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11-22
幼儿园课程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儿园课程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绪论单元测试
1.幼儿园课程论是连接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答案:
对
2.幼儿园课程论的主要任务不包含经典的课程方案。()
答案:
错
3.对幼儿来讲,只有以()为基础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
答案:
直接经验
4.()是课程实现其促进学习者发展的价值的关键与核心。
答案:
课程实施
5.幼儿园教育以集体活动为主,区域活动是对集体活动的铺垫、延伸或补充。
( )
答案:
错
第一章测试
1.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为目标,要具有()。
答案:
全面性
2.将课程视为学生获得的经验或学校提供的经验,反对将课程视为客观、系统
的学科知识体系,这种课程观源于教育家()。
答案:
杜威
3.对课程的典型定义包括()。
答案:
课程即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课程即学习的科目或教学计划
4.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包括()。
答案:
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各种活动的总和
5.幼儿园常见的课程形态有:()。
答案:
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6.陈鹤琴认为,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且这种经验来源于两处:
()。
答案:
与物体的接触
;是与人的接触
7.分科课程,它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
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答案:
对
8.生成课程是根据儿童兴趣开展的,是儿童无目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
幼儿园中班关于体育合作游戏教案
幼儿园中班关于体育合作游戏教案
第一章:课程介绍
1.1 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
1.2 适用年级:中班幼儿
1.3 教学资源:体育器材、音乐、游戏道具等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体育游戏一:抓手指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规则:所有幼儿围成一个圈,将双手伸直放在胸前,一个人说出一个数字,幼儿需要迅速将相应数量的手指头竖起来。
2.2 体育游戏二:传球接力
游戏目标: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个队,每队成员围成一圈,用一个球进行传接,每队成员完成一次传球后,最快完成的队伍获胜。
2.3 体育游戏三:小熊快跑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规则:所有幼儿模仿小熊的动作,一起跑向终点,最先到达的团队获胜。
2.4 体育游戏四:彩虹桥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个队,每队成员用手搭成一个“桥”,其他队员则依次通
过这个“桥”,最快完成的队伍获胜。
2.5 体育游戏五:动物快跑
游戏目标: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运动能力。
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个队,每队成员模仿不同的动物进行赛跑,最先到达的团队获胜。
第三章:教学方法
3.1 示范法:教师或助教进行游戏示范,引导幼儿学习和模仿。
3.2 游戏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技能。
3.3 互动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
在乡村幼儿园课程教学中提升乡土资源的运用质量
当前,乡村幼儿园在课程教学中 对乡土资源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 题,如缺乏系统性的开发和整合 ,使用方式单一等。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升乡村幼儿园课程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运用质量,以促进 幼儿全面发展。
研究意义
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 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推动乡村幼儿园教育的可持续 发展。
设计、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
针对不同地区的乡土资源和文化特点,可以开展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 以总结和推广优秀的教育实践经验,促进幼儿教育的多样化和全面发展 。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徐莉. 农村幼儿教育: 现状与对策[J]. 中国 教师, 2003(11):1013.
张博. 农村幼儿教育
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
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
01
02
03
教师培训
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乡土资 源运用方面的培训,提高 教师挖掘和运用乡土资源 的能力。
资源支持
为幼儿园提供必要的乡土 资源,包括图书、实物、 教学设备等,确保乡土课 程的顺利开展。
课程评估
定期对乡土课程的实施效 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 时调整和完善,不断提高 乡土资源运用质量。
将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
将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可以让课程内容更加生动 、有趣。例如,可以利用本土的农作物制作手工艺品,或者 利用本土的民间游戏教授孩子体能和智能的发展。
学前教育学第十十一十二章讲义笔记
学前教育学第十十一十二章讲义笔记学前教育学第十章讲义笔记
第十章:儿童的身体发展
1. 儿童的生物体发展
- 儿童身体的基础发育
- 儿童身体机能的提高
- 儿童身体协调与控制的发展
2. 儿童的大脑发展
- 大脑结构的发展
- 神经元连接的形成
- 儿童认知功能的提高
3. 儿童的感觉器官发展
- 视觉系统的发育与训练
- 听觉系统的发育与训练
- 触觉、嗅觉和味觉的发展
4. 儿童的运动发展
- 运动技能的发展
- 运动协调能力的提高
- 运动习惯的养成
学前教育学第十一章讲义笔记
第十一章:儿童的社会与情感发展1. 儿童的社交发展
- 父母、家庭和同伴关系的作用 - 社交技能的学习与发展
- 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
2. 儿童的情感发展
- 情绪的形成与表达
- 情感的调节与管理
- 自我认同与生活态度的培养3. 儿童的性别认同
- 性别意识的培养与发展
- 性别角色的学习与塑造
- 性别平等的教育与引导
4. 儿童的意志和价值观念
- 儿童意志力的培养
- 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塑造
- 道德观念的学习与培养
学前教育学第十二章讲义笔记
第十二章: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展
1. 儿童语言的获得和发展
- 听觉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 语音、词汇和语法的习得过程
- 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表达能力的培养2. 儿童思维的认识特点
- 感觉与运动阶段的思维特点
- 图像与符号阶段的思维特点
- 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3. 儿童的记忆和注意力发展
- 记忆能力的提高和记忆策略的培养
- 注意力的发展和注意力控制的训练
- 儿童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4. 儿童的问题解决和创造能力
学前教育原理优质教案第八章幼儿园教师
学前教育原理优质教案第八章幼儿园教师
一、教学内容
在第八章“幼儿园教师”教材中,我主要聚焦于第三节“教师职
业素养与教育能力”。该部分内容详细阐述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专
业知识、教学技巧以及与幼儿沟通技巧。具体涉及核心内容包括:幼
儿心理发展特点、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师幼互动有效策略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解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识到职业素养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提高教学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培养学生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能力,提升师幼互动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高教
学实践能力。
2.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以及师幼互动有效
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分享实际案例,让学生解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4. 例题讲解: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设计教学活动,并进行模拟演示。
7. 课堂小结: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幼儿园教师
职业道德
专业知识
教学能力
师幼互动策略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简述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并说明活动目标、内容、方法等。
2024年度学前教育管理学第八章幼儿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提升家长育儿能力
通过参与幼儿园教育,家长可以 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方法,提
高自身的育儿能力和水平。
2024/2/2
21
家长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2024/2/2
建立家长资源库
01
对家长的职业、兴趣、特长等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家长
资源库,为幼儿园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便利。
鼓励家长参与课程设计
02
建立健全幼儿园人力资源 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职 责、权利和义务。
2024/2/2
规范管理流程
规范招聘、培训、考核、 奖惩等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和公正性。
完善档案管理
建立完善的教师档案管理 制度,记录教师的个人信 息、工作表现和发展情况 。
14
灵活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幼儿 园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 多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
17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01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 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
2024/2/2
02
03
建立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 表现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
标。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使
命感。
18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客观、公 正的教师评价体系, 全面反映教师工作表 现。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结合游戏教育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结合游戏教育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活动背景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游戏教育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是幼儿园
教育中重要的目标之一,而游戏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因此,本次活动旨在分享一些有效的游戏教育方案,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引导幼
儿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内容
游戏1:拼图比赛
•目的:通过拼图比赛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步骤:
1.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2-3名幼儿组成。
2.每个小组给予一块拼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
3.鼓励幼儿在拼图过程中相互协作,互相帮助。
4.比赛结束后,给予每个小组一些奖励,并对合作表现出色的小
组进行表扬。
游戏2:模拟角色扮演
•目的:通过模拟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活动步骤:
1.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幼儿组成。
2.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如医生、护士、患者等。
3.给予每个小组一些任务,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和沟通完成。
4.鼓励幼儿在扮演过程中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5.完成任务后,小组之间可以进行经验分享,讨论合作过程中的
困难和收获。
游戏3:团队建设拓展训练
•目的:通过团队建设拓展训练,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活动步骤:
1.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6-8名幼儿组成。
2.设置一些拓展训练项目,如攀登绳网、穿越障碍等。
3.要求每个小组通过合作解决训练项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鼓励小组成员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克服困难共同完成任务。
学前教育史考纲整理-8-11章
第8章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学前教育
一、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任务、总方针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中“文化教育政策”规定。
2. 新中国教育性质: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3.新中国教育主要任务:提高人民文化,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总方针:普及与提高的正确结合,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以普及为主,教育应着重为工农服务。
二、简述新中国建立初期幼儿教育的工作方针和发展重点
1. 1951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和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
2. 幼儿教育的工作方针:(学前教育发展方针)
1)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城乡差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整顿中提高,在巩固基础上适当发展。
2)积极培养幼儿师资;
3)在三、五年内要着重短期培训和在职学习,
3. 发展重点:
1)应该放在工业地区企业部门;
2)机关、学校及郊区农村,主要解决工农劳动妇女对孩子教养问题;
3)鼓励私人办幼儿园并加强领导,作到公私兼顾。
三、幼儿园双重任务
(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展。
(2)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生长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并规定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全面发展的教养工作。
四、幼儿园的4项主要目标
(1)培养幼儿基本的卫生习惯,主义其营养,锻炼其体格,保证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2)培养幼儿正确运用感观和语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以发展幼儿的智力。
《学前教育原理》第八章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在寝室看动画片 排队上厕所
在教师帮助下吃药 在寝室午休
起床,自己穿衣服 吃蛋挞,喝汤 换鞋子
跟全班幼儿一起跳操 回教室换好衣服后开始玩音乐盒 跟同伴一起玩拼图和其他玩具
跟教师道别,随保姆回家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类型
一日 活动
教学 活动
游戏 活动
生活 活动
劳动 活动
节日 活动
娱乐 活动
1.室外物质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利用 室外绿化区 室外活动区
2.室内物质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利用 活动室 寝室 卫生间
(三)幼儿园精神学习环境的营造和利用
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中参与的各种保教活动。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构成
时间
7:45-7:50 7:50-8:05 8:05-8:20 8:20-9:00
9:00-9:05
9:05-9:56 9:56-10:15
10:15-10:30
10:30-10:55 10:55-10:58 10:58-11:10 11:10-11:57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
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方式的不同,幼儿园教学活动可分:
学前领域 教学活动
学前主题 教学活动
教学 活动
学前区域 教学活动
基本环节
幼儿园获奖课教案
幼儿园获奖优质课教案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概述
1.1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1.2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1.3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
1.4 幼儿园教育的评价
第二章: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2.1 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2.2 教学活动的目标制定
2.3 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
2.4 教学活动的实施步骤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3.1 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原则
3.2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安排
3.3 幼儿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3.4 幼儿园教学资源的利用
第四章: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教育4.1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4.2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与方法4.3 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实施
4.4 幼儿园环境评价与改进
第五章: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
5.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5.2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5.3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5.4 幼儿园家庭教育评价与反馈
第六章: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6.1 主题活动的概念与意义
6.2 主题活动的设计步骤
6.3 主题活动的实施策略
6.4 主题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第七章:幼儿园游戏活动与学习7.1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7.2 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7.3 游戏活动的实施与评价
7.4 游戏活动在学习中的融合与拓展第八章: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8.1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8.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8.3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8.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与干预第九章:幼儿园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9.1 幼儿园安全事故的种类与原因9.2 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9.3 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
第八章-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50
游戏与活动的基本区别
(1)控制
活动由外部控制,而游戏则是有内部控制。
(2)真实
活动具有真实的特点,而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是假想的现实,游戏中 的人、事、语言均有假扮转换的可能。如将木棍当成枪,或扮演动物、 父亲、母亲的角色等。
凭借物例举# 植物、动物、玩具、生活用品用具、文具等
图片 情景 多媒体课件音乐
印制的图片、照片、连环画等 户外情景,某一具体活动场景等
绘画 动画片
教师绘制的图片、儿童的绘画作品等 《黑猫警长》《老虎学艺》《长尾巴的小白兔》等
材料 音乐
报纸、绳子、回形针、盒子、积塑玩具、贴绒、七巧板、 泥工等
音乐剧、《啄木鸟》《口哨与小狗》
26
一、幼儿园讲述活动概述 特点 ★讲述活动拥有一定的凭借物#
小班 实物讲述或简单的图片讲述 中、大班 不但要针对实物、图片和情景进行充分的讲述,还要学习如何利用 凭借物进行创造性的讲述
★讲述活动的语言是一种独白语言#
独自构思和完整表达:区别于对话 获得他人理解:区别于自言自语
27
凭借物的种类 实物
48
一、什么是听说游戏
倾听能力
口语能力
幼儿园(XX音乐)教案[XX音乐特色幼儿园教育方案]
幼儿园(音乐)教案[音乐特色幼儿园教育方案]
第一章:课程介绍
1.1 课程背景
本课程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基本音乐素养为目标,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1.2 课程目标
1.2.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1.2.2 培养幼儿的基本音乐素养,包括节奏感、音准、听力等。
1.2.3 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1.3 课程内容
1.3.1 音乐欣赏:让幼儿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幼儿的音乐品味。1.3.2 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巧。
1.3.3 音乐创作: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第二章:教学方法
2.1 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采用歌曲、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2.2 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
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
2.3 个性化教学
针对每个幼儿的音乐特点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最佳的音乐教育。
第三章:教学评价
3.1 定期进行音乐测试,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和音乐素养的提升情况。
3.2 鼓励幼儿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和表演,检验幼儿的音乐能力和表现力。
3.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音乐成长。第四章:教学资源
4.1 音乐教材: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教材,包括歌曲、乐谱、音乐故事等。
4.2 教学设备:音响、钢琴、各种打击乐器等。
4.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寻找适合幼儿的音乐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第五章:教学计划
幼儿园、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共育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幼儿园、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共育
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总1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华东师范大学
开放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来看,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是近年来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三方合作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地域性等特征,不同教育单元发挥的功能也各不相同,然而,三方合作共育的教育合力却是一致的。因此,研究幼儿园与社区、社区合作共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从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各自教育的特点作为切入角度,对目前三方合作共育的教育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研究三方合作共育的表现形式及成效,分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共育的影响因素,从长效合作机制、社区教育理念、政府统筹管理与支持等方面,对影响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合作共育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因此,只有在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在内部真正实现教育元素的互动、沟通、渗透、融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三方合作的有效性,促进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提出幼儿园、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共育的发展策略,以为三方共育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
ABSTRACT
From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over, kindergartens and family, community cooperation is a trend in recent years, a total preschoo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form of tripartite cooperation of diverse, dynamic,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educational units play function vary, however, the total fertility tripartite cooperation educational force is the sam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community and kindergartens, community cooperation total fertility is important.
第七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及其基本原则11-22
第七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及其基本原则
保教合一
【知识导图】
保教活动 内容与要求 内涵及特点 教学活动 幼 儿 园 的 教 育 活 动 及 其 基 本 原 则 活动的功能 组织与指导策略
内涵及特点
游戏活动
活动的功能
组织与指导策略 内涵及特点
日常生活
活动的功能
组织与指导策略
保教并重原则 因人施教原则
活动原则
(2)内容与要求
引导幼儿对周围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 望。 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 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 验。 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 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通过引导幼儿经济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 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 的数概念,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 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家园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家园合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旨在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孩子的教育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家园合作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家园合作的内容
家园合作的内容是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幼儿园通常会组织各类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手工制作等,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并与孩子一同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
2. 家园交流与沟通: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协商解决问题。这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形式来实现。家长也可以定期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3. 家园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幼儿园与家长可以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教育目标,明确孩子在各个发展领域的重点培养方向。这样能够保证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得到一致的教育引导。
4. 家长培训和教育: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培训和教育活动,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家长更好地抚养、教育孩子。这些培训可以包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作业辅导等。
二、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家园合作对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园合作可以加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得孩子能够在两个环境中得到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家长和教师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拓展训练营活动方案 拓展训练
幼儿园拓展训练营活动方案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拓展训练营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幼儿园拓展训练营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户外探险、团体合作和沟通交流等活动,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合理设计拓展训练营活动方案对于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
1. 促进幼儿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勇气、毅力和自信心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
1. 户外拓展活动
a. 爬山
b. 野外徒步
c. 野外定向
d. 野外露营
2. 团队合作活动
a. 团队拓展
b. 团队建设
c. 团队任务
3. 沟通交流活动
a. 沟通训练
b. 听力训练
c. 表达训练
四、活动流程
1. 上午
08:00-08:30 报到签到 08:30-09:00 开营仪式 09:00-11:30 拓展活动
2. 中午
11:30-13:30 午餐休息
3. 下午
13:30-16:00 团队合作活动
16:00-17:30 沟通交流活动
五、活动保障
1. 安全保障
a. 确保活动场地、设备的安全性
b. 配备专业的拓展教练和急救人员
2. 营养保障
a. 提供优质的营养餐饮
b. 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和卫生
3. 紧急处理
a. 预先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六、评估与总结
1. 活动后对学生进行心理和行为评估
2. 总结活动的收获和不足
3. 完善未来拓展训练营活动方案
七、结语
拓展训练营活动方案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设计和实
施拓展训练营活动方案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拓展训练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气、团队合作意识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与社区联动
研究课题主要源于实践层面,将研究成果最终运用到实践层 面,因此社区、家庭、幼教机构中的人员要积极围绕幼教实践中的核 心问题开展合作课题研究,进而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三)办好社区示范园
社区和示范性幼儿园应该建立双向开放、互动的关系, 这不仅需要示范性幼儿园进一步主动向社区开放机构资源, 更需要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和关注。
二、幼小衔接的现状
(一)国外幼小衔接现状
1. 各国政府重视幼小衔接工作,积极为儿童顺利入 学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 2. 教育机构设置逐渐呈现出幼小一体化趋势 3. 幼小教师资格互通,增进教师交流,重视男性教 师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4. 重视家庭、社区、幼儿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相 互作用
表8-2
法国幼小衔接的具体做法
• 澳大利亚:2000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推出了一种以 社区为基础的网络运行模式——“儿童保育和家庭支持轴 心”,利用社区资源中心、社区公共设施、学校或者重建 的社区资源,形成整合性服务机构,并发挥整合功能。轴心 和各部门保持“组串”关系——轴心是“组”,各服务部 门是“串”。这种“组串”结构强调整合网络各部分之间 在实现目标时的平行关系,体现了整合网络运行过程中的 协调、管理作用。到2002年,昆士兰州已成功建立了22个 这样的轴心机构。 ——资料选自于:曹能秀.世界幼儿教育“一体化” 趋势浅探[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4):36-40.
一、幼小衔接的基础
(一)幼小衔接的理论基础
1.生态学视野:基于对布鲁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人类 发展生态学系统理论分析,邓洛普等人(Dunlop&Fabian, 2002)构建了幼小衔接的生态学模式图(图1);基于皮安 塔等人(Pianta and Walsh,1996) 的情景系统模式 (Contextual Systems Model)的幼小衔接生态学动力模式 (图2) 等,都强调环境中各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幼小 衔接中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等教育力量之间的协作。 2. 社会文化视野:罗戈夫(Rogoff,2003)和科萨罗等 (Corsaro,2002)学者从社会文化视角阐释了幼小衔接。
“四位一体”幼教服务网络
(政府、社区、幼儿园和家庭)
•
英国:1997年,英国政府出台了世界上最早的以 社区为基础的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早期优质服 务中心”。这种服务机构主要以保育学校等传统的保教机 构为基础,整合社区相关资源,以早期服务为纽带,向儿童 及其家庭、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积极应对不同社区的需 要。作为一项国家改革计划,政府通过制定“早期优质服 务中心”标准、审定申请机构、提供资助和专家支持以及 运用评估等手段进行监督、协调和支持。在政府的支持和 各地的推动下,至1999年12月英国已经建立29个这样的机 构,并在2001年2月提出“到2004年达到100个,逐步发展成 为一个中心网络并向更加地区化方向推广”的目标。
3. 从家庭和社区来看 幼儿园是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拥有专 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园能够为家庭、社区 教育提供帮助和指导。 4. 促进教育公平 利用社区资源,对处境不利的幼儿进行补 偿教育,是世界各国政府追求幼儿教育起点的公 平,改善社会处境不利的家庭和人群代际恶性循 环的有力措施。
【资料贴吧】
第八章
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
【知识收获】
1.了解家园衔接与合作的现状,理会家园合作的价 值,掌握家园合作的基本策略。 2.掌握国内外幼小衔接的发展现状及幼小衔接的有 效策略。 3.理会社区教育与幼儿传媒的意义与作用。
【技能提升】
1.通过对家园衔接与合作及幼小衔接的价值、社区 教育及幼儿传媒的意义和作用的了解,形成整合 各种教育力量,服务于幼儿发展的资源整合能力。 2.通过掌握幼儿园与小学、家庭和社区教育合作的 策略,增强幼儿园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通过对幼儿传媒的利弊的理解,学会辩证看待幼 儿教育的合力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2)幼儿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小教师沟通不畅
三、幼小衔接的原则和策略 (一)幼小衔接的原则
1.坚持终身发展的教育观,注重幼小衔接的连续性 2.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 3. 家园、社区与小学共育原则
(二)幼小衔接的具体策略
1.家庭的作用
• 在物质准备上,包括了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的 准备, • 在精神准备上,包括了家长为儿童营造一种“我 要上小学”的积极心理氛围和家长自身的心理准 备。
(二)家园衔接与合作存在的问题
1.幼儿入园适应中的常见问题
(1)幼儿产生分离焦虑 (2)幼儿不适应集体生活 2. 教师对幼儿入园不适应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当 3.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错位和背离 (1)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教育理念相违背 (2)家长的教养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方式发生冲突
三、家园衔接与合作的策略
(二)社区幼儿教育的价值
1.从幼儿成长的角度看 社区环境是幼儿生活的微观环境之一,由于年幼, 幼儿不能主动地、自觉地选择和影响周围环境,因此受特 定微观环境的影响很大。 2.从幼儿园的角度看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主要源于社区和家庭,社区 人员和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高质量的三方合作, 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
目前,幼儿接触的传媒主要以电视、广播、网络为主。 其中,动画作为幼儿传媒的重要形式,受到幼儿的广泛喜 爱,且前已经被国内外学者认同。但对于动画的效能,目 前仍存在疑义。 传媒本身属于中性意义,没有褒贬之分,但在具体使 用过程中,不同的传播内容、传播频率等,都会影响传媒 的消费者,即幼儿、教师、家长等。如何有效通过传媒服 务于幼儿,如何辩证看待大众传媒的作用,是幼儿体验传 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知识导图】
第一节
家园衔接与合作
• 一、幼儿园与家庭衔接与合作的理论基础、意义
◇已有的关于儿童早期衔接的理论包括将衔接视为: • 首先,儿童“通过仪式”来到一个新的环境(van Gennep,1960)— —校服、饭盒和其他个人的随身用品标志着儿童来到一个新的环境; • 其次,儿童通过“越境”(Campbell Clark 2000)——从物理环境 或者文化意义上的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第三,在“制度仪式” (Bourdieu,1991)——制度要求儿童将在家获得的符号资本转化为 在学校可以使用的符号。 ◇其他的建立在布鲁芬布伦纳理论的基础上的观点也为我们思考有关衔 接的意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如Elder(2001)认为,儿童和家庭在社会结构、文化和人群中 的位置将会跨时空地影响儿童;关键生活事件(Filipp,1995)理论 指出,对关键事件的评价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应对的过程,因此它可 以体现为一种衔接。
1. 2. 3. 4. 网络家园交流平台 家园多向互动沟通会 家长学校 母亲会所
(三)家园沟通的技巧
1. 2. 3. 4. 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 明确目标意识,以开放式提问为主 善倾听,巧引导 语气委婉,真诚友善
第二节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幼 儿园、小学、家庭、社区等教育力量通过创造一 切可能条件,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和精神 准备,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完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 学学习的过程。
2.社区教育是社区工作的新模式
我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 把社区教育定义为:“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 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作为构建终 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社区成员共同生活的 美好家园方面有着重大作用。
(二)国内幼小衔接现状
1. 我国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现实意义 2.我国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 主要原因:主要是基于各种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学前教育价值 的理解分歧而产生。
• 家长观念陈旧,教育功利性强。 • 幼儿园自身的市场生存规则导致了部分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不 得不建构小学化倾向的课程体系。 • 我国考试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2. 幼儿园的作用 • 确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 培养儿童对小学的角色认同感。 • 幼儿园通过创设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使儿童具备良好入 学能力的拥有轻松的入学心理。 3. 小学的作用 • 作好幼小师资衔接。 • 作好课程衔接。 4.社区 社区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参与者,应通过开放社区资 源、建立网络服务系统等措施,联合家庭、幼儿园、小学 等各方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为儿童建立一个幼小衔 接的良好氛围。
各种“衔接”理论的共同之处:都强调在家园 衔接过程中对儿童发展可能起作用的人、事物或 事件。 →“合作”是衔接的进一步深化,是一种更高级 的衔接。因此,做好家园衔接和合作,从某种程 度上说,是一种生态意义上的发展,是促进家园 教育成效的重要举措。
二、家园衔接与合作的现状
(一)家园衔接与合作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社区教育和幼儿传媒
一、社区教育的含义与价值 (一)社区和社区教育的含义
1.词源分析:社区”一词由德国社会学家雯迪南·滕尼斯最 早引入社会学领域,其英文释义有三种: 一是由同住于一地或一国的人所构成的社会和社区; 二是由同宗教、同种族、同职业或其他共同利益人所构 成的团体; 三指共享、共有、共同、相同。
二、社区幼儿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是幼儿社区 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 “请进来”主要包括聘请社区中乐意参与幼儿教育的有识之士为幼儿 园助教、助管。 • “走出去”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对0~3岁散居儿童家长及看护人 员进行早教指导,提高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程度。其次,幼儿 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把大自然、大社会视为幼儿教育的活 教材,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中的各种机构,了解社区并与社区中各类人 员进行互动,习得社会交往的技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 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的积极配合是促 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家园衔接的策略 1.家庭为幼儿作好入园准备工作 (1)家长教养观念的转变。 (2)教给幼儿入园适应的策略。 (3)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2. 幼儿园应为幼儿做好入园引导与适应工作 (1)建构家庭化的幼儿园教育环境。 (2)教师和家长随时沟通,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幼儿 适应幼儿园环境。 (3)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4)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二)家园合作的策略
主要体现在各国重视学前教育,制定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 而家园衔接和合作的问题也因此成为了国家政策的制定范畴。 美国幼儿教育学会于1984年制定并颁布了《高质量幼儿教育机构评价标 准》,把家园合作视为衡量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标准。 日本于1991年制定了第三个《幼稚园振兴计划(991~2001年)》,并指出: “现时期家庭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幼稚园要进一步发展与家庭 的联系与合作。” 中国于1989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首次开辟了“幼儿园与幼 儿家庭”专章,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1996年的《幼儿园工 作规程》把“成立家长委员会”作为幼儿园内部管理的必需要求; 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 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四)以家庭为载体,推动幼儿园与社区合作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形式实现多元化,社区通过为家长 提供各种服务和举办多样化的科学育儿活动,向家长传递 先进科学育儿理念的同时,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 社区、幼儿园与家庭应充分利用当代信息媒体技术, 实现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共享。
三、幼儿传媒的现状
从大众传媒的历史发展看,目前可将大众媒介分为 三种类型:一是纸质媒介,如报纸、杂志、图书等;二是 电子媒介,如电视、电影、录像带、广播等;三是新媒介, 如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等。具体到幼儿领域,即体现为幼 儿图书、幼儿报纸、幼儿电视、幼儿网站等形式。 这些大众媒介为幼儿提供了大量信息,是传播 信息的载体和工具,因此,称其为幼儿传媒。
图1
幼小衔接的生态系统(Dunlop&Fabian,2002)
图2
幼小衔接的生态学动力模式图
(二)幼小衔接的现实基础
• 首先,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教育 为儿童顺利进入小学作准备。 • 其次,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 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存在显著区别。
表1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部分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