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内涵(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与经济、政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4)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3、文化与文明区别:(1)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2)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

联系:(1)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

(2)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4、文化载体(1)含义: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2)文化与文化载体的关系:文化要通过载体来呈现。

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二)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四项功能: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1)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2)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联系1.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原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种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具有普遍性。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这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适当的运用客观条件。

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二.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1.整体: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数量上看是“一”2.部分:局部或发展的各个过程,数量上看是“多”3.区别:(1)含义不同(2)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部分服务于整体。

4.联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1)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3※4(1(2(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4了。

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1234内核(批判地吸取)]※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言)。

※2※34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联系1.联系的普遍性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表现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方法论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②.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内部、本质、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基本趋势,而其他联系只是对事物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无决定作用。

)(二)整体和部分比较整体部分区别含义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地位、作用和功能主导地位,整体统率不分,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

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①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离开了整体,就不称其为部分。

方法论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反案,实现最优化目标;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三)系统优化方法原理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立足整体、重视局部含义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发展的概念和方法论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一切发展都是变化,但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高二政治必修三、四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必修三、四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周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3、文化与经济、政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为推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第二周4、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重要性: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③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③提高文化软实力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⑤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充分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⑥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5、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注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④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周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3+4+5)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3.联系具有普遍性内容: a (内部)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b (之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c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方法论:承认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4.联系是有条件的(联系的客观性)内容: a 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表现: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方法论: a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 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来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5.联系的多样性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a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b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6.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 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b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7.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内容:区别-含义不同:a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是一.b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从数量上看是多.-地位作用功能不同: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 b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整体.-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机构形成整体时,整体拥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状态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小于个部分功能之和.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a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b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8.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内容: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b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c 特征:-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他的每一个要素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有序性(系统的个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内部结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9.联系和发展的关系:自然界的发展由物质世界相互联系引起的,事物相互联系,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不时出现时间的先后,不是力量的强弱,不是形式的新旧.用发展的眼关看问题: a 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 (11-12 方法论)10.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内容:a发展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b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不是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方法论:a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b 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11.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a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b 社会历史领域的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a 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b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c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扼杀新事物.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细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接受挫折和考验.反对倾向:盲目的悲观或者乐观.12.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内容:a 含义: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b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反复不断前进的方法论:a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要从小事做起)b 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c 坚持适度原则(保持事物的性质和稳定)(不能认为质变就是发展,)13.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对立属性) 同一性(统一属性)矛盾的两个特性: 普遍性特殊性14.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内容:矛盾的同一性含义:时髦吨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表现:a 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 双方相互贯通,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同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含义:指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意义: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哲学上的对立斗争不等于生活政治中的)两者关系: 不可分割 a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b 斗争性离不开统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统一性所制约.c 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 a 用全面的辨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b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15.矛盾的普遍性内容: a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b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方法论: a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漏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不能害怕,回避矛盾,掩盖矛盾.b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16.矛盾的特殊性内容: a 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b 表现–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普遍性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内容:a 两者相互联结 :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b 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 a 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助于我们掌握事物,由特殊性到普遍性,在由普遍性到特殊性,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试点再推广.有助于我们掌握普遍性经验)18.用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看问题:a 坚持两点论重点论.b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 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重要性: a 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 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关系:是一致的,但其范畴和依据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范畴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论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规律普遍性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前提: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b 关键: 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及其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不同事物有不同特点,同一事物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特点.c 重要条件: 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2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内容: a 区别复杂事物发展中存在很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b 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 a 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b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很多个)21.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内容: 区别 a 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b 另一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主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 a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次矛盾的标志词语:中心重点,关键,重中之重,首要任务,突出地位,中心环节,核心,主次方面的标志词语:性质,主流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既看到..又看到,一方面..)2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哲学依据: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含义:a 两点论: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b 重点论: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两者关系: 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23.矛盾分析法 a 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两点论两分法,b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 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d 坚持从矛盾的特殊性到普遍性再到特殊性的认识和方法.24.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求坚持辨证否定观和创新精神.25.辨证否定观内容: a 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b 特点–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吸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 实质“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方法论: a 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b 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只要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26.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内容: a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肯定中有否定”b 辩证法对每一种即成的形式都是从他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c 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 a 树立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精神破旧立新b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和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c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27.创新的社会作用内容: a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更新了生产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拓广阔劳动对象,推动市场发展b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理论和制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c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文化创新)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内容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方法论:承认创新的社会作用28.注意(创新的哲学依据)a 从唯物论看,创新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b 从辩证法看,创新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支持新事物,既要批判又要吸收,勇于推陈出新,要在积累的基础上用于实现突破,促进事物的质变.c 从认识论看,创新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实现认识过程.29.唯物辩证法同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基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0.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哲学依据: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目的: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到各方面.。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第三个单元,该单元主要介绍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指基于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它是一种关于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唯物辩证法所强调的是事物的矛盾与运动的统一,通过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问题,从而认识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对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进行总结,从核心原理、方法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原理是辩证法。

辩证法是一种认识和处理矛盾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通过辩证思维的方式,将事物和现象看作是由矛盾因素构成的,强调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关系以及事物的运动变化。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事物的矛盾与统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

其次,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基础,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及其斗争和统一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方法,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的,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

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还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实践是指人们在生产、科学、艺术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对自然和社会进行实际操作和改造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变世界。

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方面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指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和冲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⑴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⑴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⑵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⑴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超全超详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超全超详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超全超详细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1. 政治学说形成的原因2. 政治学说的发展阶段3. 政治学说的传播和影响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1. 政治学说的定义和特征2. 政治学说的分类和流派3. 政治学说的核心理论政治学说的方法论1. 政治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2. 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3. 政治学研究的技术和工具第二章国家与政治国家的基本概念和属性1.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2. 国家的属相和基本属性3. 国家的基本职能和任务国家的组织结构与职能分工1. 国家机构与职能分工2. 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3. 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的关系政治权利与政治参与1. 政治权利的定义和特征2. 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参与3. 政治权利的保障与实现第三章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2. 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3. 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与途径国家基本制度和政治制度结构1. 国家元首和政府机构2. 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3. 法院和检察院中国的领导地位1. 中国的崛起和发展2. 中国的宗旨和任务3. 中国的组织结构和领导模式第四章政治文明和政治道德政治文化和政治心态1.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2. 政治文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3. 政治心态对政治文明的影响政治道德与政治体制改革1. 政治道德的定义和标准2.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3.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1. 政治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目标2. 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3. 政治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中学生在学习政治必修四课程时,需要重点关注第三单元的知识,这部分是难点,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第七课)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1)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2)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1)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最新)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最新)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高二(22)班杨扬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定义:联系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总和2、联系的特征:①普遍性: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②客观性: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③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与部分的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备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称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强调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重视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备部分不具备的功能。

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

2019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2019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⑴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⑴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⑵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⑴辩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⑵方法论: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①含义: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7.系统优化方法第一、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什么是联系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限制和互相作用。

2、联系的广泛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任意性。

多样性注意剖析和掌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样条件。

※3、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关系及其掌握两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目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目上看它是多。

关系:互相差异,又互相联系。

方法论:建立全局看法,重视局部作用。

4、系统的含义、基本特色,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含义:系统是由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诸因素组成的一致整体。

基本特色: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构造的优化趋势。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想方式来认识事物。

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往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是切合客观规律、拥有强盛生命力和远大前程的事物。

往事物是违反事物发展的必定趋势,最后走向消亡的事物。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行进和上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往事物的消亡。

2、发展的广泛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3、为何事物发展的前程是光明的,道路是波折的掌握这一看法有何意义前程是光明的: (1)新事物是切合客观规律、拥有强盛生命力和远大前程的事物。

(2)它在战胜了往事物中悲观的、过时的和腐败的东西,汲取了往事物中踊跃的、合理的因素,并增加了为往事物所不可以容纳的新内容。

(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获得人民民众的支持和拥戴。

因此新事物必定战胜往事物,前程是光明的。

道路是波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美到比较完美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同也有一个过程 (3) 往事物老是坚强抵挡和全力抹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往事物必定经历一个漫长而波折的过程。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基础复习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基础复习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基础复习知识点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基础温习知识点1、联络的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2、联络的含义:联络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外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3、联络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点意义。

(1)联络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络。

每一事物外部的各个局部、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络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络的无机全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指点意义:联络是普遍的,我们要用联络的观念看效果,掌握事物的真实、详细的联络,支持用孤立的观念看效果。

(2)联络是客观的,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指点意义:,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络中掌握事物,切忌客观随意性。

但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络,改动事物的形状、调整原有的联络,树立新的联络。

(3)联络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络也是多种多样的。

指点意义:我们要留意剖析和掌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全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及其指点意义辩证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

(2)、全体和局部在事物开展进程中的位置、作用和功用各不相反。

全体居于主导位置,统率着局部,具有局部所不具有的功用;局部在事物的存在和开展进程中处于被支配的位置,局部听从和效劳于全体。

联络:全体和局部是相互联络、密不可分的。

(1)相互依赖:全体是由局部构成的,分开了局部,全体就不复存在。

局部是全体中的局部,分开了全体,局部就不成其为局部。

(2)相互影响:局部的功用及其变化会影响全体的功用,关键局部的功用及其变化甚至对全体的功用起决议作用。

全体的功用形状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局部。

指点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和全体看法,立足全体,统筹全局,选择最正确方案,完成全体的最优目的,从而到达全体功用大于局部功用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需注重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开展推进全体的开展。

高中政治必修四:全面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全面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全面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哲学1.1 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哲学的功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 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2 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1.3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单元科学思维2.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科学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 科学思维的特点: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精确性、可检验性、预见性和普适性。

2.2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2.3 辩证法-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 辩证法的实质:批判的、革命的。

第三单元政治生活3.1 公民的政治生活-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2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3 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 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政府的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3.4 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 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 人民法院的职能:审判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2、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

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一个理解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

4、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考点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表现: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3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体现: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事物的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联系和认为事物联系。

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⑴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3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联系;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四: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整体和部分的区别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意义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②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考点五: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含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方法论:(1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完全一样。

第八课唯物辩证的发展观考点一:发展的概念1、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从机械运动到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再到生物运动,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有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考点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新事物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考点三: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2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3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方法论要求:①重视量的积累。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坚持适度原则。

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即坚持适度的原则。

④错误倾向。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都是不可取的。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1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1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考点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矛盾的普遍性(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具体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3由于事物范围的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4、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