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规避财税风险

合集下载

浅谈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

浅谈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

浅谈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一、税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税收政策不稳定:由于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税收政策一直在不断调整,导致企业难以把握准确的纳税政策,容易发生误报、漏报等风险。

2.巨额税款缴纳风险:建筑项目往往金额巨大,对应的税款也相对较高。

如果企业未能正确计算税款,或者延误缴纳,可能导致巨额滞纳金的产生,对企业财务造成较大影响。

3.偷逃税行为风险:由于建筑业务特点以及不规范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偷逃税行为的风险。

虚开发票、逃避税收检查等非法行为。

4.税务处罚风险:如果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很可能被税务机关处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1.加强税法法规学习:建筑企业应重视税法知识的学习,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和法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2.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监管,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3.加强财务管理:建筑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做到账务清晰、账目真实,确保纳税情况的准确性。

4.合理规避税务风险: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合法地减少税款负担。

采用合适的纳税方式、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

5.加强对税务政策的了解:建筑企业应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经营策略,以适应新的纳税要求。

6.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合作:建筑企业要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及时解决纳税过程中的问题,避免因沟通不畅而引发的纳税风险。

7.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明确责任和流程,及时发现和纠正纳税中的问题,防范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对企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税务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

如果企业没有正确把握税收政策,无法准确计算纳税金额,可能导致巨额税款缴纳风险,对企业的财务造成严重影响。

税务风险还可能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财税-零售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规避财税风险

财税-零售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规避财税风险

财税-零售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规避财税风险---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零售企业内部承包经营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经营模式。

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然而,在实践中,财税风险也随之而来。

为了保护企业的财务安全,规避相关风险,有必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财税管理措施。

---二、风险分析1. 税务风险:零售企业内部承包经营可能导致税收监管上的问题,如逃税、漏税等,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税务风险:零售企业内部承包经营可能导致税收监管上的问题,如逃税、漏税等,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2. 财务风险:承包方对企业内部的资金、账目进行独立管理,存在篡改账目、挪用资金等风险,导致财务风险增加。

财务风险:承包方对企业内部的资金、账目进行独立管理,存在篡改账目、挪用资金等风险,导致财务风险增加。

---三、规避措施为规避财税风险,零售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 明确承包方责任和义务:在合同中明确承包方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规定禁止违法行为,确保财务安全。

明确承包方责任和义务:在合同中明确承包方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规定禁止违法行为,确保财务安全。

2.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资金流向的透明和准确。

包括明确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审批权限、设立相关审批流程等。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资金流向的透明和准确。

包括明确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审批权限、设立相关审批流程等。

3. 加强财务监管和审计:定期监控承包方的财务状况,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加强财务监管和审计:定期监控承包方的财务状况,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加强税收合规管理:定期开展内部税务合规培训,确保承包方了解税收政策和申报流程,落实税收合规要求。

加强税收合规管理:定期开展内部税务合规培训,确保承包方了解税收政策和申报流程,落实税收合规要求。

浅谈建筑施工行业财税风险与防范应对

浅谈建筑施工行业财税风险与防范应对

浅谈建筑施工行业财税风险与防范应对阿波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传统行业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建筑施工行业的建筑产品本身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产品的固定性、多样性、形体大、寿命长等特征,其建筑产品特色又决定了施工生产具有流动性、单件性、长期性以及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

在此行业背景下,在建筑施工企业的一般性经营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测、不可控的情况,而不可避免导致财税风险。

近年来,随着市场更迭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建筑施工行业内部的竞争愈发激烈,行业面临的财税风险也随之加剧,而建筑施工企业的财税风险又与工程项目的整体运行息息相关。

基于此,本文结合建筑施工行业新态势,探析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的主要财税风险问题及防范应对策略,以期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财税风险管控能力,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良性运转提供参考。

一、建筑施工行业态势与财务核算体系特点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

其建筑产品本身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产品的固定性、多样性、形体大、寿命长等特点,建筑产品特色又决定了施工生产具有流动性、单件性、长期性以及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

施工企业(也称建筑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通常是指从事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和其他专门工程施工的企业,即施工企业通过施工生产组织,把各种建筑材料建造安装成为各类工程产品。

施工企业主要包括各类土木建筑公司、设备安装公司、机械化施工公司、基础设施公司、电力建设公司、市政工程公司、装修和装饰工程公司等。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建市[2020]94号)的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综合资质、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和专业作业资质等四个序列。

施工企业经营方式,一般按照合同取费方式的不同,施工企业的具体经营方式分为总价承包、单价承包和成本加成承包三种;按照建筑材料提供方式的不同,施工企业的具体经营方式分为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和包工部分包料等三种。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企业经济合同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签订合同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企业的利益,并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然而,在签订经济合同时,企业需要注意风险规避的问题,特别是财税风险的规避。

一、财税风险的种类财税风险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可能面临的财务和税务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 税务合规风险。

税务合规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应当合法计税并及时缴纳税款的要求,若企业未能严格遵守税收法规,将面临税务处罚、拖欠税款所带来的滞纳金等问题。

2. 合同违约风险。

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时若未能规避风险,可能会面临合同违约的风险。

合同违约可能导致企业损失经济利益并承担违约责任,甚至可能诉诸法律手段导致巨额的法律费用和罚款。

3. 财务风险。

企业在资金运营和财务管理中,如果未能妥善控制财务风险,会带来许多不可预知的损失。

例如,未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导致投资亏损、未能控制企业成本导致经营不善或资金困难等。

二、如何规避财税风险为规避财税风险,企业应在签订经济合同之前,充分了解合同中所涉及的税收、相关法律条款和约定、财务纪律以及经营风险等方面的内容,从而选择最佳的经营策略和风险规避方案。

1. 税务合规风险的规避企业在处理涉税事务时,应严格遵守税收法规,及时缴纳税款,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并防止因逾期缴纳税款而面临滞纳金等惩罚。

另外,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熟悉相关税收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合理利用各项政策降低税负,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应了解合同的各项条款内容,并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需求,遵守合同约定。

同时,企业应对签订的合同进行专门管理,及时跟进合同履行的情况,以防止因合同违约而产生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应进行合理调度和控制,根据市场情况、企业资金运营状态进行资金调配、风险预警等。

与此同时,企业还应严格执行财务纪律,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避免财务问题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防范

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防范

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防范众所周知,内部承包经营在建筑业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经营方式。

这种经营方式对建筑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减少了建筑企业的经营成本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特别是项目经理的积极性。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企业内部承包经营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如果企业对内部承包不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这种经营方式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一、内部承包给建筑企业带来的风险为了有效地说明问题让我们首先看下面这个案例。

[案例]某建筑公司承包了某房地产公司的房屋建筑工程,随后该建筑公司与工程管理人员张某签订了《内部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张某按照工程结算价款的6%向公司交纳管理费,项目的盈亏由张某自己负责,公司一概不承担责任。

在签订《内部承包合同》的同时该公司任命张某为该工程项目部经理。

该工程验收竣工后,张某欠下某材料商200多万元的款项,材料商多次向张某索要,但张某以项目亏损没有能力支付为由拒绝支付该款。

该材料商向建筑索要材料款时建筑公司则以该工程已由张某承包,合同约定建筑公司不承担责任为由拒绝支付该款。

无奈之下材料商将该公司和张某同时列为被告诉到法庭,在诉讼过程张某又突然失踪。

开庭过程中,该公司以该欠款是张某的个人行为为由进行抗辩,但法院的一审、二审均以该欠款是张某的职务行为为由判令该公司承担赔偿该款项的责任。

可以说,近几年来,在建筑企业中类似的情形已经层出不穷。

建筑企业在与承包者签订内部承包合同时往往都约定工程由承包方独立经、自负盈亏,所产生的债权、债务与企业无关,但根据法律规定内部承包对第三者并没有约束力,所以一旦发生风险建筑企业都要承担赔偿责任。

而建筑企业承担责任后由于承包者往往都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也难以挽回损失。

大多数承包者来说并不会有恶意损害公司利益的故意,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亏损,而自身没有经济能力弥补时,就不可避免地给企业带来了风险。

有的承包者,特别是一些挂靠的承包人则会利用法律的这种规定恶意逃避自己的责任。

建筑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及对策

建筑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及对策

建筑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及对策企业经营发展中,纳税成本已构成其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建筑企业为例,在其项目建设及日常经营管理中,涉及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等税种,构成建筑企业成本很大部分。

同时,由于我国的税收征管体系日臻健全,金税三期的应用、金税四期的即将上线,使得税收征管更加科学、严密,企业妄图通过违规手段减少纳税成本已成为过去。

面对新形势,建筑企业应该从本身做起,不断加强税务管理、税务风险规避工作,以减少税务风险对于企业的侵袭,确保企业经营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经济实力。

二、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简述(一)增值税及附加税税务风险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开始征收增值税,增值税较原来的营业税征收方式,无论是在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征收方法方面都有着较大区别,若企业对此无法全面、有效掌握,将增加其税务风险。

如,建筑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建筑材料采购“四流不一致”问题,出现虚开发票风险,税务机关将会对此种情况进行查处,无形中造成增值税及其相关附加税成本上升。

(二)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建筑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问题也是较为敏感的话题,建筑业特殊性的现实问题,如建筑企业工程周期长、通常会大量雇佣合同工和临时工,对一些零散的人工费用、分包费用,部分情况下未能及时取得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但同时又将相应的支出违规进行税前扣除,容易产生涉税风险。

(三)印花税税务风险建筑企业一般规模较大,业务链复杂,签订建筑施工、工程采购、劳务分包等合同较多,加上纸质版合同管理难、效率低,越来越多建筑企业采用电子化的合同。

种类较多、合同管理方式不一导致容易漏报印花税。

三、建筑企业税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一)企业对于税务风险重视程度不够1.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近些年来,国内建筑行业整体景气指数下降,导致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许多企业管理层为了确保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确保项目建设处于高质、高效的运营状态而付出了较多精力。

浅谈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

浅谈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

浅谈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企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经营过程中,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各种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防控。

一、了解税务政策了解税收政策对于建筑企业进行税务风险防控至关重要。

只有明确了解税务政策,企业才能准确掌握自身的税务义务和权利,避免因对税收政策不了解而违法乱纪。

建筑企业需要从政府税务部门、税务专业人士等渠道获得及时、准确的税务政策信息,以便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

二、合理规划税务筹划合理的税务筹划可以帮助建筑企业降低税务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企业可以通过减少税务负担、合理分配收入等方式进行税务筹划。

企业可以根据税收优惠政策,选择合适的税收期限,降低纳税额;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企业重组,减少税务风险等。

三、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防止税务风险的发生。

企业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合理的财务、会计和税务管理制度。

企业还应加强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

四、加强外部合规管理外部合规管理也是建筑企业防控税务风险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主动了解并履行相关税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定,确保企业合规经营。

建筑企业还应与税务机关建立良好沟通渠道,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和纳税申报工作,避免因税务风险而受到处罚。

五、加强税务合规教育和培训建筑企业应加强税务合规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税务意识和纳税素质。

税务合规教育和培训要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包括税务政策、税务申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从而减少税务风险的发生。

建筑企业在税务风险防控方面需要加强从内部管理到外部合规的各个环节,提高对税收政策的了解和运用,合理规划税务筹划以降低税务成本,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合规管理,提高员工的税务意识和纳税素质。

这样才能有效防范税务风险,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精修订

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精修订

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精修订首先,公司内部承包经营存在人员风险。

由于承包人员和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承包人员可能存在工作不认真负责、效率低下的问题。

此外,承包人员可能泄漏公司的商业机密或故意破坏公司的利益。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公司应严格筛选承包人员,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信誉和专业素质,并建立严密的保密制度。

同时,公司还应加强对承包人员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其按时按质完成合同任务。

其次,公司内部承包经营存在财务风险。

承包人员可能存在违规行为,如挪用公司资金、虚报经营业绩等。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加强对承包人员的财务监督。

此外,公司还应定期对承包经营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以确保合同执行的透明和规范。

再次,公司内部承包经营存在法律合规风险。

承包人员可能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导致公司面临法律风险和损失。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公司应对承包人员进行合法合规教育和培训,明确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并与承包人员签订合同,明确各方的权益和责任。

最后,公司内部承包经营还存在操作风险。

承包人员可能由于工作失误或不熟悉的操作流程而导致项目进度延误、质量问题等。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公司应对承包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同时,公司还应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分工和流程,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综上所述,公司内部承包经营存在人员、财务、法律合规和操作等多方面的风险。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公司应加强对承包人员的筛选、监督和考核,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加强法律合规教育和培训,并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

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确保承包经营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内部承包(负责)制的财税安全策略

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内部承包(负责)制的财税安全策略

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内部承包(负责)制的财税安全策略一、涉税内控制度设计的原则由于国有建筑企业的资产、利润属于国资委,采用项目经理内部承包制模式会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或国有资产侵吞的行为,而民营建筑企业的经营模式由民营建筑企业自定,政府不干预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

因此,在对建筑企业是否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还是选择项目经理内部承包制,要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国有建筑企业不能采用项目经理承包制,只能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民营建筑企业既可以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也可以采用项目经理内部承包制。

二、合同管理制度合同决定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决定税收,合同是控制企业税收的主要源头。

由于建筑业务涉及到建筑总承包合同、采购合同、分包合同、租赁合同等各类合同的签订,因此,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内部承包(负责)制中的合同管理制度如下。

1、实行统一的合同会签制度具体的操作要点如下:第一,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必须使用建筑总公司统一模板的合同范本。

建筑总公司必须制定适合自身经营范围的统一模版的各类合同范本。

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在签订所有的进项类合同时,必须使用建筑总公司统一的合同模板,以建筑总公司的名义与材料供应商,分包商和设备出租方等第三方签合同。

不得让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随便从网上下载一份不规范的合同跟第三方签订合同,然后将合同交回建筑总公司盖章签字。

第二,所有的合同由建筑总公司合同管理部门审核、评审。

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实施项目中涉及的进项类合同(劳务分包合同、物资采购合同、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周转材料租赁合同)必须由建筑总公司法律部或合同管理部门统一审核、评审,然后由项目经理或承包者拿到第三方签字盖章,最后由建筑总公司的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2、实行统一的合同管理制度第一,所有的合同必须在建筑总公司合同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建档管理签订进项类合同时,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必须向建筑总公司合同管理部或法律部提供中标项目投标文件完整的工作量清单,以便建筑总公司合同管理部或法律部就中标项目工作量和进项类合同采购量进行核实。

财税-制造业内部承包经营规避财税风险

财税-制造业内部承包经营规避财税风险

财税-制造业内部承包经营规避财税风险1. 引言制造业内部承包经营是一种常见的组织运作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然而,对于财务和税务方面的管理,内部承包经营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内部承包经营中的财税风险,并提供一些规避风险的建议。

2. 财税风险分析2.1 预算控制内部承包经营可能导致项目预算无法有效控制,造成不合理的资金支出,并可能导致财务困境。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明确项目的预算,及时监控资金使用情况,避免出现超支和资金浪费的情况。

2.2 税务风险内部承包经营涉及多个项目和多个合同,税务管理比较复杂。

企业需要注意合同的税务要求,及时申报税务,避免税务风险。

另外,需要合理评估内部承包经营的税务影响,确保纳税额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3 内控风险内部承包经营可能会带来操纵财务报表的风险。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发现和纠正财务风险。

3. 规避财税风险的建议3.1 建立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项目预算设定、预算监控和资金使用审批等。

制定明确的预算流程和责任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3.2 加强税务管理企业应与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相关税务政策和要求。

合理规划内部承包经营的税务结构,避免税务风险。

建立健全的税务申报机制,确保纳税额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3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科学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包括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审计机制等。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财务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发现和纠正财务风险。

3.4 定期培训和知识更新为了提高员工的财税管理能力,企业应定期组织培训和知识更新。

加强对内部承包经营的财务和税务管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4. 结论制造业内部承包经营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要规避财税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税务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定期培训和知识更新。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
企业经济合同签订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有效的合同签订可以为企业带来商机和利益,但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财税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正确规避风险,可能会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

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前要了解财税方面的法律规定和风险点,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规避。

首先,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时,需要注意税务合规问题。

税务合规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循税法法规的要求,纳税义务人要按照法律规定申报纳税,缴纳应税款项。

在签订经济合同中,如果涉及到开具发票、报税等问题,企业必须了解税法法规的规定,并妥善处理好相应的税务事宜,否则可能会面临税务罚款等问题。

企业可以在签订合同前咨询税务专业人士,确保自己在税务方面的合规性。

其次,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时,需要注意合同内容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情况。

如果企业签订的合同涉及到违法违规行为,比如签订假合同、虚增金额等行为,将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一旦发现该类问题,企业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与对方重新协商调整合同内容,或者拒绝签订有问题的合同。

此外,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契约风险,如进出口合同中的汇率风险和交易所涉及各方的信用风险等。

在这些问题上,企业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自身的财务安全。

最后,在签订经济合同时,企业也需要特别注意合同的明确性和完整性。

合同中应当清晰明确相关的条款和内容,不能存在模糊不清或者存在歧义的情况,否则将可能面临争议和风险。

此外,企业应尽可能保持合同的完整性,确保所有条款和条件都得到明确的规定,以避免在后续的过程中出现解释模糊、无法履行等问题。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在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财税风险一直是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合同签订后,一旦发生财税问题,往往会带来不小的损失和纠纷。

企业在签订经济合需要充分重视财税风险规避工作,以保障企业利益和经济稳健发展。

一、合同风险预防在签订经济合同前,企业首先需要对合同中的财税风险进行充分预防。

这需要企业在合同起草过程中,认真考虑合同条款的合规性、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合同条款需要注意对财税条款和相关责任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企业还应当对合同中的财务数据和报表进行核实和验证,避免在签订合同时出现数据不准确的情况,从而导致财税风险。

二、税收合规在签订经济合同中,企业需要重视税收合规的规避风险。

税收合规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生税收违法行为,将面临税务处罚和经济损失。

企业在签订合需要严格遵守税收法规和政策,确保合同中的财税条款符合国家税收法规,并做好相关的税务申报和报税工作。

企业还需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和协商,及时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化,避免因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财税风险。

三、财务报表真实性在签订经济合同前,企业需要重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是企业合同签订中的重要问题,一旦合同中的财务数据和报表不真实,将对企业的财务稳健和合同的履行产生严重影响。

企业需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确保财务数据和报表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企业还需要加强与独立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对财务数据和报表进行定期审计,确保合同签订中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财税风险管理在合同签订后,企业还需要重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财税风险管理。

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财税争议,需要企业及时响应和处理,避免因财税争议而导致合同履行受阻。

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内部沟通和协调,及时跟进合同履行情况,确保合同的正常履行。

企业还需要根据合同约定进行财税风险管理,确保合同的履行不会因财税问题产生纠纷和损失。

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承包股东在承包经营期间,掌握着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必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权利,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公司资源。如,人事变动;资产处置;技术资料的掌握等,虽然这些活动在表面上不会给承包公司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但是,若承包股东在承包经营期间采用“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经营方式,自己牟取暴利后,将一个“皮囊”交还给发包公司。然后用“脚投票”的方式悄然离去,将因此而产生的风险全部留给发包公司。
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程洪
【关键词】
【点击次数】257
一、内部承包经营风险存在的原因
由于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增加了发包公司与承包股东之间的经营风险,加之实践过程中操作不当,很容易使双方陷入长期的纠纷之中,抑制公司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公司内部承包经营中风险存在的原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1.公司营业权不能独立转让是内部承包经营风险存在的直接原因。
承包股东向发包公司交付一定数额的承包费后,发包公司将公司的经营权承包给承包股东,使承包股东在承包期间享有公司的经营权利。但并不是将发包公司的经营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了承包股东,而是承包股东在一定范围内有行使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权利,所以,承包股东并非真正享有经营、管理权。由于企业经营上活动包括企业构成部分、组织与顾客、商品、劳务,及与资金供应者的关系等,经常变动,其客体难以量化,欠缺权利所应具的社会典型公开性,尤其是归属及排他的功能。因此,在公司内部承包经营过程中,公司经营权中哪一部分完全由承包股东行使?哪一部分完全由发包公司行使?并不能做出明确的划分。那么,必然导致在经营权在行使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权利的行使人不明确,自然地,产生的相责任人也变得模糊不清,为此,大大增加了发包公司与承包股东之间利益风险。而且,一旦公司经营权在双方“犬牙交错”的行使过程中发生“交战”,利益风险将随时发生。

论内部承包经营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论内部承包经营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2]周华,李志坚,李帆,何玉润. 金融创新与会计法规的互 动— — —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综 述[J]. 会计研究,2015(12):90-92.
[3]郑联盛. 金融创新、金融稳定的历史回望与当下风险管 控[J]. 改革,2014(08):81-89.
(作者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结语 套期保值是动态风险管理会计的常用工具,有效利 用可帮助投资人合理控制杠杆比率。同时利用套期保值 的核心逻辑,风险管理的成本也将得到有效控制。该方式 在汇率市场的应用成本较低且效果明显。而通过远期利 率协议的签订,通胀预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尹蘅. 动态风险管理会计的兴起与发展[J]. 中国注册会计 师,2015(04):57-60.
80
给其内部职能部门同中的承包方(项目经理)使用 发包方(建筑施工企业)的人、财、物资源完成施工,并向 发包方缴纳一定管理费和按合同约定承担风险、双方自 负盈亏的经营方式。
二、建筑企业常见财务风险 (一)投标非理性。建筑市场不够规范,监管力度不 够,存在暗箱操作、地方保护主义现象。面对激烈复杂市 场竞争,一些企业为了中标不顾自身实力、不计成本,甚 至不顾风险垫资施工。这种冲动型的做法,导致工程利润 率非常低甚至亏损,进而引发履约、支付等一系列问题, 最终可能导致诉讼风险,企业因此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
一、内部承包经营模式内涵 目前并无内部承包的确切法律定义,一般而言,内部 承包指建筑施工企业将其承接工程项目的全部或部分交
. All Rights Reserved.
长期出租部分房屋获得 20 万元资金。通过这样的方式, 该企业将掌握总额 90 万元的资金与价值 330 万元的固 定资产,其风险将得到一定的控制。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

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签订中的财税风险规避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需要与各类合作伙伴签订经济合同,这些合同既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约定的一种书面协议。

在签订经济合同过程中,财税风险往往是企业需要特别关注和规避的重点之一。

在合同签订中,财税问题的规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财税问题出现,将给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甚至危机。

认真规避财税风险,加强财税管理,成为企业签订经济合同的必备功课。

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时需要特别关注财税风险的规避。

财税风险是企业在经济合同签订过程中最为常见和普遍的问题之一。

税务方面的问题是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

企业在签订合同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与该合同有关的税收规定,如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政策,并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合同中的税收问题。

企业还需要特别留意合同中的财务风险,并根据合同内容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企业还需要特别留意合同中的风险分担问题,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将风险分摊给合理的对象,从而规避财税风险。

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财税管理制度,加强内部财税管理,规避财税风险。

内部财税管理是企业签订合同时的重要保障,企业需要在签订合同前建立健全的内部财税管理制度,加强内部财税管理,确保合同签订过程中的财税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财税管理组织机构,形成财税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财税管理制度。

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税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财税管理运作流程,规范内部财税管理行为,确保财税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在签订经济合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相关财税问题,加强对财税问题的关注和规避,确保合同的财税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在签订合同的整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财税意识,加强对财税问题的重视,确保合同的财税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从合同的起草、谈判到签订的整个过程中,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相关财税问题,妥善处理各类财税问题。

建筑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及对策

建筑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及对策

建筑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及对策
1.持续关注税收政策变化:建筑企业应该积极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
包括税率的调整、减税政策的出台等。

通过及时了解政策变化,企业可以
及时调整自己的税务筹划,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税务风险。

2.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制度:建筑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制度,确保企业在税务方面的运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该制度应包括税务筹划、税收核算与申报、税务审计等环节,确保企业在税务方面的操作能够合规
合法。

3.跨境税务筹划:对于从事跨境业务的建筑企业来说,跨境税务筹划
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跨境交易结构、利用税收协定等方式,减少跨境业务带来的税务风险。

4.加强内部税务管理: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税务管理,确保相关人
员具备税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税务政策。

同时,企
业应定期进行内部税务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税务风险。

5.密切配合税务机关的核查:建筑企业在面临税务核查时,应积极与
税务机关合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

遵守
税务机关的要求,及时完成相关事项,有效避免税务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和
对企业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建筑工程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法律防范

建筑工程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法律防范

建筑工程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和防范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是目前施工领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所谓建筑企业内部承包,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其内部职能部门或内部职工(即内部承包人)之间通过签订协议,许可内部承包人在企业资质范围内组织施工人员、施工物资及资金等众多施工因素,完成一定的项目施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而内部承包人向施工企业缴纳管理费的一种承包经营模式。

这种承包经营模式在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也同时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内部承包经营可能会遇到的风险种类的角度出发,对如何防范该类风险的发生提出一些建议。

(一)名为内部承包实为转包的风险:如果施工企业与实际施工人之间签订的内部承包合同只是合同内容上体现为内部承包,而实际施工人与施工企业实际上并无劳动关系,也就是说施工企业并没有与内部承包人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为其缴纳社保的话,那么该内部承包合同实际上为转包合同。

而我国法律明确禁止违法转包。

《合同法》第272 条明确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

该规定为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因此,若施工企业违反该规定违法转包建设工程,则除了会导致该转包合同无效外,还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根据《建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承包单位有违法转包行为的,对因转包工程或者违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与接受转包或者分包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因此,施工企业在签订内部承包合同时,应规范合同条款的表述,不得违法转包。

(二)质量责任风险:在内部承包这种经营模式下,对外承担质量责任的是施工企业,而不是内部承包人,而且依法承担质量责任的期限并因质量保修期满而结束。

实际上,在质量保修期满后,如因施工质量问题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施工企业仍负有赔偿责任。

关于建筑企业的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研究

关于建筑企业的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研究

关于建筑企业的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研究建筑企业是指以建筑工程施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随之而来的税务风险也随之而来。

针对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及防范,本文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的来源1.工程承包合同税务风险建筑企业通常通过承包工程获取收入,因此工程承包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对税务风险有着重要影响。

合同签订的税务规划、合同价款的确认、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处理等都可能带来风险。

2.财务会计税务风险建筑企业在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资金往来不清晰、凭证不完整、账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从而引发税务风险。

建筑企业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科目的确认和计量也会影响税务处理。

3.跨区经营税务风险建筑企业通常会在不同地区开展业务,跨区经营涉及不同地方税收政策、税收征管体制和税收管理部门,因此可能出现跨区经营税务风险,如跨区税务登记、跨区交叉征收等问题。

二、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1.制定税务合规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管理制度,确保合同签订、财务会计和跨区经营等环节的税务合规性。

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会计核算和税务申报,做好税务合规管理工作。

2.加强税务风险意识建筑企业应加强税务风险意识,提高税法法规遵从意识,加强合同管理、财务管理、风险预警等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税务风险问题,避免税收风险发生。

3.合理规划税务筹划建筑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业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税务筹划,优化税务结构,降低税收成本。

合理安排企业的利润分配方式,选择适当的税收处理方式等。

5.积极配合税务稽查建筑企业要与税务机关保持密切联系,积极配合税务稽查工作,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主动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和指导,加强纳税自律性,规避税务风险。

三、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的对策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项目合同、财务会计和税务处理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税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关于建筑企业的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研究

关于建筑企业的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研究

关于建筑企业的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研究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大。

在建筑企业取得利润的税务筹划风险也相应增加。

建筑企业应该在税务筹划中加强风险防范,确保合规经营。

本文将对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法规风险:建筑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税法法规,如果违反了税法规定,将会面临法律风险。

利用假发票等手段进行虚假增值税抵扣,将被视为违法行为,面临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2. 税务审查风险:建筑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后,可能会引起税务机关的审查。

一旦发现企业存在违规行为,将面临税务处罚,甚至被列入税务风险名单,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

3. 财务风险:税务筹划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例如利润减少、现金流变动等,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

4. 舆情风险:一旦建筑企业被曝光存在税务违规行为,将会引起舆论关注,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为了规避税务筹划风险,建筑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1. 提高税务合规意识:建筑企业应加强员工的税法法规培训,提高税务合规意识,避免因为员工的疏忽而导致税务风险。

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税务筹划的合规性。

建立起适应企业规模和行业特点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

3. 谨慎选择税务筹划方案:建筑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应谨慎选择方案,避免使用高风险、低透明度的筹划方案,以防止触犯税法规定。

4. 加强税务合规审计:建筑企业应定期进行税务合规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税务风险,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性。

5. 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建筑企业应主动与税务机关合作,配合税务审查和调查工作,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展现企业的诚信和合作态度。

6. 加强舆情管理:建筑企业应加强舆情管理,建立健全的舆情应对机制,对外宣传企业的合规经营和社会责任,降低因税务风险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的“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是指建筑企业为了调动企业内部各股东、项目经理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以承包经营的模式,将企业承包的各项工程承包给各股东、项目经理负责,公司针对每一个项目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所有的成本、税金和其他成本由承包者承担,项目税后利润扣除上交公司管理费用的剩余利润全部归承包者所有的一种管理制度。

这种内部承包经营管理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不少财税法律风险。

一、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的模式实践调研显示,目前的建筑企业,特别是民营建筑企业存在以下几种内部承包经营模式:1、“建筑总公司+项目部”管理体制模式下的项目经理承包制。

所谓的“总公司+项目部”的二级管理体制,是指建筑总公司中标工程后,总公司组建工程项目部开展具体的施工活动的项目管理体制。

该管理体制模式模式下的项目经理承包制的特点如下:建筑企业通过自身的资源投标的项目或者是项目经理通过自身的人际关系和利于建筑企业的资质而投标的项目,都承包给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整个项目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2、“建筑总公司+事业部制区域公司+项目部”管理体制模式下的项目承包制。

所谓的“建筑总公司+事业部制区域公司+项目部”是建筑总公司在某些区域(一般是在各个省的省会城市)组建事业部制区域公司,该事业部制区域公司承担总公司驻该区域的管理职能,该区域内的建筑工程项目,全是由总公司中标,然后在工程所在地以总公司名义组建项目部,归该区域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管理的管理体制。

在该管理体制模式下的模式下的项目承包制的特点如下:事业部制区域公司(肖太寿博士特别提醒:事业部制区域公司不是建筑总公司的分公司)的负责人,通过自身的人际关系和利于建筑总公司的资质而投标的项目,或者建筑总公司通过企业的资源投标的项目,都承包给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负责人(或区域经理)。

二、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模式的经营管理制度的特点经过笔者深入企业内部调研显示,建筑行业全面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模式的经营特点,存在以下制度特点。

1、财务上实行建筑企业总公司统一核算的制度。

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1)建筑企业总公司向项目部或事业部制的区域公司派驻财务会计人员,负责本项目部或本区域公司管辖下的各项目部的财务会计核算。

(2)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财务人员以建筑总公司的名义进行会计核算。

(3)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以建筑总公司名义在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所在地设立临时结算账户。

2、资金使用管理制度(1)建筑公司收到业主的工程进度款时,首先扣下建筑总公司的管理费用和税金后,将剩下的资金全部划出给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临时结算账户(专用账户)。

(2)如果项目要垫资本,则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承包者自己民间融资,或以建筑总公司的名义向银行融资的资金直接打入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临时结算账户(专用账户)。

(3)所有的资金支付都是通过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临时结算账户(专用账户)以现金支票或现金的形式支付给采购负责人员,然后由采购负责人员将现金支票或现金支付给供应商、分包方和设备出租方。

在开现金支票时,支票上的收款单位栏,空着,不写收款方的单位名字。

3、物资采购管理制度(1)建筑企业总公司没有设立建筑物资采购部门,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管辖下的各项目部的建筑物资采购全部由项目部经理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承包者指定人员负责采购事宜。

(2)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财务核算人员,凭借项目部采购人员拿来的采购材料清单或材料验收清单,材料采购货款结算单,先向采购人员开出现金支票,然后向负责采购的采购人员索取发票做账。

4、合同管理制度(1)所有的采购事宜,有的有采购合同、有的没有采购合同,即使有采购合同,都是项目部的采购负责人与供应商拟订的不规范的采购合同。

(2)材料到工地上后的材料验收清单管理不规范,有的有验收清单,有的没有验收清单。

5、发票开具和使用管理制度(1)项目部所有的收入发票,由建筑总公司向业主或发包方统一开具,开具发票的时间节点是收到业主或发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时,即根据收款的时间点向业主或发包方开具发票。

如果工程已经完工,对于拖欠的工程进度款,建筑总公司不开发票。

(2)所有的采购、分包等进项成本发票获取的时间是,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采购负责人从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开出现金支票后,再到有关供应商或分包商获取发票,拿回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做账(即先付款后索取发票)。

6、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承包者的利润获取渠道(1)增加材料成本发票,将材料发票拿回公司财务部进行报销。

第一、采购材料时,往往向材料供应商给予税点而要求材料供应商多开材料发票,虚增材料成本。

第二、市场与销售建筑材料的个体工商户签订采购建筑辅料的假合同,然后凭假合同到当地税务部门代开发票,自己承担代开发票的税点而拿税务部门代开的发票回施工企业财务部报销。

第三、料供应商给税点购买发票拿回财务报账。

(2)通过虚增人工费用:一是通过民工工资表的形式,虚增民工人员,增加工资成本,回财务部报销;二是向劳务派遣公司或建筑劳务公司支付税点,多开劳务发票从增加人工成本。

三、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模式的经营管理制度存在的税收法律风险通过以上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模式的经营管理制度的特点来看,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模式的经营管理存在以下税收法律风险。

1.不符合“四流一致”或“三流一致”,导致虚开发票或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金的风险。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9号)的规定,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符合以下情形的,不属于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1)纳税人向受票方纳税人销售了货物,或者提供了增值税应税劳务、应税服务;(2)纳税人向受票方纳税人收取了所销售货物、所提供应税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款项,或者取得了索取销售款项的凭据;基于此规定,货物流、资金流、票流一致,在可控范围内可以安全抵扣,票面记载货物与实际入库货物必须相符,票面记载开票单位与实际收款单位必须一致,必须保证票款一致!基于以上财税法律政策分析,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模式的经营管理制度,存在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采购负责人购买建筑材料,通过财务部门开具的现金支票或支付的现金,然后采购负责人再支付材料供应商、分包商和设备出租方,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也有可能采购负责人从第三方买发票)来财务报销的现象,是典型的“票款不一致”和“三流不统一”,甚至是虚开增值税发票,是不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2、由于采购、货款支付和索取供应商发票缺乏制衡机制,很容易出现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采购负责人用钱购买发票或向供应支付税点多索取发票回财务部套现,从而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0号)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了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3)进行了实际经营活动,但让他人为自己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虚开税款数额1万元以上的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千元以上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虚开税款数额10万元以上的,属于“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

基于以上法律规定,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采购负责人用钱购买发票或向供应支付税点多索取发票回财务部套现,是存在真实交易行为的情况下,让他人为自己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现象,构成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行为。

3、存在被内部人举报公司漏税或敲诈勒索的风险由于以上分析的内部承包经营管理制度,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财务人员知道公司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和购买发票增加成本少交税的可能。

一旦有一天,只要对公司有不满情形的财务人员从公司辞职,向财税审计机关、纪律检查部门、公安经侦部门举报公司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和购买发票增加成本少交税的违法行为,则公司将面临的后果不堪设想。

四、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规避财税风险的制度设计为了促进企业规避财税风险,增强企业的税收安全,必须从制度设计上进行规范经营。

笔者认为,必须将建筑企业的内部承包经营制改为内部项目负责制。

具体的建筑企业内部项目负责制的制度设计如下。

1、合同管理制度合同决定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决定税收,合同是控制企业税收的主要源头。

由于建筑业务涉及到建筑总承包合同、采购合同、分包合同、租赁合同等各类合同的签订,因此,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中的合同管理制度如下。

(1)实行统一的合同会签制度具体的操作要点如下:第一、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必须使用建筑总公司方统一模板的合同范本。

建筑总公司必须制定适合自身经营范围的统一模版的各类合同范本。

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在签订所有的进项类合同时,必须使用建筑总公司统一的合同模板,以建筑总公司的名义与材料供应商,分包商和设备出租方等第三方签合同。

不得让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随便从网上下载一份不规范的合同跟第三方签订合同,然后将合同交回建筑总公司盖章签字。

第二、所有的合同由建筑总公司各职能部门统一会签。

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实施项目中涉及的进项类合同(劳务分包合同、物资采购合同、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周转材料租赁合同)必须由建筑总公司法律部或合同管理部门统一审核、评审,然后由建筑总公司的经营、工程、法务、财务等职能部门进行合同会签,最后由建筑总公司的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2)实行统一的合同管理制度第一、所有的合同必须在建筑总公司合同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建档管理签订进项类合同时,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必须向建筑总公司合同管理部或法律部提供中标项目投标文件完整的工作量清单,以便建筑总公司合同管理部或法律部就中标项目工作量和进项类合同采购量进行核实。

建筑总公司合同管理部对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进项类合同履行实行审核与监督,对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履行合同过程中不当行为有指导其整改的职责。

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与供应方签署的进项类合同一式五份,合同管理部留原件三份建档备案,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施工现场留原件(副本)一份存档,另原件(正本)一份为进项类合同供应方留存。

所有的进项合同必须交给建筑总公司合同管理部门进行备案管理,未经建筑总公司盖章并在建筑总公司合同管理部门备案的进项类合同均视为无效合同。

第二、合同盖章的顺序管理如果建筑总公司对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项目实行非电子化管理,则各项目部或事业部制区域公司先从建筑总公司领用未盖章的书面字纸合同范本,然后交给相关第三方盖章签字,最后交回建筑总公司盖章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