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优秀教案
香菱学诗优秀教案
香菱学诗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香菱学诗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学会作者以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及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要点与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文、王熙凤、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性格的艺术形象。本文主人公香菱是个苦命的女子,她文化底子不深,但她学诗终于取得成功,文中着重描写了她的苦吟,但苦吟不是她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对此,我们应结合她学诗的全过程,作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便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1、关于香菱、教师介绍: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受尽折磨。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这使得香菱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更为不堪,很快便被折磨死了。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诗歌发展历史,掌握古体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领。
2. 探究《香菱学诗》中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提升对诗歌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古代诗歌发展历史及古体诗的特点。
2. 《香菱学诗》的文本分析和人物形象描写。
3. 古体诗写作要领及学生创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把握古体诗的特点和韵律。
2. 理解《香菱学诗》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
3. 掌握古体诗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1. 教师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传授古体诗的基本知识。
2. 分析《香菱学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 讲解古体诗的写作要领,示范范例并分组让学生进行创作练习。
4. 学生展示作品,相互欣赏并互相评价,老师指导提供反馈。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积累
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学生完成的课堂练习和作业。
3. 学生对《香菱学诗》以及古体诗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古代诗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古体诗的
写作也有了更好的掌握。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下一次教学可以结合更多的实
例来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优秀6篇)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优秀6篇)香菱学诗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1、了解香菱的性格。
2、香菱学诗给学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香菱身上找到学习语文的启示。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
二、简介香菱身世。
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三、分析香菱学诗的情节。
1、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香菱学诗可分三个步骤: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
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2、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如“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
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
定。”“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
都诧异。”“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3、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提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
4、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诗。第三首是: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简析: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第一章:教案概述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香菱学诗》的阅读与理解。
2. 诗歌的形式、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学习。
3. 创作练习和诗歌欣赏活动。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诗歌知识和创作技巧。
2. 实践法:学生创作诗歌和互相评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和分享诗歌创作心得。
四、教学资源
1. 课文《香菱学诗》文本。
2. 诗歌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
3. 写作纸张、黑板和投影仪等教学设施。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
2. 学生诗歌创作的创意和技巧水平。
3. 学生对诗歌鉴赏和分析的能力。
第二章:课文《香菱学诗》的阅读与理解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香菱学诗》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 分析香菱学习诗歌的过程和她的成长变化。
3. 探讨作者通过对香菱的描写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香菱学诗》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3. 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情节发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和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资源
1. 课文《香菱学诗》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对课文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把握能力。第三章:诗歌的形式、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韵律特点。
初中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2)能够分析并欣赏《香菱学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诗句和文学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分析比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创作练习,提升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并欣赏《香菱学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运用课文中的诗句和文学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和诗词知识。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创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诗句和文学手法。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文本《香菱学诗》。
2. 相关背景资料、注释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词。
(2)介绍《香菱学诗》的作者、背景等。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文学鉴赏
(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特色,如韵律、对仗等。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初中语文课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对古诗词也有基本的了解。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的是浅显易懂的古诗词理解和赏析,旨在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
本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
1.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香菱这首诗作;
2.学生能够掌握古诗的赏析方法;
3.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于北宋李清照的名篇《如梦令 ·四十》中的《香菱》一
诗作进行理解和赏析。
《香菱》一诗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四、教学步骤
1.教师首先介绍一下李清照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清照的诗歌背景和文学价值。
2.教师简要介绍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分析《香菱》诗。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人物特征、感情表达等,从而更深入地认识李清照的诗歌。
4.让学生自己默读诗歌,并用自己的话来解读诗歌的意思。教师通过提问和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诗歌中的重点内容和表达手法。
5.教师介绍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制作一张清晰、简洁的思维导图,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6.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所制作的思维导图。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该诗。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香菱学诗》的作者以及诗歌背景。
2.分析诗歌的结构与主题。
3.品味、理解诗歌内容,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于文学创作的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香菱学诗》的诗歌结构和主题。
2.理解并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
1.诗歌《香菱学诗》的课件或教材,提前制作好,并投影或教室内分发给学生。
2.制作图画或图片展示香菱的形象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关于《香菱学诗》的图片,或者引用一段诗歌的开头,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黄泉洛水宛如醉,落红残月映芳菲。”然后问学生,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是否听过这首诗?
Step 2:学习背景介绍
教师简要介绍《香菱学诗》的作者和诗歌的背景。讲解诗歌出自明代文学家施耐庵的《水浒传》一书中的一首诗,描绘了女子香菱的平凡生活和对于诗歌的热爱。
Step 3:诗歌分析
教师通过投影或教材,展示诗歌《香菱学诗》的全文。然后提问学生,这首诗有几个句子?朗读学习的诗歌,感受其中的节奏和韵律。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于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Step 4:情感表达
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者图画,并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香菱的情感表达。例如,她是否看起来忧伤或愁苦?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是如何与图片中的情感呼应的?
Step 5:诗歌欣赏与创作
教师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并解释诗歌中的生词或难句。接下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诗歌主题或者诗歌内涵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讨论。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要求学生以香菱为主题,写出一首诗歌或者表达对于香菱的情感。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难点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小组讨 论、比较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 神。
重点
重点一:掌握诗歌的基本要素 重点二:理解香菱的情感世界 重点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掌握诗歌的基本要素是学习诗歌的基础,包括韵律、节 奏、意象、意境等,这些要素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都有 所体现。
通过香菱学诗的过程,理解她的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 以及她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 对诗歌的欣赏水平,同时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 《红楼梦》和香菱角色的理解
,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教学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香菱学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尊重。
通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使其更加关注生活中的 美好与真挚。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其正确看待文学作品中的道德观和价 值观。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多媒体教学
使用PPT展示香菱学诗的背景 、人物关系和关键情节,帮助
学生直观理解。
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并能正确进行朗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古代诗歌的特点:意境深远、表达简洁、语言优美等。
•以香菱学诗为例,进行诗歌教学与欣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与热身(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诗歌,并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古代诗歌
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并给予解释和示范。同时,
教师介绍香菱学诗的背景和作者。
3. 诗歌赏析(20分钟)
教师将香菱学诗的诗句在黑板上展示,并引导学生逐行分析和理解。学生可以
提问,教师进行解答和互动。
4. 口语表达(20分钟)
教师将香菱学诗的关键词汇提供给学生,学生需要利用这些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5. 朗读练习(20分钟)
教师播放香菱学诗的朗读版本,鼓励学生跟读和模仿。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学
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准确性。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成果,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指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
中欣赏和创作诗歌。
四、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诗歌赏析、口语表达和朗读练习中的表现来评价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准确性和感染力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朗读,并写下自己对于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学
初中语文_20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运用文本细读和朗读的方法,引领学生了解香菱其人,感悟其悲剧命运。
二、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亲近名著,爱上名著。
课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认读生字,能正确流利的通读课文。
2、读课文,标好段落,熟悉故事情节。
3、说说最感兴趣的一处情节或感受最深的一个人物,谈谈你的看法。
4、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是想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交流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前播放《红楼梦—引子》)
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本书,这是我特意从家里的书橱中带来了的,这是我爷爷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买的,已经80多年了。小时候初见它,就被它那右翻页竖排版的新奇所吸引;长大后又被温婉曲折的故事所打动。直到现在,每当轻轻翻开这带着古老书香的《红楼梦》,心中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感,萦绕心间。今天爱“红楼”的我就要和大家一起走进《红楼梦》,学习《香菱学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受
1、了解学生阅读文章的初步感受,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2、教师明确这堂课的学习方法:《红楼梦》中,“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想要走近这些女子,了解她们,就要“一一细考较”,就是要细细地读,细细地品。
3、明确学习目标:从细处入手,走近香菱。
三、识香菱
1、师引:香菱为什么要学诗?文中香菱自己是如何说的?
2、主问题:从文中寻找描写香菱学诗,如痴如醉的句子,用批注读书法,划出句子,做旁批,体会描写的传神之处。
(生跳读文章,在文章中标记批注。会心之处,可以和你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香菱学诗
教学目标:
1. 了解《红楼梦》中的女主角香菱的背景和形象;
2. 理解香菱学诗的意义和目的;
3. 学习香菱学诗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或幻灯片,展示与香菱学诗有关的情节和描写;
2. 课堂上准备纸和笔,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预先找到香菱学诗的诗句或诗作,供学生学习参考。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红楼梦》中的香菱形象(约10分钟)
1. 教师通过PPT或幻灯片给学生展示关于香菱的描写片段,
让学生对香菱这个角色有个初步了解。
2. 提问: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她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Step 2:解读香菱学诗意义(约1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解释香菱学诗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学习诗歌来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感受。
2. 提问:为什么香菱选择学诗来表达自己?学诗对香菱有什么帮助?
Step 3:学习香菱学诗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约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香菱学诗的方法和步骤,如阅读名家诗歌、模仿古人名句、构思自己的诗句等。
2.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古诗名句,供学生学习参考。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然后尝试写一首与自己相关的诗句。
Step 4:实际操作和展示(约20分钟)
1. 学生在纸上按照步骤进行实际操作,模仿古人名句并构思自己的诗句。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3. 教师可选取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古典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体会的赞美之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
教学重点
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揣摩香菱这一形象,理解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帮助。
教法学法设计: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浅近,人物形象鲜明,因此本文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合作交流来分析人物鲜明的个性,欣赏作品塑造人物的高超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鉴赏人物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自学指要:
1、收集有关曹雪芹资料。了解《红楼梦》梗概。
2、阅读《红楼梦》中有关香菱的章回,全面了解香菱的身世遭遇。
3、观看录像《香菱学诗》
3、认真阅读《香菱学诗》,理清情节,把握主题。
4、分析人物形象,写阅读笔记。
香菱学诗资料合集/teach/5996.html
教学步骤:
一、导入,检查预习
1、被誉为我国“古代小说顶峰之作”的一部小说是
2、请说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并说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情节。
人物情节
3、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学习生字和生词
二、理故事情节
问:概述香菱学诗的过程。
拜师——读诗——论诗——写诗学生说出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予肯定。
三、赏人物形象
理清了小说的情节,我们说人物。人物是小说的重点,是传达心声的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香菱学诗》中诗歌的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3)能够运用所学的诗歌知识,创作简单的古体诗。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香菱学诗》。(2)通过分析、比较,掌握古代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特点。(3)通过诗歌创作,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追求梦想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分析《香菱学诗》中诗歌的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3)创作简单的古体诗。
2. 教学难点:
(1)古代诗歌韵律、节奏的把握。
(2)诗歌意象的创造与表达。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简要介绍《香菱学诗》的背景及作者。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香菱学诗》,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2)让学生结合课后注释,自主学习诗歌中的难点字词。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分析《香菱学诗》中诗歌的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创作等活动,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通过提问、作业、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诗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香菱学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2、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并对其内涵。
4、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的李白的代表作,巩固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围绕“豪放飘逸”这一核心去通读四首诗,寻出“豪放飘逸”的情感内涵、找出“豪放飘逸”的意象设置、悟出“豪放飘逸”的手法运用,走入豪放飘逸的灵魂深处: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对人格的维护与崇拜,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
2、反复诵读四首诗,理清李白诗歌中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艺术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2、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难点】
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他壮游天下,平揖王侯,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着真挚、质朴的人情味。
二、常识简介
1.解题
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古典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3、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揣摩香菱这一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帮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红楼梦》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名著之一。在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首先看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写着: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今天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香菱学诗》。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掌握情况、作者简介。
2、《红楼梦》简介。
3、关于香菱。
三、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标示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并画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四、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选出代表发言。
1、请简要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2、香菱是不是一个好学生?如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黛玉算不算一个好老师?如果算,从哪里能够看出来?
4、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5、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侧面描写?
6、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
教师明确:
1、2、3、6小题答案略。
4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董颖怡)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初探大观园
香菱学诗过程烹玉教诗
(拜师立意要甌大量读名家的件品交流讨论,右能长进
J初如扌昔词不雅放胆去作♦再作
过于穿凿,还得另件
1
1三作一苦志学诗,楕血诚聚
作业或预习
作业
从香菱学诗中我们得到了学习语文的启示,课后把启示记录下来,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指引。
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性格的艺术形象。本文主人公香菱是个苦命的女子,她文化底子不深,但她学诗终于取得成功,文中着重描写了她的苦吟,但苦吟不是她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对此,我们应结合她学诗的全过程,作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便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学会作者以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及香菱成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要点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作者及其代表作《红楼梦》的文学常识,积累字词。
教学难点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讨论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描写方法。
课前准备:
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身乡宦家庭,三岁时被拐卖,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强买去做妾,受尽凌辱和折磨。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薛蟠外出经商,她终能跟随宝钗住进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更使她萌发了学诗的强烈愿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红楼梦》中的精彩节选——《香菱学诗》。
2.关于作者
曹雪芹(1715~1763),名霑,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共约60年。康熙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曹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继位,曹家被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遭重大打击,从此“百年望族”一败涂地。势败家亡后,他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只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秋冬之间,他唯一的儿子病死,因伤感太甚,他于这年除夕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3.《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充分揭露了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晴雯、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4.填空
(1)关于诗社
在《红楼梦》中,大观园里成立了一个诗社,诗社是由探春倡议成立的。成立的地点是秋爽斋,诗社的名字是海棠诗社。
(2)请说说下列别号分别指哪位诗人。
陆放翁(陆游)王摩诘(王维)李青莲(李白)王右丞(王维)(3)文学常识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又名《石头记》,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据说《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其开头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5.齐读题目---香菱学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通过充分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录音,圈出本课生字词。
2.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3.正音。要求读准以下字词的读音:
王摩诘(jié)应瑒(yáng ) 颦儿(pín ) 诲人不倦(huì)
腻(nì)烦香榭(xiè) 鳏鳏( guān) 沁芳亭(qìn )
怔怔(zhēng) 茶饭无心挖肝搜胆精血诚聚
4.速读课文并复述课文,那么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在黛玉的指导下,香菱读诗、论诗、写诗的过程。
【设计意图】听配乐朗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在准确理解诗文做好铺垫。
三、细读课文,人物赏析
1、识香菱
“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提问:(1)这句话是谁说的?(宝玉)
(2)话中的“他这么个人”指的是谁?(香菱)
(3)为什么说她“竟俗了”?(贱为人妾)——指名讲述香菱的身世故事。
是啊,一首有关香菱的判词凝练地概括了她悲惨的一生。
香菱的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4)“有今日”指的是什么?(苦心学诗这件事)
2、知香菱
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也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红楼梦》中有关香菱的情节,请说说:在你的心目中,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温柔美丽勤奋刻苦聪颖过人命运悲惨……
其实在你们解读香菱之前,就有人高度评价过她:
出示投影:“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脂砚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