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有感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范例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范例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

范例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范例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自古以来,先生是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也是一份崇敬,一种精神。民国时期,那些杰出的人物不论男女都被尊称为“先生”。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上述十位先生,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更灿烂了中华的文化。请你任选其中的两到三位综合立意,在班级读书报告会上,推介他(她)们的道德品质、人生经历、精彩言论或作品风格……以凸显他(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请结合本单元所学论证手法,写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命题方向】

本题为学生提供“十大民国先生”的真实影像,要求考生萃取其思想精华,借鉴他

(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为同辈的成长提供样本试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组合,展示人文积淀。人文底蕴类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是新课标

核心素养中特别强调的一项。本题旨在鼓励考生以时代精神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思考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

以培养家国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能力方面重在考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借鉴什么样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传承什么样的文化;如何继承,如何践行。

【解题】

本题沿用2017年全国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型,是带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材料提供了“梁启超”“蔡元培”等10位“民国先生”的真实画像,特别能唤起莘莘学子对其音容笑貌的美好回忆。“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更灿烂了中华的文化”是对其历史作用的准确定位;“任选其中的两到三位”是选材的数量限制;“推介他(她)们的道德品质、人生经历、精彩言论或作品风格……”是限定写作范围及重心;“在班级读书报告会上”是对交流对象的显性规定和表达方式的隐性要求;“凸显他(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是写作本文的终极目的要求。整个试题限制与开放并存,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个人、班级、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考生既可以对这些“民国先生”的道德品质、人生经历、精彩言论进行推介,也可以就他(她)们各自的“作品风格”与“人格魅力”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如何成就国师风骨与学人风度,探究坚持自我与社会担当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阅读答案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阅读答案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阅读答案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阅读材料

⑴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

⑵碑文表现出陈寅恪对王国维辞世的痛惜和对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⑶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⑷可以说,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虽然他有时迫于时势,噤不得发,但却无所畏惧,依然“论学论治,迥异时流”。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坚定了自己逆流而动的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时候,他能欣慰地对世人宣称:“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⑸《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在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者们以其超迈的胸襟为这个骚动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它赫然镌刻着:重建文化,再铸国魂。”陈寅恪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到底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读《回忆陈寅恪先生》读后感200字

读《回忆陈寅恪先生》读后感200字

读《回忆陈寅恪先生》读后感200字

读《回忆陈寅恪先生》有感。

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他的史学思想中既有对传统史学优点的融会与继承,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吸收了近现代史学的诸多积极因素,是这一学术转型时期的典范。读完本书,我深深的被陈先生对历史的执着和求真所折服,我敬佩他历史的博识和学人风骨,更慨叹陈先生那可歌可泣的人生。然而,该书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陈寅恪先生一生治学原则的写照,正如陈寅恪先生亲撰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向北京关上了大门展示了陈先生的傲骨与气节。1953年,陈先生拒绝了出任中央历史研究所中古所所长一职,尽管先生的原助手兼徒弟——汪笺再三南下劝陈先生北返任职,陈先生还是毅然地拒绝了,并为此与汪笺断绝了使徒关系。先生在这件事上所表现的气度让我折服。陈寅恪先生还提出了担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的两个条件:一、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而面对冼玉清的劝说,陈先生倔强地说“我要为学术争自由。我自从作王国维纪念碑时,即持学术自由之宗旨,历二十余年而不变。”这是陈寅恪先生在诱惑面前的最真实的回应,

表现出了他对学术自由的执着追求,而这也恰恰是陈寅恪先生自傲、倔强气质最鲜明的体现。

在陈寅恪先生晚年的生涯中出现了对其影响极深的女性——冼玉清。这位奇女子在“检讨”风潮中,自承:向往贤人君子的人格,向往旧道德、旧礼教、旧文化。她被迫离开政坛后在香港力邀她重返讲台之良机时,她却毫不犹豫的向党请示并因此放弃。正所谓志趣相投吧,不过陈寅恪的气质与冼玉清的也有不同。陈寅恪先生的坚持自由,几乎坚持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向盛情邀他入京的中央体提绝无可能的要求,书稿送检勃然大怒,即使大悖时事也断不肯改之一字,如此种种,所以说他是“不屈的陈寅恪”。他的固执,他的硬脾气,与冼玉清的忠肝义胆一样,不觉让人有泣下之心痛。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4. 陈寅恪与“王国维现象”
这篇碑文简洁清晰,主词鲜明,寥寥数语, 就把王国维的死和王国维的一生总结为一 种“文化现象”。
陈寅恪大胆抛开对王国维学说和著述的纪 念,赋予了王国维之死以现代学术的意义。 从而使得这篇碑文成为后来学者的独立人 格的精神象征。
4. 陈寅恪与“王国维现象”
这也就无形中凸现了以陈寅恪为代表的这一代知 识分子的理想与愿望:独立的学术人格与自由的 道德文章连为一体。在中国现代学术的确立过程 中,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各种各样的社会势力、生 活欲望等等,对损害学术的独立自主;反过来讲, 陈寅恪等人标举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也就成了维护现代学术内在文化品格的关键所在。 陈一生孤高自傲,不以为官为念、维求学术之真, 与他所写的文章倒是有所呼应。
1源自文库 王国维之死
1927 年6月2日,王国维以杰出学人、正当 盛年、堪称智者之身,自沉于昆明湖。
2. 陈著碑铭的意义
对于王国维的死,至今仍是说不尽的公案。 但是,陈寅恪先生则为独标举王国维独立、 自由的学术人格,是“思想不自由,毋宁 死耳”。所谓“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 之意志”,不是为了旧朝的灭亡而殉葬, 不是为了政治的使命而自强,而是标举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事实上 为中国现代学术确立一个基本的品格。
6. 思考与讨论
1. 结合这篇碑铭,谈一谈你对当前学术腐 败的认识。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

陈寅恪先生题写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的十个大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高中起就一直深深印在我心里。在应试教育阶段,我们有太多的束缚,难以去实现先生所说的学习精神。但是到了大学,我们反倒会有不被束缚的不适应,有太多自由的空间,而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忘了去好好经营,以至于思想的空洞,精神的无力,我们一边抱怨着大学课程的种种不合理,一边又不采取行动去独自克服这些问题,随波逐流,理想早已不知去哪,人生漫无目的,直到毕业了才恍惚意识到自己浪费了太多的大好时光,大学给我们的自由没有让我们精神上独立,我们给了自己太多的放纵。大二了,回首过去发现自己真的有太多的不足。我翻开这本书,细细品读,渐渐地被吸引,也想慢慢地体会陈的孤独与快乐,时间的力量使我与先生的内心世界能够靠得稍近一些。我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先生,他的思想人格都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

此书主要记叙了陈生命的最后二十年,即1949-1969,可以说,此书对时间的截取是煞费苦心的,这是一段我们不该忘记的时间,同样也是一段难以叙述的历史,要写一位传奇如陈这般学人的这段历史,更是难上加难,而作者在书中对历史事件的严谨描述,对人情冷暖的细微刻画,对书稿资料的整理引用,无不令晚辈读者钦佩之至,这仿佛是陈之思想与精神活化、延续、光大。

先生曾用“左丘失明,孙子膑足,日暮西山”来形容自己晚年的处境。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七十三岁,距他离开这个世界尚剩下6年零7个月的时间。如果身体的残疾和病痛的折磨已经使年迈的陈寅恪雪上加霜,那么精神的摧残和生理机能的非人折磨对于一个衰残的老人来说就显得更加不堪忍受。文革中陈寅恪所在的中山大学革命委员会在一份文件上曾有如下的文字,这里不妨抄来作为陈寅恪晚年悲惨处境的一个注脚: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陈寅恪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陈寅恪

海甯王静安先生自沈後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於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後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於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於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翻译:海宁县王国维先生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两年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同事都对他怀念不已。他的弟子受到王国维先生的教诲熏陶有些年头了,尤其想要做点什么以永远纪

念先生。大家一致赞成:适宜在美石上刻文,用以展示给后世的人看。所以,大家推荐陈寅恪撰写碑铭文章,寅恪推辞了几次也不能罢休,所以恭谨地承继先生的遗志,将这个志向告知天下人和后世人。词如下:君子读书、治学,都是为了让心智和志向摆脱俗世(陋见)的枷锁,也只有这样,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传播。思想如果不能自由还不如死了算了。古往今来的仁人、圣贤一同为之死身(守护)的精微义理,又岂是那些庸俗、僻陋之人敢于仰望的。王国维先生用他的死来展现自己独立、自由的意志,他的死并不是人们议论的是为了一人的恩怨,或者一个姓氏的天下的兴亡呜呼!在讲堂旁边树立这块石头,是为了寄托对先生的哀思,表示我们永不忘怀,也为了记述这位哲人难能可贵的气节,彰显茫茫无边的天地大道。我们不能够知道后世怎么评价先生的著述,也许在某些时候并不受到人们的重视,也许有有些时候人们发现他的学说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是,(我们知道:)唯有他这种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能够经历千万年,与天地一样久远,与日月星辰一起永远闪耀着光芒。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释读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释读

作文素材积累: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释读

陈寅恪(1890-1969),著名史学大师,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为王国维先生所撰碑铭中,流传最广、最为人们称道的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甲骨四堂之一。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1927年阴历五月初三,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王国维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所有之学人”。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要点翻译:君子读书治学,都是为了让心智和志向摆脱俗世陋见的枷锁,也只有这样,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传播。思想如果不能自由,则不如去死。这一古往今来的仁人圣贤一同为之以死守护的理念,又岂是那些庸俗僻陋之人能够理解的呢。王国维先生用他的死来彰显自己独立自由的意志,他的死并不是人们议论的是为了一人的恩怨,或者一姓之天下的兴亡。呜呼!在讲堂旁边树立这块石头,是为了寄托对先生的哀思,表示我们永不忘怀,也为了表彰这位哲人难能可贵的气节,彰显真理大道的无边。

从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诗文谈起

从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诗文谈起

从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诗文谈起

从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诗文谈起

从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诗文谈起

来源:《读书》2021年第05期

一九二七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后,陈寅恪先撰七律一首《挽王静安先生》及一联悼念,后觉“意有未尽,故复赋长篇”《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越二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为纪念王国维在校园内立碑,陈寅恪撰《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在这些悼念诗

文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自然是《纪念碑铭》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语。

用李慎之一九九九年的话来说,此语“今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

值取向”。将此语简单地解读为知识分子学术上的操守或追求,可谓持之有故,也言之成理,然而,将陈寅恪的悼念诗文放在一起对读,就不能不对这种解读产生疑惑。

一个很容易看到但几乎无人留意的事实是,在评价王国维之死这件事时,《纪念碑铭》与《挽词并序》使用了明显不同的表达。首先需要强调一点,在《纪念碑铭》的语脉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语,并不仅仅呈现为陈寅恪对王国维学术追求的一般性概括,而是紧扣王国维之死这一事件而被编织在文中,所谓“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旺”。由此,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是,如果将“独立

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直接、单纯地理解为知识分子的一种学术操守或追求,就需要解释,王国维受到了什么样的学术和思想的压制,从而导致了他的自杀?对此问题,从以下这个

当时流传的说法中,似乎可以得出一个可能的答案:王国维是因为听到叶德辉、王葆心在

湖南被革命党人枪毙从而受了刺激才自杀的。然而,就我们所设定的论域严格来说,无论

大学语文第六讲(陈寅恪) 2

大学语文第六讲(陈寅恪) 2

• 八、梁启超阴谋说。 • 九、中西文化冲突的悲剧说。 周一平、沈茶英《中西文化交汇与王国维学术成 就》:学术上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而在政 治和伦理上却拒绝西方文化,学术思想与政治和 伦理观念背反,成为一个畸形文化人,最后不堪 忍受苦痛。 • 十、共产党迫害说。 王世昭《中国文人新论》:出于对共产党的深恶 痛绝而投水自尽。
大学语文第六讲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
罗海燕 2013.10.30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
王国 维
陈寅恪
一、王国维之死
• 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号观堂,现代学者, 为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自沉二北京昆明湖。 • 生平著作共六十馀种,研究领域涉及文学、戏曲、甲骨文、 金文、音韵学、汉晋简牍以及历代石经的考释等,丏均有 划时代的伟大贡献。著作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四、陈寅恪与“王国维现象”
•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 • 中国现代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语言学家。 • 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 • 一生通晓15种文字,尤精二梵文呾巴利文,被称为 “教授中的教授”,“500年才出的一个教授"。 • 蒋介石称之为国宝。 • 傅斯年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 已!” • 胡适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 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清华大学汪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资料讲解

清华大学汪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资料讲解

碑铭之为体
• 碑铭这种文体,按照伊尼斯的理论,属 于“占有时间”的媒介文体。即力求时 间传播的久远,而相对忽视空间的占有。 在今天,大众传播日益倾向于对空间的 占有,碑铭这种文体就慢慢消亡了。
• 陈氏这篇碑铭,体现了石质媒介的文体 特征:1 .主词突出;2 .讲究修辞; 3 .叙、论、辩结合。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学术的自由独立
• 不妨说,这篇碑文对王国维之死进行了意味丰 富的文化阐释。
• 1.扣住“桎梏”与“真理”,标举“思想” 为学者安身立命的所在;这和传统文人守“心 性”为安身立命的认识有所不同了。“思想” 是认识和探索的结果,“心性”则是一种信念, 是不求“真”的。
• 2 .“学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先生之 学说,一是先生之精神。后者是根基,要纪念 的是王国维的独立学术精神,而不是他的学说。
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Baidu Nhomakorabea
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陈著碑铭的内涵与意义
• 对于王国维的死,至今仍是说不尽的公案。 但是,陈寅恪先生则为独标举王国维独立、 自由的学术人格,是“思想不自由,毋宁 死耳”。所谓“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 之意志”,不是为了旧朝的灭亡而殉葬, 不是为了政治的使命而自强,而是标举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事实上 为中国现代学术确立一个基本的品格。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1927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两年后,陈寅恪在清华园作《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句流传甚广,评论颇多。

它是文人治学的重要思想,是对王国维一生和他的学术态度的重要概括,对王国维的人格和学术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做了高度评价。

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读书随笔中有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小说家要构筑自己的作品,一开始总需要有许许多多的临时材料,这些材料虽然有可能使作品具有真实性,但大多数到后来都会被证明是无用的。”所以人们在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时总会想到一个问题——中国从古至今遗留了千万首词,这短短的64则评语怎么能道尽个中妙处。可是,当你读完第一则,马上就会被作者的语言所吸引。“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间所以独绝者在此”。再没有什么语言能如此精炼地概括一个时代的词的特点。仅仅境界一词便能延展出如此深厚的内涵,怎能不让人产生强烈地继续往下探寻的求知欲呢?

王国维在《人间词活》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原本三首不相关的诗词,经过王氏巧妙的组合,便造成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由此也可见王氏对词的研究之深。

但凡流传于世的经典文学作品,开篇定是独树一帜。就像《百年孤独》的开头那般:“多年以后,面对们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归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时空跨度,社会背景顿时跃然纸上。王

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

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Hale Waihona Puke Baidu铭
•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 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 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 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 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 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 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 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 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 数年后,清华大学为王国维立碑纪念,请 陈寅恪先生撰碑铭。陈寅恪先生一扫世间 对王国维自沉的种种妄测,说明其为殉文 化而死,他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 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 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 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 己之心安而义尽也。”而此碑铭进一步说 明士人读书治学,当具之“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是千古不易之理。谨录全文 于此,师生共勉!
•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 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 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 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 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 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3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2013

3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2013

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 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 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因 此,我又提出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 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其意就在不 要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 术,也不要学政治。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 全部的人都如此。 „„因此,我又提出第二 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 箭牌。”
王国维悼祭大会,梁启超挽联写道:“其学以通方知类为宗,不仅奇字 译,创通龟契;一死明行已有耻之义,莫将凡情恩怨,猜拟雏。” 陈寅恪挽联:“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越甲未应公独 耻,湘累宁与俗同尘。我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赢得大清 乾净水,年年鸣咽说灵均。” 吴宓挽联:“离宫犹是前朝,主辱臣忧,汩罗异代沉屈子;浩劫正 逢此日,人亡国瘁,海宇同声哭郑君。” 此外北京的《国学月报》、《国学论丛》以及天津《大公报》等 各地报刊还先后刊出《王静安先生专号》、《王静安先生纪念号》、 《王静安先生逝世周年纪念》等专辑,以示纪念。 王国维的死在海外学术界也引起了震惊,日本学者在大阪市召开 王国维先生追忆会,王国维的日本友人、学者纷纷到会追忆或著文写 诗凭吊。1927年日文杂志《艺文》(十八卷)的8、9两期全部用来追忆 王国维的学术工作。法国学者伯希和也写有多篇文章,向读者介绍王 国维的成就。他在《通报》第26期上撰文说:作为王国维的老朋友, 我经常提到他的名字,并很多次引用他如此广博而丰富的成果,现代 中国从未产生过走得这般前面又涉猎如此丰富的博学者。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读后感

陈寅恪在本篇碑铭中首先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今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而且一定会成为现代化中国人民的人生理想。可以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非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有的,甚至其语言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有的。首先引进“自由”这个词儿的是严复。他在日本学习西方变法维新而变成强国以后,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中国海军、朝野震动之际,于1895年提出,西方之所以强、中国之所以弱,原因就在于国民之“自由不自由异耳”。二十年之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自由”在全国知识界得到广泛的讨论,也得到广泛的拥护,然而以干脆的语言标举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个原则的,则不能不首推陈寅恪先生。

王国维纪念碑铭一共不过二百五十三个字,而“独立”之词儿三见,“自由”之词凡四见,其中甚至套用美国独立时的英雄帕特立克·亨利的话说“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结句则为:“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根据蔡仲德先生对王国维生平事迹的评密论证,王国维的一生可以以辛亥为界,分成前后期。他前期致力于哲学、美学、文学,有开辟创新之功,在中国历史上破天荒地提出:“学术之所争,只有是非真伪之别耳。于是非真伪之别外,而以国家、人种、宗教之见来之,则以学术为一手段,而非以为一目的也。未有不视学术为一目的而能发达者,学术之发达存乎其独立而已。” 照这样的言论,这样的治学态度,说王国维具“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完全恰当的。

清华大学汪观堂先生纪念碑铭知识讲解

清华大学汪观堂先生纪念碑铭知识讲解

学术的自由独立
• 不妨说,这篇碑文对王国维之死进行了意味丰 富的文化阐释。
• 1.扣住“桎梏”与“真理”,标举“思想” 为学者安身立命的所在;这和传统文人守“心 性”为安身立命的认识有所不同了。“思想” 是认识和探索的结果,“心性”则是一种信念, 是不求“真”的。
• 2 .“学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先生之 学说,一是先生之精神。后者是根基,要纪念 的是王国维的独立学术精神,而不是他的学说。
据说这是王国维遗嘱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
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
当草草棺敛,即行藁葬于清华
茔地。汝(第三子王贞明)等
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
wenku.baidu.com
汝兄亦不必奔丧,固道路不通,
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
陈(寅恪)、吴(宓)二先生
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
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
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
“王国维现象”
• 这篇碑文简洁清晰,主词鲜明,寥寥数 语,就把王国维的死和王国维的一生总 结为一种“文化现象”。陈寅恪大胆抛 开对王国维学说和著述的纪念,赋予了 王国维之死以现代学术的意义。从而使 得这篇碑文成为后来学者的独立人格的 精神象征。
陈寅恪其人
• 在中国现代学术的确立过程中,复杂的 政治形势和各种各样的社会势力、生活 欲望等等,对损害学术的独立自主;反 过来讲,陈寅恪等人标举的“独立之精 神、自由之思想”,也就成了维护现代 学术内在文化品格的关键所在。陈一生 孤高自傲,不以为官为念、维求学术之 真,与他所写的文章倒是有所呼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有感《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为陈寅恪在王国维投昆明湖自沉两年后,为其撰写的碑文。虽寥寥数语,但字字用义深刻精要,发人深省。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王国维之死,可以说是一个谜,当时对此的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和罗振玉有关,有人以为是和清朝的灭亡有关。而独陈寅恪对其死的诠释最深刻最合理,“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为大多人所接受。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曾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迨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能对王国维死亡的原因看得如此深刻,一是缘于陈老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洞悉时代变化,对变化中的事物把握得透彻;二是因为陈老与王国维的深厚友谊,陈老深知其苦。故而陈老痛其忘,亦乐其亡。

陈老能正确评价王国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不是一概地肯定他,也不是一概地否定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王国维的可贵之处,“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而不是只着重其国学功底,此乃真知矣。陈王之情,堪比马恩之谊,甚甚于马恩之谊。

陈老高度赞扬王国维所具有的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其实正是他自己学术的灵魂,是他自己人格的灵魂。他与王国维,在那些烽火连战,政治混乱的年代,生活拮据困顿,依然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自由的意志,“脱心志与俗谛桎梏”一丝不苟地做学问。他们像寒冬高耸的松柏,虽形容枯槁,但直刺青天。他们坚持,甚至因为太多坚持而显得有些固执;他们叛逆,甚至因为太过叛逆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是他们所坚持的是学术的灵魂啊,那是学术还真真实实存在,流淌着鲜活血液的依据保证啊!那是高于生命的东西啊!你叫他们怎能不坚持呢!

反观一些文人,为政治而学术,无自己独到之见解,卑微地徘徊在政治门口,自己所做的学问只是暂时地服务于少数人,而无益于世。因为某领导说了一句话,便围绕这句话“旁征博引”地论证这句话的正确性。因为某领导对某事件得出自己的论断,便把其当做真理,然后从论断出发,究其依据,最终一无所获。与两位大师相比,此不亦悲乎!

每每念及陈老之死,总觉痛心疾首,同时竟深深庆幸王国维之自沉早死,免受许多难事折磨。《陈寅恪传》中曾写道:“综观先生一生,屯蹇之日多,安舒之日少。远客异国,有断炊之虞。漂泊西南,备颠大

连之苦。外侮内忧,销魂铄骨。奇疾异遇,困顿(失明却无人陪伴)于天竺,英伦,纽约之际。虽晚年遭逢盛世,而失明之后,继以摈足,终则被迫害致死”,虽一生困顿交叠,但能保其独立之人格,实在难能可贵。

观今之时代,实乃一个可悲之时代,缺乏文化,缺乏大师,人文落寞,科学独霸,学风浮躁,社会风气中到处充斥着铜臭味,人们随波逐流,崇洋媚外,在种种诱惑冲击中丢失自我。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正是陈老身上这种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

我们需要找回自己的灵魂,树以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于个人,坦荡大气,能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自我本性,很好地生活。于人文,能弃其落寞,渐趋平稳,实现复兴。于民族,能团结一致,高屹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