
10.feed-forward (前馈):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控制形式叫前馈。P9
生理学必考名词解释40个
生理学必考名词解释40个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生命现象和机能的科学,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名词。以下是40个生理学的必考名词解释及其拓展:
1. 细胞膜:细胞的外界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它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对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2. 胞质: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其中发生着许多细胞代谢活动。
3. 细胞核:细胞中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位于其中,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 细胞器:细胞中负责特定功能的结构,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5. 线粒体:细胞中的能量工厂,通过氧化糖类物质生产ATP,提供细胞所需能量。
6. 高尔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和脂类的合成和分泌处,负责修饰、分拣和包装蛋白质。
7. 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器官,负责分解细胞内外的废物和病原体。
8. 核糖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9. 胞浆骨架:细胞内的一组纤维蛋白,提供细胞形态的支持和维持细胞内物质运输。
10. 分子运输:物质在细胞内的传递过程,包括主动转运、被动扩散和细胞吞噬。
11. 酶:生物体内的催化剂,促进生化反应的进行。
12. 基因:DNA分子上的遗传物质单位,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
13. 蛋白质:生物体中重要的功能分子,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运输、催化和结构支持。
14.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传递至目标组织,调节生理过程。
15.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生物体内的能量转换过程,涉及电子的流动。
16. 呼吸链: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产生能量。
生理名词解释
生理名词解释(180个)
1、稳态: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旁分泌:激素等化学物质经组织液扩散,改变临近细胞的活动,这种调节称为旁分泌或局部性体液分泌。
3、自身调节: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产生适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4、负反馈: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5、正反馈: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6、前馈:在干扰信号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反馈信息之前,通过监视装置发出的前馈信息直接作用于受控部分,及时纠正受控部分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控制形式称为前馈。
7、经载体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依靠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称为经载体易化扩散。
8、经通道易化扩散:离子或水依靠膜上通道蛋白的介导,顺电化学驱动力或依靠渗透压差的跨膜转运称为经通道易化扩散。
9、电压门控通道:由膜内外电位差控制开闭的通道称为电压门控通道。(如神经纤维上的钠通道)
10、化学门控通道:由化学物质(激素、递质等)控制开闭的通道称为化学门控通道。如钟板膜上的N2型乙酰胆碱受体阳离子通道。
11、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或(和)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
12、继发性主动转运:顺着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Na+或H+)浓度梯度而进行某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和)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13、同向转运:被转运的物质分子与Na+或H+扩散方向相同的继发性主动转运称为同向转运。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1.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结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
2.内环境:是指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4.单纯扩散:在生物体系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是水溶液,溶于其中的各种溶质分子,只要是脂溶性的,就可能按扩散原理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称为单纯扩散。
5.易化扩散:有很多物质虽然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甚上,但它们也能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较容易地移动。这种有悖于单纯扩散基本原则的物质转运,是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协助”下完成的,因而被称为易化扩散。
6.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7.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活动形成的势能贮备,还可用来完成一些其他物质的逆浓度差的跨膜转运,为此把这种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8.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9.阈值:使所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某一数值;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刺激,简称阈值。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10.兴奋性: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1.动作电位:各种可兴奋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个特殊形式的电变化,这就是动作电位。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1. 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制
的科学领域。
2. 细胞(Cell):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命过
程都由细胞完成。
3. 组织(Tissue):由一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
结构单位,包括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4. 器官(Organ):由不同组织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
构单位,如心脏、肺等。
5. 系统(System):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群,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6. 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通过
血液循环作用于特定目标器官或细胞,调节生理功能。
7. 血液(Blood):体液之一,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
板和血浆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养分和激素,以及维持体温和免疫功能。
8.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节)组成的调节和控制机体功能的系统。
9.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口腔、食管、胃、肠等器官组成,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除废物。
10.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由鼻腔、喉、气管、肺等器官组成,负责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
11.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运输氧气、养分和激素到全身各部位。
12.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负责识别和抵御入侵的病原体,维持身体健康的防御系统。
13. 代谢(Metabolism):生物体内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包括能量转换、分解和合成物质。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1、内环境(environmentalism):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环境,细胞直接接触的环
境称为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和组织液等。
2、稳态(homeostasis):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3、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号作用的结果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称为负反馈。
4、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在反馈控制系统中,若反馈信号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
5、前馈(feed-forward):前馈是指受控部分接受控制部分的指令进行活动之前,控制系
统又及时通过另一快捷途径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号,使其活动更加准确,并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6、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7、单纯扩散(simplediffusion):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称单纯扩散,属于一种简单物理扩散,转运物质有O2、N2、CO2、乙醇、尿素等。
8、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由细胞膜上蛋白质帮助所实现的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物质跨膜扩散称为易化扩散。
9、原发主动转运(primaryactive transport):原发主动转运是由细胞膜或内膜上具
有ATP酶活性的特殊泵蛋白,直接水解ATP提供能量而将一种或多种物质逆着各自浓度梯度或者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它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属于实验科学范畴。
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刺激:将引起机体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阀值: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适应性:机体根据内外环境变化不断调整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特征。外环境:人体所处的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内环境:机体内部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是细胞外液,生理学将细胞外液成为机体的内环境。
稳态;把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神经调节:体内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种的一种调节方式,它上通过神经系统各种活动实现的。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规律性应答反应。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对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的过程。自身调节:指细胞和组织器官不依赖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的一种调节方式。
行为调节:人们通过行为生活活动或行为方式的改变,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活动规律,从而对个体健康疾病产生重要影响的调节方式。
反馈:受控部分的活动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是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作,既反馈作用和原来的效应一致。起到加强或促进作用。
单纯扩散:脂溶性很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跨细胞膜转运的过程。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借助细胞膜上单特殊蛋白的帮助,从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
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参与下,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例子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的过程。
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钠泵:哺乳动物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是钠-钾泵。
被动转运:有些物质在进行逆浓度梯度转运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时,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有A TP分解提供,而是利用原发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这种间接利用A TP 能量转运的过程。
入胞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细菌、死亡细胞等被细胞膜包裹以后以囊泡的形式进入细胞的过程
吞噬:如果进入细胞的都是固态物质。
吞饮:如果进入细胞的都液态物质
出胞:细胞内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能识别并结合特异性化学信息,进而一起细胞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的特殊蛋白质。
G蛋白偶联受体:分布于所有的真核细胞,是最大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之一。
生物电: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伴随出现的电现象。
静息电位:细胞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极化:细胞膜外正外负的稳定状态
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
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小
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在向静息电位方向后恢复。
动作电位: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后电位:锋电位持续约1ms,随后出现膜电位的低幅缓慢的波动。
阀电位:刺激作用于细胞可以引起动作电位,但不是任何刺激都能触发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能触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局部兴奋:去极化的幅度达不到阀电位水平,电位波动较小,只限于摸局部的去极化而不能向远距离传播的电位波动。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地细胞。
阀强度:能使组织产生发生兴奋最小刺激强度
局部电流:兴奋部位与临近未兴奋部位产生的电荷移动
终板电位:Ach通过接头间隙扩散到终板膜,与终板膜上的N型胆碱受体结合,主要引起接头后膜Na通道开放和钠离子内流,导致终板膜去极化。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而张力改变的收缩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是张力不变而长度缩短的收缩
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后负荷:肌肉在收缩中受到的负荷
肌肉收缩能力:与负荷无关的决定肌肉收缩效能的肌肉能本身的内在特性。
单收缩:当骨骼肌受到一次短促刺激是,可发生一次动作电位,随后出现
不完全强直收缩:刺激的频率相对较低,后一次收缩过程叠加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所产生的收缩总和
完全强直收缩:如提高刺激频率,后一次收缩过程叠加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所产生的收缩总和
血液:存在心血管系统的流体组织,是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红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主要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数量
血量:人体内血液的总量
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吸引水分子的能力。
扩散:溶液中溶质分子从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区域转移,直至均匀分布的现象
悬浮稳定性:生理状态下,红细胞能相当稳定的悬浮于血液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ESR:以第一小时末红细胞沉降速度。
渗透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有一定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的大小。
再生障碍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贫血。
血小板: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血液从小血管流出,数分钟后自行停止出血的现象
出血时间: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血液自行流出,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
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的液体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血型:血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输血:治疗某些疾病、抢救大失血和确保一些大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血液循环:心脏不停跳动,推动血液在心血管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
自动节律性:心脏在脱离神经和体液因素以及外来刺激得条件下,具有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能力或特性
兴奋性:心肌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和特性
传导性: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地能力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