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典六项基本原则内容
民法典六项基本原则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以下简称“民法典”)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经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于2020年3月1日正式施行,它由八百八十二条构成,是
中国完整的民法体系的主要部分。民法典六项基本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宪法性文
件中界定非常关键的规则,它们贯彻宪法精神,明确社会关系,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保
障人民法律权利和自由。
一、自由原则
原则上尊重和维护公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促进他们的正当行使和自主活动,允许公民
在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自主实现自己的自主发展,鼓励正当自由行为,严禁任何形式的违法
行为和损害他人的行为。
二、公正原则
贯彻宪法关于平等保护权利和义务的原则,尊重和维护公民平等权利,保护弱者,消
除各种形式的歧视,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性行为,如性别、种族及社会地位歧视。尊重公
民对义务和责任的贯彻执行,允许双方公平合理安排权利义务,取消不属于法律范围内的
义务及责任。
三、独立原则
原则上保护公民的个人自由和活动,允许公民独立行使权利,如人身自由、活动自由、安全自由等。任何外部力量和任何无关紧要的部门均不得侵犯公民的自由,以及对民法典
规定的其他权利和权益。
四、忠实原则
聚焦宪法和民法典所规定的法律秩序,贯彻和执行宪法和民法典,要求公民履行忠实、尊重法律,不得违反宪法和民法典,不得有任何实施或参与违法活动的行为。
五、公共利益原则
旨在确保维护公共利益,调整社会关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公共利益有许多内涵,如财产利益、社会秩序、自然平衡等,贯彻这个原则,要求法律实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效力贯穿民法始终,体现了民法的基本价值,集中反映了民事立法的目的和方针,对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起统帅和指导作用,是民事立法、执法、守法及研究民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1.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民法的基本原则,蕴含着民法调控社会生活所欲实现的目标,所欲达致的理想,是我国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集中体现了民法区别于其他法律,尤其是行政法和经济法的特征。它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确定了民事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制定具体民法制度和规范的基础。同时,它还是解释民法规范的准则。
2.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审判准则。民事主体所进行的各项民事活动,不仅要遵循具体的民法规范,还要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在现行法上对于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欠缺相应的民法规范进行调整时,民事主体应依民法基本原则的要求进行民事活动。
3.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院解释法律、补充法律漏洞的基本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院对民事法律、法规进行解释的基本依据。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须对所应适用的法律条文进行解释,以阐明法律规范的含义,确定特定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法院在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时,如有两种相反的含义,应采用其中符合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无论采用何种解释方法,其解释结果均不能违反民法基本原则。如果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在现行法上未能获得据以做出裁判的依据,这就表明在现行法上存在法律漏洞。此时,法院应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法律漏洞的补充。
中国民法总则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民法总则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绿色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举例来说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中国民法总则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二、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意思自治是现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三、公平原则
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调整
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公平正义是对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四、诚信原则
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则,它和公平原则一样,既是法律原则,又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体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五、绿色原则
这是民法总则新确定的一项法律原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项原则既传承了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理念,又体现了新的发展思想,有利于缓解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资源生态的矛盾。
六、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民法典代替合同法了吗_民法典的基本原
则
民法典代替合同法了吗
民法典代替合同法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民法典的颁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由之路。民法是权利法。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权利。人民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要体现在内容各异的权利当中,人民的权利得到了实现、维护和发展,其根本利益也就得到了保障。在发生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一般都会涉及到合同的签订,但是目前民法典已经生效,一般都会按照民法典的相关条款来约定民事合同行为,民法典代替合同法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合同法与民法典的关系
《民法典》是关于民事法律的一般性规范和各个分编对民事关系的单独规定,包括了合同法的内容;合同法则是一部民事单行法。合同法的制定需要参照《民法典》的规定,但两者的不同之处还是很多的。
合同对我们日常生活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件东西,合同作为约束双方行为的重要书面凭证,有着很重要的法律效力,《民法典》作为关乎民事关系的重要参考,应该协调好与合同法等民事相关法律的关系。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7、绿色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反映民事生活的根本属性,尤其是市民社会的一般条件、趋势和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法的基本原则
法的基本原则
1. 民法基本原则属强行性规定,不允许当事人排除适用。
2. 民法中的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包括平等地享有权利,
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注意:民法上平等不是绝对的平等,而是相对的
平等。
3. 自愿原则也表示意思自治权原则。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专门从事民事活动,国家通常不干涉当事人的民主自由意志,充份认同当事人的挑选。特别注意:意思自治权
严禁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 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要讲诚信、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
行义务,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 守法和公序良谓之原则就是指民事主体在专门从事民事活动时无法违背法律的强
制性规定,也无法违背公序良谓之。公序良谓之就是公共秩序和正直风俗的齐名。
重点:民法的基本原则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是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考情:民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考试中比较常考的,特别注意从反面去思索民法基本原则
的精神,即为什么情况属不公平、不自愿、不公平、不诚信。考试中通常可以得出一个例
子使推论与否合乎某某原则或者不合乎某某原则的就是哪个选项,客观题考试中考查的比
较多。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为您推荐】阳西县律师南山区律师安吉县律师太康县律师五莲县律师夏津县律师兰山区律师
民法是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法律之一,它主要保障的是公民的民事权利。我们在生活中的一般性民事诉讼中,经常应用到民法,这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法律法规。那么,在宪法指导原则下订立,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市民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与其自身活动相应的权利能力(不相同),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适用法律平等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保护是指法律对民事主体的保护规定是相同的,适用法律时不能区别对待,是由法律地位平等,适用法律平等决定的。
二、自愿原则
自愿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强迫,欺诈及其他不当影响和压力自己作主。这一原则也是由市民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我国民法的自愿原则主要表现为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遗嘱自由。
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原则
社会公共道德,就是广大市民公认的道德准则,与共产主义道德有区别。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民法,必然以市民的公共道德为准则。这是由道德和法律的一致性决定的。民法与市民道德精神一致,民事立法、执法、适用法律均不能违背公共道德。在法无规定的情况下,道德可以成为民法的渊源,成为解决法律纠纷的依据。
四、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按照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的道德准则平衡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的原则。
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绿色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同时,民法总则的确立也是开启了民法典编撰的进程,完善了我国的民事权利体系,社会生活当中的一些基本规则,也通过民法总则有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对调整民事关系的意义是很重大的。
一、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2、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意思自治是现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3、公平原则
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公平正义是对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4、诚信原则
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则,它和公平原则一样,既是法律原则,又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体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5、绿色原则
这是民法总则新确定的一项法律原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项原则既传承了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理念,又体现了新的发展思想,有利于缓解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资源生态的矛盾。
6、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简述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简述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民法典是指一种统一的法律体系,它收集了关于国家和民间关系的全部法律规范,并将其定义为一套统一的法律规则。民法典包括各类法律规定,涵盖了婚姻法、遗产法、物权法、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继承法、民事诉讼法等。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
(1)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民法典的立法有助于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同时也要求公民尊重其他公民的权利,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履行公民的义务。
(2)保护社会公正。民法典旨在维护公正,保护各类受损者的合法利益,使社会公平、公正。
(3)保护和维护社会秩序。民法典的立法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以免混乱和滥用,从而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和利益。
(4)推动法律的发展。民法典规定的法律原则和规定可以促进法律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法律的统一。民法典有助于法律的统一,使法律不因地域而异,使遵守法律更加容易。
民法总则基本规定有哪些原则-
Knowing what I want to do, in the dead of night, ask myself my future plans, and move in that direction to realize
it.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
民法总则基本规定有哪些原则?
在民法总则的规定中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守信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以及公序良俗原则。其中,平等原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在民法上的具体体现,是民法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原则。平等原则体现在主题条件、法律保护的平等。
一、民法总则基本规定有哪些原则?
1、平等原则
(1)平等原则,也称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主要标志。
(2)地位:平等原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在民法上的具体体现,是民法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原则。
(3)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A.主体条件平等。B.主体地位平等。C.法律保护平等。即法律适用平等。
2、自愿原则
(1)概念,自愿原则,在传统民法理论中多称意思自治原则。所谓自愿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2)其基本理念,是保障和鼓励人们依照自己的意志参与市场交易,强调在经济行为中尊重当事人的自由选择,让当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形成合理的预期。意思自治不仅反映在债法中,而且反映在物权法(处分自由)继承法、亲属法中(遗嘱自由等),当然最主要、最集中地反映在债法,尤其是合同法中。
编纂民法典基本原则
编纂民法典基本原则
民法典是一部法律大典,它规定了人民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所应
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为了使民法典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需
要了解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第一、平等、自由原则
平等、自由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之一。法律应该保障人们的平等
权利和自由权利,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无论是思想、信仰、性别、
民族、职业、财产等条件,都不应该影响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因此,民法典应该在平等和自由原则基础上,确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护
公民的自由和尊严。
第二、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是民法典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要求在各种社会交往中,公民应该遵循法律的规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公众的利益
和社会秩序。在法律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也应该严格遵循公正公平的
原则,确保对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准确平等的认定和维护,保证案件的
审理公正透明。
第三、自主、自愿原则
自主、自愿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之一。自主是指公民在自行决定
和行动时,拥有自己的意志和自由选择的权利。自愿是指在社会交往
中,个人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选择其所愿从事或受到
的事务。在法律保护范围内,个人能够自由选择他人和自身的关系。
第四、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公民在各个方面诚
实守信,遵守许诺,不欺诈他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公民应该以真
实的意愿和情况为基础,诚信履行合同、清偿债务,并在法律规定的
范围内保护他人的知情权、财产权和其他各种合法权益。
第五、保护生态环境原则
保护生态环境是民法典的重要原则之一。生态环境是人类将来的
生存和发展之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负责任地处理自己的环境问题,保护
民法的基本原则
2021/7/28
12
投保人 的诚信 义务
投保以前的“告知义务 ”
保险合同双方 的诚信义务
投保以后的“保证义务 ”
保险人的 对保险条款 诚信义务 “解释说明
” 的义务 《保险法》第17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 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 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 告知。第18条: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 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 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保险合同 是典型的 信息不对 称 合同
保险合同 是专业性 较强的格 式合 同
2021/7/28
13
五、公序良俗原则
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的内容和目的不得 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1、公序良俗: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公共生活 中逐渐形成的一些道德准则。
2、作用:主要在于弥补法律的漏洞。在现 实中如果出现损害公共利益,违背社会基本道 德的现象,但法律对此有没有禁止性明文规定 时,法律可以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
2021/7/28
6
二、公平原则
➢
民事主体充分享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民事活动,行使和实现自己的合法民事权
益。
➢ 民事主体在订立合同时,或者进行其他活动时,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具 有对应性,不得显失公平。
➢
中国民法总则基本原则是什么?
It is better for three people to suffer more, it is better to make one person suffer mor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
眉可删)
中国民法总则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绿色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举例来说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中国民法总则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二、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意思自治是现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三、公平原则
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调整民事
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公平正义是对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四、诚信原则
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则,它和公平原则一样,既是法律原则,又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体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五、绿色原则
这是民法总则新确定的一项法律原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项原则既传承了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理念,又体现了新的发展思想,有利于缓解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资源生态的矛盾。
论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论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回答:我国民法基本原则包括:
(1)权利神圣原则。《民法通则》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此条文确立了我国民法的权利神圣原则。权利神圣原则有如民法的私权神圣理念,包含了权利本位、权利不受侵犯等价值,并表现在人格权神圣和所有权神圣两项基本内容上。权利神圣集中表现在民事权利不受侵犯,即民事权利应受法律之特别尊重和充分保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民事主体的权利,民事主体的权利非依法律程序不受限制或剥夺。
(2)身份平等原则。《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此条文确立了我国民法身份平等的原则。身份平等包含以下三层意义:①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②民事主体平等地受法律保护;③当事人权利义务对等。
(3)意思自治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此条文确立了我国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是私法自治理念的核心体现。它是指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断,自主自愿地参与民事活动,处理自己在市民社会中的事务,不受国家权力或任何第三者的非法干预。
意思自治包含以下三层含义:①自我决定。即民事主体完全依照自己的意志,自我决定参与民事活动的内容、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等,自由处置自己的事务。任意处分自己的权利,不受任何外来意志的干预;②约定优先。约定优先是指民法规范对民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没有规定而当事人有约定,或民法规范有规定但当事人另有不同或相反约定时,约定的条款优先于法定的条款而适用;③自己责任。即民事主体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的后果:自动承担,自负其责。
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
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
民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自由平等的基础法律,它的三大
基本原则是民主、平等和自由。
民主原则是指民法的规定和实施应该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强
调民意的主导地位。在实际应用中,这就要求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应
该密切关注公众意见,依据广泛公开的信息和程序,通过民主途径来
制定和执行法律规定,以体现民主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在民法面前,所有的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无论身份、财富、种族、性别等差异,都不能因此而受到有区别的待遇。这个原则在法治社会中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地防止一些人以权
力和财富优势来压制他人,使社会各个群体之间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正。
自由原则是指个人应该享有充分的自由权利和自主决定权,民法
应该保障和维护个人的自由。这个原则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自由选
择职业、自由婚姻、自由合同等等。另外,自由原则也包括人身自由
和思想自由等方面,这些自由的保护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和人生空间。
除了以上三大基本原则,民法还包括了其他重要的原则,比如法
律保护和法律责任等。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民法体系的基石,为社会、人民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指导。在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民法
的普及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民法典的六大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合法权益也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平等原则是民法法律关系区别于行政法律关系特有的原则,同时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也称意思自治原则,指的是民事主体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意思自主决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及其设立、变更与终止,自觉承受相应法律后果。
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秉持公平理念,公正、公允、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公平原则体现了民法促进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对指导并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有着重要作用。
诚实信用
诚实信用又称诚信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被称为民法的“帝王条款”。它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包括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时,都应秉持诚实、善意,信守承诺,讲诚实、重诺言、守信用。诚信原则对建设诚信社会、规范经济秩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也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实质上就是指公序良俗,《民法总则》(已废止)和《民法典》立法时对此进行了突破,明确使用公序良俗这一概念。公共秩序,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基本秩序和根本理念,是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相关的基础性原则、价值和秩序。善良风俗,是指基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的习俗,也可称为社会公共道德,是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可、遵循的道德准则。
绿色原则
绿色原则是贯彻《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也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绿色原则的确立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的兴起
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信赖保护原则,
这些原则为市民社会成员从事民事活动设置 了必要的障碍,划定了行为的边界,所以又 被称为“边际性原则”。
第二节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意思自治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 4、公平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6、信赖保护原则
三、诚实信用原则
概念:要求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行使权利 和履行义务时应当遵循善良、诚实、信用的 道德标准。 具体含义是: ①善意:照顾他人利益,不损人利己,不滥 用权利。 ②诚实:以诚相待,不隐瞒、不欺诈。 ③信用:讲究信誉,恪守诺言。 【丽江新婚夫妇住宿宾馆“不宁”房间案】
1.
• • • •
公平原则在合同法与侵权法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显失公平规则、情事变更原则、紧急避险责任。 探讨关于风险与孳息的规定。 【例】甲与乙订立了一份卖牛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 付5头牛,分别为牛1、牛2、牛3、牛4,牛5,总价款为 1万元;乙向甲交付定金3千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 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牛款之前,甲保留该 5头牛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该5头牛。根据合同法及 相关法律回答下列问题: 1.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1被雷电击死,该损失由谁承 担?为什么? 2.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2生下一头小牛,该小牛由谁 享有所有权?为什么? 3.设在牛款付清之前,牛3踢伤丙,丙花去医药费和误 工损失共计1千元,该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源自文库
取向,是制定具体民法制度和规范的基础。 (二)一切民事主体均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解释民事法律规范的依据 (四)补充法律漏洞、发展学说与判例的基 础。
解释法律的案例
【例】吴某与张某于1999年10月2日举行结婚
典礼。同日吴某将拍摄婚礼活动的一卷胶卷 交给某彩色扩印公司冲印,并预交冲印费24 元,彩色扩印公司开出一张印单交给吴某, 印单上事先印好了"如遇意外损坏或遗失,本 赔偿同类同号胶卷一卷或相当价值的现金"的 字样。后彩色扩印公司将该胶卷遗失。吴某 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彩色扩印公司引用免费 条款,只同意赔偿一个胶卷的钱。请问:吴 某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呢?
李某与张某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李某
向张某出售商品房一套。合同签订后,李某 向张某如期交付了房屋并办理了过户手续, 张某也如约支付了房款。但张某不久即发现 李某的户口尚未迁出,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李某将其户口从商品房上迁出。请问: 李某要求可以吗?
二、作用
(一)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
民法的基本原则确定了民事立法的基本价值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1. 内容上的根本性。民法基本原则负载
了市民社会的根本价值,包括平等、自由、 效益和安全价值。
2.效力上的贯彻始终性。民法基本原则
是各项民事制度和民法规范的基础和来源。
3.形式上的非规范性。民法基本原则不
是具体的法律规范。
4.功能上的补救性。【参见后页案例】
诚实信用原则案例:
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私法自治、诚实信用、 公平原则、公序良俗、 信赖保护原则
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一)概念
①是贯穿民法规范和民法制度的灵魂,
体现为民法的精神或理念。 ②是民事主体一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是效力贯穿民法始终的根本规则。 ③是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工具。
四、公平原则
1.概念:指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利义务对等。
2.现行法依据:《民通》第4条 3.含义:(1)民事活动当事人在利益分配上
公平。即,强调双方的对待给付,应具主观 等值性(当事人主观上愿意以此为对待给付 即可,客观上是否相当则在所不问) (2)负担风险分配上公平。风险:买卖合同 中,通常以交付为风险转移的标准。
诚信原则
功能:道德原则——法律原则 现代民法的“帝王原则”。其功能在于当出 现立法未预见、法律未规范的新情况、新问 题时,法院可以依诚信原则行使公平裁量权, 直接调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春游被公园野蜂蛰伤案例】
3.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1、概念:——一切民事权利的行使,不得超
5.
【案例】四川泸州市民黄某与其妻蒋某1963
年结婚,无婚生子女,两人自93年长期分居。 1990年因居住地拆迁,夫妻共同得到一处拆 迁房。1996年,黄某与张某(女)相识并在 外租房同居,生有一子。2001年初,黄因患 肝癌晚期住院治疗,张某终日看护,而蒋某 却冷漠相对,未来照料。4月黄某立下遗嘱: 死后将其所得住房补贴、公积金及与蒋共同 拥有住房的一半共计6万元财物全部赠送给张 某。遗嘱得到公证。不及,黄去世。张某要 求获得遗嘱指定的财产被蒋某拒绝后,向法 院提起诉讼。
b.平等地受到保护。
③当事人权利义务对等。④平等受到保护。 a.不存在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民事主
体。b.民事交易,除法律规定可以无偿外, 均应支付一定的代价。 【企业平等贷款与“地下钱庄”】
二、意思自治原则 (私法自治原则)
1.概念:指一切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
变更和消灭,均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其 他任何人不得非法干涉。 《民通》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 自愿原则。” 2.意思自治原则是建立在19世纪个人自由 主义之上的基本原则。对于排除当时封建 身份关系和各种法律对个人的束缚等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
意思自治原则内容
(1)意思自治的实质就是由平等的当事人通
过协商决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 (2)意思自治包含两个基本点: ① 意思自由 ② 自己责任 在中国电信办理宽带网络为例。 “万州驴友遇难”案。
2、意思自治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
(1)物权法:权利人自由支配自己的财
产,保障财产权,鼓励人们追逐财富。 (2)债权法:以合同法的合同自由原则 为核心。 (3)继承法:遗嘱自由 (4)婚姻法:结婚、离婚自由
公序良俗类型化
违反国家公共秩序行为; 2. 危害家庭伦理关系的行为; (如约定断绝亲子女关系) 3.违反性道德行为; 4. 射幸合同;(如赌博行为)
1.
违反人权和人格尊重的行为 6. 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类型(限制择业自由 的协议) 7. 违反公正竞争行为 8.暴利行为类型 9.违反消费者保护行为 10.违反劳动者保护的行为类型(如单身条款)
三、传统(近代)民法基本原则 的确立和发展
(一)传统(近代)民法的基本原则
1.人格平等原则 2. 私有财产神圣原则 3. 契约自由原则 4. 过失责任原则
(二)传统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1、法人组织在民事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
越重要。 2、私人所有权得到限制。如为了国家公共 利益的目的,私人所有权可以被征收、国有 化。“所有权社会化”成为法律发展的趋势。 3、契约自由受到限制。契约自由不得违反 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突出表现在劳动合同。
诚信原则法律依据
▲《瑞士民法典》第2条:任何人都必须以
诚实、信用方式行使其权利和履行其义务。 《法民》第1131条:契约应以善意履行之。 《德民》第242条:债务人须依诚实信用原 则,并按交易习惯,履行其给付。 我国现行法:《民通》第4条:民事活动应 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合同法》第6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 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五、公序良俗原则
1、概念: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及目的不
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公共秩序:是指国家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
般秩序,是针对社会公共利益而言的;
善良风俗:是指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
般道德,是针对社会公德而言的。 2 立法规定: 我国现行法:《民通》第7条:“民事活动应 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信赖保护原则
为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法律强行规定某
项令人信赖的外观事实可导致民事权利的产 生。典型制度如:表见代理、善意取得制度。 信赖保护原则与 诚实信用原则不同,它没有 伦理方面的基础。保护信赖往往只是一种旨 在提高法律行为上的交易稳定性的法律技术 手段。 ——【德】拉伦茨
一、平等原则
1.概念 指民事活动中的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任
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2. 现行法依据 《民通》第3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 的法律地位平等。” 3.意义:反映了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 质特征,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 标志。
平等原则内容
①任何民事主体都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②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a.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过其正当界限,行使权利超过其正当界限, 则构成权利滥用,应承担侵权责任。 本质: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国家他人利益。
权利不得滥用可以纳入到诚实信用原则中。
权利不得滥用
2、法律规定 罗马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行使自己
的权利,无论对于任何人,皆非不法” 德国法:“权利的行使不得专以损害他人为 目的” 我国法律:宪法有规定,有待民法典的进一 步落实。(宪法5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 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 由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