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名词解释
地貌名词解释
滩脊(beach ridge)又称“沿岸堤”。
指激浪流将沙或砾石以及贝壳碎片堆积在高潮线附近成为与海岸线平行的堤状堆积体。
高数米,宽数十米,长数百米至数千米。
是堤式海滩的组成部分,其前缘存在着砂质海滩。
根据新老滩脊的关系、规模、物质组成等,可以分析海岸变化的动态。
[10]天然堤(natural levee)又称“自然堤”。
沿河流两岸,由河流沉积而成微见高起的长堤。
洪水漫溢河槽时,在其两旁流速骤减,泥沙沉积,逐渐形成天然堤。
土体蠕动(soil creep)主要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
移动的速度每年小的只有若干毫米,大的可达几十厘米U形谷(U-shape valley)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
它大部分仍袭冰覆以前河流切割的V形谷地,但与河谷却显然不同,冰川谷平直、宽阔,谷坡陡峻,谷底平缓,横剖面呈U形。
物理风化(作用)(physical wathering)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
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下切侵蚀(downcutting)流水加深河床与河谷的作用称为下切侵蚀。
下蚀的强度取决于水流的动能含沙量以及河床组成物质的抗冲程度泻湖(lagoon)浅水海域被沙嘴、沙坝或珊瑚礁封闭或接近封闭而成的湖泊。
有的高潮时可与海水相通,如河北昌黎县七里海;有的则与海水不通;还有古代泻湖长期与海隔离和较长岁月的沉积作用,使原有咸水因地表淡水的注入,逐渐淡化而成淡水湖,称“残积湖”,新月形沙丘(crescent dune)新月形沙丘平面形状如新月,故称为新月形沙丘。
它的高度不等,一般为几米到几十米,最高达50米,宽度一般在100-500之间,也有更小一些的。
新月形沙丘的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朝风向的一坡称为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坡度一般在10度-20度之间;相反的一坡称为背风坡,或叫落沙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一般为28度-55度左右,有时达56度。
地貌的名词解释
地貌的名词解释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和构成要素的总和。
它是由地壳构造、气候、水文系统以及生物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和演变形成的。
地貌可以分为陆地地貌和海洋地貌两大类。
一、陆地地貌1. 山地山地是地壳的隆起部分,通常由一系列山脉组成。
山地的形成与地壳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常见的山地类型包括抬升山脉、折叠山脉和火山山脉等。
山地具有陡峭的山脊和峰峦相连的景观特点。
2. 高原高原是大面积地相对平坦的地貌类型,位于海拔较高的地区。
高原通常由岩石、石灰岩等硬质材料构成,逐渐被河流或冰川侵蚀形成。
高原地貌常具有缓坡、平台和河谷等特征。
3. 平原平原是位于海拔较低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的地貌类型。
平原地貌通常被河流冲积或海波沉积物覆盖,具有较高的肥力和适宜农业发展的条件。
平原还可由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岩沉积形成。
4. 河谷河谷是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特征,具有V形的剖面和曲折的走向。
河谷多见于山地和高原地区,河水在长时间的侵蚀下形成了峡谷、峡湾等景观。
5. 湖泊湖泊是由多种地质、构造和气候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湖泊地貌有不同的类型,包括堰塞湖、断陷湖和火山湖等。
湖泊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对周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二、海洋地貌1. 海岸海岸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海岸地貌包括海蚀地貌、沉积地貌和冲积地貌等。
海岸地貌受海浪、潮汐、风和河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常见的特征有海蚀崖、海蚀洞和沙滩等。
2. 洋底洋底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海洋地表,被大量的水覆盖。
洋底地貌主要由海山、海沟、海脊和海台等构成。
洋底地貌对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循环和板块构造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海底扇海底扇是由河流或冰川携带的沉积物在海底沉积形成的地貌特征。
海底扇分为陆源海底扇和冰源海底扇两种类型。
海底扇的形态复杂多样,是研究河流沉积和海洋地貌演变的重要对象。
4. 海洋盆地海洋盆地是指位于海底的相对平坦区域,由大规模的地壳活动形成。
海洋盆地是地球上最广阔的地质单元,形成了大洋地壳和海底地貌。
地貌名词解释(3)
地貌名词解释(3)地貌名词解释黄土塬(loess tableland)黄土覆盖的面积较大的平坦高地称为黄土塬。
黄土塬具有巨厚的黄土堆积、完整的地层序列、和连续的自然剖面,地形上表现为平坦高地,高地边缘陡峻,为沟谷所环蚀,由于溯源侵蚀而参差不齐,腹部平坦,平均坡度小于1度。
[21]火山(volcano)堆积山的一种类型。
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
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种典型的火山外形是一个锥形山丘,称为“火山锥”,锥顶有圆洼形的火山口,口下有一个与地壳深处岩浆相连、作为内部物质喷出的火山通道(火山管道)。
我国已发现火山有600多座,大部分属死火山极地冰川(polar glacier)温度都在压融点以下,运动缓慢,大都由内部变形引起的冰川岬角(cape)又称“地角”。
向海(或河、湖)突出的陆地尖角。
常见于半岛前端。
岬角通常是陡岩岸或由松散岩石组成。
如我国山东半岛的成山角、南美洲的合恩角。
[10]间冰期(interglacial period)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
此时高纬度地区的大冰盖面积缩小,中、低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高山雪线大幅度升高,冰缘作用衰退,全球自然地理带向两极方向推移,世界海平面上升。
角峰(horn)当不同方向的数个冰斗后壁后退,发展成为棱角状的陡峻山峰,叫做角峰。
[7]阶地(terrace)河流阶地是河谷中沿河分布的接替阶梯式地形,由河流的堆积与下蚀作用塑造而成。
每级阶地都由一个平台和与之相连的斜坡组成。
局部侵蚀基准面(local base level)局部侵蚀基准面是指河流流经的坚硬岩坎,湖泊洼地以及主支流汇口处等,它们往往控制着其上游河段或支流的下切作用。
喀斯特(karst)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次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即“岩溶地貌”。
现代地貌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以及实践应用的科学。
内营力:由地球内部放射能和重力能引起的使地壳发生运动的作用力称为内营力,由内营力为主塑造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外营力:由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引起的作用力称为外营力,它通过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洋作用、生物作用等塑造地球表面,由此形成多种以外营力作用为主地貌类型。
断裂地貌:由于断层而形成的地貌,称为断层地貌。
断层崖:沿断层线一侧上升断块所形成的陡崖断层三角面:当断层切割与之垂直的山嘴时,可形成三角形的断层面,称断层三角面;断层谷:沿断层带一线岩层破碎,易受风化侵蚀,由此形成的谷地称为断层谷;断块山与地堑谷:大规模的断裂隆起地块称为,断陷地块称为地堑谷地或断陷盆地。
我国著名的庐山是一座断块山,吐鲁番盆地是一个断陷盆地。
单斜地貌:由软硬岩层相间组成的倾斜构造,经流水等侵蚀后,出现由坚硬岩层组成的单斜山和在软弱岩层上发育的单斜谷,总称单斜地貌。
(单面山,猪背山)背斜地貌:背斜成山,背斜隆起形成的山地称背斜山,向斜地貌:向斜成谷,向斜凹下形成的谷地称向斜谷倒置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全球变化的概念:某关键因素变化引起一系列变化,导致偏离原有平衡状态。
海底地貌:洋底分布着大洋中脊、大洋盆地、海山、海沟等地貌类型。
大洋中脊:是一条纵贯世界各大洋的巨型海底山系侵蚀作用:在入海的河口,河水的动能以及河水与海水交互作用产生的动能对河口、海岸的侵蚀作用堆积作用:径流带来大量泥沙在河口区堆积。
波浪的折射:波浪传播方向随水深变浅而发生变化,使波峰线逐渐与水深线和岸线平行。
海蚀作用:海蚀地貌由波浪、潮汐、海流等多种海洋动力作用所形成。
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最主要的水动力,它对海边的岩体不断地冲蚀、磨蚀和溶蚀形成多种海蚀地貌。
海岸堆积地貌:海岸带的各种松散物质在经波浪反复研磨分选,形成颗粒细小的泥沙,随着波浪作用减弱,在一些部位沉积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名词解释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名词解释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第四纪地壳、气候和生物界演化历史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侵蚀地形:外动力地质作用在地球表面削高以及河流中下游地区侵蚀作用等都能形成侵蚀地貌。
堆积地形:外动力地质作用在地球表面填低及河流下游区堆积作用等都能形成堆积地貌。
极性期:地质历史时期,地磁极性呈现一系列不等频正、反交替变化,极性时间保持在1Ma左右者,称极性期。
残积:基岩遭受风化(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后,残留原地的产物(残积物、土壤与风化壳),一般未经搬运。
剖面至下而上分为基岩带、弱风化带、中至强风化带。
地球轨道偏心率:指地球轨道椭道椭圆两焦点之间的距离与长轴的比值。
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夹角,也称黄赤大距。
目前地球的黄赤交角23°26′。
岁差:在天文学中岁差是指一个天体的自转轴指向因为重力作用导致空间中缓慢且连续的变化。
顺构造地形:正向构造(背斜、穹隆、地垒)与高地相一致,负向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地堑)与低地相一致,此两者称为顺构造地形。
逆构造地形:正向构造与低地相一致,负向构造与高地相一致,称为逆构造地形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类构造地貌,如褶皱山、断块山等。
丹霞地貌: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地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单面山:组成山体的岩层倾角一般在25°以下,山体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一坡与岩层倾向相反,坡陡而短,称为前坡或单斜崖,造崖层由硬岩层组成。
另一坡与岩层倾向一致,坡缓而长,称为后坡或单斜脊,它构成山地主体。
组成后坡的岩层,也是硬岩层。
由不对称的两坡组成的单面山只有从单斜崖一侧看上去才像山形,故名单面山。
猪背山:当单斜层的倾角较大,形成两坡对称的山体时,称为猪背山(脊),它多发生在已被破坏的背斜陡翼上。
自然地理作业 第5章 地貌(答案)
第五章地貌一、名词解释1.风化过程: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2.风化壳:随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的风化产物。
3.倒石堆:由于崩落形成的坡麓的岩堆。
4.溯源侵蚀:5.坡积裙:坡积物连片分布于坡麓形成类似展开的裙裾的地貌。
6.河漫滩: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
7.侵蚀基准面:8.离堆山:深切河曲的曲流颈被切穿,曲流颈与废弃河曲间的山丘。
9.河流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地壳运动、气候变化)而抬升到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谷的地貌。
10.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地表和地下水对可溶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塌陷、堆积形成的地貌。
11.羊背石:12.冻土:处于零温或负温,含有冰的的各种土体或岩体。
13.冻融作用:由于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些列应力变形的复杂过程14.冻胀丘: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
15.热融地貌:由热融滑塌和热融沉陷产生的地貌。
16.雅丹地貌: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于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
17.黄土:一种黄色的、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
18.潟湖:浅水海湾或海港被沙堤或沙嘴与海水分隔形成的湖泊。
二、填空题1.气候对区域外力及其组合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湿润区流水作用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岩区喀斯特作用普遍,而寒区则以冰川作用独占优势。
2.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3.温湿气候地貌带以流水作用占优势,流水地貌发育。
此带沿纬向变化较大,地貌发育也有较大差别。
4.干旱气候地貌带植被极为贫乏,地面裸露,风化作用强烈。
地貌学名词解释
1.地貌学----研究地表地貌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3.地貌---地球表面形状,指地壳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起伏形态4.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5.地貌的基本形态---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例如冲沟、沙丘等6.地貌的组合形态---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
如盆地、沙漠等。
7.夷平面---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表面。
是一种陆地抬升或侵蚀基面下降,侵蚀作用重新活跃,经过一个时期后所残留的地表形态。
8.风化壳---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9.古土壤---指非现代成土条件下形成的土壤。
具有埋藏或非埋藏的表面10.残积物---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11.崩塌---陡坡上(大于50°)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向下崩落、滚落和翻转运动的过程,称为崩塌。
12.错(座)落---岩体沿陡坡、陡崖上平行发育的一些近于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其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13.撒落---斜坡(30-50度)上的风化碎石在重力作用下,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的现象。
14.倒石堆---崩落下来的大量石块、碎雪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所形成15.滑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和水的参予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做整体下滑的现象。
又称为地滑16.片流---降雨或冰雪融化后在斜坡表面形成的面状流水17.坡积物---是片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斜坡地带堆积的沉积物18.泥流---斜坡上的厚层风化土石(或黄土、红土)被水浸润饱和后,在重力作用下往斜坡下缓慢(有时迅速)流动的现象。
地质地貌学-名词解释
绪论地质学:研究地球(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表面特征及演化历史的科学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气候地貌学:研究地球上不同气候区地貌形成演变特征和地貌组合特征岩石地貌学:研究不同类型岩石在外力剥蚀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构造地貌学:研究地质构造受外力剥蚀后形成的地貌、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农业资源:一般指农业自然资源,即一切可用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对象,包括农用地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及可提供植物养分的矿物资源地球基本知识重力:指地面某处所受地心引力和该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对流层:大气圈的最下层,密度最大,平均厚度10~12km,赤道地区约为16~18km,两极地区约为7~9km莫霍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分界面(地震波的传播速率发生急剧变化的面)古登堡面:地核与地幔之间的分界面软流层:上地幔的中部(约在50~250km处),存在一个塑性层,叫~。
软流层物质可缓慢流动,岩浆主要发源于此层中,一般认为地壳运功与此层有关。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包括整个地壳以及上地幔顶部)克拉克值:国际上决定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百分比,称为~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称~地质营力:使地壳发生变化的力量叫~矿物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经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自然产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空间格子构造: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上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空间格子就是表示这种重复规律的几何图形结晶质:组成它们物质的质点(离子、原子、分子)有序的排列成空间格子状构造的固体物质晶体: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即有序排列)的固体。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内部构造中本应有某种质点(离子、原子、络阴离子或分子)所占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而晶体构造不发生质变的现象,称类质同象(或称同晶置换)同质异像: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主要是生成时的温度、压力、溶液的酸碱度等)结晶时,形成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晶体的现象双晶:同种物质的晶体成有规划的连生。
地质地貌名词解释
地质地貌学名词解释一.地质学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的自然科学。
2.地质作用:作用与地球的自然营造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4.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照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5.岩浆作用: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6.侵入作用:地下岩浆上升侵入并占据一定空间的作用。
7.火成岩(岩浆岩):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8.火成岩的构造:组成火成岩的矿物集合体形态、大小、排列、空间分布状况。
火成岩的结构:组成岩石的颗粒形状自身形态特征(结晶程度、晶体大小、晶体形状等)9.沉积岩:先成岩石受风化剥蚀的碎屑物质,经过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固结岩石,主要分布与地表(75%)。
广义上包括第四季松散沉积物。
10.变质岩:先成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在高温、高压、化学溶液的作用下发生岩石成分、结构、构造变化所形成不同于原岩的岩石。
其中,由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由沉积岩形成的变质岩称副变质岩。
11.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引起的相应地质作用,包括岩石变形、变质、岩浆活动的理化变化(与广义地壳运动同义)。
狭义地壳运动:主要指地壳形变,如地壳的隆起、拗陷、褶皱、断裂等12.岩石变形:岩石受力后发生形状和体积的变化,主要指褶皱和断裂变化13.褶皱:主要指岩层在内力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弯曲,通常包含褶曲的概念(褶曲:单一的弯曲)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14.断裂构造:地壳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发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
通常具有完整的岩石裂面,且裂面往往沿一定方向成组出现。
断裂两侧的岩石无明显位移称节理,有明显位移称断层。
15.节理:地壳岩石断裂中两侧岩石无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其断裂面称为节理面(同样可用产状三要素表示)16.断层:断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17.新构造运动:发生在新近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主要指第三纪以来的地壳运动,主要表现形式为断裂、褶皱、地震、火山爆发等18.板块构造学说:20世纪70年代,英美地质学家将大陆漂移、海地扩张的成果综合为板块构造学说。
吉林大学22春“土木工程”《测量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5
吉林大学22春“土木工程”《测量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测定(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测定是获得某一物质的物理或化学特征数据信息的方法,或这种方法的执行过程。
2.在半径为10km的区域,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A、6.8%B、1.5%C、-1.5%D、-6.8%参考答案:C4.里程桩分为整桩和加桩两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按I1ABI2法检校水准仪i角,用钢尺量得D₁ 5.8m,D₂=40.9m。
安置水准仪在I₁点,得A尺读数a₁=1207mm,B尺读数b₁=1139mm,然后搬水准仪至I₂点,又读A尺上读数a₂=1466mm,B尺上读参考答案:由公式计算:校正:水准仪在I₂点处不动,旋转微倾螺旋,使十字丝中丝对准A尺上的正确读数a′₂(1457mm),此时符合水准气泡就不再居中了,但视线已处于水平位置。
用校正针拔动位于目镜端的水准管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符合水准气泡严密居中。
此时,水准管轴也处于水平位置,达到了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要求。
校正需反复进行,使i角合乎要求为止。
6.施工测量中平面点位测设的方法有()。
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参考答案:ABCD7.平面控制加密中,由两个相邻的已知点A、B向待定点P观测水平角PAB和ABP,以求得P点坐标的方法称为()法。
A.后方交会B.侧方交会C.方向交会D.前方交会参考答案:D8.导线布设的形式分为()。
A、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B、闭合导线、T形导线、十字形导线C、一字形导线、T形导线、十字形导线D、闭合导线、附合导线、一字形导线参考答案:A9.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中误差衡量测量的精度?在什么情况下则用相对误差?参考答案:一般在测角或水准测量时,采用中误差的方法衡量精度。
地貌学名词解释
1.地貌学----研究地表地貌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3.地貌---地球表面形状,指地壳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起伏形态4.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5.地貌的基本形态---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例如冲沟、沙丘等6.地貌的组合形态---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
如盆地、沙漠等。
7.夷平面---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表面。
是一种陆地抬升或侵蚀基面下降,侵蚀作用重新活跃,经过一个时期后所残留的地表形态。
8.风化壳---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9.古土壤---指非现代成土条件下形成的土壤。
具有埋藏或非埋藏的表面10.残积物---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11.崩塌---陡坡上(大于50°)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向下崩落、滚落和翻转运动的过程,称为崩塌。
12.错(座)落---岩体沿陡坡、陡崖上平行发育的一些近于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其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13.撒落---斜坡(30-50度)上的风化碎石在重力作用下,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的现象。
14.倒石堆---崩落下来的大量石块、碎雪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所形成15.滑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和水的参予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做整体下滑的现象。
又称为地滑16.片流---降雨或冰雪融化后在斜坡表面形成的面状流水17.坡积物---是片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斜坡地带堆积的沉积物18.泥流---斜坡上的厚层风化土石(或黄土、红土)被水浸润饱和后,在重力作用下往斜坡下缓慢(有时迅速)流动的现象。
地貌学部分地理名词解释
地貌学部分地理名词解释1、海岸均衡剖⾯:⽔下岸坡下部坡度变缓,重⼒作⽤值相应减⼩,和向岸与离岸运余能量差值相抵消,此时整个剖⾯上颗粒都做等距离的往返运动⽽不发⽣位移,这⼀凹形剖⾯被称为海岸均衡剖⾯2、冻融作⽤:是指冻⼟层⽔分的冻结与融化,他是冰融地貌的最活跃因素。
随着冻⼟区温度周期性发⽣正负变化,地下⽔相应地出现相变与迁移,导致岩⽯的破坏,沉积物受到分选和⼲扰,从⽽引起冻⼟层的变形产⽣冻胀、融陷和流变等⼀系列复杂过程。
其主要表现为冻融风化、融冻扰动和融冻泥流。
3、冰蚀三⾓⾯:槽⾕两侧⼀般具有明显的⾕肩和冰蚀三⾓⾯,在冰川流动过程中,还切除了部分原来河⾕两侧的交错⼭嘴,在槽⾕两侧的⼩⼭脊前端产⽣了⼀系列冰蚀三⾓⾯。
4、冰砺⾩:是由冰⾯或冰川边缘湖泊,河流中的冰⽔沉积物因冰体融化沉积物倒塌堆积⽽成。
它是⼀种圆形或长条形的冰⽔堆积丘陵,主要由粉沙、砂、细纱组成。
5、冰砺⾩阶地:由冰⽔沙砾层组成,形如河流阶地,呈长条型状分布于冰川⾕地的两侧,它是冰川边缘的冰⽔沉积,在其与原冰川接触⼀侧因冰体融化失去⽀撑⽽轰塌,从⽽形成了阶梯状陡坎沿槽⾕两壁伸展。
他的介地⾯平坦,尾端与冰⽔扇相连。
6、海蚀拱桥:突出的海甲两侧如发育相向的海蚀洞被蚀穿⽽相互贯通,则形成海蚀拱桥。
海蚀柱;海蚀拱桥进⼀步受蚀使顶部崩塌,其外侧形成脱离海岸的海蚀柱,它也可由海崖后过程中离按⼩岛再经过海蚀作⽤⽽形成。
7、天⽣桥;有些溶洞由于顶板崩塌⽽消失,但崩塌后的溶洞往往出现峡⾕,如果峡⾕中仍残留着狭窄未崩塌的洞顶时则成为天⽣桥。
8:根劈作⽤:。
树根沿岩⽯裂隙⽣长,楔⼊岩隙扩张裂隙,把岩⽯挤开,这种作⽤称-----冰楔作⽤:地表⽔周期性的注⼊多年冰结裂隙,⽔体相应的多次重复的冻结,以致岩⽯崩碎块,这种冰胀作⽤称----9⽯堆:崩塌下落的⼤量⽯块,碎屑物或⼟体都堆积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麓地带坡积裙:在坡麓地带由于坡度变缓,坡⾯经流流速减⼩并有⼤部分⽔体渗⼊地下所以⽔流携带的⼤量碎屑物质发⽣堆积,围绕着坡地下部显⽚状覆盖,形如裙⼦,故称—10⽯柱:⽯柱是⽯钟乳和⽯笋相对增长,直⾄两者相接⽽形成的,由洞顶下渗的⽔溶液继续沿⽯柱表⾯堆积,使⽯柱加粗。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五章:地貌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五章:地貌第五章:地貌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叫风化作用。
风化是剥蚀的先驱,对地貌的形成、发展与地表夷平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
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风化产物: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
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
风化壳: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
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
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坡面重力地貌:是指斜坡上的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在其他各种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滑动和崩塌,而形成滑坡和倒石碓地貌。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或地震的影响下,沿软弱面(滑动面)发生整体向下滑落的过程,成为滑坡。
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因此,坡体滑落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流水地貌: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并将侵蚀的物质搬运到山前谷口,在河流下游或河口进行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凡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成为流水地貌。
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流动的水一方面侵蚀岩层,溶解岩石;一方面摩擦床底和两岸谷壁,同时又推动泥沙、石块,撞击坡面和床底,使岩屑崩解,为流水所运移。
流水侵蚀的方式有四种:片状侵蚀、下切、侧蚀和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又称向源侵蚀,是指线状水流向分水岭方向的侵蚀。
它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的结果,是河床、谷地不断的向源头方向伸长。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名词解释
1.大气圈:指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它是一种混合物,由干结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
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
其组成和密度的优越性使它更适合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水圈: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
其主体是世界大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 71%。
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也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3.生物圈:地球是上存在有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或生命存在的地表部分叫生物圈。
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达 20km。
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及其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又极其重要的圈层。
4.大陆岛——本来是陆地的一部分,由于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破裂或沉陷而被海水所淹没,使之与大陆分离,形成了岛屿,其基础仍固定在大陆架或大陆坡上。
5.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可以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
1.岩浆岩: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 65%。
按矿物组成的差别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岩浆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挥发物。
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岩浆侵入活动→侵入岩。
②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喷出岩(火山岩)2.沉积岩: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过程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名词解释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名词解释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第四纪地壳、气候和生物界演化历史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侵蚀地形:外动力地质作用在地球表面削高以及河流中下游地区侵蚀作用等都能形成侵蚀地貌。
堆积地形:外动力地质作用在地球表面填低及河流下游区堆积作用等都能形成堆积地貌。
极性期:地质历史时期,地磁极性呈现一系列不等频正、反交替变化,极性时间保持在1Ma左右者,称极性期。
残积:基岩遭受风化(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后,残留原地的产物(残积物、土壤与风化壳),一般未经搬运。
剖面至下而上分为基岩带、弱风化带、中至强风化带。
地球轨道偏心率:指地球轨道椭道椭圆两焦点之间的距离与长轴的比值。
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夹角,也称黄赤大距。
目前地球的黄赤交角23° 26 6。
岁差:在天文学中岁差是指一个天体的自转轴指向因为重力作用导致空间中缓慢且连续的变化。
顺构造地形:正向构造(背斜、穹隆、地垒)与高地相一致,负向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地堑)与低地相一致,此两者称为顺构造地形。
逆构造地形:正向构造与低地相一致,负向构造与高地相一致,称为逆构造地形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类构造地貌,如褶皱山、断块山等。
丹霞地貌: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地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单面山:组成山体的岩层倾角一般在25°以下,山体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一坡与岩层倾向相反,坡陡而短,称为前坡或单斜崖,造崖层由硬岩层组成。
另一坡与岩层倾向一致,坡缓而长,称为后坡或单斜脊,它构成山地主体。
组成后坡的岩层,也是硬岩层。
由不对称的两坡组成的单面山只有从单斜崖一侧看上去才像山形,故名单面山。
猪背山:当单斜层的倾角较大,形成两坡对称的山体时,称为猪背山(脊),它多发生在已被破坏的背斜陡翼上。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地球:1.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8km),是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2.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
(14960×105km=1.5亿千米)。
3.恒星日: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恒星日。
(注:真正周期,23h56’4”,360°)4.太阳日: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太阳日。
(平均太阳日:24h,360度59分)第二章地壳:1.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2.克拉克值:(克拉克与华盛顿依据来自世界各地的5159个岩石样品首次测定了)16km厚度内地壳中的63种化学元素的平均质量百分比级元素的丰度,所获数值后被命名为克拉克值。
3.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4.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5.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
6.构造运动: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引起的岩石圈的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机械作用,它反映在地表表现为地形高低变化,海洋、陆地范围的改变,岩石圈的改变及地震等。
7.岩相: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是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
8.不整合接触:又称角度不整合,指上下两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其层有地层缺失。
表明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褶皱与隆升,沉积一度中断而后再下沉接受新沉积。
9.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指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
表明曾发生上升运动致使沉积作用一度中断,而后下沉堆积了上覆新地层。
10.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解释
一、名词解释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其成因、形成年代、分布和演变规律的学科。
又称地形学。
2.地貌: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
3.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岩)体,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及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桌整体下滑的现象。
4.泥流:斜坡上的碎屑物质,被水浸湿饱和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呈碎屑流状顺斜坡向下流动的现象。
5.风化作用:出露地表的岩石和矿物受温度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的影响所发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
6.球状风化:在具有等粒结构的厚层砂岩或岩浆岩地区,风化过程常由节理先把岩石分割成块撞,而后的物理风化特别集中在节理的棱角部位因这些部位岩石的温差变化最大且最迅速,所以最易受剥落。
棱角的逐渐剥落使石块圆化而形成石蛋地形。
而岩浆岩地区由于物理与化学风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使岩块呈同心圆状薄层脱落,这种现象称之为球状风化。
7.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以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侵蚀到该面以下,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
侵蚀基准面又可分为终极侵蚀基准面和局部(地方)侵蚀基准面。
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最低基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9.岩溶地貌:岩溶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
10.羊背石:羊背石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它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犹如伏地的羊群,故称这些小丘为羊背石。
11.风化壳:在地壳表层的不同深度,由于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气候、地形、岩性等)、方式(物理的、化学的)及强度的不同,导致风化物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了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残积物。
14.山麓面: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17.猪背脊:如果岩层倾角较大,倾角通常>40°,则山岭形成两坡大致对称的猪背脊,也称“猪背山”。
19.河流袭夺:分水岭迁移的结果,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能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21.雅丹地貌:极干旱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地貌:又称地形,指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内营力:指地球内能积累与释放引起地壳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它不仅形成地表基本起伏,还影响外营力的作用性质与强度。
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垂直、水平、褶皱和断裂)、岩浆活动和地震。
外营力:指在太阳能和重力能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受大气、水的运动及生物作用产生的营力,它对于塑造各种中、小地貌形态有重要影响。
外营力作用通常包括侵蚀、搬运和堆积。
气候地貌学:主要研究受气候控制的地表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育的规律。
(研究地球上不同气候区的地貌形成、演变规律和地貌组合特征)构造地貌学:是研究地貌与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之间的关系。
、研究地质构造受外力剥蚀后形成的地貌,如背斜山、向斜山、单斜山、背斜谷和向斜谷等,称为静态构造地貌,或称次生构造地貌。
研究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为动态构造地貌,或称活动构造地貌。
岩石地貌学:是研究不同类型的岩石在外力剥蚀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沉积地貌学:根据沉积物的成因和结构来研究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沉积地貌学。
应用地貌学:是应用地貌学理论分析和解决与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和环境管理和规划有关问题的学科(与国民经济建设、生产建设紧密结合)。
地貌学的应用可以分为两部分:1)人作为地貌营力,其无意和有意(规划)对地貌过程和地貌的影响;2)资源评价,工程建设与规划。
、出露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崩解和破碎,变为松散的碎屑物,这种在原地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称为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叫风化。
残积物是指地球表面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以后,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堆积物。
它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运动,但是其化学成分与母岩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又称残积相堆积物,是第四纪陆相沉积的一种成因类型。
、在垂直剖面上形成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这些残积物所组成的整个复杂剖面的总体,称为风化壳。
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发生物理的崩解的过程,并没有改变其化学成分和性质。
岩石和矿物在水、大气中的O2、CO2和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岩石和矿物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这种风化作用叫作化学风化作用。
一些不含水的矿物与水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一部分水要进入矿物内部,改变原来矿物分子结构,形成另外的新的矿物,称水化作用。
矿物与水反应而起的分解作用,矿物同水中的H+、OH-离子结合而形成新的矿物,称水解作用。
含有CO2的水溶液对矿物的分解过程,称碳酸化作用。
氧化作用是矿物与游离氧化合的反应过程。
空气、水或地下一定深处都有大量的游离氧它与岩石氧化作用后,可使其中低价元素矿物转变为高价元素矿物。
生物风化作用指生物在其生长和分解过程中,使岩石矿物受到物理和化学的风化作用。
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1)植物根系对岩石的挤胀崩解(根劈作用)2)动物的挖掘和穿凿活动,加速岩石破碎。
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出各种化合物,如碳酸、硝酸和各种有机酸,对岩石有较强的腐蚀作用,称为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
微生物的作用明显红色风化壳是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进行到晚期阶段的产物。
它的组成物质除粘土矿物以外,还有大量的游离的Fe2O3, Al2O3 以及与SiO2所组成的凝胶。
风化壳中由于富含Fe2O3, 所以在整个剖面上呈红色或砖红色。
~斜坡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岩体、土体等,在重力作用(往往伴有水活动参与)下,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向下发生位移,称为块体运动。
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地貌形态,称重力地貌。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坡度>2°的地面称为坡地。
块体与坡面间产生最大摩擦阻力时块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与此相应的坡角为临界坡角,它反映了块体与该坡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和性质,该临界坡角被称为块体与该坡面间的内摩擦角。
内摩擦角反映了块体沿坡下滑刚好起动的坡角,代表物质的休止角。
斜坡上的大块土、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以及水的参与下,沿一个或多个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称滑坡。
坡地上的岩屑土粒等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顺坡向下、不易被察觉的缓慢移动,称为坡地岩屑的蠕动。
崩塌:陡坡上的土体、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坡下垮落,称崩塌或崩落。
崩塌运动速度快,一般可达5-200m/s,多发生在45°以上的陡坡上。
岩石土屑以跳跃、游动形式运动,或直接坠落于地面。
在坡地上方形成一陡坎,称为崩塌崖。
在坡的下方则形成碎石舌、倒石堆等。
崩塌可分为山崩、崩岸(塌岸)、岩崩、岩屑崩落(散落)等类型。
崩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形成的堆积物称崩塌堆积物,简称崩积物。
~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等都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三角形、半圆形的锥形体分布,即倒石堆。
凡由地表水作用(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的各种地貌,统称流水地貌。
层流:河道中水质点运动是互相平行、互不干扰、有规律地层状运动。
特点:流速慢、动能小,没有向上的分力作用,不能卷起泥沙,对地貌的作用意义不大。
当其流速稍加大时,层流就消失,变为紊流。
在自然界中,很少存在真正的层流。
下切侵蚀是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效果是加深河床或沟床。
壶穴是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其深度可达数米到几十米。
侧方侵蚀也称旁蚀,指流水对沟谷和河谷两岸进行冲刷的作用。
紊流:河道水流质点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各不相同,呈不规则的紊乱流动,水质点相互间的位置经常发生变化,互相干扰。
特点: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流速处于脉动变化状态;水流具有上举(向上)的分力,使得泥沙产生悬浮运动。
产生原因:流速的加大,加大到一定程度(临界速度),水体内部的惯性离心力与粘滞力失去了平衡。
旋涡流:是围绕着一个垂直于流向的环流轴旋转的水流。
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河流对地表的破坏,并把其破坏物质掀起带走的作用。
横向环流:河道水流的运动除有向下游运动外,还有与主流线方向垂直的运动,即水质点的运动轨迹在一个过水断面表层表现为下降水流,底层表现为上升水流。
当纵向主流与横向环流同时进行时,就形成了螺旋流,横向环流和螺旋流多在弯曲河道段。
~指河床纵剖面上坡度变陡处,因水流冲刷作用增强,下切作用从此点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这种作用称溯源侵蚀。
侵蚀基准面:每条河流下蚀作用深度受到一个水平面的限制,当接近该水平面时下蚀作用停止,此水平面叫侵蚀基准面。
河道水流在其运动过程中可以把地表风化物质和侵蚀下来的物质带走,这种挟带可以是某些物质被溶解在水中而带走,而大量的却是以机械的方式被流水挟带走。
这种在水流作用下搬运地表物质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
推移是流水使泥沙或砾石沿底面滚动或滑动,主要是泥沙或砾石受水流的迎面压力作用所致。
跃移是床底泥沙呈跳跃式向前搬运。
悬移是较细小颗粒在流水中呈悬浮状态被搬运。
河流流水挟带的泥沙,由于水流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堆积称河流的沉积作用。
由流水堆积在沟谷中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是第四纪沉积物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代号al。
谷坡:在河谷两侧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岸坡。
常有阶地发育。
谷底:a.河床:平水期被经常性水流所占据的部分,即河谷的最低部分。
b.河漫滩:分布在河床两侧,平时期出露水面,洪水期又被淹没的平坦滩地。
河床纵剖面:从河源到河口之间,各段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常表现为凹型曲线。
均衡剖面:河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了平衡状态,这时河床纵剖面将呈现一条凹形圆滑的曲线,称为河流平衡剖面(均衡剖面)。
自由河曲主要发育在有松散沉积物的平原地带,河曲在冲积平原上或河漫滩上迂回摆动,河床位置非常不稳定。
~山区河流虽然受到河谷基岩河岸的约束,但也常发育刻蚀基岩而下的河曲,称为深切河曲(即嵌入河曲)。
河流入海或入湖,注入水体与受水体相互作用、相互混合的地段称为河口地区。
随着曲流的发展在凸岸形成平行于河床的弧状沙堤,称滨河床沙堤,数条滨河床沙堤与其间的洼地组合在一起,就成为迂回扇,迂回扇的辐合方向指向河流的下游。
浅滩是河床底部的一些不同规模的冲积物堆积体,它们有的分布在岸边,称边滩;有的分布于河心,称心滩。
心滩不断淤高增宽,高出平水位,就成为江心洲。
河床分成许多汊,宽窄相间,形似发辫,又称为辫流。
河漫滩是指分布于河床外侧,洪水期被河水淹没,平水期出露水面的河底滩地。
极广阔的河漫滩又称泛滥平原或冲积平原。
原先河谷的谷底(河床或河漫滩),因河流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到一般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称河流阶地。
水系:是指一条干流及其各级支流共同组成的河流系统。
通常有两种方法来表示干、支流的关系:分支法、分级法。
分水岭:分水岭是指河流间把相邻流域分隔开来的高地。
降水或融雪时,水流对坡面或沟谷的作用时间短暂或具有间歇性,并有重力参与,称暂时性流水作用。
由坡面流水和重力作用所形成的山麓沿坡堆积物,称坡积物。
坡积物围绕坡地形成的地形,形似衣裙,叫坡积裙。
坡积裙的结构A. 上缘部B. 前缘部C. 边缘部dl 坡积物al 冲积物。
洪积物是由暂时性洪流挟带的沙、石块堆积在山前一带形成的堆积物,常见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它常在暴雨或融雪时期突然暴发,运动速度很快(每秒数米),历时短暂(数小时),在它的源头常有滑坡或崩塌,下游出山口堆积成泥石流堆积扇。
河床比降是指在任意河段上,河床落差与其长度之比,即I=(H2-H1)/L=(dH/L)*100%式中:I----河床比降以百分率表示;H1,H2-河段起点和终点的河床标高(m);dH----河床落差(m);L----河段长度(m) 。
~ 以地下水为主、以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溶解与沉淀) 、机械过程为辅(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由这种作用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可溶性岩石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奇特地貌形态称喀斯特地貌。
石芽:溶沟间突起的石脊称石芽。
石芽有裸露的,是由地表水活动的结果,也有埋藏的,是地下水活动参与的结果。
溶沟:指石灰岩表面上的一些沟槽状凹地。
它是由地表水流,主要是片流和暂时性沟状水流顺着坡地,沿节理溶蚀和冲蚀的结果。
沟槽深度不大,一般数厘米至数米。
石林:一种高大的石芽类型是热带环境下强烈的地面上下双重剥蚀的产物,在低海拔的古热带气候条件下以土下溶蚀作用为主形成土下石林,后经地壳抬升石林被剥露,表面经溶蚀和侵蚀发育成剑状喀斯特。
落水洞是岩溶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由垂直方向流水对裂隙不断进行溶蚀并伴随塌陷而成。
落水洞大小不等,形状也各不相同。
按其垂直断面形态特征,可分为裂隙状落水洞、竖井状落水洞和漏斗状落水洞等;按其分布方向有垂直的、倾斜的和弯曲的。
竖井:流水沿裂隙进行溶蚀、机械侵蚀以及塌陷形成的落水洞进一步向下发育形成井壁很陡近于垂直的井状管道称为竖井,又称天然井。