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Ⅲ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案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三、学习延伸:长期以来,我们一 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 的本质特征之一,实行的是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甚至排斥 商品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因而把整 个经济搞死了,束缚了生产力的发 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如邓小平所说:“计划和市场 都是经济手段。”掌握三个有 利于标准,对于消除一些人在 姓“资”姓“社”问题上的困 惑,进一步解放思想,排除 “左”的干扰,推进改革开放, 具有重要意义。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学思之窗:后一种说法更符合 中国的实际情况。 二、本课测评:(1)主要过程:
1982年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 年十三大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 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1992年邓小平 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完善了邓小平 理论。 1997 年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为 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意义: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 了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 大旗帜。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意义
★(4)中共十四大(1992):
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5)中共十五大(1997):
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 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2.内容:
(1)对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的论述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 题
1.背景: (1)1978年5月,掀起了关于真理 标准问题的讨论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126.com
(2)1978年底,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 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 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 论的宣言书。
2.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底 (2)内容: (3)意义:
1、中央工作会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形 成
议上的讲话
2、十一届三中全会 3、中共十二大 4、中共十三大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伟大的转折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次系统概括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 “三个有利于”标准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为党 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yechanggeng1218@126.com
邓 小 平 南 方 讲 话
根本 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
高中历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素材新人教版
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
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
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我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刚开始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去年年底发现多发了一百亿的钞票,今年物价涨得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但是不要紧。要理顺各种经济关系需要几年时间。如果关系理顺了,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就有把握。我们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搞得好,有可能为今后五十年以至七十年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下基础。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压倒一切的最艰巨的任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最全版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课程目标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当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
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一、过程与方法:谈话法,分析法和归纳对比法。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的社会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学习老一辈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甘愿奉献的高尚品格
【三】重点和难点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
一、伟大的转折(形成背景)
1.历史: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经验教训;
2.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打破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束缚,解放人们思想。
3.实践: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4.时代特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阶段会议内容意义
酝酿1978中央
工作会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1978年中
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上来,
高中历史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南方谈话的意义素材新人教版
南方谈话的意义
1.十年前,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为开好党的十四大奠定了最重要、最坚实的思想基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南方谈话发表后的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谈话精神的教育和鼓舞下,在领导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问题上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南方谈话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新觉醒的新时代,成为引发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新觉醒的教科书。
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再次树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进一步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自觉。而另一方面,南方谈话不仅以不容置疑的态度旗帜鲜明地向世人宣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要提倡实事求是,不要提倡本本,更引人注目的是,讲话以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论断,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比如,关于要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观点;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观点;关于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观点等。
南方谈话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为深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拓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奠定了最具突破性的思想基础。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说课稿1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第三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以下,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继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之后,主要讲述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前两课的一个纵向延伸,也为第七单元重大科技成就的出现形成明显的因果联系。
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根据以上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理解二者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探究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意义。
(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来贯穿整个课堂,启发式教学,创设情境,补充史料,比较记忆等等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分析我认为这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难点:难点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地位。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
1、说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从认知能力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但知识储备又相对不足;从思想表现来看,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自觉性相对较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8课教学案主备人审核人时间编号
时训练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4、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有四次特别重大的会议,它们是()
A.中共一大、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B.中共一大、七大、十四大、十六大
C.中共二大、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D.中共二大、八大、十三大、十六大
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实现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7、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其突出表现是
A.中国革命的前途将向何处去的问题B.改革开放问题
C.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 D.党的农村工作问题
8、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关于‘三个代表’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必修)
课题: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班级姓名编码
1、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2、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双基过关】
知识点一:邓小平理论
知识点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知识结构】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1、萌芽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中共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中共十三大——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概括;
4、南方谈话——成熟(形成完整的体系)
5、十四大——完善——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十五大——定名、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必修三历史第18课学案
高二历史新授课同步学案(选修)姓名班级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预学案】
学习目标: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教学案】
1.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七大D.中国十三大
2.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从理论上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A.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问题
B.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D.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
重点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了文革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发展这一关键问题。______________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概括,表明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南方谈话围绕_____________ 这个根本问题,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四大,明确改革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典例精研(提高题):
1.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沦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高中历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素材新人教版
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
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
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我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刚开始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去年年底发现多发了一百亿的钞票,今年物价涨得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但是不要紧。要理顺各种经济关系需要几年时间。如果关系理顺了,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就有把握。我们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搞得好,有可能为今后五十年以至七十年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下基础。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压倒一切的最艰巨的任务。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导学案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学习目标】: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课前预习】
背景
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
伟
标志:中共的召开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形
成
过
程
十二大:提出建设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
系统提出社会主义理论
规定一个两个的基本路线
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并提出“三个”标准
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武装全党
明确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经济体制
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旗帜
重要思想
内容
代表中国先进的发展要求
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的根本利益
地位:被十六大确定为党的并写进了《》
大
的
转
折
关于的讨论
邓小平号召,
冲破“”禁锢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地
位
被十五大确定为党的并写进了《》
【问题探究】
1.你认为哪种说法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学思之窗)
2.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过程,并分析其意义。(本课测评)
【课堂练习】
1.下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④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是()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党的领导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3.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
A.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B.坚持党的领导和基础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4.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那就是()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案必修三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主题】第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是由于粉碎“四人帮”后,党的主要领导人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的错误,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而在全国掀起的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讨论的实质在
如何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执政为民。这个根本要求,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也从本质上揭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途径。执政为民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其他二者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创造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
中共七大会场图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图三中共十三大会场图四中共十五
高二历史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材料中反映了邓小平同志怎样 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有 何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1978年底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 (2)主要内容:
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 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
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 (3)意义: 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建国 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伟大的转折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次系统概括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 “三个有利于”标准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为党 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开始 形成 正式 形成
5、92年南方讲话 6、中共十四大 7、中共十五大
论作了系统概括。这个理论的创立者是邓小平,后 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重大贡献。
材料一: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 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 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成 熟 确立
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 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 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 国。……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 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必修III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班级:组别:姓名:等级: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2013年江苏高考考点要求】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考点梳理】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一) 形成背景:
1. 必要性: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
2. 可能性: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二)形成过程:
(1)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开创建
设新理论的宣言书。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理论”。
(4)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5)1992年春,邓小平的“”,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6)1992年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
(7)1997年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1、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
①、指导思想:
②、建设道路:走建设道路
③、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
④、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
⑤、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
⑥、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
⑦、经济体制:体制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2019年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精品课件.ppt
主题演讲会
学习历史· 话说理论· 展望未来
主题发言:世纪伟人邓小平
① 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 ③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
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解读上引② ③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
展厅参观方位示意图
展厅三
光辉实践 理 论 展 魅 厅 力 二
北
南
总 结 展 留 厅 言 四 厅
·
展厅一 伟人足迹
入口
展厅一 伟人足迹
邓小平(1904~ 1997) 伟大的 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军事 家、外交家,中 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领导人之一 ,中国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总设计 师,创立了邓小 平理论。
例如:毛泽东思想:1945年中共七大 会议上确定。
(2)结合相关史实,谈谈这三大理 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认识。
例如:毛泽东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 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的准备。
邓小平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 会议确定。 “三个代表” :2002年中共十六 大会议确定 共同特点: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计划经济时期各种票证市场经济下人们在超市自由购物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八荣八耻人民子弟兵奋战在抗震一线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对比数据1978年2007年国民总收入3645亿元24661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81元16084元国家外汇储备167亿美元153万亿美元城乡居民存款210亿172534亿元粮食总产量6000亿斤10030亿斤农民平均年收入134元4140元19972002项目理论内容意义学习历史话说理论展望未来主题发言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学案(外校授课)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学案
【课标要求】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新国初梦】毛泽东时代的理论探索与社会主义实践
思考:1、毛泽东时代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怎样的回答
2、毛泽东时代的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给后人留下了怎样的历史遗产?
启示1:
【梦想初圆】: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知识链接:必修二第四单元、选修四第五单元第五课)
1、酝酿准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邓小平重要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一 1977年8月,万里在安徽进行农村调查时发现村镇到处都是面容憔悴、缺衣少食、住房简陋的人。有些地方甚至连木头桌子也没有,只有泥砌的桌子。
材料二王全国(1978年5月赴欧考察团成员之一)在总结时说,“……所见所闻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吃惊。我们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原来以为资本主义国家是落后腐朽的,走出国门一看,才知道完全不那么回事。”
材料三我国的制度……基本上是从苏联照搬过来的。它很落后,只解决表面问题,造成机构重叠,助长官僚主义。——1978年9月邓小平东北谈话
思考: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
实践:改革:农村(主要形式、试点省份)
开放:(1980)年
2、明确提出:中共“十二大”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13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5、体系的完整:1992年中共“14大”,提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15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的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1)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2)国内:从社会各方面和中国共产党内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既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
2、创立的条件:
引导学生从上下文的相关段落中提取出如下几个方面条件:
(1)可能性:新的形势、新的实践和中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成为可能。
(2)战略机遇: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3)新活力: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
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4)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的实践基础;
(5)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的理论基础;
(6)宝贵经验: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
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创立及内涵:
创立:2000年2月明确提出;2001年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述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中共“16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内容: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根本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执政为民
4、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伟大的建设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你认为哪种说法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答案提示:当时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利用人民热爱领袖、拥护毛泽东思想的淳朴感情,打出维护毛泽东思想的旗号,对毛泽东生前的决策和指示不作任何分析,神化领袖,坚持“文革”的错误,“左”倾错误指导思想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针对“两个凡是”邓小平同志以鲜明的态度,积极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提出应当准确的、完整的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本课测评
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过程,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提示:1982年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十三大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完善了邓小平理论。1997年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学习延伸
请回答:“三个有利于”标准对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提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甚至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因而把整个经济搞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如邓小平所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掌握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消除一些人在姓“资”姓“社”问题上的困惑,进一步解放思想,排除“左”的干扰,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