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2-2有理数的减法2教案
浙教版七上数学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全章教案-
2.1有理教的加法(一)
教学目标月日总第课时
1、通过实例经历加法法则的产生过程;
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会利用加法法则求两个有理数的和,会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有理数相加。
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发生过程比较复杂,异号两数相加包括绝对值相减、确定和的符号,学生不易掌握,容易发生差错,是本节数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两场友谊比赛中,第一场净胜2球,第二场净负1球,请问两场比赛后,中国国家足球队合计胜几球?
你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最终结果?如何表示?这个算式与小学时学过的加法有何不同?由此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本中的引例,请两位同学分别说出星期一和星期二这两天水泥进货的合计数量、
出货的合计数量,并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及结果,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同号两数相加的方法,教师归纳法则.
2、继续考虑引例中星期一、星期二每一天的实际库存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是多少?怎么
用算式表示?
类比于同号两数相加法则,由学生讨论、归纳异号两数相加法则,教师可对确定符号和确定绝对值的值两部分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观察和的符号,绝对值和两个加数的符号与绝对值的关系。教师归纳法则,并进一步提出问题:两个有理数相加,除了同号、异号两种情况外,还有什么情形?引导学生从数的正、零、负三类情形进行讨论.
教师完整地板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指出建立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和法则的合理性.然后让学生朗读法则,口答课本中“做一做”的练习.
3、用引例的数据讲述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更直观地反映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2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有理数的减法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之一,它涉及到相反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对于加法运算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减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比如对于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深,对于减法运算的法则不够明确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运
用相反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进行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
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相反数的概念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练习和小组合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二)》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二)》教案
教学目标
1、要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
2、能较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难点:对省略括号的代数和的理解和运算。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1.4.2有理数的减法。
2.学习目标
(1)要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
(2)能较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二、学生自学前的指导
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手指投影屏幕)自学。
自学指导
自学P25-P26练习以上的内容后,思考并回答:
(1)你会将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吗?
(2)你能将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吗?
(3)你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吗?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紧张看书。
四、检验学生自学情况。
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上升3.4千米,下降
2.4千米,又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问: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米?
列式:3.4+(-2.4)+4.5+(-3.2)=
或者说3.4-2.4+4.5-3.2=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注:3.4+(-2.4)+4.5+(-3.2)可以省略括号写成 3.4-2.4+4.5-3.2,称为代数和,读作“正3.4、负2.4、正4.5、负3.2之和”或者读作“正3.4减2.4加4.5减3.2”。
五、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1.学生训练。
(1)布置任务:看完了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好!下面请XX做第26页练习第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主要涉及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混合运算。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有理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和规则,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实数的概念,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有理数运算的规则和技巧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在混合运算中,对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程度不一。因此,在复习教学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巩固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方法。
2.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法则。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难点: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运算方法。
2.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深刻理解运算规则。
3.运用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采用巩固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教案和教学PPT。
2.准备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4.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回顾实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有理数是实数的一部分。通过提问方式,让
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 有理数的减法(2)
15.某汽车厂计划上半年每月生产汽车200辆,由于另有任务,每 月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月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 (增加记为正数,减少记为负数):
(1)生产量最多的一个月比生产量最少的一个月多生产多少辆?
(2)半年内总生产量是多少?比计划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多少? 解:(1)40-(-50)=90(辆),即生产量最多的一个月比生产量最少的一 个月多生产90辆.(2)+30-20-10+40+20-50=10(辆),200×6+10 =1 210(辆),即半年内总生产量是1 210辆,比计划增加了10辆.
那么表格①②处分别填写的数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 706.56,-104.72
13.计算:
(1)(-2.48)+4.33-7.52-4.33.
解:-10.
2
27
3
(2)43+[8.6-(+33)+(-5)+(-25)].
解:5.6. (3)-535+24-18+425-16+18-6.8-3.2.
17.一跳蚤在一直线上从0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 第2次向左跳2个单位,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 位……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100次落下时,落点处离0点的 距离是多少个单位? 解:设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则第100次落下时,落点处的位置是 1-2+3-4+…+99-100=(1-2)+(3-4)+…+(99-100)= -50,所以落点处的位置是-50,在0点的左边且与0点的距离是 50个单位.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2)
有理数的加减法一
本节课内容
1.有理数的加法
2.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本节课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非负数的加减运算.
3、掌握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4、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5、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
知识讲解
一、有理数加法:
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看下面的问题: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 5m记作5m,向左运动 5m记作 5m;如果物体先向右移动 5m,再向右移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移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2m,写成算式就是5+3 = 2
探究
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
3+—5=—2;
5+—5= 0;
—5+5= 0.
如果物体第1秒向可或向左走 5m,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向左运动了 5m.写成算式就是5+0=5 或—5+0=—5.
2.2有理数的减法(2)课件ppt(2013年浙教版七年级上)
水库水位的变化
(−3)×4 = −12 (−3)×3 = −9 (−3)×2 = −6 (−3)×1 = −3 (−3)×0 = 0 , , , , − − 3×(−4 )= − 3×(−3 )= − 3×(− 2 )= − 3×(− 1 )= − 3×(− 0 )= − + 12 − +9 − +6 − +3 − +0 , , , ,
多个有理数相乘,且因数都不为 0 时 ,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有一因数为 0 时,积是多少?
乘积 的符号 的确定
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 0 时, 积的符号由 负因数的个数 确定: 奇数个为负,偶数个为正。
有一因数为 0 时,积是 0
乘积 的符号 的确定
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 0 时, 积的符号由 负因数的个数 确定: 奇数个为负,偶数个为正。
=1 ;
=1 ;
1 (3)与( )的乘积为 1 , 3
例题解析
练习: 计算: (1) (−4)×5×(−0.25); 解:(1) (−4)×5 ×(−0.25) = [−(4×5)]×(−0.25) =(−20)×(−0.25) =+(20×0.25) =5 (2)
3 5 ( ) ( ) ( 2). 5 6
第四天 第三天 第二天 第一天
-3 -3 -3 -3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1
一.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理数的减法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之一,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几何等数学分支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材从简单的减法入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本质,即加上相反数。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他们对于数的概念
和加法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由于有理数减法与之前的正数、负数加法运算有所不同,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对于减去一个负数和减去一个正数的区别。
三.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有理数减法本质的理解,即加上相反数。
2.减去一个负数和减去一个正数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自主发现有理数减法的规律。同时,运用实例分析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
1.PPT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知识点。
2.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视频或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例如,小华有
浙江省慈溪市横河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2.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2) 浙教版
2.2有理数的减法(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有理数减法法则.
2.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2.能熟练进行整数减法的运算.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环境,使其在轻松愉快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教学难点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式
让学生在应用旧知识的过程中探究,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得到新的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应用获得新知识,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的目的.
教具准备
温度计、小黑板
投影片五张
第一张:引例(记作§2.5 A)
第二张:练习(记作§2.5 B)
第三张:例1及练习(记作§2.5 C)
第四张:例2、例3(记作§2.5 D)
第五张:试一试及习题2.6的第5题(记作§2.5 E)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师]今天天气怎么样呢?
[生]今天天气晴朗、暖和.
[师]可以说是风和日丽,那明天的天气呢?是晴天呢?还是多云?有风吗?
[生]不知道
[师]要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怎么办?
[生]需要看天气预报.
[师]好,下面我们看一则某天的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出示投影片§2.2 A) 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
看呼和浩特的最高温度为8 ℃,最低温度为-3 ℃,这天呼和浩特的温差为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生]温差就是算两个温度的差,用减法计算.所以,这天呼和浩特的温差为:8-(-3)
[师]8-(-3)等于多少呢?由前面的知识知道8和-3是有理数.两个有理数的差怎么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有理数的减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 2.2 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教案 浙教版
有理数的减法
并化为省略加号的和式的形式的方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
= -2
来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只有加法的
.把下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3
减
做一做:把下列各式中的减法转化成加法,再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取出元
)-(-3.4
8月6日
2,
数学第二章《有理数运算》复习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 2 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课
课题有理数的运算复习课课时安排2
教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例和运算律;
学2.使学生可以娴熟地按有理数运算次序进行混淆运算;
目3.注意培育学生的运算能力.
标
要点有理数的混淆运算.
难点正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次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一、从学生原有认知构造提出问题1.计算 ( 五分钟练习 ) :过程
课后反应
(5)-25 2;(6)(-2)3;(7)-7+3-6;(8)(-3) ×(- 8) ×25;
(13)(- 616) ÷(-28 ) ;(14)-100-27;(15)(-1)101;(16)0 21;
(17)(-2)4; (18)(-4)2; (19)-32;(20)-23;
(24) ×10 4÷(-5) .
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
加法互换律:a+b=b+a;
加法联合律:(a+b)+c=a+( b+c) ;
乘法互换律:ab=ba;
乘法联合律:(ab)c=a(bc);
乘法分派律:a(b+c)=ab+ac.
教学过程
二、讲解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
含有以上的混淆运算,按如何的次序进行运算
1.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依据式子的次序从左向右挨次进行.
审题: (1) 运算次序如何
(2)符号如何
说明:含有带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再计算结果.带分数分红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时的符号与原带分数的符号同样.
讲堂练习
审题:运算次序如何确立
注意结 果中的负号不可以丢. 讲堂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2.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四、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第53页的有理数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
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六、教具:多媒体
七、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计算(口答):
(1)4 + 16= (2)(–2)+(–27)= (3)(–9)+ 10 =
(4)45 +(–60)= (5)(–7)+ 7 = (6)16 + 0=
(7)0 + (–8)=
回顾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出示幻灯片二:
如图:这是2012年12月某一天嵊州的最高温度是4℃,最低温度是-3℃。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生:4℃比-3℃高7℃.
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
生:4-(-3).
师:如何计算呢?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减法)(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例1(1)(2)由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第一步是两个转化,第二个是进行加法运算.(3)(4)两题由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师生讲评.
七年级数学上1.3.2 有理数的减法(2)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有理数的减法(2)
教学目标
1,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学会把加减法统一
成加法.
2,会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3,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程序意
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信
心.
教学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知识重点
本节的重点是能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用加法运算律合理
地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得出答案)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
提出课题: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创设一个有趣的
真实情境来激发
学生学习加减混
合计算的兴趣
分析问题1,回顾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通过这两种算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1(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
2.2有理数的减法(1)
乐成二中 陈晓海
合作学习
一天,厦门的最高气温为9°C ,哈尔滨的最高气温为-7°C ,问这天厦门的最高气温比哈尔滨高多少摄氏度?可以怎样计算?
列出算式:9-(-7)=? 一方面,从温度计可看出:
厦门
哈尔滨
即9-(-7)=9+7=16.
另一方面,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求9-(-7)=(?),就是求一个数“(?)”,使
(?)+(-7)=9.
因为 16+(-7)=9. 所以 9-(-7)=16. 而 9+7=16. 于是有
9-(-7)=9+7
↑
↓
减变加
相反数
一般地,有理数的减法有如下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说明:1)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实质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在“减号变加号”
的同时,必须把“负号变为正号”或“正号变为负号”;2)被减数符号始终不变.
例1 计算: 1) 5-(-5); 2) 0-7-5;
3) (-1.3)-(-2.1); 4) 11
1232
-
某数减去零不易出错,而零减去某数很容易出错,应当强调“零减去一个数,得到这个数的相反数”。
课内练习 P32第1、2、3题.
例2 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点的海拔高度是-155米,死海的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哪里的海拔高度更低?低多少米?
解 死海的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即海拔高度是-392米. -392-(-155)=-392+155=-237(米).
答:两者相比,死海的湖面更低,比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237米. 说明:此例解决了小学数学中“不够减”(被减数小于减数)的运算.
2.2 有理数的减法(2)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减混合
运算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一. 教材分析
《新版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加
减混合运算。这一部分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对于理解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但对于有理数的混
合运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结合,通过实例和练习,加深学生对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能正确进行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
心。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2.难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练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如:小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又买了一块橡皮花了3元,请问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
2.呈现(10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并通过例题讲解法则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减运算,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和表述过程,是本节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要计算 ,你认为怎样计算简便?请先试一试.
这里,将式子里的减法都转化为加法,原来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只有加法的和式,从而可以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课后反馈
教 学 过 程
省略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写成省略加号的和式,目的是简化算式,但加法运算律仍能适用。
解 记存入为正,由题意可得
+150-200+120+300-112-300+
=(150+120+)+(300-300)+()
=+0+()
=(元).
答:该储蓄所在这一时段内现款减少了元.
课内练习P35第2题.
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见作业本。
教
后
随
笔
着重的在于省略加号的和式,先把混合运算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转化为一个和式,然后把可以省略的加号省去。在学生的实际理解上对省略加号的和式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包括怎么读
“ ”仍可以看做和式,读做“正 、负 、负 与正 的和”;更多地,我们读做“ 减 减 加 ”.
做一做P34
第一步:将减法转化成加法;第二步:写成省略加号的和式;第三步:运用加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例3把下列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3)+(-8)-(-6)+(-7).
解 (-3)+(-8)-(-6)+(+7)
指导
教师
意见
签字:年月日
学校
抽查
意见
签字:年月日
课 题
有理数的减法(二)
课时安排
1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加减统一为加法,并化为省略加号的和式.
2.会进行若干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体验矛盾着的对立双方,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4.会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把加、减混合的算式化为省略加号的和式,并运用加法运算律合理地进行运算。
=(-3)+(-8)+(+6)+(-7)
=-3-8+6-7.
读做“-3,-8,6,-7的和”,或“负3减8加6减7”.
课内练习P35第1题.
例4一储蓄所在某时段内共受理了8项现款储蓄业务,存入记“+”,取出记“负”,要求记录并计算结果. 如学生报数如下:
取出元,存入150元,取出200元,存入120元,存入300元,取出112元,取出300元,存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