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各种会议制度
医院各种会议制度

会议制度一、院务会(一)议事范围:1、传达学习学院党委、行政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有关工作的指示和会议精神。
2、领导班子成员相互通报情况,协调工作。
3、研讨制定我院发展的规划和方案。
4、研究科级干部的推荐、呈报、奖惩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工作。
5、年度工作计划、学科发展计划、向上级请示的重大问题。
6、机构设置。
7、教学、医疗、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8、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重大经费开支。
9、重大事故的报告、分析、处理。
10、涉及全局的其他重要事项。
(二)会议时间和人员1、每周六上午,特殊情况由党政主要负责人视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2、会议由院长主持,党政领导成员和院办(党办)主任参加。
必要时经主持人同意可扩大范围。
(三)会议议题:重要事项的讨论应事先书面通知与会者,以便有所准备,凡拟提交讨论的重大问题(包括必要的资料)应以书面形式提交院办,经院长审核后,由院办(党办)主任通知与会者,会后由院办(党办)将会议决定事项整理打印后,分发各与会者,以便备查,执行需向全院或和部门通告的事项,由院办公室以“院务会决议”形式,向全院或有关部门分发。
二、总支会(一)议事范围: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的重要指示决定,实施方案和重要措施。
2、研究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重要问题3、研究办学办院指导思想、发展规划、管理体制、重大改革方案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4、民主生活会半年举行一次。
5、组织发展工作.6、涉及党建工作的其他重要事项.(二)参加人员:由总支书记主持或副书记主持,全体总支委员和党办(院办)主任参加,必要时有关人员列席。
(三)会议议题:由党办(院办)主任征求各位委员意见后报书记确定。
凡提交会议讨论研究的重大问题应做好充分准备,提供选择的方案或建议,会议议题由党办(院办)提前通知与会人员。
三、院周会:(一)时间:两周一次,每月第一周、第三周星期二下午召开.(二)参加人员:全院行政职能科室主任、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学科带头人或负责人。
医院会议制度

医院会议制度一、背景介绍会议是医院内部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对于医院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医院会议的召开和管理流程,制定医院会议制度是必要的。
二、会议召开1. 会议类型根据会议目的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作会议、学术会议、管理会议等。
会议类型应提前确定,并在会议通知中明确说明。
2. 会议召集会议召集人应提前确定,并负责会议的组织和召集工作。
会议召集人应根据会议类型和内容,制定会议议程,并在会议通知中明确说明。
3. 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应提前发送给参会人员,通知内容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参会人员名单等。
通知方式可以是邮件、短信、内部通知等。
4. 会议准备会议召集人应提前准备会议所需的资料和设备,并确保会议室的环境整洁、设备正常。
5. 会议记录每次会议应有专人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和决议,确保会议记录准确完整。
会议记录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名单、议程、讨论内容、决议等。
三、会议管理1. 会议纪律参会人员应遵守会议纪律,按时参加会议,不得迟到早退。
在会议期间,应保持安静,不得喧哗或干扰他人发言。
2. 发言顺序会议应有明确的发言顺序,一般按照会议议程确定。
参会人员在发言时应尊重他人意见,不得互相攻击或辱骂。
3. 会议决议会议讨论的结果和决策应以决议形式记录下来,并由会议主持人宣读确认。
对于涉及重大决策的事项,应征求与会人员的意见,并通过表决或共识方式达成决策。
4. 会议评估会议结束后,应进行会议评估,总结会议的效果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会议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四、会议后续1. 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应在会议结束后的一周内完成,并发送给与会人员。
会议纪要应包括会议的基本信息、议程、讨论内容、决议等,并由与会人员确认。
2. 决议执行会议决议应及时落实,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按照决议要求履行职责,确保决策的有效实施。
3. 会议效果跟踪会议召集人应跟踪会议决策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反馈给与会人员。
医院会议纪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会议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纪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部各类会议,包括但不限于行政会议、业务会议、专题会议、座谈会等。
第三条会议纪律是医院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参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会议组织第四条会议组织者应提前制定会议议程、参会人员名单、会议时间、地点和所需材料,并提前通知参会人员。
第五条会议组织者负责会议的筹备工作,包括会场布置、设备调试、资料分发等。
第六条会议组织者应确保会议通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必要时可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确认。
第三章参会人员第七条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
第八条参会人员应提前了解会议议程,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第九条参会人员应遵守会议纪律,不得在会议期间进行与会议无关的活动。
第十条参会人员应保持会场秩序,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
第四章会议纪律第十一条参会人员应着装得体,保持良好的形象。
第十二条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应关闭手机或调至静音状态,不得接听电话、发送短信或进行其他与会议无关的操作。
第十三条参会人员应认真听会,不得交头接耳、私下交谈。
第十四条参会人员应积极发言,但发言应围绕会议主题,遵守发言秩序,尊重他人发言。
第十五条参会人员应认真记录会议内容,不得随意涂改、损坏会议记录材料。
第十六条参会人员应遵守会议保密制度,不得泄露会议内容。
第五章会议记录与报告第十七条会议组织者应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确保记录完整、准确。
第十八条会议记录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议程、发言内容、决议事项等。
第十九条会议结束后,会议组织者应及时整理会议记录,形成会议纪要,并报医院领导审批。
第二十条会议纪要应抄送相关责任人,确保决议事项得到有效执行。
第六章纪律检查与处罚第二十一条医院设立纪律检查小组,负责对会议纪律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会议纪律的参会人员,纪律检查小组有权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可予以通报批评、扣发奖金等处罚。
医院各项会议制度

会议制度(一)院务会1、每周五下午4:30召开,特殊情况临时召集。
2、由院长主持,各科室负责人参加。
3、会议主要是传达上级指示,小结上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
分析讨论当前重要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安排下周工作计划。
4、院办做好记录并加强会议事项的督办。
(二)院医生工作会1、每周一下午5点召开,特殊情况临时召集。
2、由院长主持,院全部医生参加。
3、主要是听取医生工作汇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研究决定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等工作运行中的重要事项。
4、院办做好会议记录。
(三)院学习培训会1、每周四下午6点培训。
2、由院长或院办主任主持,全院医生、护理人员、导医参加。
3、主要是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
4、院办做好会议安排、签到和培训内容记录。
(四)院全体员工大会1、半年一次,特殊情况临时通知。
2、由院长主持,全院员工(各科留值班人员)参加。
3、会议主要是向员工通报医院工作情况、工作布置、人事任命、等重要事项。
总结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下半年工作目标任务。
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及困难。
4、院办负责记录。
(五)院护理会1、每周二下午6:30召开,特殊情况临时召集。
2、由院长或院办主任主持,护理部全体人员参加。
3、安排、布置护理业务,护理教学等工作,总结上周护理工作和安排下周护理工作。
4、护理部做好会议记录。
(六)院导医晨会1、每周一三五上午7:50召开。
2、由院办或导医长主持,当班导医人员参加。
2、主要是进行班前动员会,反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礼仪服务指导培训并布置当日工作。
医院例会制度(五篇)

医院例会制度为加强我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强化院科两级管理力度,提升临床科室医疗管理工作的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使我院医疗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院委会讨论通过,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防范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有效手段。
科主任例会是强化院科两级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建立科主任例会制度基本出发点就是为科主任建立一个把意见和建议直接反映到医院决策层的渠道,尽可能减少解决实际问题的中间环节,切实提高管理效能。
例会制度化是医院为进一步实现各科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医院重大政策的落实和推广,方便临床科室协调沟通,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持续改善医疗质量体系,促进医院科学、协调发展的一项举措。
二、会议内容通报医院近期医疗工作情况;布置和总结医院阶段性医疗工作、及时研究医疗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协调处理新问题,推动医疗工作落实;检查了解各科室每月工作开展情况,各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征求科主任意见,听取和研究科主任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
三、会议组织管理1.科主任例会每两周召开____次,一般安排在周二下午院方规定上班时间后____小时。
遇法定节假日或特殊情况另行临时通知。
2.科主任例会由业务院长召集主持,参加科室以临床科室为主,必要时邀请其他科主任参加。
医务科负责组织准备,各科主任做好会议记录并传达至科室,重要会议内容医务科要形成会议纪要下发执行。
不能如实、及时传达会议内容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由科主任负责。
3.例会实行签到制度,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签到,____分钟以后到会的人员在迟到表上签到、并处罚____元,早退者处罚____元,旷会者处罚____元。
确因工作需要(如急诊手术、抢救病人、外出学习、开会等)不能参加的人员须事先向医务科请假,医务科将进行落实。
原则上全年累计请假次数不得超过____次。
医院会议制度(3篇)

医院会议制度一、院长办公会院长办公会由院长主持,一般每周一次。
院长办公会由正副院长、院长办公室主任参加。
亦可根据会议内容,由主持人确定其他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为便于沟通情况和及时交换意见,可邀请其他院级领导与会。
院长办公会的议题,由院长、副院长商定。
各职能科室提请院办公会研究决定的问题,填写议题单,提交院办公室,由院办公室主任向院长汇报后,安排议程与时间。
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的问题,由分管院长与有关职能科室____实施,院办公室负责协调督促,并及时向院长报告。
二、院周会院周会由院长或副院长主持,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临床(医技)、科室主任(负责人)、护士长参加。
每周召开一次,周五下午进行。
院周会由院办公室协助院长或副院长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院____领导联席会院长、书记联席会由正副院长、党委正副书记、____书记、工会主席、党委和院办公室参加。
院长、书记联席会的主持人,根据会议内容由院长、书记商定地。
院长、书记联席会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决定医院发展建设、民主管理、人事调配等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院长、书记联席会,一般每月未召开一次。
四、科主任例会科主任例会由分管院长主持,主要内容总结当周工作,包括医疗质量、重危病人管理、制度落实、服务态度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情况,布置下周任务。
五、门诊例会门诊例会每月一次,由分管院长或门诊部主任主持,所有门诊科室负责人参加。
主要总结当月门诊工作,包括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急危抢救、门诊管理及卫生等有关问题。
布置下月任务并协调门诊科室的工作。
《医院会议制度》第1,医院会议制度。
医院会议制度(2)是医院内部组织会议的规定和流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院会议制度的要点:1. 会议主题确定:确定会议的主题和议题,并明确会议的目标和内容。
2. 会议召集:由相关部门或负责人负责召集会议,并向参会人员发出会议通知。
通知中应包含会议时间、地点、议题等信息。
3. 会议参与人员:确定参与会议的人员和角色。
医院各种会议制度

医院各种会议制度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涉及许多不同层面的管理和决策。
为了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提高医疗质量,各种会议制度被制定出来。
以下是医院常见的各种会议制度。
1.领导班子会议:领导班子会议是医院最高决策层的会议,由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该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旨在研究和决策医院的重大事项,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方案,协调各项工作。
2.科室例会:科室例会是医院各科室的主要会议形式,由科室主任主持,科内各专业人员参加。
科室例会一般每周或每两周召开一次,旨在传达医院的相关政策和工作安排,讨论本科的工作计划和疑难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
3.病例讨论会:病例讨论会是医院内各临床科室的会议形式,由主治医师或科室主任主持,科室的医务人员参加。
病例讨论会一般每周召开一次,旨在讨论和研究特殊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分享和交流临床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4.质量管理会议:质量管理会议是医院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而召开的会议,由质量管理科或相关部门组织。
质量管理会议的召开频率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每月或每季度召开一次。
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分析和处理、质量指标的评估和改进、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和改进等。
5.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是医院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和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而召开的会议,由医务部门或院内学术组织机构组织。
学术研讨会一般每月或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内容包括医学前沿知识的介绍和分享、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和讲座、医疗经验的交流和分享等。
6.纪律教育会议:纪律教育会议是医院为了加强管理和纪律建设而召开的会议,由院纪委或相关部门组织。
纪律教育会议的召开频率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
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医务人员违纪行为的通报和处理、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解读、纪律要求的强调和教育等。
7.经济会议:经济会议是医院为了合理管理医院资源和财务预算而召开的会议,由医务部门或院内相关部门组织。
经济会议的召开频率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每月或每季度召开一次。
医院各种会议制度

四、参会人员要求
1.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不得迟到、早退,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请假。
2.参会人员应保持会议秩序,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应简明扼要。
3.参会人员应遵守保密原则,会议内容未经允许不得外传。
五、会议记录与归档
1.会议记录应详细、准确,记录会议议题、讨论情况、决策结果等内容。
2.鼓励跨部门协作,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任务,应指定牵头部门,确保协同推进。
3.定期组织协调会议,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跨部门问题。
五、反馈与改进
1.各责任人和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会议纪要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办公室应对收集到的反馈进行整理,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通过持续改进,提高会议纪要的执行效率和质量,确保会议决策能够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
2.办公室负责定期检查会议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根据会议需求,可适当调整会议室布局,提高会议效果。
三、会议室使用规范
1.会议室内禁止吸烟、进食,保持环境卫生。
2.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应保持手机静音,避免影响会议进程。
3.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应将座椅归位,关闭设备电源,保持会议室整洁。
四、会议室安全与保密
第四章会议室管理规定
一、会议室预订
1.会议室预订采用预约制度,由各部门或会议组织者提前向办公室提出申请。
2.预订时应提供会议主题、时间、参会人数等信息,以便办公室合理分配会议室资源。
3.办公室负责对会议室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管理,确保会议室得到高效利用。
二、会议室配置
1.会议室应配备必要的会议设施,如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3.对于会议室内损坏的物品,应及时报修或更换,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医院会议管理制度(五篇)

医院会议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____、省、市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有关要求,加强医院会议费管理,进一步控制和精简会议,节约会议开支,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议管理原则(一)坚持“规范、务实、节俭”的原则。
严格控制各类会议、培训、仪式、论坛等活动,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能合并开的合并开。
(二)严格会议审批。
凡以医院名义举办的各类会议、培训等活动,要依次报经主管院长、院长审批同意方可举办,大型会议活动、大额支出等要经院长办公会研究批准。
(三)会议实行预算管理。
会议承办科室应于召开会议前将会议的报批材料(会议名称、内容、时间、地点、参会及工作人员数、会议预算等)按程序报财务科、主管院长、院长审批。
无计划、无预算的会议原则上不得召开,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召开的临时性会议,必须经主管院长审核、院长批准后统一安排,否则不予报销。
二、会议费用控制(一)会议费开支范围。
会议费开支包括会议房租费(含会议室租金)、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专家费、办公用品费、文件印刷费等。
(二)严格控制会议费用。
会议费用在预算范围内由承办科室统一管理,应本着节约的原则使用,不得超支。
(三)会议费报销。
会议费原则上在会议结束后____天之内办理完毕,实行一会一报销,报销时经办人需提供会议预算、发票等等相关材料,严格遵循报销程序,由科主任、财务科、主管院长、院长逐级审核后予以报销。
三、办会要求(一)提高会议质量,精简议程,减少会议期间的一般性事务活动,尽量缩短会期,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二)合理选择会议地点,一般原则上在医院会议室召开,简化会场布置,工作会议不摆放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一般不印发领导讲话,不发放文件袋(包)、记录本和笔,不摆放水果、香烟。
(三)会议不安排宴请,就餐一律为自助餐,且只安排来宾。
濮阳市区以外的与会人员确需安排住宿的,一律安排在市定点接待宾馆。
要尽量减少医院参会服务工作人员,尤其是住会人员。
除必须住会会务组成员外,其他工作人员原则上回家住宿。
医院会议制度

会议制度一党委会议制度(一)、党委会1、党委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下也可临时召开。
2、党委会的主要内容:(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意见;(2)上级党委工作部署、指示的落实情况;(3)党委的工作计划、总结;(4)党委自身建设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问题;(5)审批新党员;(6)纪委提请党委研究或决定的问题、党员的奖惩;(7)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问题;(8)中层干部的推荐、考察和党群系统干部的考察、选配及奖惩;(9)统战及群团组织建设的重要问题;(10)医院改革和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政策性问题及其他必须由党委决定的问题。
3、每次会议的议题由党委办公室在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后,提请书记确定。
党委成员也可直接向书记提出个人认为必要的议题。
议题确定后及时向党委成员通报,以便准备意见。
会议期间不得临时动议题外事项。
4、召开党委会必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参加。
5、党委会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委员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会议主持者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多数人的意见。
对重大问题要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通过表决形成决议。
当意见分歧双方人数相当时,可再次复议或报请上级党委决定。
6、对党委形成的决议,所有党委成员都要自觉贯彻执行,具体分管的成员应主动负责地做好具体工作,由有关部门承办的事项,党委办公室要及时督促和了解落实情况并及时向党委做出报告。
7、参加会议人员(含列席人员)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正确宣传贯彻会议决议。
会外不得散布会议讨论的意见分歧。
8、党委办公室负责通知会议时间,并作好记录。
(二)、党务工作例会1、党务工作例会每月一次。
2、例会由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主持,党办主任、党支部书记参加。
3、例会的主要内容:(1)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以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有关材料。
(2)听取支部工作情况汇报,部署党委下一步工作安排。
(3)分析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研究解决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医院会议规章制度

医院会议规章制度1. 会议目的医院会议旨在促进沟通、协调工作、提高业务水平,确保医院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加强团队合作,推进医院发展和改善服务质量。
会议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有助于加强内部交流,解决问题,以及制定新的战略和政策。
2. 会议类型医院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两种类型。
2.1 定期会议2.1.1 科室例会:每周或每月定期召开,由科主任主持,讨论本科室的工作进展、难点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
2.1.2 医院总院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院长主持,参会人员包括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以及行政管理人员,讨论医院整体运营情况、战略规划、重要决策等。
2.1.3 科室联席会:每月召开一次,由科室主任参加,旨在加强各科室之间的协作,分享资源,解决交叉科室事务和问题。
2.2 临时会议临时会议根据需要召开,可以是紧急问题的讨论、突发事件的处理、新政策的传达等。
3. 会议召开程序3.1 会议召集定期会议由相应部门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发起召集,通过内部通讯系统或电子邮件发送会议通知,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和参会人员等信息。
临时会议需要尽快召开,发起人应当直接与相关人员联系并确定会议时间和地点。
3.2 议程制定会议召集人应提前制定详细的议程,并在会议通知中明确列出,确保会议高效有序进行。
3.3 准备工作会议召集人应确保会议所需材料的准备和分发,以便与会人员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需要特定的报告或演讲,相关人员应提前进行准备。
3.4 会议进行3.4.1 会议主持人应按照议程进行会议,确保与会人员按时到达,严禁迟到、早退或未经请假缺席。
3.4.2 会议应有主题,所有与会人员应遵守会议纪律,依次发表意见并讨论议题,确保所有与会人员的发言权和听取意见的权利。
3.4.3 会议记录人应在会议过程中及时记录重要发言和决议,并由与会人员核对确认,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3.5 决议及后续工作会议结束后,会议召集人应总结会议内容,做出明确决议,并将决议通知与会人员,明确各项任务的分工、工作计划和完成时间。
医院会议制度

医院会议制度医院会议制度1为进一步严肃会议纪律,切实转变会风,确保各类会议正常有序召开,保证会议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种会议1、院务委员会:由院长主持,院务委员参加。
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
传达上级指示,研究和安排全院工作。
2、医院职工大会:由院长或副院长主持全院职工参加,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3、院周会:由院长或副院长主持,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
每周一次,传达上级指示,研究和安排本周工作。
4、护士长例会: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各科室护士长参加。
每周一次,总结上周护理工作,布置本周护理工作。
5、医、护、技联席会议:由业务院长主持,相关职能管理与医疗、护理、医技科室主任参加,汇报对诊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与和谐的意见。
二、相关规定1、医院各种会议实行署名制,参会人员提前5分钟到场。
因特别原因不能参会者,须提交请假条,经院长或副院长签字同意后,报院办备案。
2、会议期间不得摆弄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且将手机设置到静音震动状态,确需接听电话,要离开会场,禁止在会场内接听。
3、参会人员要认真参会,举止文明,不得出现打瞌睡、交头接耳、聊天、互相议论等行为。
4、不得看与会议无关的材料,包括书、杂志、报刊等,不得做与大会无关的其他事情,不准将无关人员带入会场。
5、会议期间除会议工作人员外,不得在会场内随意走动或提前退出会场。
有特别事情,必需经请假后方能出场。
6、参会人员应保持会场清洁卫生,禁止吸烟、随地吐痰和乱丢杂物等。
7、由办公室人员负责维持会场纪律,各科室主任负责维持本科室人员会场纪律,若科主任不能到会,必需委托其他人员负责。
8、凡该参会者缺席一次扣20元。
除上班人员外,必需到会,凡不到会者,迟到一次扣10元,请假一次扣5元。
9、院科干部除特别抢救外,提前安排好工作,必需参会。
医院会议制度21、目的为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统一经营思想,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导,循规有序地组织医院各类会议,确保医院的工作计划得到有条不紊的落实与执行,特制定本制度。
医院各种会议制度

医院各种会议制度1.院务会议制度:院务会议是医院最高决策机构,一般由医院行政领导、临床科室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组成,负责研究和决策各项重大事务。
具体流程包括会前准备、会议召开、会议记录和会议后跟进。
此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院各项决策符合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医院整体利益。
2.科室会议制度:科室会议是各临床科室的内部会议,主要目的是沟通和协调科室内部工作,确保科室运转良好。
科室会议一般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科室医生参加。
会议内容包括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等。
此制度的目的是促进医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共享经验,提高科室临床医疗质量。
3.学科组会议制度:学科组会议是由相同专业背景的医生组成的小组开展的会议,目的是加强学科内部合作,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学科组会议一般由学科组长或副组长主持,参会人员包括学科组成员、相关专家学者等。
会议内容包括学术报告、学科研究进展、病例研讨等。
此制度的目的是促进学科内部信息交流和合作,提升学科整体竞争力。
4.会议纪要制度:会议纪要是一份对会议内容进行记录和总结的文件,通常由会议秘书或相关人员负责撰写。
会议纪要应包括会议召开的目的、参会人员、讨论内容、决策结果等。
此制度的目的是方便与会人员回顾和遵循会议决策、了解会议内容,同时也便于未参会人员了解会议进程和结果。
5.定期工作会议制度:除了以上会议,医院还可以设立定期工作会议,用于固定期间对医院各项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和调整。
定期工作会议一般由医院领导主持,相关科室、部门负责人参加。
会议内容包括对各项工作进展、问题和解决方案的讨论。
此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调整策略,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以上是医院各种会议制度的一些例子。
不同医院的制度可能有所差异,具体情况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医院各类会议管理制度

医院各类会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内部各类会议的管理,提高会议质量,推动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会议分类1.工作会议:用于讨论医院业务工作中的操作性问题、业务计划和执行进展等事项。
2.学术会议:用于医务人员学习交流最新的临床诊疗技术、研究成果和学习经验。
3.党政会议:用于总结医院党委和院长办公会议的重要精神。
同时,还要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党建工作、医院改革和发展规划等事务。
4.专项会议: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会议。
5.其它:由于工作需要,还可召开其他类型的会议。
三、召开程序1.确定召开会议的目的、议题和时间地点,并向相关人员发出会议通知。
2.编制会议议程和主持人员名单,并提前准备好会议材料。
3.召集会议,并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记录会议过程。
4.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应该宣读会议相关规则,并提醒与会人员保持秩序。
5.主持人应根据议程依次进行会议内容的讨论,并保证会议的有效进行。
6.会议结束后,应该做好会议纪要的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会议决议能够得到贯彻实施。
四、会议纪要1.会议记录人员应准确记录会议中的讨论内容、意见和决议。
2.会议记录应该由主持人在会议结束后进行确认,确保内容无误。
3.会议纪要应该抄送给所有与会人员,并在规定时间内归档保存。
五、会议费用1.医院内部的会议费用应该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不得私自挪用。
2.会议费用的报销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和报销。
3.如有特殊需要,可以向医院行政部门提出额外的会议费用支出申请。
六、会议效果评估1.每次会议结束后,应当由会议组织者对会议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2.对于重要的会议,可以邀请相关人员进行评价,并据此做出进一步改进。
七、会议管理责任1.医院各部门应设专门负责会议管理的人员,负责会议的组织和安排。
2.对于履行会议职责不力、影响会议效果的人员,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
八、附则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由医院院长办公会负责解释。
医院管理会议制度(5篇)

医院管理会议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管理工作,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规范医院管理会议的召开和议事程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管理会议是医院内部的高级决策机构,负责医院全面管理工作的协调和决策。
第三条医院管理会议的任务是研究和决定医院发展规划、管理制度、人事任免、财务决算等重要事项,以及解决医院内部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医院管理会议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本制度的规定进行工作。
第二章组成和职责第五条医院管理会议由院长担任召集人,副院长、各科室主任、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其他相关管理人员组成。
第六条医院管理会议的职责包括:(一)研究和决策医院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研究和制定医院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三)研究和决定医院的人事任免事项,包括聘任和解聘医院领导和科室主任等重要人员。
(四)研究和审议医院的财务预算和决算报告,监督财务运作情况。
(五)研究和解决医院内部的重大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
第七条召集人负责召集医院管理会议,并主持会议的议事程序。
第八条会议秘书负责会议的组织和记录工作,做好会议决定的落实和执行。
第三章会议程序第九条医院管理会议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召开时间和地点由召集人确定并提前通知与会人员。
第十条医院管理会议可以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召开,可以利用各种会议工具和技术进行远程会议。
第十一条会议由召集人主持,按照事先确定的议程进行讨论和决策。
第十二条会议决策采取表决方式,多数通过原则决定事项。
对重大决策事项,需经过全体与会人员的一致通过。
第十三条会议的记录由会议秘书负责,会议纪要需要经过与会人员确认并签字认可后才能生效。
第四章参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十四条参会人员有权向会议提出建议和意见,参与会议的讨论和决策。
第十五条参会人员有义务认真履行会议的议程和决定,严守会议保密制度,不得泄露会议内容。
第十六条参会人员应提前准备会议材料,按时参加会议,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会,应提前请假并说明原因。
医院工作会议制度

医院工作会议制度一、院委会每周一次。
参加人员有院领导(正副院长和党委正副书记),院(党)办公室主任。
主要内容是贯彻执行上级指示,讨论重大决策,研究及安排医院工作。
二、院办公会每两周一次。
参加人员有院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
主要内容是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和指示,研究和安排工作。
三、院周会每两周一次。
参加人员有院领导、党支部书记、职能科室负责人、临床和医技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副护士长等。
主要内容是传达文件、小结和布置工作。
四、晨会1、“院部晨会”:每周一至周六上午的上班时间,一般在15钟内开好。
参加人员有院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
主要内容是简略汇报交流上日工作情况,院领导对当日的重点工作提出要求。
2、“病区(科室)晨会”:由病区(科室)负责医师或护士长主持,全病区(科室)人员参加,每晨上班15分钟内开好。
主要内容是进行交接班,听取值班人员汇报,解决医疗护理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布置当日工作。
五、护士长例会每两周一次。
参加人员有护理部负责人,各科室和病区护士长、副护士长。
主要内容是研究讨论护理工作和病房管理等问题。
六、门诊工作例会每月一次,或不定期举行。
参加人员有门急诊科(室)负责人和各专科医师,由分管门急诊工作的院领导和门诊部负责人主持。
主要内容是研究讨论急诊抢救、门诊就诊及门急诊管理,协调各科(室)工作,研究解决医疗质量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等问题。
七、其他会议各类委员会会议,每季一次;医生会议,半年一次;行风监督员会议一年一次。
各类会议活动均需记录整理成书面材料,按规定存档。
医院会议管理制度_医院会议管理制度条例

医院会议管理制度_医院会议管理制度条例医院会议管理制度篇11.院办公会:由院长主持,副院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每两周1次。
传达上级指示,听取各职能科室负责人简要工作汇报,商议、分析工作;院长对有关事项作出决策,布置任务。
2.院周会:由院长或副院长主持,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各业务科室主任、护士长或负责人参加,每两周1次。
传达上级指示,宣布有关制度、决定,小结前期工作,布置后期任务。
3.经营分析会:由院长主持,经营部主任及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公司经营总监到场指导,每周1次。
听取上周经营情况汇报、研讨医疗市场变化、分析各科业绩波动原因、把控经营风险、适时作好人财物调配,布置下周经营任务,把稳市场方向。
4.医疗质量分析会:由业务副院长主持,医务、护理、预防保健、院感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每月1次。
听取上月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汇报,收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查找医疗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布置下一阶段任务和质量控制重点。
5.医疗工作协调会: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主持,各职能部门、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季度或半年1次;各科室提出近阶段影响医疗护理工作正常开展、影响医疗质量的问题、安全隐患、危险因素等,相关部门作出答复,协商解决办法,提出解决或整改意见,确定整改部门、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布置整改任务。
6.晨会: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主持,全病房人员参加。
每晨上班十五分钟内召开,进行交接班,听取值班人员汇报,解决医疗、护理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布置当日工作。
7.科务会及科室业务学习会:由科室主任主持,全科人员参加,每两周一次。
传达院周会精神,检查各项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的执行情况,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或专业技术知识,总结和布置工作。
8.门诊工作例会:由经营部主任或医务科长主持,所有在门诊工作的各诊室医生、护士参加,邀请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参加,每两周一次;传达院周会精神,解决门诊经营管理、医疗质量、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急诊抢救、病人就诊以及门、急诊管理等有关问题,协调各诊室之间、以及与各科室之间工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制度
一、院务会
(一)议事范围:
1、传达学习学院党委、行政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有关工作的指示和会议精神。
2、领导班子成员相互通报情况,协调工作。
3、研讨制定我院发展的规划和方案。
4、研究科级干部的推荐、呈报、奖惩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工作。
5、年度工作计划、学科发展计划、向上级请示的重大问题。
6、机构设置。
7、教学、医疗、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8、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重大经费开支。
9、重大事故的报告、分析、处理。
10、涉及全局的其他重要事项。
(二)会议时间和人员
1、每周六上午,特殊情况由党政主要负责人视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2、会议由院长主持,党政领导成员和院办(党办)主任参加。
必要时经主持人同意可扩大范围。
(三)会议议题:重要事项的讨论应事先书面通知与会者,以便有所准备,凡拟提交讨论的重大问题(包括必要的资料)应以书面形式提交院办,经院长审核后,由院办(党办)主任通知与会者,会后由院办(党办)将会议决定事项整理打印后,分发各与会者,以便备查,执行需向全院或和部门通告的事项,由院办公室以“院务会决议”形式,向全院或有关部门分发。
二、总支会
(一)议事范围: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的重要指示决定,实施方案和重要措施。
2、研究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重要问题
3、研究办学办院指导思想、发展规划、管理体制、重大改革方案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4、民主生活会半年举行一次。
5、组织发展工作。
6、涉及党建工作的其他重要事项。
(二)参加人员:由总支书记主持或副书记主持,全体总支委员和党办(院办)主任参加,必要时有关人员列席。
(三)会议议题:由党办(院办)主任征求各位委员意见后报书记确定。
凡提交会议讨论研究的重大问题应做好充分准备,提供选择的方案或建议,会议议题由党办(院办)提前通知与会人员。
三、院周会:
(一)时间:两周一次,每月第一周、第三周星期二下午召开。
(二)参加人员:全院行政职能科室主任、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学科带头人或负责人。
(三)会议内容:
1、传达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
2、院务会决定的通告。
3、全院性规章制度制订和修订的宣讲;已执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通报;
4、每月的财务状况分析报告;成本管理分析报告;
5、每月安全情况的分析报告;
6、每月奖惩情况的通报;
7、各职能部门向全院各部门通告有关事项;
凡部门需在行政大会上通告的事项(常规报告除外),应事先经院长或书记审核。
除规定的会议时间,根据工作需要,院周会可临时召集。
(四)会议议题
院周会议是党政的工作会议,由院长或书记主持。
院长、书记离院期间,由其委托的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副书记主持。
全院党政的重要工作集中在院周会上贯彻布署。
四、全院职工会
(一)议事范围
1、传达贯彻上级重要指示。
2、总结、布置工作。
3、表彰先进、选举、动员及公布医院各项重要决定等。
(二)时间和人员
1、一般时间不定,由党政主要负责人视实际需要确定。
2、由院办(党办)及有关职能科室召集,院领导主持,全院职工参加。
五、各口工作会
(一)时间:每周一次,特殊情况主管院长具体安排。
(二)参加人员:主管院长、有关科室科长、主任、学科带头人或学科负责人。
(三)内容:
1、传达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研究和安排工作;
2、各科一周汇报工作情况,并提出整改措施或需要解决的事项;
3、安排布置下周工作。
各口工作会议由主管院长主持。
六、职代会:每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提前或延后召开或临时加开一次,由工会筹备,听取院长汇报一年来的工作,审议并通过下年的工作计划,讨论并通过有关重要的议案。
七、各种委员会会议(包括全面质量管理、药事管理、感染管理、学术管理、计划生育、爱国卫生、医疗器械管理、安全管理、学生管理等),会议由各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全体委员或扩大到有关人员参加,经院长批准,不定期召开,通过该委员会的各项决定,传达上级有关指示,布置和总结各类专门工作等。
八、会议纪律:
1、凡参加会议人员必须按时到会,自觉遵守会场纪律,不许迟到、早退、关闭通讯工具,不许会客。
2、集中精力开好会议,认真做好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